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学习传统文化有什么好处
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如果是外国人那就另当别论了。。),第三,万物的发展都有相通之处,数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思想和行为演变史,以史鉴今,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② 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文化的人,需要学习什么
我们国家是古代文明四大古国之一,拥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特别是在诗词方面,我们的国家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文人。那么如果要想做一个有文化的人,需要学习什么?
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学习的东西是很多的。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积累,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让我们逐渐变得有文化。
③ 学习儒家文化应该从看什么书开始
儒学是心性之学,也就是教化学习者改变、磨练自己的心性,最终变化气质,明心见性,成为一个完满的人。儒学经典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大师们通过自己的身心修炼体验和感悟而得来的。因此,也必须通过修炼和实践才能证悟到类似的境界。读经典是一回事,但是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遵照大师们的教诲去行动,比如“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等等,时间久了,潜移默化,这些东西就能内化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就有可能变化气质,提升人格。相反,如果只停留阅读的层面,那么,即使你读一辈子,还是“经是经,我是我”,读经时,热血沸腾,放下经书做事时,依旧如故。佛家讲“说食不饱”,就是这个意思。此中关键,在于知行合一,在于实践,在于体验。看看《曾国藩家书》,即可明白这点。这些,说来容易,行起来,是何等的难。个中艰辛,非自己体验不可得知。不过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迈步,就有达到的可能,就有成功的希望。
④ 什么是人的心性
心性论也可称为心性之学,是关于心性的理论或学说。中国哲学虽然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但是天人之际的核心不是天,而是人。而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心性问题。所以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一项基本理论。对于心性的不同理解和说明,是儒学内部派别分歧的重要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儒学内部派别划分的主要标志。从心性论的历史演变,可以清楚地检阅儒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作为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还没有确立完整的心性论。孔子没有论及心,论性也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阳货》)孔子一生讲得最多的是仁。然而孔子论仁,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仁是什么,为什么行仁的层面上。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孔子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至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的行为,孔子并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虽然孔子也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然而推己及人一般只具有操作上的意义,并不具有理论根据方面的因素。
孟子处处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孟学对于孔学的发展,主要就在于“为仁之方”方面的发展。如果说,孔学的重心还停留于仁本身,还停留于仁是什么、为什么行仁的问题上,那么,孟学的重心则由仁本身转向“为仁之方” 。孟子自觉地将孔子仁学的终点作为自己仁学的起点。并通过对“为仁之方”的论述,而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论。以心性论为基础的“为仁之方”的理论,既是孟学对于孔学的最大发展,也是孟学之为孟学的主要内容。
