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勾勒发展蓝图 明确实施路径——温泉镇打造“四宜”新未来
作为北清路前沿科创发展走廊的重要节点,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科技 创新片区的主要空间承载,近日,温泉镇公布了“十四五”时期战略规划,规划明确了未来温泉镇将实施“四化”发展战略(即“高质高效产业化发展战略”“培优培强市场化运行战略”“宜居宜业城市化建设战略”“共治共享 社会 化治理战略”),打造“四宜”新温泉(即宜商的活力温泉、宜业的创新温泉、宜居的生态温泉、宜人的文化温泉)。规划为将温泉镇打造成北京国际 科技 创新中心核心区北部示范镇勾勒了新的发展蓝图,明确了实施路径。
围绕启元实验室、航材院等设立重大创新平台和前沿创新中心
温泉镇域内中关村环保 科技 示范园、中关村翠湖 科技 园·云中心和中关村创客小镇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云集,华为北研所、航材院、龙芯中科、中国人寿、国核电力等世界领先的龙头企业入驻,镇域产业空间已纳入自贸区 科技 创新片区。
海淀区高度重视中关村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智源、微芯、量子、通研、数原、启元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展。根据规划,温泉镇紧紧围绕“高质高效”总要求,聚焦前沿硬 科技 创新,构建以 科技 服务业为基石,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为主导的“1+3”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推动前沿 科技 成果孵化转化,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向创新链高端转型、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围绕启元实验室、航材院、304所等国家战略项目服务保障,鼓励引导行业领军企业设立重大创新平台和前沿创新中心,着力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企业生态群落。充分发挥“两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优势,加快落地一批有突破、有活力、有实效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和政策试点,突出高效服务,提升国际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度,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深度布局自动驾驶、车联网、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
100平方公里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坐落于温泉镇域内的中关村环保园。日前,园区内的中关村(海淀)智能网联 汽车 前沿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前沿中心主要围绕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的全产业链,重点聚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感知、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5G通信及北斗导航等前沿技术领域的 科技 型企业,融合企业总部、办公、测试研发、产业服务平台及全方位商业配套为一体的自动驾驶科研企业总部,加速聚集和培育一批掌握智能网联 汽车 前沿技术的企业和团队在海淀布局,加快形成自动驾驶产业聚集效应。”翠湖网联投资服务部负责人张超介绍。
为更好实现宜业创新温泉目标,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好服务,规划明确提出: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温泉模式,推动“资产+资本”双轮驱动,明确“空间+产业+ 科技 服务”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聚焦集体经济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集体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和经营市场化,努力提升集体经济组织空间运营、股权投资、 科技 服务、配套服务“四大能力”,形成资产到位、运营到位、管理到位“三个到位”的现代化集体经济发展治理体系。
日前,温泉镇召开 科技 园三期建设工作专题会,温泉镇党委书记刘件表示,温泉 科技 园三期在产业规划上要坚持规划引领,做到“先定产业,再推项目”,要充分发挥高新产业带来的集聚优势,带动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指出,温泉 科技 园二期和三期产业围绕环保园云中心产业溢出效应,以发展华为产业链为基底,深度布局自动驾驶、车联网、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力争将温泉 科技 园二期和三期打造成 科技 创新高地;积极开展交流座谈、调研走访,努力推动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九号有限公司、小米生态链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落地。坚持集体建设用地的自主开发、自主建设、自主运营、自主管理等自主统筹机制,支持集体资本参与投资镇域内重点产业项目,采取股份合作、投资并购、股权置换等合作模式增强集体资本自我“造血”功能,着力推动集体经济深度融入和服务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实现由“瓦片经济”到“深度服务、 科技 投资”经济的“迭代升级”。
打通断头路 打造漫享式全时商业聚落
“在推进全面城市化方面,将以更好为人服务为根本出发点,通过规划引领、补齐短板、完善配套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温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新星在参加海淀融媒两会《对话新镇长》栏目中表示,在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上,充分将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大城”与“小镇”的关系,将城市功能与城镇特色有机融合。
在聚焦高品质城市建设方面,规划也指出将围绕构建“新型城市形态”,强化生态本底优势,以更好为人服务为根本出发点,通过规划引领、补齐短板、完善配套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全面城市化建设进程上,高质量推动剩余村庄的拆迁腾退,同步加快推进农民回迁安置工作,力争在城市形态上尽快实现全面城市化;推进D15地块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提升地区社区商业品质,推进温阳路、温泉路和白家疃西路等街区改造,打造漫享式全时商业聚落;丰富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供给。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织密地区交通路网,优化交通动线,打通断头路,推动建成道路移交;推进翠微小学北门等8处堵点改造,通过建设立体停车场、推行共享停车等方式,增加停车点位供给,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加快推进温泉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加大腾退还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力度,积极推进平原造林、都市观光农业的建设,打造“山水与乡愁共融”的生态美。
