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意识形态的文化问题有哪些

意识形态的文化问题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1-26 08:46:34

1. 什么是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

非意识形态是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如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这些非意识形态也是社会观念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出自《意识形态原理》。

(1)意识形态的文化问题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1、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能动作用;

2、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具有历史继承性;

3、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平衡的,有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思想领域会超过当时经济上先进的国家。

自从阶级产生以后,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级由于其利益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地位决定的。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的意识形态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一味模仿学习西方的价值观中国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制度,不必去跟着西方的意识形态走。

2. 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一种观念的集合。

意识是世界的内在规定、一般规律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和万物的其它组成部分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物”或物质。

形态是形式的别名、形态就是形式。形式是认识对象的彰显和外露部分,是我们认识对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定必须经过的桥梁。

(2)意识形态的文化问题有哪些扩展阅读:

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形式:

1,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或形式的本质、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

2,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世界和万物的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等。例如:天体运行、四季变化、社会运动、人体行为。

3,社会意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例如,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的繁衍生产行为。

4,我们要发现意识,全面了解和掌握意识的特征,必须通过意识的表现形式这座桥梁,通过观察世界和万物的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等意识的彰显部分才能够实现,舍此再无其他道路。

社会意识形态表述形式:

1,,意识的表述形式是人所创造的概念、理论、观点、知识等。

2,现绝大多数人所说的意识形态,是指狭义、具体的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

3,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意识是人关于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和行为的意识、意念、愿望、理想、方案、路线、观念。

4,我们通过观察人的社会活动和行为就可以发现社会意识、了解和掌握社会意识的本质和特征。

5,社会意识的表述和传播形式是社会个人创造的思想、观点、理论、主义、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图画、法律、规章等。

3. 中国当代文化问题有哪些

文化建设变成文化产业的建设势不可挡。事实上,这不过是开端而已,远不是终结。虽然一些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但整体而言依然具有许多困难。对此姑且不论,就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中国和西方如美国相比还存在非常大的距离。但关键不是人们是否要坚持走文化产业的道路,而是人们如何走文化产业的道路。

目前的文化产业建设必须面对当前中国文化现状的种种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文化在不同方面的非均衡性发展。

首先是精英和大众文化的差异。中国的文化精英在文化的消费方面无疑具有优越性。他们是大学教授、文学家、艺术家和其他文化专业人士,除了阅读哲学、宗教和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之外,还在各种不同的时间出入美术馆、画廊、剧院等。与此不同,一般大众也许主要是消磨在电视机前,为各种节目特别是流行的电视剧所吸引,当然也有可能到歌舞厅去唱歌和跳舞。精英和大众文化的差异无疑是显着的,正如传统所说的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差别。但现在的问题是,精英文化缺 少对于大众文化的引导,相反,大众文化往往借助于流行文化构成了对于精英文化的冲击。

其次是城市和乡村文化的距离。因为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异常突出,所以在文化方面的差距特别触目惊心。城市的发展日益趋向现代化,但乡村的建设比较而言是落后的,甚至是停滞不前的。当城里人借助各种现代的技术如有线电视、互联网和各种先进的文化设施享受各种文化产品的时候,乡下人只能收看电视中的几个节目。也许乡土文化更多的是各种传统的节庆,婚丧嫁娶,还有麻将和赌博等。一个典型的城市和乡村文化的距离的范例是超级女声的比赛。当城市为此狂欢和痴迷的时候,乡村对此却极其冷淡和毫无兴趣。

最后是中国和西方文化的矛盾。当代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对世界封闭的国家,而是面向世界,以主动的姿态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这也导致中国当代的文化不仅保持了中华民族自身的,而且包容了世界的,其中主要是西方的。于是我们看到两种情形,一方面是儒家文化的复兴,如读经、尊孔和办国学院,另一方面则是基督教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的引进,如最突出的是在青年大学生中基督教神学的介绍和西方生活方式的接受。在一定范围内,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强势。一个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面对西方情人节的玫瑰、烛光、美酒和咖啡,中国富有浪漫、想象和诗意的七夕却被人遗忘,而且即使被冠以中国情人节的美名,也激起不了那些痴男爱女的向望。

