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职场新人如何融入企业文化
企业人员流动与正常发展,每年有大量新员工进入企业。如何令新员工顺利融入 企业 文化 ,从而与企业共同发展,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把整理好的 职场 新人如何融入企业文化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试论新员工如何融入企业文化
摘要:企业人员流动与正常发展,每年有大量新员工进入企业。如何令新员工顺利融入企业文化,从而与企业共同发展,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其次,新员工文化融入是一个接力赛,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新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整个企业的持续和共同努力;第三,新员工企业文化融入也需要流程和制度上的保障。
关键词:新员工;企业文化;文化融入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1-828X(2013)01-00-02
根据中国行业薪酬风向性指标及人力资源发展趋势 报告 ,2012年全国企业员工平均 离职 率是18.9%。这意味着,每年至少需要有18.9%的新员工进入企业,以填补空缺的工作岗位。对于零售或高科技行业,或民营企业,或大城市而言,人员流动成本较低,人员离职率则会更高。另外,对于不断发展中的企业,人员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根据增长速度的不同,每年则会有更多的新员工进入企业。一个发展型IT企业,当处于1000人左右规模,每年的新进员工大约是300人。
这些新员工,或通过校园招聘而来,无实际工作 经验 ,或是来自各类社会招聘 渠道 ,有一定工作经验。所有新员工中,虽然不排除有人会为了进入某家知名公司而对企业的背景资料多方研究,但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对于企业的情况并不了解,包括企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制度、产品和技术、企业的文化和习惯等。其中部分内容,新员工可以通过企业组织的新员工 入职 培训、自行查阅相关文档资料、在工作中学习等方式来迅速了解;而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氛围、企业中习惯的行事风格、企业中人的常用语言等,新员工则很难在短期内完全去发现、理解和接受。
新员工不了解或无法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原有的优秀传统和文化被稀释,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得以延续,而新员工因企业文化不适应而离职的可能性也增大。这是企业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文化融入对于新员工的重要性。有些大型企业,为新员工举办的入职培训,直接取名为新员工“文化引导”培训,在十余天的培训时间内,内容几乎不涉及技术知识,除了每天的8小时休息, 其它 时间反复讲授和训练的,都是企业中最基础的常识和行为习惯,不断研讨和强调的,都是企业发展中保存的重要思想 教育 类文献。总而言之,是企业文化的培训。文化主管部门会发现,在前期对于企业文化表现出无法理解或适应的新员工,往往不会产出好的绩效,并倾向于在短期内离职。
在探讨新员工文化融入的具体方式之前,也须清楚看到,企业文化并非保留员工的唯一途径,企业文化融入不够也并非员工离职的唯一原因。分析新员工的需求,作为社会人,他们需要通过企业平台交换自己的使用价值,获取适当的回报,以满足生存、安全等需求;需要与企业中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获得接受和认可,以满足情感和归属需求。因为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的企业环境中,企业同事是大多数员工最重要的 人际交往 圈之一。作为职业人,新员工需要了解工作知识、练习职业技能,获得专业上的提升,对于从校园招聘渠道进入企业的新员工,这个需求会尤其强烈;新员工也需要通过在企业中创造价值,获得职务上的提升,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新员工的这些诉求,企业文化并不能帮他们全部解决,还须依靠体制来解决。企业文化,是其中一个影响要素、一种催化剂。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 企业管理 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施恩曾提出企业文化的荷花模型,水面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是组织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式;中间是荷花枝梗,是组织倡导的既直观、使命、目标、行为规范等;最下面荷花的根,是组织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仰、观念和知觉。
一个企业的文化,很难用简单的方式在短时间内传达出其中深层的思考。企业文化中被量化、显性化、抽象化的表述,很难令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人从内心深处去深刻理解它。
那么,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新员工正确了解并逐渐融入企业文化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意识提升: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对于新员工来说,真正了解和接受一个企业的文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暂且设定一天、一个月、一年三个里程碑。
首先,新员工进入企业的第一天非常重要。对企业的基本印象会在这一天形成,第一天的印象会形成“首轮效应”,如果第一印象积极而正面,他会很容易接受企业接下来想要传递的理念,积极克服进入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如果第一印象不佳,企业在后期就需要会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弥补和改变它。一般来说,在第一天,新人会注意到企业内部形象、接触部分企业内部 办事流程 、了解企业基本情况、认识部分同事,其中可能包含协助办理入职手续的同事、为他介绍情况的同事、他的直属上级、专程为新员工作欢迎致辞的高级管理者等。这些人的友善态度,他们在行事中流露出的积极、敬业、负责的精神,以及其它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习惯,会令新员工拥有开放心态,并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因为新员工会将对这些同事的良好感觉与对整个企业的感觉联系起来。对于校园招聘而来的应届生新员工,设计第一印象带来的效果尤为明显。从一个小细节来说,应届新员工甚至可以观察到几乎每个老员工都戴着手表,那么他询问后得到的结论是:职场人士,重视时间和效率。
接下来,新员工将正式与部门同事一起工作。在第一个月,由于对具体工作和环境的不熟悉,他需要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他也需要融入所在部门,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工作中慢慢感受所在团队的文化,逐渐体会真正的企业文化。在这个阶段,新员工属于试用期,企业一般会重点关注和考察新员工能力的成长,同时,也可以通过欢迎 贺卡 、推介与展示、聚会、管理者沟通、团队活动等非正式形式,帮助他迅速融入团队。另外,还要推动他积极参与企业层面的团队活动,让他从企业党委、工会、企业内部协会如体育和摄影协会等各种渠道找到归属感,加快他熟悉和融入整个企业。
新员工进入企业一年后,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员工。这时,可以通过召开沙龙、文档 总结 等形式,推动他们阶段性总结自己的成长,并以积极正向的行为,成为后来者的楷模,帮助他们的成长。这样,他们才能被称为真正融入了企业文化。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形成了有益的循环。
在一年里,企业面向新员工所采取的文化融入 措施 ,多是采取非正式形式,而非宣贯等正式形式。同时,企业文化不是通过宣传 口号 ,而是企业内部人员的一言一行、在日常工作中得以传承,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二、系统递进:新员工文化融入是一个接力赛,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新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整个企业的持续和共同努力
