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临高的文化有哪些

临高的文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2-06 07:58:10

⑴ 海南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海南省的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有九项。 1、崖州民歌 项目类别:音乐 主要特色与价值: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题材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流行在三亚、乐东黄流及古崖州属地。这种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至今的民间歌谣。崖州民歌已发现的叙事长诗不下百首,是崖州民歌中的瑰宝。崖州民歌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有号子、叫卖调、拉大调、柔情调、嗟叹调、哼小调等。 崖州民歌的内容一般有长篇叙事歌,生活长歌,短歌和对歌四大部分。 2、 儋州调声 项目类别:音乐 主要特色与价值: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儋州调声是从儋州民歌活动中演变过来的。它最初产生在西汉时期,发源于儋州北部三都、峨蔓、木棠、兰训、松林、光村一带。儋州调声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现形式,曲调层出不穷,演唱过场活跃,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征。儋州调声主要是男女青年在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在乡镇集市或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自发性地开展的对歌比赛活动。儋州调声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 3、黎族打柴舞 项目类别:舞蹈 主要特色与价值: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起源于古崖州(今三亚市)黎族丧葬活动。 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是有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回跳跃、蹲伏,模仿人类活动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打柴舞具有很强的娱乐性,1957年舞蹈工作者将其改编进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后来到罗马尼亚、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到目前为止,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朗典村一直保留这一舞蹈古俗。 4、 临高人偶戏 项目类别:戏剧 主要特色与价值:人偶同台,别具一格,历史悠久,影响深广。 临高人偶剧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非常独特的剧种之一,据载它是南宋时期由内地传入。临高人偶剧的最大特点是人偶同台,演员与木偶同扮一个角色,表演有时以偶为主,有时以人为主,演员的唱做念打饶有风趣。临高人偶剧用临高方言演唱,重比兴对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临高人偶剧演出过几百个剧目,内容十分丰富。 5、昌江黎族泥条盘筑法制陶技艺 项目类别:手工技艺 主要特色与价值:技术原始,对研究史前制陶史有重要启发作用。 海南岛制陶有悠久的历史,在黎族居聚地区的史前遗址中,都发现了陶片,在文献中也不缺乏记载。黎族制陶工具有:木杵、木臼、木拍、木刮及竹刀、蚌壳、钻孔竹棍、竹垫等。制陶过程有挖陶土、挑陶土、晒陶土等12个步骤。主要器型有:陶釜、陶甑、陶瓮、陶碗、陶罐、蒸酒器、蒸饭器等。 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大坡地区至今保留着原始制陶——泥条盘筑法,这对研究史前制陶史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6、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项目类别:手工技艺 主要特色与价值:黎族织锦工艺存续三千年以上,是文化活化石。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由黎族棉纺织工艺、麻纺织工艺及缬染工艺合并而成。黎族棉纺织工艺在宋元以前曾领先中原地区一千多年,对促进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黎族服饰是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的结晶,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各方言服饰,在历史上曾是区分不同血缘集团和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黎族织锦图案丰富多彩,多达160种以上。 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具有许多显着特征,概括地说,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活化石、卓越的历史贡献、鲜明的民族性、典型的原生态、传承的家族性等。目前黎族山区除少数人懂一些织锦工艺及剌绣外,纺、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学习了,传承了数千年的棉纺织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7、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 项目类别:手工技艺 主要特色与价值: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发展的有力证据。 树皮布的历史非常悠久,海南岛的树皮布存在距今约4000年。树皮布本身容易腐烂,难以作为历史证据久远留存,但制作树皮布的工具之一的石拍,却能够保留下来。据考古学家研究,海南树皮布石拍在黎族聚居地农民耕作时时有捡获,有的博物馆亦有收藏。海南省专家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在黎族润方言、哈方言等方言区,发现有人还可识别可制作树皮布的树木,有的家庭还能够制作树皮布以及衣、帽等。树皮布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因为只有树皮布才可证明,人类衣物从无纺布到有纺布的发展过程。 8、黎族钻木取火技艺 项目类别:手工技艺 主要特色与价值:黎族的钻木取火是古代各类人工取火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保亭、昌江、东方等黎族聚居地区,至今还有一些老人掌握着钻木取火这项古老的技术。黎族钻木取火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为钻火板,一个为钻竿和弓木,二者配合才能取出火来。黎族钻木取火具有考古学、历史学价值。钻木取火中所用的媒介物,即用易燃的芯绒、芭蕉根纤维、木棉絮等引燃,为有机物,因年代久远,不易保存。钻木板、钻竿或弓木作为文物,本身不会说话,是一种死化石,单凭这些资料很难说明钻木取火的过程,这只能求助于作为“活化石”的民族学有关资料的帮助。 9、黎族三月三节 项目类别:民俗 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娱乐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三月三”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先祖、追求爱情幸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历史悠久,宋代就有相关的记载。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青年男女更是借节狂欢,直到天将破晓。 随着时代的变迁,节日内容也日益多样,但对歌、民间体育竞技、民族歌舞、婚俗表演仍是最基本的内容。

