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企业文化
公司想要提高自己的 企业 文化 ,应该怎么提高呢?提升企业文化有什么好的 方法 吗?我为你带来了“如何提高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浅谈提高企业文化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文化是公司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在公司员工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可以推动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的一些企业,一提到企业文化,就以为是唱 唱歌 ,出出 黑板报 ,向社会捐点款。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点缀,一个花瓶,没有把企业文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去认识,企业文化普遍缺少自主创新能力和精神。
我觉得,提高企业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员工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公司的最重要资源,始终做到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员工的思想文化意识,激发员工的创新欲望。
2、员工是公司主体的原则。强调员工不仅是公司的主体,更是公司的主人,要把公司的责任,与员工的前途有机地融合到公司的目标中去。实现员工自身价值的升华和公司发展的有机统一,让员工在企业文化创新中找到自豪感和荣誉感。
3、领导率先示范。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企业领导在这个过程中,要先进、深入、带头,有创新、有建树。
4、突出特色、追求卓越。要突出企业文化的鲜明个性与不同的特色,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挖掘、提炼和整理出具有公司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同时,要体现出先进的时代水平,要让全体员工都能欣赏我们的企业文化,从而在这种先进的企业文化中,与社会产生共鸣,达到个个追求卓越,人人创造卓越。
提高企业文化的共识度与认同度
文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 企业管理 方式,正日益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往往表现为“理念先进,行为落后”的现象,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未能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管理的本质,没有切实有效提高企业文化的共识度与认同度。
一、企业文化管理的涵义
企业文化是指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一系列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管理模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
理解企业文化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文化的文化种子。企业文化代表企业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多数员工的共识。当然,共识通常是相对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很难想象一个企业所有员工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判断。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因此,企业文化通常只能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
第二,文化必定具有内在性。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一旦达成普遍的共识,并被广大员工所认同,成为企业的文化,则这些理念和行为方式必将得到广大员工的自觉遵循。
我们认为,企业文化管理是指通过文化建设,使广大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主张形成共识并产生认同,从而能够有效发挥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等功能,以最大程度实现多层面自主管理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
二、企业文化共识度与认同度的提出
(一)企业文化形成的心理过程
文化形成是“这样的观念和规则”为企业员工普遍领悟并最终产生自觉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步走,即对文化的熟悉、认知与认同。文化是一个逐渐觉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1、熟悉“这样的”一种文化
要建立“这样的”一种文化,首先是让员工熟悉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企业可通过一整套文化信息传播网络,如内刊、电视台、内部网、bbs、 标语 、制度文本、培训等多种方式。员工接触到这些信息,感受到文化是“这样的”,从而逐步了解、熟悉企业的文化语言、符号、方式、过程、观念和规则。
2、认知“这样的”一种文化
熟悉是认知的基础和前提。认知“这样的”一种文化,即让员工了解为什么必须有这样的一种文化,是对“这样的”一种文化的领悟。领悟不仅意味着对信息的大量记忆、了解,而且意味着对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深刻把握,员工从接触的大量信息中真正悟出了文化的真谛。
3、认同“这样的”一种文化
认知是认同的基础和前提。认同“这样的”一种文化,即员工已经对这样的文化有了自觉,这样的文化已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员工不但认识到文化的意义和重要作用,领悟到文化的精髓,而且对文化有了情感体验,对它形成积极的态度,愿意按照文化的指引行动。当文化成为普遍自觉,企业文化的导入就真正完成了。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形成首先要使员工达成普遍共识,即熟悉企业所倡导的文化,并能够认知新文化的意义所在;其次,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认同企业的文化主张,自觉按照新文化的要求行事。为此,下面我们提出测度文化形成过程中共识性与认同性的指标。
(二)企业文化共识度
1、企业文化要素共识度
企业文化要素,是指企业中某一项重要的理念、价值观、目标,或一项制度、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物质文化现象。
企业文化要素共识度=(企业中认知该文化要素的员工数/企业员工总数)×100/100
2、企业文化体系共识度
企业文化体系,是指企业的整个文化系统,通常包括企业的理念文化体系、制度文化体系、行为文化体系和物质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体系共识度=(企业中认知该文化体系的员工数/企业员工总数)×100/100
虽然在一个企业中存在广大员工共有的文化,但由于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人员和具体工作内容各不相同,这样,各种工作群体就会在各自的环境中形成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文化,基于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下面我们提出分群体的企业文化共识度。
3、分群体企业文化要素共识度
分群体企业文化要素共识度=(群体中认知该文化要素的员工数/该群体员工总数)×100/100
4、分群体企业文化体系共识度
分群体企业文化体系共识度=(群体中认知该文化体系的员工数/该群体员工总数)×100/100
共识度的数值范围通常在1%—1之间,1%代表新文化是由企业家个人或某一先进人物首先独自提出。
(三)企业文化认同度
依次类推,下面我们提出4个测度企业及其不同群体文化认同度的指标:
1、企业文化要素认同度