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人与动物之间是有相同性的:“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体之于安佚也,性也。”(《孟子·尽心下》)人与动物相同的因素是性,但却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不是人性。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的根本所在,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的人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在孟子看来,人性与人心本是二而一的东西,人性即是人心,人心即是人性。从人之所以为人的角度,从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天赋的角度看,是人性;从其居于人的内心,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角度看,则是人心。因此,人的本心、本性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原本就是善的。[1]这种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基础;人本身原有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发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所以,儒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并不是外在于人或强加于人的东西,而是根源于人心、人性,并且是由其发育出来的东西,是人心、人性中本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这种心性论的确立,就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第一次寻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
孟子的心性论以性善为基础,以心性不二为核心,以天人贯通为特征。这种心性论,其先验论的色彩是非常凝重的,这是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但是这种心性论的确立,在儒学发展史上,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在于它弥补了孔子仁学的缺憾,为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第一次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从而使其真正变得切实可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将人与天、自我与外物沟通联结起来,从而将宇宙人生打成一片。孟学对后世儒学的影响、孟学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主要即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
如果说,心性不二是孟学的核心,那么,心性二分,以及由心性二分而引起天人二分,则是荀学的基本特征。孟子把心理解为人之为人的本心,与此不同,荀子则把心理解为感官之心。荀子说:“治之要在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荀子·解蔽》)有时候,荀子也把心理解为身之主宰。如其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同上)然而,不管是感官之心,还是身之主宰,在荀子这里,心只具有主观性,心与性是没有关涉的。
虽然荀子也像孟子一样,认为性是人秉受于天的,是先天的,是天赋的。但是与孟子不同,荀子将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当作基本的人性,从而得出了人性恶的结论。从而人身修养的过程,在荀子看来,完全是一个“化性起伪”的过程。“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荀子·儒效》)虽然不能说,“化性起伪” 、“慎俗” 、“积靡” ,在人格修养上就没有意义,但是由于这样一种心性论辟心性为二,没有将性限定在人之所以高于动物族类的属性上,并由此而导致了天人的截然二分。所以,荀子的心性论,在儒学的发展史上,长期是被当作异端来看待的。
⑤ 学习传统文化的好处是什么
1、知道中华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3、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
4、学会感恩图报和孝顺父母的规矩
5、系统受教和熏陶于民族尊严。
6、意识到中国伟大和中国人的自豪。
7、更加理解父母的期望与文化传承。
8、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精髓。
9、发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气质和潜能。
10、忠于国家,努力成就民族伟大复兴。
拓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儒释道文化,儒学是中国的国学,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与精髓,从“儒”这个汉字理解,“儒”就是人旁加一个需字,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要做人们需要的人,这才不会枉度人生,这才不无愧于此生。佛家彻悟诸法本缘,以慈悲救度一切六道众生为已任。佛法却包含世间法与出世法并以出世法为究竟,以人的心性为究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道家追求人格的超越,道教偏于出世,道学重自然观辩证法,道教偏于出世,以自然宁静、清心寡欲、无为而为以及修仙修道为追求。
⑥ 为啥说有文化更可怕
有文化更可怕,其实这是说明一些有文化的人通过自己的文化,掌握的知识比别人多。而且自己知道的东西也比别人多,做起事来更好。
没文化真可怕,可有时候太有文化更令人可怕
对于没文化的人来说,他们无非是思想有些陈旧,观念有些迂腐,行为有些蛮野,但他们的性情和动向却很容易被推理出来,所以遇上他们,只需很短时间就能了解他们的心理以及雷区,与之交往也就相对来说十分容易,想教化他们或者套路他们也就不是难事了。
