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香云纱的简单介绍
香云纱真正的名字应该叫‘莨纱’,只是这种面料穿在身上,走起路来会沙沙作响,一开始被叫作“响云纱”,后来人们可能觉得不好听,又根据谐音称之为“香云纱”。也有人说是由于以前上海一带流行穿这种真丝面料,而且颜色和当时香烟的颜色类似,所以叫‘香烟纱’,后来传回广东一带由于发音不同变成了‘香云纱’。不管名字是怎么来的,自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它的名字才真正被人们所熟知,不过能体现其技术传承的还是‘莨纱’这个名字。
现在的香云纱其实包括‘莨纱’与‘莨绸’,两者的染整工艺是一样的,只是在使用原料上有所不同。莨纱用的是带有提花绞纱孔的轻薄通透的纱类真丝布匹,凉爽透气,更加适合夏季穿着。莨绸则用平纹组织纺织,结构紧密的绸类真丝布匹,垂坠感比较好,但通透性不及莨纱,夏季穿着比较闷热,许多人买了真的香云纱,但是穿着并不凉快,其实是买到了香云纱中的莨绸而非莨纱。
由于莨纱的织造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市面上香云纱基本被莨绸所统治,所用的真丝面料也多种多样,有电力纺、素绉缎等等。这些面料有的也轻薄,穿着也非常凉爽,效果接近莨纱。
香云纱的制作过程
香云纱的生产过程主要就是晒莨过程。首先要挑选优质的薯莨打碎研磨成薯莨汁液,再把白色丝绸坯布放在薯莨汁液中完全浸透,待充分吸收薯莨汁后把布料提出,待水晾干后平铺放在草地上接受阳光的恩泽。草坪小草的长度必须在3-4cm,每10天就要修剪一次草坪。草的好坏也对香云纱的制作起着微妙的作用。青草上水汽的蒸腾和日光的暴晒,使得这块布匹的两面截然不同。面向阳光的那面比较干而且颜色浅。面向青草的那一面湿润而且颜色比较深。在晾晒过程中还要随时观察布料的颜色变化,把不均匀的染液用扫把扫均匀,并抹去表面的泡沫。从浸染到晾晒这样的过程要持续数十次之多,这期间还包括了封莨水,煮炼的过程。经过晒莨的布料就变成了棕红色。
晒莨
接下来也是香云纱面料制作非常关键的一步:过河泥。工人们把晒莨过的布一匹匹地排开在专用的涂泥缸旁,然后将珠三角特有河涌淤泥均匀涂抹在布匹之上。涂泥的重要步骤必须要在相对阴凉无光的地方进行,一般凌晨两三点就开始了。淤泥中的亚硝酸盐和布匹中的薯莨汁液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产出一种薄而坚固的黑胶,也正是这种黑胶使得香云纱色彩常新,放置几十年都会不褪色。然后工人们排成一列,手持布匹,准备清洗布匹。布匹的漂洗不仅需要很大的力道,借助活水,来回翻腾清洗,还得掌握技巧,将淤泥洗净洗干净之后,就是再度晾晒。这时候,香云纱涂泥的一面已经不见了之前的棕红色,而是变成了发亮的黑色。
涂河泥
最后就是摊露,揉拉。在夜里,工人们要把染好的香云纱铺在草坪上,让它打上一层薄薄的露水,让香云纱接受天然水分的滋润。约1个小时过后,就可以放在案板上进行揉拉了。工人们用手掌将布向四面搓揉,这个作用相当于今天的柔软拉幅。最后再经过一次晾晒就可以卷布入库了。总之,香云纱的工艺流程十分繁多,而且全靠人工,需经过'三洗九煮十八晒',历时半个月左右才能完成整个过程。薯莨汁的浓度,浸染和晒莨时间,涂河泥的力度全凭师傅们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因此,这个工作不光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干的经验技术活,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干,这更加提升了香云纱的稀缺性和价值。
香云纱服装的特性
香云纱手感挺爽柔润,莨纱穿着透气凉爽,莨绸垂坠感好,具有防水、防晒,手洗牢度佳,易洗易干,经久耐穿等优点,是一种非常适合夏季穿着的面料。香云纱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随着穿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黑胶涂层会逐渐脱落,露出里面褐黄色的真丝面料。所以会越穿越柔软,越穿越有体香味,穿出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香云纱衣服。
香云纱所传承的特有“做旧”工艺,面料即使有光泽,也是内敛的亚光,不可能太靓丽,色泽一般都比较暗。薯莨本身还是一种中药,有清热化瘀的功效,还有防霉、除菌、除臭等功效,用香云纱做成的衣服也具有相同的“医用”效果。香云纱的珍贵更在于它的全天然,不仅原料天然,而且染料也是天然的。
真假香云纱鉴别
香云纱的鉴别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原布匹是否真丝。
有些商家会用棉布、粘胶人造丝、化纤纺真丝来仿制香云纱,良心一点的也会去做晒莨工艺。如果能抽出丝来进行燃烧法鉴别是最好不过了,棉和粘胶纤维燃烧迅速,火焰都是黄色的,会有烧纸的气味,烧后灰烬少。化纤燃烧会有刺激性气味,烧后变成块状。而真丝燃烧速度较慢,伴有咝咝声,并有烧毛发的味道。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观察摸手感,真丝手感非常亲肤,手摸会有种贴身感,且面料光泽强但色彩非常柔和不刺眼,不过这种方法一般外行很难鉴别,大家最好还是以水洗标为准。
第二种:是否经过了复杂的晒莨工艺过程。
有些“香云纱”用的也是真丝布匹,但是为了缩短工期,减少成本,商家会用印染的方法去模仿香云纱的风格,这种面料已经失去了香云纱纯天然的特性、纯人工的情愫。鉴别此类面料大家可以看面料的背面是否是黑色且油光发亮的,因为香云纱的过河泥面由于河泥和薯莨的相互作用都会变得乌黑且油亮。即便是只经过晒莨而没有过河泥的香云纱,背面也应该是晒莨后的深褐色,那些背面颜色特别是白色的或特别浅的肯定不是香云纱。另外,香云纱的总体风格颜色都是庄重的,深沉的,那些颜色特别亮丽的,鲜艳的一般都不会是真品。
第三种:莨纱与莨绸的区别。
上面已经说了一些两者的区别,莨纱比莨绸更通透凉爽。莨绸由于面料纺织密度过于密实,薯莨汁和河泥很难渗透到里面,所以表面的黑胶涂层比莨纱更容易脱落。市场上的香云纱一般用真丝电力纺来做的居多,也属于莨绸的一种,不过这种面料较轻薄,夏季穿还是比较合适的。
