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谈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因此, 教师应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这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下面例举一些供大家参考使用。一、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1. 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 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是提倡谦虚,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 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No, I don’tthink so. It’s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这种谦虚, 在西方人看来, 不仅否定了自己, 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2.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 主要表现在:(1) 自己为自己负责。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 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情。(3) 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 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 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 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3. 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鼓励人们开拓创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 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 更愿意维持现状, 保持和谐。4. 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 喜欢随心所欲, 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 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主张同甘共苦, 团结合作, 步调一致。二、社会关系的差别1. 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 人人都会尊重自己, 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 很少有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 也很少有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 只要自己努力, 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 If working hard,even a cowboy can be a president.)新中国虽已成立了五十多年, 但传统的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 核心家庭与四世同堂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 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 就得搬出去住, 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 老人帮助照看小孩, 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 互相帮助, 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 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三、社会礼仪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 “吃饭了吗? ”“到哪儿去? ”“上班呀? ”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你若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Where areyou going? ”他们则会认为, 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 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 通常招呼道: “Hello! ”“Howdo you do! ”“Nice day, isn’tit? ”对于别人的赞扬, 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 并有一套谦虚之词, 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 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 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 看也不看( 生怕人家说贪心) 。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 一杯杯地斟酒, 一遍遍地上菜, 客人不吃不行, 不喝也不行, 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中国人送客人时, 主人与客人常说: “慢走! ”“小心点! ”“再见, 走好啊! ”“你们进去吧! ”“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 “Bye-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next time ! ”“Good night! ”四、社会习俗的差异1. 对女性的态度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都有可能受到隐性的歧视。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表面的尊重。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 男士为女士开门; 扶女士下车; 在马路上, 男士走外侧, 女士走内侧, 以给女士提供保护; 女士进餐厅时, 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 餐桌前, 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 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 请她就坐。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 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 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 如“妖、奸、奴、嫉、妒”等。2. 对婚姻的态度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 婚姻纯属个人私事, 任何人不能干涉。比如, 美国离婚比较普遍。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 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 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 他/ 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在他们看来, 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谨慎对待, 认真选择,一旦决定了, 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 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 喜新厌旧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五、生存环境方面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 如to rest on one’soars( 暂时歇一歇) ,to keep one’s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 北温带,海洋性气候, 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 英国着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 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sday? /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六、宗教信仰方面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很多人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 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人们信奉基督教, 相关的有“God helps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Go tohell.”( 下地狱吧! ) 这样的诅咒。七、历史典故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的词语是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这些习语结构简单, 意义深远, 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 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英语中Achilles’heel( 致命伤, 最大的弱点) , meet one’swaterloo ( 一败涂地) , Penelope’sweb ( 永远完不成的工作)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 麻烦, 祸害的根源) 等。总之,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教学中, 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 也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❷ 想知道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体现在词汇的含义方面:比如,Dog一词,很多英语初学者听到自己被别人称为a lucky dog时,以为自己被称为“狗”而感到很不舒服,因为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狗”总是不好的意思,有奴仆,低贱的追随者之意,故有“走狗”和“狗仗人势”之说。