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徽州朝奉和绍兴师爷都有着什么来历,它们有什么异同
“绍兴师爷”这个称呼就如我们现金对电视中“师爷”一称的理解一样,是指旧时官府的幕僚。而“绍兴师爷”之所以冠以“绍兴”二字,会因为旧时很多学识、机敏过人的师爷都是来自于绍兴,所以后来就有很多人用“绍兴师爷”来称赞学识过人,有能力的师爷。这个称呼也因为古装电视剧而被世人所熟知。
而另一个说法则是明朝朱元璋执政的时候,因为政策的扶持,徽商逐渐崛起。很多徽州商人不仅是富甲一方的富豪,而且还与官府关系紧密,甚至能某个一官半职。所以他们也不满足于老板掌柜的称呼,而要别人称呼他们为“朝奉”。久而久之,大家就开始称呼这些徽州商人为“徽州朝奉”。
Ⅱ 远近闻名的浙江安昌古镇有什么特色景点呢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境内坐落着一座古镇,是绍兴的四大名镇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江南水乡独有的特色,每年的腊月风情节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这座古镇就是安昌古镇,被看作是绍兴师爷的故乡,可谓是远近闻名。
石雕馆则展现了从唐代开始到近代共200多件石雕作品,它们纷纷造型独特,形态各异,尽显古代艺术之美。人们都说绍兴师爷大都出自安昌,师爷馆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河道两侧还分布有很多师爷故居,突出了在封建时期社会上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除了这些古建筑外,古镇的风俗人情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如果你来到这里,必然会被这里的一切事物所吸引。浙江最原汁原味的古镇,绍兴师爷的故乡,景色不输乌镇。不知你对安昌古镇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足迹。
Ⅲ 试述绍兴师爷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做官靠乡谊,当幕友(师爷)、书吏(胥吏、书办)也少不了乡谊,一些地区的幕友、书吏还以乡谊为纽带结成牢固的地域性行帮。如淮军幕府中虽引用各省籍的幕友,但仍偏重皖籍,故皖籍幕友的比例最高。李鸿章曾说:“吾庐英俊,多从游者。”从游者即游幕者、幕友。四川的刑名、钱谷幕友,十分之九是浙江绍兴、湖州两地人,两地幕友各成一帮,各树党援,各自为本帮幕友得以入幕出力,衙门中的幕友系何帮之人,则何帮中人得馆较易。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绍兴籍(指绍兴府,下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新昌八县)的幕友即着名的“绍兴师爷”(注:称“绍兴师爷”者并非皆绍兴籍人,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以绍兴籍人为多,故常以“绍兴师爷”作为师爷的泛称),数量极多。绍兴籍师爷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说:“吾乡之业于斯(作幕)者不啻(chì)万家。”他们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彼此互通声气,互为党援,并排挤其他乡籍的师爷。《文明小史》曾说到绍兴师爷在衙门中的情况:“原来那绍兴府人有一种世袭的产业,叫做作幕。什么叫做作幕?就是各省的那些衙门,无论大小,总有一位刑名老夫子,一位钱谷老夫子,……说也奇怪,那刑钱老夫子,没有一个不是绍兴人,因此他们结成个帮,要不是绍兴人就站不住。”有名的绍兴籍师爷,如杭州府首席刑名师爷周省三是绍兴府会稽县人,幕学专着《佐治药言》的作者汪龙庄是绍兴府萧山人,《雪鸿轩尺牍》的作者龚萼是绍兴城里塔山下人,另一部师爷名着《秋水轩尺牍》的作者许思湄是绍兴府新昌人。《文明小史》里写的师爷余豪是会稽人,《如此官场》里的师爷宋锦诗也是会稽人,《歧路灯》写了两个师爷——荀药阶与其表侄莫慎若,皆是山阴人。