鉴别莨纱与莨绸,大家可以拿起布料在阳光下看,如果能看到沙孔且阳光能透过面料就是莨纱。也可以吹朝面料一口气,莨纱能明显感觉到气流,而莨绸只能感觉到微微气流,仿真丝基本没气流。
莨纱面料透光性,透凉。
② 香云纱染整技艺的技艺传承人
让梁珠津津乐道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布匹师傅到伦教学习香云纱技艺,但回到日本怎么也染不出香云纱。只有珠三角的河泥,才有满足香云纱制作所需的成分。
八旬老人经历了香云纱的三次创业:第一次是在44岁,“为人民打工”,办起集体所有的新民晒莨厂;第二次是在57岁,接手转制的“烂摊子”,以厂长之职率厂在夹缝中生存;第三次是在77岁,梦想越来越大。他不仅想将古老的香云纱染整技法产业化,还希望它成为广东的文化代表走向世界——这就是他的“大好基业”。为此他找来投资人,成立了公司。有传承,有发扬,梁珠还希望“有扶持”,因为香云纱的传承和保护还面临着许多难题。
梁珠说,他现在最大的希望,是香云纱文化产业园项目能获得更多扶持。“有我在的一天,香云纱就活着,不用进博物馆。”梁伯的话语略显悲壮,但仍不失豪气。顺德香云纱已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结果如何,让我们祝福他吧,祝福他追逐一生的梦想早日实现。
传承500年的香云纱染技 世界唯中国独有
2013年10月13日,工人在用传统方法制作布匹。
香云纱,是利用广东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液汁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顺德地区特有的河涌塘泥覆盖,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纱绸制品。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桑蚕丝织物质地轻薄、爽滑,是一种越穿越油润乌亮,越穿越轻快凉爽的纱绸衣料。由于是纱绸制品,穿起来走路还会“沙沙”作响,所以这种丝绸制品最初名为“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成“香云纱”。
香云纱的染制技艺距今已有500年历史,2008年,顺德成功将“香云纱染整技艺”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世界只有中国能生产香云纱,顺德伦教街是香云纱的传承地。制作香云纱的整个晒莨工艺流程十分繁复,一共要经过14道工序,薯莨、河泥、草地、阳光乃制作生产缺一不可的四要素
③ 郑振铎、茅盾和叶圣陶在1920年11月发起了什麽组织
郑振铎(ó)(1898~1958)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着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同时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
着有专着《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译着《沙宁》《血痕》《灰色马》《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郑振铎文集》《郑振铎选集》,编辑《中国短篇小说集》《北平笺谱》(与鲁迅合编)等。其中《猫》入选人教版初中教材第七年级第二学期第26课。诗篇:《我们是少年》。
郑振铎祖籍福建长乐,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1917年夏,靠亲友的帮助到北京进铁路管理学校求学,课余读了不少西方社会学着作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思想上、文学上都受到启蒙教育。不久结识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等人;五四运动爆发时,他们各自成为所在学校的学生代表,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1919年11月,他们一起创办了《新社会》旬刊,提倡社会改造。1919年12月,《新中国》月刊发表了他翻译的列宁的《俄罗斯之政党》。1920年夏,他和耿济之共同翻译了《国际歌》歌词。 1920年11月,郑振铎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1年春,他毕业后到上海工作。不久担任《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编辑,又由沈雁冰介绍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同年5月10日,他主编的文学研究会机关报《文学旬刊》创刊,为初期新文学运动中有影响的刊物。同时开始主编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还参与创刊了《戏剧》月刊、《诗》月刊等。1922年 1月,他主编中国第一个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周刊,并写作了许多作品,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事业起了开山作用。1923年1月,他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在此期间,他在《文学旬刊》、《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评论,与封建旧文学作了坚决的斗争,并批评了新文学阵营中一些人"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成为当时与沈雁冰齐名的文学研究会的重要理论批评家。