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怎么理解
文化内涵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一个人有或者没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后者是狭义的解释,前者是广义的解释。
文化内涵大致可以表述为:广泛的知识并能将之活学活用和内心的精神和修养。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要做出产品的文化内涵,做为品牌来说都对自身有所定位,市场人群,年龄,男女,人群的文化内涵(品味),做为设计来说只是用什么样的元素来表达品牌的一个内在的审美,是客观存在的,而品牌的一种走向也不是我们一两句就能搞清楚的。
让产品更有内涵的办法,就是先让自己更有内涵,产品的文化内涵有外在赋予的,也有在设计之初就作为设计元素来进行创作的,要真正做到有文化内涵,还是要在设计之初就融入进去,或者是说就是那某个文化做媒介来进行设计。
其实现在很多公司设计出的产品都是后天赋予的文化内涵,要让产品真正体现出文化内涵还是需要从根本抓起。
家具的文化内涵,加入WTO后,中国本土的家具行业开始致力于产品的研究设计与市场的开发,各大家具行业开始陆续出现并且迅速发展,所研发出来的产品也更加符合中国的传统理念,经久耐用,质高价低。
但是前期对办公环境不太了解,后来慢慢学习后,逐渐跟上了国际的步伐。发展至今,国内办公家具市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体系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
至于对文化的结构,不同的说法也很多。一般地把它分为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衣、食、住、行。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
心态文化是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
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Ⅱ 什么是 “文化感知”与“文化记忆”
感知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与感知的立义形式有关,即感知性的(perzeptiv)立义形式。胡塞尔认为,所有意识行为要么是原本的行为,要么就是非原本的行为。在感性行为的领域中,原本性这个词就意味着感觉材料的特征,感觉村料构成了感知的体现性内容,或者说,自身展示的内容。与之相反,所有其他的感性意识行为都是非原本的,它们事实上都只是一种在最广泛意义上的对感知的再造(Reproktion)。
“文化记忆”是一个如此庞大的话题。为了说话方便,我把我的发言圈定在“文化记忆和虚假的文化记忆”这个小小的范围之内。但即使我们只触碰一个相对窄小的话题,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由它引出的诸多问题。我想从几件具体的事情说起。
2002年夏天我在北京接待过一对德国夫妇。女士是一位画家,先生是一位教师,同时还是一位老嬉皮。他们想在处处高楼的北京找到“真正的”北京(几乎所有外国人都在潜意识里认为,只有旧北京才是真北京),我便带他们去了北海的后海,也叫什刹海。北京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什刹海难得有一片湖水,与中南海湖水相连。由于那片湖水和环湖的老房子,那片区域成了北京的白领、小资和外国人喜爱的地方。于是众多酒吧应运而生。那是一个黄昏,我们坐在什刹海边上的一个酒吧的门前。该酒吧地近从前着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眼前是湖水.远处是绵亘的西山,太阳正在落下。老嬉皮由衷感叹道:“这景色太美了,这简直是日本!”我知道他没有别的意思。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来形容眼前的景色,如何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我抢白他说:“这明明是中国,怎么是日本?”老嬉皮只好以傻笑回应我的抢白。但事后我自忖,也许那老嬉皮说得有点道理,也许那景色真有点日本味呢!至少关于那类景色的当代命名,在老嬉皮的脑海里,是被“日本”这样的概念占了先!