企业文化要素认同度=(企业中认同该文化要素的员工数/企业员工总数)×100/100
2、企业文化体系认同度
企业文化体系认同度=(企业中认同该文化体系的员工数/企业员工总数)×100/100
3、分群体企业文化要素认同度
分群体企业文化要素认同度=(群体中认同该文化要素的员工数/该群体员工总数)×100/100
4、分群体企业文化体系认同度
分群体企业文化体系认同度=(群体中认同该文化体系的员工数/该群体员工总数)×100/100
认同度的数值范围也通常在1%—1之间,1%代表新文化是由企业家个人或某一先进人物首先独自提出。
三、把握文化传播规律有效提高企业文化的共识度与认同度
(一)文化传播的规律
艾弗莱特·罗格博士的研究揭示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员工中传播的规律。罗格博士认为,变革思想往往是从占很小比例的集体中产生的(一般约占总人数的2.5%),它进而传播到“早期采纳者”那里(他们约占13.5%)。一旦这些人对变革思想予以赞同,则“大多数人”就会采纳它了(正态分布曲线中间约68%的部分),最后,“迟缓者”(剩余的约占15%)也会逐渐接受变革思想。
(二)提高企业文化共识度与认同度的途径
文化共识度与认同度的提升往往会经历一个从不同群体到企业整体,从核心的文化要素到企业文化体系的渐进过程。
1、领导层形成并提出新的文化主张
企业文化内容很多直接来自企业领导者的思想和主张。领导者在形成文化愿景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吸收企业中优秀员工(尤其是企业英雄)的先进理念,以丰富和完善企业的文化愿景。
2、领导层文化向管理团队扩散
管理团队是以领导层为核心,吸收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者和一些企业内部非正式组织的领导者的管理者联盟。通过领导者的言传身教和选拔提升拥护文化愿景的管理人员,管理团队成员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就会逐步趋同,从而形成管理团队文化。
3、领导者和管理团队导入、深植管理团队文化
将管理团队文化导入、深植的方法多种多样。在文化导入方面,“以行践言”显得尤为重要,尤其重要的是管理团队关注什么、要求什么、对什么感到不安、奖赏什么、惩罚什么等。
4、员工对管理团队文化形成积极的态度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员工个人对管理团队文化逐渐形成积极态度的过程。员工对管理团队倡导的文化,通常会经历一个从熟悉、模仿、服从、领悟、认同到内化的过程。
5、员工共享管理团队文化从而形成企业文化
企业英雄和文化 故事 对员工会产生很大影响,再加上管理团队的亲身示范和宣传鼓舞,一部分员工的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一部分员工直接模仿企业英雄的典型行为,产生企业需要的行为;另一部分员工从企业英雄的行为中理解和认同了企业所倡导的理念与价值观,从而做出企业需要的行为。通过典型的宣传,会有更多的员工做出企业需要的行为。随着共识度和认同度的步步提高,领导者倡导的文化愿景逐渐扩散、渗透到企业员工中间,成为广大员工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真正发生作用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迈入文化管理的新阶段。
进行企业文化培训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提升企业绩效和管理水平为目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包涵两个要素:一是核心理念是否正确、淸晰与卓越,二是这种理念是否能够宣传贯彻下去,让每个员工认同并且体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很多企业其实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化理念,比如“以人为本、追求卓越、诚信、创新”等,核心理念在不同企业间没有本质差别,只是体现在工作方法与行为上,却有本质的区别,这就需要通过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来使全体员工了解企业理念是什么,如何将企业理念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国内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培训工作,但往往不得要领,主要表现在:一、很多企业在进行文化培训时,往往是想起来才做,或者是有了问题才做,也就是“救火式”的培训,没有系统规划;二是没有针对不同层级和职能的人员,“大锅烩”式的企业文化培训; 三是培训形式过于单一,没有采取案例学习、研讨、活动都培训方式的综合运用。
公司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机构网点迅速铺设,制度的执行越来越需要文化的整合,以尽快提升管理的效果。建议公司从内容、形式和组织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体系的规划,并尽快启动培训工作。
一内容要求层次性
在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初期,需要对企业文化理论有基本了解的时候,可采用“大课堂” 的培训方法,不分对象,进行普及 教育 。但这之后,必须进行深入的文化建设,在进行企业文化培训时,需要针对不同层级和职能的人,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从企业的层级别来看,高层需要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与 传统文化 的关系、与战略、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如何实施文化变革等内容;中层的侧重点在于如何在领导下属、实施考核、团队建设中体现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与管理技能的结合,没有优秀的领导技能就无法传扬公司的文化;而基层人员则更需要理解本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以及如何在工作中体现出企业文化;新进人员需要认识公司的历史和文化、先进人物 事迹 、行为规范等。
从企业职能别来看,不同部门对企业文化的需求也不一样,营销部门需要了解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促销推广、 广告 公关等内容;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了解企业文化与招聘、培训、考核、薪酬、激励、奖惩、任免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其他部门的文化培训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形式要求生动性
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显着不同,一方面在于作为成年人,对单纯的知识教育兴趣度很低,吸收困难,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培训讲求投资和回报,即必须能够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对企业业绩有贡献。企业文化培训也不例外,传统的讲授式的培训方式效果很不理想,没有针对成年人学习的特点,也没有针对企业的具体管理问题和经营特色,因此,往往让人觉得企业文化培训不能立竿见影。
诚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比较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以凝聚人心、 提升管理水平为目的,他的重要作用是勿庸罝疑的,但往往企业文化缺乏统一的操作办法, 所以往往让大家觉得很“虚”。实际上,企业文化的好坏并不是学来的,更多的需要自动自发的“悟性”,需要高层管理者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身作则,大力推行;中层管理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并贯彻实施;基层人员则能够把企业文化的各种理念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中。
