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尚书为什么能成为文化元典

尚书为什么能成为文化元典

发布时间:2023-01-02 15:58:51

Ⅰ 读《尚书》

从正月里开始配合着《史记》读《尚书》,到上周末为止,终于一字一句地读完了。虽说自己读的效果没有学友们那么好,但能磕磕绊绊地跟着老师读下来,我还是要为自己点赞的,因为之前我从没想过我能读并且读完这本书。

历时九个多月的读书后,我对《尚书》有了以下几点了解:

一、《尚书》是一本怎样的书。

《尚书》是流传至今历史最为久远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现存比较古老的,而且具有体系性的一部历史文献的汇编。其作者应该是历朝历代的史官。

我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史官制度。最早的史官实际上是夏商时期占卜祭祀的人员,他要把占卜的文字记录下来。到了周代,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史官制度,并且一直流传了下来。当时的史官主要是记录君王的一言一行,所以后来史官的佐史右史制度也是这么流传下来的。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一般认为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两者可以互证。

历朝历代史官的记录汇编成册就成了《尚书》,它是我国古代整个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大约两千多年间,包括禹、夏、商、西周,还有东周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内容,其中涉及到政治的、宗教的、哲学的、思想的、立法的、典章的、法律的、文字的、文学的、地理的、军事的等等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所以他成为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的一部重要典籍。曾经有学者赞誉它是中国自有历史以来第一部信史,即有文字记载的值得相信的中国的文明史历史。所以它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首选典籍之一,其中更多的是治国方略。

二、《尚书》之名

《尚书》原名是《书》,书在古代是简册的泛称,就是记录在竹简上的文字。后来在《书》的前面加上朝代的名字,就成了朝代之书,如《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尚书》这个名称大概最早出现在西汉中期,“尚”就是“以之为尚”。后来又称它为《书经》,汉武帝尊称它为五经博士,就是说《尚书》这部书它原来是泛指的书,是专门记录帝王和臣子的言论的。是儒家把《书》改成为《尚书》。

为什么儒家要把书改成为尚书呢?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在古代,“尚”和“上”是同义、同音、通用的。古汉语的两条法则:第一个是单音独体,就是一字一音一义,第二是音近义通,即读音相近,它的意义它往往可以通用。

这种说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所以《尚书》就是上古之书,上古的史书。

第二种,“尚”有高尚、崇尚、尊崇之意,所以《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它为什么会成为人们所尊崇的书呢?这跟第三种说法有关。

第三种,认为“尚”同“上”,“上”代表君上,就是古代的帝王、君主。因为《尚书》是记载帝王和大臣的言论集的,是君上的书,所以它被人们所尊崇。

从名称上来说,《尚书》是上古时代就流传下来、后来散佚不全,经过儒家学派的增删整理,最后成为受到儒家尊崇的贤君圣王的书,它在流传过程当中,经历了时代更迭,战火焚烧,风云变化。

三、内容分类

今天一般学者把它分为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

所谓今文,就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基本上这些作品没有保留下来,但是曾经读过这些经典的大儒还在,汉代想复兴传统文化的时候,就请这些宿儒、大儒口述,然后他们用今天流传的文字记录下来。汉代流传的文字是隶书,所以这叫今文尚书。后来文化风气开始逐渐兴起的时候,就有各处的所谓的子孙后代在各个地方挖掘到了由古代文字流传下来的经书,称之为古文经。所谓古代文字,就是指秦朝以前的文字。秦朝实行的是小篆,秦朝以前的是大篆,又叫古籀文,一般来说是今文经早出,古文经晚出。今文经被列为五经博士。古文经和今文经最大的区别是解释有差别,今文经一般用的是微言大义,古文经一般是还原历史,两者的学术路子不同。

今文尚书相对于古文尚书而言,更古老,更佶屈聱牙,更古奥,更晦涩难懂。而古文尚书读起来反而更顺口,因为它的整齐句式多、对仗句多,它所讲的道理更容易理解。

四、尚书的体例

唐初经学家孔颖达把尚书的文体分为典、谟、贡、歌、誓、诰、训、命、征、范十种,汉代的孔安国是把它分成了6种文体:典、谟、训、诰、誓、命。

所谓典,是记载被后世所尊奉为君王的言论和事迹,像《尧典》和《舜典》。

所谓谟,就是谋略,是臣子的谋略,它也记载君臣之间的谈话,策谋、谋略、谋议大事为内容,如《皋陶谟》《大禹谟》。

诰是君王对臣下的告谕,基本上是商周的天子对臣民、大臣的劝告、戒教。《尚书》的主要内容,比较多的是历史档案的汇编,历史资料的汇编主要是史官把它记录下来。

训是臣子对君王的劝告之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导当今的天子要以史为鉴,要改恶从善,如《伊训》、《高宗肜日》等。

