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融入更多历史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不可能也无必要面面俱到,关键是从实际出发、走合理捷径。建议在如下四个方面有较大突破。
正确把握城市文化形象。合理的城市文化形象决定了城市的个性与灵性,也是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上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又不乏鲜明特征。从历史起源看,曹娥江穿城而过,哺育了上虞;从地理位置看,杭州湾敞开怀抱,呵护了上虞;从地形地貌看,河道纵横交叉,滋润了上虞。可以说,水是上虞生生不息的源泉,水乡文化是上虞的重要品牌文化。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牢牢把握滨江生态型城市发展的核心定位,着力构建以曹娥江为轴、城区河道相互贯通的城市水系,并加强对河道的修整护岸、水体治理、绿化亮化,形成水系发达、绿树掩映、波光粼粼、人水相亲的城市文化形象和核心魅力。
积极提升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城市文化景观是增强城市精神性功能的必然要求。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建设城市靓丽的文化景观。一是打造曹娥江文化旅游品牌。在现有曹娥江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推进两岸道路全线贯通,实施水路、游步道、陆路立体通行,种植同一树种,增设舜江十景,物化曹娥传说,配套运动项目,使之成为自然、人文、时尚交相辉映,观光、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建设文化主题公园。依托曹娥庙景区建设孝文化主题公园,依托龙山建设虞舜文化主题公园,把历史事件、名人精神充分展现出来,把现代科技、时尚元素有效运用进去,使之成为人们文化娱乐、假日休闲、社交活动的目标去处。三是构建标志性建筑。着力建设具有文化、会展、体育等综合性功能的“虞舜大剧院”,使之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
合理设置城市文化雕塑。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任何视角、任何时点都带给人们美的倾诉。建议把城市雕塑作为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的有效载体。一是注重城市雕塑规划。将城市雕塑规划作为城市文化规划的重要内容,成为城市规划的子规划,在城区重要节点处规划和建设文化雕塑,避免盲目发展、轻易改变。二是注重特色雕塑开发。面向全国统一征集一批具有上虞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特征的雕塑作品,切实增强城市雕塑个性,真正发挥其“画龙点睛”作用。三是注重城市雕塑匹配。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则,合理设置城市推介性雕塑、主题纪念性雕塑、广场标志性雕塑、环境感召性雕塑、公园绿地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真正让城市雕塑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精神。
有效改进城市建筑风貌。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人们审美观念、社会艺术思潮、建筑技术进步、地方历史文化精髓的承载体。建议积极营造优美的城市建筑风貌。一是突出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对城市建筑尤其是大型的公共服务建筑、桥梁、公园设施的设计,要在保证内在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含有文化元素的外观艺术性,使这些建筑物具有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二是突出建筑布局的合理性。既要重视建筑体自身的布局,又要重视建筑体以外的空间利用,使功能区之间的隔离更美丽、每个小区之间的衔接更优美。三是突出建筑命名的特色性。将历史文化、现代文明融入公共服务机构、道路、桥梁等建筑的命名之中,并结合城市广告适度介绍建筑命名的文化背景,让人们时时感受文化熏陶
⑵ 如何进行城市文化建设
宏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中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微观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指城市的文学艺术、广播电视以及各种社会性、群众性的娱乐性活动的总和。 我院认为,城市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没有现代素质的市民,现代化城市由谁来规划?由谁来建设?由谁来巩固和发展?一个充满小农意识和市井习气、封闭保守的城市,是无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 市才能现代化。 二是建筑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广告等等,都不能凌乱无章、残缺不全、千人一面。要讲究城市的整体和谐和审美情趣,有文化个性和艺术感。形象文化就像一个人的脸,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像巴黎、伦敦、莫斯科、法兰克福、威尼斯等世界一些文化名城,都具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在形象文化中,标志性的文化、体育设施必不可少,往往一两个标志性文化设施就能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如悉尼,一个着名的海上歌剧院,就大大提高了它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 三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像世界文化名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曾经产生过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一大批世界名人,它是一个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名扬世界的城市。又如比萨、威尼斯也是如此。在国内,像曲阜,也是完全靠历史文化资源而蜚声国内外的。 四是形成若干个着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教育是文化的基础,科技是文化的精华,艺术团体是文化的结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将这三者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由移民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像美国的波士顿,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名城,靠的就是这三者。