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导语:如果说企业是树,文化就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就是基石,企业是躯体,文化就是灵魂,在企业界,流传着一句俗话“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文化”。可见,企业文化能推动企业提高经营业绩,能增强企业凝聚力,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知和接受的,可以传承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企业形象标准的总称。它对企业全体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1.企业文化是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企业文化使每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怎样做可能违背企业的宗旨和目标。
2.企业文化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这种源自文化层面产生的力量,比起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命令、监督、惩罚的力量更彻底,更有凝聚力、约束力和推动力,也更有活力。
3.企业文化是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基本假设。比如单位号召向模范职工学习,有人不愿意学习,是因为其背后隐含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当模范是吃亏的。假设一个企业做到了不让模范吃亏,这样假设系统变了,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必定随之改变。
4.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间达成的团队心理契约。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系,一种是劳动契约,即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利益关系;另一种是心理契约,即员工认同企业的共同愿景和追求,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推动企业转型走向现代企业的需要,也是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需要,更是提高员工素质、建设“四有”员工队伍的需要,是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力”,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商品竞争的背后是文化含量的竞争,企业文化含量越大,企业竞争力就越强。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企业声誉靠文化来传播,企业素质靠文化来提高”“企业一年的发展靠领导,三年的发展靠制度,十年的发展靠文化”,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优秀企业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续。
三、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一个企业要搞好自身文化建设,企业党组织和经营层都必须高度重视,统一对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合力推进。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要及时调整,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基本特点的体现,是一个企业独特的精神和风格的具体反映,并以其鲜明的个性区别于其他企业,形成自己的具体特点。每个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塑造适合自己需要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当企业战略发生较大调整,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相应进行调整。只有紧紧地将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明确的方向。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是以人为本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文化的点点滴滴都要靠每一个职工的实际行动去完成,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不论是指导思想、行为规范,都要从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做起,把企业兴旺发达与员工个人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诚实守信、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爱企爱岗、创新奉献等,做为每个员工的精神理念和行为准则,共同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努力拼搏。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四)贯彻落实企业文化必须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涵和载体就是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在企业的制度中都要有明确而清晰的规定。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企业制度健全、规范、落实的过程,企业制度落实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杜绝随意性,实现企业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五)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一个企业内,领导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职工行为的标杆,是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保证。很难想象,一个企业,如果规章制度只对普通职工有约束力,领导层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个企业会是什么样子。所以领导是企业文化的提炼者、创造者,更应该是企业文化的模范执行者、言传身教者。就像在战场上一样,指挥员万句“给我上”的督促,不如一个“跟我上”的身影。所以企业文化要发挥作用,建设的好,必须发挥领导的示范作用,上行下效,形成合力。
(六)培训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树立员工榜样
企业文化内容确定后,加强宣贯是实现企业文化目标必不可少的途径,而宣贯的最好方式是加强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哪些内容,企业文化有什么作用,再进一步通过规章制度学习,使职工明白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发挥榜样的作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通过开展向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活动,使企业文化人格化、典型化,让职工看到企业倡导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发挥先进的示范、带动和影响辐射作用,使更多的人按照先进的行为模式规范自己的行动,形成学习先进、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文化管理代表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调适、辐射等多方面的独特功能,企业文化同时也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
企业文化总是随着企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⑵ 企业文化怎样管理
导语:企业文化怎样管理。为了进一步弘扬企业文化,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以文化管理企业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那么真正适合企业的好的企业文化的氛围才会形成。
1、要做好企业文化,首先要确定你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很多企业连自己企业的老板连自己公司的是什么都还没搞清楚想着要搞企业文化,最后可能就是拍脑袋把想出上可听过的或者看书看过的教条作为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
这些教条单独出来看可能都是非常出色的,但结合到企业可能就会显得不切合实际。真正的企业文化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跟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所制定出来的。否则制定出来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是一堆华丽的话语,是得不到公司员工的认可跟遵循的。