誓是君王、诸侯在征伐交战之前整顿军队的誓师之辞,如《甘誓》《汤誓》《泰誓》。所以我们到现在还有一个词流传了下来,叫誓师,

第六个是命,命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者赏赐诸侯时的册命之辞,如《毕命》《冏命》《文侯之命》,《君陈》《君牙》也都属于这一类。

五、思想变化

圣君贤王推行德政。从商代到周代,神权思想慢慢转化为人权思想。

六、大量名言金句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尧典》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舜典》

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大禹谟》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皋陶谟》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仲虺之诰》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太甲中》

天难谌,命靡常。——《咸有一德》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泰誓上》

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泰誓中》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中》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酒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五子之歌》

骄淫矜侉,将由恶终。——《毕命》

……

《尚书》中不仅有很多名言金句,而且是很多成语、词语的最早出处。

总之,读完《尚书》,就算没达到老师的要求,没跟上优秀学友的脚步,以蜗牛的速度慢慢走下来,也留下了不少的读书痕迹。

忙碌并收获着,是读《尚书》的快乐。

Ⅱ 《尚书》又称为《书》,因何是古代帝王政治的百科全书

《资治通鉴》是宋朝史学家司马光在其关键小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人的帮助下,历时十九年进行的一部历史时间经典着作。在我国地方志的撰写方法,一般选用人物传记体、文本文档末体和编年体三种。《资治通鉴》是选用的编年体,处起公元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公年959年(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本书分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万字。

《资治通鉴》是宋朝思想家、作家司马光组织编集的,这一部书的成形缘故是在宋英宗时,司马光将《通志》以《史记》为主导,编写成《周纪》5卷,《秦纪》3卷,共8卷,进呈英宗,英宗看后大幅称赞,并让司马光再次向下编撰,神宗时,因抵制王安石变法,上疏为要求就职西京特大留司御史台,再次编写《通鉴》,时长将近15年。《资治通鉴》完成后宋神宗因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标题《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一时间为纲事情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959年)征淮南市停笔,包含16朝1362年的历史时间。

Ⅲ 向典藉学语文|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

每天10分钟,轻松学语文!

导读:《尚书》 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一分钟了解典籍纲要

,三分钟积累历史素材,五分钟记住精华词汇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它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先贤的言行。

相传 孔子晚年白头整理 《尚书》,让 上古美德 得以 流传后世 (孔子删述六经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六经为《诗》、《书》、《礼》、《易》、《乐》、《春秋》)。他从3000多篇各种上古重要文献资料中,选出精髓100篇,为百篇《尚书》。

孔子为何选书?何为精髓呢?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老师作了精辟的总结:让后世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

选择尚书作为第一本推荐的典籍,与《尚书》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有关。

首先,其作为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流传了两千年,记载着华夏文明的源头。被称为 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其次,尚书构建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尧舜禹的 上古德政,鼎定九州 ,还是夏商周的 民望兴替,礼德治邦 ,都在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构建着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

另外,尚书中有很多文化的第一,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提及统一音律和度量衡,第一次制定历法等等,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 原点 。

                                                                      民 | 本 | 思 | 想 | 的 | 起 | 源

民本思想最早来源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原文是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孔子曰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到后来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都是讲的民本思想。

《尚书》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 具有理性的内核 :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最 | 早 | 出 | 现 | “中 | 国”

                                                                                禹划九州

《尚书》的“梓材”篇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译:天神已经把中国的人民和他们的土地托付给周朝的先王),为最早出现“中国”的文献。

《尚书》之开篇《尧典》中记载,尧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意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古代先贤的典范和标准。

《禹贡》中记载了大禹治水,定九州的功绩: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译:禹划分土地的疆界,顺着山势行走时,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这就是 “禹划九州” 。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伏 | 生 | 以 | 命 | 护 | 书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尘嚣其上竟焚书,劫后壁藏方有余。” 《尚书》历经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及之后兵荒马乱的日子,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有一个人非常重要,那就是秦朝博士伏生。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达焚书令后,伏生为了将珍贵的典籍《尚书》保存下来,冒着被杀的危险,在自己家中的墙壁中,偷偷开凿了一个夹层,私自藏了这本书。直到公元前191年,汉惠帝刘盈下令,废除从秦朝继承下来的《挟书律》。伏生才赶回老家,取出《尚书》,但大部分已经损毁,只余下29篇保存完好。