谁负责使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当新员工因为无法了解和适应企业文化而离职,谁为此事负责?一般情况下,是企业文化部门、人力资源部或没有任何部门。
首先,人力资源部或独立的企业文化部门须为新员工文化融入负责。他们要以各类视觉识别方式宣传企业文化,要在面对新员工时保持专业形象和正向引导态度,要在新员工培训中以形象化、容易令人接受的形式介绍企业文化,还将作为新员工文化融入的发起和过程监督部门,引导新员工文化融入工作。
新员工文化融入的第二棒是新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或直属主管。这是最重要的部分。部门经理是第一责任人,人力资源专业工作者是第二责任人。最专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也无法替代新员工所在部门经理的作用。据调查,在员工离职原因中,与主管领导不合排名在前五之列。部门经理须负责承担新员工文化融入的大部分工作,包含各类具体举措,同时包含在团队管理、团队氛围营造和文化建设、工作辅导、面谈等日常工作中体现的思路的先进性。对于新员工来说,部门经理就是最直接的企业文化教材,部门经理必须与企业文化契合,才能以正确的行为去引导新员工。
就整个企业来说,员工都能以优秀企业文化为原则,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企业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联想有一句 名言 :以身作则不是激励员工的重要 方法 ,而是唯一方法。这句名言是这句话的现实写照。同时,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和实践,也塑造着新员工心中的企业形象。另外,推崇创业者团队或老员工文化,形成企业风尚,也是让企业文化得以传承的方法。
三、制度保障:企业文化融入也需要流程和制度上的保障
首先,制度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包含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企业精神文化要素。在新员工进入企业初期,人力资源部会为他们解释行政、人事、财务、企业文化管理等相关制度。这些制度背后的逻辑清晰地体现了企业的文化。
再者,文化与制度可以互为补充,相互作用。企业考核什么,员工就做什么。新员工文化融入本身,与企业中的所有其它工作一样,并非一件随机性的、依靠自发自律就可以持续进行并达到良好效果工作。它需要制度流程的导向与约束。新员工文化融入相关制度流程,须说明新员工文化融入定义和意义,明确执行、监督和管理职责分别属于谁,理清执行此项工作的流程、时间节点和完成标准,规定执行不善的惩罚措施等。同时,在这种硬性要求的文化工作之外,相关责任人也可以添加特色、随意的方式,对基础性的工作形成补充和相互作用。
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这可以帮助他们在企业中如鱼得水地工作,使公司的优秀传统得以传承,让企业文化有了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新员工逐渐成为老员工,他们将为后来者、为企业的良性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恩.组织文化和 领导力 (第1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职场新人如何迅速融入新环境
每年夏末秋初,都是大批 毕业 生集中入职的时间。虽然我已经工作5年了,但刚入职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希望我的相关经验,能给新入职者借鉴。
迅速熟悉工作环境
研究生毕业后我被一家国企录用,刚上班时心里多少有些忐忑,生怕某些地方处理不好影响今后发展,因此我把上班后的首要任务确定为迅速熟悉工作环境。不管是国企还是外企,这一点对于刚入职的毕业生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要做好这点并不容易。一是刚刚工作缺乏经验,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二是多少都会有些急功近利,想马上做出些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以体现自己的价值。然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目标没有找对,走得越快反而会偏得越远。
我当时首先弄清楚了自己工作团队的管理体系,比如谁是部门的大领导、谁平时负责总体事务,谁直接负责我等等。搞清楚这些之后,对整个团队平时如何运作就有了初步认识。新人入职后,领导都会交给一些资料去学习,但很多人都想能马上干活儿,觉得看资料是浪费时间。其实领导交给的资料一般都是从日常业务中提炼出来的精华,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迅速地学习业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应该马上搞清楚,这些都是日后工作的基础。
了解整个行业动态
在熟悉了自己所在部门的工作环境之后,可以说就踏上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正轨。除了了解自己所在的单位之外,更要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例如同行中哪个公司业务最好、别的单位在用哪种开发工具,还有本公司的产品在行业中处于什么位置等等。了解这些,可以将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并且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动力,避免在工作中逐渐失去发展的积极性。
我所在的单位主要研发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各种电子设备,这个行业应用非常广阔,国内外都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我除了日常完成工作之外,还到一些专业网站了解和学习国外同行业最新进展,还会阅读一些国内的学术期刊,了解产品在日常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也许这些东西不会对你的日常工作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积累下来就会让你与众不同,例如在与别人交流时你会明显感到更有底气。由于对行业的充分了解,你不会因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待的时间太长而成为“井底之蛙”,它会让你充满向更高目标前进的动力。
关注周边生活环境
俗话说,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在工作之余,要尽快熟悉单位周边的生活环境,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些便利。例如每天上下班究竟怎样才能快捷舒适,每天中午的伙食如何解决等等。这些东西看似都是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好,同样会影响到你每天的工作状态。
我家在东直门外,单位却在西直门附近。刚开始上班的时候,觉得坐地铁时间有保障,因此选择地铁出行。后来发现,每天挤地铁是个体力活,有时候一到单位就觉得筋疲力尽了。
后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决定从家骑自行车到单位,由于挑选了一条合适的路线,全程比坐地铁能快5分钟,还锻炼了身体。单位没有食堂,中午一般都会订盒饭,刚开始我也只能如此,但时间长了多少有些不合胃口。后来我发现去单位附近的大学食堂吃饭既便宜又卫生,虽然路上要花点儿时间,但却找回了在学校的感觉。
对于毕业生而言,从学校到职场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刚开始工作的过程中,会有沮丧和失落,有时甚至还会动摇走下去的信心。除了坚定不移的信念之外,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也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提供的职场新人如何融入企业文化,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贰’ 如何将精益融入企业文化
如何将精益融入企业文化
世界上有两件事做起来比较难:一件事是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另一件事是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里。从而可以说明,要将精益融入形成已久的企业文化体系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是方法永远比苦难多,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有什么好方法吧!