除上述所说的问题之外,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它们都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和必须解决的。但这种文化产业的非均衡性或者是非和谐的发展还不是当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最根本性的问题在于文化本性受到了伤害。必须承认,文化的产业化从行政控制中解放出来,甚至从某种狭隘的政策、政治、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文化产业的发展自身却具有一个致命的危险,即文化在产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时候,逐渐丧失文化自身的本性。在市场经济的游戏中,对于当代中国文化构成威胁的因素有三个:虚无主义、技术主义和享乐主义。它们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三种文化。

第一,虚无主义的文化。虚无主义主要否认人生和世界意义,也就是基础、目的和价值等。在当代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价值也就是儒家所主张的价值已经不再具有规定性,它至多只是一个文化遗产和遗迹。如传统的春节不仅是家人的团圆,而且也是对于天地的膜拜和对于祖宗的追思,但现在的春节却完全改变了其本性。在饥饿的岁月里,它是饱餐的时机,但在温饱的年代里,它几乎只是一个例行公式。人们不敬畏天地,但未必就崇拜上帝。如在西方的圣诞节,人们到教堂去赞美上帝,在家里和亲人相聚。但在中国的圣诞节,人们往往和朋友们狂欢。既不是天地,也不是上帝,而是各种体育和娱乐明星成为了我们时代的偶像。他们并不代表某种最高的原则,而是因为他们在某个领域里第一,是名人。但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各种类型的造星运动,它将一个非英雄变成英雄,如芙蓉姐姐。这些人物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虚无主义的明星。

第二、技术主义的文化。当代的各种文化只要它试图进入市场的话,那么它们都必须借助于技术,最主要是传媒技术、信息技术。例如广告就是极端情形。一种文化产品已经被技术处理过了,而广告对于这样一个技术化的文化产品还要进行再度技术处理。就技术方面而言,当代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虚拟化。一个虚拟的文化产品所呈现的特性为:假的如同真的。因此人们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如同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一样。但这容易混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的网络依赖症就是如此。正如人们依赖酒精和毒品所制造的麻醉和幻觉一样,网络依赖症就是对于虚拟世界的依赖。它无非表明,人被技术化了,人被技术所制造的虚拟世界所控制了。

第三,享乐主义的文化。当文化成为产品的时候,它就要提供给人消费。所谓消费就是满足人的欲望。人有各种欲望,有身体的,有社会的,还有精神的。但身体感官欲望的满足,亦即享乐,成为了消费最直接的形态。因此一些文化产品便直接或间接地将享乐主义作为自己的原则。于是不仅所谓的娱乐文化,而且一般的文化也奉行这样的口号:娱乐至上,娱乐至死。更有甚者,有的文化产品为了刺激人们的欲望,诲淫诲盗,宣传色情和暴力。这种文化就不是一般的享乐主义了,而是假丑恶,是走向犯罪。

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必须针对上述三种倾向,开辟新的道路。反对虚无主义,让古今中外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世界;反对技术主义,让技术不要控制万物和人;反对享乐主义,让欲望不要越过其当代历史所确定的边界。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建设一个中国的现代的文化。它是中国的,因此是民族的;同时也是现代的,因此是与时俱进的。这种中国的现代的文化便实现了文化自身的本性:陶冶和塑造人性,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障 碍 与 认 同
——当代中国文化问题
http://www.lib.shu.e.cn/techang/gehongbing/zhangai.htm

4. 在哲学中,“意识形态”通俗的讲是指什么

哲学中的“意识形态”通常指的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类思想中的反映。
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定义
G.马尔库塞指出,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有三种定义(1)是对历史唯心主义的否定和揭示.(2)它是一种对社会存在的系统解释.(3)它在总体上是一类确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受社会存在的制约.个人或集体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受这种文化的影响

以下是几位哲学家对“意识形态”的观点:
阿尔图塞(Louis Althusser)
意识形态是一个诸种观念和表象(representation)的系统,它支配着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
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真实的生存状态想象性关系的再现。
为了说明我关于意识形态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议题,我将首先提出两个主题,一个是否定的,另一个是肯定的。第一个主题涉及到用意识形态的想象形式来"再现"的对象;第二个主题涉及的是意识形态的物质性。
主题一:意识形态再现了个体与其存在的真实状态的想象性关系。
……当我们承认意识形态并不与现实对应时,亦即承认意识形态构成了一种幻觉时,我们就是认可了意识形态构造了一个现实的幻觉,它们只需被"解释"为发现了隐含在那个世界想象的表象后面的世界之现实(意识形态=幻象/暗示)。
主题二:意识形态有一个物质的存在。
在说到那些看来塑造意识形态的"观念"或"表象"但却没有一个观念的或精神的存在,有的则是一个物质存在时,我已经触及到这一主题。我甚至提出,"观念"的观念性或精神性存在只出现在"观念"的意识形态中,或意识形态的某种意识形态中,这里我要补充说,它只出现在自科学涌现以来似乎就奠定了这一概念的意识形态之中,亦即出现在科学实践者在其自发的意识形态中向他们自己展示(真实或虚假)的"观念"之中。