要让员工自觉自愿地遵从和维护企业的制度和文化,这就需要员工的感悟。感悟是一种境界,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培训方法,包括讲授式、案例学习式、研讨会、活动、游戏、 拓展训练 、团队训练等,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要根据培训内容和对象来选择,比如讲授式一般适合针对高层的比较理论的课程,而活动、游戏式的培训方式则适合需要感悟和体验的课程,研讨式更适合需要员工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形成共识的课程。公司已经开展几次拓展训练和团队培训,效果很好。应进一步培养员工讲师队伍,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频率。
三组织要求完整性
企业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企业上下对文化的内涵达成共识,还需要调用一定的人员和资源进行企业文化培训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构建了完整的企业文化培训体系,比如GE公司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不但自己亲自在GE培训学院对各级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而且要求中高层管理者都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设计专门的培训课程,其中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公司领导也已经率先垂范,进行过多次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但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更有体系的培训。
系统完善的培训组织工作是培训效果的有力保证,建议按照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组织工作:
1、培训的组织:应建立专门的部门进行企业文化课程研发和培训规划,如企业文化管理部、品牌中心、品牌管理部等。
2、培训的内容:从层级和职能两个角度进行培训规划;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否实用,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3、培训的对象:针对高层、中层、某层、员工、新进人员,组织方式也不一样,比如针对高层的培训,因为高层事务烦杂,所以最好采用相对封闭的培训方式,如封闭的度假区。
4、培训的人数:企业文化培训一般需要大家研讨,所以人员不宜过多,20人左右是比较理想的。
5、讲师的选择:讲师的选择有2个途径,一个是企业内部的讲师,可以是专业培训师,讲授一些专门的企业文化技能型和操作型的课程,如新进员工培训,也可以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根据自己的工作所设计的企业文化培训课程;另外一个途径是根据企业的需要从外部选择专业讲师和顾问,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不一定是名气越大越好,要综合考察讲师的风格、品德、口碑以及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比如针对中层人员的领导风格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就要选择具备高超讲课技巧的讲师,不一定要请专家。
6、培训的时间: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培训最好分阶段进行,因为这样学员可以有个消化的过程,拿到工作中进行应用,下一次可就其中出现的问题跟讲师进行沟通。
7、培训场地的选择:就企业文化培训来说,一般分组讨论效果比较好,所以场地的布罝要考虑到这一点,太多人在一起培训,缺乏学员之间、学员与讲师的互动。
8、培训的形式与方法:针对不同的人员和内容应采取相应的培训方式,如研讨、活动、游戏、拓展训练、团队训练等。
9、培训的预算:一般来说,在年初的企业文化工作规划中,就应该根据企业的总体预算进行。
培训的成本很髙,但没有培训会付出更大的成本。企业文化如何从“虚”到“实”,将公司价值观、服务理念、品牌理念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力、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的课题。
猜你喜欢:
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2. 企业文化如何增强渗透力
3. 2017如何加强企业文化
4. 企业如何提高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Ⅱ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原则与途径: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原则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企业是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存在,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企业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观。企业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必须促进生产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应把这作为它的经营思想和宗旨,使之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特征。
2.强化以人为中心。文化以人群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应该包括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首先是企业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3.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
4.注重个异性。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
5。不能忽视经济性。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
6.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等都是值得增值开发的内容。中国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行为。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建设自然要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中国民族坚持人的平等性,认为“人皆为尧舜”,这正是过去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的增值开发并用于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将为企业职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有利于倡导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运行机制。务实精神要求人们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对此如能发扬光大,必将形成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大庆“三老四严”的“铁人精神”就是这种民族精神增值开发的结果。
二、培育共同价值的观念