一、企业精益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和企业的诞生和发展共同生存的,并在企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能源,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一个强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源,正因为看不见,摸不着,致力于企业文化工作的人,为企业所创造的效益也不像生产、销售人员一样可以在报表上表现得清清楚楚,也不是往储蓄卡存钱般明明白白,她就像品牌价值的提高、无形资产的积累。
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精益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因为企业管理的竞争就是深层次文化的较量,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较量。以精益思想为导向建构的企业文化,在已有企业文化注入与形成新的内涵,通过这种“文化上的改变”和传导,可以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约束作用、激励作用,提升精益管理的执行力。将精益意识和理念,贯穿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过程和所有环节,让生产力各个要素的能量充分释放和奔涌起来,就能大大提升精益管理的执行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赢得新的动力和支持。
二、精益与企业文化融合面临的问题
在精益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推进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体现缓慢,文化对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效应有些滞后。因此,精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面临诸多的挑战:
1.对精益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笔者负责的很多企业项目中,较多的企业员工对精益理解存在,认为“做精益”就是“减人”,从而使得精益项目刚开始时,存在一定阻力;
2.如何统一不同层次的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职工对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有清晰认识,并通过认识把企业文化融入实际工作中,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程度比较深、也比较统一;中层管理人员虽然能够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却在认知程度上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如何借企业文化建设的契机增强职工群众凝聚力方面有所欠缺;而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相对较浅,大致了解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基础的概念,但通过企业文化规范行为,提高素质等目的,还没有特别清楚的认识;
3.如何将精益企业文化转变为企业内部的高效的运作机制,即通过协调部门间的关系,形成沟通顺畅、行动迅速、高效协同的精益型企业文化的优势局面。
三、精益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关键
低成本、高效率的精益化管理无疑是对高成本,低效率的粗放式管理的否定,其思想的核心是以较少的投入成本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创造尽可能大的价值,同时密切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按客户需求拉动服务产品,为他们提供确实需要的东西。所以,“精”应体现在服务质量上,就是“零事故”、“零缺陷”、“零差错”,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益”体现在成本和效益上,就是“零浪费”,只有低成本才能获得高收益,因此,精益思想不是单纯追求成本最低、企业眼中的质量最优,而是追求客户和企业都满意的质量,追求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置,追求产品性能价格的最优比。
以精益思想为导向,深化、建构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在此,笔者根据负责的精益项目经验,就如何有效推进精益型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三点关键因素:
1.激励导向,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要营造和形成一个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精益价值观,确立以“零事故”、“零缺陷”、“零差错”作为成本与质量最佳配置、服务与价格最优比的目标追求。
其次,激励导向要正确,要做“公司的工作”不能做“自己的工作”,确保公司收益最大化。在企业当中所有的部门和人员都被考核,他们的收入和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及工作业绩相关,这样一来,每个人都会全力以赴地将自己的工作做好,但是个人的工作和公司工作的关联性往往被忽略掉。这样一来,公司虽然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很多资源并不能够发挥出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再次,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员性的改善机制。通过推行5S、TPM、QCC等相关的全员改善活动,提升公司员工的改善意识,并将全员性的改善活动纳入绩效,在个人利益方面进行正向引导,形成积极、正向的改善氛围。
最后,企业的运行需要的是系统行为,重点关注的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和长远的发展,方法和目标必须一致,必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其聚集在一起,否则会前功尽弃。企业文化正是这种无形的力量,它是企业的灵魂。其中,精益的注入可以使灵魂更加强大与纯洁,但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理解精益的精髓——“追求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置”;否则,就失去了灵魂,就会变成行尸走肉,貌似神离。
2.理念认同,发挥凝聚效用
精益文化的建设从相信员工开始。精益生产方式要求高层管理者充分信任员工,训练员工。提高他们的素质,加大他们决策权力,建守起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生产过程中大量浪费是无形的、微小的,与员工的工作密切相关。要杜绝这些现象,首先,要依靠员工,高度信任员工。因为这些浪费,需要员工思想观念的逐步转换,工作习惯的不断改变才能实现。其次,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管理者应成为教练员、协调员、支持者和服务者,负责训练和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让员工有能力发现生产中的各种浪费现象并能自己分析解决。最后,要充分授权给员工,加大他们的决策范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员工可以自行暂停生产以引起各级部门重视迫使他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系统,精益是企业内人、技术和经营思想的高度集成和统一。精益与企业理念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精益方式本身就是“逆向思维”的结果。它将是企业战略观念的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将困难重重。实施精益必需的企业精神和人文环境的培育就必须通过精益企业理念的构建和贯彻来促进和强化。
精益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全体员工的高度重视与共同参与。
要通过教育、培训,使全体员工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浪费是最大的“敌人”。要通过教育、培训,使各层级的员工掌握精益生产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此,要动员和倡导全体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从企业经营层到各个岗位的员工都树立起精益意识,掌握精益原理。
3.制度创新,体制保障
学习和推行精益只有理念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些强制机制。在精益生产方式中,为了实现准时化生产,同时保证无限向零库存逼近,生产系统本身应该是具有对产品和零部件质量的强制性约束机制,即强迫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必须产出质量合格的制品。“一次性把事情做对”!这一切都要求管理者、操作者严格遵照规矩办事,在遵章守纪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只有尽量排除了人员的随意性,才能发现企业运营系统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推动企业不断改善。
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理顺价值差异,统一管理思想。在系统整合和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形成以精益价值观为导向的企业共同语言和准则,提高运作效率,塑造整体形象,增强精益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持续健康增长领跑。
以精益思想和价值观为指导,通过系统整合和流程再造,建立精益组织,实现扁平化架构,这不仅是精益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转变,对企业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精益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精神和制度创新的过程。通过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素质,形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观念、措施和方法,对员工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约束作用。
四、精益文化使企业受益匪浅
企业通过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可以打造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从而形成了本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精益管理的实践中提炼和形成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通过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提升组织效率,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提高企业信誉,扩大企业影响。进而可以说明,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它为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提供的动力和支持是持久而强大的。
