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乡村地质文化有什么

乡村地质文化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21 05:44:54

㈠ 漫谈地矿文化的底蕴和底气

杨伯轩 赵标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郑州 450012)

摘要 本文列举了地矿行业文化的外化特性,从地质工作从业的动因、感恩心理、探索奥秘的欲望、进取精神、行业本色等方面,论述了地矿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底气。

关键词 动因 感恩心理 探索欲望 行业特质 丰厚底蕴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无论是在地质事业大发展时期,还是在勘查找矿的萧条期,一代代地质人吟唱着《勘探队员之歌》,以国家建设和社会需要为己任,成年累月地跋涉在崇山峻岭、荒原大漠,默默奉献在找矿立功和地质服务的战场上,用智慧和赤诚、热血和汗水抒写了一幅幅壮丽的人生画卷,为建设美丽中国勘探资源和提供多样化的地质服务成果,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尊重,也铸就了以“三光荣”传统和“四特别”精神为代表独具特色的地矿文化,丰富了地矿文化的底蕴,成就了地矿文化的底气。

地矿行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地矿行业的实践应用,是地矿职工内心共同认可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在社会各职业阶层中,地质工作者的行业文化烙印十分突出:大步流星走路、大嗓门说话、简约化生活,体现的是一种效率和豪放的阳光心态;大锅吃饭、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折射的是一种同事间的相互依存和豪爽个性;“天下地矿是一家”代表的是团队精神和行业价值认同;“天当房,地当床,夜幕作蚊帐”,是一种为理想奋斗的乐观和豁达之情;等等。发黄的黑白照片记载着的创业激情,手柄磨得锃亮的地质锤诉说着跋涉历程,见证多个找矿突破的帆布地质包……这些地质文化元素俯拾皆有,信手拈来。凭着这腔豪情、这份执着、这样浪漫,几代地质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用简朴的地质锤、用轰隆隆的钻探声,叩开了一扇扇宝藏之门,300多座矿业城市拔地而起。是什么让他们秉承执着的信念勇往直前,这种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底气源自何处?翻开历史的记事本,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来自为国分忧、科技报国的爱国情愫。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这正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的序列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1956年3月,在新中国经济建设最需要矿产资源的时候,以地质部第一任部长李四光和党组书记何长工为首的地质部高层领导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顺应时代需要,吹响了全国勘探大会战的集结号。无数年轻的地质工作者,满怀报国之志,急国家建设之所急,意气风发地走进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攀西高原的崎岖小道,踏上神秘莫测的高山之巅、大漠深处,打响了大庆石油勘探会战、攀枝花钒钛铁矿找矿会战、许昌铁矿会战等一场场找矿攻坚战役。“铁人”王进喜的事迹集中代表了当时无数地质工作者的心境。他在北京开会时,看到首都的汽车因为没有汽油而不得不背着煤气包时,他内疚地掉下了眼泪。当他带领钻井队来到现在的大庆油田时,面对“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的恶劣环境,喊出了为国家建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条件下,他们硬是用撬杠,靠人拉肩扛,盆端桶提的方式与时间赛跑,提前组织了钻井生产。“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把贫油国的帽子丢进太平洋去”、“矿产资源在哪里,我们的脚步就延伸到哪里!”等响亮的誓言是当时地质人报国心切的集中表达,也谱写了一曲曲善打硬仗、敢于胜利的壮丽诗篇,大庆油田、大冶铁矿、栾川钼矿、德兴铜矿,等等,取得的一个个重大找矿突破,有力地支撑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之路,也为新中国的地质工作赢得了地位和荣耀。

——来自国家重视、社会尊重的感恩心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三十年时间里,地质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实行的是“大一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地质队员是全社会工资标准高、福利保障最好的职业之一,地质工作成为当时令人羡慕的职业,以地质生活为背景的《年青的一代》塑造了新一代知识分子肖继业的形象,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的偶像。手拿地质锤和放大镜、肩挎帆布地质包,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求的时尚,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字样的工作证更是增加了地质人的归属感和行业自豪感。“党和国家这样重视地质工作,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干”是那时大多数地质队员的内心独白。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投资效益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怀揣着对国家重视的感恩和感激之情,这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以无比豪迈的激情,在那个时期累计提交各类矿产地近万处,强有力地支持了共和国的工业体系建设,并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尽管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10多年时间里,整个地质工作陷入低潮。国家对地质勘查的投入几乎“断奶”,地勘队伍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就是在这十分困难的时候,生性顽强又朴实憨厚的地质人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也没有完全放弃地质找矿事业,而是艰难地保留了部分地质找矿人才,满心希望地期待着在第二个春天到来时大显身手、再展作为。

