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仁爱传统文化什么意思

仁爱传统文化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2-13 12:03:20

❶ 中国传统文化宣扬的礼义仁智信具体指什么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❷ 儒家仁爱思想及现代意义

儒家“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仁爱”思想包涵三个不同的层次含义:“亲亲”、“仁民”、“爱物”,其中,“爱物”可以说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完结。“仁爱”思想在不同的层面上有着不同的表达,但是其依旧未脱离这三个含义。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及中国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困境问题、人的异化问题、和谐家庭的构建等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学、“仁爱”、“亲亲”、“仁民”、“爱物”、现代意义、
I:“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儒家传统的思想精髓即是:仁爱思想。那么“仁”到底是什么呢?
儒家“仁爱”概念的内涵,历史的来看,主要包括三层意涵:即“亲亲”、“仁民”、“爱物”。虽然儒家的这种“仁爱”不论如何发展,其中心依旧是个体自身,但是,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它体现了人之“仁爱”范围的不断扩展,体现了儒家在理论层面上,对社会进步,带来的要求道德进步的不断的回应,事实上也体现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儒家的这种“仁爱”具有普适性和普世性价值。
一,“亲亲”之为“仁”:
子曰:“仁者,人也”,可见,孔子认为“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

❸ 仁爱思想是什么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而述.对孔子这样的描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之貌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恭敬而安详.)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孔子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时代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文化多元化,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使得一部分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或质问,甚至有的人厌恶中国的传统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民族精神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这种莫视传统文化,否定民族历史的行为,确实令人深表遗憾.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想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现实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正视和审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使传统文化为我们个人的成长进步服务、为当今社会发展服务、为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孔子的儒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含极为丰富,什么是儒学思想的精髓呢?有的人认为“礼”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根本,是其精髓,因为,孔子特别强调人要循规蹈矩,中国人的“礼让三先”、“先礼后宾”、“礼多人不怪”、“克己复礼”等等,究其原因,都是从孔子那里承传下来的,可以说“礼”深入人心,“礼”的思想无处不在.但为什么要循“礼”呢?(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复”不是复辟的意思,而是归复,回复.克己复礼,就是通过“克己”而回归到“礼”的规范行为当中.克己复礼是一个修养的过程.)“礼”的终结关怀——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还是讲的一个人与人的关系,再推而广之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种关系呢?孔子提出了“仁”,要用“仁爱”之心去对待这些关系.“仁”是核,“礼”是表现形态,也就是说,“仁”通过“礼”而表现出来.就此我们可以认为,“仁爱”是孔子儒学思想的精髓.“仁爱”思想体现的主要内容就是现代我们所讲的人文关系,人性关怀,人性化服务.人们为什么对人性的问题如此敏感呢?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社会、群体能像自己的亲朋好友一样对自己关照、关心、关爱、呵护.“仁爱”思想反应了人的内心需求,是人性需要的张显.孔子为什么要提出“仁爱”思想?“仁爱”思想到底包含着什么内容?对于今天信息化时代和充分张扬个性的时代,孔子的“仁爱”思想到底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这就是我今天与大家要共同探索的问题.
一、孔子“仁爱”思想提出的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末期,是一大动荡的时期,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明当时的社会,那就是“礼坏乐崩”.这就意味着社会的整体结构,如经济、政治、道德、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处在大破坏、大崩溃之中.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具体地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王室与各诸侯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春秋时期,名义上还存在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周王朝,但事实上周王朝与各诸侯国之间、各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以及各诸侯国内部,都存在着深刻的权力和财产再分配的矛盾,主要就是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土地分配的矛盾.