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
近来学界普遍关注着这样一个话题:进入市场的文化是否将变得低俗?雅文化和传统文化、精英文化是否将走向衰落?时尚文化、俗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将带来文化繁荣还是导致“文化沙漠化”?
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
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以静为雅,以动为俗;以庄为雅,以谐为俗;以虚为雅,以实为俗。
我以为在这种观念中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即以少数人的口味为准,把自己所欣赏的文化风格当做了惟一的标准,它忽视了大众世俗生活的文化权利。在我看来,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的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对于雅文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我以为要有具体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并不是谁家固定不变的专利。不要忘记,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为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此外,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京剧、越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应该说,不论大众的还是精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俗”和“雅”。都有自己从低向高、从浅入深、从粗到精的发展提高问题。
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雅”或“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精英或大众)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
怎样看待“文化重心下移”?
当前,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而精英文化却在市场上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我以为,对此应有冷静清晰的思考。
“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因此决不是什么坏事。每一个不把自己同大众对立起来的人,都不应该视之为“危机”和“失落”,而应视之为一种“归位”和生机。因为多年来,为民众所乐于和便于参与的文化形式并不丰富,相反是太贫乏了。至于雅文化的“失落”,则应该从其他方面找原因。比如:我们的雅文化发展机制本身如何?它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是否担起了应有的责任?是否表现出了应有的活力和水平?等等。而这里思考的前提,应该是澄清这样一些基本观念:俗文化和雅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究竟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还是互相排斥、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作出新的理论定位。
重新定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
我主张用马克思关于人类“三大生产”的理论来指导,以文化上的“生产与消费”的理念和思路,而不是以主体分裂和价值对立的观念,来把握所谓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才能走出传统观念的误区。
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文化活动也和物质生产生活一样,有生产和消费两大基本环节:一个是社会文化文明成果的创造生产过程,一个是社会已有文化文明成果的消费过程。这两个方面有统一的本质:它们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再生产、再创造活动。一切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可以定位于这两个方面:它们或者满足人和社会进行文化生产的需要,或者满足人和社会文化生活消费的需要。前者意味着不断为社会的文化生产、创造和更新注入活力,后者意味着直接成为人们社会文化生活的对象资源,使人们享受文化和文明的成果。与此相应,我们可以将各种文化现象,包括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在内,区分为“消费型”和“生产型”两种。
因此,我们可以将所谓雅文化与俗文化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文化上的“生产”与“消费”的基本关系。它的意义在于: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和我们这个时代来说,“精英”与“大众”的主体分层并不意味着,也决不应该理解为是人与人之间在文化占有上的分裂和对立,而应该合理地理解为,是同一文化体系自身结构和运转中的分工与合作;同样,“雅”和“俗”的文化定位,也可以看成是文化结构的不同层次、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成果的不同水平,而不是彼此根本排斥的对立形态。
生产与消费互动防止“文化沙漠化”
纠正俗文化和雅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简单对立的观念,确立文化生产与消费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是在日益走向市场化的条件下防止“文化沙漠化”的关键所在。
所谓文化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是指:一方面,让文化消费的需要,特别是它的发展需要,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需要和动力,以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并保持与大众消费更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让文化创新生产的成果,尽可能快地转化为消费的需要和动力,以帮助大众文化不断地上升到新的境界。
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双向趋近,达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是一个社会文化体系有良好机制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文化优越状态的整体表现。它呈现出的是一片文化繁荣、充满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犹如一片“生命的绿洲”;与之相反,如果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中,发生了文化生产与消费、“雅”与“俗”之间的分离和对立,那么不要多久,这个社会就将呈现出一派“文化沙漠化”的景象。
“文化沙漠化”的直接根源和核心标志,是文化创造力的衰竭和文化生产的低俗化。文化是与人的生存发展相联系的,只要人们仍在生活,就不可能没有文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什么样的文化———没有文化生产的发展,就意味着没有雅文化的创新,没有雅文化的创新,就没有俗文化的提高,于是整个社会在文化上就停滞、就老化、就“沙漠化”了。
总之,没有文化生产只有文化消费的社会,就会成为可怕的“文化沙漠”。要想保持文化,特别是文化生产的良性状态,避免发生“文化沙漠化”的后果,就需要全面地、均衡地理解和掌握文化上的多种辩证关系,包括文化上的一元与多元、统一性与多样性、生产与消费、文化生产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精英与大众、雅文化与俗文化、文化自身的创新发展与满足社会需要、群众文化生活中的普及与提高等等之间的关系。
这里,处理好文化体系自身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具有总体性的基础地位———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实现大众消费型(含次生产和再生产型)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要调动整个社会资源,着眼于高层次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生产型(原创型、创新型、提高型)文化体制的健全完善。我们的目的在于造就新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积极互动”、“雅文化引导俗文化不断上升”的良性机制。
相关链接
消费型文化,是指直接进入文化消费领域、满足人们日常文化需要的产品和活动,也包括为了直接消费而进行必要的再生产(复制)和辅助性创造活动。它们总体上处于文化消费的水平,是重复性的,并不改变现有的文化层次。
生产型文化,首先是指各种原创或首创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其次还包括满足文化生产需要,即对文化创新起推动作用的其他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它们是以超越现有水平的新探索和新成果为主,以“新而又新、精益求精”的要求提升人的需要和能力,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现象。“生产型文化”的第一成果总是“新”的、“深”的、“一次性(不重复)”的。
‘贰’ 如何看待文化中的雅与俗
文化”一词,是当今社会中着重强调的,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息息相关的一个现代化词语。文化,既可以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可以用时尚前卫来感叹;既可以有雅俗之分,也可以有大众精英之别。总之,“文化”是一个可以不断更新,包容性很强的词语。在“文化”意义的多元发展中,雅文化与俗文化不再作为互相对立的两种概念而出现,相反,“雅与俗”越来越以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呈现在我们的思想中。
雅文化是通过时问,历史的沉淀而日益形成的,是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是精神活动的深层境界,它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俗文化是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化产业.而雅俗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并能做到雅俗共赏的.
