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知道南京这座城市有哪些深厚的文化
南京是中国绘画、书法的重镇。在六朝时有王羲之、顾恺之等书画大家;在明末清初,在南京曾经产生过金陵八家,以及金陵九子。1930年代,众多画坛名流云集南京,其中徐悲鸿、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现代书画界又有12位南京知名画家、书法家被称为“金陵十二家”。20世纪中后期,南京还出现了“新金陵花鸟派”的金陵四杰。
②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方山大鼓、栖霞龙舞、江浦手狮、高淳民歌、留左大鼓等等。
1、方山大鼓,源自清同治,南京独有,鼓风威凌雄健,尚传承。方山大鼓(麻雀蹦)相传源于方山陶家庄祭祀闯王李自成的活动。明朝末年,居住在方山一带的百姓为迎接闯王,搬出大鼓,边打鼓边舞蹈。
2、栖霞龙舞,龙文化在古都之传承,全国享誉。栖霞龙舞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龙舞形态之一——柴龙,这种龙造型古朴,演员众多,展开来足有40米长,是南京地区的“民俗活化石”之一。
3、江浦手狮,南京独有,全国享誉,尚传承。江浦手狮在表演形式上,通常流行的舞狮都是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身狮尾。两人密切配合,协调动作。
4、高淳民歌是南京高淳的传统民歌,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高淳就有“出门山歌进门戏”的习俗。高淳早在63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先民们在渔狩、牧耕过程中,创造出了原始的劳动歌曲,如打夯号子、划船号子等。
5、留左大鼓作为一项省级非遗,在长芦地区是家喻户晓的民间吹打乐,每到过年,留左大鼓闹新春是当地群众最喜爱的表演。
③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一、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江苏省南京市的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工序繁杂,经过“装造掏范、障口、掏边、找断头、接头、拽花、摇纬、练梭、抛梭、挖花过管、妆花配色、织造打纬”等十多个步骤,超过百道工序,耗时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四五年最终织造出南京云锦。
2006年5月20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3。2018年5月15日,该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秦淮灯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白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南京剪纸
④ 历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历史遗迹
南京有着六千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南京也直接见证了中国近现代荣辱兴衰的历史,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够像南京这样 把中华民族历史的骄傲和忧伤如此纠缠在一起。那么,来 历史文化名城 看看南京有哪些历史遗迹吧!
南京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的名胜主要以人文古迹为主,自然风光一般。主要的古迹包括:
紫金山(有“钟山龙蟠”之誉)、中山陵、藏经楼、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中山植物园、明孝陵、孙中山纪念馆、美龄宫、梅花山、灵谷公园、头陀岭公园、紫金山天文台、玄武湖公园、台城、鸡鸣寺、九华山公园、夫子庙;
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桃叶渡与吴敬梓故居、瞻园、李香君故居、王谢古居、白鹭洲公园、中华门、总统府、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博物院、朝天宫、甘熙故居、鼓楼、清凉山公园、莫愁湖公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长江大桥、燕子叽;
狮子山阅江楼、静海寺、栖霞山、栖霞寺、舍利塔与千佛岩石窟、南朝陵墓石刻、雨花台风景名胜区、菊花台公园、牛首山弘觉寺塔、郑和墓、将军山风景区、南唐二陵、方山、汤山古溶洞、汤山温泉、蒋介石先生温泉别墅、阳山碑材。
⑤ 南京有哪些流传至今的古老文化
跳五猖,民间的一种舞蹈,能流传至今也是很不容易了。
⑥ 历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历史遗迹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庙、夫子庙、鸡鸣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后的钦陵和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于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组织发掘,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唐二陵相距约100米,均依山为陵,冈阜环抱,形势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韩熙载设计。东为钦陵,西为顺陵,二陵均为砖结构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盗掘,但陵墓建筑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标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后者有数以百计的男女宫中侍从俑、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见。
