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文化节是哪天,有什么活动
在日本,经常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文化节日,像 文化节 就是其中的一个,在那天,守卫森严的日本皇宫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受章仪式,颁给那些对文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化节吧。
问:日本文化节是哪天?
答:11月3日是日本文化节
11月3日是日本文化节,文化日是日本国民节日之一,在1954年以前是为纪念日本明治天皇诞辰而设立的节日。1964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宪法,因此,将这一天改为文化节,以提倡热爱自由平等,促进文化事业的社会原则。
节日活动
在这一天,会对文化事业有卓越贡献者会被授予“文化勋章”。在皇宫举行文化勋章的颁发仪式。文化勋章是授予给在文化(包括学术、科学技术、艺术)领域有特殊功绩者的勋章,是日本国内文化领域的最高勋章。该勋章始于1937年,由天皇陛下颁发,2008年有8位获奖者,至今已有346个人获得该勋章。
除了文化勋章以外,日本政府还在春秋季节举行勋章授予活动。该活动在战后停止了一段时间以后于1964年重新开展起来,现在以“春秋授勋”的形式在春季和秋季每年举行两次授勋活动。2008年11月3日日本的各家报纸都对在秋季授勋中获得勋章的4028人作了相关报道。获奖对象是从政界、官界、经济界、学术界、演艺界、体育界等各个领域中选拔出来的,其中还包括来自40个国家的75名外国人。给在增进与日本友好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人授勋时,首先是由外务大臣推荐,经过内阁的审查、评价之后决定。
㈡ 香河家具城的文化节
香河地处京津唐金三角腹地,距北京45公里、天津70公里、唐山100公里,多条国道、省道穿境而过, 同时香河历史上就是家具之乡,拥有浓厚的家具文化底蕴,可以说香河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这些为香河这艘巨型家具航母的杨帆起航奠定了坚实基础。历经17年的发展,香河国际家具城已成为北方最大的最为成熟的家居市场。
2015年4月28日至5月3日,为期六天的第四届“中国香河国际家居文化节”成功举办。本届家居文化节由中国家具协会、河北省家具协会、香河家具城共同举办,以“让世界了解香河,让香河走向世界”为目标,通过开展商品展销、产业研讨、项目对接、特色展示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嘉宾尽享“购绿色环保家具、观家居文化盛宴、赏名模体验家居、游生态品质香河、品香河美食肉饼”的节日体验。全面落实县政府提出的“节俭、务实、隆重”的举办展会要求,在增加了“文化节购物抽大奖”“文化节花车巡展”“家居文化动力伞飞行表演”“家居组装技能大赛”“家居模特文化展示”以及首创家居文化节吉祥物并在县内主要道路节点和家具城各主街道、各展馆前集中宣传引导等项目,较往届节约资金接近三分之一。活动期间,累计每天接待客流3.8万人次,商品交易额总量达到13.91亿元,召开行业研讨会3次、大规模招商推介对接会3次,同时成功组织了家具展、文艺汇演等多项特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香河家具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加快打造“生态香河、产业香河、品质香河”发挥了积极作用。
㈢ 广安3.14—3.18举行首届家装建材文化节,有谁知道什么时候举行第二届 ,需要些什么条件,怎样报名参加
凡是参加这种节的,一般都是有实力的厂家或商家在那儿烧钱!首选,租那个摊位,几天可能价格不菲!其次,要做广告宣传,目的是在当地寻找代理商,或者签一下意向性合同,然后,邀约本来就有的老代理商在那儿吃吃饭、叙叙旧!反正一两个字“烧钱”!
㈣ 潮州是不是办了个家居文化节,是第几届的阿
早上好!
2011年是第二届粤东家居文化节
以“引领家装潮流、倡导人居文化”为主题的“第二届粤东家居文化节”5月28日至30日在潮州体育馆举行。来自潮州与周边地市装饰行业的近百个品牌商家参加了盛会。揭阳市的祥发家具和东阳家具也到场参展。
㈤ 第五届北京七夕文化节举办时间地点是什么
“情定运河 圆梦七夕”,第五届北京七夕文化节将于8月25—28日在通州举行。此次活动,分为“开幕式、经典爱情片展播、鹊桥会、互动体验、文化灯会、文化讲堂、分会场系列活动”等七大版块,内容精彩纷呈!