“无绍不成衙”不仅表现为绍兴师爷遍布各地衙门,也表现为很多地方的衙门中书吏多绍兴人,绍兴籍大名士李慈铭在日记中写到这种情况:“吏皆四方游民无籍者充之,而吾越人更多。”此“越人”即绍兴府人。在京师许多衙门中,书吏之职几乎被绍兴人垄断。夏仁虎引《旧京琐记》云:都中书吏,“原贯以浙绍为多”。金安清《水窗春呓》说:“六部胥人皆绍兴籍。”有一首竹枝词也反映了六部书吏多绍兴人的情况:“部办班分未入流,绍兴善为一身谋。得钱卖缺居奇货,门下还将贴写收。”意谓中央各部的书吏分几种班,都是未入流,绍兴籍的书吏最善谋划,并善于弄钱。这里特别提到书吏的绍兴籍贯。清代京师书吏多绍兴人这种情况,是由明代沿续下来的,即源于明万历年间朱赓辅政。清乾嘉时人昭梿在《啸亭续录》中谈到这种情况的源流:“各部署书吏,尽用绍兴人,事由朱赓执政,莫不由彼滥觞,以至于今,未能已也。”朱赓是绍兴府山阴人,他利用职权引用了很多绍兴籍书吏。这些书吏互相牵引,互为党援,形成了“书吏绍兴帮”,或曰“绍兴籍胥帮”。
幕友和书吏所以多绍兴人,与绍兴人文化素养高、苛细精干、善治案牍等特点有关,这些特点皆适宜作幕为胥。绍兴人所以不远千里入都为胥,又与绍兴人不恋乡土的乡风和当地人多地少的经济状况有关。明人王士性《广志绎》说到明代的情况云:“绍兴、金华二郡,人多壮游在外。如山阴、会稽、余姚,生齿繁多,本处室庐田土,半不足供。其儇(xuān)巧敏捷者,入都为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清代沿明之俗,未改旧况。
Ⅳ 道墟的风土人情
“维吾墟地,越东虞西。仰观天文,牛斗之阳。脉属会稽,春秋始扬。越王复国建斋台,炼戈称炭于称阳。墟土湖沙之积,河湖禹马疏畅。远山轩眉,近水襟肘。南风翼苗,翠浪林稠。村闾有楫,陆车水舟。鱼米满仓,景丽色秀。为越东之乐郊,实虞西之粮洲……”。
道墟,在越东虞西,称山之南,稷山以北,古时叫“东乡”。当年,族祖章慎一,字德卿,元末“与朱元璋各起布衣,提剑三尺,同打天下”。元朝灭亡后,功成隐退,回家农耕。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诚请他在朝辅政,曾三次礼聘,章慎一就是坚辞不出。后朱元璋亲自率臣南下到东乡造访,但见书声琅琅,水车轱辘,村人耕读立业,礼仪传家,所见之人知书达礼,文明礼貌,不禁心中赞叹不已,“真乃有道之墟也!”便欣喜地钦赐东乡为“有道之墟”。此后,东乡便易名为“道墟”,在街上还竖起了一座巍峨的“绣衣乡”行碑,以彰乡风。
道墟山美水美、能人辈出、历史渊邃、文化深厚、乡风淳朴、礼义有道,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和昂慕,唐方干在《称心寺中岛》一诗中曾赞曰:“中州惟此地,上界别无天。”道墟也曾有十才子共吟“墟中十景”,留下了“墟中十八咏”的美妙诗篇。
道墟有山,一座叫称山,一座叫稷山。称山,也叫青山,相传因越王句践曾在此称炭铸剑,而得名称山;稷山,又名斋台山,也因越王句践曾在稷山上筑斋戒坛而得名,所以稷山又名斋台山。