一、关于雅文化
雅文化,即高雅、优雅的文化。它意在强调一种韵味和内在,是通过时间、历史的沉淀而日益形成的。雅文化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是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是精神活动的深层境界,是艺术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激情的高度凝炼和结晶。雅文化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其不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在古代,“雅”即“正”的意思,《诗经》中分为大雅和小雅;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朱熹在《诗集传》中写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古人视“雅”为正统地位,认为一切音乐文学的其他要素都要以雅为中心,随雅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雅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即指那些具有实验性、示范性、民族代表性的文化精品,包括表现重大题材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创作以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影片、着作等。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雅文化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内涵带领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它是社会中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是文化进步的领头军,是文化更迭的新鲜血液。
二、关于俗文化
俗文化又称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与雅文化相对,是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化产业。在古代也有俗文化的最初形态,如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民间文学、市民文学、大众文学、乡土文学以及具有通俗形式的戏曲、小说、诗歌、音乐、舞蹈等。它们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带有中国传统的人文色彩,经过长期的历史因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传统,具有适应广大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大众化特点。而在古代,俗文化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不允许出现在正式的场合中。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通俗小说、通俗音乐、通俗舞蹈、大众电视电影戏剧等汇为一体,很快成为全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在的俗文化,包括通俗读物、流行音乐(歌曲)、通俗影视作品、大众戏剧等等。俗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三、雅俗之间的关系
雅文化与俗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之所以有雅俗之分,是由人们对它的定义来决定的,随着时间的沉淀,雅俗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明显了。在古代,我们认为诗是处于正统地位的文化,是雅文化的代表者。而词,虽然也有着和诗一样的成就,但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在当时地位相差悬殊的两种不同的文化载体,在现代看来基本已经趋同了。词,已经作为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化形式在文化长廊中熠熠发光。又如:《红楼梦》、“三言二拍”、《金瓶梅》等,在当时被列为禁书,认为是淫秽读物,不符合当时社会精神发展的需要,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发现了其历史和审美意义,随着不断的推敲和研究,它们终成为雅文化中“由俗变雅”的典例。
‘叁’ 文化的俗与雅
文化原本无雅俗,只是在做文化分类时为了方便,划了这种成分等级。分类不得不做,因为文化林林总总太多;分类之后必须有个类名,完全可以是其他类名,但以往对文化想得不周密,随意地命名为一拨雅一拨俗。说随意,其实不完全随意,其中隐含着尊卑贵贱的价值判断,暗示了要抑什么扬什么。所谓俗文化,大致对应着民间文化、业余文化、现代文化,所谓雅文化,大致对应着官方文化、专业文化、古典文化。
“雅文化”的别名为“高雅文化”,典型的是交响乐,民乐合奏毫无疑问也是交响之乐,但不被称作交响乐。“俗文化”的别名是“通俗文化”,典型的是地方戏、剪纸这些。
“流行文化”则雅俗待定,暂无归类。
芭蕾舞为雅,扭秧歌为俗;油画为雅,动漫为俗;格律诗词为雅,歌词为俗;电影为雅,电视为俗;京剧为雅,地方小戏为俗……
雅文化中有伪文化,俗文化中有劣文化。早先的俗文化可以华丽转身为雅文化,如美声唱法、华阴老腔均为经典。
