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民俗文化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民俗文化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27 16:21:55

1. 自然环境对区域民俗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政治、社会、经济、宗教等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民俗学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光、热、水、气、土壤、生物、地质、地貌等多种因素对于众多民俗事象也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表现在民俗形成的初始阶段,也可以贯穿在民俗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同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也是导致民俗区域性特征的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地理环境因素对民俗的影响既表现出综合性的特征,也具有主导性的特点。综合性是指各种生态因素在影响民俗形成、发展过程中绝不是单独地、孤立地发生作用,而是全面地、综合地发生作用;同时,一个区域内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也绝不是表现为对某一个地理因素的专一适应,而是表现为对影响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在整体上的综合适应。主导性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对民俗事象的影响程度不具有等值性,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质地貌等因素都有可能在特定区域内成为影响民俗事象的主导因素,对区域民俗的基本特征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地理环境与民俗事象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每一个生态因素都对众多的民俗事象发生作用,每一个民俗事象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其宏观的相关关系可以图1表示。

气候因素是影响民俗事象形成、发展和演变的最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我国从南到北可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热量带,自东到西又可以区分出湿润带、半湿润半干旱带和干旱带,水热条件的各种组合形成了我国极其复杂的自然地理气候区。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光照、温度、降水、湿度、风等气候要素千差万别,因而对民俗事象也产生了不同的综合影响。例如因气候条件不同,我国原始人类就有“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的“古之遗俗”。即使是在近现代,我国传统民居也仍然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例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光照强烈、降水稀少、温差大、风沙多,故而形成了屋顶平、墙体厚、冬季保温、夏季防暑的“平顶土房”;而在南方地区由于气温高、降水多、风力弱、湿度大,则形成了屋顶陡斜、四壁透风、房体高架、上下分层的干栏式“竹楼”、“木楼”等民居类型。
另外,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在我国长江以南形成了稻(民俗)文化区,而在北方形成了麦(民俗)文化区,而在不宜发展农耕的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则形成了游牧(民俗)文化区。
在诸多的气候因素中,温度和降水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它们的组合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基本的气候特征,因而对物质民俗的影响尤为重要。
例如在居住民俗中,屋顶的形态就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影响。在全年温度高而均衡、降雨量大的热带地区,屋顶形态呈尖锐的“△”形,它既有效地减少了受光面积,又使屋内的热量积聚在室内上部,保持了屋内凉爽,同时还有利于迅速排除屋顶水分;而在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屋顶形态则呈较平缓的“△”形或斜长的“一面坡”形,既增加了受光面积,使冬季比较暖和,同时在夏季也比较凉爽,雨季到来时还可以及时排除水分;在干旱地区由于不必要耽心降水的经常性侵蚀,所以屋顶常常是“一”字形,而且复土较厚,四璧墙体十分厚实,窗户也比较小,这样屋内就可以达到冬暖夏凉了(见图2)。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内都有火炕、火墙等取暖设施,并设双层窗户以利保温,而南方的传统民居则只置一火塘,窗户也多为一层。
又如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他们在夏季搭建蒙古包时往往把围墙束得较紧,使包顶升高,倾斜角度加大,既可降低室内温度,又有利于包顶排水;而在冬季搭建蒙古包时则把围墙放宽,使包顶降低,倾斜角度减小,这样一方面可以积蓄热量,增加室内温度,还有利于防风(见图3)。
再如生活在南方的人们,由于气候湿热,食物难以保存,因此旧时饮食大都小碟小碗,一次食净。对于一时难以食净的食品常有腌制的习俗,如侗族的“酸食”、京族的“鱼露”、傣族“花腰傣”的“酸肉”、“酸辣菜”、瑶族的“鸟酢”等。而生活在北方的人们,由于气候干寒,食物不易腐败,故炖菜、烩菜食风颇盛。为长期保存还可以制成干菜、干肉、干鱼,夏季也不例外。