产生资料分配的不公等.这种“公室”与“私室”、“公田”与“私田”的冲突,往往酿成战争和杀戮,以战争或杀戮的手段作为解决这种冲突的形式,结果给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活动带来无穷的痛苦和残酷的灾难.面对这样的形势,孔子出于“仁者爱人”的博大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为避免战争和杀戮,拯救人民的灾难和痛苦,他企图寻求一种新的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这就是把外在战争与杀戮的手段,转化为主体人自身内在的道德意识的提升;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精神, 使采取极端的战争等手段,转变为推己及人的道德自律的方法.这种转变的要旨是使暴力消融在道德之中,以道德的约束力来阻止战争暴力的发生,把权力财产的再分配的斗争,转变为道德主体的自限、自律的行为实践.孔子并不是取消春秋时期社会所需要的权力、财产再分配活动,而是希望这种权力、财产再分配活动能在道德理性的范围内进行,以使社会能够在比较正常的运作中,实行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是,法规制度遭到全面的破坏,处于一个无政府状态.当时孔子所面临的客观社会的形势是:一方面作为国家典章、制度、仪式和礼乐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国家、社会又不能没有一定的礼乐典章制度,否则人们就无所遵循.这就需要对旧的礼乐典章制度加以改造,寻求新的理论根据和心性道德的支撑,于是孔子担负了这个时代的任务,对礼乐作出新的解释和理解.孔子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乎.”(人如果不从仁爱主旨出发,他的礼将如何?人如果不从仁爱主旨出发,它所防崇尚的音乐将是什么样的呢?)、“克己复礼,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必须有内心的反复的修养,从自身的行为举止的方方面面来警示自己,观察自己与仁爱标准有多大的距离,长久下去,社会就是一个仁爱的社会了)呼吁.
三是,新的价值观念亟待调整解决.春秋时期,随着“礼坏乐崩”的形势,各种观念也受到激烈的冲击而面临危机.首当其冲的是旧有的、先在的价值观念遭到破坏,原来为了维护周天子、周王朝利益,而牺牲各诸侯国自我利益,为维护家国利益而牺牲个体利益的价值观受到严峻的挑战.各诸侯国的独立意识、个体意识以及为自我的功利意识大大增强,这种意识的增强和扩大,有其合理的方面.因此,一些诸侯国在争霸过程中取得了盟主的地位.这种功利的价值导向,自然很快被各诸侯国所接受,而不断严重地损害着周王朝的利益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共同利益,并由于上行下效,诸侯国内部的大夫亦不断损益诸侯国的共同利益,这样层层扩大,“利”便成社会的较为普遍价值,而破坏着社会的道义.过多的“利”的趋使,使“利”欲膨胀,从而危害了社会和发展与人类的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君子与小人之别来区分“义”与“利”,这就意味着高扬“义”而贬斥“利”,以君子的高尚的道德人格与小人低下行为活动作了两极的比较.“义”与君子划等号,“利”与小人划等号.
概括起来说,孔子为解决当时社会冲突,提出了两个理论原则:一是仁,二是和.仁的功能和价值,不仅是调整生产方式的变革、礼乐典章的改革、观念转变的外在方法、工具和钥匙,而且是和谐此三者的内在原则、原理和规范.“和”既是具体解决冲突的方法,亦是促使对象世界、人类社会继续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动力.“仁”、“和”是统一的,“仁”即“和”,“和”即“仁”.“仁爱”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并经后儒的不断充实成为影响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
二、孔子“天人合一”“仁爱”观的科学内含和现代意义
孔子和“仁爱”是博大的,是推己及人,推己及天的一种博爱.具体的讲就是“天人合一”.
我们来看看孔子对“仁爱”简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呢?这来源于人们当时对“天”——自然的认识,是一种对自然的人格化的认识,他们认为:人与天应该有一样的品德,天的品德是自强不息的,与天同样的地的品德是厚德载物的,从古到今人们对天有着无比的崇敬,人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没有间断过,对天与人的关系,人们认为最好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孔子在哪时就能认识到这一点,并由此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天来似人,要人去法天,这一思想对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是至深的,可以说:从朴素的“敬天”到依据自然规律的科学发展观,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反映——从自然维度来关注生命,关爱人类自身,追求永固的发展,持续的发展科学的发展.
所谓“天人合一”,用现代的话来加以解释,应当说是指人类的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在终极的和最高的存在意义上说,人与自然是统一体.而从人类的生存处境考虑,人类又不得不与自然处于对立之中.如何才能达成协议呢?就是要有一个度,各自都能接受的就是合一的,是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不能离开谁,这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是说,人要生存,人类社会要要延续和发展,总不得不去改造和利用自然,这意味着人与自然的相分离,既认识到自己在现实生存中与自然相分离,同时又不满足于与自然的分裂与分离,而追求人与自然的相统一.这是人的理性功能,也是人与之不同于其它动物之所在.因此说,“天人合一”代表着人类理解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一种较深刻的观点.
事实上,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生机盎然,是由于物种在形态、习性和需要上都存在着差异,肯定这样差异,并使它们的不同需要都得到满足,不同的利益都得到照顾,不同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这才是“万物并行而不悖”,这种状态之极致,就是“合一”,孔子称之为“太和”(太和是不偏不离,执两用中,就是“中庸”