——来自崇尚自然、破解奥秘的探索冲动。在地球46亿年的漫长历史中,有着无穷奥秘。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神话故事、猜想、假说。直到有了现代地质学,科学家们把它从古到今划分成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地质年代”,不同的地质年代有着不同的特征。但直到今天,地球的绝大部分秘密还没有揭开,人类对承载着自己并赖以生存、似乎熟悉而又十分陌生的家园,总有着“一探究竟”的冲动。地质行业的特质决定了我们是自然和地球奥秘的探求者,正是怀着这种意识和冲动,几代地质人采用了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解译、深层电测、钻探验证等多种手段,试图对地球的认识更近一步,也希望地球能给我们奉献更多的宝藏和惊喜,永远做我们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神秘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视为地质科学研究的“圣地”。那里谷深、林密,相对高差达5000余米;气候多变、环境恶劣。无论悬崖绝壁、雪山冰川,还是原始森林、急流险滩,所有路线都要徒步行进。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的30多名地质队员经过两年多艰苦奋战,在艰险和生死考验中行程26000余千米,完成1∶20万化探扫面7938平方千米;采集各类样品2102件,取得基本数据63252个。首次获得了大峡谷地区控制密度最大、研究程度最高的基础地质资料,从地球化学角度解读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南迦巴瓦构造结”演化特征及分布位置。这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大峡谷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深层次、网格式、系统性国家级地质科学考察,为大峡谷地区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珍贵的基础资料,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地质队员自己完成的《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摄影画册仍是地勘界的经典之作。

——来自不甘落后、勇创一流的进取精神。现代意义的地质工作是一种“舶来品”。鸦片战争以后有外国人进入中国开展地质调查,也有中国留学生到比利时、德国等学习矿业知识。1913年,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创办的北平地质调查所,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地质人才。在此后战事不断、政局长期动荡的恶劣环境中,凭着对科技救国的信念,原隶属中央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学家,以常人之躯承受着超常的生存条件,坚守者地质调查找矿的责任,并取得了云南禄丰恐龙、淮南煤矿、云贵地区的磷矿等重大地质成果,更确立了“登山必到峰顶、移步必须步行”和“近路不走走远路、平路不走走山路”的地质调查准则。“搜罗多少箱图籍、整理端绪仔细求”(翁文灏赞丁文江语),正是这些地质前辈们敬业精神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在地质事业大发展时期,更是有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不畏艰难、勇挑重担,不甘落后,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长期奋战在野外一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找矿突破,探明储量的矿种达160种,其中20多种矿的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为我国完善工业体系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地质力学理论、地洼学说、第四纪地质研究等,多项重大地质理论创新成果,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地质工作的差距。特别是近10多年来,国家组织实施了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危机矿山找矿、青藏专项、新疆“358”等重大地质专项,取得了大批地质找矿突破和理论创新。尤其是,历时10年的“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得了全球最全面、最系统的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资料,创造性地提出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和成矿理论,并得到国际权威的认可,是中国地质工作的里程碑。通过攻克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对完善我国矿产资源战略格局,促进青藏地区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功摘得2011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是全国地质工作者的至上荣耀。

——来自志存高远、革故鼎新的行业本色。地质工作贯穿于经济建设的整个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地质工作在缓解资源约束、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以资源保障为主的传统地质工作正在转变为资源、环境保障并重的多目标、多功能地质工作,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近年来,河南省地勘局所属地勘队伍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实施的“地质环境保障工程”,一方面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环境容量问题,加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减少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地质灾害发生。另一方面是,对已形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如矿山环境、水土污染,进行恢复治理、生态修复。完成了黄淮平原农业地质调查、重点城市浅层地热资源评价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沿黄城市后备地下水水源地普查、地质公园规划建设、矿山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治理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积极参与应急抗旱找水打井行动、四川灾后重建工作、高铁客运、南水北调、郑州地铁等大批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多目标地质服务在专业化基础上向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扩大,大大加快了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融合,使我们比以往变得更加从容和自信,也给地质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全面的营养。

行走在高山荒野,探寻于地心深处。回顾新中国成立64年来的地质工作,有青春燃烧的激情岁月,也有刻骨铭心的难忘时光;有找矿庆功酒会上的酩酊大醉,也有萧条时期生活无着的窘迫困境;有同事兄弟间生死相托的手足之情,也有夜深人静时思念妻儿的离别之怨;有找矿立功戴红花的光鲜和荣耀,更有远离铅华心底宁静的坚守和承受……这一切的一切,积淀为厚重的地矿行业文化底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凝聚精气神,唱响主旋律,为梦想而奋斗,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质工作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和问题,我们还会继续坚守“三光荣”和“四特别”的精神高地,义无反顾地开拓进取,不离不弃地求索奋斗,用青春和激情谱写地质工作新的篇章,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新的业绩!