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培养了不少总统,还有数不清的专家学者,其中不少人获得诺贝尔奖。波士顿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不仅在美国,甚至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五是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美国文化名城洛杉矶,靠“迪斯尼乐园”和“好莱坞城”,形成了惊人的影视及音像制品业和文化旅游业。现在,法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许多城市,都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也已将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重点。 六是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所谓群众文化,既指城市市民之间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比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也指一些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节庆文化活动,对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养成群众的文化意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⑶ 你认为你所熟悉的城市文化有哪些,这些城市文化在城市空间中有何体现
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城市文化也许是无限的包容性。北京欢迎五湖四海的人,同样也尊重各地的文化。这就城市文化的体现。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显,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
如今城市文化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自信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城市人民期待、追求和努力去营造的美好愿望,成为城市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内在力量。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实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城市生态环境和文化实力的竞争。
⑷ 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文化底蕴评判标准,历史积淀仍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城市文化积淀的排序是公众对城市文化积淀评价标准的反映。研究发现,历史文化积淀等因素仍然是公众评价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的主要标准,这也是成都被公认为文化积淀最多的城市之一的重要原因。
然而,一个城市的文化背景应该是历史、社会、教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而不是某一指标的单一支持。成都除了具有明显的历史积淀优势(大量的文物和三国古都)外,还有一大批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发达,文化氛围浓厚。
为了描述城市的文化底蕴更深刻而生动的方式,零咨询分析的拟人化特征的城市排名,和城市价值观的差异也反映在城市的拟人化特征。
记者看到成都、北京、西安和上海在拟人化评价中,会给人留下美丽、健康、进取、勤奋和幸运的印象,但成都比北京和西安更时尚、更现代、更大方、更诚实。
这表明,成都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具有历史文化的优势外,还以其优美的城市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氛围而受到世界的认可,并不断沉淀为其城市文化积淀。
文化底蕴的内涵是人们或群体长期积累起来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因此,从“文化积淀”的角度来看,文物、古迹、民间传统等历史文化的沉淀,必然是城市文化积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又分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所以历史文化的积累并不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的全部。因此,公众将会认识到上海是一个现代文化积累丰富的城市,是中国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贡献,成为中国最具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
(4)如何体现城市文化流通扩展阅读:
1、所谓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即人们或群体所持有的文化特征,如道德观念、生活观念等,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它也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知识和精神的培养。
2、文化底蕴的体现,除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时代和文化特色之外,并不是用来展示的,如果它能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才是真正的底蕴。我们想要的是一种生存的、发展中的文化。
3、许多人还说,文化底蕴甚至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关。多少厕所,多少健身中心,多少公园都很重要。而其中最根本的,还是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和精神修养。
⑸ 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文化底蕴评判标准,历史积淀仍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城市文化底蕴的排名是公众对城市文化底蕴评价标准的反映。研究发现,历史文化积淀等因素仍然是公众评价城市文化底蕴的主要标准,这也是成都之所以被公认为最具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的重要原因。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应该是包含历史的、社会的、教育的多重因素的综合体现,而非某一指标的单独支撑。成都除在历史积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外(文物遗迹多、三国古都),还聚集了众多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发达、文化气息浓厚。
