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文化相关书籍有哪些
由于从事企业文化方面的工作,企业文化书籍本人前前后后也看了不少,并且也时常有关注别人推荐企业文化书籍的文章。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些企业文化相关书籍,都是企业文化方面的经典着述,非常值得一看。
注,推荐书单中所有书籍除12Reads的书仅能从其官网信汇中正领导力获得外,其他书籍各电商平台均有销售。
1、《企业文化必读12篇》
如何建立一个伟大并长盛不衰的公司?有思想的人们早已经厌倦了“年度流行语”般稍纵即逝的管理概念,他们渴求获得能经受时间考验的管理思想。
柯林斯和波勒斯在斯坦福大学为期6年的研究项目中,选取了18个卓越非凡、长盛不衰的公司做了深入的研究,这些公司包括通用电气、3M、默克、沃尔玛、惠普、迪士尼等,它们平均拥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什么使这些公司不同于它们的竞争对手呢?他们拥有什么别的公司所不具有的法宝呢?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柯林斯和波勒斯超越了连篇累牍的专业术语,拒绝追逐时尚,发现了使杰出公司出类拔萃的永恒品质。
全书有数百个具体的例子,并被组织成了紧密的实用概念框架,能够适用于各个层次上的经理人与创业者。
2. 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能够长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
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产品和形象等,其中体现企业价值观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不仅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而且是物质形态的,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
(一)企业文化的由来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事件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个资源匮乏、疆域狭窄的东方岛国,在短短二三十年内,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迅猛发展,一跃撤女工委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后来成为第二大工业国),这一事实使整个世界大为震惊。 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管理学界掀起了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的研究热潮。学者认为,美国的管理注重“硬”的方面,强调理性管理;而日本管理不但重视“硬”的方面,更注重“软”的方面: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和忠诚度;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学者们将这些“软”的特点认为是一种企业的文化。1982年,以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撰写的《企业文化》一书为代表的一系列着作面世,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发打破了大锅饭的企业制度,我国企业才真正开了从垄断走向竞争的进程,“企业文化”才开始被我国的理论界与企业界所关注。1984年海尔公司的张瑞敏在企业亏损147万元的情况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心针。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下面从以下几个角度阐释企业文化的内涵: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企业文化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种范畴的。我们提出治理社会,首先提出要依法治国,人们要遵守法律,但是完善的法律也是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什么约束?靠社会道德,所以既要依法治国,同时也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是一样,首先依靠企业制度,但制度再完善也会有失效的时候,企业制度失效了靠什么约束?靠文化约束。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一样,都是一种内在价值理念。都是一种内在约束。即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因而都是对外在约束的一种补充,只不过社会道德是对社会有作用,而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有作用,它们发生作用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从形式上看,企业文化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正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例如:财务制度失效了,但是一个人如果有不是我的钱就不拿的价值理念,那么即使企业制度对他没有了约束,他也不会拿不是他自己的钱。相反,如果一个人有着不拿白不拿的价值理念,那么财务制度一旦失效,他就会去犯错误。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在内容上:是对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的制度安排,以及企业的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或者说,企业的所有的相关活动,都会反映到人的价值理念上,从而形成了企业文化。
由此可见,从内容上讲,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的活动有关的价值理念,而不是别的方面的价值理念,它是反映了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全部活动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例如:一个企业如果在制度安排上要拉开人的收入差距,那么这个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就应该有等级差别的理念;又例如,一个企业要在经营战略上扩大自己的经营,那么这个企业就要在企业文化上有诚信的理念,等等。
总之,企业文化在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一类就是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既属于企业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又属于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真正的约束员工的行为,是真正的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起作用的价值理念。
因此,我们在谈到企业文化的时候,就应该明白,它其实是已经对企业发生作用了。企业文化没有付诸实践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就是一纸空文。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文化可以说是与物质相对应的范畴,因而文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也就是说,对于价值理念来说,如果从其拥有的主体上划分类别的话,可以分为自然人的价值理念,民族的价值理念,国家的价值理念,法人的价值理念和企业的价值理念,而企业文化则是属于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价值理念,是对企业真正发挥作用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例如:企业文化中关于责、权、利对称性管理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责权利关系;企业中的共享、共担、理念、规范着企业与员工在风险承担及利益享受上的相互关系。
总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其核心要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
(三)企业文化的构成
综合国内外各种定义和经验,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根据分层,建立的四层同心圆模型如下:
理念层——也叫道德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面,它明确了企业的指导理念、目的、愿景和使命,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口号、企业风貌等,是公司社会价值的主要体现。高尚的社会价值能够获得公司几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并对股东、公司高管、公司员工具有持久的激励作用。如《企业文化》的作者迪尔和肯尼迪发现,在他们所调查过具有明确信念的公司中,2/3的公司不以利润目标而以一些崇高的信念作为最高目标。
制度层——它明确了如何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方面。具体来说包括企业的经营规模、运作方式、治理形式、人际关系、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利益分配等多方面内容。
行为层——它明确了企业成员实现目标的行动规范和要求,包括企业家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群体行为。
物质层——它明确了企业目标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企业环境和企业容貌、企业生产环境、技术设备的现代化与文明程度。
3.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书籍
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书籍其实也有很多,但要说最经典、最实用的,个人感觉还是非《企业文化必读12篇》这本书莫属了。
P.S.有人问我这本书从哪买,请善用度娘,谢谢。
好了,今天的推荐就到这里,希望对你有帮助哈。
4.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