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意识形态特别指涉在表意层面上展开的权力斗争的方式;尽管这种表意活动卷入了各种霸权过程,但并不是在各种情况下都处于维持统治的支配水平上。
意识形态通常被感受为自然化和普遍化的过程。通过设置一套复杂的话语手段,意识形态把事实上是党派的、论争的和特定历史阶段的价值,显现为任何时代和地点都确乎如此的东西,因而这些价值也就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和不可改变的。
简言之,意识形态是一个话语问题,一个处于历史情境中的主体间的实践交往问题,而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我们所叙说的命题问题)。意识形态也不只是一个偏向性的、偏见性的和党派性的话语问题,尽管没什么人类话语不是这样。
意识形态是指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的贯穿在并奠基于我们实际陈述的那些价值观结构,我说的是在其中我们言说和信仰的方式,它们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有关……亦即情感、评价、感知和信仰的模式,它们与社会权力维系具有某种关系。

吉尔兹(Clifford Geertz)
就研究意识形态的社会决定因素而言,存有两种主要的路径:利益论和张力论。在前者看来,意识形态乃是一种面具或武器;而对后者来说,意识形态则是病症和处方。以利益论来看,意识形态的主张要在争取优越的广泛斗争的背景中加以考察;依据张力论,则是在修正社会心理失衡的漫长努力背景中来考察。在前一种背景中,人们是追逐权力,在后一种背景下,人们则是逃离焦虑。
尽管有其他差异,但所谓认知的和表现的符号或符号系统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都是信息的外在资源,人类生活正是依赖这种资源加以塑型的,所以它们是感知、理解、判断和运作世界的超个人的机制。文化的种种模式--宗教的、哲学的、美学的、科学的和意识形态的模式都是一些"程序";它们为社会的和心理过程的组织化提供模板或蓝图,就像遗传机制为有机体过程的组织化提供了这样的模板一样……人这种制造工具、会笑和会撒谎的动物,也是未完成的动物,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自我完成的动物。人是他自我实现的主体,他从符号模式建构的一般能力中创造出界定自身的特殊能力。或者说,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正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建构,以及社会秩序的图式意象的建构,人才使自己无论好歹地成为一种政治动物。
作为文化系统,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应在其分别表征的总体情境的不同符号策略类型中找寻。科学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命名情境结构,亦即包含其中的对待这些情境的态度是无功利性的,其形式是节制的、简洁的和绝对分析性的,通过回避最有效的陈述道德情操的语义学手段,科学寻求最大限度的思想明晰性。而意识形态命名情境结构的方式则是,包蕴其内的对待这些情境的态度乃是一种承诺。其风格乃是华彩的、生动的和有意暗示性的:通过科学所回避的语义学手段来表达道德情操,它追求唤起人们的行动……科学是文化的诊断性和批判性层面,而意识形态则是文化的辩护性和论辩性层面,它指的是"文化的那一个部分,即主动关心信仰和价值模式的确立与捍卫。

詹姆逊(Fredric Jameson)

从这一较高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本质上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第一种意识形态模式并不能给予我们多大帮助,因为现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某一种思想体系是真理还是谬误的问题,毋宁说是其在阶级斗争中的功能、作用及有效性问题。现在人们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任务是合法化和领导权(这两个词分别来自哈贝马斯和葛兰西),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一个统治阶级能够永远依靠暴力来维护其统治,虽然暴力在社会危机的动乱时刻完全是必须的。恰恰相反,统治阶级必须依靠人们某种形式的赞同,起码是某种形式的被动接受,因此庞大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就是去说服人们相信社会生活就应该如此,相信变革是枉费心机,社会关系从来就是这样,等等。而同时,可想而知,一种相对抗的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例如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不是作为关于社会状态的"科学"--向占领导权地位的意识形态提出挑战,揭穿、削弱这种意识形态,使人们不再相信它,作为更广阔范围内夺取政权斗争的一部分,还必须发展自己与之相对的意识形态。

拉克洛(Ernesto Laclau)
意识形态不是由对肯定的本质的误认所构成的,确切地说是相反,意识形态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以下事物所构成的,即没有认识到任何可能性不确定的特征,以及没有认识到任何最终弥合的不可能性。
.