泉、溪、河、湖、海洋等水文因素在民俗文化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江南水乡和东南亚地区的河湖水边,常可见到半依陆地、半悬水上形态各异的水上房屋,有的甚至屋屋相连形成水上村落。有的渔民为了生产、生活方便,干脆把房屋建在船上,形成了流动的“船屋”。还有的渔民在水中木柱上搭建“水上禾仓”,既可以看护鱼塘,又可以当作放粮食的仓库。
水文条件对饮食习俗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淡水河湖周围的人们以青、草、鲢、鳙等淡水水产品为食,而生活在海边的渔民则以黄鱼、带鱼、乌贼、鱿鱼、海参等海产品为食,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烹饪方法。
在服饰习俗上,生活在东北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喜穿保温防水的鱼皮服装,而生活在南方海边的渔民则穿着宽松肥大,打赤脚,以利在船上捕鱼作业。
水上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与陆地生产有明显的不同。船、网、钩、叉、镖等是最常见的捕鱼工具,仅鱼网就有撒网、拉网(拖网)、抄网、挂网等许多类型,复杂多样。水文条件对交通习俗也有重要影响。例如船、排(木排、竹排等)、筏(羊皮筏、牛皮筏、葫芦筏等)等都是带有地方特色的水上交通工具。为了跨越水体,还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桥,例如藤桥、索桥、木桥、石桥、铁桥、风雨桥等等。因在水面上生产其危险性要比陆地上大得多,所以形成了许多渔民特有的祈祷、祭祀和禁忌习俗。例如“祭海神”、“洗船眼”、“祭海关菩萨”等祭祀活动和忌讳说“翻”字的习俗等。

自然地理因素中的土壤条件对民俗事象的影响容易被人忽视。实际上土壤的机械组成(质地)、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特性对民俗事象的影响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远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了解了土壤肥力的重要。人们先用刀斧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焚烧,使灰分元素回归土壤,以增加地力。在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地区,在农业上有撂荒轮作的习俗。这一方面由于可供开垦的土地面积大,但更主要的是由于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质地因表层细土被风蚀而变得粗糙,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降低而导致不得不弃耕轮作。再如,在我国南方有往水田中施撒石灰的习俗,这是因为南方的土壤多属于酸性或强酸性的红壤、砖红壤,酸碱度(PH值)多在5.0左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危害,而施入一定量的石灰后则可以减弱这种危害。
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降水极其稀少、蒸发量极大,加上风力强劲,所以土壤表层的有效水分含量很少。在一些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农民创造了种“砂石田”的习俗,即在原土壤表面再覆盖上一层粗砂或砾石,降低了土壤颗粒表面张力,减弱了表层土壤水的蒸发过程,为干旱地区从事种植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在砂质土壤上打井,由于土质松软、井壁易坍塌而难以掘成井筒。人们就先用柳条编成园形井筒放在地面上,打井人站在筒内一边将筒内沙子挖出,一边把柳条井筒往下放,一会儿一个“沙井”就挖好了。还可以在井筒外边再充填一些杂草,阻挡沙子从井筒的缝隙中流入,使井的使用寿命更长一些。后人用水泥管打“沙井”,基本也是用这种方法。

