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铜仁江口的本土文化拥有哪些

铜仁江口的本土文化拥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1-25 18:49:26

① 江口镇的旅游

江口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省级经保护的红色文化一·九兵变遗址,有1800余年历史的宗教活动场所马道院,有极待保护的人文文化300余年的冉家老院子,有和睦宗教文化的范本建于唐朝的润溪寺遗址,有千年汉柏,八百年余年的紫荆,这些先人们留给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很好的保护,抓紧抢救,充分利用,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江口也是兵家的战略要地,在明祯十年十月(1044年左右)左右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混天星、过天星兵分三路寇四川,因官兵塞石牛道不得过,问道江口袭陷剑州其间对江口场镇进行了报复性的烧杀,将长约4公里长的街道几乎烧毁殆尽,一九三五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强渡嘉陵江这里也是强渡渡口之一,解放后江口担负着全县乃至梓潼、江油的的公粮收储调运任务,保障了川北行署、沿江市县和重庆市的粮食供应。为了按时如期调运,把江口作为川北物资集散地和重要转运港口,)II北行署特在江口段设立船业工会,保障了运输的畅通。
2013年3月初至4月中旬,四川省文物考古院在剑阁县颜家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发现商周遗存,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兽骨。填补了广元地区商周时期的考古历史空白,此次考古发现很可能是一把解开川西平原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一系列谜题的重要钥匙。