什刹海酒吧街不是中国惟一具有所谓“中国味”的酒吧街。广西阳朔。云南大理都有同样的酒吧街:同样的大屋檐,同样的卡布奇诺。山水、屋檐是中国的,但酒吧或咖啡馆是新生事物,是西来的东西。坐在酒吧里的人们,需要这种富于“异国情调”的东西。西方人舒舒服服地觉得这是东方,中国人即使不完全觉得这是过去的中国,也会被大屋檐唤起自己对过去的想象。并且,这种在想象中消费过去的行为带有某种国际色彩。很明显,大屋檐酒吧所呈现出来的“记忆”不太可靠。这种东西也许会在将来变成我们文化记忆的一部分(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在当下,它们不是。生活的觉醒可能会需要记忆的觉醒,但记忆的觉醒可能会有所选择,有所回避,有所遮掩,有所发明。它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条件下指向一种虚假的文化记忆,并以虚假的记忆抵消真确的记忆.甚至有可能把本来真确的记忆对象改造成虚假的记忆符号(例如在某些地方的墙上被特别保留下来的文革口号,几乎不再服务于历史记忆,而是服务于消费)。由这些现象引发出的问题,涉及身份、遗忘、文化焦虑与文化建设。虚假的记忆把历史打造为传奇和神话,把生活打造为段子和戏说。从我们所面对的现实来看,也许记忆的生成方式不是由过去而现在,而是相反,记忆产生自需要和想象。
因此,在这里,在什刹海或大理或阳朔的酒吧街上,可以说,所谓中国文化仅仅是一个躯壳。此一现象的实质是消费主义的,而此一消费主义又是左右逢源的。它既符合全球化对于消费异国情调的需求,也符合地方主义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文化特色的要求。此外,对地方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消费主义借助中国文化作为躯壳的兴起,上述地方实在也得不到发展,因为维护和发展文化记忆是需要钱的;不向这类地方注入资金,那么记忆还是记忆,文化还是文化,但与追求现代化的社会目标相矛盾。2005年7月到10月,我因参与由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组织的“北京现场”项目而走访过一些北京古老的宗教建筑。在北京西郊一座大型购物中心现代化的、五光十色的建筑背后,有一座年久失修的道教建筑。根据文物部门的要求,谁开发某一地面,谁就得负责保护和维修该地面上的古建筑(文物部门没钱维修保护.除非是国家级古建。文物部门通常把“不够档次”的古建的管理权转移给当地房管部门,而房管部门同样无钱投入)。于是,该购物中心只好半心半意地施工维修这座破烂的道教建筑。在我走访该地时.购物中心只投入了所需维修费用的一半,并且目的是要将该道教建筑改造成一座茶馆或酒吧。也就是说.他们要把一个文化记忆的载体生生改造成一个虚假的文化记忆符号。
而那些没有可能被改造成茶馆或酒吧的旧日的庙宇,其惟一的命运可能就是自行倒塌了。北京西四那一带有两座废庙。一座名“双帝庙”,原本是一座道教庙宇,内中原本供奉“双帝”,即关羽和岳飞。一般北方的此类庙宇只供奉关羽,南方只供奉岳飞,像这样双帝共奉的庙宇在中国北方颇为罕见。另一座为佛教废寺,名“隆长寺”,其大雄宝殿现为“西四日杂”的仓库,其配殿和僧房完全被居民住成了“大杂院”;内部私搭乱建的小平房、小厨房和煤池子让出“曲径”,但这“曲径”并不通“幽”,而是通往其他小平房、小厨房和煤池子。隆长寺和双帝庙均紧邻繁华的西四大街,而这“繁华”竟然禁不起偏离大街半步的探测!据双帝庙中的居民讲,双帝庙大概是明代建筑,不过如今已是破烂不堪;房管部门无钱维修,或许他们更认为这样的破庙根本也没有必要维修。居住其中的老百姓原本是50年代被民政部门安置在这里的无家可归者。50多年过后,他们或他们的后代依然居住在这里。他们想搬走,但无处可搬,原因当然是:没钱。他们的抱怨.那才真正是“老北京”式的抱怨,从用词到语调(文化记忆活生生地扎根于人们的抱怨)。