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通过精益的注入使得企业拥有了精益文化,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生命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从而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以精益理念和思想指导的精益管理文化理念不应只是写在文件中、挂在墙壁上、留在口头上的口号,而应该变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坚实执行力。从思想到行动,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者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来自对企业价值和经营管理终极目标的思考,来自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的理解,是将企业文化规律运用于企业管理的理性自觉。
;‘叁’ 如何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文化
让新员工最快融入企业文化的方法有:
1、晨会、夕会、总结会
就是在每天的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时间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总结会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门和全公司的例会,这些会议应该固定下来,成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思想小结
思想小结就是定期让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判是否做到了企业要求,又如何改进。
3、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
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企业显要位置。
4、树先进典型
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可形象具体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而提升员工的行为。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
5、网站建设
网站上进行及时的方针、思想、文化宣传,企业网站建设专家米粒文化CEO指出,寻找专业的跟企业文化相关的网站建设公司进行,更符合、更贴近公司的企业文化。
6、权威宣讲
引入外部的权威进行宣讲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
7、外出参观学习
外出参观学习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这无疑向广大员工暗示:企业管理当局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别人已经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习。
8、故事
有关企业的故事在企业内部流传,会起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9、企业创业、发展史陈列室
陈列一切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物品。
10、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指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国庆晚会,元旦晚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
‘肆’ 实习生很迷茫,怎样就可以尽快的融入企业文化
要尽快融入企业文化,就要先了解企业文化,不论是从公司培训信息中寻找,还是从同事的口中介绍,都可以对企业有一个很基本的了解,其次,做好本职工作的每一步,在日常的工作中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了解这个企业的风格与文化,也会更好的融入。
总之,不要过多的担心自己是否可以融入企业文化,只要肯用心努力,用心学习,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融入企业文化是迟早的事情,但前提是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操之过急,毕竟实习生工作能力比适应企业文化会更重要,所以不需要过于的将精力放在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实习生想转正,最终靠的不是领悟多少企业文化。
‘伍’ 如何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
在当今,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关键在于这个企业是不是可以留住人,如何利用新进人员。我把整理好的如何更好地融入 企业 文化 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新员工如何融入企业文化
摘要:企业人员流动与正常发展,每年有大量新员工进入企业。如何令新员工顺利融入企业文化,从而与企业共同发展,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其次,新员工文化融入是一个接力赛,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新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整个企业的持续和共同努力;第三,新员工企业文化融入也需要流程和制度上的保障。
关键词:新员工;企业文化;文化融入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1-828X(2013)01-00-02
根据中国行业薪酬风向性指标及人力资源发展趋势 报告 ,2012年全国企业员工平均 离职 率是18.9%。这意味着,每年至少需要有18.9%的新员工进入企业,以填补空缺的工作岗位。对于零售或高科技行业,或民营企业,或大城市而言,人员流动成本较低,人员离职率则会更高。另外,对于不断发展中的企业,人员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根据增长速度的不同,每年则会有更多的新员工进入企业。一个发展型IT企业,当处于1000人左右规模,每年的新进员工大约是300人。
这些新员工,或通过校园招聘而来,无实际工作 经验 ,或是来自各类社会招聘 渠道 ,有一定工作经验。所有新员工中,虽然不排除有人会为了进入某家知名公司而对企业的背景资料多方研究,但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对于企业的情况并不了解,包括企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制度、产品和技术、企业的文化和习惯等。其中部分内容,新员工可以通过企业组织的新员工 入职 培训、自行查阅相关文档资料、在工作中学习等方式来迅速了解;而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氛围、企业中习惯的行事风格、企业中人的常用语言等,新员工则很难在短期内完全去发现、理解和接受。
新员工不了解或无法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原有的优秀传统和文化被稀释,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得以延续,而新员工因企业文化不适应而离职的可能性也增大。这是企业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文化融入对于新员工的重要性。有些大型企业,为新员工举办的入职培训,直接取名为新员工“文化引导”培训,在十余天的培训时间内,内容几乎不涉及技术知识,除了每天的8小时休息, 其它 时间反复讲授和训练的,都是企业中最基础的常识和行为习惯,不断研讨和强调的,都是企业发展中保存的重要思想 教育 类文献。总而言之,是企业文化的培训。文化主管部门会发现,在前期对于企业文化表现出无法理解或适应的新员工,往往不会产出好的绩效,并倾向于在短期内离职。
在探讨新员工文化融入的具体方式之前,也须清楚看到,企业文化并非保留员工的唯一途径,企业文化融入不够也并非员工离职的唯一原因。分析新员工的需求,作为社会人,他们需要通过企业平台交换自己的使用价值,获取适当的回报,以满足生存、安全等需求;需要与企业中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获得接受和认可,以满足情感和归属需求。因为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的企业环境中,企业同事是大多数员工最重要的 人际交往 圈之一。作为职业人,新员工需要了解工作知识、练习职业技能,获得专业上的提升,对于从校园招聘渠道进入企业的新员工,这个需求会尤其强烈;新员工也需要通过在企业中创造价值,获得职务上的提升,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新员工的这些诉求,企业文化并不能帮他们全部解决,还须依靠体制来解决。企业文化,是其中一个影响要素、一种催化剂。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 企业管理 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施恩曾提出企业文化的荷花模型,水面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是组织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式;中间是荷花枝梗,是组织倡导的既直观、使命、目标、行为规范等;最下面荷花的根,是组织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仰、观念和知觉。
一个企业的文化,很难用简单的方式在短时间内传达出其中深层的思考。企业文化中被量化、显性化、抽象化的表述,很难令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人从内心深处去深刻理解它。
那么,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新员工正确了解并逐渐融入企业文化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意识提升: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对于新员工来说,真正了解和接受一个企业的文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暂且设定一天、一个月、一年三个里程碑。
首先,新员工进入企业的第一天非常重要。对企业的基本印象会在这一天形成,第一天的印象会形成“首轮效应”,如果第一印象积极而正面,他会很容易接受企业接下来想要传递的理念,积极克服进入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如果第一印象不佳,企业在后期就需要会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弥补和改变它。一般来说,在第一天,新人会注意到企业内部形象、接触部分企业内部 办事流程 、了解企业基本情况、认识部分同事,其中可能包含协助办理入职手续的同事、为他介绍情况的同事、他的直属上级、专程为新员工作欢迎致辞的高级管理者等。这些人的友善态度,他们在行事中流露出的积极、敬业、负责的精神,以及其它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习惯,会令新员工拥有开放心态,并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因为新员工会将对这些同事的良好感觉与对整个企业的感觉联系起来。对于校园招聘而来的应届生新员工,设计第一印象带来的效果尤为明显。从一个小细节来说,应届新员工甚至可以观察到几乎每个老员工都戴着手表,那么他询问后得到的结论是: 职场 人士,重视时间和效率。
接下来,新员工将正式与部门同事一起工作。在第一个月,由于对具体工作和环境的不熟悉,他需要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他也需要融入所在部门,在与团队成员共同工作中慢慢感受所在团队的文化,逐渐体会真正的企业文化。在这个阶段,新员工属于试用期,企业一般会重点关注和考察新员工能力的成长,同时,也可以通过欢迎 贺卡 、推介与展示、聚会、管理者沟通、团队活动等非正式形式,帮助他迅速融入团队。另外,还要推动他积极参与企业层面的团队活动,让他从企业党委、工会、企业内部协会如体育和摄影协会等各种渠道找到归属感,加快他熟悉和融入整个企业。