古时的霸主或一方诸侯大都是草莽英雄,虽然重视文化,但相对来说,其文化根基和造诣都十分有限,毕竟像南唐后主那样的皇帝只少数,实为小概率事件,所以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能单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阻止兵乱战争或者合纵连横起雄狮百万。
相对来说,没文化确实会闹出很多笑话或者造成不小的伤害,但其可怕程度比不过那些有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
有文化的人一般都能言善辩,更爱引经据典来论证和说服他人,而且有时候,他们能轻易洞察别人的软肋或者说是症结,然后来对症下药,所以很多人被深深套路不仅毫无察觉,反而还会重谢和打赏看似为自己分忧解难的谋士之类,这点就容易被佐证,单从国学经典《三国演义》中就能找到足够多的例子来论断。
有文化的一般城府很深。学文也同时在修心,所以很多有文化的人都心性甚高,且晦暗不明,相对来说,没文化的人在他们面前就像是透明的一样,他们可以讲对方看的透透测测,清清楚楚,而对方却难以对其揣摩明了,至于这种情况为何可怕,朕打了比喻就一目了然,这种情况就如同一个陌生人能二十四小时全方位的监控你一般,你若身临其境,就会特有感触,而且也不会用“君子坦荡荡,不怕被全体监视”来反驳了。
总之,文化本没有好坏,但如果被某些知识分子为了私欲而邪用,那就相当可怕了,估计大家都听说过高智商犯罪,对于它,以及它的危害和可怕之处,就不费言详述了。
⑦ 成年之后学习书法是否能起到磨练心性的作用
书法可以起到一定锻炼心性的作用,练习书法非常讲究,心静必须讲究全神贯注,把自己的精神投入到书法这样一个艺术活动之中,练书法才有效果。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这最开始的练习方法,但是必须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模仿那个韵味。
想长期练坚持练书法的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东西感兴趣,是真的觉得在练书法的过程中自己能体会到一定的快乐。据自己那位朋友说,就是看到一张空白的纸,工工整整的写满自己想写的东西,那这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比打一局游戏要快乐的多。如果觉得这只是一个工具,让自己的心态能够更好一点的话,那这个效果其实非常有限。
⑧ 什么是儒家文化
解释 儒家文化是指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文化特征
其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
其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
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
其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
其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⑨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什么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一个“正”字上,道家文化体现在一个“清”字上,佛家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也就是说,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那么,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精神是什么呢?我想,一个“雅”字可以体现。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
“正·清·和·雅”四个字、四种气,大致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作为禅与茶相结合而形成的“禅茶文化”,既有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更有茶文化本身的雅气。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文化的根本精神。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
⑩ 一流的匠人要具备哪些心性与品格(《匠人精神》解读系列九)
这是《匠人精神》系列解读的最后一篇。
01越是细微之处,越能考验人的品性
秋山认为一流的匠人,技能只占40%,60%是心性。良好的品格与心性从何而来?要靠平时的习惯养成与点滴训练。秋山是师傅也是家长,学徒的技术要操心,日常生活细节也不省心。他要求学员要有时间观念,要注重仪容仪表,吃饭要迅速,花钱要谨慎。
就拿一日三餐来说。孔夫子两千多年前就谆谆教诲:食无语。放在现代,难啊,难于上青天,多少家庭围着电视吃了一顿又一顿。眼下,有多少人能放下手机一心一意吃饭的?这毫不奇怪,人的天性与本能,是倾向于安逸与懒散的,怎么舒适怎么来。
所以员工入职后首先要培训,在原则与规范内日复一日地强化训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秋山将学员训练得相当于“军事化”了:专心吃饭,不得闲聊,更不能看电视。所有都要一起开动和迅速吃完,只要有一个人慢吞吞地落在后面让别人等,就会影响到工作进展。他还明令禁止挑食,认为挑食的人,也会挑工作,挑人,这种人往往爱计较,以自我为中心,日后很有可能成为团队中的不合作分子,阻碍企业的发展。真是见微知着,杜绝隐患毫不留情。
遍观世界上优秀的企业,都有一套严格执行的规范准则,来一个训练一个,来一双锻造一双。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誉的宝洁公司,就是靠一套用人机制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创立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全球员工11万人,生活和工作在80多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人才的培训与发展,他们有一套独具匠心的人才培养机制。一位前任董事长曾自信地说,即使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和品牌,只要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就能重建一切。这就是企业传承的伟大力量与长久的生命力。