构建“5分钟充电圈”打造“双红一创”文化品牌
“驱车5分钟就能有充电设施,形成全镇‘5分钟充电圈’。”据温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镇域两村及平房区充电设备建设工作已经完成,社区也通过采取“一小区一方案”模式,完成了全覆盖建设工作。下一步,温泉镇将继续结合使用需求变化,适时增加充电桩建设数量,确保设置的充电桩最大限度建设可满足小区居民使用需求数量。
Ⅱ 山东:深化文旅融合 实现精品旅游产业扩容提质升级
创新提升 旅游 目的地打造。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整合区域资源要素,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 旅游 目的地体系。一是加快推动 旅游 景区、度假区高质量发展。开展景区“产品提升”、度假区“业态提升”行动,推动有条件的景区延长开放时间,开发观日出、夜 旅游 等精品分众产品,打造核心度假、精品演艺项目。二是打造城市休闲 旅游 目的地。树立主客共享理念,拓展城市 旅游 休闲功能,推出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 旅游 休闲街区,规划发布“城市漫游”主题线路和产品,打造一批城市休闲 旅游 新地标。三是提升全域 旅游 发展能级。评定第四批省级全域 旅游 示范区,实施动态管理,完善有进有出的约束机制。
创新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优质产品的供给水平。一是进一步丰富“ 旅游 ”“ 旅游 ”产品业态。重点推动乡村 旅游 、海洋 旅游 、红色 旅游 、康养 旅游 、生态 旅游 、研学 旅游 、文化遗产 旅游 、工业 旅游 、冰雪 旅游 、自驾 旅游 等十大 旅游 产品提质升级。二是创新打造特色产品品牌。推出“乡村好时节”十大主题活动,建设十个体验基地;推进 旅游 民宿集聚区创建,建成一批乡村微度假目的地;培育“蓝色休闲”品牌,发展海洋牧场游、海岛度假游、滨海自驾游,打造温带海岸休闲度假连绵带;打造“红色讲解员”品牌,推出“跟着红色经典去旅行”精品线路;创新发展研学 旅游 ,推出一批研学 旅游 新基地、新产品。三是 科技 赋能推出高品质产品。结合疫情下 旅游 市场消费新变化、新特征,着眼满足游客品质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借助全息投影、夜间灯光秀、5G、AR、VR等现代技术,不断升级智能化运营能力,创新推出文化主题型、休闲度假型、沉浸体验型高品质产品。
创新推进文旅资源转化利用。坚持文化引领、生态优先,把文化内涵融入 旅游 业发展全过程,通过发展 旅游 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聚焦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攻坚突破。加快黄河文化 旅游 带建设,打造黄河国家风景道(山东段)。围绕齐长城锦阳关段、临清运河钞关、高青安澜湾等,打造长城、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重点主体功能区。二是深入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不断推动优秀文创落地转化,推动“山东手造”、文创产品进景区、进高速服务区。三是深化文化和 旅游 资源普查。发布首批省级优质文化 旅游 资源名录,将山东独具特色、不可复制的文旅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保护利用起来。
Ⅲ “好客山东”这块招牌,为何越来越靓
从2007年起,一句“好客山东欢迎你”,便深入了每个国人的心中。“好客山东”是山东 旅游 品牌的口号,高度概括了山东文化,是“有朋远方来,不亦乐乎”最恰当的现代注解,洋溢在游客醉情于齐鲁山水的效果中,体现在好客山东人质朴、热情、豪迈的风土人情里。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系统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融合文旅资源,出台惠民举措,凝心聚力推动文化和 旅游 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斐然的成果。据相关数据,2017年至2021年,山东全省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8.9亿人次,实现 旅游 总收入4.4万亿元。随着山东文化和 旅游 系统继续以激活创新潜能为手段,以精品意识为引领,不断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赋能升级,在加快文化 旅游 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和 旅游 业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
革新开发模式,引导再塑文旅产业优势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需要提升文旅资源、创新开发模式,而构建文旅新产品供给格局、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推动区域 旅游 发展等一系列具体践行措施,则离不开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的保驾护航。近年来,山东省将推动文化 旅游 产业创新的着眼点锚定加快市场培育、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对 旅游 休闲的新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理念、模式、路径等系列创新,推动文化 旅游 业态高质量发展。
在持续推进精品 旅游 景区建设方面,山东省积极开展景区产品提升行动,推进国有景区改革,打破门票经济依赖,推动景区创新推出一批主题 娱乐 、剧本杀、沉浸演艺、研学产品和数字文创。同时,为扩大有效需求、加快 旅游 市场回暖,山东省大力推动景区有序恢复开放、国有景区门票优惠,2022年6月1日至9月30日,山东国有A级 旅游 景区首道门票实行不低于5折的降价优惠,青岛、济宁、日照、德州等市实施国有景区首道门票免费,此举增加了景区人气,提振了消费信心,带动了 旅游 市场复苏,有效激活了 旅游 消费潜力。
围绕“乡村游”这一重点领域,山东也推出了系列积极举措。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开展 旅游 民宿集聚区创建工作,发布《 旅游 民宿集聚区创建导则》,聚力打造“乡村好时节”品牌IP,依托“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在全省16市因地制宜举办登山节、开海节、音乐节等重点活动,丰富乡村 旅游 特色产品,培育乡村 旅游 精品线路,拉动乡村 旅游 消费,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
此外,山东文化和 旅游 系统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抓手,通过文化惠民、营销推介等,进一步释放文化和 旅游 消费潜力。6月2日,第六届山东文化和 旅游 惠民消费季启动,“消费季”期间,山东集中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补贴文创产品、 旅游 景区及线路、文艺演出、星级饭店和民宿等等消费带动作用强、市场化程度高的文旅产品,聚焦文化创意、休闲 旅游 、精品演艺、数字文旅四大消费板块,通过“线上+线下”“专题+专区”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通过大力实施消费促进行动,形成消费者及企业等多方共赢、推动文化 旅游 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放大宣传声量,扩大文旅品牌世界影响