② 贵州省江口县的自然资源

我县是贵州省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国知名的梵净山主峰座落在我县境内,在其567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我县占三分之二的面积,且囊括了差不多全帮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地带和自然景观区域。由于喀斯特地貌地质结构,使得梵净山体变得极为复杂,县境内各风景区也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鬼斧神工般的奇丽风光,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我县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区域主次划分为A、B、C三类,即:以梵净山景区为主体的A类区——金顶风景区、九龙池风光、烂茶顶杜鹃林、凤凰山风光、寺庙、沿线亭阁、碑林摩崖、黑湾河漂流、凤凰山寨、豆腐干一条街、黄家坝水上乐园等。以县城及其他景区为辅助的B类区——原始森带风光、太平河沿岸风光、干溪沟峡谷、黄枯山风光、鱼良溪峡谷、三星拜月、桑木沟水上乐园、金楠桥攀岩等。C类区——棉絮岭风景线,槐丰、岑忙犀牛洞穴群、梵净山博物馆、马槽河民族村寨景点等。
梵净山整个风景区的特点可用“雄伟、险峻、神奇”六个字概括。正应了香港着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对梵净山的评价“集无岳之奇险、幽秀而大气磅薄,则雄视天下。”这块在地球同纬度幸存的一块绿洲,在自然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正是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最佳选择。因此,梵净山旅游资源的挖掘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它必将成为新世纪生态旅游牲地。 梵净山云雾金顶 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金顶海拔2493米。层峦叠嶂,气势磅礴,自明代以来即为佛教朝拜圣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文中称它为“天下众名岳之宗”。自明代迄民国300多年间,“信男善女,时往时来,若城市然”。可见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现有明建承恩寺、金顶摩崖、敕赐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区风光,雄奇壮丽,有数不清的险峰怪石,看不厌的奇花异卉及云海日出,流水飞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观赏。山区还保存着40多万亩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国内外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具有极高的观 赏和科研价值,被科学工作者誉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库”。
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义一带)杨应龙叛乱中,梵净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区庙宇中毁坏殆尽。万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经她捐资倡议重修,由国舅李颖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圆通殿、释迦殿和金顶上的天桥,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坝梅寺),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竖碑于老金顶脚,以志不忘。重建后,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净山进入鼎盛时期,据山区现存碑刻,摩崖记载香客不仅来自云、贵、川、湘,甚至有从江西、安徽、江浙一带远道而来者,茶殿碑文记述“数百年进香男妇,时往时来,若城市然”,这种盛况延续了200多年。
清咸丰5年,(1855),铜仁府爆发了以徐廷杰、梅济鼎为首的红号军起义,起义军以梵净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达11年之久。期间山上庙宇陆续被毁,僧众风散云流,香客裹足不前,梵净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烟寂寞”。同治九年(1870),铜仁东山寺隆参和尚上山主持修复工作,经他十方募化,“道剪荆棘,路劈蚕虫”,5年内修建了报恩寺,回香坪等庙宇。光绪元年(1875),清军中参加哥老会起义失败后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刘满率领进入梵净山,据险与清军周旋。同年,贵州巡抚岑毓英奉命征讨,次年平复,。经隆参和尚继续努力,大力恢复了山上受破坏的庙宇,还在江口境内修建了3条朝山大路。民国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国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抢劫,朝山活动猝然大减。
解放后,朝山活动停止,山上庙宇不耐风蚀雨蠹先后垮塌,山下庙宇多被修建成为学校,食堂,仓库或被拆除烧毁,至今县境内仅存朝阳寺1座。然而,梵净山却以它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壮丽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从50年代起便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在保护区管理处主持下,科学考察工作更加频繁、系统,为了适应科考和旅游需要,在省地拨款支持下,先后投资55.3万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点拓修了鱼坳至金顶5公里,1984年,全线便道修筑一新,陡斜窄险处或凿石为梯,或浇铸混凝土台阶,共8250级,称“万步云梯”。险峻处置铁链或钢、钢筋混凝土护栏,建进山桥涵9座,歇息台38处,食宿站2处。1985年省文物处拨款修建了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和天仙桥,现每年进山科考,旅游,朝山人数以逾万,且呈与年俱增之势。
佛教在梵净山的发展几经坎坷,然而一直以弥勒道场自称,与文殊道场五台山、地藏王道场九华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而齐名,称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的地位,还受到社会上一些质疑的看法(另外一种说法是浙江奉化的雪窦山才是正真的弥勒道场,其理由之一是因为布袋和尚是奉化人)。据贵州都市报2006年10月4日载:江口县文广局负责人与铜仁地区佛教协会副会长释佛祖法师、江口梵净山佛教协会会长释祖德法师等9人,在梵净山麓的太平乡白鹤山上,有两座保存完好的古僧塔和弥勒佛道场遗址。据当地80多岁老人吴应德介绍,白鹤山弥勒古佛道场辉煌鼎盛于明、清时期。山上曾有一座古寺,该寺坐南朝北,属四合大院,房屋48间,正殿供奉高大的弥勒佛坐像,两边是形态各异的24位诸天王和十八罗汉像。正殿左侧300米处,有一口“鲤鱼”井,鲤鱼井的鱼眼,早上太阳出来,鱼右眼发光,下午太阳落山,鱼左眼发光,其景观非常奇特、奇异,可惜的是这座古寺被毁,现仅存遗址和“鲤鱼”井。白鹤山古僧塔分七级和五级,八方八角尖顶形状,其中七级僧塔高9米多,第一级直径4米;5级僧塔高约5米,第一级直径2米,发现有19座,都分布建立在两个球状形的山坡上。白鹤山古僧塔,被茂密的水竹、林木和刺蓬植被掩盖。两座并排的五级僧塔,塔身上叙文和塔前的石碑文字已全部风化,无法辨认。根据佛教仪规,从僧塔、寺庙的建筑规模分析,能享受七级、五级僧塔待遇的都是有建树的德高望重的高僧。古僧塔群及弥勒佛道场遗址的发现,引起了有关专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所获得的资料,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古僧塔的发现,让我们知道梵净山佛教文化仍有不可估计的深度。
为了推动佛教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给落后的江口县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县政府也采取相关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资。据贵州日报2007年1月8日载:江口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彪与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一兵正式签订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协议书》,这标志着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正式实施。海南省三亚金玉观音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江口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9月16日在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了投资2.8亿元建设江口梵净山佛教文化苑项目后,公司董事长曾一兵先生于次月再次来到江口县实地考察,梵净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再加上飞机、铁路、高速公路交会于梵净山,他当即决定出资500万元注册成立“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将投资规模扩大到4.6亿元,建设内容为修复梵净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弥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黄金、140克拉钻石和数千颗珍珠在梵净山铸造全球最大的弥勒金佛。)、法华庵,兴建梵净山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佛教文化广场等。由此可见,江口梵净山的发展正随着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得到开发,然而值得笔者担忧的是,在梵净山佛教地位正在进一步考证进行中,还未得到明确认同时,过于繁盛的商业气息融入了梵净山佛香气焰中会不会给这个古朴自然、神秘的圣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过一场好的商业开发,让我国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烧的同时可以让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们心灵的净地,我只能默默的为这片养育我的土地祈祷着。 江口县怒溪乡大湾一带的土家族,流行着农历8月15日偷瓜的习俗。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善良的土家族夫妻,年老无子,生活孤寂,乡亲们十分同情他们,有一年的8月15日,几个好心的妇女偷来一个冬瓜,包上红布放到老两口的床上,对俩位老人说是在路上拾到一个孩子,抱来送给他们,老两口十分高兴,解开红布,见是一个冬瓜,倍感失望,连声叹气。这时,却见冬瓜忽然裂开,从瓜内爬出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对着两位老人嘻笑,老两口见状甚是欢喜,乡亲们得知惊喜交加,奔走相告。此后,每年中秋之夜人们就去瓜地里偷瓜,将偷来的瓜用红布包好,敲锣打鼓,燃放炮竹,送到缺少儿女的人家去,接瓜的人也要敲锣打鼓地迎接,并办酒席招待。因此,凡中秋偷瓜者,均不视为偷盗。
