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缺陷有哪些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缺陷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2-09 11:45:52

中国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

或许很多朋友还不了解文化产业的内涵,但如果我说起美国大片,恐怕大家都比较熟悉吧,票房过亿的电影为美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而电影行业就是文化产业中的一种,根据《形势与政策》上的解释,总体来说,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是通过运用文化的价值来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产业。文化产业的内涵包括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网络,视频,艺术品等等。

再说具体一点,你看到小学生书包上印有卡通人物,比如说虹猫蓝兔 ,那也算是文化产业的体现,但这只是传统的文化产业,带来的附加价值并非很高,而像中国第一部3D动漫《秦时明月》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由此我们也可看出与新技术,新创意结合的文化产业才是发展的王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同时也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那么为什么中国非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呢?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经济很大程度上是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支撑的,这样高耗能,低收入的产业不仅会浪费我国资源,更为我国将来经济的发展埋下隐患。首先,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实在是太低,在世界上排名八十多位,以目前的发展方式进行下去,我们的子孙后代就没有资源可用了。其次,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带来的附加值并不高,不足以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当劳动密集型产业被逐渐淘汰时所带来的高失业率将使中国不堪重负。

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我国国民逐渐步入小康社会后,文化需求量也同样剧增。由此可以说明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市场,可为我国创造巨大收益。

文化产业的好处并不是单方面的。

第一是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例如,光一部《功夫熊猫》所带来的各项开发价值就超过了260亿美元。包括电影,图书,玩偶,主题公园,食品等。它所带来的效益远超过了我省着名企业“煌上煌”十年的收益。再说说我省景德镇的着名产品——陶瓷,制作陶瓷的原料是黏土,但大家知道,说白了,黏土其实就是泥巴,但经过人们的创意加工后,它成为了具有观赏与使用价值的艺术品,并且还远销海外,赚取外汇。而元朝的青花瓷到现在已经成为古董,价值不菲,这时我们可以说,陶瓷的原料不是黏土,而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因此可以肯定文化产业可以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第二是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按照原来的发展方式,大量消耗资源的方式终将有一个结局,只不过这结局的到来时间不知是何时,或许是二十年后,或许是三十年后。石油和矿石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即使是金属资源使用以后也非常难回收,当祖国母亲的资源油尽灯枯时,我们又将何去何从。而文化产业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文化产业中的许多产品仅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例如文学作品的创作并不需要浪费太多的资源,但带来的经济利益却不小,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便是一个好例子,一本受欢迎的小说并不需要多少物质投入,只需要人的智力投入,但智力的投入却是可以无限使用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毕竟创意是无限的嘛!

第三是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完整产业链,例如《哈利·波特》这本书,刚开始是一本魔幻小说,接着又被拍成一部风行世界的大电影制作,再接着以《哈利·波特》为主题的各类装饰品出现了,同时《哈利·波特》被改编成漫画。不仅如此,以《哈利·波特》为主题的游乐园也诞生了。同时也出现了“哈利·波特”网站……这涉及到出版业、电影业、网络业、传媒业、饰品行业等多方面的产业链,从文化产品的产生,加工,推广,营销都可获得经济效益,投入少,获益多,可以在多个行业拉动经济发展,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第四是文化产业可以增加我国的就业率,中国的土地就是960万平方千米,不会变多,则农业上难以增加就业,而工商业刚好又碰到金融风暴,因此咱们最好在文化产业上发展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文化产业隐藏大量商机等我们去挖掘

此外,文化产业还可以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扩大内需,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等许多好处,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例证。

说了这么多文化产业的益处,我也想说一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缺陷。

第一,针对文化产业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善,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来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文化产业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导青少年的产品,例如我国引进的日本动漫《死亡笔记》就含有一些自私自利、反社会主义的情节与内容,当然,这部动漫已经被文化部叫停了,但如果有完善的法律来规范文化产业的话,文化产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少走弯路。

第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不完善,专业从事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司和企业也是少之又少,例如美国有好莱坞,英国有泰晤士报,而我国就缺乏这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的巨头。这当然是因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不完善,经营与管理理念落后密切相关。

第三,国家的配套优惠发展政策不够,现在我国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农业,农业减税、免税,农民享受财政补贴。但我们从没听说过文化产业减税、免税。同时金融机构也没有给文化产业优惠的贷款政策,这样,资金问题很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绊脚石。

