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举例说明民俗是如何养成和传承的
您好,是这样的,
一,社会性。是指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和约定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既有地域性,又具有民族性。所以民俗的社会性,也是指其群体性。
二,集体性。首先是民俗事象的产生,是集体创造的结果。或者是由个人创造,经集体的响应、丰富发展而来。其次集体性是指民俗的传承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集体的创造和传承,是民俗在流传上的突出特点。
三,类型性。又叫模式性。是指民俗事象在其表现形式上的特点,也是民俗事象中带支配力的主流部分。它为社会的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且成为约束其行为的标准。
四,传承性。民俗是一种历史持久的,由社会所传递的文化形式,是一种以传统的方式出现且大规模的时空文化的连续体,因而具有传承性。民俗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传承过程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体现了某一民俗的历史发展,即纵向的延续。
五,播布性。民俗具有空间地域上传播的特点,体现了民俗的横向传播。有两种方式:一是非常时期的民俗传播,如战争、灾荒、瘟疫流行等原因,迫使一个民族的人群发生大规模的迁徙,由一个地方迁入另一个地方;二是和平坏境中进行的传播,这时民俗文化的交流通常采用采借的方式进行,造成某一民俗文化向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扩散。民俗横向传播,由可能形成一定的民俗文化圈。
六,变异性。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象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民俗产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民俗变异是普遍现象。
七,历史性。又叫时代性,民俗发展在时间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八,地方性。又叫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指民俗发展在空间上(地域上)的特征。各地民俗存在一些差异,故而形成了民俗的地方性。
② 从民俗角度谈谈如何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节日
1、将传统节日适当增加为法定节日:
在传统节日与现代政治性节日比重大大失谐的情况下,尊重人们的风俗习惯,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显得迫切并必要。
2、加强对下一代传统文化的教育:
多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使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节日,对本国节日的温情和敬意感,在传统节日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之前,社会教育的功能缺位必须由学校教育来补充,才不至于出现传统节日的“断代”。
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有三点:
1、传统节日有着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2、有增进人际和谐,传承文明的作用;
3、有利于建构“和谐”社会。
在历史上,传统节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演化,整合着的。
③ 不同民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交流的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众多,国内设立有民俗文化交流平台,有网络、实际活动等形式,也有一些相近的民俗文化之间主动交流分享,同样是中国传统民俗,大家相互之间都是心存敬意的,大成国学院建议今后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保护中国的民俗文化。
④ 在如今这个时代中,如何将不同民俗文化相互融合使之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
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我们作中国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先前:传统文化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她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
现今:我们要承担起光大,把优秀中华文化应奉献给人类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别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未来:民族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要发展。站在今天,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今天我们的使命,责无旁贷。
⑤ 这些年来,民俗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那么该怎样发展民俗文化呢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对提高我国的软实力和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民俗文化是伴随着民族融合、战争、迁徒和自然灾害等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
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策略
传承人要坚守文化传承理念,不断进行创新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最宝贵的就是活态。其传承应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持续传承为重点,特别是作为民俗传承主体的民间艺人,要以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赋予民俗文化新生命,把厚重文化内蕴与现代理念有机融合,产生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融入现代人文元素的艺术精品,从而既解决了生存的经济问题,又推动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⑥ 如何传扬文化习俗的建议
如何更好的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想应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着手。
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正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去,又借助人们的不断创新而变化。青少年是国家的新一代,对学生的教育对传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坚定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吸引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西方文化的绝对优势难免会让很多大学生感觉到西方文化是否真的比中国文化更优越,他们心中有一种潜藏的自卑感。我们要让大学生克服这种自卑感,就要让他们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所以,大力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是当今的必要措施。我们要让他们明确中国传统文化以前是好的,现在是好的,将来也是好的。其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让大学生们明白传统文化赋予的使命。不仅仅是自豪感,而是责任感。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希望,如果他们都没有好好继承传统文化,那么他们的子女又会如何呢?所以我们现在重要做的还有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就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一样,传统文化也应该提升到那个高度。国家和社会应该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像最近几年流行的中国风,唯美的古诗词和中国画,中国传统乐器谱写的歌曲,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尤其是在经济崛起、国力大增之时,更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的潜力。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的传播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使中国文化成为吸引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孔子学院”的文化国际传播应该是搭建双向的桥梁:一方向是中国输出其语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向是从与国外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吸取其优秀成分,以服务于中国文化及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的事业。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理乍得鲍姆所说,“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同时这也将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中的名句,通过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巨大画卷中凹凸起伏的方块汉字展示给全球几十亿人面前,我们看到的是受儒家影响的大国风范和礼仪;奥运会开幕式正是颂扬了中国的儒学价值观。中国用活字印刷版不断变换的“和”字,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怀,和要与世界人们共同缔造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⑦ 如何传承民俗文化
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义务。
传统文化除了靠经典,像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献典籍来传承外,还要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处事方式、生活习惯、宗教风俗等来体现、来维持、来传承。传统的文化节日,均有倡导的主题,比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元宵闹花灯、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所以,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青少年对新媒体有种天然亲近感。通过卡通画、电脑游戏、动画片、讲座讲坛等形式将传统民俗文化传给下一代。
⑧ 如何促进民俗文化
首先,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利用周期性的传统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的传承。
其次,传统节日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与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础,它不仅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同时也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尽量利用传统节日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触摸民族魂灵,确认文化身份,树立民族自信。
第三,传统节日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凭借。
第四,传统节日是凝聚民心、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传统节日在千年历史中累积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这也是春节、端午、中秋等能够超越汉民族、超越地区、超越社会阶层而成为覆盖全国、甚至影响到东亚地区的节日大节的原因。在当代中国,要调动民众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视我们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特别是节俗文化传统,她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阶层物质、精神、伦理与审美的共同需要。
⑨ 怎样去了解中国古代的民俗文化
最有用的办法就是通过书籍来了解了,可以参考的书籍如下:钟敬文《民俗学概论》(我老师推荐看这本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风俗文化论》。常建华,《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何兆武、柳卸林主编,《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王仁湘,《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山东画报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