面对疫情影响下 旅游 业向休闲度假和综合性产业时代的转型发展,山东下好“先手棋”,通过活动引领不断加强文旅产品策划,为“好客山东”品牌持续注入优质内容的同时不断加强宣传推广创新,放大山东文旅宣传声量,提升“好客山东”品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山东省在持续创新塑造 旅游 新产品的同时,坚持以 旅游 产品研发和推广为抓手,对接文旅消费需求热点,为积极顺应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立足省内游、市内近郊游等短途 旅游 市场,创新全省优质文旅产品发布机制,山东省发布全省优质文旅产品推广新平台“好客山东XIN体验”。与之相伴随的,“好客山东”新媒体矩阵持续发力,多样化、多载体对全省文旅资源进行宣传推广,打造#好客山东XIN体验##山东手造##红动齐鲁强国有我#等多个热门话题,以新媒体和网络宣传为支点,不断放大“好客山东”宣传声量。
同时,山东省实施“好客山东”品牌商标赋能全省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通过免费商标授权,加强“好客山东”品牌与文创、非遗、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开展“好客山东”联名款文创和 旅游 商品遴选工作, 探索 “‘好客山东’+文创、 旅游 商品”发展模式,立足品牌文创打造,持续提升“好客山东”品牌价值。
加强行业引导,金融创新破除发展桎梏
面对省内蓬勃兴起的文化 旅游 发展势头,为进一步优化了市场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 旅游 者合法权益,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近年来山东通过推进一系列行业信用建设、推动 旅游 民宿等级评定工作等创新性举措,不断推动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山东省省级 旅游 诚信先行赔付金管理办法》,在全省范围推行 旅游 诚信先行赔付金制度;编制了《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市场信用管理办法》,初步确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 旅游 市场新型监管机制;依托“好客山东网”搭建智慧文旅平台,归集文化和 旅游 行业市场主体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记录和信用档案,完善信用信息数据资源,实现信用信息共享;积极组织开展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试点示范,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探索 开展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与此同时,为塑造行业标准,创新推动 旅游 民宿等级评定工作。山东省召开全省 旅游 民宿星级评定推进会,下发《关于推进山东省 旅游 民宿星级评定工作的通知》,科学合理界定星级 旅游 民宿准入条件,修订完善 旅游 民宿评定标准。进一步推动了 旅游 民宿高质量发展,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帮助企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纾困解难,为乡村 旅游 提质升级和乡村文化振兴持续助力。
新冠肺炎疫情使文旅行业遭受重大损失,面对企业普遍面临营收骤减、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山东省不断强化与金融部门联动,汇聚金融合力,支持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助推文旅产业恢复发展。
一方面,加强部门协作、开展专项行动,解决文旅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疫情发生后,山东省各部门与各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机制,在首贷培植、金融辅导、普惠金融、融资担保、专项债券、消费升级等方面支持文旅企业纾困发展;开展“金融诊疗助企专项行动”“文旅企业金融辅导攻坚行动”“债券发行双百攻坚行动”等活动,推进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在文化和 旅游 领域落实,切实解决文旅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强化政策引领、创新金融产品,精准服务文旅企业。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及金融部门先后制定印发《关于金融促进文化和 旅游 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 旅游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山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实施方案》,从加大信贷支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健全银企对接机制等方面,形成“11+13+5”金融助力文旅企业政策包,印发解读手册,开展媒体宣传、专家解读;推出“文旅振兴贷”产品,包括文旅融贷、文旅易贷两类产品,能够同时满足大中型企业及旅行社、民宿等小微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积极引导各市因地制宜推出不类型的金融支持产品,结合本地特点,坚持因势利导,推出差异化金融服务, 探索 政府债券、产业基金等多途径融资渠道,采用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文旅企业纾困发展。
即将于6月26日至27日举办的2022山东省 旅游 发展大会,将组织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旅研修基地揭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文旅重点项目签约、“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文旅行业发展专项行动启动、授牌表彰等活动,“好客山东”这一金字招牌正越擦越靓。
Ⅳ 什么是质量文化,怎么建设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
作为一个解释当代质量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质量文化”的涵义是指“以近、现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为基础,以特定的民族文化为背景,群体或民族在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
质量文化概念天然地体现着二十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特征,它继承了当代质量实践活动的主流价值观念——TQM思想的绝大多数精髓,并突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的企业文化的界限。
可以认为,质量文化是当代文化学研究的最新课题,也是国家或地区借助于文化力量振兴其经济竞争力的强大武器。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质量文化思想还处在初创阶段,存在着将质量文化概念与企业文化概念混同的现象。
质量文化建设如下:
首先,厚植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质量文化。中国的制造业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向更注重高技术、高质量、高品质的“中国创造”转变依赖于质量文化的提级。