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
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最初是一个黑格尔式的概念,后来被用于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批判,这个概念所拥有的许多令人信服的力量来自尼采和弗洛伊德。它的新颖之处就在于:理性现象可能比起非理性现象晦暗,更难以把握。它的神秘化力量可以如此隐蔽,以至于逻辑的艺术不足以打碎这种神秘。神秘化源于一种无意识的意图,将神秘之物给神秘化了。
就像康德超验辩证法中的理性一样,意识形态可能是幻象的必要来源。这也许是最近的一种看法。假如人们相信阿尔图塞的话,那么,意识形态总是表现了某种方式,正是在这种方式中,意识会经验到它对决定它的那些客观的和物质的条件的依赖,亦即对科学理性在其客观性中要加以把握的条件的依赖。然而,一个必然产生的疑惑是,这是否同时在告诉我们以下意识的某种怪异性,这种意识是有关科学所控制的秩序的,确切地说,与科学所属的东西相关,亦即主体的断裂,科学与存在之间的巨大鸿沟和"游戏"。

比尔格(Peter Bürger)
应该注意到,在这种模式中,意识形态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社会现实的拷贝,亦即社会现实的复制,而应看做是社会现实的产物。意识形态是一种活动的结果,这种活动对作为一种不充分事物的所经验的现实的反应("真正的现实",亦即人在现实中展开的可能性被压制了,因此人被迫进入在宗教领域中"幻想地实现"他自己)。意识形态并不仅仅是某种社会状况的反映;它们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各个部分:"意识形态的要素并不只是掩盖了经济利益,它们不只是标语和口号:它们是所进行的现实斗争的组成部分和要素。"

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意识形态"在社会学分析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术语,但这个术语的困难首先在于:要么它是用于描述:a)一个阶级或其他社会集团系统的或自觉的信仰,恰如"意识形态的"这个词的通常用法是意指一些普遍原则或理论主张,或通常不那么中听的说法,是指一些教条。要么是用于描述:b)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独特的世界观或普遍观念,它既包括一些系统的和自觉的信仰,也包括不那么自觉的和系统阐发的态度、习惯和情感,甚至包括一些无意识的假定、意旨和承诺。

威廉森(Judith Williamson)
意识形态就是某种意义,它是由社会的状况必然产生的,并有助于永久维持这些社会状况。我们会感到有一种归属的需要,一种身处某个社会"阶层"的需要,尽管这种需要很难察觉。实际上这种需要也许是想象性地被赋予的。我们所有人都真实地需要一种社会存在,一种共同文化。大众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就提供了这一需要,它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潜在地)实现一种肯定的功能。

齐泽克(Slavoj Zizek)
作为一种信念,一组观念、信仰、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在概念被用来使我们确信其"真理",但实际上服务于某种隐含的特定权力利益。与这一概念对应的意识形态批判模式就是征候式阅读模式:这一批判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裂隙、空白和笔误来揭示官方文本隐含的偏见--以"平等和自由"来揭橥市场交换中合作者的平等和自由,当然,这种市场赋予生产方式所有者以特权。
意识形态不再被视为一个保证社会再生产同质的机制,不再作为"社会的凝聚力";它变成了一个维特根斯坦式的含混关联的和异质的过程的"家族",其范围是严格地局部性的。依照这些思路,所谓的统治的意识形态主题批判努力要表明,一种意识形态要么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但不限于某一社会阶层,要么揭露意识形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是边缘化的。

5.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

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政治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 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君主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

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出某种政治与文化计画作为参考的社会运动、机构、阶级或大团体,他们的整体观念、原则、教条、迷思或符号。它也可以是通常用来界定某个政党及其政策的一整个政治思想结构。