文化成都更有时尚活力
为了更加深刻、形象地刻画出城市的文化底蕴,零点咨询将排行的城市进行了拟人化特征分析,城市价值观上的差异在城市拟人化特征上也有所体现。记者看到在拟人化测评中,成都、北京、西安与上海都会给人留下靓丽、健康、进取、勤奋和幸运的印象,但与北京和西安大方、敦厚感不同,成都显得更加时尚和现代。这表明成都这个现代化的城市,除了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优势外,更以其优美的城市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紧跟时代发展的现代气息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并不断作为其城市文化底蕴沉淀下来。
文化底蕴的内涵是人或人群所秉持的长期积累下来的独特地域性文化。因此从“底蕴”二字上看,文物古迹、民俗传统等历史文化的沉淀必然是城市文化底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从“文化”上看,文化有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之分,那么历史文化积淀也就不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全部。所以公众才会认可上海这样一个现代文化积累丰厚且对国内现代文化传播作出重要贡献的城市,成为国内最具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
⑹ 用发展的观点说明,在城市建设中应如何保持城市特色,使城市文脉连绵不绝
城市文化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体现。城市建筑以及相关的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城市雕塑等是城市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积累、凝聚而成的,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和文明的结晶。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城市文化反映城市发展脉络。城市文化有着多种内涵和表现形式,如城市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等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城市能够延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延续。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着名的历史文物、园林建筑、民俗民风等,所有这些,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是城市特色的具体体现。例如经过800多年都城历史洗练而成的北京“京味文化”,由中外文化融会而成的上海“海派文化”,都是城市文化的宝贵资源。因此,在挖掘城市的特色时,不但要研究城市的外貌、建筑特征以及一些文物古迹等能给人直观感受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城市的精神和特质。
城市文化体现时代特征。城市文化是不断更新的动态文化,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向前推进的。一般来说它所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前沿文化,是一种最能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文化,如先进的科学技术、城市中的建筑等都能直接反映出城市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文化也能够客观反映出对城市发展的肯定与否定。也就是说,某种文化或文化现象,如一种建筑类别,一种风俗习惯等等,如果经过长时间的洗礼仍然存在,说明它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是值得保存、延续的优良文化;如果被湮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排除战争、自然灾害、保护不利等因素外,则说明它反映的只是当时某个特定阶段的特征,已落后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悖于社会文明进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产生出大量的新文化,其中,有些是能够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有些是与历史相矛盾的,但是只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是正确的,是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终会得到历史的肯定。
城市文化承载了人们的家乡情结。从市民的角度讲,城市文化还承载了人们的家乡情结。通过了解城市文化,提高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满意度,进而产生自豪感、优越感,逐渐转化为城市的凝聚力、感召力,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最终形成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城市是完整的生命体系,有历史文化内涵,有个性,有人情味,而传统建筑及其生态环境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对家乡的追忆与认知,是与家乡的传统建筑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看,人类既要保护好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也要保护好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好文化的多样性。如此,城市中的人们才有一种归属感、自豪感。
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遗憾
历史遗迹毁坏严重。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很重要的就体现在有形的历史遗迹上,这些文化遗迹存留在城市的建筑群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设、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原汁原味保护这些文化遗迹,不仅仅是城市个性的需要,而且是城市文化延续的需要。然而,在如今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被严重损坏,除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外,急功近利、利益驱使等人为因素是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每一个城市都在致力于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热潮中,城市历史文脉的挖掘与保护受到了严重冲击。一些城市的发展仅仅注重经济功能,而忽视其中应有的文化质量;仅仅注重物质结构,而忽视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有的城市在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来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街区、胡同、建筑物大肆拆毁,这实质上是对城市历史文脉的破坏。