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1、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
2、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
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本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5、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
6、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商标等;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等。
7、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这些决策的产生、企业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员工们的行为举止、衣着爱好、生活习惯。在两个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由于其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
5. 企业文化是什么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能够长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和。
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经营行为、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产品和形象等,其中体现企业价值观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不仅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而且是物质形态的,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
(一)企业文化的由来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事件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个资源匮乏、疆域狭窄的东方岛国,在短短二三十年内,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迅猛发展,一跃撤女工委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后来成为第二大工业国),这一事实使整个世界大为震惊。 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管理学界掀起了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的研究热潮。学者认为,美国的管理注重“硬”的方面,强调理性管理;而日本管理不但重视“硬”的方面,更注重“软”的方面: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和忠诚度;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学者们将这些“软”的特点认为是一种企业的文化。1982年,以泰伦斯.狄尔和爱伦.肯尼迪撰写的《企业文化》一书为代表的一系列着作面世,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发打破了大锅饭的企业制度,我国企业才真正开了从垄断走向竞争的进程,“企业文化”才开始被我国的理论界与企业界所关注。1984年海尔公司的张瑞敏在企业亏损147万元的情况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心针。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下面从以下几个角度阐释企业文化的内涵:
1、企业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企业文化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和社会道德属于同一种范畴的。我们提出治理社会,首先提出要依法治国,人们要遵守法律,但是完善的法律也是有失效的时候。法律失效了靠什么约束?靠社会道德,所以既要依法治国,同时也要以德治国。管理企业也是一样,首先依靠企业制度,但制度再完善也会有失效的时候,企业制度失效了靠什么约束?靠文化约束。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一样,都是一种内在价值理念。都是一种内在约束。即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因而都是对外在约束的一种补充,只不过社会道德是对社会有作用,而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有作用,它们发生作用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从形式上看,企业文化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
正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文化是极为重要的。例如:财务制度失效了,但是一个人如果有不是我的钱就不拿的价值理念,那么即使企业制度对他没有了约束,他也不会拿不是他自己的钱。相反,如果一个人有着不拿白不拿的价值理念,那么财务制度一旦失效,他就会去犯错误。
2、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在内容上:是对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具体讲,就是企业的制度安排,以及企业的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或者说,企业的所有的相关活动,都会反映到人的价值理念上,从而形成了企业文化。
由此可见,从内容上讲,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的活动有关的价值理念,而不是别的方面的价值理念,它是反映了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全部活动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例如:一个企业如果在制度安排上要拉开人的收入差距,那么这个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就应该有等级差别的理念;又例如,一个企业要在经营战略上扩大自己的经营,那么这个企业就要在企业文化上有诚信的理念,等等。
总之,企业文化在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3、企业文化从性质上看是属于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一类就是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既属于企业信奉和倡导的价值理念,又属于必须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真正的约束员工的行为,是真正的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起作用的价值理念。
因此,我们在谈到企业文化的时候,就应该明白,它其实是已经对企业发生作用了。企业文化没有付诸实践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就是一纸空文。
4、企业文化从属性上看是属于企业性质的价值理念。
文化可以说是与物质相对应的范畴,因而文化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也就是说,对于价值理念来说,如果从其拥有的主体上划分类别的话,可以分为自然人的价值理念,民族的价值理念,国家的价值理念,法人的价值理念和企业的价值理念,而企业文化则是属于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
5、企业文化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企业行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价值理念,是对企业真正发挥作用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的行为以及员工行为起到非常好的规范作用。例如:企业文化中关于责、权、利对称性管理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责权利关系;企业中的共享、共担、理念、规范着企业与员工在风险承担及利益享受上的相互关系。
总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其核心要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
(三)企业文化的构成
综合国内外各种定义和经验,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根据分层,建立的四层同心圆模型如下:
理念层——也叫道德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面,它明确了企业的指导理念、目的、愿景和使命,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口号、企业风貌等,是公司社会价值的主要体现。高尚的社会价值能够获得公司几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并对股东、公司高管、公司员工具有持久的激励作用。如《企业文化》的作者迪尔和肯尼迪发现,在他们所调查过具有明确信念的公司中,2/3的公司不以利润目标而以一些崇高的信念作为最高目标。
制度层——它明确了如何去实现企业的目标,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方面。具体来说包括企业的经营规模、运作方式、治理形式、人际关系、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利益分配等多方面内容。
行为层——它明确了企业成员实现目标的行动规范和要求,包括企业家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群体行为。
物质层——它明确了企业目标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企业环境和企业容貌、企业生产环境、技术设备的现代化与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