❹ 关于仁爱的事例 孔子的“仁爱” 具体意思与事例

意思:

仁爱(rén ài),[Charity] 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

仁爱是一种上对下的一种爱,可以是母亲对孩子,也可以是君王对臣子。

仁爱是《论语》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

事例:

1、贞观二年,关中一带干旱,发生了大饥荒。太宗又对大臣们说:“水旱不调,都就是国君的罪过。我德行不好,上天应该责罚我,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遭受如此的艰难窘迫?听说有人卖儿卖女,我很可怜他们。”

于就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还拿出皇家府库的钱财赎回那些被卖的儿女,送还他们的父母。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丽,驻扎在定州。太宗驾临城北门楼安抚慰劳将士。

有一个士兵生病,不能进见,太宗下诏派人到他床前,询问他的病痛,又敕令州县为他治疗。因此将士都高兴地愿意随从太宗出征。等大军回师,驻扎在柳城时,太宗又诏令收集阵亡将士的骸骨,设置牛、羊、猪三牲为他们祭祀。

太宗亲自驾临,为死者哭泣尽哀,军中将士无不洒泪哭泣。观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里说起这件事,他们的父母说:“我们的儿子战死,天子为他哭泣,死而无憾了。”

2、东汉末年的淳于恭就就是一个仁爱之人。他的家有山田,也有果树。当时闹饥荒,经常有人去他家的田地偷摘果树和偷割稻禾。对于这些偷盗之人,淳于恭反而采取宽容善待的态度。

当看到有人偷采果实时,他就去安慰、帮助他们采摘,并让偷果实的人把果子带走;当他看到有人偷偷到他家田里割庄稼,担心小偷遇见他会感到羞愧,就趴伏在草丛中,等到割庄稼的人从容离去再站起来。由于淳于恭的高尚行为,使村落里的人深受感化,后来,偷盗的事情也就很少见了。

同时,在他的引导下,村民们也抛弃了在战乱中,生命难保,不愿意耕种的情绪。因为当时村民认为战乱不止,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放弃了耕种。淳于恭对乡人说:“纵我不得,它人何伤!”意思就是:就就是到时自己死了,得不到,那留给别人享用,又有什么关系呢!

淳于恭病逝后,朝廷在他的家乡刻碑,以表彰他的作为。

3、三国时,有仁爱之名的吴国名医董奉治病不收诊费,只要求被治愈者在他住所周围种植几株杏树。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收获之后,又将所得用以救治贫民或流亡路过者。后人便以“杏林”作为医界或诊所的代名词,现在还常见以“杏林春暖”的匾额或锦旗来赞颂有成就的医生。

4、晋朝官员郗公(郗鉴)在永嘉丧乱时,避居乡下,很穷困,甚至要挨饿。乡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郗公带着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饭,乡人告诉他,现在大家都很穷困,如果加上两个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养活了。

此后,郗公就一个人去吃饭,并把饭含在两颊旁,回来后吐给俩孩子吃,两个孩子因此活了下来。这就就是着名的“郗公含哺”。郗公去世时,周翼任剡县令,他辞职回家,在郗公灵床前铺了草垫,为郗公守丧三年。