盲目建造假古董。许多城市热衷于建造假古董,有的大量建设大屋顶、琉璃瓦的古建筑,有的仿建十八九世纪欧洲的小洋楼别墅,这都是与建筑反映城市历史文脉的原则相违背的,是城市文化的倒退。历史遗存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反映了当时城市的科学、工业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的特征,是历史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好的再现。对历史建筑、历史遗存要真实的反映,容不得半点人为的作假。
忽视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协调发展。在城市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历史文脉的开发、保护应该与现代城市的综合发展相得益彰,但现实的问题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开发原则经常被忽略,城市发展往往会走上两个极端:一个是建设性破坏。肆意拆毁古城、古建筑群,割断了城市历史文化的脉络,破坏了城市独具的人文环境,使得一座座城市无根可寻、无源可溯。同时,又缺乏对新城建设的科学规划,在一堆废墟面前显得无所适从,以至于盲目抄搬外端口模式,直接导致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另一个是机械、简单的强调保护排斥开发,忽视了城市发展的要求,死抱着历史文物停滞不前,一样会断送城市文脉的延续与更新。
将城市历史文脉融入城市建设
挖掘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脉。城市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体现,是人类的历史见证和文明的结晶,同时也是城市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源。
城市历史文脉的挖掘与保护,要正确处理好4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旧城改造与历史文脉保护的关系。城市改造应该顺应城市原有的肌理,围绕历史文脉的挖掘与保护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切忌大拆大改,更没有必要在历史遗址上恢复重建。要将服务市民和保护遗存统筹考虑,在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历史文脉。
二是处理好发展城市旅游业与城市历史文脉保护的关系。城市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城市历史文脉,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创造城市旅游资源和财富。但要注意游人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前提下考虑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容量。
三是处理好挖掘、开发传统建筑与保护历史文脉的关系。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是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当前,为了保留城市风格和城市特色,必须注重对传统建筑的整理和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保护的目的。如在天津实施的海河开发中,就注重了文物古迹和风貌建筑的挖掘、保护、整理和开发。利用奥式、意式、德式等一批风貌建筑区,在综合整修的基础上,在这些建筑物中安排文物展览、美术展览和高档旅馆等,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同时,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建筑物进行开发利用,如交通饭店、中国大戏院、劝业场等,利用这些建筑物在文化、艺术、历史事件、商业开拓上的特殊地位,扩大知名度,提升建筑物价值,充分反映天津城市历史文化脉络。
四是处理好建筑的保护与新建的关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建筑既要体现多样化,又要维护城市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同时,还要注意尊重历史,审慎发展新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长河中,新旧建筑是并存的。一个有特色的现代城市,一方面,要珍惜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旧建筑;另一方面,又要建设一批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的新建筑,要重视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设特色城市要体现地域文化。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积淀和历史沿革的外在体现,更是城市发展的根基,由历史文化、建筑技术、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长期演化而来。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世人的共鸣。
要打造城市的品牌和标志,避免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特色危机”,就要深入研究本地的历史沿革和本土文化,将城市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发扬光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城市,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演绎着自身独有的文化情境。因此,要将涵盖了文学、绘画、建筑、园林、戏剧等多种艺术手法巧妙的融入城市建设,在建筑色彩、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上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底蕴。比如天津的五大道地区、上海的外滩等区域就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好例子。
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反思与批评。在我国的文化界早已形成了一股反思与批评的风气,正是形成了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