通常是某些道德观形塑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关于文化的分类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非对称):(一)文化和意识形态呈二元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结构四面相,反映 出文化结构的多维性。观念文化的核心,是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 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观念和思想的体系及功能制约着文化诸体系的发 展,后者可以不及前者,但不能超越前者。文化诸形式的经验表达,不是纯粹的符号行为,而是与观念和思想 体系的价值规定相关的社会行为。文化反映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制约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内容。因此,文 化和意识形态在社会精神文化体系中是二元结构。
(二)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作为人类经验生活的总结,文化符号、文化信息、文化类型 、文化模式和文化交流都是它的一般反映。意识形态符号系统是人类经验生活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集 团意识、集团价值和集团模式成份,因而意识形态常常导致产生与文化相异,甚至相对立的文化形式。阿尔都 塞认为,生产关系决定文化,生产关系是人类经验生活的一个特殊领域,它产生的特殊的文化,就是意识形态 ,即在这个物质环境里思考的问题,是阶级意识的文化,所以文化是一般经验形态,意识形态是特殊经验形态 。
(三)文化和意识形态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在文化体系内,文化和意识形态先有因果关系。文化是先于 意识形态的人类经验的符号表征。一定历史阶段内,符号表征图示发生了质的变化,一种理性的经验抽象符号 图示成为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观念形态,在文化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多元结构的文化客体受制于一 元结构的意识形态主体,二者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原因,反映着观念形 态制约的生活现象;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理性抽象的结果,表现了文化生活和社会观念生活的本质。意识形态神 圣化过程取代文化经验的世俗化过程。观念形态的文化历史,一般文化成为世界的经验性表象观念,意识形态 则成为世界的文化性本质观念。“重组和再解人类经验和观念,不能从旧的框架出发展望世界,而应从新观念 对现存价值观念体系挑战的解释出发。”(注:黄龙保:《领袖文化》,第44页。)这即是对文化理解的意识 形态诠释。关于文化类型的马克思的三大类型说、斯宾格勒的九大类型说、汤因比的二十六大类型说,都具有 鲜明的意识形态因素(注: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133页。)。还有贝尔等人的“意识形态终结”( 注:D·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3页。)、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注:魏晓锋、朱月潭:《亨廷 顿‘文化冲突论’剖析》,《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等观点,以及后现代主义、后保守主义的理论或 社会主张,都是溶文化研究和意识形态分析为一体,而其中意识形态因素显然超越单纯的文化因素而占有很大 比重。
(四)文化中心与意识形态中心。在文化模式的评价问题上,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个文化模式赖以生存 的环境决定了该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特殊性,因而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文化中心主义则认为自己的文化模式 是唯一的,其“依据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优于其它文化模式,是评价衡量的中心和标准,如“西 方中心论”和“东方中心论”就是如此(注: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98页。)。这两种观点均失之 偏颇。文化中心主义的绝对性,不免封闭;文化相对主义的灵活性,又难免缺乏稳定。但实践中,文化中心主 义仍然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生存标准。根本问题不是文化本身决定的。文化中心主义起主要决定作用的价 值评判标准是意识形态。观念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申张自己的社会中心价值观,文化因素对社会的 作用,受到意识形态的筛选,各个文化模式的中心论倾向,是该文化模式中意识形态中心论的折射。例如作为 意识形态的宗教,在文化模式的经验主义操作中就具有很强大的塑造性,从早期图腾崇拜到当今世界三大宗教 ,它们对文化、文化模式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以致于杰姆逊认为“没有宗教 ,便没有文化;今天的文化不成其为文化,就是因为没有了宗教”(注:F·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第30页。)。根据韦伯的分析,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形成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注:M·韦伯:《新教伦理 与资本主义精神》,第32页。)。“禁欲苦行主义”的“宗教冲动力”和“贪婪攫取性”的“经济冲动力”的 矛盾及历史发展与资本主义历史是分不开的(注:D·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3页。)。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既是一种文化模式,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模式,后者的中心成份大于 前者。杰姆逊关于意识形态七种模式的分析(注:F·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206页。)和泰 尔朋关于意识形态的八种命题(注:G·泰尔朋:《政权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政权》,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 ,第51页。),对文化中心与意识形态中心有详细的解释。