2、企业文化的制定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制度跟上,否则企业文化就会沦为开会时的几句口号。
例如有的公司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之一定为节约,但是公司很少关于如何实施节约的奖罚措施,那么所谓的节约文化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有跟没有差不多,因为大家根本不知道怎么实施,实施有什么好处,不实施有什么惩罚。
3、制定下来的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
有些企业企业文化定对了,制度也有了,但是氛围就是营造不起来。原因很大成都就是没有严格实施和检查。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根据企业的现状与发展需要所制定出来的,未必一开始就能被大家所接受。
如果文化没有得到强而有力的实施和监督,那么就很难让大家主动去重视和实施。人不会做你希望做的事情,他只会做你检查的事情。
4、缺乏奖罚。
即使制度得到检查,但是检查后单价还是不重视。原因就是没有执行的没有收到相应的处罚,做的优秀的`没有送到相应的奖励,于是就大家都都不会去重视它。只有大家做到奖罚分明,那么企业文化的实行才能得到保证。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为基础,以培育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企业知名度、文明度、美誉度,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生产力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实施有我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实践企业价值观,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愿景有机统一,经营者理念与员工观念和谐,员工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同步改善,建设和谐企业,推动我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年度工作目标
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和坚持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2、实效性原则。3、以人为本原则。4、坚持与时俱进原则。
四、具体实施办法
(一)、员工思想导向宣传工作方面:
1、成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小组,负责公司企业文化的推广。
2、创立公司内部刊物,具体方案如下:
(1)、创刊理念:进一步弘扬公司的企业文化,树立起公司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2)、刊物形式:杂志;
(3)、刊物规格:用a4纸进行双面彩色印刷;
(4)、刊物的名字:在全公司内以有奖征集的形式进行征集,经过筛选,最后报总经理审批实行;
(5)、出版周期:每一个季度出版一期;
(6)关于稿件:稿件以公司内部员工提供为主,稿件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思想;稿件内容必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公司的根本利益。建立宣传工作考核制度,对被刊登的稿件进行奖励,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7)、出版时间:计划每两个月出版一期;
3、在内部树立公司企业文化标识牌。
在公司墙壁上树立如“公司经营理念”、“质量方针”、“环境方针”、“公司的价值观”等企业文化宣传牌,此项工作计划4月份前完成。
4、加强内部的宣传导向,张贴一些安全宣传挂图和5s管理方面的宣传挂图。
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到外面定购一些精美的安全宣传挂图和5s管理宣传挂图挂到内部的墙壁上(或者黑板上)。
5、提炼公司员工行为规范。
为了提炼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强化员工行为意识、规范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树立公司内外良好的公众形象、促使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同时推动公司企业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
6、制作机动部岗位服务区域关系图。
(二)、开展活动方面
1、开展“五四”征文比赛、司庆征文、书画比赛等。
2、开展员工技能知识竞赛。
3、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4、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一次员工指南知识竞赛。
5、组织一次年度优秀员工评比。
(三)、员工沟通
定期建立员工与管理人员面对面的对话,建立新型员工关系。
1、开展新员工座谈会、老员工座谈会、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对员工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建立公司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沟通的桥梁纽带。
2、人事行政部经常和广大员工沟通交流,及时的把握广大员工的思想动态,需求,及时的进行思想引导。
3、大力推进员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不断改进公司的管理。
4、加强意见箱的管理,及时发现、处理员工的意见和矛盾。
⑶ 狼性企业文化管理方法
狼性企业文化管理方法
高效地管理员工有难度,但也并非做不到,关键是要找到规律、遵循规律。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难以驯服的员工会变的温顺,低效的团队会变地生机勃勃。下面这些狼性企业文化管理方法,值得大家参考!
一定要树立制度高于一切的管理思想
制度是保障一个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石。随意践踏制度的管理注定是失败的管理。管理者最忌讳而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长此以往,制度形同虚设,员工的行为、组织的运行必然产生不可逆转的偏差。
1、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2、建立严格的用人制度
3、设计好薪酬制度
4、建立竞争机制
5、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应始终放在首位
6、坚决抛弃法不责众的思维定式
7、制度下以身作则
管理有威信,管理才会出成效
制度是管理的一根标杆,但有了制度、按制度办事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管理者的个人威信对管理的成效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然,树立威信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管理者多个方面把握好自己。
1、威信是管理者的第一要素
2、树立威信要有战术
3、慎重表态,说道就要做到
4、用自己的风格感染下属
5、适当时候要“御驾亲征”
6、千万不能感情用事
7、面对压力自己扛
8、不做假公济私有损个人形象的事
9、坚决拆散小圈子
10、适度的发发火
11、距离产生威严
12、对于下属恩威并用
一碗水端平是管理者应常念的管理要诀
其实,一般员工对管理者的要求并不高,很容易得到满足,你只要做到了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准确、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他就很愿意服从你的管理。“一碗水端平”是老百姓常念叨的义举俗话,而这也正是管理者应该常念的管理要决。
1、公正比公平更重要
2、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要先给矛盾分类
3、艺术性的决绝冲突
4、学会减少与员工利益上的冲突
5、认清帮派的危害
6、用竞争取代“内耗”
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润滑剂
如果下属对上司心存反感,有一肚子的意见,那么管理者的管理成效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上下级之间关系和谐,下属总是心情愉快的接受任务,并尽心竭力的去完成任务,结果自然大相径庭。作为管理者要懂得关心、爱护下属,做员工的贴心人,这样,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就会不期而至。
1、站在员工的立场考虑问题
2、不要在危机时抛弃下属
3、关键时刻给予下属必要的帮助
4、当好员工的“家长”
5、让企业中充满人情味
6、适当的时候放下自己的“架子”
7、记住员工的姓名
8、了解员工的性格
9、对员工进行感情管理
10、了解员工的满意度
顺畅的沟通可以避免管理的滞碍
一提到沟通,有的管理者便大摇其头:我下达命令下面执行就是了,沟通不沟通并不重要;再说,我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那里有时间去沟通呢?其实,管理者的这一普通想法是造成管理过程中产生诸多滞碍的原因之一。没有沟通,就是无法了解下属的真实想法和企业运行的真实情况,且人为地拉大了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实在是高明的管理者所不可取的一种做法。
1、保证有效沟通,做到信息共享