②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1、文化市场中政府的行政干预较多。
2、文化产业成为政绩工程,重数量不重质量。
3、文化产业创新元素不够丰富,内容和形式单一。
4、高素质人才十分缺乏、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

③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缺失体现在哪

1、政策构建缺乏系统性。我国既有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不乏应急而生者,往往是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后,未能通过深入的理论论证、只是进行简单的经验总结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以至于不能形成较为完整、协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尽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两部系统阐释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纲领性的政策法规,但仍然有不少地方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基本理论,在严谨性和系统性方面有所欠缺。这种弊端在很多文化产业政策文本中都较为常见。

2、产业政策不完备,政策缺失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缺少一部全国性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迫切需要一部权威的《文化产业促进法》来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

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这样的法律。而反观其他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如韩国出台了《文化产业促进法》和《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日本则发布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等。

二是文化产业法律文本严重缺失。我国的大部分文化产业政策文本还停留在规范性文件的层面上,上升到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面的政策都比较少,除《着作权法》、《专利法》、《广告法》等少数几部法律外,其它上升到法律层面的行业政策几乎没有。

三是在具体的文化产业行业管理中存在着政策缺失的现象,这一点在新兴业态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尤其在电影分级制、电影后续产品的开发和保护、数字出版行业等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3、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保护力度较弱。毋庸置疑,文化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只占到GDP的3.5%左右,尚属于“幼稚产业”,仍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

但是,目前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还比较弱,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偏弱。世界上如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很多国家大都通过政府直接拨款资助,设立专项资金、组建发展基金等方式,来扶持与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对一些文化产业也实行了各种扶持补贴政策。但补贴金额、补贴方式和补贴结构等方面,与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还很大差距;此外,我国政府的信贷、税收等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够。

二是产业政策对国内文化产业的保护力度不够。一般来讲,一国产业政策对相关产业的保护可分为对进口的限制和对外资投资的限制两个方面。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无论是对国外文化产品的限制方面,还是对外资投资的限制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对外资进入我国文化产业的各种事项都作了具体明文规定,但有些内容仍值得商榷,这对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是很不利的。可以说,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还不能筑起有效保护民族文化产业的屏障。

4、政策主体政出多头,产业政策缺乏协调性。我国文化产业的主管部门有中宣部、文化部、工信部、广电总局、旅游局、体育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诸多部门组成,容易导致有利互争、互相推诿、政出多头等不良现象,严重制约相关产业发展。

这一点在网络游戏产业体现的尤为明显,网络游戏的主管部门涉及中宣部、文化部、工信部、体育总局、广电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工信部主管着网络游戏行业的技术开发,文化部拥有网络游戏的文化经营的审批权,广电新闻出版总署负责网络游戏的出版,国家体育总局又主管着网络游戏中的电子竞技部分。广电新闻出版总署认为他们才是网络游戏审批的主管部门,而文化部则强调,网络游戏不经文化部审查,就不能正式进入市场,而工信部也不甘大权旁落,将网络游戏列入电子信息产业进行管理。这种恶劣的政策环境往往会导致文化产业政策难以统一,甚至互相冲突,使得文化产业未得其利,反遭其累。

5、政策变动太过频繁,产业政策缺乏稳定性。所有产业政策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相关政策就必须也随之而变,文化产业政策也不能例外。但是,如若文化产业政策变动频繁,甚至朝令夕改的话,就会让文化产业管理者和从业者无所适从。因此,文化产业政策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已有上千个之多。其中,有一些政策保持了比较好的稳定性。但也有很多政策变化过于频繁,让文化产业管理者和从业者无所适从,这一弊端在网络、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同时,很多文化产业政策目前还停留在口号上,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④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1、文化产业建设的“泛”与“滥”。缺乏对产业发展细致调研和理性分析,忽视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和产业基础,对文化产业把握不精准,笼统发展,对文化产业的理解、界定也不够深入准确。这种对文化产业的“泛化”理解和“泛文化”发展,导致了文化产业蜂拥而起的“滥文化”产业现象,一哄而上、盲目建设、低层次发展、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屡屡出现。2、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盲目投资。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与鼓励,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文化产业,给予文化产业发展很大的助力,但也显露出偏离理性的冲动投资与投资方式不合理的问题。3、忽视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没文化。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其核心是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文化产品与一般产品不同,要有文化自觉,注重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传递。但在当前文化发展中,一些文化产品没有文化,只是披着文化的外衣,曲意迎合,低俗庸俗媚俗,缺乏文化的根与魂,不注重挖掘时代的闪光点和人性的内涵,作品缺乏打动人灵魂的力量。