关于究竟是拆除还是保护老建筑,拆除多少、保护多少老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土木建筑的寿命极限(与西方砖石建筑不同)、保护老建筑的成本(高于建造现代化建筑的成本)、街道拓宽与建筑的比例(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拓宽街道)、居民对于自身生活的预期,等等。过一种有质量的传统中国式的生活是极其昂贵的,只有有钱的中国人和有钱的外国人才过得起这样的生活,普通中国人如今只是力求生活方便而已。即使在知识界,对于老建筑的态度也并非一边倒地倾向于保护。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具有博物馆意识,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老建筑。另一种观点认为,土木建筑的天然寿命有限,中国人传统上所保护的其实是营造的技艺(因此便有了北京的平安大道:拆毁老房子,再伪造出新的“老房子”)。事实上,有关保护老建筑的呼声颇具反讽色彩:我们是从西方人那里学来了保护老建筑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保存文化记忆的愿望所借助的精神资源竟然外在于我们的文化记忆。北京的城市规划部门和政府决策机构只是在近五六年才将发展城市的榜样由美国置换为欧洲。在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时我不想简单地站在先知先觉的英雄人物梁思成一边,尽管我赞成尽可能多地保护我们已经所剩不多的老房子。
再说一遍: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极其重要。但是在这里,我的意思不是要把话题轻飘飘地递进到呼吁保护老房子。我之所以谈到双帝庙、隆长寺,还有那座购物中心背后的道教庙字,是想用它们的处境衬托出什刹海、大
理和阳朔的酒吧街所代表的虚假记忆.在今天取得了怎样的记忆话语权。这类虚假的记忆符号对于真确的记忆形成了侮辱。所谓文化记忆,不可能仅仅依赖几个貌似的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现来得到传承,甚至几个真正的文化载体,也无法道尽文化记忆的复杂性。在中国历史上,过去和现在,出于政治的需要,对于记忆的篡改屡见不鲜。经王莽所篡改的儒家典籍甚至已经生根在我们的文化记忆当中。既然过去被篡改的记忆对我们文化的走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我们现在对记忆的篡改将来也定会产生同样深刻的影响。我们无需为此而特别担心,因为历史常常就是这样演进的,但我们也许需要为建立在虚假记忆基础之上的历史演进做好心理准备。另一个时时修正着我们记忆的因素,便是遗忘——主动的遗忘和被迫的遗忘、全体的遗忘和部分的遗忘。造成遗忘的,除了我们的生理因素,更致命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我们当下经济的快速增长正”得益”于我们的“遗忘”,使我们没有负担,一往直前。“文化记忆”是一个容易使人陷入虚无的话题。虚假的文化记忆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但由于它关乎我们此时此刻的文化身份.我们此时此刻对于生活的判断和预期,所以我们无法对它掉以轻心。
涉及文化记忆的问题非常复杂,当然不应由我们简单的生存处境、道德立场、怀古幽情、现代化观念等等蛮横地决定记忆的走向。要讨论文化记忆,我们就得首先面对对记忆的分类,包括国家记忆、社会记忆、集体无意识记忆、个人记忆,等等。其次,记忆又可区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效记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诱发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结果各不相同。第三,时代性的、暂时的文化、道德。政治立场会为记忆罩染上颜色,会使我们对于记忆不自觉地做出时代性评价。如此这般对记忆的评价有可能导致记忆的失真(除非我们对于记忆的真确与否无所谓)。失真的记忆大概可以分为四类:1,标准化记忆对于集体和个人记忆的修正和驱逐,例如文革中对于儒法斗争史的整理,例如昨天的革命化记忆和今天的消费性记忆对于个人真确记忆的压倒性胜利;2.记忆的一边倒或单一化,例如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会出现单一保留痛苦记忆或单一保留快乐记忆的情况.无视记忆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我们若以此来看待五四或文革或80年代或我们的个人生活,我们就会别无选择地走上偏执之途;3,以别人的记忆来充当自己的记忆,例如政治上的自我洗脑,例如文化上的自我殖民;4.在记忆缺失的情况下以自己胡编乱造的东西来填补空白(这里不涉及艺术创造)。