5、唐代着名文人柳宗元在广西柳州当政时,施行了仁政。

他首先禁止买卖奴婢,又带领百姓挖井开荒,制造船只,整修城墙街道,广种林木;并亲手在城郊种下黄柑二百株,在柳江边栽植大量柳树;还采取了其它一些安定民生,发展生产的措施。

经过三年努力,柳州终于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民业有经,公无负担,流逋四归,乐生兴事……猪牛鸡鸭,肥大蕃息。”

6、宋朝大文豪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

他问老妇痛哭原因,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了百年,刚刚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

于就是苏轼当即告诉老妇,自己乃就是买房人。他还焚烧了房契,并让老妇的儿子将母亲迎回旧居居住,而且没有将购房款要回。这年7月,苏轼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

❺ 简述中华传统美德中儒家仁爱理念和原则的基本内涵

摘要:孔子的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范畴。"仁"具有多重思想内涵,它是一种情感诉求,也是一种伦理原则,是一种治国之道,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孔子的仁爱思想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深入理解和探究孔子仁爱思想,将其精髓发扬光大,既是学术使命更是时代的呼唤,特别是对今天我们的大学道德教育建设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仁 仁爱 道德教育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引言

中国文化即中华民族的文化,它是东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一脉,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思想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精神血液;在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圈里,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根本所在,然而在今天重新面对孔子思想,却再次引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人说它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奴役人民的御用工具;是压抑自由、泯灭人性的精神桎梏……也有人说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液,是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强大思想武器,是祖先留给我们永不过时的文化财富。而在这里我想表明的是,诚然"儒家传统文化思想"一度曾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成为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障碍,但是我们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客观地讲儒家思想主流上是积极优秀的,即使到了现代化的今天也仍然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认真探究和汲取其精华有助于充实我们的思想,滋润我们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和文明的进步。

孔子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中具有卓越贡献和巨大影响的伟人。他开创的"仁"的思想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明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总体说来,以"仁"为核心的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础理论。孔子思想之所以经久不衰,影响深远,臻至世界名贤,全在一个"仁"字上;而"仁"的内涵之渊博、丰富又实在值得今人深入理解、探究。

一、"仁"之探析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天下归仁"是孔子的社会理想。《论语》中提到"仁"的次数多达到109次。《论语》中曾这样记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在这里我看到孔子师徒强调要以行"仁"为已任,至于"死而后已";可见"仁"在他思想中的地位和意义。那么何谓"仁"?笔者以为其意蕴可从以下角度进行理解。

1.仁者"爱人"

翻读《论语》,可以发现对"仁"的经典解释莫过于"爱人"二字,"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爱人"二字可以被看做是孔子的"仁"的基本含义。"爱人"即是说要有仁德之心,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因此,"爱人"是仁德的情感基础。

关于"爱人",有人说孔子的"爱"只是"爱奴隶主贵族",也有人说"爱"是一种"不分亲疏远近的爱",更有人说,"爱人"的对象只是那些遵循周礼的人,对于无视周礼、违背周礼的人,是"恶"而不是"爱";因为孔子说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但通读《论语》之后,如果仔细对其辩证思考,我们发现孔子讲的"爱人"不是指特定的群体,而是指爱一切人;同时他的爱是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这表现为"爱人"的"起点"是爱亲,即孝悌之情--对父母兄弟的爱;而"爱人"的终点则是爱众,即天下之"民"。这样孔子就通过"爱人"将家国天下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对后世儒家仁政学说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如孟子强调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实行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

2."克己复礼为仁"