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观、质量行为准则的全面升级不仅反映了经营策略,更是展现了企业的价值系统、哲学理念和变成企业基因的文化,即“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产品符号。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在高端化、标准化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建造在智能化、工业化方面也迈出坚实步伐。
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推动质量文化的精神、行为、制度和物质四个方面的积极演变,促进“中国制造”完成“品质革命”。
其次,提倡质量创新和标准创造,提升质量供给。质量创新是质量强国的根本动力。加大制造业企业质量技术改造支持、引导力度,支持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利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国内健全的供应链,完整的产业链的创新生态优势来提升质量,塑造品牌。特别是要倡导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引领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提升创新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培育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标准国际化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标准提供机构的市场化,以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带动中国高质量的产品、服务“走出去”。
再次,加强质量监管和品牌保护,提高质量收益。一方面要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履行产品“三包”、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
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研判和防范,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使质优价高成为市场竞争常态,形成质量品牌优胜劣汰效应。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完善品牌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品牌维权机制,健全品牌创新的激励机制。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
(4)聚焦高品质文化供给开展什么行动扩展阅读
企业质量文化
从涵义上看,企业文化通常是指企业内大多数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它体现为企业全体员工所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循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而质量文化是指群体或民族在质量实践中所形成的技术知识、行为模式、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两者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
从范畴上看,企业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它可能是质量取向的,也可能是非质量取向的,其着眼点是组织层次,而质量文化研究的重点是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质量文化建设,其着眼点包括组织层次、地区经济层次或国家经济层次。
毫无疑问,质量文化涉及的范围更宽、包含的层次更多、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将质量文化界定为某种特定涵义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基本的认识误区。图1展示了质量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不难看出,当前有些学者所谓的“质量文化”或“品质文化”,可以理解为“企业质量文化”,它是从组织层面研究企业的质量实践活动的,既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子范畴,也是质量文化的一个子范畴。
参考资料:网络-质量文化 人民网-理论-以工匠精神构筑质量文化
Ⅳ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七大重点任务
当前,我国 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 社会 发展,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作出具体安排,可以梳理为七大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创新驱动作为首要任务,强调要把 科技 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协同推进 科技 创新、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 科技 强国,强化国家战略 科技 力量,健全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 科技 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 社会 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建设数字中国。
二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畅通国内大循环,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需要,打造强大国内市场,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优化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推进多双边投资合作机制建设,增强我国经济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完善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四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放保护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完善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提升重要功能性区域的保障能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和完善 社会 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构建高水平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完善产权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 社会 信用体系;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推动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七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十四五”规划纲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提升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周期 