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也不相同等原因,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企业职工扬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一个由服从,经过认同,最后达到内化的过程。服从是在培育的初期,通过某种外部作用(如人生观教育)使企业中的成员被动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同是受外界影响(如模范人物的感召)而自觉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但对这一观念未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内化不仅是自愿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而且对它的正确性有真正的理解,并按照这一价值观念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组织中个体成员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这更增加了价值观念培育的复杂性。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企业领导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把高度抽象的思维逻辑变成员工可以接受的基本观点。这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唤起职工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意义的深思,对自己事业的信念和追求。
由于企业价值观念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价值体系,因此在培育中要注意多元要素的组合,即既要考虑国家、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又要照顾职工需求的满足。但首先考虑的还应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日本松下公司的七条价值观念中,第一条就是“工业报国”,我国老一代企业家卢作学(民生输船公司创始人)倡导的“民生精神”,就是基于“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裕国家”这一为国为民的价值观念。
三、构塑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构塑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下,根据企业的特点、任务和发展走向,使建立在企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信念和追求,通过企业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业的精神状态。
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是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前提,企业精神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价值观具有分散性和内隐性,如存在的价值、工作价值、质量价值等,它是人们的信念和追求。但企业精神则不同,它比较外露,容易被人们所感觉。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
流通企业精神构塑,首先要根据商品流通的行业特点,确定和强化企业的个性与经营优势,通过这种确定和强化唤起职工的认同感,增强职工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发展动力;二是以营销服务为中心,引导和培育企业职工创名牌、争一流、上水平的意识和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风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大力提倡团结协作精神,使企业形成一个精诚合作的群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四是发扬民主,贯彻以人为本,造就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激励职工参与意识,使他们把自己与企业视为一体,积极为企业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五是提炼升华,将企业精神归纳为简练明确、富有感召力的文字表达,便于职工理解和铭记在心,对外形成特色加强印象。
企业精神的形成具有人为性,这就需要企业的领导者根据企业的厂情、任务、发展走向有意识地倡导,亲手培育而成。在构塑企业精神的过程中,特别应将个别的、分散的好人好事从整体上进行概括、提炼、推广和培育,使之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精神。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以普通售货员张秉贵的事迹为代表概括提练而成。
四、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原则的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因此,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商品流通企业确立经营哲学,虽有某些共同的方法论要素,如“服务为本”、“用户第一”等,但各企业由于人、财、物的状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企业选择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哲学是可能的。确立企业哲学,需要经营者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运用某些哲学观念分析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深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变成员工处理经营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企业经营哲学通常应在代表企业精神的文字中体现,这不仅有利于内部渗透,而且也便于顾客识别。例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一团火”精神的表叙,既反映了企业员工奉献服务的精神实质,也体现出企业强调通过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建立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店宗旨和经营方针,以此赢得顾客和市场,促进企业发展。
经营哲学的确立,关键是要有创新意识,创建有个异性的经营思想和方法。英国盈利能力最强的零售集团——马狮百货公司的经营哲学,就是创立了“没有工厂的制造商”,按自己的要求让别人生产产品,并打上自己的“圣米高”牌商标,取得了成功。武商集团的创新策略是,把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融为一体,跳出传统经营方式的束缚,在全国零售行业中创造了利润总额四连贯的佳绩。
五、企业形象设计
商品流通企业进行形象设计,首先是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在品种、档次、价格、款式、包装等方面应有自己的特色;其次是提供优质服务,要通过营业人员的营销行为文化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是设计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这一方面有利于优质服务水平能充分发挥,重要的是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和产生强烈的好感;第四是店铺门面设计,店面装饰应体现行业特点,招牌应做到新颖、醒目、反映经营特色,有利于引客进店和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橱窗设计应与店铺建筑物协调,形成店面的整体美。
企业形象设计一般经过形象调查、形象定位和形象传播三个阶段。形象调查是了解公众对本企业的认识、态度与印象等方面的情况,为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信息。形象定位是在形象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用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高低程度对企业形象进行定位。形象传播是以广告或公关方式,将企业形象的有关信息向社会传播,让更多的顾客认识和接受,从而提高企业形象。
Ⅲ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总体思路
