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孝文化是生活中的什么

孝文化是生活中的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8 18:58:10

‘壹’ 简述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 《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义。
6、善终。 《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贰’ 孝的传统文化及现实意义

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传统孝文化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亲情。这种亲情植根于血缘关系,生长于父母与子女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尤其是子女“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婴幼儿时期。同时,在子女的整个青少年阶段,父母都为子女尽心尽力,体现了无私的爱。父母与子女的爱是自然生发的,是无条件的道德情感。子女为父母尽孝,是在成长懂事之后才成为理性自觉的。孝作为一种亲情,蕴含着父母养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和子女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关系既不是契约关系,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而是亲情的自然产物,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在我国传统社会,孝在一些时期与“父为子纲”紧密相连,因而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等级制和威权色彩,使孝的亲情色彩受到严重削弱。这是不可取的。在当代社会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摒弃“父为子纲”等不合时宜的内容,而着眼于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肉亲情。

促进个体关怀他人和社会。在传统孝文化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之爱,有助于培育子女对父母等亲人的爱,进而外推到对其他社会成员以至民族和祖国的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谁相信一个连“亲亲”的德行或情感都没有的人会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呢?因此,传统孝文化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强调人们以“亲亲”和尽孝为起点,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胸怀和情怀。现代社会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社会中那种邻里守望相助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和弘扬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就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家人、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尽责尽力。

助推家庭养老。在传统社会,养老问题基本上是在家庭内部解决的,其中孝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谚语中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体现了这个特征。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愈益突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亿,人口老龄化将由目前的14%左右逐年提高到本世纪中叶的35%左右。如何养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解决,敬老院、托老所等社会机构承担了部分养老职能。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机构养老并非多数老年人的首选。同时,我国机构养老发展时间不长,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因而家庭养老的功能仍然不可替代。促进家庭养老,弘扬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孝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叁’ 什么是孝道文化

有的道德是首先讲求的应当是孝,但孝是只看心中有没有孝,而不能考究他的行为,如果考究行为的话,那些贫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

所有的恶行中最恶的是淫,这个只能看他的行为,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话,这世间就没有完美的不淫的人(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过淫的念头,这并不是恶,但如果把他付诸行动,就是万恶之首了。

出自《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3)孝文化是生活中的什么扩展阅读:

孝道文化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谈不上孝。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义。

6、善终。 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肆’ 孝道文化中国的传统美德,那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人间有三大真情:亲情、友情、爱情。如今,亲情缺认、友情缺位、爱情缺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亲情方面出现的“六亲不认”的不孝与不感恩现象导致的问题已构成社会问题,影响了人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建设的进程与质量。

孝与感恩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所以,给予我国孝道文化以科学和现代的诠释,对当下公民教育大有裨益。

(4)孝文化是生活中的什么扩展阅读: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倡导。

孝道文化的内涵,在伴随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渐次积淀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熔铸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及传统文化之中,以致于对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称为古老的“东方文明”。

‘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孝文化指的是什么

感谢提问!

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是源远流长的,经历了几千年不同时代的更迭和流传的,也是影响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有很多类别,几乎都是中华历史上的“璀璨明珠”。其中有一项是中华的孝文化。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尽孝道”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虞舜孝感动天、王祥卧冰求鲤、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郭巨埋儿奉母、朱寿昌弃官寻母……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无不从各个角度诠释着中国的孝文化。

孝文化源远流长,新时代的我们因为都工作或者求学在外地,和父母的联系也就是在电话里或者微信里能够嘘寒问暖一下,因为社会形式的迫不得已,可能多多少少会缺少些对父母那份关心。古文化里,我们知道一句话:父母在不远行,这是古时候的孝道;那么现如今,我们不光要给父母物质上的孝顺,更应该要给予的是精神上的抚慰。从我们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上学求名,然后事业有成,最后娶妻生子,无不承载着父母的爱,那么我即使在忙,也不能忘了对父母的关爱,人生最大的悲痛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在”!