⑤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存的问题有:

一、在硬实力的基础上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

面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变化、变革、变动,面对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增强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的坚定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中国实践相结合,二是和中国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实践诠释,而且包括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容要在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文化传统两个维度上展开,并由此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意义和文化意蕴。

三、如何提高文化的品位与格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优秀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重要体现,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的问题是功利化和低俗化。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为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因为追逐暴利、见利忘义,于是就没有了格调,没有了品位,没有了境界,甚至没有了道德底线。

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问题的方法:

一、专设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机构

我国应设立专门统筹机构,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完善产业经济政策,提供财政支持,打破各行业界限,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在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同时,可采取先行委托统筹管理的专门部门,逐渐在改革深入的过程中整合各部门功能。

二、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

法律制度的健全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文化产业的全球流通、交易与创新,是以文化、知识、信息、技术为内容的产权交易与版权经济的产权资本流通。中国一方面要推进全球版权经济中建立自己的文化版图及版权保护体系,另一方面在国内立足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构建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

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办法,形成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大力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力度。
只有构建统一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才能真正促进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5)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缺陷有哪些扩展阅读:

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是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影响个人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观的确立,主要包括审美观、文化品质和自我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等。通过培养个人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爱好和欣赏能力,提升国民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是文化建设的归宿和价值性成果。

二是提高文明素质

文明素质主要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强的意志力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其核心是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对公民人格塑造、社会文明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促进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和物质基础。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传递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文化建设三大前沿问题

⑥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体制不健全政府多头管理,资金支持不够政府不够重视,专业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低。导致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发生各种乱象。
1、文化产业变得“泛”与“滥”。
2、文化产业盲目投资,使得一些真正需要投资的没有得到投资,一些滥竽充数的反而得利。
3、忽视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没文化。
4、统计不规范,未纳入国家统计系统
5、产业发展中的“一刀切”现象
6、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错位

⑦ 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存在哪些缺陷

现状是不用多说的,在世界文化市场到处都有中国的文化产品,但是真正中国产的并且能被人铭记的不是很少,而是根本没有。
一直以来,我国就是把文化产业当做娱民手段,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内在的价值。即便是提出文化大发展的今天,我认为中央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力度还远远不够。楼主,你看看现在指定的所谓的措施,天啊,如果那真的能奏效,三皇五帝就能从地底爬出来。中国中央现在制定的文化策略就是说空话,一方面倡导,一方面有抓的原有的体制紧紧不放,其结果必然是畸形甚至失败。呵呵,我一直认为,中共中央是完全被他们刚发现的与外国文化产业差距和其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差距打昏了头脑,根本没有审时度势,就一味的跟风。
中国与外国的情况不一样,大大的不一样。内在环境我们是先天不足,外在环境是群强压迫,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绝对不是中央喊几句空话,然后大力倡导就能够解决的。
另外就是国民思想。我国文化体制落后,文化产业保护力度欠缺,国民的文化意识也不足。国民很少能够把文化和经济联系在一起,不知道文化的重要性,文化侵权现象连续不断,即便是中国存在文化精英,也要黯然远走他乡了。
中国文化产业现在很弱,但我可以预言,未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将会虚假的发展(不是吹出来的,就是劣质出来的),然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差距将无限的拉大。然后正如历史上中国汉族将其他少数民族同化为一体一样,在外在人口基数高于我国,且掌握先进的文化传播技术的情况下,我国国民将会被同化,国将不国。而且国家还是次要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国家变了不知多少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取代不过是时间问题。但这次面临的可能是民族灭亡,华夏!这两个震撼人心的字眼可能会永远成为历史……