土家族服饰,风格独特。最突出的是妇女服饰与儿童头饰、挑花等。怒溪土家族妇女服饰工艺,主要表现在胸襟衣、头扎和银饰上,均系土家族人漫长岁月的创造而形成,式样朴实、大方、美观,做工细腻精巧。衣裙的款式更为丰富,上衣有左开襟和右开襟两种,圆领或矮领,袖口、襟边的式样由八幅维裙变成了长及脚面的筒裙和百褶裙,有的还穿大脚筒裤。筒裙仍用八幅布料缝制,两幅间的缝合处和下摆均以黄、蓝色小花条装饰,腰上不缝死,用两对扣子和两根带子系腰。百褶裙大而长,多以红绸缎为料,镶青布边和黄色小花条。“改土归流”前,男女喜穿八幅罗裙,后改穿裤子。女裤也喜穿青、蓝布加白布裤腰,裤脚蓝加青或青加蓝边。最突出的是妇女在裤的膝盖处用手工锈上图案,除花纹外,还有“喜鹊闹梅”、“双龙戏凤”等。女鞋也比较讲究,除鞋口边滚花边,挑“狗牙齿”花样外,鞋面喜用青、蓝、粉红绸子,在鞋头正面用五色丝线绣上花卉或蝴蝶、蜜蜂等图案。闺女头发梳长辫用红色绒线扎头绳,表示未婚,头上梳各式簪子和金银发花,耳饰金银质的“瓜子”、“灯笼”、“龙”、“凤”、“树叶”等式样耳环,佩戴项圈、手圈、足圈与金银戒指、银镯或玉镯,胸襟还挂有银链、银牌、银铃、银珠子、银鱼、银虎、银龙等。
男子服饰,突出的是头包帕子,长为七尺或八尺,帕子要围几层,垂吊耳后齐肩,额上包成“人”字形。老年人嗜穿无领长衫、衣、裤多系自织的青、蓝土布,裤加白布腰。鞋子是高梁青面白底布鞋。男女服装都袖大而短,衣长而肥,裤短而宽,上下和谐,适宜在气候炎热,山高地陡的地方穿用。
土家人的风味饮食特色独具,十分丰富、传统,历史悠久,有许多象征喜庆节日的意义,如糍粑就有年粑、喜粑、寿粑、抛梁粑。其用途一是逢年过节赠亲馈友,有“拜年拜年,糍粑上前”的习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农村建房上梁时用,谓之“抛梁粑”,有庆贺之意。有的雕刻印盒将粑放在盒里一压,即成型,称印盒粑。若寿庆,就刻“寿”字,若喜庆,就刻“喜”字;若年庆,就刻“丰”字等,字皆成红色。土家糍粑以上乘糯米淘净,浸泡后蒸熟以木锤在木槽或石槽里舂烂舂细,掐成饼后即成。若临时吃,用优质黄豆、芝麻炒香后与白砂糖同时研磨成细粉作佐料,食味软绵,糯而不粘牙,馨香舒适可口;若存放,待粑的水气干后,可用清水泡在缸里,只要勤换水,泡几个月甚至半年也不会变味。土家传统食品除糍粑外,有马泡(俗称油炸粑、系油炸)、绵菜粑、马打滚、糖麻圆、斗篷豆腐干、锅巴粉、油茶、糖醋芝麻冰凉粉、米豆腐、社饭、水白菜、木姜油、雪枣、糯米包子系列小吃……
古寨大湾巴人的节日,除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外,还有他们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赶年、过社、清明、立夏、仙歌节(三月三)、打春节、牛王节、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梳头节(六月十五夏历)、偷瓜节等。大湾是一座土家人的博物馆,在此你可以欢摩古朴神秘的傩堂戏,听唱如歌如泣的哭嫁歌,体验欢乐祥和的建房礼仪等等。经年累月,这里的人们仍旧流行打闹歌、上梁歌、巴山歌(土家山歌)、情歌、盘歌、打溜子、花灯(团茶)、龙灯福事、孟姜女哭长城、苦情歌、劝世文、金钱杆、傩仪傩舞歌、摆手歌、丧歌、南曲、毛古斯舞、摆手舞、团茶舞等原生态歌舞。耕作之余,寨民最大的乐事便是选择自己喜好的节日,进行表演。 茅古斯
茅古斯——反映了土家族社会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内容,记录了各个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茅古斯并非土家语的音译,是根据其表演内容和人物形象而确定的汉语名称。其含义就是毛人的故事。由于汉语的影响,“故事”逐步化为“古斯”。
表演“茅古斯”10至20人不等,一人身着土家族服饰,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动;其余为小“茅古斯”,代表子孙后代。他们都身披稻草扎成的草衣,赤着双脚,面部用稻草扎成的帽子遮住,头上用稻草和棕树叶拧成冲天而竖的单数草辫,四个单辫象征的是牛。“茅古斯”的扮演者事先装扮好,在摆手舞场不远的树林中等待,待摆手舞跳到一定的时候,他们轰然入场,摆手舞立即停止,为之“让场”,说是“祖先爷”来了。“茅古斯”的表演内容以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为主,表演者模拟上古人古朴粗犷的动作,讲土家语,唱土家歌,融歌、舞、话为一体。其程序分为“扫堂(意为扫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后代平安)”、“祭祖”、“祭五谷神”、“示雄(表现全家族人的生存和繁衍)”、“祈求万事如意”等几个大段落,每个段落中细节繁多。如祝万事如意的表演中,有打露水、修山、打铁、犁田、播种、收获、打粑粑、迎新娘等等。
“茅古斯”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它让人们领略到五荒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它是人们研究土家族历史的“活化石”。土家族虽无文字,但“茅古斯”代代相传不衰,并在传承中不断完善,成为土家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摆手舞
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土家语称舍巴日,是土家族在祭祀祖先、祈祷过年、喜庆佳节等活动中的一种群众性舞蹈,多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期间进行,也有在暮春三月进行的。摆手舞在土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周武王伐纣时期。据考证,土家摆手舞来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摆手舞的形式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大摆手主要用于祭祀,一年或五年举行一次,多在野外进行。小摆手用于一般喜庆活动,多在摆手堂内进行。人数为数十人、数百人不等。摆手舞基本动作有单摆和双摆两种,跳时,一人在中央敲锣打鼓,由表演熟悉的人领头,众人围成一圈跳舞。其主要动作是双手随着一个方向甩顺边手、身子左右扭动前行。摆手舞与其它民间舞蹈形式不同的最大特点是肢体同边走,左手左脚,右手右脚,臂腕不动,两手直甩,动作幅度小;腿部整个动作都是曲腿:屈膝、下蹲,重拍在上,弱拍在下。摆手舞气势粗犷,动作古朴、稳健,原始气息十分浓郁。舞步中时而表现飞禽走兽,时而表现撒种纺线,内容丰富。土家族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金钱杆
金钱杆——又名霸王鞭、打洋钱、赶山鞭、打钱杆、打花棍、在民间又叫做“莲花闹”,是江口地区民间保护和传承下来的一门自成体系、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民俗特色和独立舞蹈表现形式,演时拥有“一旦一丑”“双旦双丑”“多旦多丑”竞舞的土家族特技表演(舞蹈),堪称“中国南方二人转”。2007年,江口县的“金钱杆”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钱杆是欢迎游客的重头节目,当地土家群众制作的金钱杆长80厘米左右,用紫竹配上古铜币制成,两头削凿穿孔,横扯,顺挂着两串小钱,形成交叉的十字架,以便舞蹈时拍打,互相冲击,产生出多种声响,与唱歌的节拍韵脚合拍,杆的两端还系着红绳飘带,随舞姿飞扬,别有风趣。
作为江口县梵净山民族旅游文化花圃中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闹莲花”,主要流传于怒溪土家族苗族仡佬族乡巴人古寨大湾、老屋基、六家寨、腊岩凼20多个土家村落,成立有专业的“莲花闹洋钱队”。桃映、闵孝、太平等乡镇一部分村寨具有。金钱杆经过不断传承发展,更多地演变为歌颂幸福生活和甜蜜爱情。打金钱杆时,边打边跳边唱,男女互相对视舞蹈表演,或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地唱跳,堪称“中国南方二人转”。 牛干巴
江口牛干巴是本地区的传统食品,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是居家旅行、探朋送友的必备礼物。
江口牛干巴采用江口本地生产的环保生态黄牛肉为主料,配以植物油、白糖、精碘盐、花椒、白酒等为佐料,通过传统工艺精心烹制而成。成品色美味佳,是正宗的原生态产品。
江口牛干巴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土特产,以高家牛干巴、昭凤牛干巴最为有名。
江口油茶
油茶非“茶”,江口当地的老百姓家里嫁女的时候,出嫁前一天晚上坐花宴、唱伴嫁歌,主人为了酬谢宾客和亲朋好友,晚饭后,特花几小时做成夜宵粥。而主人却谦虚的说成是喝茶,故称“油茶”
油茶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绿豆、黄豆、大米、骨头汤、胡椒、花椒、姜葱。将玉米用水煮透后洗净,搓掉外皮。将绿豆、黄豆炒黄后再着油炒。约10分钟后将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加骨头汤煮。约半小时后起锅,即食。
油茶从外观上看像粥,但他既有骨头汤的辛香,又有五谷粮食的清香,味美至极。现在,凡到酒店或农家乐,来江客人都能品尝到一碗美味可口的油茶。
藤茶
藤茶采用武陵之巅,锦江之源,梵净山野生显齿蛇葡萄植物的嫩叶精制加工而成。梵净山被称为“镇黔之宝”,是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一块“绿色明珠”,森林覆盖率达80%。梵净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贵州藤茶特有的品质。相传,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人们开始饮用该茶,一直延续至今,饮用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一种名贵珍稀保健古茶。
经国家茶叶、营养、药物科研机构的检验、检测,该茶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6、钙、铁、锌、钠、钾、镁、硒等营养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的天然抗氧化剂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对藤茶试验表明,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流感甲型及乙型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肺炎、咽喉炎、结膜炎等病毒与细菌性感染疾病有辅助治疗和预防作用;对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具有保肝护肝、美容抗衰老、提高睡眠质量、预防骨质疏松、提高免疫能力、醒酒等保健功效。常饮该茶有利于健康长寿。
米豆腐
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是江口老少兼宜的风味小吃之一。
江口米豆腐主要原料是梵净山贡米、稻草灰或桐壳灰。首先将稻草灰或桐壳灰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使其变成碱水。然后将梵净山贡米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后磨成浆,打熟芡,捏成个状和条状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江客人吃过米豆腐后无不对此赞不绝口,已成为省内外有名的土特产之一。