不论是采集、狩猎还是种植业、养殖业,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对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据研究,在距今4万年前,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居民就已经形成了定居的以种植业和饲养业为生的农耕生活。生物因素作为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其种类、群落的区域差异无疑对各种民俗事象的形成、发展、演变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民间在利用植物、动物资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已经在民居、服饰、饮食、岁时、农业生产、交通、民间手工艺、祭祀信仰等诸多民俗事象方面成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例如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在秦岭淮河以南以种植水稻为主,形成了“稻文化”区,而在以北地区则以种植小麦为主,形成了“麦文化”区。在林区南有“竹文化”,北有“桦皮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饮食习俗方面,“手抓肉”、“烤全羊”、“蒙古八珍”、奶制食品、沙葱(一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其叶肉质多汁,可做馅鲜食也可腌制)、“哈拉海”(一种荨麻科野生植物,其春季的嫩芽可食)等具有突出的北方游牧民俗特色;东北的熊掌、猴头蘑(一种真菌类植物)、犴鼻、飞龙(即榛鸡)均可做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佳肴;而广东的“龙虎斗”(用毒蛇、老猫、小母鸡烩制而成),侗族的“虫蛹菜”,侗族和苗族等民族的酸食习俗,傣族的“竹蛹”、“蚂蚁蛋”、“沙蛹”,独龙族的“董棕粉”,布朗族的食鼠习俗等则具有我国南方不同的地方饮食特色。民间饮茶除了饮用茶树(一种山茶科植物)以外,各地区还有饮用代用茶的习俗。例如西藏地区常饮用“兰布茶”(用一种蓼科植物叶子制作而成),西北地区常饮用“罗布麻茶”(用一种柳叶菜科植物叶子制作而成)、“枸杞茶”,南方地区还用冬青、枸骨、女贞等众多的植物作为代用茶饮用。据研究,仅内蒙古阿鲁克尔沁旗蒙古族民间利用的代茶植物就有14种之多,分别属于10个科。
在我国南方湿热地带,由于树茂林深,野兽出没,于是原始人类就形成了“树栖”、“巢居”的原始民居形式。即使是在居住条件改善以后,生物性材料在建筑材料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有利用作物秸秆的稻草房、麦草房,有就地取材的海带房、竹楼、木楼,有用牦牛毛制作的牛毛帐蓬,有用羊毛毡和木料制作的蒙古包、哈萨克毡包,有用森林中树杆、树皮搭建的“仙人柱”(也称歇人柱、撮罗子)等。
在服饰民俗方面,有用野生动物皮毛、植物纤维制作的各种衣物,有用动物骨骼、贝壳、羽毛等制作的装饰物、配饰物,有用植物汁液制作的颜料、染料等。
在交通民俗方面,马、牛、骆驼、象、犴(驼鹿)早已作为畜力使用;桦皮船、木筏、羊皮筏、牛皮筏、葫芦筏等也是具有民俗特色的渡水工具。
在宗教信仰民俗方面,我国古代民族很早就将熊、狼、龟、虎、蛇、鹰、鹭等动物作为图腾崇拜,或将一些名木古树作为神灵供奉。

地质地貌因素也是影响民俗形成、发展、演变的因素之一。地质过程中形成的岩洞在北方寒冷地带的原始民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使是在近、现代民居中,地质条件对地区性民居习俗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例如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就考虑了黄土缺乏层理、有明显的垂直节理和透水保温性好的地质特性;在山区常见的“石头房”就用块石、石板甚至用鹅卵石构筑房屋墙体,用石板鳞次铺盖屋顶,使房屋十分美观、坚实,不畏风雨,不藏鸟虫。难怪有些人文地理学家在考察山区石屋之后认为,“石屋几有超越民族界限而上之势,而成自然环境之附属体”。
另外,地质变化中形成的玉石、玛瑙、水晶、瓷土、陶土、粘土以及金、银、铜等多种金属矿物在各类民俗文化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宗教中雕塑佛像、开凿石窟也都十分重视选择适宜的岩石种类与岩性。
地貌条件也对民俗事象同样发生重要的影响。一些地理学家在很早以前就研究过山地村落的垂直分布规律。在地形倾斜的坡地,人们就地势在向阳坡建起“吊脚楼”、“千脚楼”,既省工、省料,又防风、防水。草原牧民在倒场放牧时,冬天一般住在温暖挡风的低洼地,并有积雪可以供给牲畜饮用;而到夏季则搬到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坡顶部,既通风、凉爽、干燥,又可防止蚊虫叮咬。在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区,气候条件随海拔高度不同发生明显的变化,农业生产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平原地带以种植水稻为主,在丘陵下部则开垦成梯田种植玉米,在丘陵中部种植茶树,而在丘陵顶部则栽种马尾松、杉木等经济树木,做到了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崎岖而交通不便,于是形成了开凿栈道、架设溜桥、索桥、藤桥、铁索桥等交通习俗。由于地形条件不同,对外联系交往程度不一样,封闭的山地地区多出现同姓村落,而开阔的平原地区则多为亲族村落和杂居村落。在宽广坦荡的草原地带,出现了浑厚、舒展、婉转起伏的“长调”等民歌形式,而在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的黄土高原,则形成了曲调明快、抑扬顿挫的“爬山调”、“信天游”等民歌形式。
综上所述,人类生存繁衍的过程就是对自然地理环境不断适应和利用的过程,作为反映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稳定传承的历史文化现象——民俗,生态地理环境对其形成、发展和演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开展民俗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关系的研究,不仅对于深入研究民俗事象的起源、发展、演变和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深入研究人地关系系统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