⑧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弊端

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的弊端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在过去数十年中,文化几乎一直是由政府“包办”的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90年代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建立起一系列由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基本上涵盖了现行文化产业领域。在这些管理体制下,也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结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模式中演变而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同时,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较重。这样一来,在整个政策的价值规定、功能及政府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中,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较差。综观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结构,明显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传统文化产业比重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近几年,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继续较快发展。2002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592个,文化馆2847个,公共图书馆2689个,博物馆1451个。广播电台306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70座,电视台360座。全国有线电视用户9638万户。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30亿份,各类杂志30亿册,图书68亿册(张)。[1]同时,我国新兴文化产业近几年的发展也比较快。2004年7月出版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如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等,有从业人员422万人,实现增加值835亿元。新兴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已接近传统的几个产业部门。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不仅规模小,而且新兴文化产业比重明显偏低。据文化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的文化娱乐业年收入4000亿美元,占GDP的五分之一,为美国第二大产业。而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3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0%;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2]网络游戏业、文化信息业、文化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产品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当今时代,高新科技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它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在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由于发达国家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因此,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主动的和积极的,谋求通过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就开始把网络技术应用于销售,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选购,从而推动了图书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迪斯尼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娱乐业,1993年的销售额为85亿美元,到1997年仅仅4年的时间就达到了225亿美元;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法比拟的,其表演场景美轮美奂,辅之以高品质的灯光、音响效果,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3]而我国的文化产业,使用的大多都是发达国家淘汰下来的技术,很少使用高新技术。这使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市场竞争能力差。

第三,文化产业各环节孤立、断层、不成体系。目前,我国各文化企业缺乏协调合作,各自为政,孤立发展,使得文化产业各环节孤立、断层、不成体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上存在的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我国文化产业从一个幼稚产业、弱质产业建设成为一个朝阳产业、强势产业,进而把我国由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大国。

⑨ 我国文化产业不健康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做事太功利。赚钱手段而已,因为大家工作都是为了“从别人身上攫取钱财”,所以很多中国人很“节俭”,因为在他们看来花钱就是被别人利用。
这样一来,需要极大耐心、热情的文化产业、艺术创作,能够做下去的人就极少。因为太少,形成不了规模,自然与国外比不了。

⑩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试论文化产业投资不足问题之克服
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存在的文化产业投资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国外在文化产业投资问题上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克服文化产业投资不足的办法。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资

一、投资不足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与进步一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投入的保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正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源动力,文化要实现产业化,其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质的投入会呈现出更为大量的需求。因此,从法律、政策与事实上确认必要与充分的投资,这是文化产业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而投资不足必然会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导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入的不足,进而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进程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投资渠道不畅通

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总体上可以分为:国有(政府)的文化投资、民间文化投资和外资的进入。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纯粹的公益和消费部门而由政府财政包办,这种体制使得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只讲投入不讲产出,许多重大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其建设受到严重的限制。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大多实行“出身”准入制。即只有是“我部门”、“我行业”、“我地区”以及全民所有制的企业才能优先进入市场,这就把部门出身、行业出身、地域出身和所有制出身变成了文化市场准入的条件,由此导致民间资本的产业进入壁垒比较高,使得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难以向文化产业靠拢,急需资本扶持的文化项目只能望梅止渴。而外资由于在文化的市场准入方面受到限制,其资本的进入也受到一定的控制。

(二)投资方式不合理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的直接财政拨款和一些文化经济优惠政策给予了文化产业发展以很大的助力,“九五”期间,全国文化、文物、广播电影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财政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如文化事业费财政拨款年均增长14 .96%,至2000年达到67 .03亿元;但是,对一些产业或项目的资金投入上缺乏明晰的终端目的性,往往造成投入和产出不相协调。在根本上仍然是一种事业型投入方式,而非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投资方式。此外,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程度较低,在融资手段上比较原始,即以资金方式投入为主。缺乏现代化的筹资方式,如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

(三)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诸如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所关注的法律地位、权益保护、退出机制等核心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外,国家对文化事业的管理主要依靠政策号召和行政措施,而缺乏用法制手段引导、保障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法制环境的不完善,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投资的风险成本急剧攀高,令投资者望而生畏。

(四)文化投资效益的体现也是影响资金向文化产业投入的重要制约因素

从单纯的经济学角度来看,投资者只对其所投资的项目的利益实现感兴趣,投入少、收效大、周期短自然能够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而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无论是用于形成固定资产的文化基本建设投资,还是用于形成流动资产的文化的知识产权投资和用于培育文化战略后备资源的投资,其建设、创作、培养周期和成型期都比较长。出于对投资回报的考虑,政府投资、企业投资、私人投资等,所选择的投资重点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政府统筹兼顾,采取必要的投资倾斜政策,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