③ 铜仁民族风俗有哪些

铜仁聚居着土家、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45%。

铜仁民族风俗:

1、跳丧鼓

无论谁家老人去世,必请师傅到家里来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喧天,鞭炮不停。丧鼓一响,相邻村寨的人们齐来奔丧。“跳丧鼓”是在灵柩前由击鼓师傅击鼓,歌师叫歌,跳者接歌而起的舞蹈。一般以两人以上的双数舞者在棺木前对舞,跳至高潮时少则可达百人,多则可达上千人前来或舞或观。舞者交替上场直至天明。

2、议榔制

议榔是不同宗的家族组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即农村公社组织。各地苗族的叫法不一。黔东南叫“构榔”或“勾夯”,也叫“构榔会议”;广西叫“栽岩会议”或“埋岩会议”;湘西大部分地区称“合款”;云南金平县叫“丛会”或“里社会议”。

3、理老制

理老(或称“寨老”、“乡老”)是苗族村寨中的自然领袖,他自然形成,不经选举产生,也不世袭。理老大致有三级:一个村寨的理老,称之为“寨老”或“勾往”,主要调解发生在本村寨内的纠纷;一个鼓社(氏族)的理老,称为“鼓公”或“娄方”,主要调解管理发生在本氏族内的纠纷。

4、芦笙节

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芦笙节,当地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开展芦笙比赛、燃放花炮、未婚年轻男女觅知音等民族民俗活动,庆祝丰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全寨苗族所有芦笙汇聚到芦笙堂一齐吹奏,响彻云霄;在清脆的爆竹附和下,冲天的花炮在天空中绽放朵朵绚丽的火花,场面热闹非凡蔚为壮观。

5、傩戏戏剧

仡佬族的戏剧有傩戏和地戏两种。傩戏是一种驱鬼的仪式,从中原传入,因其具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而被称为“傩戏”。当傩戏于中原消失之后,傩的活动却尚保存于贵州民间。仡佬族的傩戏主要流行于黔北、黔东北。伴奏乐器有锣、鼓、牛角等,表演者须戴面具。

④ 江口县景点

江口县的景点有梵净山、寨沙侗寨、黑湾河、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护国寺等。1、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有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2、寨沙侗寨:位于梵净山山脚的太平河畔,寨前太平河流过,河畔有古树参天,寨后绿树青山。

江口县的景点有梵净山、寨沙侗寨、黑湾河、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护国寺等。

1、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有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

2、寨沙侗寨:位于梵净山山脚的太平河畔,寨前太平河流过,河畔有古树参天,寨后绿树青山。

3、黑湾河:位于黑湾河和林昔江交汇处,两条河流将这里冲积成一个坝子,四周山色葱茏,和风习习,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青龙洞、大黑湾瀑布、小黑湾瀑布、黑龙潭、猴子跳、大鲵塘等自然景点。

4、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全村以杨姓土家族为主,是贵州省批准的第一个土家族民俗文化村,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称,长达近700年的土司制度,孕育了云舍灿烂的土家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

5、护国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距金顶11公里,是西面上山的必经之寺, 历史上又称天池院、天池堂。寺院占地68亩,万历四十六 年敕赐为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有明然如泰等高僧住锡,承传临济宗法系清康熙年间。