2、在沟通中听比说更重要
3、拓宽上下沟通的'渠道
4、善于听取意见就能发挥员工潜能
5、把快乐与下属一起分享
6、勇于认错是实现良性沟通的好方式
要给予下属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
普通员工有没有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力和机会,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良性运转的标准之一。管理者要营造一个所有人都能畅所欲言的管理气氛,这样,组织中的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会心情舒畅地干好自己的工作,这往往一些严厉的管理措施要有效得多。
1、营造让下属大胆开口的氛围
2、让员工了解实际情况
3、识别员工的不满
4、正确对待员工的不满
5、认真听取员工的怨言
恰当的激励是高效管理的杀手锏
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下属百分之百的投入工作,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但同时管理者们应该明白,员工的工作成效与你使用什么样的激励手段有直接的关系。以高压、逼迫式的管理取胜的时代早已过去了,采取恰当的激励手段,是现代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的杀手锏。
1、以恰当的激励手段激发出业务骨干的工作能力
2、给下属的优异表现以诚心诚意的赞美
3、重奖有功者拉动人心的好方法
4、要掌握好奖与罚的时机和方法
5、建立一个高效的激励系统
6、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
7、充满诱惑力的“头衔”激励
8、激励无效就得找原因
9、不能搞平均主义
10、金钱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正确看待下属的长处和短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管理者只盯着下属的短处,那么他浑身都是短处,相应的,你对员工的态度也就只有批评、惩罚。这是一种极端消极的管理思维,避其所短,用其所长,才是高明管理者的管理之道。
1、巧施容短护短之技
2、不要轻易否定下属
3、对下属要多看优点少看缺点
4、要正确对待反对过自己的人
5、让下属的缺点也能为我所用
批评讲方法是管理艺术的精髓之一
作为领导,管理者难免要批评下属,但决不能简单化的看待批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指出缺点、错误,并期待改正,如果你的批评只是指出错误,或者仅是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未达到让被批评者改正,让其他人警惕的目的,这就是一种失败的批评。所以批评是要讲方法的,它是管理艺术的精髓之一。
1、认真地对待批评员工的方式问题
2、批评所要注意方式方法
3、带着爱心去批评
4、委婉地指出错误更容易让人接受
5、不要当众失责下属
6、简短有力的批评更有效
7、用“表扬”来批评
8、“狠批”勿忘善后
该出手时要敢出手重拳
哪个单位都会有那么一些”刺头”式的人物,什么时候可能会出现严重危害管理局面的问题,对此,管理者来不得半点犹豫,要敢于出手,而且一出手就要出重拳,力求一击而中,一击就能解决问题。
1、该果断时绝不可犹豫
2、以明确态度矫正下属的错误
3、原则问题上不能做墙头草
4、以有效方法让狂傲者俯首听命
5、大胆挥起“解雇”这个杀威棒
6、不妨迁就一阵,也不妨威慑一次
⑷ 如何提高公司专业化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必好评
提高专业化管理的要点
1、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及人事管理;
2、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员工获取薪酬与绩效考核保持紧密关联;
3、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系统,信息流、资金流的专业化输入/输出;
4、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创新
实现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也正在于文化管理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由于发展过程中过于重视市场业务的开拓,导致各层级管理者的企业文化管理能力没有机会得到专业性的培养,形成业务领导能力强、文化领导能力弱的不良现象,在业务上能够给员工详尽的指导,却无法在文化和思想上给员工以明确的指引,无法有效地形成团队向心力与凝聚力,造成文化管理能力的严重缺失。
要想真正实现集中、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必须把文化建设重视起来。通过文化体系的建立,通过挖掘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资产,让更多的员工领会企业所倡导的优秀文化,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进而激发更多的员工自动自发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企业沉淀的无形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用。
一、深化认识是企业文化管理顺利实施的前提
建立企业文化体系,深化员工核心价值理念,积极营造文化氛围;
二、明确目标和方向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关键
通过长短期规划及文化整合,将企业文化真正地植根于企业各个方面;
三、加强组织和领导是企业文化管理有效实施的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以主要负责人带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四、突出监测和控制是企业文化管理达成目标的有力手段
不定期地对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方向进行研究分析,及时调整部署,按照既定的方向发展。
希望上述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⑸ 如何实现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
原文: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发展的内在支持和动力源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最终目的就是让企业文化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实现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执行、磨合、改进、再执行的锤炼过程。文化管理是指企业文化的梳理、凝练、深植、提升。它重落实轻口号,重执行轻宣传,更突出“管理”,实质在于“用”。
首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是梳理凝练企业文化的过程。
推进企业文化向文化管理转化前期关键是做好企业文化地梳理和凝练工作。梳理、凝练企业文化需要对文化理念通过一定时期地学习、活动等方式地宣贯,加强对全体干部员工渗透,是企业文化形成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可视、可感的文化。
一是推进企业文化要使干部职工寻找到更多共鸣点。企业文化宣贯过程中要充分展示企业形成的共同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不能让员工认为企业文化只是枯燥地培训、学习和考试,而是要让员工从企业文化中发现贴合岗位实际,符合自身工作情况共鸣点,最终提高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二是梳理凝练企业文化需要全员参与。推进企业文化走向深入不是某一个或某一些职工的简单工作,梳理、凝练企业文化需要全员共同参与,也只有全员参与进来,才能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最终经过梳理、凝练,形成更贴合企业、员工实际的企业文化。
其次,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需要在执行上下功夫。
再好的企业文化如果仅仅是束之高阁的几本精美的画册书籍,不进入执行环节,那就是一沓废纸。加强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干部职工中的渗透力度,只有让员工把文化手册变为实际行动,真正执行起来,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这样才能迈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的第一步。加大执行力度,一是提高执行力需要领导带好头。古语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有领导层把企业文化真正执行起来,不断把企业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转化,职工才能跟着行动起来。也只有领导层首先努力把文化管理渗透到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员工才能了解如何去执行,什么时候该执行,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更正确地发挥;二是培养员工善于发现,认真总结的习惯。优秀的执行力就是员工按照上级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进行贯彻。但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误或错误,企业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宣贯、培训等方式使员工中形成善发现、爱总结的习惯,提高员工思考及有效的执行能力,创造性地为企业文化推进提供良好的执行基础。