(五)文化整合与意识形态整合。文化整合即是个人、民族和国家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将文化物质、文化 丛赋予一定的结构而展示文化整体意义的行为。“文化与个人互动整合”、“个人选择整合”和“社会整合” 三种观点是文化整合中较有代表性的。“文化与个人互动整合”观认为,文化是非理性的情绪丛结的产物并受 制于情绪丛结。个人与文化和互动关系中,文化得到整合。文化交流及文化传播和人对文化的经验体认,使文 化整合得到明确的意义。“个人选择整合”观认为,文化整合的始创力量,是个人对文化的选择、排斥和修正 ,个人也要受到文化客体的制约。文化整合模式是偶然的反复的重新组合发展。文化差异是文化整合的内在根 据。故文化整合是相异的,文化整合过程的完成决定于整体对部分的取舍。“社会整合”观认为,社会规范着 个人,社会文化的事实的集合,强制性地限制着个人,即社会本身整合着社会,维持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集 体意识和集体良心是社会整合的力量(注:张翼、陈富强:《再论社会整合和文化整合》,《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意识形态整合是非个人性的选择,某种意义上,个人生来就在意识形态的框架内,因此, 意识形态对个人、阶层皆有先在的意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内容是一种理性的肯定,意识形态整合具有强制性 ,其目的是理顺并规范个人意识的行为遵从意识形态的范式。文化整合允许个人和社会互动互补,相互选择。 意识形态整合却不容个人选择适合的成份和内容,它是自上而下的层级整合和自下而上的递从整合相结合的控 制形式和操纵结果。意识形态整合包括观念整合、制度整合、价值整合和行为整合。其目的是保证社会整体导 向性的合法化——确立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因此,意识形态整合是观念、信念和价值统一的“上层建筑 ”,文化整合是观念、信念和价值统一的“基础”,意识形态整合最终反映文化整合和意识形态整合的最佳选 择。
(六)文化冲突与意识形态冲突。基于一定历史环境而形成的文化构建,内涵着特殊的文化特质、文化丛 ,由此组合成文化模式。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模式、其结构的形式不一,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然产生冲 突。文化冲突的核心是文化中心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文化价值的信念和它们的主导地位。文化冲突是相 同或不同文化类型或文化模式中,主文化控制、牵引或消蚀亚文化,特别是反文化的矛盾形式。一定时期,亚 文化与主文化并不相左,反而是一定程度上对前者的补充和完善,二者是互动互补的传递变化关系。主文化一 般难容反文化,但反文化并非一律是反动文化,一定条件下,反文化却可能代表着历史发展和社会的方向(文 艺复兴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冲突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文化批判,即对传统文化模式的内容、价值和根 基等确定性的文化因素和图示的辩证理性思考与批判。正因为如此,文化批判的锋芒和结果、甚至导致激烈地 社会冲突,乃至社会革命。这种状况已明显地超出了单纯的文化冲突范围,集中地表现了意识形态的意义。现 时代,文化冲突的实质大都是意识形态幽灵作祟。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方式、现代 价值观念与传统价值观念、现代社会发展目标与传统社会发展目标、现代的与传统的民主观、法制观、经济体 制与经济增长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时代课题,无不具有深深的意识形态烙印,反射出意识形态冲突的社会 影响。“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冲突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注:李森洋、张华全:《当代西方思潮辞典》 ,第190、345页。)。当前发展中国家在宏观层面致力社会现代化,在微观层面致力经济增长,比较恰当的有 效方式,是找到一条既不脱离意识形态又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途径,超越旧意识形态局限,求得意 识形态协调平衡。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诸社会批判理论和实践,对迟发 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意识形态冲突有警示意义,敌对意识形态间的冲突,不仅是不同观念形态的理 论学说、价值观念间的矛盾,而且也反映出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间的斗争,这是意识形态冲突的根本利 害所在。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是文化问题也是意识形态问题。概言之,文化是基 础和前提,意识形态是核心和枢纽,文化研究是发现社会发展的经验机制,意识形态研究是发现社会发展的政 治观念和社会心理机制。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流变,符合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从旧意识形态到新 意识形态的超越和确立,既符合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也反映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化因素。这两种研 究对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6. 有关国家意识形态的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少数有钱人控制国家,就像美国一样,即使在这个号称最自由的国家里,利益集团作为公民与国家权力的纽带,本来应该代表公民的利益的,但是这个中间环节都被上层掐断了。简单来说,这是个有钱人玩的游戏。
社会主义呢,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老百姓说了算,权力都在人民那里。
所以有钱人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老百姓也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两者就一定存在差异了。
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存在矛盾是有必然性的。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西方的一些国家就像美国,奉行的是霸权主义,从它侵略伊拉克就知道了。美国想扩张,想侵略,而我国想和平共处,所以两者之间就有了矛盾归根到底都是国家利益的问题。
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将它的价值观推广出去,是为了要大家都认可它的游戏规则,少一些人来反抗,要大家都以为资本主义好,去维护它,继续让有钱人剥削自己的剩余价值。所以有钱人就维护了自己统治权力!

