㈠ 孝的传统文化及现实意义
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传统孝文化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亲情。这种亲情植根于血缘关系,生长于父母与子女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尤其是子女“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婴幼儿时期。同时,在子女的整个青少年阶段,父母都为子女尽心尽力,体现了无私的爱。父母与子女的爱是自然生发的,是无条件的道德情感。子女为父母尽孝,是在成长懂事之后才成为理性自觉的。孝作为一种亲情,蕴含着父母养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和子女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关系既不是契约关系,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而是亲情的自然产物,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在我国传统社会,孝在一些时期与“父为子纲”紧密相连,因而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等级制和威权色彩,使孝的亲情色彩受到严重削弱。这是不可取的。在当代社会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摒弃“父为子纲”等不合时宜的内容,而着眼于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肉亲情。
促进个体关怀他人和社会。在传统孝文化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之爱,有助于培育子女对父母等亲人的爱,进而外推到对其他社会成员以至民族和祖国的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谁相信一个连“亲亲”的德行或情感都没有的人会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呢?因此,传统孝文化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强调人们以“亲亲”和尽孝为起点,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胸怀和情怀。现代社会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社会中那种邻里守望相助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和弘扬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就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家人、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尽责尽力。
助推家庭养老。在传统社会,养老问题基本上是在家庭内部解决的,其中孝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谚语中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体现了这个特征。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愈益突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亿,人口老龄化将由目前的14%左右逐年提高到本世纪中叶的35%左右。如何养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解决,敬老院、托老所等社会机构承担了部分养老职能。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机构养老并非多数老年人的首选。同时,我国机构养老发展时间不长,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因而家庭养老的功能仍然不可替代。促进家庭养老,弘扬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孝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㈡ 孝道的现实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渗透到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之大、地位之高,以至于如果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从当前的社会现状出发,弘扬孝道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达,什么时候都不应该丢弃。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着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参考资料:孝道 (传统文化)_网络
㈢ 东海孝妇的传承意义
孝文化群口传承
虽然东海孝妇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民间神话传说,但故事中提到的孝妇冢、孝妇祠、于公、于公墓、白血沟都是存在的。
孝妇冢位于郯城县县政府驻地东南方向约2华里处,东外环路东侧20米,属郯城镇葛庄村地域。冢高5.6米,周长180余米。墓冢坐北朝南,属西汉末年遗留下来的古迹。虽然历经沧桑,孝妇冢保存仍较为完好,每逢春节或清明,都有不少人来凭吊。
祠在郯故城南门口向南二里处,面东,现郯城酒厂南侧,系嘉庆元年知县周履端所建,道光五年知县徐铭增修后殿。
孝妇传说是一个社会传承、群口传承的民间文学作品,没有固定的传承人群和直线的传承关系。经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到今天,孝妇故事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
孝妇传说所承载的伦理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东海孝妇的传说着重表现的是传统的“孝”文化,通过孝妇的故事,可以看到当时郯城地域的社会管理、风俗民情和文化价值,特别是孝文化的盛行,“二十四孝”中,发生在郯城及周围地区的传说故事就有“鹿乳奉亲”和“王祥卧鲤”,而东海孝妇把“孝”的内涵扩展到婆媳之间甚至邻里,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现实 传承人濒临消失
但是,由于依靠口头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艺术的多样化,人们接触到的大众传媒形式越来越多,如今能够完整地讲出东海孝妇故事来龙去脉的老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又多不知晓。东海孝妇的故事及其遗存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面临着消失的濒危状况。