新员工进入企业一年后,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员工。这时,可以通过召开沙龙、文档 总结 等形式,推动他们阶段性总结自己的成长,并以积极正向的行为,成为后来者的楷模,帮助他们的成长。这样,他们才能被称为真正融入了企业文化。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建设也形成了有益的循环。
在一年里,企业面向新员工所采取的文化融入 措施 ,多是采取非正式形式,而非宣贯等正式形式。同时,企业文化不是通过宣传 口号 ,而是企业内部人员的一言一行、在日常工作中得以传承,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二、系统递进:新员工文化融入是一个接力赛,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新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整个企业的持续和共同努力。
谁负责使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当新员工因为无法了解和适应企业文化而离职,谁为此事负责?一般情况下,是企业文化部门、人力资源部或没有任何部门。
首先,人力资源部或独立的企业文化部门须为新员工文化融入负责。他们要以各类视觉识别方式宣传企业文化,要在面对新员工时保持专业形象和正向引导态度,要在新员工培训中以形象化、容易令人接受的形式介绍企业文化,还将作为新员工文化融入的发起和过程监督部门,引导新员工文化融入工作。
新员工文化融入的第二棒是新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或直属主管。这是最重要的部分。部门经理是第一责任人,人力资源专业工作者是第二责任人。最专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也无法替代新员工所在部门经理的作用。据调查,在员工离职原因中,与主管领导不合排名在前五之列。部门经理须负责承担新员工文化融入的大部分工作,包含各类具体举措,同时包含在团队管理、团队氛围营造和文化建设、工作辅导、面谈等日常工作中体现的思路的先进性。对于新员工来说,部门经理就是最直接的企业文化教材,部门经理必须与企业文化契合,才能以正确的行为去引导新员工。
就整个企业来说,员工都能以优秀企业文化为原则,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企业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联想有一句 名言 :以身作则不是激励员工的重要 方法 ,而是唯一方法。这句名言是这句话的现实写照。同时,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和实践,也塑造着新员工心中的企业形象。另外,推崇创业者团队或老员工文化,形成企业风尚,也是让企业文化得以传承的方法。
三、制度保障:企业文化融入也需要流程和制度上的保障
首先,制度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包含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企业精神文化要素。在新员工进入企业初期,人力资源部会为他们解释行政、人事、财务、企业文化管理等相关制度。这些制度背后的逻辑清晰地体现了企业的文化。
再者,文化与制度可以互为补充,相互作用。企业考核什么,员工就做什么。新员工文化融入本身,与企业中的所有其它工作一样,并非一件随机性的、依靠自发自律就可以持续进行并达到良好效果工作。它需要制度流程的导向与约束。新员工文化融入相关制度流程,须说明新员工文化融入定义和意义,明确执行、监督和管理职责分别属于谁,理清执行此项工作的流程、时间节点和完成标准,规定执行不善的惩罚措施等。同时,在这种硬性要求的文化工作之外,相关责任人也可以添加特色、随意的方式,对基础性的工作形成补充和相互作用。
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这可以帮助他们在企业中如鱼得水地工作,使公司的优秀传统得以传承,让企业文化有了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新员工逐渐成为老员工,他们将为后来者、为企业的良性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施恩.组织文化和 领导力 (第1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日益认识到“无形”的文化比有形的机器、设备对企业更为关键,“无形胜有形”,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正成为众多管理者的目标。
很多企业之所以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只存在于高层的头脑中,只存在于口头表述中,没有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没有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
海尔总裁张瑞敏在谈到自己的角色时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可见,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如何让员工认同公司的文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是关系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
让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一、广泛征求意见
任何企业都有文化,尤其对于许多大中型的国营企业,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员工对文化总有许多自己的看法,很多企业在引入战略或者进行变革时,往往忽略了对本企业文化的考虑,结果往往是“手术很成功,只是病人死了”。
很多人把企业文化认为是总经理文化、高层文化,这是片面的,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要得到大家的认同,首先要征求大家的意见。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公司的文化。不妨先由高层制造危机感,让大家产生文化变革的需求和动机,然后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
二、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企业确定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后,就要进行导入,其实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进行导入时,不要采取强压式的,要让大家先结合每个员工自己的具体工作进行讨论,首先必须明确公司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理念,接下来是我们每个人应如何改变观念,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在我们为一家空港地方服务公司做的企业文化塑造项目中,我们就是先让基层员工自己讨论工作中的问题,然后结合企业文化,提出如何进行改善和提高,包括服务流程、制度和方法,最后是自己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研讨,让每个员工都清楚的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树立这样的文化,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做。
让员工感觉到企业文化对自己是有利的
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把“人”放到了核心的位置,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资金、技术、机器、设备转化为品牌、文化的竞争,而无形的“文化”的作用,就是要凝聚人气,汇集力量,形成企业的合力,因此,世界上优秀的公司,都非常重视员工的利益。惠普公司的文化就很重视对人的重视和培养,他们把培训看成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投资,毫不吝惜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全面提升员工的技能。因此他们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90%的课程都是由自己的中高层干部主讲,很多离开惠普的公司都对惠普的培训津津乐道,对惠普表示出自己的敬仰。
另外很多公司的文化都注重员工业绩,但是在推行绩效考核时,发现往往不能得到员工的理解和配合,结果往往是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怨声四起,这是为什么呢?就在于管理者忽略了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什么,忽略了对员工价值的提升。绩效考核的目的应该是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员工技能和业绩,进而提升部门和组织的业绩。但是在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中,只重视对业绩的考核,而忽视了日常的沟通、辅导和关怀,使员工感觉导致了员工无法认同公司的这种文化,不但使考核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使这种注重业绩的文化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要把考核定位于“提升员工技能和业绩”,既要提高业绩,也要提升员工技能,考核的重心是注重沟通和反馈,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如培训、晋升和奖惩等。
以身作则,最为关键
一、 企业高层的角色
作为企业文化的建筑师,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有一次一个企业老总问笔者:“你觉得塑造企业文化什么最关键?”笔者告诉他:“是先把你自己塑造成企业文化的楷模!”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总感觉企业文化是为了激励和约束员工,其实更应该激励和约束的,恰恰是那些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我辅导一家企业做企业文化,他们老总说自己非常重视人才,希望企业理念在这方面有所体现,在我们谈话时,恰好安排要 面试 一个中层经理,当他的秘书告诉他面试者来了时,他却满不在乎地说:“让他再等半个小时,我有事走不开。”一件小事足以体现他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了。企业的高层领导往往是各种理念、制度的直接破坏者,他们负面的言行对企业文化的破坏作用更大。
二、 从点滴做起
很多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塑造时,喜欢大张旗鼓地开展一些活动、培训和研讨,其实企业文化的精髓更集中在企业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上。作为企业管理者,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都应该从自己的工作出发,首先改变自己的观念和作风,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思科,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 故事 ,一位思科总部的员工看到他们的总裁钱珀思先生,大老远地从街对面小跑着过来,这位员工后来才知道,原来钱珀斯先生看到公司门口的停车位已满,就把车停到街对面,但又有几位重要的客人在等着他,所以他只好几乎是小跑着回公司了。因为在思科,最好的停车位是留给员工的,管理人员哪怕是全球总裁也不享有特权。再比如GE公司,他有一个价值观的卡片,要求每个人必须随身携带,就连总裁,也随时都拿出这个卡片,对员工进行宣传,对顾客进行讲解。试想我们国内的许多公司高层管理者,你有这些世界一流公司总裁的理念和作风吗?