⑤ 贵州江口:在千年土家文化村营造惬意的家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也是一个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土家族聚居村,素有“云中仙舍”之称。云舍村 旅游 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完整的土家文化传承,当地土家族保留着上千年的悠久 历史 和独特的风情习俗,因而被称为“中国土家第一村”。走进村舍,神奇静谧的神龙潭、古法造纸引人入胜,土家民俗歌舞欢乐祥和,漫步青瓦若鳞的桶子屋巷、碧河环绕的云舍湿地公园亦悠然自得。

俯瞰江口县云舍村的美景

背靠武陵青山,倚着潺潺流水,云舍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宛若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妇女在溪边冲洗衣服,男人举着镰刀清理着两岸的杂草,小孩则在一旁追逐嬉戏,逗趣河里成群的鹅,天热了就露出脚丫子趟趟流水,清爽又凉快。游客不禁感叹“真是难得的一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诗意秘境!”

溪水缓缓流过静谧的云舍村

慢生活、闲适、淳朴这些成了云舍村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游客朋友将这里作为走村串门、远离尘嚣的乡村 旅游 首选地。游客和民宿的到来赋予了云舍村独一无二的靓丽色彩。

唐吉经营的“云舍里”乡村民宿

“云舍里”民宿经营人唐吉是江口本地人,他毕业于西安美院油画系,在广州从事空间设计,因留恋云舍的静美氛围而留下来。唐吉利用自己所学将当地村民的废旧房屋改造成了一间充满乡愁气息的还原式土家民宿。他表示,民宿的一砖一瓦都赋予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情怀。

回乡开民宿,还是在梵净山申遗后。初到云舍,看到村民们经营着大小农家乐。唐吉觉得这么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光做农家乐有点可惜。作为最先落地的民宿之一,2019年唐吉租下老屋,本着简洁的设计风格和就地取材的方式,他在维持原貌的基础上稍作改造,铺设石子路、设置竹制屏风和古法造纸坊、布置手绘云舍里美景图,在唐吉的手中,民宿的一切都散发出动人的艺术气息。

在民宿,游客可以体验火炕煮茶、音乐晚会、露天电影、古法造纸、叶脉雕刻和鹅卵石绘画等活动。为了给客人营造一种家的感觉,民宿还提供免费早餐、饮料以及开放式厨房,供游客体验土家锅灶和柴火烧煮的饭菜。

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游客在民宿拍照留念

唐吉介绍,“大部分游客在游玩梵净山后会选择下山留宿一宿,这里距离景区约20分钟车程,而且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齐全,文创产品丰富,‘云舍里’成了顾客欣然驱之的住所。目前十多间客房已经预定到下周。”

“虽然受疫情影响,游客外出 旅游 的热情有所减缓,但是疫情之前,唐吉的民宿入住率可达80%以上。少量北上广的游客每年会定期来住一趟,融入进这里清幽闲适的氛围。他们通常待上一个月,释放在城市里积攒的工作压力,或者是夏季过来避暑。”唐吉补充道。

云舍村曾是远近闻名的造纸村,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古法造纸一直造福于此。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焕发新的光彩,唐吉将民宿的二楼设计成古法造纸工作室,游客可参与制作各式各样的纸品,有古朴的土纸,可用作书法绘画,也有嵌入鲜花叶脉的花草纸,游客将其制成精美的纸灯、笔记本、纸制艺术品等文创产品。

“游客在这里住得舒心的同时,还可以游览山川,体验传统古法造纸和艺术品创作,这就是来自云舍的魅力。通过入住民宿,既能感受到乡村小舍里家的感觉,又能体验云舍几千年 历史 的土家乡村风貌和风土人情。”唐吉说。

此外,随着家庭休闲度假游的需求增多,唐吉还计划在距离云舍15公里远的黄牯山对面,打造集亲子游学和田园摄影为一体的200多亩“云上田园”。该地地势平缓,坐落在群山之巅,视野广阔,可赏日出奇景,飘渺云雾,夕阳晚霞,夜晚观银河星空,也可远观黄牯山之俊美。

“那里非常适合开展团建游,学生游学等项目,还能开发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体验种菜等活动。项目预计明年6月向游客开放。”唐吉眼神里充满着期待,他想象着“牧场上入眼便是一望无际的青绿色,雨后的空气夹杂着清新的泥土香,坐拥山川之秀美,这样的乡村游多么惬意!”

云雾缭绕的云舍村

据了解,通过乡村 旅游 带动,云舍村目前已建成农家乐40余家、客栈住宿18家,日接待游客达3000人。2020年云舍接待游客18.47万人次,过夜游客1.31万人次,实现 旅游 综合收入5929.02万元。今年1至6月下,云舍村接待游客12.62万人次,实现 旅游 综合收入4251.12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余元,依靠 旅游 ,云舍走上了乡村 旅游 发展致富之路。

近年来,云舍村依托梵净山优质文化 旅游 资源,坚持以全域 旅游 为抓手,通过环境保护、景区建设、文化资源挖掘等措施,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 旅游 ,推动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充分挖掘村里土家女儿会、土家族婚俗表演、摆手舞、金钱杆、迎宾拦门礼、劝酒歌、打糍粑等古风习俗的同时,云舍村修缮村内古桥、古民居、古巷道、古法造纸作坊,成立土家民俗博物馆、乡愁馆和 旅游 商品示范店,修建 旅游 步道、大型停车场等 旅游 基础设施,着力推动 旅游 事业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 旅游 饭、走上致富路。

搭乘铜仁乡村振兴和 旅游 产业化发展的东风,像唐吉这样的民宿人不断将云舍的文化内涵进行补充和演绎,并不断向外延展,让因梵净山而留下的游客,也为体验当地更多丰富的 旅游 资源而长留。

(视频 江口县融媒体中心、王瑾)