参考文献

中国地质学会21世纪中国地质研究分会.2010.中国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先余等.2013.加强新时期地勘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17~20

朱训主编.2010.中国矿业史[M].北京:地质出版社

㈡ 浅议新时期的地质文化建设

刘倩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西安 710054)

摘要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组建的地质队伍,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优良传统和作风、技术过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形成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精神,创造了地质系统所特有的文化——地质文化。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地质文化建设,是目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地质文化 文化建设 思考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组建的地质队伍,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优良传统和作风、技术过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形成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精神,创造了地质系统所特有的文化—地质文化。它是地质单位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文化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地质单位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地质单位发展的原动力。加强新时期地质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地质单位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地质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地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时期地质文化建设的原则

地质文化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可以凝聚职工心力,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增强单位形象的辐射力。包含政治思想文化、安全生产文化、科学管理文化、职业道德文化和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地质文化建设是地质单位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质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把握时代,面向未来。有超前意识,体现时代感,以先进文化来引领地质文化建设,努力反映地质文化的时代要求和社会特征。

(2)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人不仅是地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地质文化发展的丰富者。地质单位活动的目的是盈利,但这不是唯一目标或宗旨,而应把“人”的自由、幸福(包括单位盈利、个人收入等)作为地质单位发展的最高目标。

(3)突出特色,个性鲜明。在打造高品质的地质文化时,必须坚持地质的个性特征原则,紧紧围绕本单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建设具有本单位突出特色地质文化模式,做到个性鲜明。在地质文化建设的各个主要内容上,一定要摆脱模仿和照搬,力求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成一家。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多年来不断努力,形成了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铸造了一只敢打硬仗、战则必胜的地质调查钢铁雄狮,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的标兵单位。

(4)领导垂范,大力倡导。地质单位领导既是地质文化的倡导者,又是组织者和缔造者,决定了其在地质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挥倡导、策划、培育和垂范作用。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历届领导班子,向来重视地质文化建设,发展业务的同时对单位文化建设常抓不懈。在中心营造了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单位文化。

(5)优化建设,努力创新。地质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地质文化重在建设,而建设一定要优化,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地质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一要观念创新,有价值的观念是成功的先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二要制度创新,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可以给企业带来超出一般水平的长远利益。三要管理创新,积极倡导创建学习型企业,进行人性化管理,使管理效率提高到最大。四要形式创新,追求地质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化,优化人文氛围,发挥地质文化“黏合剂”、“润滑剂”的作用,达到地质文化“人事合一”的最高境界。

2 关于新时期地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质文化是地质单位的精神灵魂,是凝聚职工、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地质文化靠积淀,也要靠建设、培育。地质文化建设是一项汇集了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思想的、人文的系统工程,建设新时期地质文化要在继承优秀的传统地质文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质单位的发展实际,吸收各类优秀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构建和培育起具有新时期地质特色的文化框架体系,用地质文化凝聚职工,推动发展,提升地质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2.1 地质文化建设要突出 “以人为本”

地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文化与管理的融合,通过在管理中体现文化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优化管理。因此地质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经营管理思想。首先要研究人的需求,要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准确、科学地把握。现代人既不是单纯的经纪人、社会人,也不是单纯的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他们具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交往、理想信仰、当家做主、自我实现等方面的要求,掌握人的需求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基础。其次要从人的需求出发,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发展人作为最高目标和工作中心。把握“人的需求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实现目标”这一人的行为产生发展的规律,实现人与目标两个维度的结合,构筑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按照这一思想制定的文化和制度才能为职工所接受并自觉执行。

2.2 地质文化建设关键在于 “化”

地质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修炼“化育之功”的过程。一要“内化于心”。就是让广大职工对地质文化的理念体系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念入脑入心,有着强烈的心理情感和高度的心理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愿景。二要“固化于制”。地质文化的执行需要用制度体系来保证和支持,要使地质文化的活力持久而稳定,就必须把地质文化理念具体化、物质化、规范化为制度体系,形成先进的制度文化,用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三要“外化于行”。先进的文化需要人们去执行,地质文化最终表现为一定的行为模式。要通过加强地质文化建设,把单位的宗旨、理念、目标和利益纳入职工个人的思想体系中,使职工对单位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并自觉地付诸行动。