然而在城市建设领域,反思与批评之声可谓少之又少。当今在城市改造和建设过程中,一个建设方案的出台往往是首先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建设单位提出意见,管理部门审核后,就开始实施,缺乏专家的科学论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各方面专家和普通百姓的共同参与。其中,媒体更应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为人们发表不同意见提供渠道。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个城市的规划必须进行公示,让广大群众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使规划方案不断完善。这种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是在当前,城市建设速度如此快的情况下,规划和设计方案必须进行反复斟酌,各项建设的实施必须慎重,要多进行反思,接受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只有这样,才不会陷入以洋为美、盲目复古、互相攀比、千城一面等当前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误区。只有在全社会形成研究、批评、辩论、反思的氛围,才能推动城市合理、健康的发展,才不会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遗憾。
⑺ 如何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1.要建构与城市、区域相适应的、独有的特色文化创新地标,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结构化象征实物。 千帆竞发,启航合肥新征程
2.要有创造具体的推进模式与行动逻辑,让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在“文化软实力”提升
3.要深刻挖掘地方文化和历史集体记忆,深化“地点精神”的创造。
4.提升市民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来推进社会整体的一体化。
⑻ 谈谈如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在文化传播中必然会发生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在不同文化之间必然会出现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随时代的进步文化会不断进行文化传承和进行文化创新。本文拟从广义文化上来讨论泗阳城市文化特色问题,谈粗浅认识,提出一些建议,供领导参考。一、 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文化建设既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但从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一些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城市形象变得千篇一律,直接影响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质量。要正确引导城市发展,科学提高城市品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形成和强化自己城市的特色。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人们已不再单纯看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还要看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以此来判断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否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品位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是泗阳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正在努力推进文化兴市发展战略。如果要让外地人能更好地识别泗阳,让本地人能清楚的了解泗阳,让来泗阳人能更加喜爱泗阳,那就主要在于通过文化符号来识别,通过文化传承来认知,通过文化特色来吸引。因此,在城市扩张和建设发展中,如何体现出泗阳城文化特色,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重新审视和共同研究的问题。泗阳城市文化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城市建设发展加快,新城区扩张提速上档,老城区改造正在强力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二是文化载体方面,修建了体育中心、体育馆,大剧院等。二是文化景观方面,抓了泗水古城、骡马街的建设;三是从精神成果方面,提炼过泗阳“人文精神”,确定泗阳精神、泗阳“城市名片”等。四是在文化特色方面,已经进行过一些打造,对杨树文化、泗水汉文化,已经具有较强的对外社会影响力。五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了一大批名校,形成了具有泗阳特色的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文化特色。六是制度文化方面,加强了法制建设,制定了城市管理规范,加强了公民道德建设,出版了《市民必读》、《市民公约》、《市民守则》等。七是文化联动发展开始起步,进行了文化与教育、体育、卫生、旅游、商贸等产业与联动发展的探索,特别是“四城同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泗阳城市文化建设中还有一些问题。一是历史文化总量不多,抢救保护工作力度不够,尚存历史文物古迹不多,发掘开发利用不够;二是建设发展力度不够,文化投入不够,文化规划不够,项目数量不多,文化质量不高;三是对泗阳文化认识还需深化,如对泗阳的文化资源、文化特征、文化特色、文化精神、文化形象、文化标志等的理解还不很清楚;四是在泗阳文化风貌方面,特色不突出,个性不突出,特点不突出,具象化不强,影响力不大。五是文化拓展宽度不够,文化与旅游结合不够,文化与产业结合不够,对外文化交流不够。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特色,城市的特色是民族文化特性的反映。人为地改变一个城市的传统风格和特点,牵强附会地注入一些格格不入的东西,是对城市特色的扭曲。在发展城市文化时,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搞好论证,结合实际,把握和弘扬本地及民族、人文、历史、地理、经济方面的个性和优势,把文化特色纳入城市化建设之中,使自己城市硬件建设中浸透特色文化的内容,营造特色文化的氛围,塑造特色文化的精神。二、泗阳城市文化特色因素的简要分析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形成,受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泗阳的文化建设发展和城市文化特色形成,不能不对影响泗阳文化发展和特色形成的因素作简要分析。