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说汉唐气象是中国历史上最闪耀的时代
中国历史上最具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就是汉代和唐代,它们在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汉唐时期,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十分便利的交通和统治政策为国际交往提供了便利。汉唐时期陆路四通八达,并且开辟了海上交通,因此,汉唐在当时世界上的声望是非常高的,一度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 汉代和唐代在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汉唐两朝国家安定、文化繁荣、国力昌盛,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宋代时期的文学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盛唐气象”的概念,而人们称“汉唐气象”一词,是因为汉唐两朝具有一种所共同都有的特性,“盛唐气象”和“汉唐气象”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汉唐气象”包含的内容要更广范一些[2]。 汉代和唐代两个王朝在实施政治制度方面选择了明显不同路径、方法,两朝盛世形成和持续中,地方权力在这中间所起到的作用是我们值得思考的。汉武帝时期是西汉发展最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汉代地方权力得到了发展。另外,唐玄宗时期是唐代繁荣昌盛的顶峰时期,唐王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昌盛使它成为了东亚地区的文明中心,同时它也保持了百年之久的世界仰慕之国的重要地位,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直到出_了安史之乱开始走下坡路,这一阶段唐王朝地方权力虽然扩大,但并没有失去控制。所以我们探究汉唐时,既要从汉代初期,地方分权化趋势开始导致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变强、继而引起了七国之乱等这一消极的方面研究,我们也要从地方经济活跃,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繁荣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唐时期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汉文化具有自由豪迈的精神,唐文化具有宏阔开放的精神。今天我们把汉唐文化发扬光大,将汉唐文化资源传承下去,我想必定会为中国人民的文化增添上一份自豪感和成就感。汉唐文化具有以下文化特征: 在黄河流域上,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就生活在此,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出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今天。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对外开放,随着国门的打开,丝绸之路的发展,汉王朝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就慢慢传入到西方,而随着西方派来的使者和商人,将西方的精美珠宝和香料带入到中原地区,让我们开阔了眼界。 善于接纳和改造外来的新鲜事物和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8]。在西汉时期,虽然凶悍的匈奴和西汉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还是有大量匈奴的牲畜和蔬菜水果运往中原,匈汉两族人民之间进行着的友好经济往来。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我们在文化方面只有不断创新打破传统,创造出的新文化才能更加繁荣独特更有价值。汉唐时期人们在文化方面是具有独特的创造力的,特别是唐代时期绘画的发展,更是发展到一个极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画坛,风格多姿多彩,绘画气息也空前活跃,同时各画科也生气勃勃,可以说是,只有发展到了唐朝的时候,中国绘画才成为了一种独立纯粹的审美对象,中国绘画在这个时期取得了超越前代的伟大成就。 世界文化就像是浩瀚的宇宙,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是这个浩瀚宇宙中最璀璨耀眼的那一颗星,文化的力量融入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中,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发展从民族到整个世界,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段崭新的全球旅程,如壮美画卷,正慢慢展开。中国的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必将延伸无限。 来源:小说月刊
B. 唐文化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繁盛的景象
第一,接受外国文化,例如唐代的很多瓷器都有波斯风格,中西结合。
第二,文化开放,无论男女,无论是官人还是妓女都有享受文化尊重的权力。
只知道这些,还请其他人补充。
C. 唐文化的成就与特点
佛教的输入,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大的外来文化的冲击波。由于政治上和宗教上的原因,汉魏以来,佛教在中国虽几经禁绝或受到抑制,但总是旋灭旋兴,旋抑旋起,所以从总体上说,魏晋至隋唐间,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布一直保持着旺势。唐代文化的建立,明显得益于魏晋南北朝以来广泛汲取的佛教文化的精华,不过也应当承认,唐代文化并没有因此而割断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传承脉络而自成一体;它也不是在外来的佛教文化支配下,处于纯然“受动”的状态。中华文化数千年间历经沧桑而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证明,不管是处在分崩离析的战乱年代里,还是处在高度极权的严酷统治下;不管是学术文化充满活力的发展时期,还是学术文化进步迟缓。相对停滞的时期、中华文化始终以极强的延续能力保持着发展着进步着,其区别仅在于发展速度之速迟。时代成就之大小而已。汉末文化虽已堕入最无生气的境地,然而经过形式上看似消极、实质上乃谋求思想之大解放的魏晋玄学之反动与冲击,束缚文化发展的桎梏已经挣脱了不少。一个文化新兴的契机,正是滥觞于这一背景中。就中国本土的文化发展来说,面对从东汉开其端,经魏晋南北朝以迄隋唐的佛教文化大输入,并不是完全“受动”的,相反地应当说,还是相当“能动”的。一则,其间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仍在于中国自身文化的需要;二则,对待外来的佛教文化,在交流中不仅发生过大大小小的辩难和冲突,而且接受佛教文化也是有选择、有取舍的;三则,对于佛教文化,中国并非完全被动的接受,而是将其放在与本土文化的交流中,使之构成互补性的相互交流与交融。更重要的是,这一场中外文化的大交流大融汇,本身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合二为一,而是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文化再创造。在交流融汇的过程中,既改造和发展了本土固有的文化,同时也改造和发展了外来的佛教文化。文化交融的结果,不但使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纳入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之中,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促使本上文化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获得了新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比较充分体现着这场文化交融成果的唐文化,具有鲜明而多彩的独创性,以焕然一新的形象问世,而没有变成一爿兼收儒、道、佛既有货色的杂货店。与其说唐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融合了儒道佛文化,毋宁说是它在融合儒道佛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的再造与创新。当然,这种融汇、再造与创新,是经历了渐进的漫长过程,才逐步达到自然天成的程度。但是这一过程绝不是到了宋儒手上才开始的,事实上唐文化的成就已经是这一交融中结出的第一批硕果。至于文化融汇与创新的成熟程度,初唐自不同于盛唐,盛唐自不同于晚唐,晚唐自不同于两宋,那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递进和演化的阶段特征。