2.3 地质文化建设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地质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新时期地质文化建设离不开传统地质文化的深厚底蕴。新中国地质勘探工作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质行业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集中体现了传统地质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地质行业的精神品牌,是凝聚地质职工的精神灵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质单位仍然需要这种精神,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文化,同时要融汇时代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发展变化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地质文化。首先要确立与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导向相符合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富有时代特征和鲜明个性的地质精神,塑造良好的职工形象和单位形象,把地质文化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其次要积极融入市场经济意识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着力培养职工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加强团队建设,打造地质品牌,创新管理理念,大胆吸收、借鉴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赋予地质文化新的内涵,构建适合地质单位发展需要的新时期地质文化模式,从而更好地推动地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地质文化建设事关地质事业的兴衰荣辱,事关地质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对提高地质单位的知名度、品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地质文化建设,服务于地质经济与发展应是地质队伍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叶庆生.1999.闪光的足迹[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张云初等.2005.企业文化资源[M].深圳:海天出版社

㈢ 乡村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1、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掘本村的文艺、民间艺人,由其指导村民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

2、建设娱乐体育设施

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图书室、阅报室、棋牌室、黑板报和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力所能及的组织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3、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

组织协调管理,开展舞蹈教学培训,不定期地举行舞蹈比赛,设置名次、奖品,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



(3)乡村地质文化有什么扩展阅读

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乡村文化短板日益突出。以乡村文化旅游为例,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

乡村旅游中所蕴含的文化,不同于城市旅游所蕴含的文化,这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不是因为其价格便宜,而是享受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特色,让城市旅游者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展示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

因此,乡村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㈣ 地质文化的概念、属性和总体框架

马伯永 徐红燕

(中国地质图书馆 北京 100083)

摘要 地质文化是全体地质人的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地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服务国家地质工作,推动保障行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地勘行业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地质文化具有行业性、科学性和大众化的属性,是由行业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一系列元素组成的文化体系。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地质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事业引领,产业跟进,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期为我国地质文化的建设、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地质文化 行业文化 科学文化 大众文化 发展思路 总体框架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地质文化是地质人的精神家园,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加强地质文化建设对于服务国家地质事业,保障行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笔者从宏观战略角度,对地质文化概念、属性和发展思路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了地质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1 地质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从文化的综合定义和演化历史来看,“文化”一词包含了很多内容,也可以做多种划分。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知识、信念、道德法则、风俗、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近年来,地质文化建设的使用频率日渐提高,但它的内涵目前还没有达成明确共识。诠释地质文化建设概念,应该遵循“地质”+“文化”→“地质文化”→“地质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文化的概念相对应,地质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文化应包括精神层面、制度(行为方式)层面、物质层面,狭义的地质文化仅包括精神层面。准确理解地质文化的内延和外涵至关重要,理解的太宽就会显得不着边际,失去重点;理解的太窄,又不能充分发挥地质文化的功能。

笔者认为,地质文化是以国家地质工作为背景,以地质科学为内涵,以全国地勘行业职工群众为重点并面向全社会公众传播,以推动地勘行业发展为基础,以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为根本,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时代特征、实践特点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始终与国家地质事业发展相生相伴,与社会公众社会生活息息紧密相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地质文化的基本属性有以下三个方面(图1):

图1 地质文化的三层次模型图

1.1 地质文化的行业属性

地质文化属于行业文化,是地勘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所产生、凝结、积淀和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内容。地勘行业职工既是地质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也是地质文化的传承者、享受者。地质行业文化着眼于服务行业建设,在统一目标、凝聚力量、约束行为、激发能量、形象美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四特别精神”就是传统地质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有了这种精神支撑,我国地质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1.2 地质文化的科学属性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地质文化就是研究地球,调整人与地球的关系,在开发利用地球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由一系列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组成的地质科学文化体系。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地质文化的科学属性的传承和弘扬,是地质科学事业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3 地质文化的大众属性

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质工作已由主要为矿山建设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扩展到同时为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等服务。社会公众也对生存环境、地质灾害、资源国情等方面相关的地学知识与信息日益关注。因此,地质工作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不仅体现在地质找矿上,而且渗透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前,学习了解地质文化知识成为社会公众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这也为地质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和传播创造了条件。纵观全球,以地质科学内涵的地质文化产品和文化作品的创意、创作浪潮风起云涌,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巨大成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质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身边文化”,其大众化属性越来越显现。