第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经历“磨合期”。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经历一个循环式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笔者称之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的“磨合期”。
一是组织活动让讨论“活”起来。通过各种企业文化载体让讨论活动丰富起来,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就容易被发现和改进,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二是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回头看”。开展“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始终保持企业文化地迅速推进,从而更加完善企业文化。最终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向企业文化管理迈进。通过不断学习、讨论发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经历“磨合期”,最终实现企业文化向文化管理迈进。
企业不能为文化而文化,文化与企业管理和经营实践不能“两层皮”,构建企业文化是为了实现文化管理,文化管理需要更好地用新的企业文化理论、方法来指导实践。经过企业文化的一次次锤炼,从而形成更贴合企业实际、更具指导意义的行业共同价值理念,最终实现文化管理。
⑹ 如何加强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跨国企业在从事跨国、跨地区经营活动时都不约而同地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就是对多元企业文化的管理,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不同的企业文化;如何使跨国企业内部不同形式的企业文化之间互相容纳,和睦相处,协调合作,从而产生更大的正面增值效应。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其目的在于利用跨文化优势,消除跨文化冲突,从而成功运营跨国公司。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国际企业的经营管理“基本上就是一个把政治上、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问题”。调查显示,82%的跨国企业经营失败就是因为企业跨文化管理的失败而导致的。目前有1/3的着名跨国企业因为跨文化管理不利而面临内部关系紧张的状况。 要成功地经营跨国企业,实现预期的商业目标,跨国企业应实施以下跨文化管理策略:
1、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
按照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郝尔的观点,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和技术规范。正式规范是人的基本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它能抵制来自外部企业改变它的强制力量,同时引起的摩擦不易改变。非正式规范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等,因此引起的文化摩擦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克服。技术规范则可通过人们对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
不同规范的文化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摩擦的程度和类型是不同的,其被改变的可能性与程度也不一样。只有首先识别文化差异,才能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尊重对方文化,发展文化认同。
2、 通过跨文化培训,达成跨文化理解
要在其它文化里建立有效的组织,并不是一味适应本地文化和妥协,更不可能刻意去改变本地人的文化和行为。一个企业跨出国界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必须融合三种文化,即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和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在东道国的文化环境里,要面临两者不同的适应策略:追随文化策略(被改变)和创新文化策略(改变人)。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的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通过这种培训可以做到:
(1)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
(2)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及习惯做法的理解;
(3)维持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
(4)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及决策过程的效率;
(5)加强团队协作精神与公司的凝聚力。
不仅如此,跨文化培训与其他培训一样,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这是因为公司花钱或提供培训,不仅是对业绩出色的员工的激励,而且也显示了公司对员工长期发展的诚意。
3、加强文化融合,发展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沟通是管理领导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沟通能力是成功领导者的关键能力之一。当团队中有不同文化的成员时,这种沟通过程就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重要。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化解文化冲突。相反,因不知如何是好而害怕沟通,因为害怕沟通而缺乏沟通,这样有可能在多元文化的组织成员之间出现沟通中断、过度保守、员工之间的非理性反应和怀恨心理等诸多不良后果,并形成恶性循环、矛盾加深、对立与冲突加剧,最后因为一系列的误解而导致企业投资行为的失败。
4、建立共同的经营观和公司文化
通过识别文化差异和进行跨文化培训,公司员工提高了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公司战略发展的原则要建立起公司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公司文化。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减少文化冲突,使得每个员工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也使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又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增强跨国公司的文化变迁能力。
综上所述,跨文化管理对国际企业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企业的生产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元企业文化管理进行得成功,就会对企业产生1+1>2的增值效应,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企业的管理来讲,不仅包含着对可见因素的管理,同时还包括着对企业文化差异这种不可见因素的管理。忽视了跨文化的管理,不是一种完善的管理,跨文化管理是跨国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⑺ 怎样做好企业文化管理
一是由职能部门专职负责价值文化的管理,如人力资源部门等;
二是规范化的核心价值标准的提炼和修订流程。创业者个人所倡导的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乃至管理哲学、原则等,通过各级员工的积极参与,系统提炼,形成了包含有文化大纲、行为准则、能力要求、经典故事和案例等可传播、可培训、可操作的资料;
三是规范化的核心价值标准的传播、推广流程。
四是规范化的核心价值标准使用流程。如用于员工培训尤其是新员工培训以及考核和晋升。
五是加强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就是提高员工的价值观念和整体素质。譬如我们建立的企业内部图书馆就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用日事清进行日常管理,提高了员工借阅的积极性。
⑻ 如何进行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管理
试着答下
企业
文化管理
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高级阶段,是指以管理企业共有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
企业文化理念
体系形成。
企业环境分析
与
角色定位
、企业使命愿景和目标体系、企业经营方针(主要是企业依靠什么生存发展)、企业管理理念体系(包括各方面各环节的管理理念)、企业人格(企业的性格特色)。
2.