说到道墟,不能不说称山,她是镇上少有的一座山,但也是一座名山,一座5.1万道墟人心目中的圣山。称山,传说中又叫“金牛山”,说她是从海里跑上来后,看到此地风光秀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就在这里安身永居。称山是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雪仇耻恨、称炭铸剑的地方,铸就的剑戟为越国重振雄风,立下了汗马功劳;“称山十八岙,岙岙出大佬”,此山风水绝佳,唐方干曾有诗曰:“中州惟此地,上界别无天。师为终老意,日日复年年。”其留恋之情溢于言表;山上有“望海亭”,登高远眺,壮阔山河,万千气象,一览无余,令人胸襟宽旷精神升华;山中有令人神往的“金抽屉和银抽屉”,金银财宝藏于岩屉中,任有福之人随时享用;山脚边还有一口“跑马井”,俗称寺井、双眼井,传说:当年宋皇被金兵追杀至此,几乎累得精疲力竭,饥渴难耐,面对此情此景,宋皇无可奈何地哀叹道!“马呀!马呀!前有山挡,后有追兵,我不饿死,也将渴死,看来命中注定,朕要葬身此地了!”那马听了,立地扬起前蹄奋力扑腾,随着一声巨吼,马蹄所蹬之处,汩汩地流出了一股清泉,宋皇即刻下马,掬水饱饮,顿觉神清气爽,饥饿全消,骑上马绝尘而去,逃脱了金兵的追赶。后人见此地有如此好水,遂掘土挖井,并取名曰跑马井。此水清凉甘甜,四季长流,久旱不干,六月里胜似棒冰,吃喝饮用口感极佳,产妇坐月子不烧也能喝,不会坏肚子,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里,颇受远近四乡八邻老百姓的青睐和爱宠,家家户户凡炒菜做饭烧茶饮用必取此井之水。称山,在某种意义上讲,她是道墟的代名字,道墟就是称山,称山就是道墟。称山是一座神山,一座道墟人心目中的圣山。
道墟有水,水是江南古镇蜿蜒曲折的小桥流水,阡陌交错,纵横迂回,舟楫径行,沿岸绿树成行,花香阵阵,鸟语啁啾,彩蝶翩舞,河水轻拍堤岸,潺潺流水,哗哗作响,催人入梦,惹人暇想。
道墟有桥,洞桥、板桥、石拱桥,单眼、双眼、三眼桥,人入墟中,放眼见桥。其中被载入中国古桥史册,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年)的“祥麟桥”,五折边拱,造型美观,坚固考究,堪称古桥一绝,石缝中挂满的野藤杂草,似乎在告诉人们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道墟有街,十字河口,丁字布局,面河而建,绵延连续。古时街上各类店铺、土洋百货、南北果品、山珍海味、应有尽有,逢墟赶集,乡人蜂拥,船来人往,甚是热闹。
道墟佛学方盛。古有三寺六庙七十二庵,其中小有名气的要数“称心寺”,又名称心资德寺,称心山寺,位于称山脚下,建于公元637年,曾经规模宏大辉煌非常,此寺直到清代依然颇具规模,与云门寺、法华寺相埒,在江南一带小有名气,是远近百姓进香朝佛、嬉客游览的好去处。现在江苏的金山寺中也还尚完好地保存着介绍道墟名胜稷山、称山的图谱和唐骆宾王、李白等来道墟称山游览后所写的珍贵诗稿。解放后拆庙, 现在的“称心寺”,是乡人集资择地新建的。 道墟文化渊厚。镇中的古代建筑比比皆是——老街廊屋、洞桥古拱、台门石雕、古树名木等等,古式古样,让人寻思,惹人浮想。道墟尤多老台门,大大小小的台门多达100多家,这些台门大部分都是师爷台门,砖雕的照墙,黑漆的大门,轩昂的门楼,高筑的围墙,深深的院落,雕花的画梁,石箍门边的青砖石雕上长满了藤蔓和暗苔,斑驳的院墙上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一座台门是一首诗,一座台门是一部书,每座台门都有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每座台门都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历史书。说到道墟的历史文化,其中最浓厚的一部分就是台门文化,也就是师爷文化。古时的道墟从这些斑驳森严的台门中不知走出了多少个闻名天下的绍兴师爷,这在某种意义上说,道墟的台门文化就是绍兴师爷文化的一种表征。这些风格特殊散发着明清气息的宅院,不仅仅是建筑学家寻访历史的材料,更多地也是道墟古镇历史的文化象征。道墟还享有“绣衣乡”之称——高大魏峨、庄严挺拔的行牌,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拆去造桥了。