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完成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目标,探索出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同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要求和进程,主要体现为四大板块的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谓精神文化,就是塑造企业“灵魂”,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形成一整套能让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理念;制度文化,就是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核体制,加强制度化建设水平,将企业发展导入科学的管理轨道,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行为文化,就是大力推进行为管理标准,使员工的行为养成规范,编制并完善《员工手册》,并抓好推进落实,提倡具有特色的“德高作风”;物质文化,推行CIS(企业识别系统)战略,运用物质形象建设的手段,来营造企业整体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力求一年形成氛围、两年见到成效、三年见到实效。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当前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规律,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文化体系,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三、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员工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的最重要资源,企业文化模式始终做到以人为中心,充分反映员工的思想文化意识,通过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发挥创造精神,企业才能有生命力,企业的企业文化才能健康发展。一方面强调对人的管理,并把强调“人”的重要性有机地融合到追求企业的目标中去;另一方面,强调员工不仅是企业的主体,更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通过尊重和理解员工来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开发潜能,极大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有凝聚力。正确处理企业领导倡导与员工积极参与的关系,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员工参与,每一项政策出台都得到广大员工认可,自始至终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相互交融的局面,最终实现员工自身价值的升华和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员工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2、讲求实效的原则
切合企业当前实际情况,符合企业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建立并逐步完善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进行文化塑造,重点突出、稳步推进。
3、系统运作、重在领导的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坚持“打持久战”的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作出整体设计,分步推进,按层次落实。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根据目标来进行具体操作和建设。领导干部率先,不仅在理念上要领先,更重要的是能将领先的理念转化为公司的理念、机制、规则。管理层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先进、深入、带头,有创新、有建树。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集中每一位员工的智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员投身企业文化建设。
4、突出特色、追求卓越的原则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突出企业的鲜明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特色、优势和差异性。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重视挖掘和提炼,整理出具有本企业鲜明特色的文化内涵,走有“德高”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道路。同时要体现出先进的时代水平,要让全体员工都能欣赏我们的企业文化模式,从而在这种先进卓越的企业文化中与企业产生共鸣。人人都追求卓越,人人都创造出卓越的绩效。但是,绝不能满足现状,止步不前,要始终坚持追求卓越,激动人心的目标一个接一个出现,从不满足,不断追求完美和第一,从而推动企业文化的不断健康发展。这也体现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思想。
四、实施目标
1. 规划目标
远景目标: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遵循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程序,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从精神、行为、制度、物质四个方面着手,全面推进、系统运作,构建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并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当中,成为企业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期目标:两年计划纲要
(1)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理念(企业宗旨、企业愿景、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等)深入人心,全体员工对于企业理念做到熟知熟记,并且能在具体行动中自觉实践。
(2)形成企业核心理念体系,坚持以理念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
(3)构建学习体系,形成规范的学习制度并自觉实践,学习借鉴并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论,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及行业操作技术,提高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层面的整体素质。
(4)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标识和企业品牌形象在企业内部和同行业内部的认知程度要达到100%,企业客户的认知度要达到95%以上。
(5)全体员工对于企业形象标准、管理者形象标准、员工形象标准能做到熟知并自觉践行,遵守行为规范程度达到99%以上。
(6)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达到规范化、程序化和个性化。
(7)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标准。
两年工作重点
2011年:形成完整的《员工手册》,逐步推行制度规范建设,归纳并提炼企业精神文化内涵。完成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工作,员工的行为规范初见成效。企业核心理念在企业内部认知认同程度达到90%以上,学习体系构建完善并熟练操作。
2012年:整合并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成熟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企业形象,达到地区性企业文化建设示范标准。