"仁"以人的情感为基础,但人的情感具有多层次性,若放而任之而不以礼为之约束规范则可能陷入邪恶,故孔子以礼释仁,把符合礼之规范的情感视作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300)(《论语•颜渊》)。那么对作为内在要求的"克己复礼",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克己复礼"重在"克己"。"克己"即要学会自己约束、自我控制。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301)(《论语.颜渊》)这就是讲每个人要有"为仁"的态度和愿望,何以成仁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非"由人",不是他人的推动和要求,而是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可见孔子在这里明确地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同时它也暗示虽然仁德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很难实现,但并非遥不可及,通过个人自觉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其次,"克己复礼"之"礼",贵在中和。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矣。"[1](149)(《论语.学而》);《中庸》也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62)(《中庸》第一章)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而是要以礼节制之。同时,人的情感无论喜怒哀乐都要适中而不过分,这才符合礼,"《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177)(《论语.八佾》)

最后,"克己复礼"还须以仁充实礼。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局面,孔子感慨万端,云:"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他认为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礼乐制度又何谈建起呢?因此,任何礼乐都只是流于外在的形式,要建立起真正的礼乐文明还必须以"仁"作为作为内在的情感基础,以仁充实礼,从而实现仁德。

3."忠恕之道"

孔子从"仁"的基本内涵出发,既提出了如何达到"仁"的境界的内在要求,又阐发了如何实行"仁"的外在行为原则即"忠恕之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188)(《论语.里仁》)。那么"忠恕"二字何解?

首先,何谓"忠", "忠"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1](221) (《论语.雍也》);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要自立有成就也必须使他人也自立有成就,即所谓"尽己之谓忠",自己所希望的,别人也同样希望,故应尽己之力帮助别人、启发别人,让别人去实现希望。

其次,何谓"恕","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361)(《论语.卫灵公》)即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求他人去做,自己所不愿承受的(坏的状况)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要学会包容他人,可见这种"成人之美"的精神,不可谓不是一条处理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准则,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如故。

总而言之, "忠"和"恕"都是推己及人的施仁方法。忠"是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认真、虔诚的态度--真心诚意、积极为人。"恕"则是对他人的要求,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将心比心,宽恕待人。忠恕之道是仁爱精神的具体化,是行仁之方。正是通过这种"忠恕之道",才得以把"仁爱"思想从爱亲推广到"泛爱众"。

二、孔子仁爱思想的基本内涵

前面,笔者已经就孔子仁爱思想的核心"仁"作了简要的探析,下面我们将由此展开探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本内涵或四个层次。

1."仁爱"是一种情感诉求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既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更是一种情感性的动物;仁爱之情是人类自然情感的生发,更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诉求。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仁"以孝悌为本,从孝悌出发,表明"仁"首先立足于亲亲之情。在这里,引出了"情"的范畴,那么在孔子那里,"情"指的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其"情"主要还是指"亲亲之情"和由亲情推开与放大的对社会他人的关爱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情"是善的。但是从郭店楚简《性自命出》里,我们发现"情"已经统摄喜怒哀悲之一切情感,其对象也越出亲亲、社会他人而不逮于"物"。因而,"情"也可能被指为恶的情欲并需要被加以引导与控制;那么该如何引导、控制情欲呢?《性自命出》称"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所谓"情生于性"就是说"情"是人生而有之,本性如此的。"情"作为人生而之的一种本性,当然也是内在于每个个人的、主体的,而孔子多讲"仁"、"为仁"

实属主体内在之事,体现为主体内在的情感诉求;而所谓"道始于情"即指"道"是从引导、调适"情"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那么接着,"道"是什么呢?《性自命出》中这样说"长性者,道也";这就是说"道"生于对"情"的引导、调适,便具有"理"或"理性"的意义;而郭店楚简《语从一》中又云"仁生于人,义生于道",此处的"道"自然是人道;但从儒家看,"人道"本于"天道",故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虽主"仁爱"但并不否定利欲的作用。这是对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尊重和遵循,这种强调仁的情感性的思想和取向在儒学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可谓一以贯之,它教会人们要重视人的情感追求,理解、同情、关心他人,要把理解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需要作为"爱人"的重要内容。因此"仁爱"是维系整个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情感根基,是整个人类社会最显浅、也是最深沉的"爱"。