健全企业文化制度和行为体系。以理念体系为依据,梳理
企业管理制度
特别是薪金制度、
奖惩制度
、晋升制度、考核制度、
培训制度
等,使之与企业文化理念要求相一致。建立行为规范,管理员工日常工作行为,树立优秀典型,进行正向激励,形成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
3.塑造企业良好品牌和形象。统一标识,从外在表现上凸显企业人的个性。品牌定位、品牌推广、品牌传播、品牌强化、
品牌监测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
社区发展
,支持环保慈善事业。
战略管理是从企业的根本性、长远性、战略性问题出发,研究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制定
企业发展战略
目标和实施方案,组织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按照规划执行,进行有效监测
管理控制
评估反馈和调整的机制。
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些专家认为,战略管理本身就是“认识-实践”的交互过程,战略是计划,计划是基于环境分析后制定的目标,实质上还是意识,而战略管理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管理,就是企业文化中最强掉导向性的“战略文化”。
做个不太恰当的定位,文化是一个系统,战略是一条牵引主线。
⑼ 怎么样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建立文化墙,宣传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员工对企业认同。那么,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呢?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吧!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体现公司理念和价值观
营造乐观向上的公司氛围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员工归属感和使命感
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氛围
二、企业文化建设通常步骤
1、员工关系建设
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关怀员工,使其体验到公司的温暖,从而增强员工归属感,让员工在工作中真正实现愉快。这些方式主要有:
(1)员工生日祝贺,提供生日蛋糕并且在企业内部QQ/微信群里公开祝福;
(2)员工生病时进行探望;
(3)节日时发放礼品。
2、建立企业文化墙
通过建立文化墙,宣传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员工对企业认同。文化墙主要内容为公司各种公告、员工风采、部门个性搭建比拼;每次活动时的照片等。
3、文体活动的开展
为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公司每季度举行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如下:打篮球、羽毛球比赛等;
4、奖项评比
为了鼓励先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设立如下奖项并给予奖励,主要奖项有:优秀部门奖、优秀员工奖、优秀经理奖、创新奖等,并进行表彰会并在企业内部刊物公开表彰;
5、公司内部交流机制
为了增进内部沟通,促进员工和谐,打造积极向上的办公环境,可以利用企业QQ/微信交流群,每天在上班前进行问候,下班前进行问候,同时分享一些好文章、名人名言、励志故事或者幽默短信、行业动态、热点新闻、谜语等等比较能够调动气氛的正向信息。
6、内部学习机制和PK机制
每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籍,每周为大家推荐一篇好的文章进行交流分享,按部门之间进行PK;每次将获胜部门集体合影在文化墙张贴;
7、加强对员工家属进行关怀
每月在会议室组织看一场励志电影,并且员工家属当月有过生日的可以一起邀请看电影,并且有小礼品赠送,促进员工相互了解和交流;每半年出一期内部期刊将半年度最优秀的员工进行家庭采访可以将家庭合影一起登陆内部期刊,增加对员工家属的关怀同时也可以宣传企业形象等
物流企业文化建设
一、简说什么是企业文化。
当一个企业刚开始,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实际上靠的更多的不是管理,也不是文化,而是老板的个人魅力和员工的个人能力;当企业发展到几十人,上百人的时候,单凭老板的个人魅力已经越来越感到吃力了,这个时候,企业制度管理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但到了几百人,上千人,甚至更大规模的时候,老板的个人魅力、制度管理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这时,企业文化的作用就能充分的展示出来了。 “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我想,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一种“团体经验的学得产物”, 是某个特定团体在学习处理外在适应与内部整合问题时所创造、发现、或发展以及沉淀、固化而来的,由于这个模式运作得很好,因此被视为值得教给新成员,当作认知、思考与知觉的正确方式。企业文化就是经营者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的宣言。对外是公司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意识,而且是一种统一的思想和意志,是一种能够区别其他企业而特有的标志性的统一的意识,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统一的标志性的意识,而且他还必须具备维持这种意识统一方向的能力,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是完备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没有所有制、规模大小与区域概念,是一个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一个共同的战略。世界企业管理大师对企业文化做出了基本相同的解释。
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并植根于一种文化(一个社会)、一种价值传统、习惯和信念之中,植根于政府制度和政治制度之中。”威廉大内说:“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
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诚或是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说:“价值观是任何一种企业文化的基石。价值观已作为一家企业成功哲学的精髓,为所有的职工提供了一种走向共同方向的意识,也给他们的日常行为提供了指导方针。”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成员的价值观、信息搜集与内部沟通模式、自发性构想从评价到实行的过程、上下互助的关系、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工作的责任感等等。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的企业。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向公众树起的一面旗帜。企业文化往往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价值观取向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论和哲学理念的融合、创新和飞跃。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拥有优秀的文化,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生不息的源泉。
二、什么是物流企业文化?