健康 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实施就要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 社会 保障体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发展 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推进 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那么如何确保这些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健全激励导向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调动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健全统一规划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由国家、省、市县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必须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构建规划定方向、财政做保障、金融为支撑、其他政策向协同的政策协同保障机制,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
Ⅵ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如何选择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大力推进,但不是一蹴而就的。测试整合程度和效果需要时间。既要反对保守主义和不作为,又要防止冒进和乱作为。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长期出成绩。
Ⅶ 开展寻标对标提标行动工作方案
按照市委、区委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部署要求,现对深入实施寻标对标提标行动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对照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任务目标、战略重点,通过在系统内深入开展寻标对标提标行动,全面提升目标定位、工作标准,打开新视野、进入新境界,推动各项文化工作提档升级。注重把握以下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围绕提升各项工作首位度和知名度,瞄准全市全省全国一流标准和先进单位,高点确定工作标杆,奋力进位争先。
(二)可比性原则。按照“行业领域同类、基础条件相近、可学可比可赶”的要求,确定对标单位。
(三)针对性原则。坚持整体推进与单项突破相结合,既要整体工作对标,又要单项亮点工作对标。
(四)实效性原则。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取长补短、学以致用,防止生搬硬套。
二、比学赶超标杆
市内对标奎文区文广新局,省内对标青岛市城阳区文广新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标建设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文化审批服务提升赶超标杆。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向全市前列。一是全力抓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确保年内按省定标准达标率90%以上,并打造一批高标准的规范站点。二是突出抓好农村综合文化广场建设,力争年内按省定标准实现全覆盖,并有40%以上达到坊子标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四区第一。(责任人:赵立杰;责任科室:业务科;完成时限:年内)
(二)文化活动品牌服务走在全市前列。一是组织举办好“坊子区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增加创新活动品牌,将其打造成全市富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之一。二是落实好“文化惠民”各项实事,完成30个以上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和数字化升级;创新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年内完成送戏下乡45场;开展朗读大赛、全民阅读月等活动,擦亮“文化惠民”服务品牌,确保文化活动品牌服务走在全市前列。(责任人:赵立杰、于祥龙、黄江;责任科室:区文化馆、法规科、图书馆;完成时限:年内)
(三)历史文化记忆工程实现新突破。一是公布坊子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争取2个以上项目申报列入市级保护名录。二是扎实推进历史文化展示和乡村儒学计划,建成历史文化展示点10个以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设有儒学讲堂,确保展示点数量及资金争取量居全市前列。(责任人:赵立杰;责任单位:区非遗保护中心;完成时限:区第五批非遗保护名录已公布,其余工作年底完成)
(四)文化产业发展增幅位居前列。一是加强文化产业招商。结合区委、区政府招商工作安排,突出文化产业招商,引进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完成区里下达的招商任务。二是争取和落实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积极向上申报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认真梳理上级和区里的各项优惠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强化服务扶持,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围绕“一镇三带两基地”,突出抓好坊茨特色小镇、新方炭矿文化园、王家庄子风筝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责任人:赵立杰;责任科室:业务科;完成时限:年底)
(五)打造全市最优文化审批服务。一是圆满完成文化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全面实行文化项目网上审批,建立起完善的“一户一档”数据库,确保平台使用率达到100%,从而打造“程序规范、流程优化、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优”的审批服务。二是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市场规范有序。(责任人:于祥龙;责任科室:法规科;完成时限:年底)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主要负责人是寻标对标提标活动第一责任人主要抓,牵头领导靠上抓,具体负责人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干给一级看的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推动各项任务目标赶超发展。同时通过电视、网站、微信等形式将活动内容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二)建立台账。建立寻标对标提标工作台账,做到任务目标、实施措施、包靠领导、承担单位、完成时限“五明确”,承诺一件、兑现一件,确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不失信于民。
(三)强化督查。加强活动内容的指导和督查,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点评,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部署,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全面推动工作落实,务求达到目标。