1.4 地质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辩证关系

加强地质文化建设,正确界定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是前提,这关系到地质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效果。地质文化与国土资源文化、地球科学文化之间既紧密联系,又在内涵和外延上进行区分。国土资源文化与地质文化都具有行业性、科学性和大众化的属性,但覆盖范围不同,体现着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地质文化是国土资源文化的一部分。而地球科学文化只具有科学性和大众化的属性,不具有行业文化特性,但其内涵和外延要大于地质文化和国土资源文化(图2)。

图2 地质文化与国土资源文化、地球科学文化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2 地质文化的基本框架

2.1 地质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近年来,关于地质文化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多数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对地质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的研究鲜有提出。依据质文化具有的行业性、科学性和大众性三个基本属性,本文尝试提出了地质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但由于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繁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限制,本文难以提出具体的实施细节,只能提出一个基本框架,以作抛砖引玉之用,见图3。

2.2 地质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2.2.1 地质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生活的前提准备。随着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结合越来越紧密,使得地质文化资源逐步扩展到地质科学、人文地理、经济社会的所有领域。地质文化资源泛指人们从事地质文化作品创作、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业开发,以及文化普及、传播活动所能利用或有利用潜能,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自然因素和其他任何因素的总和。大体上可以分为精神类和物质类资源两种形式。地质文化资源具有全球性、共享性、产业性、永续利用性的特征,在地质文化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图3 地质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图

2.2.2 地质文化载体

地质文化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地质文化的媒体和传播工具,它是地质文化得以形成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组织载体,指行业内外部,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团体、职工及有关社会公众;②内部环境载体,指行业内部各单位的外观和内在环境,如生产办公环境、人际氛围等;③文化设施,指教育设施、文化场地、体育及娱乐设施;④文化活动,指文娱、体育、竞赛、知识性和趣味性活动;⑤文化媒体,指各种文化产品、作品、标识等。无论是发展地质文化事业,还是创新培育地质文化产业,都离不开地质文化的载体的支撑,但由于两者的生产目的、资本来源、机构性质、运营机制的不同,在载体建设上既有共性部分,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2.2.3 地质文化队伍

地质文化队伍是指在地勘行业内部、外部从事地质文化资源建设、文化队伍教育培训、地质文化产品创作、制作,以及从事文化管组织理、市场运作的专职、兼职人员,是地质文化的创造者、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目前我国地质文化队伍的总量不足,结构有待完善,创作及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培养一支品德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胜任地质文化建设不同管理工序需要的专职或兼职地质文化队伍是地质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

2.2.4 地质文化机制

地质文化机制是制度、工作程序、规则的有机联系和有效运转,贯穿于地质文化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组织领导,包括行业管理部门、各种学会、协会之间的联系和组织协调;②机制建设,包括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表彰和奖励机制,地质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地质文化的创业与扶持机制;③经费投入,政府投入力度、社会资金投入渠道。没有科学有效的地质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地质文化建设就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3 地质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加强地质文化建设,应坚持行业统筹、资源先行、事业引领、产业提升、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逐步构建我国地质文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3.1 行业指导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做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制度亦相继出台,为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外部发展环境日益成熟,地勘行业内部在地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应当充分运用行政管理、项目部署、业务联系、技术指导等手段,科学指导和有效引导地勘行业加强地质文化建设,打造协调互动、融合发展的整体合力。①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国土资源部明确文化建设归口管理的司局,统一协调指导全国地质文化建设,并提供咨询和建议;②实施政策引导。重点健全完善加强地质文化资源挖掘集成整合、文化队伍教育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夯实上游文化发展的基础,为下游的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条件;③项目安排部署。依托文化项目的规划部署,引导全国地质文化建设合理布局,引领地质文化建设发展方向;④组织开展行业精神、核心价值理念共性等问题的总结凝练,提升行业社会形象。组织开展地质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为地质文化实践提供指导。

3.2 资源先行

地质文化资源是地质文化建设和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地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没有地质文化资源的积累和丰富,地质文化作品、文化产品的创作、制作就无从谈起,地质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地质文化资源大国,加强地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资源先行的原则,只有文化资源先丰富起来,才能使文化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一是要加强地质文化资源的专业性调查研究工作,使其成为重大地质文化建设工程的先导;二是加强地质文化资源的挖掘与集成整合,建设地质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为文化产品开发提供基础信息平台;三是发掘提炼地质工作成果的文化元素,着力做好技术成果资料向地质文化资源的提炼转化工作。