本文为吾天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陆’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孝道包括哪些内容

1、养亲与敬亲
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

2、顺亲与谏亲
敬亲,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顺就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

但如果认为,只要是长辈的,无论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对的,并且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显然是片面的。那么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应怎么办呢?儒家伦理给出了答案,即子女要委婉谏诤。孔子主张“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即委婉劝谏。

3、丧亲与祭亲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

4、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百善孝为先。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6)孝文化是生活中的什么扩展阅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

‘柒’ 孝文化是什么

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1](P3)它包括人文景观、历史故事、传说、民间风俗、文学、艺术、教育、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是全人类重要的悠久传统文化。“孝亲、敬老”,是一条全人类光芒万道的人性准则,也是人们要自觉遵守的社会规范。

孝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孝文化已经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浸透到国民的内心深处,研究孝文化,对于全面深入地把握中国文化,儒家文化的本质特征,对于正确继承祖国传统文化遗产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深入了解自古以来孝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功能,开掘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对于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在理论实践实践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一、 理论价值

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孝的文化,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2]( P165)。孙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象中国讲的这么完全。”[3](P681)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仅代表一种亲子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而且还包含了政治、哲学,宗教等诸方面的文化意义。在研究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理念,政治思想政策与社会生活伦理观念等方面都有理论指导作用。

探讨孝文化,对于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有助于找到新的切入点。传统文化自诞生起就与孝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兴于周代的“孝”,其初始的首要意义为:尊祖敬宗。尊祖敬宗包括的是报本返始、慎终追远以及继志述事等行为规范,一方面是要求子孙后代抱着“报本返始”的孝子情怀,对于亲祖,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同时还要继承先祖遗志,完成父兄事业。这时的孝道不仅体现出孝的伦理精神,还可以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士、民,都必须严格遵守父死子继以及嫡长子继承制,这种意识形态实际上是孝道观念在宗法制度上的表现。

孔子对于周初以来的孝道是大力肯定的,把“孝”的涵义经过儒家学说的阐释和发挥,把儒家经典“仁”与“孝”紧密结合起来。众所周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并把“仁”这个标准作为人们行为的最高原则。而如何把“仁”这个普遍原则在全社会实现,就要通过“孝”这个着眼点入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4](中庸)这时孔子已经把孝的涵义抽离出宗教,成为纯粹的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孝,即“善事父母”。使一般人都能做到的孝与要求全社会都努力做到的仁连接到了一起,仁成为孝之人性根源,也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孝悌伦理是孔子儒学大厦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孝”与“悌”的结合更奠定了孝在儒家学说的地位,使孝最终成为仁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与起点。孝道在孝文化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处于核心地位,孝文化通过历代思想家们的继承和发扬,已经深深的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自觉的发挥着作用。

继孔子之后,曾子又对孝道进行继承、深化以及全面泛化,开创了儒家的孝治派。曾子说:“民之本教曰孝……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义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信者,信此者者也,礼者,礼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5](曾子大孝)曾子不断的充实孝的内涵,把它扩充为与个人、社会活动、政治行为等各个方面都相互关联的道德规范准则,使孝的意蕴更加广泛深远。“夫孝,置之而塞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5](曾子大孝)在这里,孝已经被推到极致,成为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终极法则。接着,曾子对传统孝道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把忠君与孝道联系到一起。“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5](曾子大孝)又说:“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5](曾子立事)在曾子的理论中,“忠”已经被纳入了孝的范畴。孝所适用的范围也由之前的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衍伸为社会大众对于君主的忠诚。进一步把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类的等级名分和“臣事君以忠”的政治概念融入孝道。

曾子认为,“忠”是出自于对父母的孝敬而完成与对君主的忠诚。此时的孝道已经将臣事君的观点融入进去,使孝带有了明显的忠君的政治色彩。这一点对于后来《孝经》所强调的“以孝事君者则忠”的关系很大,也为后来历代的统治者把孝道思想运用到政治治国策略中奠定了基础。

