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对社会文化形态的关注是什么

对社会文化形态的关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4 04:41:38

㈠ 现代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是什么三足鼎立

现代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是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三足鼎立。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具体形态,既具有世俗化、市场化、消费化、娱乐化和技术化等大众文化的一般特征,还具有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性、创新性、现实发展的不均衡性等中国的本土色彩。大众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言,犹如一柄双刃剑,利弊共存。

(1)对社会文化形态的关注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形态的演变共分为三个阶段:

1、革命文化时期(一体化的文化时代 1950-1970)

抗战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秉承革命理想,克服重重阻碍奔赴延安,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关乎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2、启蒙文化时期(二元化的文化时代 1980)

主要为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并逐渐解除一体化20世纪80年代,与政治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相互呼应,文化思想领域发动了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将其称之为“新启蒙运动”。

作为“新启蒙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变革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文化思想“启蒙”作用。

3、大众文化时期(三足鼎立的文化时代 1980年以后)期间主要文化形态发生变化。

大众文化作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文化形态之一,深刻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㈡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

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政治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 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君主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

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出某种政治与文化计画作为参考的社会运动、机构、阶级或大团体,他们的整体观念、原则、教条、迷思或符号。它也可以是通常用来界定某个政党及其政策的一整个政治思想结构。

通常是某些道德观形塑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关于文化的分类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差异之大,足以说明界定“文化”概念的难度。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非对称):(一)文化和意识形态呈二元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文化结构四面相,反映 出文化结构的多维性。观念文化的核心,是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 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观念和思想的体系及功能制约着文化诸体系的发 展,后者可以不及前者,但不能超越前者。文化诸形式的经验表达,不是纯粹的符号行为,而是与观念和思想 体系的价值规定相关的社会行为。文化反映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制约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内容。因此,文 化和意识形态在社会精神文化体系中是二元结构。
(二)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作为人类经验生活的总结,文化符号、文化信息、文化类型 、文化模式和文化交流都是它的一般反映。意识形态符号系统是人类经验生活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集 团意识、集团价值和集团模式成份,因而意识形态常常导致产生与文化相异,甚至相对立的文化形式。阿尔都 塞认为,生产关系决定文化,生产关系是人类经验生活的一个特殊领域,它产生的特殊的文化,就是意识形态 ,即在这个物质环境里思考的问题,是阶级意识的文化,所以文化是一般经验形态,意识形态是特殊经验形态 。
(三)文化和意识形态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在文化体系内,文化和意识形态先有因果关系。文化是先于 意识形态的人类经验的符号表征。一定历史阶段内,符号表征图示发生了质的变化,一种理性的经验抽象符号 图示成为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观念形态,在文化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多元结构的文化客体受制于一 元结构的意识形态主体,二者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原因,反映着观念形 态制约的生活现象;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理性抽象的结果,表现了文化生活和社会观念生活的本质。意识形态神 圣化过程取代文化经验的世俗化过程。观念形态的文化历史,一般文化成为世界的经验性表象观念,意识形态 则成为世界的文化性本质观念。“重组和再解人类经验和观念,不能从旧的框架出发展望世界,而应从新观念 对现存价值观念体系挑战的解释出发。”(注:黄龙保:《领袖文化》,第44页。)这即是对文化理解的意识 形态诠释。关于文化类型的马克思的三大类型说、斯宾格勒的九大类型说、汤因比的二十六大类型说,都具有 鲜明的意识形态因素(注: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133页。)。还有贝尔等人的“意识形态终结”( 注:D·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3页。)、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注:魏晓锋、朱月潭:《亨廷 顿‘文化冲突论’剖析》,《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等观点,以及后现代主义、后保守主义的理论或 社会主张,都是溶文化研究和意识形态分析为一体,而其中意识形态因素显然超越单纯的文化因素而占有很大 比重。
