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分别有什么特点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特点:
1、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路斯迪格(M.W.Lustig)等学者曾加以概括如下:高语境文化:内隐,含蓄、暗码信息、较多的非言语编码、反应很少外露、圈内外有别、人际关系紧密、高承诺、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2、低语境文化:外显,明了、明码信息、较多的言语编码、反应外露、圈内外灵活、人际关系不密切、低承诺、时间高度组织化。
在高语境文化中,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记忆深处,信息的传递和编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者所处的具体情景,显性清晰的编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人们对交际环境的种种微妙的提示较为敏感。
在低语境文化中正好相反,人们在交际时,大量的信息通过显性直白的编码承载,隐性的环境传递出相应的信息和情景,暗示的信息较少。
也就是说,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双方,习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来交流。不过这种区别并不是绝对的,高语境和低语境并不是泾渭分明,因为在实际交流中,这两种类型的交际类型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存在。
(1)中国文化为什么是高语境文化扩展阅读:
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与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由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最早在1976年在《超越文化》中提出。
这一对概念的提出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新的视角,指出了任何交际的双方都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人文关系环境、具体的交流情景的影响,拓宽了人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野。
霍尔认为考察具体的语言交际活动,不能回避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他将语境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开创性的将语境划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
世界每一刻都处在变化当中,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全球化,特别是全球化的发展,低语境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交流的趋势,中国的高语境文化正在经历着向低语境文化演变的过程中。
人们应该先培养自己的多元文化意识,了解高低语境的文化差异,克服高语境的交流障碍,从高语境逐渐转变为低语境。这样,才能达到高、低语境下,不同交际习惯的“异源合流”,提高中国的外交效率,促进中西方人民的交流、合作。
㈡ 什么是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如果你经常旅游的话,你可能会发现不同地方的人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有不同的表露程度。在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中,人们常常被要求直白的表露自己的意思,不要拐弯抹角,婉转其辞。低语境文化下的人们更看重人的自我表达、个人观点的陈述还有说服他人能力。21美国就是这样的一个低语境文化国家。而加拿大、以色列还有大多数的现代欧洲国家,都属于这样的文化。
而在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的国家中,人们从小则被教育说话要婉转,不能太过直接。这样人群包括了韩国人、新西兰的毛利人以及美国的土着人。在这些社会当中,保持社会的和谐防止与他人发生冲突显得更为重要一些。22因此,人们讲话会更加婉转,行为也会更加谨慎,他们往往通过脸部表情以及声调等更加微妙的行为信息或语境线索来表达自身的意思。
从人们处理批评和反对意见的方式中,我们可以一窥这种文化差异对沟通行为的影响。在低语境文化中,上司可能会公开严厉地训斥一个不负责任的下属,拿他来做例子,以儆效尤。这个上司可能会毫不顾情面地揭露下属的错误,同时也会直截了当地说出希望对方改正的地方,以及如果再达不到期望的话,会有怎样的后果等。
然而,在高语境文化中,这个上司可能会顾着下属的“面子”而不当众训斥他,相反,上司更多地会在私底下向下属提出批评,同时会选择一些婉转的语言来表达批评的意思。他不会直接说出下属哪里做错了,但是他会通过“绕圈子”的方法引导下属自己发现错误。例如,一个员工经常迟到。在高语境文化中,上司不会直接针对迟到这件事情来批评他,相反,这个上司可能会不断强调同事之间的责任感,成为团队里面“拖后腿”的人是一件可耻的事情等。在这个时候,这个员工通过上司的语气声调、肢体动作以及脸部表情,应该能够明白其所想表达的意思。
你可能也会想到,当低语境文化背景的人到了高语境文化中,他受到误解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假设这样的一个情境。你想邀请两位朋友明天晚上一同去一家十分受欢迎的书店咖啡厅喝咖啡。来自低语境文化背景的朋友蒂娜对你说“不了,我明天晚上要学习呢,但还是谢谢你的邀请”。而另一个来自于高语境文化背景的朋友李对你说“那很不错啊”,但是,之后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他并没有如约去喝咖啡。
你是怎样解释这种行为上的差异呢?在高语境文化中成长的人,他们很难对别人说不。即便是他们真的拒绝某事,他们也会因为害怕得罪别人而婉转其辞。与李来自同一个文化背景的人通过他的语音语调以及脸部表情就可能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他实际上并不太想去喝咖啡。但可能因为你生活在一个低语境文化中,你认为他没有直接拒绝即表示赞同,因而你会误认为他愿意与你一起去喝咖啡。
㈢ 中国高语境文化有什么特点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路斯迪格(M.W.Lustig)等学者曾加以概括如下:
高语境文化:(1)内隐,含蓄; (2)暗码信息; (3)较多的非言语编码; (4)反应很少外露; (5)圈内外有别; (6)人际关系紧密; (7)高承诺; (8)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低语境文化:(1)外显,明了; (2)明码信息; (3)较多的言语编码(4)反应外露; (5)圈内外灵活; (6)人际关系不密切; (7)低承诺; (8)时间高度组织化.