其实在英语中,dog是best friend of a man,所以有“Love me, love my dog”,而a lucky dog和“狗”更没有丝毫的联系,很多外国朋友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末了总忘不了加上他们的狗的名字,在他们的眼里,狗相当于自己的家庭成员。他们对狗的呵护不亚于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小孩的照顾。再如,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 但是许多英语初学者由于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而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其实,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其次体现在隐私意识方面:隐私意识在英语中是Privacy, 指private business, private affairs 以及private concerns。这和西方的历史渊源有关,在西方国家,原先典型的家庭都是独门独户,住宅周围有相当的空间,院子或是花园,而且,西方人崇尚的个体主义价值观,“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是西方人生活信条。他们特别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不允许对之进行刺探、干扰和侵犯。所以他们对于年龄、个人收入、财产状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以及个人所购商品的价格等都是视为自己的绝对隐私,特别是女士年龄,英语有句谚语“A women is as old as she admits”(女人的年龄由她自己说)。除非特别熟识,千万不要打听他们的隐私问题,否则会招来Keep your big nose out of our business(我们的事不要你管); Mind your own business(别管闲事); 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不关你的事)或者 Put not your hand between the bark and the tree(别管别人的家务事)的抗议和警告。而我们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熏陶,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关心,常常会问及这些问题,对外国人也不例外,不经意就问出: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e dress? 等等这样的问题来,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激起对方的反感。据说,一位英国教授应邀出席一次晚会,期间被一位中国人问到一年拿多少薪水时,感到十分尴尬,本想含糊其词,又恐失礼,最后只得如实相告,回来后长叹一声“I had a most bizarre day”(我过了一个希奇古怪的日子)。
第三体现在交际语言和行为方面:例如,我们中国人接受礼物时一般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打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还有我们见面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 “去哪里?”, “干什么去啊?”等。而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情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如果我们问英美人“Have you eaten yet?”他们会认为我们是想请他吃饭, 如果问“Where are you going? ”他们会很不高兴,很可能会说“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如果我们问“ Are you going to the film?”他们会认为这是明知顾问,感到很奇怪。再如,在中国的文化中,大人摸摸、拍拍、搂搂,甚至亲亲孩子,只是表示亲近很爱抚。但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这些举动会被认为是无礼的,有时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亲吻和拥抱是西方公开的常见礼节,而在中国,则是情侣间不公开的一种亲密方式。
有学者把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 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 R 代表religion, M代表 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
这里有资料
http://www.paper800.com/N114/9F0C90FF/
❸ 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西方文明它的历史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强。他们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思维方式:
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
二、价值取向:
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大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3)如何解释东西方文化背景差异扩展阅读:
西方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但在他们内部之间,比如:南欧和北欧,西欧和东欧,就是英国,德国内部也有着异处,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而中国不是没有民主,而是,它的“立体民主”与西方不一样。何况,在朝廷之内,有诸如祖制与御史对皇权的实际约束,以及皇帝通常必须有臣子之奏折方有机会批示以表达皇室“谕旨”之传统惯例,这等于是现代政治学中的一种横面之分权与牵制。
这种种形式上的差异,正好是由于文化与历史背景不同所致。而其民主实质与精神,不应因形式有异而否定它的存在。
❹ 你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我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并合理的,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文化的差异。
在许多中国人能够迅速的接受西方文化,反而对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有着不恰当的定义。但我们应该始终记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存在是因为历史的潮流导致的,没有对错与高低之分,这是一种差异,而并非是一种差距。
❺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西 文化 差异比较原因分析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 教育 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 出国 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 逻辑思维 或者 理性思维 ;中国人属于 抽象思维 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 经验 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 总结 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 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❻ 如何理解中外文化差异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世界文化繁华丰富的文化盛宴。中外文化差异来源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有共性,也有冲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且是唯一从古至今未断代未消失的文化,中国文化深受历史因素影响。崇尚和合中庸,良善谦信;天道自然;强调个人修养;爱家爱国等。华夏炎黄,一脉相承。
中外文化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要抱着正确的对待态度,对于本国文化,要继承发展,传承传播;对于别国文化,要有一定了解,学习好的地方,不排斥,不盲从。
总之,文化差异是重要的,不伦中国文化,还是世界文化,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共同组成绚烂的世界文化。
❼ 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文化差异也就是价值观的差异。
1、中美文化差异是一个存在,不管你认识到还是没有认识到,都改变不了这个存在的事实。
2、当中美文化差异同处一个时空,必定会相互影响,或正面或负面,甚至产生冲突。
3、如果想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相互了解,求同存异。
4 、求同存异的关键是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对方。
(7)如何解释东西方文化背景差异扩展阅读: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各异,涉及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文化的内容——体现了世界文化的丰富性
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价值观、宗教、教育、科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①不同的国家饮食习惯、服饰、民俗民情、建筑风格等各不相同;
②不同国家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各不相同;
③世界宗教多种多样。
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们可以共同分享相同的事物,造就了为所有人共享的国际文化,使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的今天,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特征,凸现独特的魅力。
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进入21世纪后,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