‘肆’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 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比如:我们把精美的艺术成果、深刻的学术着作、文化品位极高的行为和枷搿⒊绺叩纳缁崛松?硐氲瘸莆?案哐拧焙汀坝判恪保?粗?蚺卸衔?坝顾住焙汀暗退住薄U饫锏摹把拧焙汀八住币馕蹲牌琅幸恢治幕?窒笃肺坏母叩汀⑶槔淼纳钋场⑿问降奈囊啊⒅谱鞯木?凇⒆呦虻奶岣哂肫占暗鹊取U庖惨馕蹲派缁嵛幕?ㄉ枰?宰非笳妗⑸啤⒚牢?喝危?龀指哐盼幕??种朴顾孜幕??/SPAN 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大众文化”并非粗野简陋,“精英文化”未必高雅精致 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等等。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对“文化世俗化”现象应有冷静的思考 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
‘伍’ 对雅与俗的一点认识
从对雅与俗的接触中,让我对雅与俗有了更多的认识,理解的雅文化与俗文化是有区别的,雅文化是一种经过了加工的俗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升级版的俗文化。
那些俗文化就像是一个个未经加工的文化坯子,一旦经过了那些有着文学素养的人去粗取精,就会变成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就像是一些民间传说,经历了数代人的累积,被那些有深厚文学功底的人艺术加工,或编辑或雕刻成了一件件艺术作品。
反过来说,一些雅文化,一旦到了市民娱乐的圈层,就需要有那些粗鄙的举止与言行来衬托其俗的一面。若非如此,那些雅文化也不会受到众多人的追捧,一些俗文化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市场。
也可以说,雅与俗是一种相互影响的事物,正是有了俗的庸俗,才升华出了雅的精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一眼看出什么是雅,什么是俗。之所以如此,因为每一个人心里都会一种高贵的自恋,对于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物会自然的产生一种排斥心理。
这种排斥心理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乃至于对一些看不懂的事物也会产生强烈的抵触,这就产生了一个现象。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事物容易接受,对一些有难度的事物就会产生厌恶之感,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俗文化很容易流行于民间,雅文化更多的会在小众的人群中传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雅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升级,其中的内涵更多的是对一些抽象的事物进行艺术加工,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对于深耕于雅文化的人来说,也会在世俗间流行的文化中找到雅致与精巧。
就像一些名着的作者,他们的思想深度决不是泛泛之辈,可以把众多的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给芸芸众生描绘出一面面人性的镜子,这种境界如果没有多年的学识积淀是很难做到的。那些用思想和学识建构出来的大厦,让世人仰为观之,正是有了对各种复杂事物的高屋建瓴解构,才让人们洞悉到俗中看不到的一面。
也可以说,俗文化是孕育雅文化的土壤,如果没有了俗文化的争奇斗艳,就不会演化出雅文化的异彩纷呈。雅与俗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些雅文化常常是从俗文化之中脱离出来的产物。
没有俗这块土地的滋养,就不可能生出雅的文化奇皅。由此来看,曾经被人们诟鄙的一些俗,正是人们低劣行为的镜子,一旦登上雅的舞台,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思,并且从中得到新的认识,从而获得某些启示,由此带来的是思想上的升华。
‘陆’ "谈谈中国的雅文化和俗文化."
笼统的说,雅文化就是文人文化,包括诗词歌赋;而俗文化就是民间文化,包括民谣俚语。
"雅"与"俗"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消遣娱乐没有绝对的雅俗之分.那些雅的娱乐项目,如琴棋书画,常常被附庸风雅的俗人庸俗化.而那些所谓"俗"的娱乐项目,也常被清风高古的文人墨士赋予无限风雅.
琴——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士林聚首,抚琴吟咏,相互唱和,是不同于凡夫俗子庸俗应酬的高雅精神享受.
士人独居,读书作诗疲倦之时,抚琴静养,可以调节身心疲倦.
所以琴是一种高贵的身份,学识,气质,品味的象征.
棋
棋.指围棋,古代称为"弈".历代名士多乐"棋"不疲,不少文人笔下都记载了玄机莫测,雅趣盎然的弈棋场面.
杜甫的咏棋诗最多,有"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的名句,将山,水与弈棋融绘成画;而"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诗句,则记述了他与妻子画纸为棋盘,对弈娱乐,让小儿弯针为钩,去池边钓鱼的家庭生活的无限乐趣.
白居易常以诗酒琴棋为四友,"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他棋瘾很大,常"围棋赌酒到天明".
围棋的无穷乐趣恐怕是凡夫俗子所无法知道的.
