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乡土文化和农村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区别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乡土性的文化,它产生并服务于农耕社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软实力”。
乡土本色关于“土”的思考,土字的基本含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是因为在乡下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㈡ 了解贴春联的习俗等乡土文化是什么
春联的习俗来源: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乡土文化: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贴春联寓意: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㈢ 如何了解贴春联的乡土文化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中国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
到了后来,桃符不断规范化,演变成为用于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如果说画神像主要意在祛鬼和辟邪,那么写春词主要意在祈福和吉祥。几经演变,这就形成了后来的门神、年画与春帖、春联两大脉络。
春节贴春联的中国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对联的颜色又与当地民俗相关。普遍能够见到的就是红色,红色代表喜迎。在有些地方还有白色,黄色,紫色,绿色和蓝色等。白色在有些地方代表思念新逝的亲人。
庙宇一般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贴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
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㈣ 乡土中国中如何理解乡土情结
土地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乡村人作为与土地有直接联系的人群,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在中国传统思维中种地谋生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居于土地之上,取食于土地之中,这样重土的生产方式,孕育出了乡村人安土重迁的观念,导致人和空间的关系是相对固定的。中国人讲人情,在其背后是由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决定的,中国的乡土性注定了中国社会群体范围小,多以乡村为单位,所谓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乡土中国的情结是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体验。应当承认这种情结是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集体意识存在,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意识缺失和丢弃从而不复存在,而是将一直通过民族的血脉传承下去~
㈤ 论中国乡土文化
哎,我也极力痛感这些问题啊,中国的传统哪去了?怎么全被西洋化了。。。。
先从别的地方借鉴下: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以上为借鉴
这就是中国。
首先说历史,
古人穿着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清朝剃发时,农民起义军与清朝展开了37年的剃发战争,可见汉人的礼仪有多么的伟大。
而现在,自解放以来有谁会真正的沏茶,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饮品,可是现在,客人来了都不知道怎么接待了。
吃饭,我就纳闷,他妈中国餐你吃不惯啊,你他妈吃西式快餐,吃的你胖死才好。
真气人啊,许多富有人家都不会用筷子了,你富了吃西餐就是富啊,
中国人的礼仪也很差,现在有几个会去用正规的方式去纪念祖宗呢?可能是革除封建革 的吧,但是,者是最起码的尊重,对父母的尊重,对现任的尊重啊,古人十恶不赦,第一条,孝,规定每年不祭祖者理应有罪,可是现在的,别说父母死了,就是活着儿女也不稀罕看一眼的老头老太,这就是中国吗?
我是九零后,每当父母不在家,来客人时,我真的不会接待客人啊,只是跟客人干坐着,哭笑着,不是我不懂,是根本没人教我的,我不会待客之理 啊。
国家一点也没利用起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古时候皇帝治理国家都是死读史书的,现在的领导人都是看现代政治,不借鉴古人的治国经验(虽然是封建时代的,但也对国家有益处吧,有人说印度永远也赶不上中国的原因就是印度没有人记录历史,看来祖先是多么鲜明,给我们留下了借鉴的经验,为后人造福,可,,,祖先的辛苦白瞎了啊。
说实话,中国的社会问题太多了,就这样的一个国家,永远也别想站在世界前列
㈥ 怎样去体验泰顺的乡土文化,感受它的传统民俗
光听名字都是寓意极好的,据记载这地名是皇帝御赐的,都说“走走泰顺,一切都顺”。“六月六”禳神节,则是泰顺的独具特色的山区地方信仰习俗活动。
走在古村中,便会回忆起儿时在故乡的那份淳朴的乐趣。
㈦ 什么是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就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例如东北的二人转,黄土高坡的信天游,浏阳河的爆竹...再深下去我也就说不转了,总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习惯和文化,则有一些连接,不妨看看...
http://www.zigui.org/article.php?id=118149
㈧ 什么是乡土文化 关于什么是乡土文化介绍
1、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乡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至此我们对中国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相当有限。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2、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而且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也要注意延承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一点在时下的中国广大农村是要特别关注并给予妥善的保护政策。
㈨ 什么是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指与一个人出生地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
简言之,乡土文化就是一个人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
(9)如何了解乡土文化扩展阅读:
乡土文化具体包含:
1、村落建筑
比如吊脚楼、土楼、木楼、马墙楼、杠式屋、跑马楼、炮楼、锁头屋、洋楼、中西合璧建筑以及名人名居、红色驿站等,各个农村地区几乎自成一色,这些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也与当地的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乡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2、山水风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农村地区广阔,地方山水风景各异,虽都是山野,但美点不一样。
3、器物手工艺品
乡村的一些生活器物和手工艺品是很好的文创资源,有的也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
㈩ 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
传统农耕文明的中国,家家户户实行小农经济,一个家庭/家族能够通过耕种来实现自给自足,所以就在土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文明,这就包括家族/地域的内部/外部人情关系往来的人情社会,即便是已经慢慢进入工业化的今天,整个社会的主体文化氛围也还是这种。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习惯于找关系、送礼这样的处事方式,就是乡土文明的特点之一(不是给小费,而是为了拉关系)。于是内部通过一系列的人情世故把几乎所有人都紧紧的交织绑架在一起,所以中国人都很注重集体主义(有山头意识),讲究“人多力量大”。
这种文化有一点好处就是有很强的团结、凝聚力,但是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的今天坏处也很凸现,构成了种种利益集团,农业文明的时候一个小团体就是一个小团体,不会影响很大,但是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一个集团可能控制的就是整个社会。
还有就是这样的社会里面一旦出现一个不利于这个集团的影响点,就会遭到所有人的排挤、歧视,可能某些少数掌握真理的人,可能真理就这样被埋没掉了,还有就是集团内部可能会“藏污纳垢”,躲在集团内部因而能通过集团内部的影响力避开惩罚。
同时这样的集体也不利于社会流动、发展,因为一旦需要改革牵扯到的利益集团就会很大,范围就会很广,不利于对于个人的提升与发展,这样的“集体”力量,一旦吃瓜群众被错误的观点影响,就很容易造成巨大的危害,对那部分少数掌握真理的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同样在社会已经高度工业化的今天,中国还是充斥着这样乡土文化的残留,甚至还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地域主义”、“性别主义”、“民族主义”...就是各种搞团团伙伙(与西方为了争取个人权利不同,这群人往往都是为了搞成垄断集团牟利),就跟乡土文明时期的一个家庭/家族一样,都是为了搞成集团“人多力量大”,有时候为了集团的利益甚至不得不牺牲个人利益,而且不同利益集团往往是为了谋求“利益平等”、“互惠共赢”而进行类似于“联姻”之类的操作,来巩固这样的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