原文见12月25日中国日报旗舰版、香港版9版2条配图新闻,英文链接:

https://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112/25/WS61c65dd4a31019b029ba2c5b.html

⑥ 请问铜仁是傩戏之乡吗

对呀
是傩戏之乡,在铜仁地区的德江,沿河,思南等地,这些地方的傩戏保存比较完整,基本保持了那种原始的味道,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至于安顺地戏,和傩戏的许多地方有相似之处。在价值方面。我觉得没可比之处 。

⑦ 江口县 “一山一河一村三文化” 具体是指什么

江口县的旅游开发框架叫“一山一河一村三文化”,山,指的是梵净山 、河指的是太平河,村指的是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称的“云舍”,文化说的是:原始古朴的生态文化、渊源厚重的佛教文化和浓郁多彩的民族文化。

⑧ 铜仁特产有哪些

铜仁特产有:石阡苔茶、江口萝卜猪、沿河沙子空心李、梵净山翠峰茶、玉屏萧笛等。
1、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
2、江口萝卜猪,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特产。
3、沿河沙子空心李,因果肉与核分离而得名。
4、梵净山翠峰茶,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所产茶叶品种之一。因主产于该县境内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而得名。产品原料采自梵净山800—1300米海拔高度的福鼎大白茶群体品系茶园,产品具有“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清香持久,栗香显露;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芽叶完整细嫩、匀齐、嫩绿明亮”的特点,赢得业内专家一致好评和消费者喜爱。
5、玉屏萧笛,为“贵州三宝”之一,创始于明万历年间,因其音色优美圆滑,做工精湛细腻而获1886年伦敦国际博览会银奖,1923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是民族乐器中的精品,是玉屏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晶。许多箫笛艺人都为它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⑨ 江口县旅游景点 一起来了解

1、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面积41900公顷,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同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孓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有植物种数2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较多,为尚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2、亚木沟风景区

景点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乡寨抱村。开放时间08:00--18:00亚木沟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境内梵净山脚下,是梵净山生态文化旅游的重点卫星景点。景区分为生态停车场、四星级酒店(待建)、乡村风情长廊(目前规划中)、购物街、亚木沟原始生态峡谷、土家风情园、明朝古寨(待建)等几大板块,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需求。游客既可以欣赏原始的自然风光,又可以领略原生态的土家文化诸如原生态歌舞表演、民间绝技、土家风俗等。

据相关文献记载,亚木沟在唐代以前名为“鬼谷”,又叫“隐龙沟”,后因谷中长出一株神树,似石似木,通体碧透,花有异香,能驱邪治病,食其果实,可使多年未育的夫妇得子,引得远近无数土民对其顶礼膜拜,取名为“亚木”,在古土家语里就是“树神”的意思,因而得名“亚木沟”,一直沿用至今。亚木沟自古就被誉为“贵州第一沟”。亚木沟总长50公里,沟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3、寨沙侗寨

地址:贵州省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寨沙侗寨寨沙侗寨为梵净山山脚的侗族村寨,位于梵净山山脚的太平河畔,寨前太平河流过,河畔有古树参天,寨后绿树青山。经过横跨太平河的风雨桥进入侗寨景观大门,宛如进入古朴原始的江南小镇,这个隐于绿树浓荫之中的侗家天地便如幻影般展现在你眼前。沿着青石板路曲折徜徉,百步之余,豁然开朗,一个圆形的广场如孔雀开屏,广场一角矗立着一座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到了夜晚,鼓楼上流光溢彩,寨内的红灯笼亮起来,煞是漂亮。

寨沙侗寨位于梵净山脚的太平河畔,距县城26公里,是江口县侗族聚居的一个自然寨。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侗家民族风情,特别是侗家民居建筑所独显的民族韵味,使之成为梵净山下令人称奇的亮丽风景。“六月六”是他们的重要节日。每逢此日清晨,他们就会抬着祭品到寨子旁边的深山祭祀天地,并高声呼喊,俗称“喊山”,以求消灾避难,而后回寨庆贺,共进晚餐,而后高唱山歌,尽情舞蹈。

4、黑湾河风景区

黑湾河风景区黑湾河位于黑湾河和林昔江交汇处,两条河流将这里冲积成一个坝子,四周山色葱茏,和风习习,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适宜人居的好地方。1992年以来,这里陆陆续续建起了十来个宾馆、招待所。其景区包括青龙洞、大黑湾瀑布、小黑湾瀑布、黑龙潭、猴子跳、大鲵塘等自然景点和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观赏点。

现在,这里已扩展到10平方公里重新规划成山门区、旅游商品区、民族文化区、佛教文化区,面积拓展到两公里以外的寨沙,十余个招商引资规模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共同打造美好的梵净山南大门。黑湾河休闲度假区主要包括:梵净山山门黑湾河有两座山门,一座是1992年建成的,地处梵净山碑林处,山门横额上的“梵净山”三个大字由时任贵州省省长的王朝文题写。

5、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云舍,距江口县城仅5公里,是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以杨姓土家族为主,是贵州省批准的第一个土家族民俗文化村,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称。云舍人是省溪杨氏土司的后裔。长达近700年的土司制度,孕育了云舍灿烂的土家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桶子屋是云舍最具特色的土家族古建筑,其结构一般由正屋、偏屋、木楼和朝门组成,四面封墙,又叫封火桶子。一般来说,云舍桶子屋建筑整体呈正方形,北高南低,上方为正屋,分中堂和左右厢房,下方为楼子。有的四围相连,中间空出,形成四角天井。

桶子屋多为砖木结构,院子和阶檐用青石板铺就,四围是青石为脚的砖砌高墙,侧视呈梯状,皆有飞檐。一般阶檐和石墩皆有精美浮雕,楼栏窗棂,多有镂空木雕,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无不栩栩如生。在建筑绘画和建筑雕刻中,常以白虎为题材,这是云舍土家族人的图腾崇拜。在云舍土家族婚俗中,男方家要经过请媒人提亲、“烧大香”放炮订婚。