(一)从文化源流来说,泗阳是古泗水汉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汉文化是泗阳文化的根源,可以说泗阳是汉文化的传承地。(二)从地缘文化来说,泗阳地处长江流域,泗阳饱经长江文化的影响,泗阳位于长江下游地带,是长江下游文化的组成地;地处齐鲁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地带,可以说是南北文化的结合地。(三)从经济文化来说,泗阳农耕文化影响久远,泗阳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县。泗阳商业文化于近代兴起,商贸业发展时间较晚,工业文化的传播时间不长,信息时代文化影响是当代才开始的。(四)从历史名人来说。书法家林大木、地理学家张相文、纺织大师卢庭兰等,这些地方历史名人还是具有重大历史影响和历文化意义的。上述情况表明,泗阳历史文化因种种原因确实存在着“历史缺陷”,但泗阳历史文化也不是一片沙漠,仍然有着比较丰富的底蕴和众多的文化影响存在。影响泗阳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外来的也有本土的,有人文的也有自然的,有名人的也有社会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加以对待,不承认和看不到泗阳历史文化因素的存在及其影响是不对的,而且必须认识到这些因素都会对泗阳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而要打造泗阳的城市文化特色,也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因素的积极方面,从而找到泗阳城市文化的根基所在、源流所在、表现所在、特色所在。才能更好地推进泗阳城市文化建设和彰显泗阳城市文化特色。三、泗阳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主要原则一个城市的存在要有城市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城市文化特色的形成要经过一个历史过程,按照建设发展规律,结合泗阳实际情况,打造泗阳城市文化特色要注意以下原则。(一)要坚持历史的与现代的相结合。不能忽视泗阳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也不能简单地只追求泗阳现代文化形象塑造。泗阳从建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中,有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出现过一些历史名人,曾有过一些古代文化建筑物。虽然保留和传存下来的甚少,这正是泗阳历史文化保护的悲哀所在,也正是当代人对泗阳进行文化寻根、留下历史文化符号和打造特色文化的重点之一。然而,现在我们已进入建设现代大城市的重大发展时期,建设具有现代文化感的新泗阳,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长期目标,这是我们必须为之努力奋斗的。但在城市扩张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中,我们不能简地单复制再造一个古代泗阳,也不能机械的移植一个现代泗阳,一定要坚持历史的和现代的结合,让泗阳历史文脉的传承和泗阳现代建设的实施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形成泗阳城市文化特色。(二)要坚持人文的与自然的相结合。注意将泗阳自然景观人文化和泗阳人文精神形象化。泗阳有较好的自然环境、自然风貌和自然景观,可以人化的的文化的重点自然景观也不少。泗阳人文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有的还没有被我们发现和利用,有的已经开始被发现和正在进行挖拙和打造。但这还不是很多。因此,在泗阳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坚自然的和人文的相结合 ,充分发现和发掘泗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这不仅能为代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而且能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三)要坚持特色的与共性的相结合。泗阳文化要强调自己的地域特点,也要有与时代相宜的时代特征。泗阳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还有独特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在建设发展中,要从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中,找到泗阳的文化个性,强化泗阳的文化特色,形成泗阳的文化符号。同时,要立足本地文化特点,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吸收古汉文化的文化因子,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影响,努力创新先进文化,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共性的文化精神和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彰显泗阳城市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民族的时代的先进的文化共性。只有这样,泗阳文化才能根正枝繁叶茂,才能让人产生独特感和具有认同感。(四)要坚持历史再现与创新体现相结合。一方面要注挖掘泗阳的重要历史名人、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文化形象,另一方面要努力创新现代文化景观和当代文化形象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在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发现、挖掘、整理和再现在泗阳发展历史中的具有重要的积极的历史文化意义的重大过程、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要在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城市雕塑、旅游景点、主题公园、文化广场、人文景观、特色街巷、商号牌扁、店堂装饰等加以历史再现或创新体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集成,设置专门地点和机构行进行征集管理,记录、塑造、再现一批文化标志和文化符号,让人们能从感觉泗阳文化形象和领悟泗阳文化精神。四、泗阳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概念设想根椐上述分析,找准泗阳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城市文化特色打造。不仅要城市物质财富积累,而且要形成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文化的个性体现。在泗阳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从广义文化角度作一个概念规划。