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并进行宣传
一、 理念故事化
企业文化的理念大都比较抽象,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要把这些理念变成生动活泼的寓言和故事,并进行宣传。蒙牛集团的企业文化强调竞争,他们通过非洲大草原上“狮子与羚羊”的故事生动活泼的体现出来,清晨醒来,狮子的想法是要要跑过最慢的羚羊,而羚羊此时想的是跑过速度最快的狮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则,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试用。
二、 故事理念化
在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中,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要以理念为核心,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的人物和 事迹 进行提炼,对符合企业文化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在一家合资公司的企业文化咨询项目中,我们帮助他们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先进人物的评选,并在公司内部和相关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是先进,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的,这样的榜样为其他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也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
三、 沟通渠道建设
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企业内刊、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都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工具,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如果让一个人长期的处于一种观念的熏陶之下,时间长了,在内心深处,就会逐渐认同这样的观念。因此,塑造一种浓浓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各种方法宣传公司的文化,时而久之,员工的观念也会产生改变,并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
如果员工不能认同公司的文化,企业就会形成内耗,虽然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有力量,但由于方向不一致,所以导致企业的合力很小,在市场竞争中显得很脆弱。长期来看,没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是无法立于不败之地的。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如何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陆’ 怎样融入企业文化
首先,把自己经营好,融入团队。不管你自己是否喜欢这个单位的企业文化,你无法否认单位是你生存的空间,是你成长的基石。它会给你无穷的力量,也同样让你吃尽苦头,看你如何选择。一个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需要大家通力合作,不能背道而驰。你是团队一员,你要忘记自己的个性,按已形成的工作流程操作。也许规范显得呆板,但你不能改变,否则下一步的程序就无法进行。你也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团队的合作中,你的才干才能得到认同、你的人品才能被他人赞美,这样你才会在这个单位有更好的选择。
其次,掌握好学习和提问的时机。现在职场新人都有高学历,有很广泛的知识面,但和以往一样几乎没任何工作经验,处世之道很肤浅。要想尽早有出色表现,你必须有虚心的态度,多向老员工请教,可视的制度要遵守,不可视的规矩要多问。工作中的难题,要及时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别太顾及面子。要明白,勤奋的孩子是不会被耻笑的;不懂装懂,等自己不再是孩子时还没懂,才让人轻视。
再次,掌握好表现度。也许你在学校里是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但在单位,谁知道对面的那个人是否是诸葛亮在世;也许你背后的那个表现平平的老员工大学时代曾是市级优秀学生。所以千万别炫耀自己学生时代的荣誉,踏踏实实做好工作,才能赢得同事认同,过去让它成为历史好了。急于表扬自己所知所能,不但不会让人刮目相看,还会遭人厌恶。你可以不涉及政治,但必须知晓如何表现自己,用什么方式表现自己,这就是企业文化。
最后,收敛自己的个性。当你无法改变企业文化时,你只有努力去适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它是自己独特的性格,有时候会发挥很最要的作用。但刚到新单位,太强的个性会让与你不同个性的人难以接受,也就影响了合作的默切度。所以我们只能暂时收敛些自己的个性。在工作中以出色的老职工为榜样,有意识地改掉自己身上的小毛病,如:熬夜上网、马虎、上班聊天等。对领导布置的每项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且保证质量,这样才就会赢得领导注意,也就很快融入了企业文化。
你年轻而充满梦想,有时候你会感觉企业文化太苛刻。可没有约束力的单位,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单位迟早会关门,你的才华也就无法施展。说到底,企业文化,是单位给每个职工施展抱负搭建的平台,是单位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我们必须融入其中,必须尊重团队精神,才可以使自己成长,你未来的选择才可能更多。
‘柒’ 员工如何融入企业文化
一、意识提升: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熏陶和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对于新员工来说,真正了解和接受一个企业的文化,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暂且设定一天、一个月、一年三个里程碑。新员工进入企业的第一天非常重要。对企业的基本印象会在这一天形成,第一天的印象会形成“首轮效应”,如果第一印象积极而正面,他会很容易接受企业接下来想要传递的理念。 二、系统递进:新员工文化融入是一个接力赛,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新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整个企业的持续和共同努力。谁负责使新员工融入企业文化当新员工因为无法了解和适应企业文化而离职,谁为此事负责一般情况下,是企业文化部门、人力资源部。 三、制度保障:企业文化融入也需要流程和制度上的保障,制度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的三大结构要素,包含企业物质文化要素、企业制度文化要素、企业精神文化要素。在新员工进入企业初期,人力资源部会为他们解释行政、人事、财务、企业文化管理等相关制度。这些制度背后的逻辑清晰地体现了企业的文化。 更多关于员工如何融入企业文化,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740305161509109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捌’ 2017如何尽快融入企业文化
我们身为新 入职 的员工,需要快些适应新环境,在面对新的 企业 文化 ,我们应该如何尽快融入?我为你带来了“融入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实习生如何快速融入企业文化?