二、国外文化产业投资情况简介

(一)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加拿大为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努力扩大和占领文化市场。在连年削减联邦预算的情况下,却不断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如为支持电影业发展,投资2亿加元,建立了一个故事片生产和发行基金;对投资电影业的加国公司实行一定程度的减免税政策等等。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每年都拨出几十亿法郎用于兴建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等文化设施。这些资金先由政府拨给文化部,再由文化部分配给各施工项目。近几年,法国兴建了一批大型文化工程,如巴士底歌剧院、新国家图书馆、大卢浮宫扩建工程等。这些工程耗资巨大,施工时间长,如新国家图书馆工程建设资金为80亿法郎,1989年开工,1996年建成,工期为7年,每年均需十几亿法郎的投资。1999年,文化部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35 .43亿法郎。因此,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化产业。

韩国近来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得益于大量巨额资金的投入。近年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产业预算由1998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878亿元,文化事业占总预算的比例由3 .5%增长到约17 .9%.

(二)投资主体的多元性

美国文化产业之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实现了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性,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对文化艺术业给予资助,州和市镇政府以及联邦政府某些部门在文化方面也提供资助。而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得到的主要社会资助则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其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1997年文化艺术业的经费总额为175 .83亿美元,其中社会赞助为37. 6亿美元,政府直接资助20 .96亿美元。

近些年来,澳大利亚文化产业之所以向前发展、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商业赞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赞助形式表现出来的商业参与文化活动,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筹集资金的方式。进入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政府和文化机构越来越认识到,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只靠传统形式上的政府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政府和文化机构的目光均逐渐转移到了企业,寻求赞助以弥补政府财政拨款的不足。1991年3月,澳政府出台了文化组织登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向这些已登记的文化组织(目前已有将近1000个)提供赞助,便可免纳相应数额的收入所得税。同时澳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澳大利亚人文基金会)为企业和文化机构双方牵线搭桥,提供咨询;出版期刊宣传和指导;实施有关减免税政策。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企业和个人向文化机构提供无偿捐赠或商业赞助的积极性。

印度政府通过给予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国内私人企业和财团投资文化企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印度的新闻社、广播电台、报纸杂志以及电影制作发行,图书发行,演出团体等主要文化产业部门都采用了官办、民办多种形式。如印度报业托拉斯这家全国最大的通讯社就是一家私人机构,而在印度最有影响的时报系、印度教徒报系、印度快报系等全都是有私人投资,这些报系不仅发行出版报纸杂志,而且涉足更广泛的文化产业领域。

(三)融资方式的多样性

美国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程度比较高,在美国,各个文化产业集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其背后都有金融资本的有力支撑,文化产业集团与金融集团间互相渗透,互相参股、控股,二者之间建立了稳定的伙伴关系。

英国对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实行“政府陪同资助”即如果企业决定资助文化事业,政府将陪同企业资助同一项活动,为这项活动的质量和成功打上“双保险”。政府特别鼓励“新投入”,即当企业第一次资助时,政府“陪同”企业资助,其比例是1∶1,对于第二次资助,政府则对企业多出上次资助的部分实行1∶2的比例投入。资金的加倍投入,必定会扩大文化活动的规模、质量和影响,广告效应自然增倍。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明显地提高了英国企业资助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已有3000多家公司加入了资助文化事业的行列,资金高达近亿英镑。

韩国在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机制中,运作“文化产业专门投资组合”。这是以动员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运作方式。文化产业振兴院2000年至2001年两年期间,成功运作“投资组合”17项,共融资2073亿韩元(政府350亿,民间1723亿)。计划以后每年通过“投资组合”至少融资1000亿韩元。2001年韩国电影振兴公社通过“电影专门投资组合”融资3000亿韩元,保障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四)投资具有良好的法治环境

加拿大强调立法,用法律进行行业的宏观管理。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文化由联邦、省、市政府分别管理。一般情况,联邦政府负责全国性的文化事务,主要是通过颁布各种法规对全行业进行指导和管理。省、市政府也依据所辖范围,通过颁布各种法规和条例进行指导和管理,对主要文化投资领域采取了完全透明和基本开放的政策,任何人都要严格遵守,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使投资者所面对的政策风险降到最低。