(一)继续加强文化场馆建设,围绕文化大县建设目标,加大了文化载体建设力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小雨告诉笔者:“全县先后投资近3亿元,建设图书馆、城市展览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农耕教育博物馆、中国杨树博物馆、体育馆、棉花博物馆、科技馆、游泳馆。打造出泗阳“文化纪念碑”。(二)建设“新城文化景观”。新城区泗阳城市的重要组织成部分,是城市扩张发展的重点,是泗阳现代城市的代表,在文化载体、人文景观、文化标识、建筑风格、城市风貌等方面已有很好的基础。因此,在新城区的建设发展中,要结合建设发展进程,更加应注意规划和建设好城市特色文化项目,在新城区进一步呈现具有泗阳文化特点和现代文化特征的城市文化特色。(三)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在形成文化娱乐街、文化用品街、饮食文化街等文化街巷建设。泗阳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将泗阳文化发展与商贸经营结合起来,将泗阳文化发展与街容巷貌建设结合起来,将泗阳文化发展与店堂装饰结合起来。从而多方面展现泗阳文化,让人们从多角度感受泗阳文化。(四)修建“泗阳文化新载体”。泗阳会展中心。在会展中心中,同时内设立泗阳历史博物馆,泗阳文物展览馆、泗阳历史名人馆、泗阳区情展览馆,泗阳规划展览馆,集中展示泗阳的文物博物、泗阳发展历史、泗阳历史名人、泗阳建设成就,泗阳发展前景,形成泗阳的城市发展“泗阳文化综合展览馆”。同时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城要,抓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新的载体工程建设 。(五)抓好文化标识工程。要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新区扩张中,在城区特别是在新城区要注意规划和建设体现泗阳的文化特点和现代特色的文化标志。如建设体现泗阳文化主题的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雕塑等,打造出泗阳城区特色文化景观,彰显泗阳的文化特色,增强人们对泗阳的识别度,强化泗阳的文化影响力。(六)抓好文化交流工程。要扩大泗阳城市文化的知名度,又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对泗阳的积极影响,必须加强文化交流。要组织文化部门和文化组织,运用多种方式,拓宽多种渠道,进行文化互动、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合作、增进文化融合、推进文化发展。从而扩大泗阳文化影响力和泗阳对外知名度。五、泗阳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主要措施(一)完善文化发展规划,强化公共文化设施。要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基层基础设施、发挥基础设施作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加强文化建设投入,做到硬件软件并重。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要加大对软建设的投入。在资金投入上,要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加大政府对公益文化设施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入,引导社会单位加大对文化活动投入。(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发挥文化人才作用。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深化机关改革,加强领导班子、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事业人员管理,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引进、培养、文艺创作人才,壮大创作队伍,提高创作水平。加强经营者队伍建设,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健全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组织。大力开展文化企业经营者培训。(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产业支持文化建设。坚持以国有和民营多种所有制共同以展,坚持以产业发展促进事业繁荣的要求。重点抓好国有文化资产经营业、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经营业、电影放映服务业、文化娱乐市场经营业、体育赛事市场经营业、图书音像制品营销业、新闻出版印刷包装业、广告和影视音象制作业、文化艺术体育培训业、文化艺术中介经营业。(五)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更新管理理念,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革新管理办法。在管理方式上,管理机关要由管办结合向管办分离转变,要由管理文化单位向管理辖区文化转变,要由重视城区发展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在经费管理上,重大公益文化需要实行政府采购制、专项活动实行政府补贴制、社会文化活动实行社会单位资助,商业文化活动实行市场运作。在人事管理上,事业单位要改革,在用人机制上要搞活。在分配方式上,多种社会分配形式。在激励机制上要搞活。建立完善考核制度、评估制度和奖励制度。
⑼ 你觉得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哪里
我觉得体现在古建筑上,一个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的话,会有很多标志性的建筑物,让人一看到就能联想到当时的历史。
⑽ 你觉得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你是一名主持人,怎样用你的话筒来传播文化
1.我觉得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体现大致体现在在经济、政治、文化、物质、精神这几个方面上。就拿艺术品来说,虽然艺术品是作为一桩桩交易进行传递,但这并不仅仅只是数字化的金钱,在交易传递的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艺术品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地位。它不仅是新兴的城市独有的文化坐标,而且它正在用自身的美感和财富注释并彰显着所在城市的文化内涵。
2.如果我是一名主持人,我将用我的话筒,用我声音,用我的肢体语言来更好的诠释文化的涵义和内含。总所周知,一个好的主持人并不是靠一个话筒就能够在大众面前立足的,这需要主持人自身拥有先进的政治觉悟,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些因素的拥有和获得,并将配合我的话筒,我声音,我的肢体语言来将文化向大众传播,向世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