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明朝在历史上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工业到底有多牛
明朝到底有多强大呢?我们从军事和经济两方面进行介绍:军事方面明朝在16世纪中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颗水雷,并广泛用于海军,比西方国家水雷的发明和使用足足早了两百多年。在万历年间,明朝发明的水雷就在与日本的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取得奇效。
除了水雷,地雷也是明朝发明的,明朝时期,倭寇猖獗,明朝就曾用地雷对付倭寇。除了发明水雷和地雷之外,明朝还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骑炮兵”。当时有一种被称为“虎蹲炮”的武器,类似于现代的火箭筒。
通过以上介绍,您知道明朝到底有多强了吧!其实除了军事和经济两大方面,明朝在文化、科技等方面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如1383年设京师观象台,1439年造浑天仪。正因为如此,明朝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
㈡ 明朝时思想文化及科学的发展 明朝时思想文化及科学的发展介绍
1、思想文化:在王阳明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
2、明代书院的自由探讨辩论学风,是当时最开明进步的学术交融方式,在古老的中国书院里,不同流派的思想可以在此平等交流。
3、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创作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
4、万历时期,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与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各个不同的时代,即有各种不同的文学。
5、科学发展:天文气象:1634年,正式安装中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6、数学物理:1450年,吴敬撰《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7、化学化工:1521年,四川嘉州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等。
㈢ 明朝在科学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急急急~~~
科学方面:中晚明科学着作众多,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吴有性的《瘟疫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但这些科学家几乎都是来自民间,朝廷已无力网罗[13]。 宗室朱载堉世界上第一次正确地提出了十二平均律,并且在数学、天文学方面亦多有建树。
中晚明的军事科技也有所进步,各种新式火器大量涌现。西方的佛郎机火炮、红衣大炮都迅速在中国制造和使用。还有一些专门的火器论着出现,如茅元仪所着之《武备志》。
文化方面:明代的文化事业非常发达。在文学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着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写于万历年间的《金瓶梅》则侧重于描写市民阶级的生活。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着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着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人龙编着)。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着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
在明朝时期,传统杂剧逐渐衰落,而传奇剧走向繁荣。明代戏剧的集大成者是汤显祖。他的代表作是临川四梦(即《南柯记》、《邯郸梦》、《紫钗记》及《牡丹亭·还魂记》)。南戏在明朝也进入了最繁盛的时期。明朝的文学与戏剧在对“情欲”的描写上是较为开放的,例如《牡丹亭》一剧中就充满了许多对少女情怀的正面刻写。
在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并且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更进一部的强化了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赞则更肯定了“人欲”的价值,认为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的思想。而随着西学的传入,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明末之际,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入主,哲学家开始更多的思考现实问题与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
西学东渐:明朝末期,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在他们传播教义的同时,也大量传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当时中国的科学发展趋于缓慢,落后了欧洲。随着西学传入,使得中国的少数士大夫开始认识到西方学问之中有其优于中国之处,但这并未造成中国人对于中西学的基本高下看法有所改变。西学中主要受到注意的仍是技术方面如天文历法、测量以及所谓的“西洋奇器”等,对于中国学术本身的影响冲击亦不大。而当时传入中国的学问非常多样,也有一些士大夫着手与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书籍或着书介绍西学,例如徐光启就曾与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
㈣ 明朝时期,有哪些发明领先于世界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历史,因此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伟大发明。而这些发明当中也有许多发明是领先于世界的,而其中明朝最伟大的5项发明,每一项发明都领先于世界。
而我国的历史文化当中,明朝的科研成果是非常的丰富,在明朝的时候他的科技发展已经领先了世界,并且在当时中西方交流是非常频繁的,因此明朝的科技完全可以吸收外来的部分先进技术,因此明朝出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发明。
正是因为明王朝大力发展科技,才使得我国古代能够出现许许多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并且这些科技发明也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㈤ 明朝科技发展有什么特点
一、天文气象
十四世纪中叶的《白猿献三光图》载有132幅云图,并与天气变化联系起来,绝大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欧洲到1879年才出版只有十六幅的云图。)