2. 福州民俗文化受到哪些文化影响

古代中原文化。

几千年来,福州的民间岁时习俗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熏陶和发展演变文化积淀深厚,可谓源远流长,影响久远。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地处祖国东南沿海,靠近宝岛台湾,在她悠久的历史和特殊地理位置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福州民俗文化:

在福州过生日,可以拖延几天再过,但不可提前!“拖延”了表示时间拉长了,意味着长寿;而“提前”过生日是不合适的,习惯上有忌讳“缩短”的意思,有“短命”之嫌。

如果你想自己煮“太平面”,切记一定要选取线面,用粉干或兴化粉虽不讲究但也是可以的。一定不要用切面,福州人过生日最忌讳用切面,因为在福州话中“切面”与“切命”的语音相近,含有短寿的意思。

福州祭灶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墙壁上贴“灶君花”(俗称“灶君纸”),是红彤彤木刻印制的灶王爷画像,上写“东厨主宰”,左右一副对联:“调和鼎鼐神仙府,燮理阴阳宰相家”。有的在佛龛神像两侧贴对联。上联写:“上天言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横披是:“一家之主”。

3. 民俗文化的现状

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具体表现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俗文化的同化。原本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国的边陲地区,与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随着民族风情旅游的大力开发,我们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别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所取代。在一些落后的和文化缺乏稳定性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渐淡化,甚至消亡。

第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由于我国某些地区民俗文化别具特色,这就成了旅游开发的巨大商机。就是把我国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然后出售给游客。这样,我国的民俗文化就变成了一种商品,变成了赚钱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民俗文化原本的意义,也阻碍了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文化被当作旅游资源开发时,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往往夸大其词、大肆渲染,甚至为迎合一些低级趣味的游客,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尊和宗教感情。而且,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把握,表现形式简单化,生搬硬套,不能真正表现民俗文化的淳朴性和民族性,进而导致我国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第四,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我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代相传得以发展的。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生搬硬套,必然失去民俗文化原本的淳朴性。而且,在旅游开发时,原着居民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搬迁,导致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土壤”遭到破坏,从而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消失。

第五,民俗文化认同感的弱化。民俗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们对该文化的认同,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民众受外来风气的影响,加上商品意识和货币观念的深入人心,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弱化,甚至消失。这就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意识和没落,必然严重影响我国民俗文化的继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4. 民俗文化对民族传统有何影响呢现在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还有哪些

民俗文化对民族传统影响深远,不仅让传统美德得以传承,更加反映出独特的中国魅力,也让民族更加团结!现在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还有贴春联、踩高跷、舞狮、唱京剧、猜灯谜……

踩高跷也是中国的传统民间习俗之一。这项民间习俗在北方非常流行,和舞狮一样,经常在一些大型活动上或者民间节日里出现!主要是人们的脚上绑长木高跷,然后让舞蹈演员们进行表演!是一种非常喜庆的表演!

除此之外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猜灯谜。在元宵节这一天,也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中国人民会悬挂灯笼,燃放烟花。有些地方会把谜语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美丽的灯笼上,让来往的人去猜灯谜!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之外,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给大家列举了!

5. 不同的民俗文化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有哪些影响呢

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历来关于学术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关于“民俗”的定义不下几十种,至今还在争论不休,我们遵存哪一种?