汉文帝刘恒听闻伏生的事迹后,惊喜万分,很迫切地想要见到《尚书》,于是,派了太常掌故晁错前往章丘,将《尚书》破译之后再回来。经过这样一番波折,孤本《尚书》才算是真正地保存下来。

后人评价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并将他和发扬光大了儒家的董仲舒并列,史称“董伏”。

中华传统文化在如伏生一般的众多先贤保护和传承下, 不绝如缕,薪火相传 。

经 | 典 | 名 | 句

《尚书》中有很多经典名句,把它们运用到作文中,是不是很有高级感?

01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尚书·虞书·尧典》

【译】能够彰显(自己本来)崇高的品德,使同族人都能亲和团结。

【适用范围】保持崇高品德;发挥领导力,带好团队;以德服人等

0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虞书·大禹谟》

【译】人心危险,道心衰微。只有用精纯和专一,才能真切地在内心里守住道心,区分开人心。

【适用范围】工匠精神;励精图治;保持初心;追求真理;心无旁骛等

03(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虞书·皋陶谟》

【译】(九德就是)态度豁达,毫不拘束,又能恭敬谨慎;性情温和,又有主见;行为谦逊而又严肃认真;虽有才干,但办事不马虎疏忽;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又不为纷杂的意见所迷惑,而能刚毅果断;行为正直而态度温和;做事能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入手;刚正而不鲁莽;勇敢而又善良。

【适用范围】皋陶认为君子要具有九种品德,即豁达而又谨慎,温和而有主见,谦逊而又严肃,才华横溢而认真,从善如流而又不迷惑,正直而温文,办事能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入手,刚正不鲁莽,勇敢且善良。

0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国家才会安宁。

【适用范围】民本思想,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家国关系等等

0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尚书·商书·盘庚上》

【译】纲:网上的大结。譬如把网结在纲上,有条理而不至于紊乱。

【适用范围】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注意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和重点,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只注意那些无关紧要的次要方面和事物的表象。只有“提纲挈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主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0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尚书·周书·泰誓下》

【译】培植美好的德行,务求滋长;铲除邪恶,务求除根。

【适用范围】个人品德修养、个人成长、三省吾身、务以恶小而为之、不姑息养奸等等

07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尚书·周书·洪范》

【译】态度要恭敬,说话要合乎道理,观察要清楚明白,听取意见要聪敏,思考问题要通达。

【适用范围】“敬用五事”,即容貌、言语、观察、倾听、思考。

08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尚书·周书·康诰》

【译】民怨的可怕不在大,也不在小。(如果认真对待,民怨虽大也不可怕;如果不认真对待,民怨虽小也是可怕的。)

【适用范围】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制定的政策能很好地反映百姓的想法。政策失当,出现百姓的抱怨时,能认真对待,仔细调查,适时做出调整,积极化解民众的怨声。

Ⅳ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是:

《典籍里的中国》同样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其聚焦在典籍中的经典名篇,第一期选择解读《尚书》用意深远,让这部虽然诘屈聱牙但位列“五经”之中,实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经典古籍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同时,节目综合运用了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辅以舞台分区的形式,实现古今读书人的跨时空相见。这种将书中文字可视化,典籍精华故事化,达到视觉、情感冲击直观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节目特色:

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独辟蹊径,聚焦《尚书》《论语》《道德经》《传习录》《天工开物》《红楼梦》《本草纲目》《孙子兵法》《史记》《诗经》《楚辞》等经典书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

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其中,穿越古今的戏剧化呈现方式,成为节目一大亮点。节目牵引着观众的思绪和情感,让人们能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

Ⅳ 关于《尚书》的介绍

最早的史书《尚书》介绍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世界着名的历史典籍之一。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

《尚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

《尚书》是由谁编纂的呢?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还为《尚书》写了序。司马迁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史记?孔子世家》)因此,《尚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孔子收徒讲学时,还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他认为这六种教材,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这说明了“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尚书》是我国上古时代历史文献的汇集。因为它广泛记叙了我国当时的政治历史与社会情况,所以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史学的发轫之作。

在先秦时代,《尚书》只称为《书》,有时也加上时代名称,分别称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到了汉代才称为《尚书》,表示它是上古时代的书。相传孔子曾经对于《书》的各篇加以删定,“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并且将《书》作为教授弟子的一种教本。大约到战国时期《书》才正式编定。秦代禁止民间私藏《诗》、《书》,但秦王朝任博士之职者仍可以拥有。