物流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物流文化。目前国内对物流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深入讨论尚不多见,从物流文化的内涵上看,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界定方式,大体可以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物流文化观。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物流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赖于以物流技术、物流资源、物流信用为支点的经济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形态、社会规范、行为方式和精神观念四个层面,从而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金字塔”物流文化结构。狭义的“物流文化”,即“物流企业在相关的活动中产生的、影响企业自身行为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指企业对物流活动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具体而言,它是指物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由全体员工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
从企业文化结构的各个层面来说,物流企业文化特性主要体现出如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文化的物质层。物流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而不是实物,是通过将商品在克服时间间隔障碍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转移,完成商品的价值增值过程,物流服务与其他服务产业比较有许多不同之处,这给物流企业的经营和企业文化带来重大的影响。具体讲,物流服务的主要特性如下。
1)无形性。商品是一种有某种具体特性和用途的物品,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的重量、体积、颜色、形色和轮廓的实物,而物流服务主要表现在活动形式,不物化在任何耐久的对象或出售的物品之中,不能作为物而离开消费者独立存在,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无法看见、听.见、触摸、嗅觉物流服务。物流服务之后,顾客并未获得服务的物质所有权,而只是获得一种消费经历。
2)不可储存性。物流服务容易消失,不可储存。物流企业在为顾客服务之后,服务就立即消失。因此,购买劣质服务的顾客通常无货可退,无法要求企业退款,而.目_企业也不可能像产品生产者那样,将淡季生产的产品储存起来在旺季时出售,而必须保持足够的生产物流企业文化研究能力,以便随时为顾客服务。如果某个时期市场需求量低,物流企业的生产能力就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在市场需求量超过生产能力时,物流企业就无法接待一部分顾客,从而丧失一部分营业收入。当然,一尽管物流服务容易消失,但物流企业可反复利用其服务设施,因此,要保持持久的销售量,物流企业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现有的老顾客。
3)差异性。差异性是指物流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很难统一界定。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完全相同,由于人类个性的存在,同一位第一线的员工提供的服务也不可能始终如一,与产品生产相比较,物流企业往往不易制订和执行服务质量标准,不易保证服务质量,物流企业可以在工作手册中明确规定员工在某种服务场合的行为标准,但管理人员却很难预料有各种不同经历、性格特点、工作态度的员工在这一服务场合的实际行为方式,而且服务质量不仅与员工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有关,也和顾客有关,同样的服务对一部分顾客是优质服务,对另一部分顾客却可能是劣质服务。
4)不可分离性。有形产品可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并可作为产品在这段时间内流通,而物流服务却与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离性的特征,即物流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企业员工提供物流服务于顾客时,也正是顾客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物流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者说是过程,所以物流服务的过程,也就是顾客对服务的消费过程。因为物流服务的不可分离性,不需像产品一样要经过分销渠道才能送到顾客手中,物流企业往往将生产、消费场所融为一体,顾客必须到服务场所,才能接受服务,或物流企业必须将服务送到顾客手中,因此各个物流服务网点只能为某一个地区的消费者服务。
5)从属性。货主企业的物流需要是伴随商流的发生而发生,是以商流为基础的,所以物流服务必须从属于货主企业物流系统,表现在流通货物的种类、流通时间、流通方式、提货配送方式都是由货主选择决定,物流企业只是按照货主的需求站在被动的地位来提供物流服务。
6)移动性和分散性。物流服务是以分布广泛、大多数时候不固定的客户为对象,所以有移动性和面广、分散的特性,这会使产业局部的供需不平衡,也会给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7)较强的需求波动性。物流服务是以数量多而又不固定的客户为对象,他们的需求在方式和数量上是多变的,有较强的波动性,容易造成供需失衡,成为在经营上劳动效率低、费用高的重要原因。
8)可替代性。一般企业都可能具有自营运输、保管等自营物流的能力,使得物流服务从供给方面来看有替代性,这种自营物流的普遍性,使物流经营者从量和质上调整物流服务的供给变得相当困难。因为物流服务的这些特性,所以物流企业必须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又由于现代物流服务具有难以复制的特点,所以服务质量是物流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物流企业文化的行为层。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物流活动都是先有探索和实践,后有理论和方法论,然后有关于物流文化的沉淀。
我国现代物流的集中探讨和践行,始于2000年前后,那时以海尔物流改革作为一个里程碑,笔者有幸作为一名咨询师参与了这场始于1998年的物流大改革,当时的文化,直接来源于海尔的“迅速反映,马上行动”—海尔的OEC,个人与团队的强有力的执行力文化。
而今天,作为第三方的服务型企业,其核心竞争能力无论是以快竞争,还是以安全为竞争,还是其他的说法,都必须要强调团队和个人的竞争力作为基础。海尔物流可以迅速发展壮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会经营”,更多的是其企业文化做了很好的铺垫和细化,细心的人会发现,无论是海尔集团生产部门,还是海尔物流,都强调那句着名的文化口号“真诚到永远”,而物流企业强调的就是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的物流表现能力更多的是通过其核心管理团队、甚至是1-2名核心高层管理人员的表现能力得以反映的,而具体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却是通过每一个实际操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来体现的,因此物流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主要讲的是企业员工的行为。同时,物流企业同传统企业一样,更注重客户服务。在企业抓团队管理土作,要从实际出发,从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入手,注重发挥企业文化自我内聚的功能,培养全体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员工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势。这种自我凝聚、自我向心、自我激励的整体意识,就构成了团队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物流服务,特别是快递服务,主要是以速度、网络为中心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必须做到门到门。每个一线员工都是物流企业活的移动广告,他们时刻向顾客或者潜在顾客传递着企业的信息,员工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业务的持续发展。如果提高员工素质、约束员工言行,光靠制度远远不够,需要企业文化的熏陶,由内而外地改变员工的意识,员工的言行举止自然也得到改变。’