1、摆正心态,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首先我想说的是心态,每个实习生在进入门店之前,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准备迎接挑战。简单地说,就要把实习当作你的正式工作来对待,好好把握机会,快速进入工作的角色。
因为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公司最看重的能力就是你的忠诚和品德,毛主席也说过,一个人能力可以有大小,但是态度不积极就会让整个事情溃败了。既然咱有机会进入漱玉平民实习,就要想着如何在这里立足干好,而不是想着再换东家。
2、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虽然我们在学校里已经学了不少的专业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远远不够用,况且再多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实践的运用,才能真正起作用。医药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行业,对于拿不准的东西一定要问、要落实、要求证。你不能因为你的不专业而给顾客拿错药,那样的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卖衣服的,顾客需要L号你却拿了S号,顾客穿不上还可以脱下来;但我们给顾客拿错药,就会给顾客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我们的岗位虽小,但责任重大,只有专业的服务,才能得到顾客的信赖。
同时在实习的时候,要勇于表现自己的特长,让你的指导师和领导发现你的能力,知道你的长处,让他们记住你。实习就是晒骡子晒马,有本事的自然敢于出来溜溜。
3、积极主动的接受领导的工作安排
谨记,一定要积极主动的接受领导安排,而不要说什么:“啊,这个好难!”、“这个我完不成呀!” 、“能不能换别人呀?”这话只要说出口一次,领导的心情就会变了,觉得你爱推事儿,这是 职场 大忌,何况你还是个实习生就推事儿,以后还怎么了得?不会做就要问清楚,不要不懂装懂,然后拿错药引出一系列的麻烦。任何时候,领导都喜欢积极主动的勤快人,而不是常常惹麻烦的闹事精。为了一个好的实习鉴定,咱实习也要好好表现是不?
4、尊重前辈,主动学习
不要等着前辈手把手地去教你们什么服务技巧,天天这么忙,前辈们即使有心教你,也没有时间啊!所以你要学会察言观色,主动学习,多看看前辈们是如何接待顾客,如何和顾客交流的?因为公司不是学校,需要的是能帮助公司创造效益的人,现在每个实习生都有指导师带教,这是公司给你的福利,所以我们务必要尊重前辈,主动学习跟上节奏,因为实习期也是给你发工资的不是?
5、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简单做
不要觉得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很无聊。要学会分析,为什么有的前辈大保健关联的较好?为什么有的前辈忠实顾客较多?为什么有的商品直接关联起来效果较好?在客流高峰和低峰的时候我的主要工作重心是什么?不要和顾客沟通的时候一问三不知,不要在顾客询问的时候躲避,不要忙于自己的事情将顾客晾着不管。说话做事不要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跟顾客讲话的时候,更要小心,过过脑子再说不要引起顾客服务投诉。专业服务顾客,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
6、善于 总结 ,提高工作效率
善于总结,才是实习的硬道理。每一个同事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独门暗器,观察并学习他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技巧,更重要的是多与他们交流,让自己就像一个真正的学生,平时更要注意珍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上班时间不要到处流窜!该打扫卫生的时候打扫卫生;该盘点的盘点;该学习商品知识的学习商品知识;不要等到下班的时候你的工作还有一大堆,磨磨唧唧的。要有时间观念,排好的班次,不要今天有事,明天也有事,后天还有事或者不管领导批不批假,“我已经买好票了”,你说是让你退票呢还是让你回家呢?如果大家都以自我为中心,大家都有自己的事,那么店里没有人上班了就有关门吗?
通过实习,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长处,做好找工作的充分准备,有时候你会发现,最好的机会永远就在身边,看你准备的好不好了。不要领导想给你报后备店长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很多东西还都没有学会,记住,机会只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实习、工作的日子让我收获了大学课堂里没有的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许多道理与 方法 ,学会了自主学习,也学会了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同时也学会了责任。
华为如何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
想要研讨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塑造的,有必要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企业文化。荷兰的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在六十年代就开始进行关于文化的研究。他给文化的一个定义说:文化其实是在一个环境下,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他能将一群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既然是心理程序,其实也可以说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内驱力。
华为在二十多年前已经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任老板曾经提出来说: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1996年华为开始研讨华为基本法,用了两年时间定稿的华为基本法,其实就是一部华为文化的概括。荀子在《劝学篇》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意思是说蓬草如果生在麻丛当中,不用扶也会长得很直。这说明了塑造环境的重要性,而塑造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塑造我们的文化!
既然文化如此重要,应该怎样来塑造呢?霍夫斯泰德在《文化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洋葱模型。指出文化由内而外包含四个方面:象征物、英雄人物、仪式、价值观。纵观华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虽然无意,但却契合了此四个层次的建设:
在四个方面中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价值观,是人们所理解和相信的关于真善美、关于事情的重要优先顺序、关于好恶等的观念。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有提炼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是最核心的精髓。但其实是有相对来说更加详细的六条,我们称之为六大核心价值观: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和团队合作。
洋葱模型的最表象的一层是象征物。比如我们看到的服装、听到别人说的语言以及标志,像公司的logo等等。举个例子来看,华为在象征物这方面,用非常精辟的语言,提炼出简洁明了的核心文化,并通过多种 渠道 进行有效的宣传:大家如果看了《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就会看到不管是在EMT会议纪要中,还是在任老板的讲话当中,从1995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每一篇讲话或者是每一个会议主题当中其实都是围绕着企业文化进行的,而且二十多年来一直是一致的;触手可及,发给每个人工作用的 笔记本 上,用中英文双语地阐述了华为的愿景及六大核心价值观,同时配以华为真实的工作图片,形象而简洁易懂。各位参加华营培训时,每人都会发一个华为的笔记本,方便时大家可以拿出来核对下看是不是这样的。
第二层是英雄人物。像我们中国的英雄人物是岳飞,美国的英雄人物是林肯等,英雄人物的性格追求代表了我们文化的底蕴,也就是倡导的个性。华为在这一部分,选择奖励大部分员工。比如金牌员工,“明日之星”这两类人合起来基本上就是四到五万人,同时,不仅仅是把这些人选出来就可以,他们的 事迹 都会被总结出来在《管理优化报》、《华为人报》上宣传。这些人就是企业的英雄,企业的英雄就是我们的榜样。
第三层是仪式,这是实践文化的一种集体活动,比如写 文章 、歌咏比赛、新年晚会……我从1998年进华为时起就深刻地体会到了华为的仪式感。华为每年的迎新晚会上,不管是唱的歌曲,还是表演的节目,都是在围绕着华为的文化进行的。比如市场部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生产部(现供应链管理部)唱的“我们工人有力量”……等,基本上都是着眼自己的工作重心明志的!包括我在今年年前刚帮华为一个朋友写了一个剧本,这个剧本就写了公司的某一项产品给客户带来的几个问题。我问他写这个剧本要干什么?他说我写这个剧本是要在晚会上编排出一个小品,来让我们产品部的同事看到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带给客户的体验是多么得糟糕,实际上这也就是一种自我批判,只有自信的人才会勇于自我批判。