活动时间:8月28日上午9:30—10:30
地点:区文化馆
活动内容:七夕文化讲堂,拟邀请着名朗诵艺术家曹灿先生和他的弟子文化名人陈振清与再传弟子青年音乐人李明星,师徒三代从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角度、不同感悟等方面与大家座谈七夕文化。讲座中穿插安排有奖答题、分发纪念品等环节,增强活动娱乐性、参与性。
时间:2017年8月中、下旬
地点:张家湾镇瑞正园、于家务乡文化广场
内容:以七夕文化为主题,举办文艺演出、婚礼服装展示、交友等活动,丰富节日文化生活。万人相亲大会、吃西瓜大赛、咬葡萄比赛等活动
㈥ 在日本的11月3日是他们的文化节,这一天有什么活动
在日本的11月3日是他们的文化节,当天会对文化事业有卓越贡献者会被授予“文化勋章”。在皇宫举行文化勋章的颁发仪式。文化勋章是授予给在文化(包括学术、科学技术、艺术)领域有特殊功绩者的勋章,是日本国内文化领域的最高勋章。该勋章始于1937年,由天皇陛下颁发。
(6)家文化节什么时候举行扩展阅读:
在昭和23年,11月3日被定为文化日,在法律上确定下来。这一节日的主题是"爱好自由与和平,推动文化。"昭和21年,宣扬放弃战争,主权灾民,基本人权的新宪法颁布,为了纪念新宪法的颁布,维护和平和发展文化成为其宗旨。
以前,11月3日这一天是明治天皇的诞辰因而叫做明治节。而文化日的确立替代了原有的明治节。这一天各级学校都停课,组织一些参观授章的活动。
㈦ 孔子文化节是什么节孔子文化节介绍
孔子文化节是什么节?孔子文化节介绍
孔子文化节一般指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始创于1989年9月,其前身是孔子诞辰故里游,该活动主要是以纪念孔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达到纪念先哲,交流文化,发展旅游,促进开放,繁荣经济,增进友谊的目的。融经济、文化、旅游、艺术、学术、经贸、科技活动于一体,文化特色显着,乡土气息浓郁。
简介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确定的国家级、国际性“中国旅游节庆精选”之一。由国家旅游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济宁市人民政府、曲阜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于每年孔子诞辰(公历9月28日)期间,即公历9月26日至9月28日,在中华民族始祖轩辕诞生地、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着名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市举行。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融纪念、文化、旅游、学术、经科贸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旨在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每年9月下旬在孔子故里、着名历史文化名城济宁市曲阜举办,自1984年起已连续举办了24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山东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山东的重要平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级“旅游节庆精选活动”,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
是一项融纪念活动、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学术活动、科经贸活动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级“中国旅游节庆精选”之一,作为一项旅游拳头产品向国际旅游市场推销。其浓郁的儒家文化特色、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前身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前身是创办于1984年的国际性“孔子诞辰故里游”专项旅游活动。自1984年起,孔子故里曲阜充分利用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于每年的孔子诞辰期间,举办“孔子诞辰故里游”,演出仿古祭孔乐舞,有效地促进了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1989年,为了更好地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外合作和友谊,经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孔子诞辰故里游”活动改办为每年一届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于每年的'孔子诞辰(公历9月28日)前后,即9月26日至10月10日在孔子故乡曲阜举行。
宗旨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宗旨是:以纪念孔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纪念活动同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经济技术合作密切结合,达到纪念先哲、交流文化、发展旅游、促进开放、繁荣经济、增进友谊的目的。其特点是:融纪念、文化、旅游、学术、艺术、经贸、科技活动于一体,内容丰富多彩;古鲁文化特色显着,乡土气息浓郁;规模大,国际性强;举办形式多样,社会参与性强。
地位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中国14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孔子文化节期间,邀请驻华使节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参加,举办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世界华商论坛”等经科贸合作洽谈活动;开展孔子家乡修学游、寻根朝敬游、孔庙拜师游等专项旅游活动;曲阜各界人士代表、学生代表、孔子后裔、外宾、海外侨胞分批祭拜孔子活动;举办专场文艺晚会和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丰富,异彩纷呈。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着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2]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贵族微子启[3]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这就是其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陬邑定居。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4]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征在(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征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4]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5](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yú dǐng,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4]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4]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6]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迎娶了宋国人 亓 官氏之女为妻。
;㈧ 中国传统文化节是怎么由来的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并且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言。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由于年代久远,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把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东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七夕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或“七夕情人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西关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七夕别称“星期”。王勃的《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正因如此吧,后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一座天桥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