3、物流企业文化的制度层
1)良好的物流管理理念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改变,数年来,我国物流活动的组织结构也从强调“物流职能”为核心转变为强调“物流过程”为核心。目前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物流组织正努力将其运作能力更好地支持以过程为导向的管理,而不受功能集成或分割的影响。
2)现代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依赖于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盟与合作,需要把供应商、生产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联系起来进行优化。
3)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要与货主企业相匹配,才能够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既紧密合作又具有一定自由度的网络组织结构。幼、作企业之间的组织结构相匹配是建立战略协作关系的基础。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文化研究与货主企业之间的协作也是如此。组织结构的匹配也就是一种制度的安排来规范协作企业之间的行为。协作企业根据各自的资源特征及其结合方式来选择合适的协作结构,以充分调动协作伙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物流企业的组织构架和人力资源结构是按照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物流模式运作需要而制定的,但它受不断变化的物流市场的影响,存在着调整、组合或者变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企业人员经常发生变动(如异地调派、升职或降职等)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
5)物流企业以网络为基础提供服务,因此必须有庞大的网络作为依托,每个物流公司都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服务网络,在更多的地方设立网点,这样,物流企业呈现扁平化的企业结构特征。
6)物流企业由实体化向虚拟化发展。虚拟物流组织世纪上是指一种非正式、非固定、松散的、暂时性的组织形式,各成员仅保留其核心能力和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突破原组织的'有形边界,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以“虚”务“实”,从而以最小组织来实现最大物流全能。虚拟物流组织具有快速相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易于分散物流分险,易于企业抓住有利的物流机会和利用外部物流资源,专注于物流核心业务,且组织灵活性强、合分自如。可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关系较适合虚拟企业物流外包的要求。”
4、物流企业文化的精神层.
1)企业道德以思想政治观为主。由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是有传统企业转型而来:从传统承运人发展而来,如中国邮政、中外运;从传统承运人中独立出来的,如中铁快运、民航速递;从货运代理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如外运、中国物资企业等,都深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2)企业风貌。物流企业是全球供应链上关键的环节,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飞物流企业的业务中大部分是国际业务,因此物流企业文化更具有共通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3)企业经营哲学。物流企业以“以人为本、以客为尊”作为业务往来的首要准则,以效率优先的基础上降低顾客成本为业务准绳。
4)企业精神。在以过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结构中,当职务是围绕小组而非个人来进行设计时,就形成了工作团队。而且由于物流业务流程环环相扣,区域跨度大,时间连续(有事环节不分昼夜且紧迫),与时间做斗争,而且要求准确无误,如果某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将给后续工序造成连锁并且是成倍增加的压力,甚至可能给客户造成无法换回的损失,因此,物流企业需要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并追求1+1>2的团队合作效果。
一种好的物流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和谐的家文化,一种兼具个性和共性的人文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关注职工待遇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员工的发展,给员工的不仅要有物质的保障,更要有精神的慰藉。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当下,广大物流人越来越关心自我生存的幸福感和精神的归属感。而物流企业文化具有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员工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趋同,实现员工精神和心理上的归属感,进而提升对企业的忠诚度。从根本上说,能否做好企业文化直接关系着企业员工流失率的高低。这方面,TNT、联邦快递、德邦物流、宝供物流等快递物流企业显然做得都比较好,为物流企业同行作出了榜样。
企业文化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并引发了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高潮。目前,企业文化已然成为企业的重要管理方式。
在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我们将企业文化落地的期望寄托在企业领导者的身上,希望企业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极力倡导,我们对员工不断进行培训教育,并定期考试考核,要求牢牢记住。但即使如此,企业文化工作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期,因为我们忽视了企业管理者的关键作用,而这一群体是企业文化的传导群体,更是实现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其工作行为与管理方式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而且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真正落地和作用发挥。
在企业文化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要注重履行文化责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学习责任、践行责任、教导责任、维护责任、创造责任和管理责任等六大责任。
学习责任
学习企业文化不仅是员工的事情,更是管理者的事情。管理者作为公司的一员,必须学习公司企业文化,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还要对公司企业文化能够有较深的认知和理解。管理者要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准确认识企业文化形成背景、发展脉络、逻辑结构和内涵特点,汲取其中的先进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等,同时还要明确企业文化对自身及员工的要求,以便于管理者在自身工作和管理员工过程中保持正确的企业文化方向。