1383年南京设京师观象台
1439年造浑天仪置北京
1442年北京设观象台。
1446年建晷影堂(位于北京古观象台西南侧)
1607年李之藻撰《浑盖通宪图说》刊行(介绍西方天文观阐释浑天说)
1617年张燮着《东西洋考》记载海洋占候等的详细资料。
1634年正式安装我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筩”(yong)
1643年出版《崇祯历书》。
二、数学物理篇
数学 物理
1450年吴敬撰《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1524年王文素着成54卷总计1500多问近50万字《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
1584年朱载堉着《律吕精义》出版
1592年程大位撰《算法统宗》最早记载使用珠算方法开平方和开立方。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开始合译《几何原本》。
1613年李之藻据西人克拉维斯《实用算术概论》和中国程大位《算法统宗》编译而成《同文算指》。
1637年,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同水波相类似。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2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在《物理小识》卷1中正确地解释了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民间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着《镜史》(已佚)。
三、医学
1406年,朱棣等主持收集编成《普济方》(载方六万一千七百三十九个,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医方书。)
1567年在宁国府太平县试行中国人痘接种方法预防天花。(种痘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法的开端,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成就。十七世纪我国种痘技术已相当完善,并已推广到全国。我国种痘法于十七世纪初传入欧洲。)
1596年李时珍着《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出版刊行同期问世的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
1601年,杨继洲着《针灸大成》
1617年,陈实功着《外科正宗》(收集了大量有效方剂。他注重实践,勇于革新,创造性地进行了截趾(指)、气管缝合等外科手术,对我国外科学作出了贡献。书中对一些肿瘤也作了论述。)
1624年张景岳撰《类经》刊行,同年,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 1640《景岳全书》64卷成书
1641年吴有性撰《瘟疫论》王夫之在《思问录·外篇》中提出了关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的观念,他说:“质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
四、农学篇
1376俞宗本着《种树书》(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梨的远缘嫁接等)
1406年,朱橚《救荒本草》问世(收集四百一十四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有精细图谱)
1511年中国种植玉米 (有疑点,可能不正确)
1547年马一龙着《农说》(记载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来阐述农业技术的着作。)
1596年屠本畯(jun)着中国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着《闽中海错疏》(记载了沿海一带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主的二百多种水族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等。)
1608年,喻仁(喻本元)、喻杰(喻本亨)合着《元亨疗马集》(着名的兽医学着作,内容包括对马、牛和骆驼的治疗经验,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1617年赵蛹着《植品》(有关西红柿的种植技术等)
1628年徐光启撰《农政全书》
五、地理
1405-1431年郑和率大型远洋船队到达西洋三十余国;徐霞客着《徐霞客游记》1425年《郑和航海图》编成
1536年黄衷着《海语》(记录东南亚史地与中国南洋交通情况)
1565年胡宗宪编《筹海图编》记录中日交通及抗倭事
1589年出现最早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39年顾炎武开始编着《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
六、化工
152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凿成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
1596年记载以火爆法的采矿技术
1596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二百七十六种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沉淀、烧灼等技术
1637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冶炼技术时,把铅、铜、汞、硫等许多化学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质,而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是派生的物质,从而产生化学元素概念的萌芽。
㈥ 明清的科技与文化
不同时期的科技文化发展各有不同特点。明清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所以在封建社会允许的范围内,科技文化发展的余地很小了。所以当时科技文化发展上的主要成就不是创造,而是总结,即集大成。例如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中药学巨着《本草纲目》就是对传统中药学的总结,而在中药学的基础理论方面,李时珍本人并没有突破性创造。在对封建文化进行系统总结方面,清朝的工作最突出。清朝前期,由官方组织的着名大型文化工程《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都是对秦汉以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做系统总结,即集大成。清朝前期的朴学则是用近代科学方法对历代典籍做大规模系统整理。就性质类比,清朝的文化总结工作就相当于孔子认为的周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是对上古三代的集大成。清朝满族统治者是中国古代华夏文明最卓越最杰出的整理者和总结者。我的一个观点:如果从宏观的中国历史大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过程角度比较,清朝的地位相当于孔子推崇的周朝。周朝与清朝分别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社会发展阶段的末代王朝,都具有承前启后的特征。周朝是中国奴隶社会和上古三代的末代王朝,清朝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两个王朝的典章制度分别是对上古三代和两千年封建社会的集大成和总结。同时两个王朝的后期,中国的社会形态都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与一般的王朝末期不同。