7. 西方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有哪些方式

  1. 实施西化和分化。

  2. 在全球范围内借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极力宣扬“淡化意识形态”,企图让我们淡化政治意识形态,淡化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淡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 利用我们执政党内少数党员和政府中少数公务员的工作失误、少数分子的腐败行为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添枝加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加以丑化,企图使大众对共产党失去信任,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

  4. 利用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一事实,通过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无用了”、“社会主义失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了”等,企图搞乱人们的思想。

  5. 散布所谓“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黄祸论”等论调“妖魔化”中国,攻击中国的爱国主义为“狭隘民族主义”,视中国的社会主义为“极权主义”,企图搞乱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削弱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6. 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文化“植入”。

  7. 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信息网络等媒体输出文化产品,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8. 宗教文化传播。

8. 中国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成因如何

存在问题:现在中国在文化简史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束缚,至少在上层建筑可以这么说.同时主流文化和民间文化不能很好地融合,造成脱离状态.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世俗化的思想传入中国,拜金主义严重,传统文化的精髓无法与市场文化相抗衡.国民处于物质丰富,精神空虚的状态,急需相对应的文化建设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主流媒体提倡的文化建设并没有深度考虑国民的需求,而是像以往一样用赶鸭子上架的方法灌输给国民,必然会引起反感.
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教育是百年大计,什么都可以丢,唯独教育不能丢.无论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同时又要超越经济和政治的束缚,独立生存,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当前,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最重要的.高考改革,发展素质教育,高校改革,去行政化,注重学前教育,都是当前的任务.

9. 文化意识有哪些方面

意识就是对认识的认识。文化基本上是群体的认识。文化既包括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是人类通过自身努力所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生活在此基础上的人必然会受文化的影响。文化意识就是对群体认识的认识。人认识自己容易,意识自己难。文化也是一样,认识容易,意识难。难就难在意识是对已有认识的观照,认识不足或不成熟就无法对它进行观照。文化是随着群体不停成长的,文化不会失去自己的认同。文化内的阴阳一直互变着。文化就像一棵树,树干是思想体系,枝叶是学术和制度。学有哲学,数学和科学。术有艺术和技术。制度分政治,法律,经济,宗教和教育等。思想体系,学术和制度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中国哲学的内容和形式和西方的就不同。哲学是思想体系的基石,学术的观念和制度的理念主要都是哲学思想的体现。思想体系就是文化的纲领。掌握思想体系才能掌握整体文化。思想体系自然产生意识。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意识要看他对文化的思想体系有多少认识。认识不足就没有文化意识,文化意识产生于对文化思想体系的独到和整体的认识。

10. 当代中国存在的文化问题有哪些

当代中国存在的文化问题有很多,例如传统手艺正在逐渐失传。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里,文化问题总是无处不在,面对这些问题,加强道德教育是当前的首要准备。
现代中国存在的文化问题是什么?
目前中国文化简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束缚,至少在上层建筑中是这样说的。 同时主流文化和民间文化不能很好地融合,导致脱离状态。 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世俗化的思想传到了中国,拜金主义变得严重,传统文化的精髓无法与市场文化相抗衡。 国民物质富裕,精神空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急需进行相应的文化建设。
已经失传的传统手艺有哪些?
1、糖塑
糖工艺品,是汉族的民间工艺品之一,通常被称为吹糖、糖工艺品。 做这项工作的人被称为吹糖人,遍布全国各地。 糖塑以麦芽糖为原料,加热糖使其变软,吸收红、蓝、黑等色素,必要时可调出数十种不同的颜色。 之后,用剪刀、梳子、小竹刀等工具和竹片、弹簧、石膏粉等辅料,经过艺人吹、擦、拉、拉、捏、按、切等技术成型。 常见的有连年有鱼、二龙戏珠、麒麟送子、穆桂英挂帅、杨宗保点兵等,为传统工艺品。
2、瑶绣
瑶绣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刺绣的一种,是中国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广西壮族自治区刺绣历史悠久,刺绣工艺精巧精巧。 刺绣的图案、图案的颜色有一定的规定,即使是布也很讲究。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文明飞速前进的今天,许多传统艺术由于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减少,被人们忽视、遗忘、寂寞地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这些珍贵的传统技艺值得我们重视。

阅读全文

与意识形态的文化问题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