南唐二陵发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册、陶俑等尤为珍贵。玉哀册记录了封建帝后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据。为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帝王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3、六合文庙
六合文庙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又名学宫,始建于唐咸通年间,规模居中国第五。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
另外还有奎星亭、照壁、泮池、灵棂门、戟门、东西庑、崇圣堂、明伦堂等古建筑,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以文庙为首的万寿宫、清真寺等古建筑群,古韵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积淀。
4、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
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现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
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为孔庙,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说。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
5、鸡鸣寺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鸡鸣寺历史可追溯至东吴的栖玄寺,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300年(西晋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旧屋,扩大规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题额为“鸡鸣寺”。后经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间扩建,院落规模宏大,占地达百余亩。后来古寺毁于咸丰战火,虽同治年间重修,规模已大大缩小,但香火却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为尼众道场。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因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来到南京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
⑦ 南京有什么文化传统和习俗
民俗
南京民风淳厚,有悠久的历史,"华而不佻"、"醇而不俚"是南京民俗的本质。南京向为文化之邦,文化融进民俗;民俗又丰富了文化,南京的民俗娱乐中充溢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传统娱乐舞龙灯,高淳区的跳"五猖"、花台会、打水浒,溧水的打社火,江宁的方山大鼓,江浦的手狮舞、玩石担、六合的玩飞镗等,看似朴拙,却是深深扎根于民族沃土之中带露的奇葩,而深受群众喜爱。
南京的传统习俗则有爬城头(踏太平)、食乌饭,跳五猖、长芦龙灯(高淳)、金陵灯会等。
⑧ 南京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有哪些
南京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有南京中山陵,九龙桥,南京故宫,六朝陵墓,雨花台,鸡鸣寺等等,南京是六朝古都,是历朝人文荟萃之地,沉淀了无数历史古迹。
南京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水域面积达11%以上,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⑨ 南京地域文化
1碧若云霞话云锦
摘来天边一朵云霞,妆点人间件件霓裳。
这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的最后一座里程碑,看看那硕大的木制织锦机完全是用手工操作,就知道它的历史有多久。
它的命运一度岌岌可危,差一点就成为历史影象。要不是及时抢救,或许就不存于世上。它就是被称之为“中华一绝”的云锦。
中国在古代被称为“丝国”。那时,无数西方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东方,在丝路之源,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丝并非产于树上,采来便可织;再华贵的绫罗绸缎,都是来自于一片片桑叶和一只只“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蚕茧。
历史上,养蚕取丝出自中原,丝织品的产地主要是在北方,但自导致唐朝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以后,丝织开始在江南普及,发展迅速。到了宋代,南方丝织业的规模,已超越北方,至明清时达到鼎盛,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一时让北方汗颜。
南京的云锦自宋代由彩锦演变而来,它与四川蜀锦、苏州宋锦、杭州都锦,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锦。在古代丝织物中最高档的是丝绸,丝绸中最高级的是织锦,而织锦中最高贵的则是南京云锦。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央政府在南京设立专为皇室和百官织造锦缎的“东、西织染局”,南京丝织业获得重新发展的契机,织锦业随之振兴。明朝,设“内织染局”、“神帛堂”、“供应机房”,织锦业日臻成熟和完善,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
统治者为了显示高贵,喜爱用真金装点官服,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大量使用金银装饰织锦花纹的提花织物,它绚丽多姿,灿若云霞,故名云锦。
以织金夹银为主要特征的云锦,雍容华贵,金碧辉煌,成为最珍贵、工艺水平最高的丝织品种,受到帝王和和贵族的宠爱和追捧。元、明、清三朝,都指定云锦为皇室御用贡品。云锦还作为朝廷礼品,馈赠外国君主和使臣以及赏赐给大臣和有功之人。