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与叶绍钧、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暴行。同年,他参加发起"中国济难会",并与郭沫若、沈雁冰、胡愈之等人签名发表《人权保障宣言》。这一时期,他撰写的主要学术着作有《俄国文学史略》、《太(泰)戈尔传》、《文学大纲》等。《俄国文学史略》(1924)是中国这方面第一本专着,对介绍俄国文学(包括苏联文学)起过积极作用。书中列专章介绍评述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文学理论,高度评价了高尔基的创作及其文学思想,在当时尤为难得。《太戈尔传》(1925)是中国第一本介绍、评述印度着名诗人泰戈尔的专着。80万言的《文学大纲》(1927)将中外文学史及其名着合在一部书中叙述,开阔了文学工作者的眼界,在介绍世界文学历史、加强中外文学交流和比较研究等方面都有过大的影响。
1927年 2月,郑振铎与叶绍钧、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着作人公会",公会积极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的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与胡愈之等人致信国民党当局,强烈抗议屠杀革命群众,为此险遭逮捕。 5月,他乘船到欧洲避难和游学。在法、英等国家图书馆里,遍读有关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变文等书籍,并研究了希腊罗马文学,译着了《民俗学概论》(后毁于日军炮火)、《民俗学浅说》(1934)、《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1930)等专着,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1929)中的大部分作品。1928年10月,又回到了上海。
回国后,郑振铎参加发起"中国着作者协会",并任执行委员。1931年秋,去北平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此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眼界宽阔,充分肯定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934年,又出版了《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等论文集,以及借希腊神话题材歌颂现实的革命斗争的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这一个时期里,他还参与主编了着名的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文学季刊》等。
1935年春,郑振铎到上海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此后,他主编了大型文学丛刊《世界文库》,组织许多着名作家、翻译家、学者,系统介绍中外古典文学名着,规划宏伟。虽因当时条件所限未能全部实现原计划,但仍是30年代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成果。在这前后,他参加《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选工作,与鲁迅合作编选《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协助鲁迅编选出版瞿秋白遗着《海上述林》。1935年底,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6月,"中国文艺家协会"成立,郑振铎被选为理事。这个时期里,他还撰写了文学论文集《短剑集》(1936)和历史小说集《桂公塘》(1937)。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振铎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和创办《救亡日报》等。上海沦陷前后,他为国家抢救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古籍,并编选影印了《中国版画史图录》、《玄览堂丛书》、《明季史料丛书》等。1938年他的《中国俗文学史》出版,此书代表当时国内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抗战胜利后,他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上海分会负责人,并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他主编《民主》周刊。与李健吾主编《文艺复兴》月刊,号召作家为人民、为民主而写作,还编印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等。
1949年2月,郑振铎绕道香港进入解放区。7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为作协)的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化部副部长,以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等职。编着有《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1952)、《中国古代版画史略》(1985)等,并主编了《古本戏曲丛刊》、《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等。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书中基本上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专题,反映了他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958年10月18日,他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