麻烦采纳,谢谢!

⑵ 海南有什么民间艺术它具有什么特点

这个问我就对了,专业级别的回答
1、海南琼剧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是中国海南省的民间戏曲艺术。琼剧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琼剧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大概有300多年的历史。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琼剧历史悠久,是流行于海南省、广东雷州、高州和广西合浦一带的地方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来。
http://ke..com/link?url=0BTMtwT4dUsAwksDSW_4TjvulAz4G817YolF0sVKQdLpSW6H_zmrNvoEkQ8OKQq7
2、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http://ke..com/view/478875.htm
3、崖州民歌
崖州民歌是海南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流行在三亚、乐东黄流及古崖州属地。古老的崖州民歌,至今仍在传唱。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民歌歌手将热情的曲调注入吟唱中,把对生活的热爱用质朴的语言淋漓畅快地一一释放
http://ke..com/view/901145.htm
4、临高木偶戏
临高木偶戏是人偶同台演出的木偶戏。它主要流传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儋州、澄迈地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http://ke..com/view/648770.htm
5、黎族、苗族民歌
民歌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差不多男女老幼都会唱,特别在喜庆的日子里,唱歌是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平日的生产劳动中,也会即兴而引吭高歌。民歌的内容以情歌占最多数,如《抗婚歌》就是一首叙事长歌。还有劳动歌、婚礼歌、盛典歌、“做鬼”歌等。 黎族民歌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用黎语唱的传统古老民歌和用汉语海南方言唱的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民歌。黎歌有一套优美的曲调,类似唱腔,如琼中、保亭两县的“罗哩调”,琼中县的“水满调”等
http://ke..com/view/264113.htm
6、黎族、苗族舞蹈
黎族的舞蹈有显着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结婚、盖新房、欢庆佳节或农闲娱乐时,都要成群结队地跳起民间舞。在许多的舞蹈中,大致可以分为祖先舞、生活舞和生产舞三种。前者有捉鬼舞(即“驱鬼舞”)、招福舞(即“招魂舞”)、年舞(即“平安舞”)、打碗舞(即“跳娘舞”)等;生活舞有打柴舞(即“跳竹竿)、锣鼓舞、逗娘舞、钱铃双刀舞、钱串领舞等;生产舞有舂米舞等。
http://ke..com/view/732854.htm
7、儋州山歌
澹州自古就有诗乡歌海之美称,公元前111年(西汉元鼎六年),澹州置郡前后,民歌就开始流行了,尤其是在唐、宋年代更为盛行。 澹州民歌是人民群众的口头文学,几乎都是顺手拈来,随口而出。“一人歌起众人应,一人歌止众声停”。(澹州志)载:“春则秋千,会邻峋男女,妆饰来游,携手并肩
8、临高哩哩美
临高渔歌,是流传于海南省临高县渔民中的一种民歌种类。因其多用衬词“哩哩美”和相关传说,也称“哩哩美”、“哩哩妹”。在中国民歌中非常突出,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渗透着浓郁的新盈港一带的乡土气息,它不仅是海南民间歌谣中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最具艺术魅力的首屈一指的渔歌,甚至连一些外国的渔歌艺术也只能望其项背。列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海南鼻箫
海南鼻箫是海南黎族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是用五指区特产的白竹制用而成。箫管约60厘米长,两端各有一小圆孔,距两端约10厘米处也各有一小圆孔,共有4个小孔,可以奏出7个音节,为适应鼻孔运气吹奏,箫身很细,直径只1厘米左右。鼻箫音质很好,曲调优美,别具一格。边棱音气鸣乐器,箫用鼻吹故称。吹孔设于管端节隔中央,流行海南岛黎族,黎族语也称“虽劳”、“屯卡”、“拉里各丹”。历史久远,一千多年前已在我国海南岛民间流传。
10、海南八音
海南八音乐是海南主要的本土器乐,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海南俗称的八音乐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海南八音乐曲丰富,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目前收录有历史遗传下来的乐曲达500多首。有汉唐以来我国古音乐的遗韵,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它植根在群众之中,乡土气息浓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是农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11、剪纸
民间剪纸在海南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和传统,1996年11月,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因民间剪纸的普及和成就,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我省的剪纸作品多次到岛外国外展出和比赛,把椰风海韵以民间剪纸艺术形式广为传播。可以说,海南民间剪纸艺术是有着很好的历史传承和群众基础的,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12、黎族织锦
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产于海南岛的黎族居住区,《峒溪纤志》载:“黎人取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之成锦。”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的“黎单”,“黎幕”宋代已远销大陆,“桂林人悉买以为卧具”。
http://ke..com/link?url=e9evnee_n4e7mMyq
13、东方军歌
军歌,乍一看字眼,很容易被人误解为部队里士兵们常唱的那铿锵有力、豪情万丈之歌,其实不然,此“军歌”非彼军歌。“军歌”,是海南民歌中的一种,是海南省西南沿海三市一县以汉九龙县地(今东方市罗带、八所为中心区域)的10多万军语人口地区广为传唱的民间歌谣,是用军话演唱的传统民歌。