有清一代,云锦织造盛极一时。清政府专门在南京设立权重位尊的“江宁织造署”,专督云锦生产。民间织锦之风亦很盛,当时,聚宝门(今中华门)一带,有织机二三万台,男女织工5万人左右,机抒之声不绝,年产值逾千万两白银。
织机造就了一片繁荣富庶,引得康熙皇帝频下江南。六次南巡,有五次将行宫设在织造府。负责织造署的是曹寅,他的孙子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曹氏一门先后担任江宁织造达59年之久,是宠幸一时,《红楼梦》中荣、宁二府的奢华,就是从这里复制过去。
盛极而衰,谁曾想到,两百多年后的今天,织造府竟然了无踪迹,空留下一个“大行宫”的地名。
古人称“寸锦寸金”,这话当真。云锦以其繁复的挑花工艺,成为目前唯一不能被机器取代的手工工艺。用5.6米长、10米高、1.4米宽的大花楼木质提花机,由上、下两个人配合操作。坐在上面的牵花工口唱手拉,下面的织工闻歌织线,每天仅能织二寸左右。价格昂贵,自在情理之中。
云锦集中了绫、罗、绸、缎、纱各种生产工艺,主要有“织金”、“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品种,尤其是妆花织物,色彩变化丰富,文饰生动优美,达到丝织工艺的顶峰。
云锦织物的风格各异,品种繁多,配色更是明快醒目,豪华典雅,给人以雍容华贵和和古朴浑厚之感。有气魄雄浑的游龙盘凤,典雅纤丽的花卉果品,以及“八宝”、“八吉”等传统吉祥纹样。
织工在编织着自己生存之路的同时,也将服饰文化、审美情趣、祈福祝愿,甚至国运兴衰,都编织其间。
若知王朝兴衰更迭,可以读史;若知才子风流倜傥,可以读诗;若知千年不落文字的云锦,尽在织工编织的经纬之中,以及咯吱作响的机抒之声和一唱一和的“白局”(机工织锦时用南京方言哼的一种曲调)里。
2.花灯岁岁闹元宵
我国灯节之俗,源远流长,金陵灯市,亦由来已久。灯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从正月初八上灯,到十八日落灯,为时达十天之久。在一片星星点点中,传递着最具魅力的南京民俗和它悠远的影响。
元宵观灯,始自汉代。帝王提倡信佛,敕令元宵节燃点盛大的灯火,祭神敬佛,元宵灯节一时兴起。尔后,传至民间,每年皆有放灯活动,但观赏娱乐成为首要。
六朝时,南京为帝王之都,每年元宵节,灯火满市井,实为全国之冠。帝都的灯市,就是与众不同,让百姓享受的,也是“豪华”的灯节之乐。
唐宋时,灯节仅为三天。到了明代,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一改旧制,将放灯时间延长为十夜之久。百姓的快乐,也因时而长。
延至清及近代,南京的灯节都极为隆重。据甘熙《白下琐言》载:“笪桥灯市,为金陵一胜。正月初,鱼龙纷遝,有银花火树之观。其中剪采,五光十色,尤为佳妙。后移于评事街。”
升州路是城中通向西门的要道,一直很热闹。春节期间,从笪桥至评事街,灯火通明。大街两旁扎满松棚,四周缀有巨型华灯,灿若白昼。松棚之中,还设有乐队,箫鼓声闻,宛如仙乐。不时有身着戏服的人踩着高跷走过,引得市民争相观看。最高兴的,当属孩子,手上拎一盏灯,心中又多了一线光明。照亮的,不只是自己的脚下,还有未来的前程。
随着夫子庙贡院科考的兴盛,为士人服务的茶楼、酒肆、客栈等也追风而起。穿越其间的秦淮河,更是往来不断的游船行舟,官宦文人竞相光顾,三教九流云集于此。位于这十里秦淮中心的夫子庙,一时鼎盛。所有的人气,都给这里占尽,让追求热闹的灯市怎能不“移情别恋”,也为夫子庙的繁荣,锦上添花。
明代,南京元宵节闹花灯,制作有纱帛、羊皮、鱼鱿、料丝诸品。《金陵岁时记》中曾载,用明角制作的有三星、八仙、聚宝盆、皮球、西瓜、草虫、金鱼诸灯,还有楼船灯,则使用玻璃条装饰,其它用绢丝为材料制作的灯,多为花鸟虫鱼,是惟妙惟肖。
明末清初之际,又时兴一种富丽高雅的“纱灯”,官宦商贾争相悬挂。金陵纱灯的兴起,源于民间画工,兴于文人参与。这种纱灯用丝帛织成,薄如蝉翼,裱糊在竹木做成的框架上,内燃蜡烛,通明透亮。其形制有圆形、扁形、六面形、菱形等,大的高过半人,小的不及三寸。纱灯上画有仕女图、历史故事、流行戏曲、花鸟虫鱼、金陵名胜以及灯谜等,从内容到形式,都创新高。
每逢灯会,时人乐于出行赏灯,品评谁家的灯最为奇巧、最具特色。商家无不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在铺前置纱灯,广揽顾客。并举办灯谜活动,猜中者即奉送本店出售的物品。十天的灯节,引得门庭若市,为新的一年“财源茂盛”,开了个好头。谁说灯节只是“及时行乐”?它燃起的,还有365个希望。
灯市一年又一年,寒风中,灯火有存有灭,如今,也只有夫子庙一处灯市依旧,与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争艳。
每当灯市之际,夫子庙地区拥挤不堪,卖灯的,观灯的,只有两种人存在。南京周边许多城市的人,也携家带口,前来“助兴”。人人手拿花灯,那不叫离谱;若是人人手上不拿花灯,那才叫怪。
花灯的品种繁多,除了上述以外,荷花灯、蛤蟆灯、飞机灯、兔子灯为多,成了孩子们心中的最爱。灯会期间,灯海人潮,尽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胜景。
如今的灯展,已与时代接轨。“竹扎纸糊”千余年,还是那样“弱不禁风”,怎敌它后起的“声光电控”,是“晚来风急”。它们交相辉映,是五光十色。
民俗的成长与发散,离不开哺育它的那方水土,更重要的,离不开一个祥和的社会环境。“离乱人,不如太平犬”。乱世,百姓何以有如此雅兴?只有日子舒坦了,才能乐在其中。
1600年前帝都的灯市,是什么样?我们无法得知。但1600年的灯市习俗,却与我们同在。它点燃的,是一盏心灯。但愿,我们的花灯闹市,年年岁岁绽放,岁岁年年不败!
3.方言俚语乡音存
4.璀璨夺目雨花石
5.金陵刻经处
http://blog.sina.com.cn/hanwn55
⑩ 南京有哪些城市文化元素
文化元素应该是融合在当地人生活当中的一些东西吧。
我感觉人们给予这种城市的标签应该也可以看做是文化元素。
南京而言,个人感觉有:
城市精神: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
法国梧桐(国民政府时期种的)
市树:雪松
市花:梅花,
城市象征:辟邪
(很多地方都有)
语言:南京官话,吴语
物产:雨花石,云锦,盐水鸭,鸭血粉丝汤。(广为人知的)
文化:白局,众多大学
建筑:阅江楼,玄武门,中华门,紫金大厦,南京长江大桥等
景点:玄武湖,中山陵,夫子庙,雨花台,阅江楼,燕子矶,总统府,石头城,鸡鸣寺,栖霞寺,明孝陵,音乐台,灵谷寺,宝船厂遗址,白马寺石刻,明故宫……
山:紫金山,栖霞山,牛首山,将军山。
如果使设计的话考虑辟邪,玄武门等古代的形象来代表南京应该会好一点,这里有好多内容要自己去了解南京的历史,抓住主要的,认同度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