书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书.指书法,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历代专攻书法,卓然成家而名重千古着不乏其人,如王羲之.但更普遍的是许多读书人常以书法自娱自乐,陶冶性情.他们有的多方搜罗名家名作,观赏把玩,凝视字里行间所体现的节奏和韵律,触摸作者的情感脉搏并发出共鸣.有的人干脆工笔描绘,在恬静和淡泊中得以松弛.这正如昔日苏东坡所言:"名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画
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类别.中国画重想象求神似,无论泼墨写意还是鉴赏品玩,都要求具有神韵,含蓄,象征,意境的个人审美品格,这是画的大雅之所在,也是诗,书,画往往浑为一体的根本原因.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不少诗,文,书,画方面的全才.如唐代王维,既是大诗人,又工书法,还精绘画.苏轼对此评论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认为诗,书,画皆是士人心迹的自然流露,"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对士人来说,家存几幅名画,闲来番卷观赏,领略大自然的秀美,参悟人世间的哲理,清心名志.而文人交友,互赠墨画,绝无铜臭之气,却倍感淡洁如水,风雅之性,与声色犬马判若宵壤.
由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个体情趣的差异,雅文化还包括歌舞,养花,品茗,收藏等.总体上看,雅文化以娱乐和修性为主要功能,在内容和形式上带有"雅"的印记.
下里巴人同玩"俗"
在雅的世界之外,还有一种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即"俗"文化.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平民百姓对酒,玩鸟斗虫,赌博游艺等的偏爱.劳动之余,他们以此调节生活,寻找娱乐.
饮酒
饮酒.原是一种雅俗共享的娱乐,后更为俗化.饮酒的形式分聚饮和独酌两种.聚饮的乐趣在于几位性格相似,感情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一人有愁,壶酒相助,大家分忧;一人高兴,举杯相庆,众人快活.聚饮中最热闹的是民间遇喜事,逢节日喝喜酒.日常生活中,聚饮有数,独酌则是易得.单影只身时,自酌慢斟,让人世间的忧患和不平在酒中化为乌有.
玩麻将
玩麻将.古代叫博弈戏,后来演变成叶子戏,马吊牌和纸牌,清末发展成正宗的麻将.因为麻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和益智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行广,影响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盛行的娱乐形式之一.清朝有书记载:"上自公卿大夫,下到编氓徒隶,以及秀房闺阁之类无不好赌.以为休闲之具,日夜不休."连一向以严刑峻法着称的雍正皇帝对此也很认可,认为这是一种消遣,是"适趣之戏具",适当加点"彩头",可以增加一点竞争性,提高趣味.但是,麻将又是一柄双刃剑,很容易以麻代赌,赌博成瘾,玩物丧志.
除此以外,传统俗文化还包括杂技,魔术,训兽表演,口技,相声,木偶戏,套圈打弹,武术,荡秋千等等,形式多样.俗文化以消遣和娱乐为主要功能,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带有明显的"俗"的印记.然而正是这种来自于广大民众的"俗",才使其比雅文化更有鲜活力.
总结
雅文化代表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统治阶级的趣味,只占统治阶级的上层文化,俗文化代表以农民为主体的被统治阶级的爱好,属于文化的下层.雅文化经过历代相传精心琢磨日益精巧细致并衍化为两个分支:一方面衍化为一整套的社会制度和烦琐的风俗,礼仪,一方面流变为琴棋书画的艺术门类.俗文化由于受到压抑,一直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受上层文化的影响较深,呈现出很粗糙的状态.
其实,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大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的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的源泉.
‘柒’ 《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
雅文化是在人类活动以及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以“高雅、典雅、幽雅、儒雅”为显着特点的文化。
俗文化其实就是通俗、大众化的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
雅文化源于俗文化,精于俗文化,
提炼雅。雅文化源于俗文化,精于俗文化,高于俗文化
。
雅文化的基础是俗文化,雅文化不能脱离俗文化而独自存在。
‘捌’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等等。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⑥“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⑦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
‘玖’ 现代社会的雅文化与俗文化包括哪些
俗文化一般指民间的通俗文化,它的特点是朴素易懂,便于流行。如俗语、谚语、歇后语、民谣等即是。改革开放后群众中流传的顺口溜实际上是种现代民谣,它讽刺和针砭时弊,反映了民心民意和民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一些讽刺腐败现象的歌谣就属此类。
雅文化是指由专业人员创作或表演的作品,例如芭蕾舞、歌舞剧、京剧、交响乐、律诗、填词等,都不是很容易掌握的文化技能。
‘拾’ 俗文化和雅文化,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
我们经常会听到俗和雅这个词,经常看到不同的事情,有俗和雅不同的评判标准。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知道什么是俗,什么是雅,但是你让我们说,我们却说不出来。尤其是俗文化和雅文化,他们并不是遥遥不可相触及的,他们的关系根据其他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雅文化可以有俗的表现形式,俗文化也可以优雅的精髓。这两者的差别大多就是表现形式和接触圈层的不同。
俗文化和雅文化都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作用是一样的,雅文化不一定是阳春白雪,俗文化也不是下里巴人,它们都是各有所长,各自的相互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不同阶层的人们都能够享受同一种,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我们要向前看,继续前进,将中国传统文化继续的普及,去进入到更多人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