郑振铎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是文学革命初期"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1921年6月,他进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血和泪的文学》),要求进步作家创作出"带着血泪的红色的作品"(《我们的杂记》)。从那时起,他一生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在社会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在文学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从事中外古今文学综合的比较研究,较早提出和着手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一贯重视民间文学和小说、戏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作了很多属于开拓性的工作。
青年时代曾回故乡
首先,要探索的是,郑振铎在青年时代是否回过故乡? 郑振铎虽然生长在温州,后来升学到北京,从铁路管理学校毕业后到了上海,长期在商务印书馆工作,但是,他和故乡亲人却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回过故乡。茅盾在1921年10月15日致启明(周作人)的信中就曾提及“振铎回乡葬祖去了”(见《茅盾书信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出版)。据研究郑振铎的专家陈福康博士考证,这次经福州到长乐葬祖的时间有一个多月。这里的“回乡葬祖”,自然是回到祖籍地长乐首占村老家了。1995年初冬,长乐首占村为纪念郑振铎征集有关的文物,征集到一件珍贵的资料———首占郑氏残缺的“讣告”,在一张八开纸上,尚能见到具名者共36人,其中有“缌服侄曾孙振铎”等字样,分析起来,这是郑振铎的曾伯祖或曾叔祖丧葬的“讣告”,这正印证了他有“回乡葬祖”之行。另据首占郑氏族亲追忆,那个年代,首占“岱阳郑氏宗祠”内悬挂有许多反映郑氏先辈事迹的匾额和介绍,正中挂有明嘉靖名臣、刑部尚书郑世威(1503-1584年)亲书的“世培忠厚”的祖训……这一切,使郑振铎对先辈的业绩和可贵的品质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故乡增添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他虽然长期在异乡生活、学习、工作,但是,他却始终是关心和热爱故乡的。
与故乡人民心连心
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福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福州,各校学生曾先后两次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追悼被反动军警殴打致死的北京大学闽籍学生郭钦光;在厦门,青年学生举行集会示威游行,后来又发展成为有各界人士参加的国民大会,愤怒声讨军阀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五四的烈火,在八闽大地燃起,然而,日本帝国主义者却先后派军舰到厦门、福州,实行武装威胁,在福州甚至开枪逞凶。在北京的郑振铎闻讯,就积极参加组织旅京福建省学生抗日联合会,成为该会领导人之一。他参加编印《闽潮》,奔走呼号,声援故乡的反帝爱国运动,始终和故乡的人民心连心。原籍福建长乐的着名作家冰心,当时就读于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她就是在这次声援活动中认识郑振铎的。时隔60年,冰心对他的爱国爱乡热情和感慨激昂的发言,还有深刻的印象。
热情接待故乡学子
郑振铎虽然长期在京沪一带任职,但,凡是故乡有人来访,他总是热情接待,并仔细了解故乡的情况。由于历史上长乐属福州府辖,所以从概念上说,故乡的范围自然是比较大的。1939年夏天,福州一位文学青年———三山中学高中生陈洪海(“青青文艺社”社员),因为听说暨南大学文学院在院长郑振铎主持下,教授阵容很强,他很想越级报考该院。经当时在福州供职的着名文学家郁达夫(1886-1945年)介绍,到上海去拜访郑振铎,受到其热情的接待。郑振铎看完介绍信之后,先了解郁达夫在福州的近况,接着又详细问及:陈仪(1886-1949年)主持福建省政府有些什么“措置”?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1891-1969年)在治理教育方面有哪些成绩?因为那时正值郑贞文进行本省教育改革,省立县立学校停换教员校长的时候,他从报纸上已看到一些报道。他认为“郑贞文也有郑贞文的苦衷”,他特别关切地问:日本帝国主义者在福州横行的表现、福州的建设、文化事业进展、故乡失业人数和群众生活的情况怎样?……陈洪海介绍了有关情况之后,他感慨地说:“大概民国十七八年时代,福建人最来得乐观!”最后,郑振铎说,曾在福建出版的一本文学杂志上看到陈洪海的作品,颇为赞许。故乡的文学青年往访郑振铎,当然不止一个,黄骏霖先生在《忆西谛郑师》(载《榕花》1981年第一期)一文中,也谈及他在燕京大学求学和上海执教期间,受到这位“大同乡”亲切接待和关怀的情况。这些事例说明,郑振铎当时虽然没有到福州,但对故乡的情况却有所了解,并且极为关切。当然,他对故乡情况了解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