在当今社会,“婆媳关系”仍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由于将“孝文化”扩展到婆媳关系,保护和宣传孝妇传说,对于促进家庭内部和谐有着积极意义。此外,孝妇因不孝罪名被昏官斩首,使孝妇的孝名千古、冤名千古,而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太守骂名千古、遗臭万年,那个熟悉刑典、善于断案的于公流芳百世,也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据了解,为使得孝妇传说能够更好地保存流传,郯城县投入资金修建孝妇冢文物保护碑、孝妇祠纪念碑等,搜集整理了孝妇的传说,出版《郯城民间文学集成(故事卷)》,收录了孝妇的资料,并编排了柳琴戏《孝妇冤》。
此外,郯城县还对能够讲述孝妇故事的老人进行视频录像,存入艺术档案,孝妇冢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于公墓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下一步,郯城县还将成立“中国孝妇现象”研究会,阐释传统文化,弘扬孝妇品德和于公精神。
㈣ 传承东方新孝文化,值得推广么
我认为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毕竟是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文化。儿生日,娘苦日,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的生日也是妈妈分娩遭罪的时候。东方新孝文化聚焦生命因给予而伟大,感恩伟大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倡导大家在生日之际记得感恩孝爱母亲。
㈤ 原平天涯山风景区小学四年级作文
原平天涯山风景区
对于天涯山,我是再熟悉不过了。从记事起,每年的清明节,母亲都会带我们兄妹几个去石鼓祠赶会,这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生活模式,就像走亲窜友般自然,又像过年回家般顺溜。那“天涯扫雪”、“风吹石鼓”的典故传说早已熟悉到如数家珍的地步。闭上眼睛,那山那鼓就如在眼前般清晰明了。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石鼓祠坐落于故乡嘛!然而 —— 多少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座山,祠还是那座祠,那情那景如同一幅早已绘就而成的图画,无任何改变。也许是审美疲劳的缘故,虽然每年清明节的会还是去赶,莲花山还是要登,介公仍然参拜。只是从内心少了些新鲜,缺了些情趣,每年只如输入电脑内的程序一样,仅止于开车绕一圈了事。
借着挖掘地方旅游资源,发展新型文化产业的东风,天涯山以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原平市扩权强县“四大工程”之一,也是原平开发旅游资源的龙头工程。2011年4月1日,工程正式开工,那隆隆开进的挖掘机和一辆辆大卡车如平地一声春雷般打破了天涯山多年以来的寂静,惊醒了沉睡已久的土地。随之而来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亭台楼阁、假山塑像,还有那翠绿色的草坪,蜿蜒起伏的漫道……回乡探望奶奶,每每路过天涯山,我们都会减速慢行,期望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寻觅到新的亮点。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天涯山风景区已初具规模。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子干人,自然会对它投入更多关注的目光。于是,利用国庆长假,同全家人一道兴致勃勃地来到景区,游览观赏,一饱眼福。
天涯山风景区由五大板块组成,即芳草园景区、莲花山景区、忠孝景区、石鼓神寺景区和北国江南景区。按照多年的习惯,沿着一条由南向北的平缓的坡道,我们来到了莲花山景区,那风姿绰约的“莲花”如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般静静地等候在那里。每次来到景区,我们都会登高望远,今天也不例外。原本的沙路已被一条蜿蜒而上的水泥台阶取代,拾阶而上,山下的风景一览无遗。莲花山南麓的芳草园尽收眼底,青青草地和丛丛灌木被鹅卵石铺就的小道分割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休闲度假的游人悠然漫步于小道,或高谈阔论,或窃窃私语,孩童们则嬉戏着穿梭其间,那天真灿烂的笑脸和无忧的笑声,不免让人对美好的童年产生无尽的眷恋。山的北面,一处人工湖呈现在眼前,清清湖水,波光粼粼,一尊观音塑像矗立水中,通体的白色给人以清新淡雅、至纯至尊的感觉。观音的慈眉善目,让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她那救苦救难的善行义举。当一个人身处危难,无法脱险之时,自然会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而这样的寄托也会使人的心境得以短暂的解脱,虽不科学,但却可行。
下得山来,向东穿过一处妙趣横生的石质山洞,我们来到了忠孝景区。该景区规模之大,气势之恢宏是其它景区不可比拟的。它是天涯山景区的主旨所在,精髓所在,灵魂所在。千百年来,慕名而来的游客除了一睹天涯雄姿、“莲花”风韵、石鼓奇特之外,更多的是前来敬拜心中的神灵——介子推大王。对于2600年前春秋时期晋国臣子介子推的忠孝之举,当地人尽人皆知。那“割股啖君”的忠烈,“火烧绵山”的纯孝,让千千万万的后人为之折服,为之叹息,更为之称颂。每年清明前后,四面八方的香客齐聚于此,对心中的神人顶礼膜拜,期望介公保佑家人四季平安,身体康健。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却寄托着一份美好的愿望。天涯山风景区正是以介子推“精忠纯孝”精神为主题,将生态观光旅游与现代文化体验有机结合,彰显深厚的地域文化,奏响和谐稳定的社会主旋律。向东放眼望去,天涯山那状如天牙般的山峰高耸入云,气势雄宏。在群山环抱当中,一尊高达13。88米的塑像巍然屹立。但见一位须髯飘飘的中年男子弓着身体,身后背着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妪。不用猜,那就是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塑像。步入宽阔的广场,四周耸立着八根石柱,上面雕刻着古代仁人贤士的代表。穿过广场,顺着石阶信步而上,那雕刻精美的百孝图石雕顿时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幅镶嵌于石阶中央的“图画”尽显“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那“鹿乳奉亲”、“亲尝汤药”、“行佣供母”、“感母赈第”等一百幅小型石雕图,让人在游离于山水间的心灵在瞬间得到升华。上的台阶,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布置精巧的小广场,广场周围亭台长廊环绕,两边是石雕塑像,栩栩如生地刻画出“董永卖身葬父”、“魏木兰代父戍边”、“孟宗哭竹冬生笋”和“王祥卧冰求鲫鱼”等精忠纯孝的典范形象。