2."仁爱"是一种伦理原则

东汉古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仁"字为:"仁,亲也,从人二[2]"。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也曾注释:"亲者,密至也。从人二,相人偶也。人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偶,偶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3]" "从人二"说明了什么呢?这从字源上说明了"仁"是用以指称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范畴。 那么"仁爱"也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论语》有云:"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在这里孔子强调要加强道德自律;孔子一生以恢复周礼为人生志向,而"礼"的普及是以"仁"为前提的,他主张用"仁道"来控制自己,克制过度的物质欲望,甚至在有必要时要敢于为"仁道"而自我牺牲,这是"克己"的最高要求。正如他所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为了"仁道"的实现,君子要无所畏惧,必要时要勇敢献身,舍身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千面年来不知激励和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为了道德理想的实现,他们无不敢于泣血人生,笑看风云;于是我们看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壮,看到了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看到了林则徐"苟因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担当。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言词,不仅仅是慷慨激昂,更是"成仁"精神的真实写照。

"仁爱"是一种伦理原则,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为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孔子重视亲亲之情,在他看来,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指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敬重,但并不是无原则的绝对服从,子女应该"事父母几谏[1]",要委婉规劝,使其改正。而"悌"也是不仅仅是兄长对胞弟的关爱之情,它也是双向的,弟妹兄长也应有敬爱之情,所谓"父慈子孝,兄弟友恭"就是这个道理。上面的主要是针对亲属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而对一般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孔子也有他独特的看法。"孔子提出了"恭、宽、信、敏、惠"等道德条目,"恭" 即恭敬,要以"恭敬"之心对待他人;"宽"即宽厚,做人宽厚,待人宽容自然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喜爱;"敏"即"敏捷",做事要勤恳干练,"天道酬勤",自然会取得成果。"惠"即"慈惠",要有恩惠之心,经常资助他人,就能使别人幸福,自己快乐[4]"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从而使用人。此外,孔子还说:"刚、毅、木、讷近仁";而"温、良、恭、俭、让"也是这一精神的传达。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除了具体的道德规范外,还有最高的道德要求与规范即如何把握"尺度"的问题,据此,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作为最高的道德要求。所谓"中庸"即"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指做人做事都要把握好"度",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传统的解释即程颐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5],他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种"中庸"精神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礼之用,和为贵[1]"。这里的"和"就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同时这种和不是"一团和气",不是折中和无原则,而是在承认矛盾与差异的基础上使双方共生共荣,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和谐";"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6]",推行"中庸之道"实现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万物和谐,从而实现最高境界。当然我们也要反观中国历史,认清"中庸之道"的两面性:"一方面它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另一方面它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7]"

3."仁爱"是一种治国之道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哲学教育弟子,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有道德修养的"君子",然后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然后凭借他们的管理和教化,使社会和国家道德理想化。在孔子看来,治国就是治民,治民之本在于把握民心,故他提出了赢得民心的实政方针"道之以德"即实行"德治"和"礼治",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为政要以道德教化为根本,以内在化的道德教化为基本导向,同时还要以礼义规范为外在的调节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上下"同德"而"同心",国家自然会兴旺发达。孔子主张"为政以道",其终极目的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所谓"修己以敬"是指治国者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格要求自己;所谓"修己以安人"是指要加强各级官吏的管理,上司要给下属作榜样,带好头,这样才能提拔出优秀的人才;所谓"修己以安百姓"即是说对老百姓的管理,要"使民以时"让老百姓繁衍生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让老百姓"奔上小康";"教之"对富裕起来的老百姓要进行道德才华,让人民过上富足而文明的生活;做到做好这三样,就能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社会走上文明和谐。

4."仁爱"是一种人生境界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仁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诉求和伦理原则,更是一种道德的精神境界或称之为人生境界与理想人格。