3.3 事业引领

文化事业是为国家政治、经济、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服务作用的,具有基础性的特质,是引导整个文化进步的先锋性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文化事业一直是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地质文化事业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社会公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文化服务;二是引领地质文化的发展方向,起到聚焦热点领域,发挥弘扬、引领主旋律的特殊作用;三是发挥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为下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基础、队伍保障、方向指引、技术支撑和精神动力。

3.4 产业提升

文化产业是以创新、创造、创作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和消费为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独特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或行业集群,它与高科技性、新兴性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是提高国民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有于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一是提升文化产品的科学内涵、科技含量,尽快形成一批原创性的地质文化精品;二是加强文化产品的市场化运作和推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三是提高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快推动地质文化的普及传播。

3.5 重点突破

一是行业精神文化的突破。凝练行业精神与核心价值理念,在新形势下赋予“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以新的内涵,增强地勘行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二是地质文化产业化的突破。要紧密围绕行业生产生活、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地质问题、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地质现象,创意、创作一批技术含量高、内涵深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的地质文化产品;三是理论成果的突破。地质文化理论研究取得显着成效,以科学理论指导地质文化建设新的实践,为地质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3.6 全面发展

通过不断加强地质文化资源建设、队伍建设、载体平台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为地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调动和引导全国地勘行业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关心、关注和积极投身地质文化创作、传播,特别是通过文化产业能力的提升、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地质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全国地勘行业干部职工共有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段怡春,陈萍.2007.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和对策,9(1):27~30

马伯永.2009.地球科学文化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发展对策.中国地学哲学委员会论文集

张中伟.2007.地球科学文化肩负的三大使命,中国地质教育,32(10):102~108

㈤ 地质文化村镇怎么建有何标准

地质文化村镇是指有一定的地质资源,将地质科学和文化与乡镇建设结合在一起,有效发展乡镇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塑造宜居宜业的特色乡镇,提升乡镇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水平。建设地质文化村镇具有重要意义,过程中要从基本定位和建设的模式这两方面入手,找准落脚点,更加行之有效地建设地质文化村镇。

建设地质文化村镇是顺应村镇发展需要的一种科学新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乡镇生活水平和经济,建设宜居有特色的新乡镇。建成后的小镇不仅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还有可能是有商贸物流功能或者传统文化的特色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准乡镇的定位点,采用科学的建设发展模式,牢牢抓住这一科学发展的好机遇。

㈥ 农村文化是什么

农村文化也称之为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家园,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

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是乡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较之工业的高度发展,农业的缓慢发展常常给人以安全稳定的印象。

相对于城市的狂躁、复杂与多变,乡村则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大量消失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的消亡,相反,乡村更加稀缺而珍贵,乡村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寓所。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乡村文化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归乡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

在现代社会,乡村文化依然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许多城里人生活在都市却处处以乡村为归依,有所谓“乡土中国”的心态。城镇化是“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㈦ 乡村文化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1、要稳定文化队伍.
2、因地制宜抓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
3、抓好农村文化网络建设。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是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二是要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三是抓好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文化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形成农村讲科学、讲文明、讲道德的新风尚。四是抓好民间文化挖掘。民间文化是村落的源头,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对村民最具召唤力和诱惑力,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

㈧ 建设美丽乡村 发展乡村旅游——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一、基本概况

阳山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是中国着名的水蜜桃之乡,拥有“亿年火山、万亩桃林、千年古刹、百年书院”等文化资源禀赋。近年来,阳山围绕“生态宜居、特色农业、休闲度假和文化 养生 ”的鲜明特质,大力发展乡村休闲 旅游 ,吸引众多创客筑巢扎根,为阳山乡村 旅游 不断注入文化、艺术、 科技 、 体育 、康养等多种元素,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 旅游 发展之路。阳山已成为乡村 旅游 创业的乐土,并不断驱动着阳山乡村 旅游 转型升级。先后获得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全国特色景观 旅游 名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示范点、中国乡村 旅游 创客示范基地、全国特色小镇等荣誉。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一张蓝图,拉开建设美丽乡村序幕