集体用餐
企业传承的核心是什么?当然是企业精神与文化,是严格管理中走出来的每一个优秀个体,集合起来,就成了战无不胜的团队。
“总是在意时间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吃饭都讲究速度,做其他事焉能不高效?“用意志力去启动,让习惯来保持。”一支训练有素的团队必定所向披靡。
02现在还有人写书信?给TA大大的赞
我们都知道,说出去的话,即使再优美动听,也很快会随风而逝。然而,当你慎重其事,拿起笔来,将心中所思所想写下来,即使再简短,再质朴无华,也会长久地留存下来,并且常温常新,温暖着你我。这就是纸质书信的功力。可惜,手写文字正在离我们远去。
但秋山是个恪守传统的匠人,他相信文字的力量,正像他相信自己手中的刨刀——文字是打破人们心中坚冰的利刃。他一直坚持要学员写感谢信,并且要勤奋地写,将其看作是成为一流匠人的基本条件有。写给客户的感谢信,必须在当天写好寄出。用文字来表达感激之情,是对客户的尊敬与重视。
你有多久不写感谢信了?即使写邮件也好。不能什么都用发红包来代替,不是吗?对于父母、老师和亲友,还有写信的必要吗?向最亲近的人表达谢意?真的不习惯。然而,不习惯也要写,少用套路,多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情感,我手写我心。
在秋山木工,还可以学到另一项专长:撰写简要工作报告。每个员工都有公司发的素描本,每天工作结束后,要写一篇总结报告。就是复盘当天所做工作,及预习次日将要做的事情,师傅师兄负责在报告上写上评语。这是每天不可或缺的工作,不间断的反思、复盘、总结,令员工清楚自己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差距,促使他更快的成长。
每当写完一本工作报告,学员就附上自己的近况,寄回家里。父母亲友传阅后,都会在报告书上写下激励的话语,再将其寄来工房。
这是一种多方协作的机制。秋山明智地把学徒的父母、亲友和老师都参与进来,构建亲友团,一起发力,共同培养一流匠人。即使学得慢,又怎样?亲人会一直鼓励着他。即使工作中有失误,也不会沮丧,师傅师兄们会帮助他,协助他改进。
书信
学徒们获得的关心与鼓舞,形成了强大的精神支持。不管遇到什么挑战,都有力量勇敢面对,对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他们也因此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决心变成为让父母感动而努力改变自己的人。
“用简单的笔记记录当天所学,能够再次加深印象,相当于每天用双倍心力学习。”
03学守、能破、敢离,方为一流匠人
西点军校校长有句名言:“给我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精神病人,我都能把他训练成一个优秀的人才。”
而对秋山来说,要培养出技艺高超的一流匠人,“学徒制是最好的方式。”他本身就是个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一流匠人。他十六岁就开始跟师学做木工,26岁开始为日本皇室制作家具,27创立“秋山木工”。从学徒成长起家的他深切知道,只有具备一流的心性,才能学到一流的技术。而心性的培养,品格的锻造,仅仅靠学徒个人恐怕无法做得到,必须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制度,明确令行禁止事宜。
按照秋山木工的用人标准,技术只占40%,品行却占到了60%。会做事还不行,要“会好好做事”,方为一流匠人。而他的“匠人须知30条”就是特别针对学徒的养成教育而探索出来的。
任何一个经过考核得以进来的学徒,在历经八年的学徒生涯中,有长达五年的“闭关修炼”,学徒必须戒除一切杂念与外界干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学习,扎扎实实地训练,一言一行都以一流匠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专业的态度来面对客户,服务于大众。
那么,八年期满出师,他将是一个拥有精湛技术、又有孝道爱心的一流匠人。这样学徒研修制变成了培育一流匠人的摇篮。
这个过程包含三个阶段:首先是“守护”,忠诚于师傅所传授的形式,全力吸收师傅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其次是“打破”这个形式,加以应用到工作中,变成自己的本领;最后是“离开”,从师傅身边独立出来,开创自己的新境界。
精益求精
当然,学无止境,成为一流匠人,并不意味着功成名就,享乐人生。在匠人的信念里,工作是一辈子的修行,他们会穷尽一生磨砺技能,永不言退。就像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技术高超,享誉世界,九十多岁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师徒传承,任重道远
日本战后能迅速崛起,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是有一大批秋山这样的匠人,不走捷径,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的。秋山有着极高的使命感,就是要为日本制造业培养一流的匠人,他视与学徒的每一天都是一场战斗。
艺痴者技必良。以一流的品格、心性,必然学到一流的技术,拥有一流的能力,成为引领行业的佼佼者。
术业有专攻。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事业,亟需大量工匠人才,而一流工匠要从少年培养,因此有人提倡教育改革应多参照德国、日本的,他们的职技教育、师徒传承是做得最好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人好的理念与与做法,会让我们更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