概念界定是必要的,但研究不能单纯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

6. 福州民俗文化受到哪些文化影响

福州民俗文化既有其鲜明的区域符号,也有着受中原民俗文化影响的历史痕迹。
上古土着闽越族所蕴含的福州民俗源流久远而异常独特:诸如与中原汉族相异的断发纹身、拔牙、行巫术、习于水斗、便于用舟、蛇崇拜等等;这些习俗对后世福州民俗影响深远。汉、晋以降,南迁入闽的中原汉族移民移植来的文化与习俗,致使福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福州民俗中的生产、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习俗,岁时节庆习俗,民间信仰和崇拜习俗,等等,无一不具有了中华传统习俗的一般特征。然而,闽越文化在被同化、被改造的同时,其地域性的因素并未丧失殆尽。
《福州民俗文化述略》是2010年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麟斌。它是一部专门探究闽都福州民俗文化的专着。千百年来流行于民间的风尚、习俗,基本反映出福州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是闽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标志。

7. 民俗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当中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民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然表现在民俗文化的变化上,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寻找民俗文物,留下民众生活的历史,已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

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8. 在不同的区域,民俗文化都不尽相同,民俗文化对于民族的生活方式都有何影响

我们通常所谓的民俗民间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长期存留于基层社会的世代相传的风俗、技艺、文化。这种民俗民间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于一个社会与族群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传统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解体。民俗民间文化的最大的特点是脱离不开特殊、具体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俗“活”的显现。它依托于口耳、形象和技艺相传作而得以延续,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最容易流失的一部分。

9. 论述民俗文化在现代的变迁及其影响

在民俗特征中,变异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动力。民俗文化本来就是由民众创造和享受的。这种创造、享受决不会放弃对新鲜文化的吸纳,不会放弃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所体现的是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比如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它原来的主题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请神祭祖、合家团圆几乎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不变的内容。伴随春节习俗的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传统的春节仪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节前忙年;除夕过年;节日拜年。时间的延续大约在一个月左右。具体活动:忙年一般从腊月初八过完“腊八”节,年事准备活动开始,到了大年三十(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窗花,年画;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守岁,燃放爆竹,请神祭祖;大年初一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社火、花会、庙会活动依次展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年事活动才算结束。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春节仪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实际上春节习俗只是民俗文化变化的一个方面,其它习俗的变化同样深远。物质民俗中的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民俗的变化;社会民俗中家庭、村落、婚姻、丧葬仪礼的变化;精神民俗中信仰民俗的变化同样体现着民俗与时俱进的特点。 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人的习俗正在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就服饰文化而言,中国人传统的服饰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失,农民也穿上西装;传统婚礼不复存在,丧葬仪礼加速改革等等。面对如此神速的变化,民俗学者作何感想。出路有两条: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民俗的变化,加强对现代新时尚、新民俗的研究,探讨民俗文化发展变异的规律;一是发掘、抢救、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维护中国民俗文化生存的生态环境,保住中国民俗文化的根,使传统与现代化更好的协调发展。面对外来文化(异文化),中国人不应该失去民族自信心,要相信中国民俗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应该看到民俗文化中 新的成分的加入,能保证中国民俗文化在发展中吐故纳新。 在和平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是采取“采借”的方式进行的。一个民族对异文化的接受从来都是有选择的,不会是盲目的。异文化简单代替民族原有文化的事例是罕见的。比如佛教是外来文化,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它是以印度方式传播的。但在唐代以后,佛教被中国人改造得世俗化了,具有了中国特色,也更有利于传播,甚至影响到东亚许多国家。 文化的变迁,包括民俗文化的变异是客观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全球信息化时代,从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来看,以往是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民俗文化的传播要靠口头和行为方式进行,传播的速度相当缓慢。今天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变化,人类生存的空间明显缩小,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变异,民俗学研究应该直接面对这种变化,做出新的抉择。

阅读全文

与民俗文化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4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