既然文化记忆如此复杂,我们就无法期望仅仅使用几个文化符号来表达我们的文化记忆,更别说使用虚假的符号了。这一点在跨语际、跨文化交流中尤其重要。对于一个外国人,或者一个旁观者来说,某一种文化的呈现往往是静态的,而对于该文化的参与者来说,文化记忆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举一个例子,对于烧香拜佛的老太太们,莲花座上的佛像是老的还是新的无所谓,她们只需要朝拜的对象;而对于佛教的旁观者们或者游客们来说,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古老的塑像)。造成这种不同的文化感受的原因可能是,外国游客和旁观者在面对某一文化时只承担”文化道德”,而对于本地人来说,他们除了要承担“文化道德”,还要承担“生存道德”。而缺少生存内容的文化记忆很容易走样成虚假的文化记忆。有一个指标性的标准可以用来区分真确的文化记忆与虚假的文化记忆,那就是,真确的文化记忆其内部充满了自我辩驳,而虚假的文化记忆呈现出来的仅仅是静态的文化符号。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面说到,在讨论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时候.我不想在今天,简单地站在先知先觉的英雄人物粱思成一边的原因(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要站在他的对立面上。把任何事物仅仅区分为黑与白都是有欠考虑的)。
回到对于老建筑的态度上。历史上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汉族人.真的对于老建筑那么上心吗?我们今天拥有紫禁城.是得益于满族人。满人入关时其文化落后于汉文化.所以羡慕汉文化,因而保留下来了那些明代的宫殿。如果是汉族人内部的改朝换代,真不能想象那些宫殿的命运。在《文馆词林》这部书中保留下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三国时期的大诗人曹植。他被封作鄄城侯的时候,那地方有一座旧宫殿,是汉武帝的行宫。他派人予以拆毁.于是有人便借神话来反对。为此曹植下令道:”昔汤之隆也,则夏馆无余迹。武之兴也,则殷台无遗基。周之亡也,则伊、洛无只椽。秦之灭也,则阿房无尺稆。汉道衰则建章撤;灵帝崩则两宫燔。……况汉氏绝业,大魏龙兴,只人尺土,非复汉有。是以咸阳则魏之西都,伊、洛为魏之东京,故夷朱雀而树阊阖,平建阳而建泰极。况下县腐殿,为狐狸之窟藏者乎!”历史学家顾颉刚在读到这段文字时感叹道:“他说得多么爽快。有了新朝就该把旧朝的东西完全摧毁了!看了这文,谁还敢说中国人好古!”(《中国辨伪史要略》)
所以,摧毁旧建筑,原也是传统,原也是我们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中国人好古,好的只是一部分古,或许是一大部分,但仍然不是全部。从曹植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的确是充满了辩驳的。20世纪的中国人受到西来的激进革命的鼓荡,孜孜以求于现代化之途,打倒孔家店,移风易俗,改天换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但历史的诡谲之处在于,以如此粗暴的方式谋取现代化,或许多多少少暗合了我们文化记忆中的某一方面,否则一种全然西来的思想怎么会在这片土地上从胜利走向胜利?到90年代市场经济完全展开以后,消费主义借助普遍的历史遗忘,以现代化的面貌迅速登场。在消费主义看来,最好的消费主义便是没心没肺的消费主义。在这种情况下,老房子还能保得住吗?直到刚刚过去的这一个世纪之交,人们才对消费生活的文化质量略有担心,举目一看,老房子已经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该保护了,而这种博物馆意识竟然也是西来的东西,当然它也暗合了中国人文化记忆的另一部分内容:好古。所谓现代化观念是西来的,所谓暴力革命是西来的,所谓市场经济是西来的,所谓消费主义是西来的,如今所谓博物馆意识也是西来的。也许它们都暗合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也许它们都改造了我们的文化记忆,或也许它们都被我们的文化记忆改造了,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讨论我们真确的文化记忆吗?这个问题太大了!