道墟的人文古韵积淀深厚。道墟是鲁迅先生笔下“闰土”的故乡,享有“有道之墟”的美誉。道墟还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90年代,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史料实地考察认定,浙东唐诗之路自钱塘江始,上溯到绍兴镜湖,沿浙东运河、曹娥江,然后南折入剡溪,经沃州天姥山抵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190余公里,这是一条浙东的唐诗之路。其中途中的道墟“称山”就是这条唐诗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曾引多少文人墨客竞相游览光顾,为之倾倒,为之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赞美诗句。唐方干在“游称心寺”一诗中,有“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的描写,骆宾王在赴任天台时,特枉道寻访称山,作了《称心寺》一诗,以描述当时的游览过程和美妙心境:“征帆恣远寻,逶迤过称心。凝滞蘅苣岸,沿洄楂油林。穿溆不厌曲,艥潭帷爱深。为乐凡几许,听取舟中琴。”,唐孙逖和崔司马在结伙游览了称心山寺后,也为景所感,诗心陡发,作了《和崔司马登称心山寺》的绝妙佳句:“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诗意胸襟宽广,场面慰为壮观,更表有“觉花迎步履,香草籍行车。倚阁观无际,寻山坐太虚。岩空迷禹迹,海静望秦余。”的美妙景色和幽雅庄重的诗境描写,唐方干在《称心寺中岛》一诗中,对称山更是赞叹不已,“水木深不及,似将星汉连。中洲唯此地,上界别无天。师为终老意,日日复年年。”诗意心境壮宽,惹人留恋向往。 道墟多章姓。“道墟章、蛏浦王”,章姓是道墟最大的姓氏,出门在外,有人问起,你是哪里人?我是道墟人,问人就会即刻想起你必定姓章。道墟章氏源远流长,在当地颇有名气,古时做官“文到侍郎武到督”、“三斗三升芝麻绿豆官”做遍全国各地。听说道墟章氏的祖先是从福建蒲城比隅里徙迁越州山阴兰亭街(今绍兴兰亭镇),在光宗、宁宗年间(1190~1200年),由兰亭街迁会稽黄家堰而至道墟称山,始祖是章彦武,及公十五世,韅公61世。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如今道墟镇上仍住着好几万章姓人家,清康熙年间迁移到东关驻住的章氏,还出过献宝状元——章如安,现章家在外做官的人仍很多。
阮姓可谓道墟第二大姓。道墟阮姓为阮储(字朝启)后人,朝启公在宋太祖时官任巡抚,一直做到八十岁,被封为宋靖公。他的第七代孙阮道夫(字惟凝),在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被任命为越州判官,只身来绍兴工作十年,卸任后,被老百姓爱戴和挽留,就从河南洛阳迁来家眷,定居在绍兴市内藕牙池边,成为越州阮氏始祖。时至南宋灭亡,阮道夫的孙子阮直(字叔绳),为避元兵之扰,自城中迁徙曹娥江之滨的道墟称山脚下隐居,建“望江亭”,造“阮氏宗祠”,扎下了越州阮氏宗族的世根。相传阮直后来南下去安南国(今越南),仗义执言,深得民心,其人品与武艺超群,被当地人推荐做了一个地区的安南王。也有民间说法,道墟沽渚一带盛产南瓜,有不少人贩运南瓜经曹娥江驾舟出海南下,到安南后定居,都有可能。闻讯在1928年时,就有越南人来沽渚寻祖问根过。
Ⅳ 清朝的绍兴师爷为何如此出名,“无绍不成衙”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并不是律师这么简单,师爷就相当于现代的官员聘请高级顾问。因为官员需要对刑法当地的文版、读物、事物一些琐碎的事情有了解,能获取这些信息来源的只有“师爷”。清朝的绍兴“师爷”出名是因为地方文化有关!