孝道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上备受统治者的重视,以至于影响到统治政策的制定,政治制度的变化,人才的选拔,以伦理道德规范作为衡量的准则而凌驾于法律之上,最根本的原因是由“家国一体”“君父一体”“移孝做忠”的道德机制决定的,所以“忠臣必出自孝子之门”。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常常把国比作家,君比作父,还有“以孝事君则忠”[6](士章)与“臣事君犹子事父”[7](李广苏建传)说法。以汉代为例:汉代以孝治天下而闻名,孝的精神含义渗透在其统治政策中,其以孝治天下最明显的标志是提倡孝道,褒奖孝悌。根据《汉书》与《后汉书》帝王纪中记载,自西汉惠帝至东汉顺帝,全国性对于孝悌的褒奖达32次,地方性的褒奖更多。对于着名的孝子,更是重视有加,作为弘扬孝道的榜样,精心的宣传与扶植。

另外,“举孝廉”的制度也是在汉代确立的,元光元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7](武帝纪)元朔元年,武帝下诏:“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有司奏议曰:‘……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7](武帝纪)从那以后,以孝为本就成为选拔官员的标准,对汉王朝及后世的选官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桓帝诏书说:“孝廉、廉吏皆当典城牧民,禁奸举善,兴化之本,恒必由之”。[8](桓帝传)

通过历代统治者的精心宣扬与教化,孝的观点深入民心,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影响到包括家庭、教育、法律以及国民生活等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整合机制,是商周至汉逐渐形成和日益完备的父权家长制及其以孝为核心的伦理规范的“礼”,在权威型、专制型的父系父权家长制家庭中,父为子纲的孝道主义,自然就成为调节父子关系的伦理道德准则了。孝作为父家长这个家庭中的最高权威的顺从“无违”,[9](为政)而在权威型,专制型的家长制家庭中,其他成员也必须对家长无条件顺从。至此,孝就成为了“天之经也,地之义也”[5](三才章)的最基本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成为约束和评判家庭内部各个成员的思想、行为的对错与否的理论准则。

在传统的社会教育中,国家的提倡和家庭的推崇也使孝文化渗入其中,《孝经》引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因为孝在产生之初就具有教化意义,后世的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孝道教育,经过周公的充实,孔子与孟子的阐发,出现了孝道教育的理论总结《孝经》,成为教授国民孝道思想的范本。另外一部高度概括孝道教育的经典是《礼记》,它是中国传统孝道教育从理论化向社会化、实践化转化的标志。《礼记》在对开学典礼和养老制度中体现了对孝道教育的高度重视,孝与教从来就不可分割,孝是教的主要内容,教是行孝的保证,这就是“民之本教曰孝”[4](曾子大孝)的道理。至此,孝道教育的理论创造已经基本完成。

长期的的教化使孝道观念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对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间艺术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在服饰文化方面,最具孝道典型意义的是古代丧服的“五服”制度。它是中国传统丧葬中重孝道、重伦理、重血缘关系特点最明显的表现。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孝道必然在饮食文化上留下更为明显的痕迹,如《二十四孝》中的“为亲负米”、“鹿乳奉亲”、“涌泉跃鲤”、“怀桔遗亲”、“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等等都是与食物有关的孝亲故事。除此之外,在村落、宗族的饮食仪式上,礼仪的规定往往更加严格。中国传统的居住房屋更是体现着儒家孝道之宗族群居、长幼有序、尊祖敬宗的伦理精神。孝道在民间故事、传说艺术上的影响和渗透表现为,围绕祈嗣贺生与祝寿之题材,在民间美术中有大量出现。这是以孝道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祈求长寿,追求永恒的理念为创作源泉的。足以证明孝文化在传统社会生活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予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