我们的老祖宗对于世界是有他们一套想象的。他们不像我们,只能在当今所谓全球化的背景下想象西方,又在对西方的想象的刺激下想象我们自己。像印度人、拉丁美洲人一样.如今我们也遇到了“身份”问题。这时候.我们似乎失去了想象世界的能力和权利,而失去了想象世界的能力和权利,我们也便开始了在想象西方、想象我们自己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制造虚假记忆的“伟大”工程。反对什刹海、大理和阳朔的酒吧街没有意义,它们当然是我们努力想象西方,努力满足消费主义需求的结果,我们的文化状况就该产生这样的文化现象。与此同时,只为那些坐以待毙的老房子长吁短叹也没有意义,除非我们能够改变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态。如果我们打算这样做,那么,我想,超越消费主义可能是我们需要迈出的第一步。然后,让我们也来试着想象一下世界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
Ⅲ 如何感知文化的力量
文化,就是知识,知识就是财富。了解一下985、411名牌大学生的薪酬,了解一下华为阿里巴巴高管的薪酬,你就能感知文化的力量。其实,文化的价值远远不至于此,他能给一个人一生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我们这儿有个孩子,是高考状元,市里面奖励,区里面奖励,父亲公司奖励,还没有上大学就给家庭带来了近百万的收入,可见,文化的力量是不可量估的。
但愿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可以给个采纳吧,谢谢!
Ⅳ 文化景观形象感知有哪些维度
文化旅游形象的感知方式主要是根据旅游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感受为主导,将旅游者心理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蕴含在形象感知中的一种方式。是一个将外界感知转换成内部感知的过程。主体和客体,外部与内部是文化景观形象感知的主要组成形式。在对主体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对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从个体的视角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从社会的视角进行研究。
Ⅳ 什么是旅游感知,什么是文化感知
什么是旅游文化? 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表述有很大的心态文化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必须有意识地外化于物态,才能为人所感知,为人所
Ⅵ 什么是文化
维基网络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在考古学上则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有时文化也指文明。
虽然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已经形成的第一次分工,产生了农业民族和畜牧民族,但早期文化都是在农业民族中产生的,因为畜牧民族要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不容易产生大规模的聚居,对文字没有迫切的需要;而农业民族容易形成大部落,兴修水利需要大量协同工作的人群,所以最早的大国家和奴隶制都产生于农业民族。有了大国家和奴隶制才能产生大批聚集的有闲阶级,他们发明了文字,促使形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类第二次分工。从而产生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所有人类的活动,都可以叫作文化)。
目录 [隐藏]
1 文化的概念
2 对文化的一些观点
3 文化的特点
4 文化的分类
5 参看
6 外部连接
[编辑] 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此后,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克莱德·克拉克洪在1950年代末期搜集了100多个文化的定义。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同时这一规范在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对象化成果中得到体现),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编辑] 对文化的一些观点
不同的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
从哲学角度解释文化,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由于哲学的时代和地域性从而决定了文化的不同风格。一般来说,哲学思想的变革引起社会制度的变化,与之伴随的有对旧文化的镇压和新文化的兴起。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们存在于自然中,同时也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时间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会、国家和民族(家族)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们在这种存在过程中的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文化不仅用于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为,文化特别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的心灵意识和感知方式。一个人在回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时的一种自我的对话、观察的方式。
文化的核心是其符号系统,如文字。各文字体系有相应的认知心理。
[编辑] 文化的特点
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才能了解文化的特点。