虽然华为在1996年开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应该还没有接触到洋葱模型,但它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却有意无意按照了这四个模式来进行,并且都卓有成效,也可以说从另一个角度上也验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在企业当中如何推动文化的落地,使文化成为企业的凝聚力,是生生不息的活力。
企业文化的建设说起来好像是一个很虚的事情,有点老虎咬天无从下口的感觉。我个人认为:要建设企业文化并有效落地,实际上涵盖三个方面:融合—理解—践行,缺一不可。这当中的“融合”是指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其他的治理机制应当是完全融入一体的,是水乳交融的。怎么说呢?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跟治理机制以及各项制度是紧密契合在一起的,不能两张皮,是要从管理机制上得到保证。譬如说,我们要省视:企业订立的愿景、使命与我们所倡导的文化是否一致?战略、战术与文化是否一致?流程、组织、人员等设置方面是否与文化一致?如果不一致,文化是很难落地的,愿景与战略亦难得以有效贯彻执行。像华为,我认为,其文化的落地不是宣传出来的,而是“考”出来的,是用制度牵引出来。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是完全蕴含着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的。
当员工来到我们的企业,他能不能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当中,首先要看我们的文化与我们的愿景、使命是不是一致。只有治理机制和文化完全一致,那么员工进到公司以后才不会感到彷徨,不会无所适从,文化才有活力。
企业文化确定以后,怎么才能往下传递?这就涉及到了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接受、才能践行、才能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华为从多方面、多渠道不断地引导员工去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1、全员讨论、共同参与。比如在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十次修订都是在全员大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像华为深圳坂田基地道路的命名,也是在全体员工中征集,最终各条道路的名字也表明着华为的情怀;
2、用精辟传神的语言提炼出企业文化的核心,润物于无声当中:这就又到了文化洋葱模型的第一层:语言、符号。也就是用精辟传神的语言提炼出言简意赅的能让大家领悟、践行的行为和守则。这一点在前面已有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3、案例总结:总结在工作中(包括公司内外)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真实事例(包括正反两方面),供员工学习、研讨,以领会、借鉴文化在实践中的落地。华为是不吝于自揭其短的,在总结案例方面做得非常好。任老板一直在内部强调:我们要防止堡垒从内部被攻破。这也可以说是华为自我批判精神的体现。不管是市场部、研发部还是售后服务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厚厚的关于工作当中的案例,而且这个案例当中反面居多。把错误总结反省出来,那下一次就不会再犯错了。所以我们常说的是犯错不要紧,但是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
4、以多种方式强化认知:如开展案例讨论、举办 辩论 赛、自我总结等,尤其有影响力的是优秀员工事迹宣传。这实际也涉及到前述文化的第二层:英雄人物,英雄人物实际上对人的精神和行为的塑造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企业里面什么是英雄人物?实际上就是我们要树立的那些榜样,就是那些优秀员工。能够取得优良业绩、能够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能够自我批判、能够开放进取、能够兢兢业业在本职岗位上不断主动改进提升业绩——这样的员工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会以多种渠道流传;
5、与榜样互动: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经常有优秀的员工跟他们进行互动,包括高层领导。在早期的时候,任老板是要去给每一期新员工都进行答疑的,亲自跟新员工进行交流。进部门工作后,公司高层领导也会不定期与员工进行交流,以明晰大家对工作的理解;
6、配师传道:新员工入职后,部门会为其配备一位思想导师,随时为其答疑解惑。什么样的人可以做思想导师呢?首要一点就是业绩优秀,但仅仅业绩优秀还不行,还必须是接受并践行华为文化的员工或者管理者才有资格;
7、文化再造:毋庸置疑,人都是有舒适区的,那么在长时间的工作当中,我们有个说法叫“三年之痒”。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如果呆满三年的话,可能他就开始会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管理者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长期做一项事情,也会有倦怠出现。这对文化也一样,长时间忙于带兵打仗、忙于攻山头,会慢慢淡化文化的理解。所以华为公司还有一个做法,就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回炉。比如说在后备队伍的培养方面,首要的一门课程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探讨。《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的内容是高研班讨论的,在重新的讨论过程中,不是说把原来的核心价值观丢掉,而是重新回炉、与时俱进加深对公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管理者自身对企业文化的践行,就是对员工,尤其是新员工文化传承的最好的教导。所谓的言传身教,身教永远大于言传,管理者自身对文化的践行是对企业文化传承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如何让新员工践行企业的文化?
华为在三方面做得非常成功
一、激励导向。无论是薪酬回报或者是晋升选拔都优先向成功的团队倾斜,优先向艰苦地区倾斜。
为什么优先向成功团队倾斜?实际上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团队、一个是成功。为什么优先向团队倾斜?这跟华为文化当中很重要核心点——团队合作相关。为什么要向成功倾斜?就是强调开放进取,不停地去获得成功,企业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活下去。
为什么向艰苦地区倾斜?因为我们倡导大家要艰苦奋斗,要走出去,走向世界。海外地区有很多地方是非常艰苦的,像非洲、像伊拉克、利比亚等地方,这些艰苦地区的补贴都是要远高于国内和其他地区的。所以我们在做薪酬包的设计的时候也是以艰苦程度为标准来设计的补贴,不是通常采用的以当地物价来定。
二、考核牵引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想让受训者理解和接受一些内容的时候,要不停的对他进行刺激,然后反应—强化—刺激—强化……通过这种刺激和强化的过程最终会达到训练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认为华为有些部门将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评项目放入了员工的PBC当中,每三个月review一次,亦可达到类似的效果。
员工在每个季度进行考核的时候,他就会针对企业的核心文化尤其是跟自身岗位的相关度来进行自查自省。在这样不停的自查自省中,慢慢地将它变成自己的习惯,也就成为了自己的心理程序。
同时,在每年的年终评定时,也有一项劳动态度自评,所谓的劳动态度自评表,其实就是将华为倡导的公司文化转化成工作中行为,大家对照行为来检查自省下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这种自检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批判、自我调整、自我改进的过程。所以,我个人认为,华为文化实际上就是通过不停地进行这种激励和考核来落地的。
三、精神奖励。
‘玖’ 怎样融入企业文化
首先要知道、理解所在企业的文化,重点了解价值观、核心理念,品味、感悟其含义,观察其在企业实践中的体现;
其次通过学习、体会进一步认同、相信文化理念;
第三就是践行文化,包括按照文化理念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制度,用文化的眼光来审视工作中的一切;
第四,遇到疑惑,可以怀疑文化是否落地、贯彻彻底、有否亚文化,但还是要分清哪是企业倡导的主流文化,哪是小圈子的非主流文化,按照主流文化的要求行事;
融入文化就是融入氛围、接受新习惯、调整思维和行为模式,适应新工作方式,是自觉的行为而非被强制,否则融不进或待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