(四)文化中心与意识形态中心。在文化模式的评价问题上,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个文化模式赖以生存 的环境决定了该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特殊性,因而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文化中心主义则认为自己的文化模式 是唯一的,其“依据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优于其它文化模式,是评价衡量的中心和标准,如“西 方中心论”和“东方中心论”就是如此(注: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98页。)。这两种观点均失之 偏颇。文化中心主义的绝对性,不免封闭;文化相对主义的灵活性,又难免缺乏稳定。但实践中,文化中心主 义仍然是每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生存标准。根本问题不是文化本身决定的。文化中心主义起主要决定作用的价 值评判标准是意识形态。观念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申张自己的社会中心价值观,文化因素对社会的 作用,受到意识形态的筛选,各个文化模式的中心论倾向,是该文化模式中意识形态中心论的折射。例如作为 意识形态的宗教,在文化模式的经验主义操作中就具有很强大的塑造性,从早期图腾崇拜到当今世界三大宗教 ,它们对文化、文化模式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以致于杰姆逊认为“没有宗教 ,便没有文化;今天的文化不成其为文化,就是因为没有了宗教”(注:F·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第30页。)。根据韦伯的分析,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形成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注:M·韦伯:《新教伦理 与资本主义精神》,第32页。)。“禁欲苦行主义”的“宗教冲动力”和“贪婪攫取性”的“经济冲动力”的 矛盾及历史发展与资本主义历史是分不开的(注:D·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3页。)。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既是一种文化模式,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模式,后者的中心成份大于 前者。杰姆逊关于意识形态七种模式的分析(注:F·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第206页。)和泰 尔朋关于意识形态的八种命题(注:G·泰尔朋:《政权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政权》,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 ,第51页。),对文化中心与意识形态中心有详细的解释。
(五)文化整合与意识形态整合。文化整合即是个人、民族和国家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将文化物质、文化 丛赋予一定的结构而展示文化整体意义的行为。“文化与个人互动整合”、“个人选择整合”和“社会整合” 三种观点是文化整合中较有代表性的。“文化与个人互动整合”观认为,文化是非理性的情绪丛结的产物并受 制于情绪丛结。个人与文化和互动关系中,文化得到整合。文化交流及文化传播和人对文化的经验体认,使文 化整合得到明确的意义。“个人选择整合”观认为,文化整合的始创力量,是个人对文化的选择、排斥和修正 ,个人也要受到文化客体的制约。文化整合模式是偶然的反复的重新组合发展。文化差异是文化整合的内在根 据。故文化整合是相异的,文化整合过程的完成决定于整体对部分的取舍。“社会整合”观认为,社会规范着 个人,社会文化的事实的集合,强制性地限制着个人,即社会本身整合着社会,维持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集 体意识和集体良心是社会整合的力量(注:张翼、陈富强:《再论社会整合和文化整合》,《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意识形态整合是非个人性的选择,某种意义上,个人生来就在意识形态的框架内,因此, 意识形态对个人、阶层皆有先在的意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内容是一种理性的肯定,意识形态整合具有强制性 ,其目的是理顺并规范个人意识的行为遵从意识形态的范式。文化整合允许个人和社会互动互补,相互选择。 意识形态整合却不容个人选择适合的成份和内容,它是自上而下的层级整合和自下而上的递从整合相结合的控 制形式和操纵结果。意识形态整合包括观念整合、制度整合、价值整合和行为整合。其目的是保证社会整体导 向性的合法化——确立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因此,意识形态整合是观念、信念和价值统一的“上层建筑 ”,文化整合是观念、信念和价值统一的“基础”,意识形态整合最终反映文化整合和意识形态整合的最佳选 择。
(六)文化冲突与意识形态冲突。基于一定历史环境而形成的文化构建,内涵着特殊的文化特质、文化丛 ,由此组合成文化模式。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模式、其结构的形式不一,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必然产生冲 突。文化冲突的核心是文化中心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文化价值的信念和它们的主导地位。文化冲突是相 同或不同文化类型或文化模式中,主文化控制、牵引或消蚀亚文化,特别是反文化的矛盾形式。一定时期,亚 文化与主文化并不相左,反而是一定程度上对前者的补充和完善,二者是互动互补的传递变化关系。主文化一 般难容反文化,但反文化并非一律是反动文化,一定条件下,反文化却可能代表着历史发展和社会的方向(文 艺复兴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冲突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文化批判,即对传统文化模式的内容、价值和根 基等确定性的文化因素和图示的辩证理性思考与批判。正因为如此,文化批判的锋芒和结果、甚至导致激烈地 社会冲突,乃至社会革命。这种状况已明显地超出了单纯的文化冲突范围,集中地表现了意识形态的意义。现 时代,文化冲突的实质大都是意识形态幽灵作祟。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方式、现代 价值观念与传统价值观念、现代社会发展目标与传统社会发展目标、现代的与传统的民主观、法制观、经济体 制与经济增长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时代课题,无不具有深深的意识形态烙印,反射出意识形态冲突的社会 影响。“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冲突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注:李森洋、张华全:《当代西方思潮辞典》 ,第190、345页。)。当前发展中国家在宏观层面致力社会现代化,在微观层面致力经济增长,比较恰当的有 效方式,是找到一条既不脱离意识形态又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途径,超越旧意识形态局限,求得意 识形态协调平衡。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大众文化批判诸社会批判理论和实践,对迟发 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意识形态冲突有警示意义,敌对意识形态间的冲突,不仅是不同观念形态的理 论学说、价值观念间的矛盾,而且也反映出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间的斗争,这是意识形态冲突的根本利 害所在。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是文化问题也是意识形态问题。概言之,文化是基 础和前提,意识形态是核心和枢纽,文化研究是发现社会发展的经验机制,意识形态研究是发现社会发展的政 治观念和社会心理机制。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流变,符合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从旧意识形态到新 意识形态的超越和确立,既符合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也反映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化因素。这两种研 究对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㈢ 文化在社会形态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在社会形态中的重要作用