于此可见,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的佛教文化,平等地与之交流,确乎是唐代实现文化变革的一大关键。既然这样,也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何以会从两汉以降的文化禁锢氛围中,一变而形成文化开放的环境呢?除魏晋玄学颇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之外,恐怕最重要的当是陈寅恪所云“种族”状况所起的作用。魏晋南北朝三百七十年间,发生的最为重大的社会变迁,是境内各民族通过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血缘的各种途径,经无数次战争劫难及和平共处,乃如百川汇海般地逐步汇合熔铸,构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民族的大融合,当然也就促成了(或者说包含着)民族间文化的融合。因受发展程度的制约,这场文化大融合,当然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汇。北方各民族某些识见卓越的当政者主动提倡汉族文化,汉族士人与北方各民族知识群体在较高层次上的交流,自觉汲取北方各民族文化,更是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这场境内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大大冲破了胡汉习俗的壁垒,同时也大大淡化了中外文化的界限,从而造就了一种“取我所需,尽为我用”的大家气象。这就无疑逐渐打破了因袭守旧的文化状态,改变了排斥他族文化的社会心理与习俗;一种充满开放气魄和创造精神的社会文化环境于此乃得以形成。境外传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流融汇,恰恰就是在境内各民族问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的过程中,同时发生、交织实现的。境内各民族间的文化既可化解隔阂,儒道佛间的文化交融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可以说,正是境内民族文化的大交流,造成了有史以来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流的前提条件;境内民族间既可取文化开放的态度,对外来文化取开放态度自然也不存在障碍。李唐王室所具有的血缘上那种胡汉的特征,无疑有力地促进了这种开放心态的形成,从而使得唐王朝出色地担当起了重构泱泱文化大国的这一历史重任。文化开放,于中华文化的复苏、新生和突飞猛进,功莫大焉。正是境内境外的文化大开放,才使得中华文化的古树上绽开了唐代文化的满树奇葩。
唐代文化的创新是全面的,道德、风俗、哲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服饰诸端,无不呈现出开一代新风的气派。而其中诗歌一项,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加之其本身又具有便于保存便于流传的特点,成就尤为显赫。但是应当看到,数百年来文化交流所形成的全新文化氛围,以及文化开放所带来的勃勃生机,更是使这一艺术形式异彩大放的深层原因。诗歌在唐代获得了适合其茁壮生长的沃土,而诗歌的巨大成就,则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凸现出唐代文化的辉煌。也正因为如此,“唐诗”几乎可以视之为唐文化的时代徽徵。唐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正是由于它以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反映出一个伟大时代的时代精神,反映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所达到的新的颠峰。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唐诗的形成与发展,当是研究唐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从而揭示唐代社会和唐代历史形成与发展之谜的一条有效途径。
D. 由唐文化繁荣如何看待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②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众安身立命提供了基本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团结、凝聚中华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挺起精神脊梁中提供了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2)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 己,自己发展自己。对传统文化要从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②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其合理因素要肯定、继承和发展,对其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部分要予以否定。③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传统文化不能原封不动地传承,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E. 古代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在中国的唐朝时期,国家达到了非常鼎盛的一种状态,而日本也是先后了派遣十几次的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可以说日本是在衣食住行,以及治理国家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影响。
当然,还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日本的传统服装和服,以及穿衣服的方式。从左襟改为右襟,也是仿照唐朝的传统而改变的。日本人将唐朝的这种服装文化也传到了日本并一直传承至今,也使我们现如今可以看到中国唐朝当时服装的面貌。
F. 隋唐时对外友好往来发展的影响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力最强、历史最长、贡献最大的王朝之一。它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舞台,侨居着大量外国客商、使节、学者、僧侣和留学生。中国的造纸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医学、瓷器等,正是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从海上来与中国开展贸易的有日本、新罗、印度、斯里兰卡、波斯和大食等国家和地区。
唐文化的特点:
1.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2.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3.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明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唐文化繁荣的原因:
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最终导致了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3.文化交流频繁。 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4.继承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是唐文化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G. 唐文化是不是超越了汉文化
唐文化是较之汉文化更加繁荣的文化,汉文化是儒家文化为主,是汉族的中原文化,唐文化兼有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个人认为唐文化也是汉唐文化,不是超越了汉文化,是汉唐文化更家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