按照市委“作风建设年”活动总体部署要求,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各级各类学校,局机关各科室、各单位,突出活动重点,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工作标准,全面创先争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制定“寻标对标提标”方案如下:
一、把握的主要原则
(一)落实市委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突出弘扬“五种精神”,强化“五个导向”,健全“七项机制”中的重点任务目标。
(二)围绕“主动作为、主动担当、依法作为”的活动主题,着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工作中的风险点、矛盾点、薄弱点,以有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充分体现勇于担当作为,激励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干事创业。
(三)坚持既全面体现创先争优,又注重量力而行,增强可操作性、可考核性,保证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力求简明扼要,原则上10条左右,字数1000字左右(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根据业务实际控制篇幅)。
二、明确主要内容
寻标对标提标工作应立足各自职责和工作实际,与学校(幼儿园)、科室、单位工作任务融为一体。题目应为“‘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第一项应为对标一流、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目标。
各镇街区教管办:要有“总量指标前移、速度指标进位、质量指标争先”的'任务目标,有“确立一批新目标、办一批实事、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破解一批难题、完善一批制度”的目标,有抓基层强基础、全面提升基层本质安全水平的工作目标。
市直各学校(幼儿园):要有比学赶超的具体(对象)目标,要有紧贴群情舆意,解决发展热点、难点、薄弱点的目标,要有回应群众需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创建特色品牌、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的任务目标,要有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智能化的任务目标。
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要有放眼整个潍坊教育、比肩先进县市区先进个室“进位争先、突破过去、抢占业务至高点”的目标,要结合各自业务实际,有着眼教育发展规律,指导、统筹全市教育发展的目标,有结合教育发展新形势、新特点,破解发展瓶颈的目标,有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提高运行效能的目标,有做优做实既定工作、全力实现新突破的目标。
三、开展对标学访
(一)集中开展“对标学访”。5月中旬各集中开展“对标学访”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采取到对标单位考察、请对标单位介绍经验等形式,与对标单位对接交流,深入学习剖析对标单位的先进经验和思想境界,对照分析查找自身在境界视野、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发展思路、方式方法、服务效能、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学访”对标单位的同时,还要学习借鉴其他先进单位经验做法,做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二)定期开展互访交流。建立与对标单位经常性联系沟通机制,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联系交流活动,及时掌握对标单位工作动态,增进深度了解,持续跟进学习对标单位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注重搞好统筹协调。要精心谋划“对标学习”活动,避免“对标学访”耽误其他重点工作,避免出现重复或反复到一个单位“学访”现象。
四、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公开订标阶段(5月中旬)。各单位制定的“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应充分听取党员干部群众意见,成稿后。各镇、街区教管办所辖各学校(幼儿园)由教管办审定,不上报局作风办;教管办自身任务目标报局作风办;市直各学校(幼儿园)由分工包靠的局领导审定签字确认,上报局作风办;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由分管领导审定并签字确认,报局作风办。完成时限为5月22日前。
第二阶段:公开承诺阶段(5月中下旬)。公开承诺的主要内容为公开承诺的任务目标、主要措施、达标时限等内容。各镇街区教管办所辖学校的任务目标、公开承诺,要通过校内外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明白纸、电子显示屏等方式进行。各镇街区教管办、市直各学校(幼儿园),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由作风办负责,通过局网站、教育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第三阶段:履诺践诺阶段(6月初-12月底)。作出公开的单位、科室要根据任务目标要求,对公开承诺的任务目标进行责任分解,明确到人。各单位、学校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一件、兑现一件,确保取信于民。局作风办建立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点评,及时掌握进展情况,督促按时完成承诺事项。对履诺践诺不到位的,限期整改提高。
第四阶段:考核评价阶段(2018年1月中旬)。2018年1月中旬,在市“作风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考核前,各单位、科室对任务目标进行自查自评,形成专题报告。局作风办将适时到各单位根据量化考核标准采取抽签、普查等方式对各单位任务目标履诺践诺情况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同时提出新的提标达标要求,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公开承诺行动,提升教育各项工作在安丘、潍坊和省内的首位度、知名度。
5月23日前,各镇街区教管办、市直各学校(幼儿园)制定的“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由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上报局作风办;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由分管领导签字确认后上报局作风办。
Ⅷ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满足居民高品质的文化需求
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提高增加居民的收入,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其实要其次要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