古往今来,先进文化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人们的心灵,像高高飘扬的旗帜引领社会前进的方向。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政党,都毫无例外地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都满腔热情地用先进文化团结教育人民,推动社会进步。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增强凝聚力。如果忽视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是难以搞上去的,即使一时上去了,最终也要掉下来。国不强不行,民不富不行,民族没有凝聚力也不行。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旗帜,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改革开放后,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并把它作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新的世纪、新的任务,如何创造性地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先进文化始终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正如有了共产主义理论,才有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样,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把我们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好。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错综复杂,但首先是资产阶级从思想文化领域打开了缺口。建设先进文化,实质上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历史经验证明,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靠雄厚的经济基础,靠完备的法治,同时社会成员思想的统一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我们要自觉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意识形态工作,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重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列宁指出: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力,而且迟早要在政治上破产。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用先进理论武装人民。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通过调控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思想,形成社会共识,保持社会稳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途径。

由此可知,先进文化建设可以为执政党打造坚实的精神基础,可以增强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重要法宝。其一,先进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有着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世界上每一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了刻苦耐劳、勤俭持家、不畏强暴等民族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稳定和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其二,先进文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先进文化可以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激励人们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胜利。其三,先进文化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也是我党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的核心内容。我们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下如何执好政,并长期执政,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只有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不断在执政实践中提高发展先进文化的本领和能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夯实执政的文化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这几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方面,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上,而且表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建设和谐文化上;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空虚、文化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实践证明,只有建设更加绚丽多彩的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凝聚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如果没有民族凝聚力,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提高创造力。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实力以及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和谐文化作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既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建设和谐文化能够创造和激发社会生产力。全社会和谐文化的大弘扬,全民族认知能力的大开发,能够为社会和谐、民族振兴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宏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是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给我们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和谐文化不仅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它所蕴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将鼓舞和推动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㈣ 什么是社会文化观

全面落实社会文化观,科学发展观,树立既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观。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关键是要从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人们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只有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才能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当前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明确改革方向,抓住薄弱环节,找准改革的突破口。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就要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有新的认识。当今世界,社会文化观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建设上,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政治文明建设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必须把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在社会建设上,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等,都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建设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使全民族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克服那种认为文化只是蹦蹦跳跳、可有可无的思想,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就要坚决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阻碍文化发展的传统观念,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新观念。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对市场作用的认识不充分,对文化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存在疑虑;习惯于把经营性的文化产业等同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没有产业概念,不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建设主要当做政府的事,文化单位等、靠、要思想严重,结果事业不像事业,产业不像产业,等等。实践证明,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市场已经成为文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手段,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交换进行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政府主导,加大投入,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又要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放手发展文化产业,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化建设,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更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既有引导社会、教育人民的功能,又有商品和产业的属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文化的产业属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是紧密相联的,不讲文化生产的投入产出,不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向市场,文化建设就无法维持再生产,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强调对文化建设的重新认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既是解放思想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要敢于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