2008年起,阳山坚定走“生态立镇”之路,坚信有生态才有未来,有绿色才有明天。按照这个思路,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多规融合,将全镇划分为桃区、景区、镇区、园区四个功能板块。2013年编制完成阳山总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建设。2015年,据新编制的《阳山镇村发展规划》,对阳山的自然村布点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得阳山的发展格局更加科学合理。阳山围绕“生态宜居、特色农业、休闲度假、文化 养生 ”四大特色,以“种世上最美味的桃子、建中国最美丽的乡镇、品人家最美好的生活”为总体愿景,全力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的桃源小镇。

(二)完善基础建设,提升人居环境

阳山围绕“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逐步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以打造一个开放式村庄大景区为目标,对村庄进行了环境整治、污水治理、立面改造和道路拓宽等建设。改善了全镇的环境,提升了建设品位;生产、生活污水得到了有效治理,景区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优化。环境变化带来的生机迅速成为商机,村民开办的农家乐、民宿成为上海、浙江等地游客的“ 养生 乐园”,桃花岛的定向运动成为夏季各地游客“欢乐的海洋”,村里的农业采摘园、绿色有机果蔬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

(三)坚持全民参与,丰富 旅游 业态

阳山的 旅游 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证村民的充分参与。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当地村民参与乡村 旅游 的积极性和保护乡村 旅游 景观的自觉性,提高村民对 旅游 开发的积极性和长久支持力度。积极动员村民参与 旅游 业态,通过地质文化展示馆、桃文化广场、安阳书院、朝阳禅寺等项目的建设,拓展文化产业;通过打造桃花源景区、采摘园等发展休闲 旅游 产业,不断丰富阳山的 旅游 业态。2017年阳山全镇农民人均收入3.1万元,度假区范围内农民人均收入超4万元,户均存款31.5万元,是无锡市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乡镇。

(四)创新招商模式,吸引优质项目

阳山政府用创意丰富 旅游 休闲的内涵,通过乡村 旅游 打造,开创民办 旅游 先河,先后引进花间堂度假酒店、房车露营等项目,与隐居集团的合作,实现了由农家乐向高端民宿的转型升级。隐居酒店,为国内首个馆藏式文化酒店,主打“隐逸文化”,成为一个“隐”于桃林中的小众化高端酒店。花间堂温泉酒店,为花间堂旗舰酒店,秉承花间堂“让房子长在花丛中”的建筑理念,充分融合阳山温泉、书院、蜜桃元素,展现全新的田园度假模式。“麒麟湾”阳邨民宿文化村、水街坊和阳山、桃源村落,将分别在上海、浙江、无锡采取众筹方式,重点引进目前国内着名的民宿文化创意和设计为主的管理团队,鼓励景区范围内的农民在规划前提下,不占农地,进行民宿和创意作坊的建设。

(五)深化农村改革,共享发展成果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的流转,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聚集土地要素。2008年,阳山在江苏省第一个提出并开始农场化改造、规模化经营,在全国首批开展土地流转。目前全镇土地流转面积占比达65%,拥有龙头农业企业2家、合作社120家、家庭农场27家。土地流转后,各类合作组织经营更科学、更集约,土地效益得到大规模提升,租金从原来的每年800元/亩一跃提升到4000元/亩。拓宽增收渠道。村民可以被聘请做种植技术工人,月工资在2500~7000元,农民技术短工日工资达到300~800元;桃农以土地承包权作价入股“合作社”,每亩每年可获得1500元以上股份分红;通过开办农场、合作社,规模集约经营后亩均纯收益提高1000元。实现了“农民+”,阳山这里农民的含义被延伸了,他们既是农民,又是工人,也是农场主、民宿主,或合作社股东,实现了资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多条腿走路”。丰富村庄内涵。树立全域 旅游 发展理念,对自然分布的村落进行精心布局、精品打造,挖掘乡村文化底蕴与自然资源禀赋,将乡村融于景区,为乡村注入产业。涌现出桃园顺丰电商村、麒麟湾民宿文化村,村集体在“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景致”中壮大村级经济,村民在“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业”中获得持续收益。

三、发展体会

(一)多元主体培育,人人都是乡村 旅游 创客

乡土人才的“乐业梦”。挖掘、梳理全镇范围内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当地大学生,建立阳山乡土人才库,多次带领他们前往台湾、浙江等地学习乡村 旅游 的先进经验,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开展“全民教育”系列培训,在酒店管理、家政服务、电商营销、礼仪规范、文化创意、手工制作等方面开设主题班,提升文明素养与创业能力。目前全镇共有就业大学生3200多人,其中有20多名农场主和民宿主。成立残疾人创客中心,18名残疾人前往苏州拜师学艺,进行桃根雕刻和桃木工艺品制作,成为响当当的残疾人创客。外来人才的“田园梦”。他们之前可能是高校毕业生、企业白领、自由职业者,但都有一份创业创新的热情。制定出台阳山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见,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创客全方位的扶持,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阳山汇聚。“引智+引才”,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教授工作站”,引进桃产业领军人才;与南京中医院大学建设中草药基地,引进“国医大师”1名。“项目+团队”,以田园东方等优质企业为载体,形成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创客团队。