有了前期这些纯孝典范为心灵做的铺垫,抬头仰望高大威武的介公塑像,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涤。当今社会,人们在“不知疲倦”地追求金钱的富足、地位的显赫的同时,是否还会记起家中的父母那望眼欲穿的浑浊的双眼?是否还能感知到父母那颗期盼你能常回家看看的热扑扑的心?如果你做到不够好,只要来到这里,你一定会反省自我,及早尽孝。绝不会自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那捶首顿足的悔及痛彻心扉的恨。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北国江南景区。那小桥流水,那亭台楼榭,那嬉戏于水中的天鹅群,那形似葫芦的湖泊,还有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万安桥”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不让人感慨万千。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去到庙内,再次领略介公奕奕神采。火红的日头渐渐掩映在巍巍西山背后,落日的余晖给景区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金色,凝望这绝佳美景,情不自禁地举起手中的数码相机,轻轻按动快门,将这旖旎风光定格为永恒。
回望渐渐远离视线的天涯山风景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仅是对那美轮美奂的山水的不舍,更多的是对原平市委、市政府开发旅游资源举措的赞叹。1。2亿元的财政投入打造出一处景色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不但结束了原平缺乏旅游景区的历史,而且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据说该景区建成之后,预计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年收入3000余万元。),带动了周边乡民共同致富。在扮靓原平的同时加大其对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走近原平,了解原平,为原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扭住跨越发展,挺进全国百强”宏伟目标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这真是:扩权强县树典型,转型综改做先锋,天涯雄姿显魅力,莲花石鼓露新颜,精忠纯孝铭记心,万民同贺齐称颂。莫说故地无新意,醉卧此中不醒来。
㈥ 五台山周边旅游景点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五台县境内,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周边有哪些旅游景点。
4.山西凤凰山生态植物园
中国首个复式旅游景区,主区域由万亩生态植物园和千年神汤都温泉乐活园组成,集温泉养生、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以及完善的住、餐、购、会议配套服务于一体。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山西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㈦ 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如何发展
综上可见,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为了维护、形成这个孝道传统,在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礼法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春秋战国时,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在民间60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清朝年间还举行过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千叟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为保障崇孝风尚固化,历代皇帝采取褒奖孝行、劝民孝行的各种举措。汉文帝时,诏令天下郡守,推举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均专门设立孝廉科名。在整个封建时代,《孝经》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见闻”。此外,严惩不孝。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杀父母者历代皆凌迟处死。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间流传的“打爹骂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为世人所不齿,天地所不容。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㈧ 天崖山的作文怎么写
从原平市驱车东行十余里,过滹沦河大桥,即是天涯山风景区。重峦叠峰,山势险峻,奇峰怪石,峭壁耸峙。山尖似箭,直插云霄。天涯山西北山麓,有一妙峰,形似莲花,称莲花山。莲花山东南有一奇石,称石鼓。县志记载:“天涯山有石,形似鼓,不待琢已成器,惟应观而像园,鼓非革生音,从石中发清虚之雅奏,超尘溘似和鸣。”诗人元好问诗赞其曰:“焕起山灵槌石鼓,汉女湘妃出歌舞。”
莲花山麓,有原平市着名古庙石鼓神祠。据县志载:元代有张显之夫人延氏,娘家介休县。延氏乐善施舍济贫,在莲花山下大路旁修建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子推神灵保佑。一天夜里,忽闻人语马嘶,隔窗闻问,答曰:“介神驻兵。”翌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现存石鼓殿牌匾落款为“大元国延佑四年”。可以肯定,神祠最迟创建于元代。
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长方形,共有各种建筑物20余间,皆为明清遗物。祠前百米处,立一木牌坊,四柱三檐。山门前,旗杆两根,石狮一对,左右钟鼓二楼。第一进院,北为过殿,南是戏台,左右禅房。第二进院,正殿三间,悬“精忠纯孝”匾,为该寺主体建筑。殿内塑介子推及其0像。东西配殿各四间。每年三月初三日,是石鼓神祠传统庙会,总要唱戏以贺。商贾云集,物资交流,赶会者超过万人。
在石鼓神祠周围,还有石人瀑布、滹沱吞食、早种晚收、天涯扫雪等景观。
㈨ 孝道在当今社会的现状
孝的现状和传承