不忘故土乡情深厚
郑振铎不忘自己祖辈生长的故土,还表现在他的乡情上,他总是公开标明自己是福建长乐人,有时撰稿编书,还特意署上“长乐”二字,例如《清人杂剧初集跋》结尾时,就署“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本集印成,长乐郑振铎跋”他编的一本书名就是《长乐郑氏汇印传奇第一集》,在此书的序文后,也署名:“一九三四年七月七日长乐郑振铎序”,甚至在他的印章中,也使用“长乐西谛”。“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直至他遇难的前十天,在“最后一次讲话”中,还说“我是生长在温州的福建人”。
郑振铎虽然自幼生长在温州,但因家庭生活环境关系,却能说福州方言,他和家里人日常谈话都是用福州话。1931年冬,郑振铎在《纪念几位今年逝去的友人》(载清华大学《文学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一文中,提及他和胡也频(1903-1931年)在上海会面的一些情况时写道:“他和我见面的时候不少。他那生疏的福州话,常使我很感动,我虽生长在外乡,但对本地的乡谈,打得似乎要比他高明些。”这就是说,他们二人虽然长期在外地,但是郑振铎的福州话,要比胡也频说得好些。在饮食爱好方面,郑振铎也是保留着家乡的特色,以富有家乡风味的闽菜,招待文朋好友,显然,这是郑振铎所感到自豪的。他宴请鲁迅、冰心等人,席间吃的就是其母亲亲手烹调的福建菜。郑振铎还很喜欢福建的水仙花,曾把家乡人送去的水仙花特意赠给鲁迅。
乡情流露在作品中
我们从郑振铎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感情之深。1926年,郑振铎到莫干山避暑期间写的散文《月夜之话》,通过月下乘凉的絮语,非常自然地流露出他对福州民歌的喜欢和赞赏。高梦旦先生向他介绍了三首福州民歌,他都一一抄录下来,并把福州方言民歌译成普通话,加以解释,通过自己的作品介绍给读者,的确像《真鸟仔》这样的福州民歌,“恐非‘非福州人’所能了解”,郑振铎因为懂得福州地区方言,才能够把原意译出。
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他撷取了赴欧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断,写了《海燕》。他凭借对故乡的了解,用工笔的手法描绘家乡在万物峥嵘、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回来的逗人喜爱的小燕子,任情地横掠斜飞,飞倦了就返回一年前的旧巢安身。他写道:“燕子归来寻旧垒”,“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活泼的小燕子。”在“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的海路上,“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他从内心抒发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祖国和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郑振铎长期在异乡,却能够乡音不改,在生活、饮食、爱好等方面,保持福州的特色,甚至反映到其作品之中,不但是从其家庭长辈接受了影响,还因为他和闽中文化人士常有交往。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5月,他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之后,得到该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的赏识,并于1923年与其小女高君箴(蕴华)结婚,感情十分融洽。高梦旦(1870-1936年),原名凤谦,常用笔名崇有,籍贯也是福建长乐,他是26岁才离开故乡的,老家就在与郑氏祖居地首占一田之隔的龙门乡,这样,郑振铎的一家仍然保持着家乡的某些特色,也是很自然的。而高梦旦学识丰富,谙熟闽中民间文学、方言和风土人情,也使郑振铎得到不少教益。
福州之行收获巨大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曾回到福建。1954年春,他在文化部任职期间,参加“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于2月27日到达福州,慰问驻福建前线三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作为慰问总团代表之一,曾在前线某部大会上讲话慰问驻军并作过报告,以具体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祖国在总路线照耀下四年来各方面建设的辉煌成就,给广大指战员以极大鼓舞;他和代表们登山越海,深入前线进行亲切的慰问活动,受到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在此期间,他还和文艺界人士举行座谈,进行了参观活动。他对福建发展的大好形势,有着很深的印象。3月4日,他在给友人刘哲民的信中写道:“福州市面很繁荣,土特产不少,因为交通不大方便,有的东西便无法运到外面推销。像漆的筷子,最为精良,但运到外边的却不是上等货,纸张也很好,水果极多,将来当能大大交流也。”信中还提到“工作很忙,不能有时间写信;但有些故事是应该写出的,不知在什么时候写?回北京后,又要大忙,恐更不容易动笔了。”4月1日,他在信中又写道:“这一月多的慰问,收获甚大,或将写几篇文章出来,正在仔细打腹稿;不知能否写好?”的确,他此行收获很大,故乡的山山水水,许多生动感人的事迹,在他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然而,由于他返北京后公务繁忙,终未能及时动笔。1957年他又因公来福州,关心问及清道光年间福州才女李桂玉所作的长篇评话《榴花梦》收集的情况。这部巨着,全书360卷,483万字,比《红楼梦》长4倍,他亲自查阅此书,建议由福建省文化厅,福建师大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珍藏。令人惋惜的是,郑振铎虽然对故土情深,但终因身负重任,工作繁忙,对外文化交流又多,不仅在来福建慰问一个多月里,他以公务为重,未曾回过长乐首占。1957年来榕以后,也未能再回故乡!