践行责任
员工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企业管理者的角色作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文化风貌。管理者在工作中不仅要遵守制度流程等规范,还要自觉践行公司企业文化,遵循公司文化价值和行为规范,在事项决策、工作分配、员工管理、工作评价、上下沟通、关系处理中,要有意识地考虑到公司的文化标准,恰当平衡保守与进取,机遇与风险、效率与规范、成本质量与效益、个人与团队、整体与部分、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等各种关系。
教导责任
管理者不仅要促进下属员工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修养。管理者有义务督促下属员工学习和践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有责任确保企业文化在其管理范围内的有效落实。企业管理者在与下属员工工作交往中,要注重以身作则的文化示范作用,并注重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使下属更深刻地理解、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理解企业文化要求的必要性和意义,明确企业文化的要求,并提高员工文化践行的自觉性。
维护责任
管理者要以实际行动维护企业文化的正常运行,并在员工违背公司文化期望时主动给以纠正,并针对此状况进行分析,对员工进行针对性教育培训,以确保每个员工、每个行为都符合文化规范。同时,管理者要能够在公司制度、流程等执行过程中,要思考其是否符合文化的价值倡导,当发现有违背公司企业文化倡导的管理行为时,要能够及时向公司反馈,以采取修订措施,保证文化倡导与制度流程之间的匹配和一致。
创造责任
要以动态的和历史的视角看待企业文化,在继承中发扬,在坚持中创新。关注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其对公司企业文化的新要求,并敏感于公司新的文化现象,并对其意义和潜在影响进行评价,从而创造文化的优化变革,实现文化新发展。同时要总结公司在外部环境适应和内部价值整合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进行总结、提炼和提升,形成新的文化主张,以更广泛地指导公司工作的成功开展。要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新的公司文化,以更好地适应外部发展环境要求,更好地营造管理环境。
管理责任
管理者要做好本部门的文化管理工作,同时要从公司整体出发,积极参与文化管理,协助文化责任部门开展文化工作,执行各项文化工作任务,支持各项文化活动,并真诚对文化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公司整体文化管理水平。
⑽ 如何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在对于文化市场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以人文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作为中心,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增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建立文明执法、依法执政的理念,加强廉政建设,强化执法监督。创新工作方法,处理好文化发展和市场监督的关系,同时把持住繁荣与发展的主题,将文化发展与市场监管同时进行。强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管理,从市场的角度去寻找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不断推进文化发展的建设进程,要学会提前预知,超前防范,进行动态的监督,使市场能够更加快捷有效的发展。而且在管理的进程中要注重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和社会、家庭、个人和谐关系的保护。管理者在正确的出发点下,真正做到依法,有理的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
(一)建立以服务为基础的管理理念
对长期以来的发展规律来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本身就相互矛盾,暴力的管理,只会加剧矛盾的爆发,不能切实有效的解决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怎样管理,如何管理好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在实践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管得住、管得好就必须树立以服务为基础的管理理念,正确认识到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要做好的管理,在把握文化市场发展方向的同时,注重对经营者“管理就是罚款”的错误认识的消除与矫正,做到在顺心、顺气的基础上,使得经营者配合管理,而且管理者应该将以管理为重心的理念转变为以服务为重心。
(二)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文化市场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文化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对繁多的法律、法规认识和了解非常少,这就极大的制约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有效实行,因此,广泛的宣传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就成了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前提之一。在宣传的过程中,营造出浓厚的社会氛围,让广大公民、法人都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自发的对各种不利于文化管理工作进行的行为进行监督,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就极大的减轻了文化管理工作做所遇到的困难,使文化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的执行,为文化市场管理奠定广泛、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建立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稽查队伍
文化执法队伍直接面向于广大的市场文化产业经营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执法队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了法律,他们的一眼一行直接决定了文化市场管理者在经营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决定了对文化市场观法律的执行力。因此,建议一批高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就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管理工作进行的首要前提,而执法队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严格、公正的处理文化市场管理上的事情,所选拔的执法队员要年富力强,以便于适应经常性、规范化的管理要求。
文化市场包含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它表现出的问题往往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打破已有的部门界限,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共同的基础上合力去管理整个文化市场,创建一个管理有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