简而言之,高语境文化的交际,有时显得秘而不宣、藏头露尾;低语境文化的交际,显得多言而冗余、宣而累赘.不同的文化对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美国,往往口齿伶俐,善于口头表达的人更吸引人;而在韩国,更受信任的却是口头表达稍显木纳之人.在低语境文化里,人们往往对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视而不见;而在高语境文化里,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行动、交往速
度、交往地点、难以言说的情绪、微妙的手势及其他周围环境细节等都是丰富的信息符号,给敏感的交际者以无限的信息与内涵.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
古迪肯斯特等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属于低语境文化的国家有:德国、瑞士、美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加拿大.这些国家的文化都是重视具体细节安排与精确的时间表,不
注重环境的作用.他们的行为系统源于亚里斯多德的逻辑与线形思维.同时具有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特点的国家有:法国、英国、意大利.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美洲土着、美洲墨西哥以及拉丁国家.中国语言本身即属于高语境文化系统,如查汉语字典中几千个单独的汉字,这些汉字会随着搭配词的不同而不同.这里的搭配词可以说是单独汉字的“环境” .日本
的茶道更是绝妙地传递了其非言语信息.
㈣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分别有哪些国家属于高语境文化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差异:
1、低语境文化要求交流者将人与事件分开来,尽管有时这样做会牺牲个人关系。在组织中,人们强调的是工作关系,而不是个人关系,批评也是对事不对人。相反,高语境文化往往不把事件与人分开,批评某件事就等于批评某个或某些人。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往往有很强的保全面子的动机。
2、低语境文化中的人通常不喜欢他们不理解或不知道的事物或人,也就是说,他们不喜欢不确定性。相反,高语境文化中的人能够较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当然,他们也需要信息,他们善于在模糊性中找到所需的信息。
3、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使用非常直接的交流方式,他们总想获得大量信息并引导交流程序。例如在发生和解决人际冲突时,人们一般要摆出大量事实,具有一定的对抗性。相反,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使用较为间接的交流方式,对他们来说,直接的交流方式可能会使人丢面子,会破坏团体的和谐。
4、在商业谈判时,低语境文化中的人趋向于线性逻辑思维,他们在讨价还价时善用推理分析。相反,高语境文化谈判时通常使用较为“模糊”的方式,善用包括感觉和直觉在内的交流方式。 东方社会很多都是“高语境”社会。
属于低语境文化的国家有:德国、瑞士、美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加拿大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美洲土着、美洲墨西哥以及拉丁国家。
(4)中国文化为什么是高语境文化扩展阅读: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交际的特点,路斯迪格(M。W。Lustig)等学者曾加以概括如下:高语境文化,内隐,含蓄;暗码信息;较多的非言语编码;反应很少外露;圈内外有别;人际关系紧密;高承诺;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低语境文化,外显,明了;明码信息;较多的言语编码;反应外露;圈内外灵活;人际关系不密切;低承诺;时间高度组织化。简而言之,高语境文化的交际,有时显得秘而不宣、藏头露尾;低语境文化的交际,显得多言而冗余、宣而累赘。
古迪肯斯特等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属于低语境文化的国家的文化都是重视具体细节安排与精确的时间表,不注重环境的作用,他们的行为系统源于亚里斯多德的逻辑与线形思维。中国语言本身即属于高语境文化系统。
㈤ 怎样理解中国的高语境文化给几个例子越多越好!(至少两个吧)拜谢答得好有额外分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从跨文化沟通角度,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的概念。所谓“高语境文化”是指,在传播过程中,绝大部分信息或者已经存在于传播双方的物质语境中,或者已经内化于个人内心,而极少存在于双方所运用的语言和信息之中,换言之,语言和信息是模糊而不充分的;而“低语境文化”正好相反,即在传播过程中,沟通交流双方主要依赖他们所运用的语言,换言之,语言和信息是清晰而充分的。举例而言,对于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来说,长期共同生活使他们形成了许多默契,因此,他们在交流中,直接通过语言或动作来表达的成分较少,更多的内容,存在于由双方共同生活体验形成的心灵感应;而两个初次见面陌生人的交流,却要花费更多的口舌。
霍尔认为,在高语境文化中,由于社会发展缓慢,缺乏变化,其历史传统、风土人情、人际关系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和重复性,绝大部分信息都已储存于现成的语境中,成为全体成员共享的资源,因此社会成员在人际交往上,更擅长借助潜在的“语境”进行交流。其成员性格内敛,从传播者角度讲,他们在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方面,喜好用含蓄、间接、隐晦的方式,不把信息完全、充分地提供给对方;而从接受者角度看,也善于从提供信息的蛛丝马迹中准确“猜”出对方的意图。因而“高语境文化”特别推崇“悟性”,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所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也。
㈥ 中国文化为什么是高语境文化求解答,速度啊!
高语境传播的特征是: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语境”而非“内容”,注重建立社会信任,高度评价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维持比较长久。沟通是含蓄的,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个体从早期就学会了准确解释这些含蓄的信息。具有权力的人对下属行为负有个人责任。信任是人们履行协议的基础,协议常以书面形式确定。
中国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人在传播行为方面,集中体现在对直爽和委婉的偏好。
比如:美国人偏好直言不讳;中国人强调社会和谐不直接表露自己情感,蔑视言语上的咄咄逼人。由于重视间接交流,接受者的敏感性与领会话外音的能力以及理解隐含意义的能力变得尤为关链。
在西方,人们通过诸如辩论和公共演讲等正式的训练,尽力提高传者的效率;
而中国人则尽力提高受者的敏感度。
当人们排除了脑中所有的先入之见,使自己的头脑像镜子一般清晰时,就达到了最高的敏感阶段。
当心心相印时,理想的根本不需要使用语言的交流就随之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