爱国爱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事实说明,郑振铎对故乡的感情很深,但这种乡情并非出于狭隘的家乡观念,他不论到哪里,总是积极投入于当地的爱国运动。他不论是在温州、在北京,或者在上海,他总是和当地文化人士一起,提倡新文化,并且积极投入反帝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他虽然能讲福州话,但与家乡来访的文学青年陈洪海等人谈话时,却是讲“国语”(普通话)。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他就主张“中国之知识界应一律说国语,如知识分子一直因循下去说他的方言,则国语永无普遍的一日。”显然,他虽热爱故乡,但他总是从整体来考虑,把对祖国的爱摆在前面的。而他为祖国的早日富强而忘我工作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追怀
④ 中国传统文化协会在哪里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该协会属于文化部主管的国家一级社团、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于1995年3月1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核准登记,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家一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⑤ “香云纱”面料很华丽珍贵!但是,你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作为一个生长在“香云纱”原产地城市的我来说,必须要给大家安利一波“香云纱”的服饰。这大概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还依靠纯原生态植物和纯手工织染的面料之一了。从上色到固色,都非常耗费时间和人力,最少需要半个月才能完成一匹布的染色,比起其他面料制作起来困难太多。
我们把这整个制作过程叫做“三蒸九煮十八晒”,整个过程长达半个月之久,制作出来的香云纱质地有韧劲却不失柔滑。一匹布正反有两种颜色,一面黑亮,一面呈彩色或棕色。做出来的衣服穿着凉快,不会沾身,有垂感,还有一种特别的古朴美,被称为面料中的“软黄金”。
而如今在顺德的伦教镇,有一个香云纱博物馆,香云纱的制作也大多都在伦教完成,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顺德旅游,并且体验一次香云纱的制作过程呢。
⑥ 1987年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成立于哪里
虐了乐克乐克
⑦ 香云纱的介绍
香云纱本名莨纱、莨纱绸是莨纱与莨绸的合称,北京称为靠纱。是岭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手工织造和染整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它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制作时间长,要求的技艺精湛,具有穿着滑爽、凉快、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因穿着后涂层慢慢脱落露出褐黄色的底色过去被形态的称为软黄金。[1] 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纯植物与矿物染整的丝绸面料。2008年,因社会上的炒作将原本的晒莨染整工艺以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原来香云纱是指莨纱变成了所有晒莨的产品都称之为了香云纱。1顺德伦教成艺晒莨厂为保护传承单位,该厂经理梁珠于2009年获得了香云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顺德伦教是这个产品染整技艺的传承地,有500多年历史传统的染整技艺,2009年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在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正式挂牌。2013年《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
⑧ 1987年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成立于哪里
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于1987年在安徽九华山会议期间成立 。
⑨ 茅盾等人发起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1921年在哪里成立的
茅盾与郑振铎等12人在北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提倡现实主义文学。1921年1月,接编《小说月报》,倡导文学写人生
⑩ 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于1987年在哪里成立
安徽九华山。。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