㈤ 文化形态怎么理解

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优胜劣汰,新生事物取代落后的旧事物。但事物的优胜劣汰并不是对事物价值的绝对否定,发展是对旧的不合理因素的改造与重组,而不是毁灭。旧的物质形态虽然不复存在,但是其中的各种资源与要素并没有随之消亡,而是成为新物质形态发展的资源与养分,而获得新生。应该说发展是旧的物质形态转化为新的物质形态的过程。要为旧事物的转变创造条件,而不是将它们完全抛弃。

发展并不是对事物的简单否定,而是建设性、创造性的发展。发展是与创新相统一的。只有通过新的文化的建设才能够否定、取代旧的文化,只有通过新的科学理论才能够否定、取代旧的科学理论,只有通过新的产品与技术才能够否定、取代旧的产品与技术。没有创新与实践、建设,就没有发展。
中国的文化今天也确实处于这么一个特定阶段,即新旧文化相交替,东西文化相交融,衍生的结果是以一种完全的新的文化体系取代旧的文化体系的这么一个运动过程中的渐进和过渡阶段。在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必然地会表现出大量的、局部的、暂时的量上的"无序性"变化状态,而这些又必然地会导致一种方向确定的、完完整整的质变。新的文化的质必然是以民族文化之最深层、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为内在规定,同时又以一切普遍适用的、先进的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为补充,从而表现出一种贯通古今、融汇东西特征的新文化。
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法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㈥ 什么是文化文化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包罗万象。文化有优劣之别,而无高下之分。简单地说:文化就是知识。
文化是(拉丁语:cultura;英语:culture;德语:Kultur)指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是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环境的体现,是其认识自身与其它生物的体现。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广义上的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建筑、饮食、工具、技能、知识、习俗、艺术等。大致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
对于文化的构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层次说”
有学者提出区别,文明偏在外,凡是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生活上的表现,以及工艺与科学的成果;文化偏在内,偏重于精神方面,包含了宗教、哲学、艺术等思想与习俗。
文化是多样性的。应该包含某一种或多种社会关系的内在表现。
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组成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文化有古今、地域、民族、阶级之分,也有先进、落后与腐朽之别。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对该民族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㈦ 如何理解当下社会形态中的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深深地熔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文化经济由此应运而生。文化经济为何能够如此蓬勃发展?究其原因,是文化力及文化生产力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简单地说,文化力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近年来随着文化作用的彰显而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但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力其实从人类社会产生伊始便已客观地存在。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人类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文化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并随着这个过程发展而演化,同时又反过来支配和影响这个过程,显示出文化力的作用。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无论这种活动是自觉的还是自发的。文化的形成、发生、发展、变化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演化一样,都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文化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以及自然界,深深渗透并作用于人们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活动中,甚至于影响人的个性和习惯。从个人到家庭,从族群到区域,从地区到国家,文化力都在发挥着或大或小、或快或慢的作用。
一般来说,文化力对社会发展具有普遍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时要看到,一定历史条件下某种文化力对社会发展具有的消极阻碍作用。积极的文化力可起到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例如欧洲文化史上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我国文化史上的“百家争鸣”、“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消极的文化力可起到阻碍和破坏社会发展的作用,例如西方中世纪的神学,我国文化史上的迷信等等。在现今这个文化经济日益壮大,文化产品生产日益丰富的时代,文化力同样也显现出其消极的一面。如文化市场上的一些非法出版物、一些不法文化经营活动甚至部分具有消极倾向的电影电视剧等等。生产经营者为了满足追逐暴利的私欲,打着文化的旗号,大肆渲染色情、暴力,给社会稳定及社会公德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隐忧,对人类进步形成了一种破坏性的力量。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中都无可避免地会出现某种消极文化力,它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发展产生负作用
目前,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劳动对象、生产对象。文化通过生产环节,已经无可辩驳地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通过交换、消费环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撇开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不说,在我国的不少省区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部GDP的比重已超过了5%,成为事实上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即使从传统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文化力本身也已成了经济增长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力不再是一种羞羞答答的“软实力”,而是一种有着充分“硬实力”特征的经济力。

阅读全文

与对社会文化形态的关注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4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