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没有文化的社会。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会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龄、职业、阶级等之间也存在着亚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这些文化行为只是单向的文化表现如吃白蚁的方式警戒的呼喊声等。这和人类社会中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相比较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参考:濡化
文化的基础是象征。这些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现方式如图像(如图腾旗帜)肢体动作(如握手 吐舌)行为解读(送礼)等我们几乎可以说整个文化体系是透过庞大无比的象征体系深植在人类的思维之中而人们也透过这套象征符号体系理解解读呈现在眼前的中种种事物。因此如何解读各种象征在该文化的实质意义便成为人类学和语言学等社会学科诠释人类心智的重要方式之一
此外,文化作为相互关系的整体而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编辑] 文化的分类
史前文化
古代文化
黄河流域文化
尼罗河流域文化
两河流域文化
印度河流域文化
中古文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
古波斯文化
古印度文化
古代中国文化
中世纪文化
基督教文化
伊斯兰文化
印度文化
儒家文化
近代文化
帝国主义文化
殖民地文化
现代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资本主义文化
第三世界文化
后现代文化
发达国家文化
发展中国家文化
最不发达国家文化
未来文化
Ⅶ 请问文化与感知之间有什么关系
文化与感知之间关系
在充分尊重“文化多元”的前提下,对“全面的现代化/充分的世界性”的命题而言,则“严格的传统化/极端的本位性”是否同样不失为一种选择?对“政治激进主义/文化激进主义”而言,则文化保守主义(重建终极关怀和护存文化认同)是否也可有相应的历史承诺与文化担当?对“向西方乞灵”命题的人本主义呼唤而言,在充分守护其人文符号意义(西方文化的人本主义内涵)的同时,是否也可对其历史标示尺度(西方文化的科技进步标尺)提出怀疑?于是,关键在于:道路能否多元?方式是否多样?进而,“民族”与“世界”能否等同,以及“传统”与“现代”能否接续?
至此,似乎有必要将属意识形态的“是非”悬置起来,而采取“不争论”姿态,以直接面对文化,进而音乐本身。把对“音乐发展道路”的诘问,自觉转移成对“人究竟需求什么样的音乐”的追问。因为,在“文化多元”的前提下,人的需求必然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什么是自觉的文化选择?协调,得体,妥贴,合式,进而,合情合理。
诚然,文化选择的现实处境并不单纯。以与艺术(音乐)最为接近的意识形态来说,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裂变,并有明显的分岔,比如:作为官方或者主流意识形态的“意志形态”,作为大众或者边缘意识形态的“意象形态”,作为知识分子或者深层意识形态的“意义形态”。很显然,处在如此的意识形态新型整合格局当中,选择的空间就十分有限,为此,在提出“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再提出“知识安全”的问题(包括:坚固知识产权的归属,遏制知识垄断的蔓延,防范知识霸权的威胁,加速知识结构的更新,推进知识整合的完形),乃是一个恰当的防范策略。如果说,人类停止进化的一个前提,是过于封闭自己,并过度安全保险,那么,“知识安全”必然关涉“知识间性”及其互向关系。对传统和国际的过度依赖,则个人知识极不安全。于是,最后的整合意义何在:传统,价值,文明,文化?无理僭越或者无法僭妄,其结果,都只能是肢解主体。于是,在艺术(音乐)领域,感性作为人最初的本原驱动,是问题的关键。同样,也是实现“知识安全”的必要保障。
音乐是人的创造。作为其当然结果,对以何为本的识别就很显然:天本,神本,物本,人本。如果以“人本”作为主要部件的话,则价值轴心的定位或者位移,将必须面对。无疑,理性并认知方式,及其终极依据(确实:实在+精确),是为当今主要价值轴心(作为历史辨认与文化识别的基本标准),并有大面积的覆盖与弥漫(包括此次会议发起单位散发的思考题,其实,文化问题不仅仅:是或者非,还可能有:是并且非,不是或者不非,不是并且不非,等等)。尤其,需要充分地注意到,由于理性过于凝聚,以至全面格式化,进而,导致“初通音律”进程的中断。对此,不妨关注一下“完形人本结构系统”——感性/感受,知性/体验,理性/认知,灵性/觉悟;并置于人的“艺术/审美”方式及其语境当中,进行必要的轴心位移与定位。依照经济学“通过生产推动消费”或者“通过消费拉动生产”的原理,显然,基点应定位在:人的感知结构的合式合理(本原)驱动。进而,通过拉动技术,一方面推动乐音构成元素及其相应方式的增长与扩张,另一方面,引发人的音响感受方式的转换,再而,改变其先在意义指向。与此同时,其终极关怀也在于:感知结构在人的总体音乐文化历史进程中,不仅驱动,而且仲裁。
无疑,相比以往的历史,20世纪音乐一个空前的突现方面在于:音响媒体被极度关注。进一步的问题是,音响结构行态的人文意义如何“给出”?我认为——以感性为基础先导,设定“六合”底边:高低,长短,厚薄;以知性为经验中介,实现“两象”叠合;意象(构象、运象、品象之象),易象(简易、变易、不易之象);以理性为操纵路径,拉动“四素”张弛:音高,音长,音强,音色;以灵性为完形整合,在功利度量之后祛除精神遮蔽,在科学唯一与理性至上之后敞开人本原真,在认知承诺之后诗意地居住;再加上“3+3”外在关系之界约:古今/中外/雅俗+内外/是非/阴阳(尤其注意世界性女权主义思潮对音乐文化领域的渗透),以及在此之上的【生/死】关系之整合;进而,螺旋循环,周而复始……。其“底牌”就在于:音乐是人的创造。于是,“六合”之内外:生“物”由天,成“象”在人。不管是对声音的无穷探索,还是直接面对音响本身,其底线或者根源,只能是——人与人相关。作为人文前提,意大利历史学家维柯早在二百多年前,通过对人类“部落自然法”(或者译为“氏族自然法”)的考察,认为:人类的需要和效益就是部落自然法的两个根源。质言之,“利益”就是人的感知结构的本原驱动。然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这一“利益”的性质归属,毫无疑问,处在“审美语境”当中。