“军歌”,顾名思义,就是用军话演唱的民间传统民歌。“军话”是古时候,从大陆流落来海南的军族、仕宦所留下的语言,他们繁衍生息,世世代代流传至今。当地群众在唱民歌的时候,习惯用军话,以军话语音为准。

军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形成海南民歌的品种之一,它同黎族民歌、儋州歌汇成海南“歌海”三支主流,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军歌”不但有诉军谣,还有传统的演唱时节。据《昌化志》记载:“春则秋千,邻峒男女,妆饰来游,携手并肩,同唱军歌,欢歌互答,应付如流……”。由此可见,古时“军歌”已普遍出现青年男女对歌的场面。
http://www.haihainan.com/city/html/200901/509.html

还有类似叮咚、巴乌,竹竿舞、牛角乐器等等艺术形式,还有很多,总之海南民间文艺形式多样、丰富,但大多处在保护的边缘。

⑶ 临高“牌坊”公园

      在临高,尽人皆知“牌坊”公园—文澜文化公园,其牌坊群的规模数量是亚洲最大的,曾上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

        牌楼共有87座,绵延1.7公里,处在老城通往未来新城的必经之路旁,它是临高的标志性建筑,是临高的一张名片。

      每座牌楼的正反面都刻有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经典楹联,表达了儒家修身养性、齐国治家平天下、重视教育、催人上进的传统文化思想,如:

  十六国:修身如执玉,种德胜遗金

  元代: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zǎn)少年

唐代:长国之术在乎养士,养士之方在乎隆学

三国:老骥伏枥志千里,短锥(zhuī)处囊半寸锋

      每3组牌楼即立有一标牌,以标明每座牌楼的正面、背面的楹联内容、对联出处、书法创作家、出自朝代的信息。

    对着牌楼的地面上,还刻有对联出处的年代:

      如果把87座牌坊上的174幅对联都背下来,就可以成为秀才啦;如果再完全知道它们的出处和含义、典故,对高考时的历史、语文一定会起到加分作用的。

      虽然牌坊一条街因投资巨大而饱受诟病,但它传递的文化历史精髓和吸引旅游者的眼球的作用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在秋冬春季,全国各地的新岛民便来到了临高的家,据说此时,牌坊公园即热闹非凡。太阳落山后,公园里、主牌坊前的广场上,人们尽情地跳舞、歌唱、散步、轮滑…现在天热了,大家又各自回朝了,牌坊公园也随之冷清起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公园里只有零零散散的居民在散步。