(二)多点领域开花,样样都可创新

乡村 旅游 +农业:水蜜桃是阳山延续百年的农业主导产业,乡村 旅游 做出了新花样,把原来无人问津的小桃、熟桃制作成果脯、蜜桃酒;融入艺术、文化、 养生 理念,开发桃花茶、桃花糕、桃花面膜等系列产品。水蜜桃产业与 旅游 产品全产业链融合,极大地提升了附加值。乡村 旅游 +民宿:依托阳山独特的资源,充分释放自己的创意,把精品酒店的服务理念与桃乡江南民居、民俗的特点完美结合,隐居桃源、花间堂、千里走单骑、小筑沐野、麒麟湾民宿文化村等各具特色的民宿与主题酒店纷纷涌现。特色民宿已成为桃乡 旅游 又一崭新名片。目前阳山已开办各类民宿20多家。乡村 旅游 +文创:在阳山就地取材,桃文化、泉文化、佛文化、地质文化、书院文化得到升华与有效利用,拾房书院、草木染手作、田园诚品、南艺写生等文创基地,提升了小镇的文化品位与艺术特质,让阳山故事更有生命力。乡村 旅游 +互联网:在乡村 旅游 的带动下,顺丰桃园电商村、桃源葫芦谷电商基地相继成立,独具阳山魅力的 旅游 产品销售搭上了互联网快车,走出了国门。各民宿、景点纷纷推出自己的新媒体平台,成为展示阳山乡村 旅游 的重要窗口,同时也聚集了一大批粉丝,隐居的“隐粉”、花间堂的“花粉”等群体为阳山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

(三)坚守的追求,处处彰显发展的情怀

描绘阳山的未来,需不断提升品质,让游客来了,还要住下来,流连忘返。让阳山的明天更美,让阳山百姓的生活更甜,需要可持续的、丰富的乡村特色。是情怀的追求,也是阳山乡村 旅游 开发的始终追求。什么样的情怀决定什么样的特色乡村风情。包容开放的情怀,使得乡村的产业集聚丰富;向往美好的情怀,使得乡村景观自然和谐、建筑雅逸多趣、项目富有品位、游客逐年增多,美誉度越来越高。阳山必将成为乡村 旅游 的典范,成为一个风情独特的城市“后花园”和知名 旅游 度假目的地。

专家评语

坚持全民参与,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当地村民参与乡村 旅游 的积极性和保护乡村 旅游 景观的自觉性,提高村民对 旅游 开发的积极性和长久支持力度。通过多元主体培育,挖掘、梳理全镇范围内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当地大学生,建立阳山乡土人才库;坚持“引智+引才”,建立“教授工作站”;坚持“项目+团队”,以田园东方等优质企业为载体,形成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创客团队。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㈨ 怎么把乡村振兴和地质旅游联系起来

摘要 1.其次要因地制宜,开发一批地质旅游品牌。被誉为“中国化石第一村”的远安县落星村,依托村内21处化石遗迹资源,探索“地质+自然教育”模式,以地质科普为主线、地质旅游为补充,成功打造独具特色的地质文化村,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最后要挖掘人文资源,讲好地质故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讲好地质故事就是地质旅游的“仙”和“龙”,结合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融入本土文化特色的地质故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地质旅游打上浓厚的文化“烙印”。

㈩ 什么是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指与一个人出生地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

简言之,乡土文化就是一个人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

(10)乡村地质文化有什么扩展阅读:

乡土文化具体包含:

1、村落建筑

比如吊脚楼、土楼、木楼、马墙楼、杠式屋、跑马楼、炮楼、锁头屋、洋楼、中西合璧建筑以及名人名居、红色驿站等,各个农村地区几乎自成一色,这些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也与当地的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乡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2、山水风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农村地区广阔,地方山水风景各异,虽都是山野,但美点不一样。

3、器物手工艺品

乡村的一些生活器物和手工艺品是很好的文创资源,有的也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

与乡村地质文化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9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7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1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3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8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7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8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