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言“无利害关系”,不失为一个合式的历史参照,至今依然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Ⅷ 文化与语言在感知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用更简炼的文字表达,则可缩写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但这个提法,必须在了解原义的基础上,才能使用。不然,就会让人有不够准确,甚至是有点含糊的感觉。文化,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融汇渗透。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和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Ⅸ 文化是什么
文化,wén huà,英文是culture,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网络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它涵括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历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础上所有活动内容。是群族所有物质表象与精神内在的整体。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工具,附属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具体人类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哲学思想(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这里把非人类的智慧群族的文化称之为亚文化比较恰当一些。
虽然它们具有人类文化的共同点,但是一个本质区别是人类的自主价值与自主意志是完全不同与其他智慧群族的。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文化包含着八大艺术和第九艺术
其中中国文化烙印着民族与时代的特点,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的儒学思想
文化,就词的释意来说,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的特点是: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文化大致可以表述为:1.广泛的知识并能将之活学活用;2.内心的精神和修养。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它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一个褒义概念。
1.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爱默生
2.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
3.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周海中
4.文化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区文伟
Ⅹ 什么是文化移情
文化移情的定义及来源——
通俗的说,文化移情就是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 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认知转换,即有意识的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 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
英文中的“empathy”(移情)来源于德语“einfühlung”
(设想),首先运用于十九世 纪后期的德国美学领域,后来被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theodore lipps)发展到人际交流
领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移情首次作为一个学术理念被引介到中国,之后被运用到美学、哲
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并掀起了一阵从心理学视角评析文学作品的波澜。近年来随着英
语教育的深入和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变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逐渐引起了英语教育 界的重视,而文化移情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布鲁诺指出,移情既是一般交际能
力的重要元素,又是充分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的要素。
由于移情这一概念从美学领域跨越到其它诸如认知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众多领域,从不同视角探究它的内涵,其意义多样复杂。布鲁诺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 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和“你”的一致性。移情
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顾嘉祖认为:“移情界定应分为
两个方面:知觉技能和交际技能。移情不仅指察觉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而且还包 括对他人情感和情绪状态的正确反馈和反应,两方面都不可偏废。以上都是比较 深 刻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