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法规健全,通过法律法规调控文化市场的手段已经逐渐机制化;在文化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法规就是1970年5月6日颁布的《着作权法》,迄今已经修改20次。该法明确规定,保护各类着作物作者的所有权利,以及对有关部门作品和表演、唱片、广播电视等的权利及相关权益。其目的是公正使用这些文化成果的同时,有效维护作者的权利,使文化产业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近些年来,智利也不断适时出台并不断修改完善法律条款,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使智利的文化产业走上了一条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使政府对文化工作的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例如:为使智利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智利政府于2001年着手对原《文化捐赠法》的有关条款进行必要的修改并获国会通过,颁布实施。修改后的《文化捐赠法》拓宽了文化机构筹集资金的渠道,灵活了捐赠方式,扩大了受益群体,提高了捐赠资金的免税百分比,进一步刺激了捐赠人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了“企业办文化、文化全民化”的风气。

三、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不足问题之克服

(一)改革文化产业融资办法,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限制

我国金融专家汪保健、肖瑞林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大金融的介入力度,假如没有金融的全方位的介入,文化不可能真正走向产业建设。良好的金融环境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在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受资金短缺制约的情况下,鼓励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为此:

1 应鼓励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完善融资手段。在投资来源上,鼓励企业、个人、境外资金兴办文化企业。在投资方式上,采取独资、合资、合作、合营等多种途径;既可以资金方式投入,也可以土地、无形资产和技术方式投入入股;还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债券以及文化彩票等方式筹措资金。此外,还可以通过流动资金的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联营股本贷款、循环贷款、产权市场上的溢价转让和拍卖、项目贷款等间接融资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提升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亦可大胆引进外资。

2 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限制。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壁垒还比较高,民间投资进入的深度明显不足,这不仅体现在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在市场准入条件上的不平等,还体现在我国对民间资本与外来资本的区别对待。为了充分调动民间资金,广开投资渠道,笔者认为:首先,要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支持民间力量投资文化项目,实现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让市场在长期资源的配置方面发挥主要和关键作用。国家(政府)主要依靠宏观经济政策对文化市场进行引导,再由市场引导分散的企业投资,构建众多的民间投资主体。目前要进一步明确投资主体的分工和投资责任,切实按照国家文化产业各行业的特点和文化市场供求情况,将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划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真正确定企业是基本的投资主体地位,政府尽快减少竞争性项目的投资,集中力量进行大型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将竞争性项目的投资主要让位于民间投资。通过制定相关税收政策,鼓励个人和团体对文化事业的投资与捐赠,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人士对文化产业的赞助。其次,对加入WTO以后,我国已承诺对外资开放的文化领域,应同时向民间资本开放,改变文化产业领域当中存在的外来资本“超国民待遇”的状况。凡外资准入的,原则上可视为允许国内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领域。同时,我国对外资准入时间上的限制,不适用于国内民间资本。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鉴于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现状的分析,目前应加强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对文化产业进行直接投资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与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制定有关的文化投资法规、章程、实施细则以及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并通过监督实施,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文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文化产业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引导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大力推进,许多地区都遇到了文化投资的短期效益和长远回报的矛盾,遇到了政府的公共投资和企业的商业投资如何衔接配套,以及如何分担投资的风险和分享投资效益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统筹兼顾,采取必要的投资倾斜政策,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

3 合股参与,共同投资。政府可以通过与文化企业等投资主体合股参与共同进行投资,不但为企业等投资主体分摊了风险,同时也在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方面的压力。

4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无论是对国内的投资者还是对外商来说,投资环境是他们所最为关注的一大问题。改善投资环境实际是改善播种与收获的联系。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政府就必须不断地改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既是政府一项长期的任务与工作,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彭立勋。2003年深圳文化发展蓝皮书[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丁邦开等。科技进步的法律环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

[3]乐后圣。21Century黄金产业———文化产业经济浪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4]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5]花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战略的思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

[6]谭震。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方式的创新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9)。

[7]赵伯乐。浅析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产业[J].南亚研究季刊,2002,(3)。

[8]黄明哲,方良平。我国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江西财经,2002,(12)。

阅读全文

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缺陷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6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