      有朋友说,前几天晚上去牌坊公园,那里一个人也没有,有些瘆人的感觉。

      其实,牌坊来源于棂星门,最初是用来祭天、祀孔的,如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公园里祭台四周就有很多的棂星门。后来,宫殿、庙宇、陵墓、祠堂、村口、桥梁等处被广泛应用,推陈出新成牌坊,树碑立传。尤其是在书中和电影中看到了封建社会给贞洁烈女们设立的牌坊,曾让我唏嘘不已,为她们的遭遇而愤愤不平。

      牌坊自带有庄严肃穆之气。我是不敢一个人在夜晚、在无人的牌坊下独行的,既使华灯璀璨。

⑷ 临城镇的传统民俗

(1)临高角从临城北门顺着平展的柏油马路向北方向驱车约10分钟可到达闻名迩遐的“临高角”。这里的海水沙滩、白帆、蓝天、白云、灯塔、绿荫、游客,编织成一幅富有浓郁热带海边风情的锦帕。海水清澈见底,没有异味;海底平缓,沙洁无泥,酥软如毯;金黄色的沙滩,宛如镶在海边的一条望不到头的金带,从高处腑瞰似是一勾新月落在大海和绿林间。海角三面环海,岸角顶端有二百米多长的天然拦潮大堤直伸大海,古人称“仙人指路”。海角有二湾,东边的叫大鹏湾,西边的叫龙豪湾。二个湾有两二不同的性格,龙豪湾一年四季风平浪静是一个天然避风港;大鹏湾每逢秋季,海风呼啸,巨浪滔天,哗哗作响,故有“南海秋涛”之称。1998年9日,原海南省委书记许世杰,曾到此游览,有感于景色的壮美,挥毫写下“临高展翅大鹏飞,双翼掠波接翠微。东海巨涛迎旭日,西湾似镜映斜晖”的诗句。“临高角”区域有一望无边的古沙丘和每隔五公里设一座烽火台遗址。海南早期与内地通商的博顿港、琼海关也在“临高角”的腹地。临高灯塔是“临高角”中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该塔是船舶进出琼州海峡西进口的海峡助航标志。它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93年),由法国人制造。塔身为红白相间的圆形熟铁圆筒体,高22米。该塔原由南海舰队负责维护管理,1982年由海南海事局海口航标处接管。1997年5月国际航标协会(1ALA)把临高灯塔列入“世界一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为纪念保护世界文物,国家邮政局将《临高灯塔》作为特种邮票发行,并于2002年5月18日在临高角举行了邮票首发式活动。1950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在此登陆解放海南岛。为纪念这伟大的壮举,海南省人民政府1995年在解放雄师登陆处,大鹏湾旁,竖起一座“热血丰碑”。它像神兵从天降,使人肃然起敬;它像猎猎战旗,引人向前;它像频频号角,催人奋进。近几年临高政府也在此兴建起“解放海南登陆纪念馆”意在让人们永记历史。“临高角”充实了内容,增强了魅力,游人与日俱增,成为海南岛上一方热土。(2)百仞滩
“百仞滩”位于临城东北方约四公里处。文澜江盘山绕岭汇集万泉之水流至此,被林林总总的石峰切成若干支流倾泻入海。滩头水势湍急,喧哗的水声数里可闻。两岸陡壁如砍似削,在翠叶绿水的陪衬下,宛如一幅天然国画。滩中布遍奇岩异石,传说这是当年临高名人林道玖用 “定身法符”将天妃婆的神鸭“定格”死在文澜江中的遗迹。难怪,滩水位降,它们露出水面,有的似引颈叫喊,有的似展翅欲飞,有的似拨腿想跑……,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这也或许是大自然的造化,给人类的一种回报。“百仞滩”为临高八景之一。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臣海名流涉足此地观尝揽胜,无不感叹于怀,赋诗题词,勒石留念。仅明清碑刻就有18处,历代名人感怀诗文有106篇,是我省罕见的摩崖石刻群。1962年我国着名戏剧家、诗人田汉到此浏览,欣然挥笔写下传世诗句:“百仞滩头一驻鞭,层岩飞瀑万雷喧。文澜过此波澜阔,电站行将坝堰坚。瘅里悉村成往事,移山填海看今天。他时两岸芳林满,秋榭高吟出水莲。”1969年底百仞滩水电站竣工发电,颗颗明珠撒遍临高大地。山迭翠,水秀美,文澜江早已“两岸芳林满”,倘如田老仍健在重游故地,又将怎样赞美你--“百仞滩”!(3)毗耶灵石、高山庙