近期目标:一年行动计划
突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统一三个系统——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以企业标识为核心的视觉识别系统及以员工形象为核心的行为识别系统,导入CIS概念并组织实施和逐步规范。重点在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做文章,建立富有德高特色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文化体系,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从感性文化向梨形文化延伸、从无形文化向有形资源延伸、从管理文化向文化管理延伸,全面优化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和员工队伍形象,做大做强企业,全力打造企业竞争新优势,实现企业管理效能的不断增强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五、具体措施
(1)贯彻宣传企业理念,使企业的宗旨、愿景、战略、人才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和行动口号深入人心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认同,树立企业精神为核心的理念,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
(2)制订并完善《员工手册》,下发并组织全体员工深入学习并贯彻,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施责任追究和分责管理,严肃制度,加大考核,提升管理水平,让制度成为文化的载体,使员工在思想上逐渐完成从“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的升华,在行动上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跨越。为取得真正良好的效果,可以在学习培训后组织《员工手册》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
(3)整体推进VI识别系统,在办公区、宿舍区悬挂企业理念宣传标牌;在办公区设立带企业名称的铭牌;办公用品、形象宣传品、会议及接待用品、印发的文件材料、电子杂志、信封、会议桌牌、标语、视板、工装、太阳帽、包括平时喝水的一次性纸杯等均要带有企业标志,并严格监督。
(4)抓好企业宣传栏、员工活动中心、企业报栏、阅览室等文化载体和阵地的建设,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5)创办企业内部刊物,进一步弘扬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对所有部门的优秀员工进行奖励,提高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6)组织管理层人员开展大讨论活动,探讨问题为:企业凭什么凝聚人心?借此机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避免企业仅仅依赖职位和金钱作为奖励员工的单一方式。
(7)倡导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文化,实现工作目标的刚性到位,树立“必须执行、立即执行、深入执行”的理念,做到忠诚企业、雷厉风行、重视过程、服从全局。
(8)倡导亲情文化,实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想方设法为员工排忧解难,调整夫妻员工的工作时间,建立员工生日档案,制订并完善《员工慰问暂行规定》,对员工家有红白喜事、生病住院、子女升学等方面的情况,认真落实规定,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9)规范员工日常行为,讲究礼仪,提高员工品位,提倡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可以请一些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主讲“现代礼仪常识讲座”,促进全体员工做到“懂礼、知礼、用礼、善礼”。
(10)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及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关系。通过企业党支部并尽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利用自身企业舆论优势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根源上改变员工思想。
(11)组织开展符合本企业工作需要的.各类技能比赛、文化娱乐活动,如营销策略比赛、员工拔河比赛、员工联谊晚会等,元旦暨优秀员工颁奖晚会等,并在活动之后加以跟进,使活动能取得促进员工关系、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的实在效果。
(12)组建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企业各部门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增强号召力,同时也有助于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好舵,起到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切实抓出成效来,在制订各项具体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切实可行,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敷衍了事。领导小组对于每一项计划均要严格落实,及时监督检查,对于开展的各项活动要及时进行评估和指导,按阶段做好各项工作流程。与此同时,企业文化的实施方案是开放性的,其具体内容需要随着外部环境和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不断发展完善,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形成具有德高特色的企业文化。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第一单元
放下身段、放下经验,空杯融入,用全新的经济效益迎接企业变革。企业内少了证明问题,多了解决问题,员工间多些包容,少些争执,多些接纳,少些摩擦。走进系统,轻松成就事业。
第二单元
突破团队心理误区,适应变革环境,遵循规则、制度底线。不抱怨,不指责,目标一致,让团队去超越。目标清晰,文化统一。敢于承担、付出,学会负责任。换位思考,使其更理解领导,更支持企业的发展。
第三单元
变革是一种常态,营造正面语言氛围,敢于行动要结果,只有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落后总要挨打,强者总希望变革成长,课程帮助受训员工认识责任的内涵和树立自己的责任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自身做起,更好的担负起工作责任,建立团队间承诺、责任和承担心态;懂得上下级之间的换位思考,使其更理解领导,更懂得付出,更支持企业的变革发展。
第四单元
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偏差,企业内部执行不力,员工与管理者的沟通往往是让受训员工体会并建立要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企业,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伙伴的思想理念,懂得从自己做起,让企业充满爱和温暖。
第五单元
感谢来自心灵,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企业的风雨同舟,感恩同事的携手共进,感恩客户的协同发展。爱是根源、爱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体验爱、责任、付出。做到不但有孝心,更有孝力。
第六单元
包容他人,以心胸宽阔、博爱对待团队,世界是美好的,主动的接纳是境界。主动敞开心扉就是给自己的舞台更宽广。帮助受训员工在对企业过去成长历程的回顾中,认识企业的强大和团队的力量,从而建立和增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事业心。
