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阳明文化的起点在什么地方
王阳明,名守仁,生于浙江余姚,而他的学说却诞生于贵州,“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学说的起点。王阳明于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谪贬贵州,在龙场(今修文)住了三个年头。这是他绝处逢生的地方,是龙场人民无私的援助使他重新站立起来,有了生存和斗争的勇气。朴实无华的民风,使他体验到“良知”的可贵。他在玩易窝里感悟到天、地、人浑然一体,从而把“天理”与“良心”直接联系起来。在这里创立了“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的理论,萌发了“致良知”学说,所以,中外学者都把龙场视为“阳明圣地”。王阳明学说的传播是从贵阳开始的。传播王学主要是通过书院讲学,贵州龙冈书院—江西濂溪书院—浙江稽山书院,便构成了一条王阳明学说传播线。王阳明学说从贵州传遍全国,并远传到朝鲜、日本等地。王阳明一生写了许多着作,被收入《古文观止》作为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便是在贵州作的,一篇是《瘗旅文》,另一篇是《象祠记》。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形成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经学在理论思辨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水平,而阳明之学则是中国儒学的最后一座高峰。当代着名散文家余秋雨写道:“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阳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贰’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2)我们印象最深刻的阳明文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誉。
王阳明出身于官僚家庭,父亲王华曾任礼部左侍郎,在1499年,王阳明中了进士,先后任刑部、兵部主事,1506年由于与大宦官刘瑾(因残害忠良,最后被陵迟处死)结怨,贬到了贵州。
1510年升为知县,到1516年又升任右佥都御史,最后做到了右副都御史。晚年聚众讲学,在世时着作就被弟子们刊刻印行。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强调知和行的统一,特别强调“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论证知和行的“合一并进”关系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其中含有某些辩证统一的因素。但他抹煞二者的差别和界限,认为知行本体只是一个,知行工夫不能分做两截去做。“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也;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进而把知和行的概念混淆起来,认为良知向外发动时所产生的主观意念、感情、动机都可以叫做“行”,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这就成了以知代行、合行于知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清初的王夫之说:“其所谓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然而犹有其知也,亦惝然若有所见也;行者非行,则确乎其非行,而以其所知为行也。”
‘叁’ 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的深层内涵究竟是什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大学》讲“致知”,《孟子》讲“良知”。王阳明把《大学》和《孟子》拼接在一块儿,提出了“致良知”说。《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能、良知这两个“良”字都是本有、固有、本善的意思。
“良知”何指:第一、明善恶(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良知就是一个好恶之心,“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就是一个知是知非的心。“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它是便是知,非便非,一点瞒它不得。”第三、归本原(万物一体)。
“致”为何意: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
“致良知”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达到、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最终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两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肆’ 阳明文化是什么
阳明文化,组织学生参观阳明遗址,意在体悟王阳明思想文化内涵,进而践行阳明精神,弘扬阳明文化。而这只是阳明文化融入社区生活的一小部分。近年来社区通过“一弄一墙一台门”的形式讲述阳明故事、宣讲阳明文化内涵,阳明文化已经融入了寻常百姓家。可以说,融入生活是对阳明文化最好的弘扬。
阳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叠起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绎学的理论思辨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而阳明心学则是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尤其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心学主张,体现的是顶天立地的独立人格精神;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四自”精神;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成的道德修养精神;儒家当仁不让的担当精神;知行合一、不堕空言的诚信精神。今天,弘扬阳明文化,传承阳明精神,如何把阳明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很关键。
当务之急是充分挖掘阳明思想的时代价值。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心学主张,在现代仍有积极意义。阳明心学告诉我们, 良知是心之本体, 知行的本体。人是有良知的, 人应该不断地发明良知、实践良知, 振起人的精神生命。阳明心学告诉我们, 要在日用伦常之间, 在礼乐刑政之间, 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发用出来, 用来敬老爱亲, 用来修身齐家, 用来尽伦尽职, 为政理事。这一点, 可以赋予今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把握这些精神实质,对于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热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