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
关于文明我们先看看网络的解释:
”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财富、发明创造。智慧生物为更好地认识世界而团结协作,就构成了文明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余由智慧生物创造出的各种现象只是文明的附属品。
文明包含三要素:哲学——人类思想的荟萃;宗教——人类心灵的寄托;艺术——人类对万物之美的诠释。“
这个基本释义的价值在于指出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其余由智慧生物创造出的各种现象只是文明的附属品。至于文明的三要素,不论出处在哪里,都一点也禁不起推敲。
文化或文明的定义,无法从历史的词语演变中追寻,无法从现世的纷纷万象中找到,它是抽象的概念,只能由抽象的概念来定义。
不同时代或许会有不同的定义,而当今时代,对于文明或文化的定义,存在着相对的最终定义。
文明来源于智慧;没有智慧就没有文明。
所以,文明只依赖于一个重要因素:人类智慧的第一次成熟并在社会上彰显出来。
文明只依赖于一个重要因素:人类智慧的第一次成熟并在社会上彰显出来。
说彰显出来来,是因为所有个人智慧都是在人类群体智慧的基础上形成的结晶,是个人成就,更是人类社会群体智慧的努力表达。没有人类社会群体智慧的根基和滋润,不会存在个人智慧的突破。
什么是人类智慧的第一次成熟?就是有一个或一批彻底的觉悟的人,这些人通过行动或文字彻底的彰显了智慧的这一高度并巨大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
这在较早的文明中,现代人易于看到的东方中国有老子、庄子、孔子、墨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智慧,印度有佛陀及其它僧团为代表的佛学智慧,西方有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传承的哲学智慧,这是显而易见可考可证的;另外在其它的古老文明中,可能也有这样的一群人,限于本人知识面,肯定也有,但已经不能列举了。
我举这一时空现象,是因为有很多直接流传下来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种智慧的突破都具有群体性和传承性,具有群体性是只有社会上最高的思想认识水平群体性的达到足够的高度,才会有破茧化蝶的第一只蝶出世,而只要有了这第一只蝴蝶,就极大的可能将这种突破性的智慧传递下去。即是传不下去,也会成为这一社会群体的精神指引和后世代其它人突破的种子。
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在东西方文明中还有一个早期的爆发,在更早的远古,还有三皇五帝时代的文明,还有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巴比伦文明等,但因为年代久远,所留置存的记录不多,但毫无疑问,这是在近似时空上人类产生以来真正的第一次智慧爆发。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文明印记,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在这以前,谈不上文明。
只有这种突破和成熟才能使人类真正与其它生物区别开来,也只有这种突破,才能使人类能够称为人类。只有在这种突破之后,人类社会才能留下足够巨大的文明碎片传承至今天。
所以,文明的版图,最远也不会离这种突破太远。
基于此,对于文明我们可以定义如下:
【什么是文明】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区别于动物界、植物界等其它非智慧生命体的精神产物,依附于客观世界的雕刻、文字、图画、音像等客观实在上展现出来。因为文明是指向人类的文明,所以是人类所区别于其它物界的产物;因为客观物品只是精神的表达载体,所以是精神的产物。
因此,文明包括文明本身和文明的载体两个大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是指所有智慧的产物本身的内涵,包括所有物质文明所反映出来的文明信息。
物质文明是指所有承载精神文明的本体,包括所有文明的碎片,无论是一片贝壳还是一块石头。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但同时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升华。精神文明源于物质文明而高于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载体。
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是看物质文明的水平,而是看物质文明所代表的精神文明的水平。
第二章 文明的核心是什么?文明的灵魂是什么?
无论在哪个文明的经典中,我们翻来翻去,其实都只有一个字:爱。
真正的爱,无论是爱自已、爱亲人、爱身边的人、爱同族的人、爱一国的人、爱同族的人,爱全部人类,都是真爱。如果所有人类都是我们自己灵魂的一部分,你能用爱来和每一缕灵魂共鸣吗?不是这样吗?
一切智慧,从爱中彰显;一切文明,因爱而存在。
第三章 什么是文化?
如果有年轻学生问我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我的回答是:首先领略两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来。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ustar Jung,1875—1961)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也有责任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成一种“集体人格”。
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以上引自余秋雨《何谓文化》
余先在这本书里给出了一个鲜明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这是文化的使命!并提出了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亦即文化要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充满爱和善良的集体人格!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终极使命!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令人尊敬龙应台女士眼中的文化:
文化就是我们生活中所有行为的基因
文化就是我们生活中所有行为的基因
文化就是我们生活中所有行为的基因
在同一时空下,我们说起文化,一定还会想对文化的许多符号,比如书籍、字画、音乐;比如各种民风民俗、比如各种地域性的口味、观念、物品偏好等。
文化是人类产生过程中和人类产生以后在日常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所有行为态征和内在精神,并通过各种载体表达出来。
【文化的内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精神意识创造型态和产品,包括一切人类精神意识形式下的创造物,无论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体系或书本,或者流传于各个村庄、城镇、国家、民族、世界的习俗、群体偏好等等。
这就是各种形式的书本、观念、习俗等相关的文化中文化的意思。
狭义的文化指一个人的道德、知识的综合素质水平。
有文化就是说一个人具有伟岸的德行、高尚的情操、和超脱的境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人有没有文化的中“文化”的意思。
第四章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在哪里?