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一、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
二、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三、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甚至自杀。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成富士康的员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人职场情商低;二是社会竞争压力大;三是企业管理有问题,这个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说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到位。才导致一些员工产生消极厌世心理和行为。
四、简约明了,令人心悦诚服。
企业文化的核心主张一定要简洁明了,我们可以看看国内外着名的企业文化,都可以精简一句话或一个词,如海尔的诚信文化——真诚到永远,飞利浦的进取文化——我们一直在努力。
五、能使企业产生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事实上企业文化已经超越了管理范畴,其实质上是一种具有不可复制的竞争文化。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或者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最有力竞争武器,而且是不可复制的。
六、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感情。
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员工高尚情操,而且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感情。无论走到哪里员工对企业的一草一木总是充满怀念,听到或看到企业代表人物、标志、广告、产品等总是有一种亲切感。
Ⅳ 如何提升企业文化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是立足于现有的企业文化。
重新审视现有的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内涵,是否和企业所追求的新技术运用和企业转型的工作用人的人力资源理念相适应。如果现有的企业文化与所追求的用人理念不相适应时请注意一点,你所追求的(培养适应新技术运用和企业转型的工作用人)是短期的企业转型还是长期的一种企业愿景,如果是短期的转型,可以制定相应的5年或者是10年计划,如果是长期的话,就必须根据需要来适时调整企业文化。这里必须克服一个心理,就是不要害怕改变,如果是与时俱进的调整,从长期来看的话,效益肯定多过害处。
2、就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面来看:
一个企业要转型肯定是有一个过程的,这里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觉得是管理制度的确定(可能和人资不是非常挂钩)。在一个企业内部,我觉得制度是协调文化和员工之间的一种桥梁,你追求什么,就必须通过制度来体现或者实施。比如说追求新技术运用,那么在制度中就体现出来。比如鼓励技术创新、奖励新技术运用的尖子到呢个等;另一方面,我觉得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上来看,从招聘开始,寻找与企业愿景符合度高的新人,然后加强相关的培训(可以是职业培训,也可以是非职业培训),对新进员工进行强化,还有就是加强沟通,要树立什么领导就必须重视什么,然后通过有效的、各种方式的沟通达到上下一致的局面,这样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
3、另外就是需要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考核。从上到下的,把所追求的东西和每位员工的经济责任制考核联系起来,有条件的话不妨设置专门的推广组和监察组。制定科学、详细地工作计划,然后按照时间进度按步骤紧密推进,并进行检查和考核,然后结果体现在每个人的经济责任制上,这样的效果比较明显。
本人拙见,盼用。
蓝新月88
Ⅳ 如何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下面跟着我一起来探讨如何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步骤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作,渗透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总的工作思路是:由易到难、由表及里、打牢基础、循序渐进、逐渐积累、步步深化。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重视确定和培育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要广泛发动干部职工,积极探索以企业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并使其深入人心,得到深化和升华。
二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目标。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企业的实际,尽快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目标,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更大发展的需要,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重新制定企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利于以良好的行为去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际关系,为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注重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无形的潜在资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增强职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措施和具体要求
一是建立组织推动保证体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必须建立一个既能统揽全局又能协调各方面工作的组织推动保证体系。
二是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要积极做好企业文化教育和教育引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特点和方法,使干部职工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三是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以建立企业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和核心内容,本着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原则,制定文化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围绕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对各部门的具体要求、工作任务和步骤,做到内容明确,要求明确,责任明确,期限明确。
四是加强企业文化的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
要坚持开展群众性的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和发挥职工群众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建立以党、政、工、团为主要骨干队伍的基础上,努力动员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设计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