❽ 如何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摘要】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不同, 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而出现了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困扰因素。为克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障碍,教师应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性。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教育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 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因此, 教师应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这有助于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下面例举一些供大家参考使用。一、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1. 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 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是提倡谦虚,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 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No, I don’tthink so. It’s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 这种谦虚, 在西方人看来, 不仅否定了自己, 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2.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 主要表现在:(1) 自己为自己负责。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 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 不习惯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不过问他人的事情。(3) 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 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 主动关心别人, 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 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 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3. 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西方文化鼓励人们开拓创新, 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 走中庸之道, 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 更愿意维持现状, 保持和谐。4. 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 喜欢随心所欲, 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 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主张同甘共苦, 团结合作, 步调一致。二、社会关系的差别1. 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 人人都会尊重自己, 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 很少有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 也很少有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 只要自己努力, 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 If working hard,even a cowboy can be a president.)新中国虽已成立了五十多年, 但传统的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 核心家庭与四世同堂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 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 就得搬出去住, 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 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 老人帮助照看小孩, 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 互相帮助, 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 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三、社会礼仪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 “吃饭了吗? ”“到哪儿去? ”“上班呀? ”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你若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 ”“Where areyou going? ”他们则会认为, 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 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 通常招呼道: “Hello! ”“Howdo you do! ”“Nice day, isn’tit? ”对于别人的赞扬, 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 并有一套谦虚之词, 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 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 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 看也不看( 生怕人家说贪心) 。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 一杯杯地斟酒, 一遍遍地上菜, 客人不吃不行, 不喝也不行, 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 please! ”中国人送客人时, 主人与客人常说: “慢走! ”“小心点! ”“再见, 走好啊! ”“你们进去吧! ”“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 “Bye-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next time ! ”“Good night! ”四、社会习俗的差异1. 对女性的态度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都有可能受到隐性的歧视。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表面的尊重。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 男士为女士开门; 扶女士下车; 在马路上, 男士走外侧, 女士走内侧, 以给女士提供保护; 女士进餐厅时, 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 餐桌前, 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 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 请她就坐。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 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 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 如“妖、奸、奴、嫉、妒”等。2. 对婚姻的态度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 婚姻纯属个人私事, 任何人不能干涉。比如, 美国离婚比较普遍。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 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 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 他/ 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在他们看来, 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是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 每个人都谨慎对待, 认真选择,一旦决定了, 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 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 喜新厌旧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五、生存环境方面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 如to rest on one’soars( 暂时歇一歇) ,to keep one’s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 北温带,海洋性气候, 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 英国着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 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sday? /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六、宗教信仰方面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很多人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 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人们信奉基督教, 相关的有“God helps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Go tohell.”