清朝修《四库全书》时禁毁了一些书籍,因此被有些人指责为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严重破坏。这个指责如果要成立,在逻辑上就必须假定这样一个前提:即被当时清朝官方禁毁的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现在的问题就在这里:这些书真的有哪么大价值吗?如果是些没多大价值的书被清朝禁毁了,那你又怎么能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浩劫呢?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总结性特点的具体表现举例:
科技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是对中国封建时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是对传统农学的总结。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是对传统中药学的总结。
清朝干隆官修《医宗金鉴》是中医教科书,以其精简而切于实用,两百年来广为流行。实际上也带有总结性质。
20世纪80年代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纂《中国陶瓷史》清朝部分认为:中国传统制瓷技术,在清朝才真正达到最成熟的地步。
清雍正官修《工部工程做法》是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总结。上海古籍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出版,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编纂的文博行业系列教材之一的《中国古建筑》引用最多的两部古人建筑着作就是宋朝《营造法式》与清朝《工部工程做法》。
诗词曲
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是唐朝。清康熙官修《全唐诗》。
清康熙官修《词谱》、《曲谱》分别是对词曲的总结整理。
书法
中国传统书学理论的两部集大成着作都在清朝,分别是包世臣《艺舟双辑》和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清朝干隆官刻《三希堂法帖》是中国古代最后一部大型官刻从帖,收集广泛刻工精良,也有集大成特征。
清干隆内府的书画收藏是继北宋宣和内府之后中国书画的一次大集结,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编写的文博行业系列教材之一的《中国书画》。
古琴艺术
古琴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文人艺术。明清时期是古代古琴艺术的繁荣时期和集大成时期。现存绝大部分琴谱都出自明清两朝,大部分是清朝。其中康熙朝广陵派的《五知斋琴谱》最着名流传最广。
戏曲
清干隆官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是对中国古代南北曲音乐的集大成。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古典戏曲和昆曲的同志应该很熟悉。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繁荣时期。昆曲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现存大部分昆曲曲谱皆为清朝编纂刊刻。着名的有干隆朝苏州人叶堂的《枘书楹曲谱》。
宫廷音乐
清干隆官修《律吕正义后编》完整收录清朝宫廷音乐的乐谱,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宴享乐等。清朝宫廷音乐当然也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所以干隆官修《律吕正义后编》也是对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集大成。
典章制度
《清会典》是中国古代行政法典的集大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国法制史》认为《清会典》无论体例还是内容,都是中国古代典章汇编的集大成。
清干隆官修《清律例》是中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见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荣铮《论《大清律例》》,全文见天津古籍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出版《大清律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国法制史》认为《明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其具体理由是《明律》在体例上与唐宋律有较大不同,对后世与周边国家影响较大,并非指《明律》内容最完善。以常理推论,清律是在继承明律的基础上再加改进完善,所以内容应该比明律更完善。集大成当然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大杂烩”。
《清通礼》是中国古代礼制的集大成。
目录学
清干隆官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体例最完善,影响最大。
小学(文字训诂)
清朝《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字典。
清朝乾嘉学派的辉煌成就,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古代学者研究《说文解字》最重要的着作。
清干隆官修《五体清文鉴》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多民族语言对照词典。
学术史
清朝阮元等编纂的《畴人传》是中国第一部纯粹的科学史,见上海古籍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出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清朝黄宗羲《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正规系统的学术思想史。
清朝全祖望《宋元学案》比黄宗羲《明儒学案》更有进步,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科学史和学术思想史都是对过去科学文化发展历程的总结整理。
说明: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总结性特点的具体事例,我根据我的知识举了一些。别的同志可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