无绍不成衙,这里面其实是一段完整的话:“无绍不成衙,无湘不成军。”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衙门里面没有绍兴师爷,没有一个兵营里面没有湖南士兵。
Ⅵ 绍兴的历史文化遗址或民俗文化
绍兴传统文化 绍剧 【绍剧】又称绍兴大班、绍兴乱弹。兴起于清康熙、干隆年间,早期多演出于水乡山村的庙宇舞台,20世纪30年代进沪,50年代定名为绍剧。乐器以板胡、笛、斗子为主,音乐与唱腔激昂高亢、粗犷豪放,善于表现慷慨悲壮的感情。主要唱腔为"二凡"和"三五七"。"二凡"有"倒板"、"浪板"、"慢板"、"流水"、"快板"五种板式。"三五七"同徽剧的吹腔、高拨子旋律相接近,因其唱句三字、五字、七字组成而得名,行腔委婉,富于抒情。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题材或演义小说,约有300多个,1949年后经整理和新编的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谦》、《龙虎斗》、《寿堂》、《大禹治水》及反映绍兴农村斗争的现代剧《血泪荡》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曾被搬上银幕,获中国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拷贝发行到70多个国家或地区。 绍兴莲花落 【绍兴莲花落】绍兴说唱艺术。始于清末。早期一人唱说,旁有一二人帮和,活跃于小镇茶店或农村庙会。初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后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节诗。20年代中期,始用四胡伴奏,形成传承至今的基本调。唱词以绍兴方言土语为主,故事铺叙中随口增减,即兴性、随意性大。传统书目有《闹稽山》、《游江南》、《珍珠塔》、《何文秀》等。1949年后有《血泪荡》、《回娘家》等。《回娘家》和《疯姑娘》在国内获奖。艺人多由爱好者从他业转入。着名艺人有唐藏臣、王金夫等。后涌现了胡兆海、倪齐全等艺术家。 绍兴师爷 【绍兴师爷】始于明而盛于清,有"无绍不成衙"之说。明代已有不少越人学律作幕。清雍、乾二朝,绍兴师爷已成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绍兴师爷有"刑名师爷"、"书启师爷"和"挂号师爷"、"证比师爷"等分工。在督、抚级的大衙门中,还有起草奏折、奏疏的"折奏师爷"。历来对绍兴师爷毁誉不一,贬者认为绍兴师爷奸刁乖巧,心胸狭窄,口不饶人,笔如刀剑,往往置人于死地。褒者则认为他们精明能干,嫉恶如仇,不畏权贵,有正义感。 绍兴乌毡帽 【绍兴乌毡帽】绍兴民间常用帽。以羊毛制成,前后经30多道工序,内外乌黑,故名。圆顶,卷边,前侧可折成畚斗形,冬可保暖,夏能遮阳,除酷暑炎日外,四季可用,田头劳作,雨水不透,坚固耐用,经济实惠,为农民和工匠乐于购用。1966年后,绍兴民间戴乌毡帽之俗渐少,毡帽厂店停业。为满足旅游者和老农之需,目前仍有少量生产作坊。 绍兴老酒 【绍兴老酒】中国名酒中最古老的黄酒品种,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以其贮存愈久而愈佳,故名"老酒"。旧时有人在男孩出生时将酒藏于地下,待男孩中状元时取出饮用,称"状元红"。也有在女孩出生时将酒藏于地下,待女孩成人出嫁时取出饮用,称"女儿红"。取料精良,工艺精湛,水质独特,明、清时已远销海外,驰誉东南亚。20世纪内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1988年起,绍兴加饭、花雕被定为国宴用酒。代表品种有元红、加饭、善酿、香雪4种。目前,绍兴酿酒企业已组成集团公司,除内销外,已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国黄酒出口量的70%。1990~1996年间,绍兴曾举办4届"黄酒节"。 茴香豆 【茴香豆】绍兴民间闲食,也是城乡小酒店常备的下酒菜。因价廉物美,受酒客欢迎。民谣云:"好吃茴香豆,嚼嚼韧纠纠,要用谦豫、同兴好酱油。"(谦豫、同兴,为绍兴老牌酱园)自鲁迅把它写进小说《孔乙己》,它便成为绍兴的一种风味特产。 乌篷船 【乌篷船】绍兴水乡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因其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船有大有小,大的有"三明瓦"至"六明瓦"不等。明瓦指"定篷"之间的一扇活动篷,上嵌有径约一寸半的透明蛎壳片,可采光,又可遮阳避雨。这类船,船身高大,舱内可置桌椅,供饮宴游乐。小的称脚划船,俗称"躅桨船"或"小划船",船长不过4米,舱内能容纳3~4人。因船轻巧,小河浅溪也划行无阻。农民出畈或上城,莫不以此代步。行驶时,船家坐船艄,脚蹬桨,手划楫,手脚并用,操纵自如,每小时可行十数里。为求快速,也有前舱增人用板桨划水。 台门 【台门】绍兴民居特色。除贫民住宅外,多建成台门式。即前有台门斗,而后依次是天井、堂屋、侧厢、座楼、园地,组成一个独立的宅院。它的面宽和进深则依住户身分、经济和人口状况而定,宽有3开间至7开间不等,深有2进至7进之别。门斗大抵屋檐出沿,石箍门框、石级台阶、两扇(或四扇)乌黑实榀门。台门称呼,有以姓氏为名的,有以官职为号的,也有以建筑构造命名的。有"绍兴城里十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