6、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总面积661公顷。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江口县境内,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主要包括从江口两江交汇后的锦江坝址沿河向上的太平河流域,止于与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交界处的寨沙太平河小桥,涉及两岸部分林地,以及闵孝河部分河段。四至界限范围为:东至县城附近两江交汇后的锦江大坝,南至闵孝河县城附近桥头,西至大坡,北至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地理坐标为108°45′17″-108°52′3″E,27°41′34″-27°49′55″N,南北长45km,规划总面积661.0hm2,湿地率41.8%。湿地公园规划区地处江口县的太平镇和双江镇,呈狭长地带,山青水绿,风景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集民族风情与佛教文化于一身,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选之地。

7、梵净山护国寺

护国寺位于梵净山西北麓。距金顶11公里,是西面上山的必经之寺, 历史上又称天池院、天池堂。寺院占地68亩.始建时间不详。万历四十六 年(1618年)敕赐为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有明然如泰等高僧住锡,承传临济宗法系清康熙年间.有慧惺海阔等禅师住锡,香火甚是兴旺。同治三年(1864年),天池院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更名天池 堂。光绪元年至六年(1875-1880),刘满盘踞梵净山,号称黑地大王。贵州巡抚岑毓英亲自统兵征剿,天池堂再度毁于兵火。战争平息后,岑毓 英认为贵州“边要则莫如梵净山”,于是奏请朝廷,“移松桃协都司以下八汛镇守梵净山环山要隘 ”以保障梵净山区的长治久安其中.都司营署移驻天池堂旧址左侧,名曰“梵净山护国汛”气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护国汛成为梵净山真正的镇山衙门,建有营房五十余间,右侧建柯练兵场、跑马场等。

8、大金佛寺

大金佛寺大金佛寺座落在黑湾河寨沙佛教文化苑内。距梵净山山门2公里。其弥勒殿金碧辉煌,内供一尊金玉弥勒佛像。其天冠金玉弥勒,为世界最大金玉弥勒菩萨像,高5米,由佛光、金身、千叶宝莲、木雕须弥底座四个部分组成。金玉弥勒菩萨结善跏跌坐姿(弥勒菩萨唯有坐姿)端坐于木雕须弥底坐上,足踏白玉莲台。上面雕刻的九条龙,也寓意了梵净山曾有“九龙山”之说。佛光外设装饰有108尊小佛。整个金身用了两百五十多公斤的黄金,宝相庄严珠胜,眼观无量大众,慈慧接引,嘴姿微妙似在演说佛法,头顶佛祖舍利塔,头戴五方佛冠,五方佛分别用五种不同颜色的宝石雕刻而成。菩萨眉心中间镶嵌有六克拉的钻石。胸前佩戴的璎珞、腰间外裙及佛光上镶嵌有珍珠、玛瑙、珊瑚、松石等奇珍异宝;臂镯及手镯上镶嵌有红、蓝宝石及钻石。天衣天裙及飘带上经手工錾刻有宝相花、祥云及祥龙等吉祥图案。

9、梵净山佛教文化苑

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由风雨桥、莲花广场、礼佛步阶和最值得一看的大金佛寺组成。拾阶而上,穿过重重牌坊和广场到达苑内的最高点,即是世界仅有的大金佛寺的所在。大金佛寺坐落于环水莲花池上,是世界唯一的水上金殿,气势恢宏,无比神圣庄严,世界之最金玉弥勒就供奉于此。由金身、佛光、白玉莲台、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共耗用250公斤黄金,并镶嵌数千颗名贵珠宝、翡翠和钻石。

10、鱼粮溪景区

鱼粮溪景区鱼粮溪景区位于闵孝镇与民和乡交界处,因盛产珍贵的黄颖鱼(角角鱼),所以历朝历代,这里的村民以鱼代粮上交皇粮国税,一直沿袭到清末,故得名“鱼粮溪”。鱼粮溪的风光以溪、瀑、峰、岩、洞、屏、桥、崖的雄奇险峻而驰名,主要包括前鬼门、后鬼门、不二门、鱼粮坝、鱼粮寨、地下龙宫、天仙桥、万丈岩、粑槽凼、王二沟、拖船沟等。万丈岩至鱼粮寨一段3公里是鱼粮溪精品景致所在。这一段有犀牛洞、穿洞、美女晒羞、地下龙宫、三座天桥、石门瀑、落水窿、猪槽塘及万丈岩,还有奇形怪状的石林,进入其间,无不为这里的美、奇、怪、异所折服。