人格是一个近代才有的概念,在中国古代被称之为品性或品格,它包含了智慧、品质、道德、能力等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构建人格观念的是孔子,他提出的"仁"就是最好的说明。在儒家的话语系统中,人格主要是从道德层面上讲的,虽然儒家不排斥功利,但他们反对完全以个人利益为生活目标的人,这些人被称为小人。因此君子与小人之分即人格与非人格之分,而孔子所说的人格即君子人格,它的人格包括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君子"的境界,紧接在上面的是"贤人"境界,而最高的境界则是"圣"即"圣人"的境界。从第一层到第三层境界的实现就是"完成人格",如胡适所说"成人即是尽仁道"《中国哲学史大纲》,即是仁。杜聿明也说过"作为一个个体道德的概念,仁被用来指那些道德上的修身而达到的最高的人生境界。[8]";这是对仁塑造的理想人格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的最好阐述。事实上,孔子倡导的人格理想是与他倡导和睦有序的礼乐社会的社会理想相一致的,在这种理想社会中,理想人格的境界就是成贤成圣,道德自足。现在,我们要具体理解这种理想人格,必须从君子与小人之辩说起。

❻ 仁爱与仁德在人生中的作用与意义

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上而下都能仁爱遵礼,整个社会才会和睦,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孔子一再强调,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仁爱”的发端.可以说,“仁爱”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道德.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是仁爱的发端,善行就是推己及人,仁政就是博爱天下之人.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敬往往又是相互的,不关爱别人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关爱,对别人不礼貌也很难让别人以礼相待.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而又讨厌不仁德的人.喜欢仁德的人,把仁德奉为至高无上;讨厌不仁德者,他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不要让不仁德的人将不仁德的事施加在自己的身上.“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文化的各种美德的总和,是孔门弟子修炼的最高境界.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其弟子,包括自己在内也不轻易认可,可见“仁”德的境界之高且难以达到.颜回是孔门高足,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闻一以知十,大智若愚,勤奋好学,品行优秀.不迁恕,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孔子也只是赞扬其“三月不违仁”.心即仁,仁即心,

❼ 名词解释:仁爱孝悌

“仁爱孝悌”的意思是:“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兄友弟恭,形成一种浓浓的家庭亲情。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仁爱孝悌”是以“家”为单位讲述仁爱的思想,仁爱应当以最基本的“孝悌”(孝敬老人、尊重兄弟)为基础,小家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小家的和睦即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所谓“家和万事兴”即是这个意思。

(7)仁爱传统文化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孝悌”的说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说:“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道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❽ 传统文化之仁义礼智信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五常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五常 ”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码 道德准则 ,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 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 孔子 提出“仁、义、礼”, 孟子 延伸为“仁、义、礼、智”, 董仲舒 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他与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人创作的“ 梅花篆字 ”梅报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仁: 仁者 ,人人心德也。 心德 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 恻隐之心 ,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 庄中正 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 邪正 、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 密察 ,是为智也。

信:信者,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义可解为“学说”、“思想”。信与知对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从他人言而信,进而守礼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无义。

温良恭俭让

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勤俭,让即谦逊。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忠孝廉耻勇

忠心、孝悌、廉洁、羞耻、勇敢。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品德之于品性,侧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品性之于品格,侧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于品德,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更多的是对人的持家理政风格、人格的概定。

本文由丝路农情网传统文化板块搜集整理,来源网络

❾ 中国传统文化的 仁爱原则是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兼相爱,交相利。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当然,还有很多,主要是这些……

孔子认为:在人和人的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凡是我不愿意别人施加于我的一切事情,我都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以免别人受到伤害;我希望达成的事情,也要允许和帮助别人能够达成.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始终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崇仁爱原则,崇尚和谐,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❿ 儒家忠、孝、礼、义、仁、爱

“仁”:仁人、爱人、仁爱。自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为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仁义道德”、“仁至义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义”是合宜、应当、应该之意,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利他,不以损害和出卖他人尤其朋友来换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义”,还有情谊、恩谊之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牵挂、互相关照、互相提携。亲情和友情,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义”的成分。有“义”,使友谊友情友善纯久。有“义”在,朋友不会出卖朋友,丈夫也不会抛弃妻子儿女。“义”,是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现。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阅读全文

与仁爱传统文化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4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6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