( 下地狱吧! ) 这样的诅咒。七、历史典故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的词语是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这些习语结构简单, 意义深远, 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 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英语中Achilles’heel( 致命伤, 最大的弱点) , meet one’swaterloo ( 一败涂地) , Penelope’sweb ( 永远完不成的工作)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 麻烦, 祸害的根源) 等。总之,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教学中, 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 也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 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 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❾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分别是什么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是有文化差异的,这点不可否认。那么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分别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分别是什么
1语言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代表着东方,但中国的语言和西方的语言差异不小。在称呼、问候、表达上等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表示感激、歉意的固定说法,请别人帮忙前,也要先说点什么,例如汉语里“谢谢”、“对不起”、“请…”,英语里的 Thank you, I’m sorry, Excuse me等。总的来说,这些表达方式十分相近,不会造成什么麻烦。但是,尽管相近,仍有差异。
英语里的 Thank you和 Please比汉语的“谢谢”和“请…”用得更加广泛。如果求人帮点小忙,比如借支铅笔,问个路,传个话,叫人来接电话等,中国人常常不说这些客气话,特别是对亲属和好朋友,更不用这样客气。许多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喜欢说Thank you和 Please,没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烦。另一方面,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倩,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
由此也可看出,东西方的语言差异,因此,当我们外出到其他西方国家时,应该先了解西方国家的语言在表达上、问候、称呼等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进行沟通与交流。
2教育方面
西方的教育的主导思想则是:每个人都是特殊人才。不能因为某学生数学不好,就认定其笨,或许该生会是生物、体育、或音乐、文学等领域的奇才。西式教学,给予所有学生机会去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并锻炼将来在社会上实用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如此培养的学生,越往高处走,才干越能得到发挥。这也是为何西方的高等教育和国家科技水平能领先世界的原因之一。
这两种教育方式都是三缺一因而不算全面,这也是为何东(中国)西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都会有缺陷。应该把“教、学、做”三阶段统一起来,教育全过程才算完整,培养出的人才也比较全面。目前西方教育界已认识到问题,因此正在加强中小学基础知识教学和考核。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在向另一方面努力,台湾取消联考,而大陆提倡所谓“素质教育”,都旨在补充纯知识教育之外的内容。如果东西方的教育方式能够融会贯通,相得益彰,那将是比较理想的。
如今的中港台地区,科举制早不存在,高考制也面临挑战与改革,那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早晚会被更科学的方法取代,我们头脑中的传统教育观念也应该改变
3:饮食方面
吃中餐时,食客们围坐在餐桌旁等饭菜,全过程是:厨师将饭菜做好以后端到餐桌之上,围坐在餐桌旁的进餐人各取所需,各自根据各自的喜好选取相应的饭菜;餐桌上的任何一种饭菜都不属于任何一个食客,大家为了相同的目的聚在同一张餐桌旁,面对相同的饭菜各取所需,解决饥饿问题和生存问题。
吃西餐时,食客们围坐在餐桌旁等饭菜,厨师将做好的饭菜分成相应的几份,将每一份饭菜端到相应的食客面前,每个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饭菜。
不同的饮食文化,归根结底就是文化的不同。
4:建筑方面
东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东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
在此我们总结出了3点比较明显的差异
1)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区别是在制造空间的方法上。在西方,确立室内的空间,墙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先通过墙确立空间,上面加顶就像一个盖子,只是一个覆盖物而已。在东方正好相反,屋顶是最重要的建立空间的因素。通过由柱子支撑的屋顶确立空间而后再填充墙。
2) 第二个区别在于空间本身的状态。西方世界强调的是积极空间,即发挥建筑物本身作用的内部空间。然而在东方主要强调的却是消极空间即建筑物周围的外部空间。
3)第三个区别在于东方的基本建筑原则和风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西方的风格却得以进步。在东方,一种建筑风格只是简单的重复。而西方却越来越强调建筑物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个性,其结果就是建筑风格和特点的持续改变。
东西方由于民族风格、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造成了建筑风格的迥异
5 音乐方面
中西音乐之差异中西音乐之渊源各异,除了因民族性所产生的色彩差异之外,主要表现于中国音乐注重的是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是和谐?
溯本求源,西洋的和谐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数学与几何学的科学性及数理协调性;而中国的情韵则可说是源于先秦诸子的哲学,甚或是源于古代钟鼎的花纹及原始壁画的动物飞腾之象?因为,“飞舞跃动”之美始终是中国诸艺术的主要特色,当代美学巨擘宗白华也认为:“舞”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灵魂?
归根结底,中西方的宇宙观?世界观的不同,是中西音乐风格形成各异的根本原因。
6 绘画方面
西方绘画十分讲究透视法,所谓透视法,简单地说,就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世界是立体的,西方人没法不观察到这一点,然后他们聪明的大脑指挥他们灵巧的双手在白纸、画布和墙壁上如实地记录下他们看到的一切。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尤其强调对细节的刻画和还原生活的特性。他们严格地按照物体在同一空间中的大小比例进行描绘,也就是说,是按照近大远小,近高远矮的基本原理进行创作的。所以物体在平面上也能呈现出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感觉的立体效果,给人以生动、逼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中国绘画传统,则以“形神兼备”为皈依,重在抒发主体精神,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把握,由表及里,强调其精神特征的理解,将画家的主观精神因素,包括修养、品德、秉性与客观世界相融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深刻内涵的美的形象和境界。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种种技法,如毛笔的皴擦、点染,运用线描或色、墨的变化来表达形神,且擅诗、书、画、印结合,富于东方特色。
中西方绘画发展至今,由于彼此的借鉴、交流,均可根据材料工具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等。许多画种还可细分,如版画有木刻、铜版、石版、胶版、丝网版等;中国画又有写意、工笔、兼工带写等样式;油画可分无光和有光;壁画则除传统湿壁画、镶嵌画外,更发展了众多材料和技术各异的新型壁画。
学习传统文化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今社会,人伦混乱,人与人之间争斗算计,国与国之间同样争斗算计,导致现代大部分人丧失人性,以丑为美,以恶为能。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不正确的道德观,尤其是对老祖宗留下的:“百善孝为先”有很多理解不全面的地方,试想如果我们连最根本的孝都做不到如何做到对朋友信,他人爱,一个心胸没有爱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会有诸多不顺,不顺之后就会有抱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不满意,都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由何而来又该如何改变。今天的学习让我知道了命由心造,由我的思想意识决定,如果我每天做善事,那回报我的会是善报,如果我每天做恶事那回报我的就会是恶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是相通的,我首先要改变,归正自己的德行,敬老,爱老,孝老,做顺应大自然规律的事,做善事,积累福报,这样好运会降临我的身上。
我相信,我的改变,我的作为同时也能影响我周围的人,唤醒他们心里深处的“人性”,反思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是否是正确的。如果人人都能够反思自己,我坚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过上和谐的生活。
改变自己很重要,改正自己的思想很重要,所以我一定要学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学传统文化,首先纠正自己错误的道德观,擦净自己身上的污渍,发散出人性的光亮,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