孝道在五四时期受到不同的批判,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成为了孝文化发展的一个断层,但是孝文化在人们的心中却是根深蒂固,这种孝道的影响并不会因为一时的破坏而终结。而孝发展至今,虽然传统孝文化深入人心,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促使孝发生变化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商业化的社会经济逐步占重要地位,以及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城市化、城镇化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从前的大家庭式和宗族式的生活模式。在城市,未婚子女成婚后,往往离开了父母的家庭而另组小家,剩下父母单独生活,或是年轻人为事业和生活付出很多的精力,忙碌中难以顾及对父母的照顾,亦或是为了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子女一般搬出去住而不是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这都影响了孝的发展。而近年来不断完善的养老保险体制,以及变化了的城市居民养老方式都为这种生活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很多老人退休之后有固定的退休金,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不再一定需要靠子女抚养。渐渐的孝的观念也在这种氛围中慢慢地淡化。在农村,传统的社会农业的生产方式的改变,机器化大生产的遍及,使得劳动力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大量的人口不断地外出,传统的集体劳作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且传统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也鲜少见到,父父子子的孝行关系在农村再也不像传统社会那样难以侵犯了。也许此时你满口家规、族法或是专制的孝道,则会被人耻笑为“老古董”。
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孝文化的传承,其次从文化本身看来,当今社会不再是落后闭塞,而是不断地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其他文化的传入则势必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诸如孝文化等产生强烈的冲击。
从下面一个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孝文化在今天的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今中国社会流行的一个名词即“啃老族”。“啃老族”是指到社会中的一些年轻人受到一些思潮影响及目前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冲击,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的现象。虽然这种啃老趋势还算不是主流形式,但却不容我们忽视,认为这只是历史的偶然作用罢了。“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他们大多主动放弃就业机会、呆在家中,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花钱如流水。啃老族的出现,提醒了我们,对孝文化的传承,孝行为的倡导,孝行观念的弘扬应该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
当然我们不应对孝的发展抱着过于悲观的看法,必须认清虽然当前社会存在着不利于孝发展的因素,但是孝文化的不断发展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是当前社会的主流形式。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及不少电视媒体报导的孝子任务都不在少数,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每位中国人。如辽宁大连就传颂这样一个孝子:父亲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作为儿子的王希海每天晚上12时准点喂父亲吃下第5顿饭。为了让父亲躺着舒服,他用8个枕头垫在后背、腿下等不同部位。老人瘫痪多年不会自己吐痰,经常会被痰噎着,每次他都把一根胶皮软管的一头伸到父亲喉咙里,为父亲吸痰。24年如一日照顾着不能自理的父亲,深深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还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的称号。还有一则山东墨县孝子的例子:他的名字叫刘世发,他患癌症已有7年,为了让65岁的老母亲开开心心安度晚年,他不但向母亲隐瞒了病情,而且还偷偷为老人办了存折,给老人存起了养老钱。直到半月前,刘世发病情再度恶化,老人才从一个电话中偶然得知儿子的真实病情和良苦用心。读到这里我们都会忍不住拭一把泪。从这两则例子可以看出中国的孝文化还在不断地发展着,它并没有随社会的发展而成为历史,而是深入着人心,传承着历史的积淀和时代的变化,成为更具光彩的中国孝文化。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都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石,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如木石般无情无义,是有情的,而这情可以说是发端于孝。如果对父母都不孝,又怎么能期待这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有爱心,有仁义呢?孝是和睦家庭的重要保障,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成为构建和平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崇孝、倡孝成为又一大任务,并且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社会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人类的历史也会在这种发展中得到延续。而作为人类历史的附属品——文化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文化当然也摆脱不了这种轨迹。孝是中国的凝聚力,连接着传统与现代,则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现代”特征。而因为孝文化具有这种特征,在对待“孝”时,我们就应该更慎重,将对“孝”的审视、思考与构建相结合,不能偏颇其一,否则都是不利于孝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弘扬“孝”的目的,再创辉煌的孝文化。
总之, 实行孝道,弘扬孝文化,能使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和才能万事兴;而懂孝的人,必定是一个既具有个人修养,又懂得孝敬孝父母,对他人有爱心。孝既能使个人提高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十分有益的。而弘扬孝文化的民族则必然成为强大的民族。