当下的文化与当下的文明是一致的,而当下文化如果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存下来,就真正从文化变成为文明的一部分。
文化来源过往的传统,却只属于当下;文明透通古今,古代流传下来的是文化的遗迹,今天人们创造的是文明的未来。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文明的未来!
Ⅱ 《目送》全文
龙应台:目送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象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象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象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2)龙应台文化是什么全文扩展阅读: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
2004年,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此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这与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的延迟。
“如果我在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亲戚的人际变化。等他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必须是自我承担和接受。于是在感悟与悲痛间写下了散文集《目送》。
参考资料:网络:目送
Ⅲ 人生诘问读后感350
读龙应台《文化是什么》有感 一直来人们把老师称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者,但对于“文化是什么?”这样的题目,虽有思考,终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回答。看了龙应台的文章《文化是什么》,终于找到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了。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文化不过是代代积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但是,长期以来的教育过程,我相信大多数老师侧重的是教学工作,学校、社会评价我们的标准也是教学实绩,慢慢地,老师辜负了“人类文化传承者”的称号。近年“教书育人”“人文主义”的思想再次兴盛,个体、学生越来越被重视,人的发展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我想老师终于回到原来的职责上来了。 作为一位教师,在传承文化,教育学生的同时,毫无疑问首先应该建设自己师德、文化品位,从
Ⅳ 龙应台 我为什么要你去读书是什么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出自:《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在信中龙应台和儿子交流内容很广泛,有音乐、电影、民主、权利、德国教育制度、东西方文化碰撞等,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则“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亲爱的安德烈》共收录36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Ⅳ 余秋雨对文化的四句话是什么
应该是梁晓声说的,“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
1、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文凭,和有没有文化,有时完全是两码事。
龙应台对文化的诠释
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Ⅵ 小小年纪英语就这么好,这就是土豪和富豪的区别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富豪和土豪这两个概念。从表面看,二者都与财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没有了财富,那么,一个人就不再是富豪或者是土豪了。
二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生活中,富豪或称富翁,是指一些非常富有的人。而土豪有一定的贬损意义,他们可能很有钱而且很喜欢炫耀。
文化,以文化人。从文化角度看,土豪和富豪的不同在于有没有深切的人文情怀,可以说,富豪是财富与文化的统一体。借用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文章《什么是文化》,富豪和土豪的区别是:二者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体会《什么是文化》,我们能够理解究竟什么是“文化”,怎样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能够明白除了财富,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以下摘自龙应台的《文化是什么》。
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自卖菜小贩接过找来的零钱?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Ⅶ 梁晓声 文化四句话出自哪里
这四句话是梁晓声在绍兴文理学院讲课的时候讲到的。“文化”可用四句话表达:
1、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2、无需提醒的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4、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这四句话的解析:
1、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修养,可分为两大主要内容。一是知识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智商上;二是人文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情商上。所以,修养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与修为而获得提升,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境界。
2、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
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有两个生命:一是肉体的生命;二是文化的生命。抽去“文化”这根筋,人不过是普通动物,人贵在自觉。
3、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自由,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主张的自由是一种无害于社会他人的自由,是以善和公正为前提的,我们应当意识到自由不仅意味着想要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欲望,还意味着担负尊重他人存在价值的责任,只有在合理限度之内、运用合理的手段,所实现的才是真正的自由。
4、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国学经典《三字经》的第一段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你善待别人,别人就会善待你。心中充满善良,才能温暖身边的人。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就是要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团结领导、团结同事,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构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7)龙应台文化是什么全文扩展阅读: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着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
1968年到1975年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劳动。1977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2002年开始任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
赏析如下:
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内容介绍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
Ⅸ 龙应台名字是什么意思
其父姓龙(龙槐生),母亲姓应(应美君),她生于台湾,因此取名“龙应台”。
龙应台1974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 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
(9)龙应台文化是什么全文扩展阅读
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分别在上海、汕头、陕西出版,再次在大陆文坛和书市被称为“龙卷风”。
1999年,应台北市长马英九邀请,龙应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期间推动本土文化及保护树木等政策措施。
1999-2003年,当时的台北市长马英九亲自前往德国法兰克福,龙应台受邀出任台北市的文化局局长,为期四年,龙遂从德返台,任期内推动本土文化及保护树木等政策措施。
2003年8月,赴香港,第一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其后任香港大学访问教授。先后任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大学的客座教授,香港大学担任杰出人文学者(香港大学第一位终身教授)、新竹清华大学讲座教授。
此外,龙也积极参与到关于香港公众议题的辩论中。在政制改革、文化保育和国际交流等话题上,都不乏龙的声音,其专门讨论香港问题的《龙应台的香港笔记》,在香港与新加坡的畅销榜上停留长达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