⑩ 有什么江口的特产说上来

江口的特产如下:
江口萝卜猪
江口萝卜猪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特产。“江口萝卜猪”的发展历经数百年,所产萝卜猪皮薄、肉嫩、味美而远近闻名,因其形状像萝卜,长不大,称为萝卜猪。江口萝卜猪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口萝卜猪又叫“钻子头”。该品种是江口县人民在长期的放牧饲养过程中,通过人工选育选配和自然选择形成的特有品种。具有体型矮小、耐粗饲、抗逆性强等特点。萝卜猪肉因皮薄骨细,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无论从体型还是肉质或口感上均与白萝卜十分相似而得名。萝卜猪主产于梵净山下的江口县桃映乡、坝盘乡等乡镇,所以又叫梵净山萝卜猪。 江口县萝
社饭江口人注重过社春,凡立春过后的第五个戊日(通常在春分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做社饭,以祭祀先人。每年春分前后,人们都要吃社饭邀约亲朋好友聚会。特别是有新坟的人家(一般要挂社清三年)都要约请亲朋好友吃社饭,到坟山扫墓,且人越多越好。每每此时,四周山上,人头攒动,香烟袅绕,鞭炮连天,呈现出浓重的祭悼气氛。 社饭的主要原料是大米、蒿菜、腊肉、核桃仁、花生仁等,不但清香,而且具有提神健脑之功效。 由于社饭既有糯
江口米豆腐
江口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是江口老少兼宜的风味小吃之一。江口米豆腐主要原料是梵净山贡米、稻草灰或桐壳灰。首先将稻草灰或桐壳灰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使其变成碱水。然后将梵净山贡米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后磨成浆,打熟芡,捏成个状和条状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来江客人吃过米豆腐后无不对此赞不绝口,已成为省内外有名的土特产之一。在江口县,区府巷米豆腐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任时光流淌,老街不变,味道依
江口豆腐干
豆腐干是江口人民的传统食品之一,色香味别具一格,制作独特,历史悠久。江口豆腐干之所以有独特的风味,一是选用纯净龙津阁的井水;二是要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煮浆、点浆、上箱、过卤、切块、上扦、晾干等十道工序,才能做成产品,工艺十分独特、讲究;三是在上扦时,首先一小块一小块的把它放置于斗笠形的竹箪上,晾干至八成左右,再晒干,从而形成嫩黄、透明的方块。 江口的豆腐干吃法多样,可直接食用,细嚼慢咽,香韧可口;也可用油炸酥,味似响皮而更加酥脆;还可用水发胀切成细
藤茶
藤茶江口藤茶主要产于江口县中部至北部梵净山南麓太平、德旺、怒溪、坝盘、闵孝等乡镇。由于藤茶内含丰富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尤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高。这些物质对人类的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以及失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由太平藤茶加工企业生产的“武陵藤茶”,深受中国食品学会、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和商家的青睐,供不应求。
梵净山云雾茶
云雾茶云雾茶茶园位于民和乡毛坪、坝盘乡铁广、怒溪乡骆象等高原地带,峰峦叠翠,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环境十分优美。由于所处特殊地理环境,云雾茶茶叶色泽油亮,绒毛多,氨基酸、蛋白质和宁酸含量较高,富含人体必须的硒、锌等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清香鲜醇,具有清热解毒、降脂减肥、防病抗衰等功效。江口的梵净山翠芽茶在2010年上海茶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山野菜江口山野菜以梵净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生长的天然野生植物---蕨菜、薇菜、竹笋、香菇等为主要原料,经生产加工而成。属纯无污染无危害的绿色食品。现生产的仁发牌盐渍蕨菜、保鲜蕨菜、保鲜竹笋、薇菜、野生香菇等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远销天津、上海、武汉、长沙、广西、深圳等省市食品公司及各大中小型超市。该产品品质脆嫩可口,色鲜味美,具有开胃健脾,延年益寿的功能。是家庭生活和馈赠的佳品,同时也是各大家庭、餐馆独特的山珍佳品。
棉菜粑
棉菜粑 在过去,过端午节、重阳节时江口人民都注重做棉菜粑来庆祝节日。棉菜粑是江口传统的一种美味小吃,色泽黑绿,具有柔软清香,不粘不糯,口感舒适等风味。由于棉菜兼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用,所以更得人们的青睐。棉菜粑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粘米(1:1比例)、白糖、芝麻(或豆腐、腌菜肉)、棉菜(白蒿)、花生、酸辣椒、精盐、熟猪油等 在江口,随时可以购买到风味独特的棉菜粑。 原 料 糯米、白糖、粘米、芝麻、棉菜(白蒿)、花生、桐子叶、酸辣椒、精盐、熟猪油。 制作方法 1.将糯米、粘米分别淘洗净
江口油茶
油茶油茶非“茶”,江口当地的老百姓家里嫁女的时候,出嫁前一天晚上坐花宴、唱伴嫁歌,主人为了酬谢宾客和亲朋好友,晚饭后,特花几小时做成夜宵粥。而主人却谦虚的说成是喝茶,故称“油茶”油茶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绿豆、黄豆、大米、骨头汤、胡椒、花椒、姜葱。将玉米用水煮透后洗净,搓掉外皮。将绿豆、黄豆炒黄后再着油炒。约10分钟后将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加骨头汤煮。约半小时后起锅,即食。油茶从外观上看像粥,但他既有骨头汤的辛香,又有五谷粮食的清香,味美至极。现在,凡到酒店或农家乐,来江客人都能品尝到一碗美味可口的
榨萝卜
榨萝卜榨萝卜不同于泡萝卜,呈粉红色,半透明状,可切成片、条糌上糍粑辣椒吃,香脆可口,酸中带甜。可以除乏解疲。江口榨萝卜主要原料是本地产的原生态圆润光滑的红萝卜、盐、冰糖;将红萝卜洗净放在瓷缸内,一层萝卜一层盐,其间加入适量冰糖。萝卜放完后用原生态稻草盖上,用太平河中无污染石头压住稻草,浸泡30天左右可食
江口牛干巴
江口牛干巴是本地区的传统食品,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是居家旅行、探朋送友的必备礼物。 江口牛干巴采用江口本地生产的环保生态黄牛肉为主料,配以植物油、白糖、精碘盐、花椒、白酒等为佐料,通过传统工艺精心烹制而成。成品色美味佳,是正宗的原生态产品。江口牛干巴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土特产,以高家牛干巴、昭凤牛干巴最为有名
紫袍玉带石
紫袍玉带石属我国极为稀少的珍贵玉石,独产于江口县德旺乡金盏坪。紫袍玉带石质地坚硬,光洁圆润,色彩鲜艳,手感细腻平滑,具有天然油脂和光泽,是工艺品雕刻的上乘材质。用此玉雕琢成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适用、收藏、观赏价值,用它制成的梵净山玉砚、屏风、壁画、茶壶、茶盘、茶杯、生肖牌、挂件、手链、弥勒笑佛等,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用紫袍玉带石雕刻的梵净山玉带九层塔现存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阅读全文

与铜仁江口的本土文化拥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