㈩ 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以忠孝闻名,为纪念他而得名的地方是山西介休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本名
介子推
别称
介之推、介子
所处时代
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
晋人
出生地
闻喜户头村
精品荐读
真实还是虚构?《重耳传奇》热播,再来谈谈着名的介子推割股奉君
作者:浩然文史
他割股啖君,论功行赏时退隐山野
作者:知历史
人物生平
追随重耳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
介子推
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犨”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1]
割股充饥
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1]
辞官不言禄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1]
抱树而死
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
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
介子推抱树而死
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1]
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人物精神
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则体现了正道之义。介子推的行为并非忠君而是爱国,以后世儒家评价必为“忠君之典范”,而成为中国儒家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这实在是对介子推之毁誉啊!以后人的价值观将其行为定义为迂腐愚昧是错误的,即使在今天忠于国家也是应当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黄庭坚《清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割股食君”实乃“食国”,正是中华民族正道爱国传统美德的体现;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2]
历史评价
介子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流芳百世,感人至深。后人不仅造了个“寒食节”来纪念他,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来祭奠他,文人雅士登临题咏、寓兴抒怀的就更是不胜枚举。这样的讴歌绵延不绝,贯穿数千年,其不动声色的道德教化,使人们不假思索地形成了某种“集体无意识”,以至于很少有人对介子推的所作所为投以审视的目光。[2]
后世纪念
介子推庙
介子推庙,位于山西省晋中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称英毅圣王庙。介庙所建处,原有母子柏、母子碑。传说母子柏所生之处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介庙周围原来环境清幽,浓荫十里,风景秀丽,气候温凉。也由于这个原因,这里也被人称为“神林”。可惜1942年日本侵略者侵华时,这里的山林庙宇均被火焚毁,现仅存寺庙的偏院一处,院内还存有原庙基的石墩和五通石碑。[3]
天涯山石鼓寺
天涯山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境内[4],景区以天涯山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依托,以春秋时期着名历史人物介子推的“精忠纯孝”精神为主题,将生态观光旅游与现代文化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是山西省着名的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区。
石鼓寺是天涯山风景区一景,始建于元代。据《崞县志》载,元代张显之夫人延氏乐善好施,在莲花山下修建舍药院,为当地百姓消灾除病,并供奉绵山介子推神灵保佑。一天夜里,忽闻人语马嘶,隔窗闻问,答曰:“介神驻兵。”翌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现存元代大元国延佑四年皇帝御书“石鼓殿”大牌匾足证。殿内塑起了介子推和其母的巨像,墙壁上绘就32幅介公生平行藏。于是,东周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也就自然成了石鼓山的山神,“石鼓神祠”由此得名。[5]
天涯山风景区忠孝台介子推塑像
寒食节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民间普遍认为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火,吃饭也吃冷的食物。后来一个月渐渐减少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过节的当天,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在野外祭祀、吃冷饭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后来,人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死去的亲人。
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介子推庙
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着名的节日“寒食节”。
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 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并要头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6]
史书记载
宋王当《春秋臣传》为介子推立传;民国《介休县志》、雍正《山西通志》也为介子推立传;胡春霖《山西名贤辑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类》。
影视形象
共3张
介子推影视形象
年份 电视剧/电影 饰演者
1989 《晋文公传奇》 陈荣峻
1996 《东周列国·春秋篇》 石天生
2003 《骊姬传奇》 曹卫宇
展开全部
纠错
参考资料
[1] 介子推.中国文明网 [引用日期2015-02-12]
[2] 介子推:一个人和两个节日.深圳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5-02-12]
[3] 介子推庙.揭阳新闻网 [引用日期201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