孝文化理论价值的研究,还有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亟待加强,即有关中华孝文化史与中华孝文化学的探讨,前者是有关孝文化纵向发展的历史考察,后者是有关孝文化研究横向拓展的理论总结。孝文化研究积累、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应当也有可能作一阶段性的系统总结,编撰《中华孝文化史》与《中华孝文化学》的时机已经基本上成熟,对此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考,因为具体内容涉及问题较多,拟另撰专文探讨,此不赘述。

二、现实意义

孝文化不仅对于研究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与我国的现实社会紧密相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今时代,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孝文化的精华所在,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

孝道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传统,而孝道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其合理内核可以推进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孝道在和睦家庭、维系社会稳定、提高国民的伦理素质等方面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中,单个的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内部的和谐可以说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部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家庭意识正在逐渐消减,由家庭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在中国历史上促进家庭与社会团结和睦的“孝文化”在新的时期里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其精华诸如父严、母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等等美德,对于改善、协调父母与子女、夫妻、兄弟姐妹等家庭各方面关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孝文化也可以发挥道德教育与精神激励作用。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等等孝的观念,大家都以孝文化中有利于人际关系维护的经典言语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都尊老爱幼,推己及人,将爱从家庭辐射到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趋向和谐,社会将会成为一个和和睦睦,温暖备至的大家庭。孝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之一,是爱国主义的情感基础。人们由对父母、家庭的爱以及对于祖国的爱的情感升华,必然能够转化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实践行为,为社会、国家、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此外,现在的“忠孝一体”具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忠君,而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这就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责任心,使全球的炎黄子孙在孝文化的陶冶下,更加热爱中华民族,团结一起来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振兴中华民族。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包括重视现实人生价值,讲求情义道义为先而薄功利等,都是以孝为基础显现或开发出来的。事实上传统孝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就是中国仁爱精神的根本,中国人文主义的文化精神就是孝道。我们并不期待仅靠孝来解决一切社会文化问题,但是起码弘扬以孝为起点和核心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应是建设当代社会文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之一。[10] (21-25)

孝文化在适应当代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大宏伟计划中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现在已经接近老龄化时代,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挑战。同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然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势,使我国的社会养老能力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农村的养老还主要靠子女承担。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农村大力提倡孝文化教育,比一味的制定法律强制执行更有效,仅仅依靠法律强制手段来规定子女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会加剧子女与老人的紧张关系,就算老人得到物质上的奉养,精神上的伤害却更大、更深。所以,提倡孝道,普及孝文化教育,形成孝敬父母的普遍风尚,是实现农村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最佳途径之一。

对于年轻人以及未成年人,普及和提倡孝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才能真正的让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首先,家庭教育具有最早实施孝道道德教育的天职。孝在家庭中实质上是一种亲子道德规范。它实际上是一种家庭文化,体现家庭伦理、维护家庭稳定的规范。传统孝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家庭教育中,是以亲子的天然血缘亲情作为家庭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继承传统孝文化应该注意吸收其中的敬亲养亲、民主、博爱的思想,充分发挥家庭所具有的天赋的道德教育资源,同时要注意“父慈子孝”相对应的伦理道德,实现真正和谐的青少年家庭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倡导把传统孝文化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使传统的孝文化教育与现行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教育青少年的效果,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综上所述,孝文化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因此,继续加深和扩展孝文化的研究范围,可以为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和视角,也会对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有广泛的运用空间。因此,继续加强孝文化的研究力度是我们必需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1]肖群忠: 孝与中国文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年。

[2]黑格尔: 历史哲学[M], 王造时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56年。

[3]孙中山: 孙中山全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年。

[4]礼记

[5]大戴礼记

[6]孝经

[7]汉书

[8]后汉书

[9]论语

[10]李承贵 赖虹 “孝”之历史嬗变及现代启示[J] 上饶师专学报 1999(4)

阅读全文

与孝文化是生活中的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4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6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