高山岭吡耶灵石“毗耶灵石”在临城西北部海拨191米的毗耶山顶。人们来到山脚要攀枝附藤,七拐八折,走完盘山羊肠小道,再顺着青石阶拾级而上,才能达到“毗耶灵石”。据《正德琼台志》记载:“汉建武二年,青州人王氏家居邑之南村。有长子名祈,次子名律,与邑人王居杰猎于山,倦憩石上,祈为石所啖,居杰引三刀不解。祈曰:‘我乃毗耶大神,隐此石室,以后可以纯白三牲,三载一祀’语讫,则神人两途矣,律与居杰归而谋之邑人,如期致祭。后人因之。乃知人因石而神,山因神而名也”。这是“毗耶灵石”的来历。因有此传说,无代延祐元年(1314年)开始建庙祭祀。明洪武三年(1370年)敕封高山神为显应候。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知县张宏毅建官亭在岭下。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僧东明募建神祠于坛侧。清道光十年(1830年)知县董番建庙山上,定为高山庙。庙前的“天池”,似一面高悬在山顶的明境,多少年来,涝而不涨,旱而不干。何故,是否毗耶大神显灵?
高山岭高山神庙“高山庙”自古名扬四方,历代游人不断,庙里香烟长年缭绕。庙的左侧竖立着元代廉访司范椁写的《高山毗耶大神祷雨有应记》碑文。新西兰史学家路誉,艾黎曾到此地考究。我国着名戏剧家、诗人田汉1962年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临城全貌,北部湾滔天巨浪,乘风的白帆,乡村农舍,茫茫林海……,他感慨万千,留下“北部湾头云物诡,临高角上浪花驰”的名句。 1、临高人偶戏
临高木偶剧在我国的文艺百花里,临高人偶以“人偶同演”这艺术特色卓然自立,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临高人偶戏起源于南宋,承载着临高的社文明一路走来,是临高精神家园中的品牌。临城拥有临高县木偶剧团、大众木偶剧团和南江木偶剧团,是临高人偶戏的直接守护者和传承者,每年演出近千场,受众约250000人次。2、八音盘盅舞临高八音盅盘舞将唢呐、椰胡、笛子、秦琴、板胡、三弦、喉管、二胡这“八音”和舞蹈演员手持的小盅、小盘、小钹、小锣表演时敲打的声音融为一体,很具特色,饶有丰趣。舞蹈章节的为:“双龙出海”、“马字转腾”、“两岸飞燕”和“葵花式”。音乐曲牌有:“南星”、“南灵”“两佛山”和“一丁金”。临城有五支八音盅盘舞队,凡是寿诞、节庆、升学、结婚、拜年等大喜日子均有表演活动。3、民间音乐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广大群众创造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如万岁曲、水仙花、福禄寿、南星、南灵、贵调、双飞燕、梦矣等等。临城民间乐队经常演奏,自娱自乐,慰藉心灵。
留足活动空间,营造休闲文化是发展中的临城一大特色。城东有广阔的体育广场和拥有3000多座位的灯光球场,常有各种体育项目在这里比拼;城北有文化公园,园内草坪绿茵茵,风景树绿成行。露天剧场能容纳上万人,每到晚上,有歌有舞,有乐队演奏,现代的,传统的,多姿多彩,这是一处永不闭幕幕的舞台,大大丰富城里人的文化活动。文澜江两岸长堤约有四公里长,每天早晨银须在这里飘动,大极剑在这里闪亮……

阅读全文

与临高的文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8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