经秦博士整理写定的《书》约有百篇。汉代所流行的伏生本《尚书》“可能是秦的官本,乃经秦博士加以部分的编理的”(陈梦家《尚书通论》第111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经过秦汉之际的社会大动荡,《书》渐渐亡佚。据说秦博士伏生把《书》藏在墙壁里,但还是丢了数十篇,到汉惠帝时,他才找到二十九篇,用以在齐、鲁地区教授学生。伏生所传授的《尚书》用汉代隶书写定,后来便被称为《今文尚书》。另外,汉代还有用先秦时代的古文所写定的《尚书》被称为《古文尚书》。这部书“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这部书又称为孔壁《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经汉魏之际的社会动乱以后,这部《尚书》亡佚殆尽。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奏上《古文尚书传》五十八篇,说是汉代孔安国为之作传的《尚书》传本,比《今文尚书》多出二十五篇。自唐以后,对于梅赜所献的这部书不断有人怀疑,据《朱子语类》载,宋代朱熹曾疑此书“平易易晓”,与伏生书“艰涩难晓”殊不类,所以怀疑其为“假书”,并且所谓的“孔传”也非孔安国所作,亦是“伪书”。此后学术界疑此书的人渐多。清代阎若璩着《尚书古文疏证》八卷,列举证据,反复辨析此书之伪,自此定谳,此后这部在学术界即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其注解亦被称为“伪孔传”。

《尚书》在中国学术史的重大影响,特别表现在由它引起的长时期的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的斗争和宋元明清时代的辨伪求实学风的发展这样两个方面。

《尚书》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保存了我国上古时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历史文献,所以成为历代人们了解和研究上古历史的最重要的文献依据。早在先秦时代,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大师,以及《左传》、《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礼记》等书,都曾引用《尚书》来阐述历史和自己的理论。汉代自武帝时《尚书》被立为《五经》之一,并设立博士以后,官学和私家研讨《尚书》之风都十分兴盛。大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尧舜禹及夏商周时代的历史,许多地方都是以《尚书》的记载为蓝本的,直到今天我们认识古代历史,《尚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正由于它无比重要,所以对于《尚书》的研讨态度及方法,就成为构成不同学派(特别是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的主要依据,并且随着时代演进,学派间相互辨难,这就大大促进我国古代经学、史学等的发展。一部书能够影响整个中国古代学风,并引起历代人们研读的巨大兴趣,无出《尚书》其右者。

《尚书》各篇的撰写与编定时代不一,但可以看出,其编写者已经有了越来越自觉的史学意识。成书于殷周时代的《盘庚》及周初八诰,不仅史料价值最高,而且其记事、记言与写人都已粗具规模,行文述事亦很有逻辑。《盘庚》三篇除记载王诰辞以外,还以简略的语言记载了迁都的过程。《召诰》记载周营建东都雒邑事,开始就说:“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已经完整地记载了事情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多士》、《多方》两篇记载周公对于殷遗民和诸方国首领的诰辞,也都是先简略写事情原委,再写诰辞内容。而《洛诰》则将所述事情的时间地点记于文末,最后言“在十有二月,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指明这是周公摄政称王第七年十二月的事情。时代比殷盘周诰稍晚的《顾命》篇则以精炼的语言将武王逝世、周公摄政、还政成王繁琐杂乱的史事细节写得清清楚楚,还营造出静穆肃庄的王室大事的氛围。总之,《尚书》各篇在记事方面虽然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但已具备记事本末的雏形。此外,在史学语言的应用上,《尚书》诸篇也多独具匠心。虽然由于时代悬隔今天读起来有佶屈聱牙之感,但在当时却是十分生动的。

《尚书》不仅为后世人们认识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宝贵资料,而且其写作为后世史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今天研读《尚书》的时候,应当了解其成书源流,分辨今、古文《尚书》的不同。《伪古文尚书》的价值虽然远远赶不上今文《尚书》,但是它毕竟为时代较早的魏晋时代所编撰,其所依据的材料有不少现在已经见不到了,所以它也是有重要价值的篇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把《尚书》列为禁书,规定民间所藏的《尚书》均需烧毁。此后,引起了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争论。秦焚书时,济南有个名叫胜的博士伏生,他秘密地把《尚书》藏在宅中的墙壁间。汉初局势稳定之后,他从壁中取出藏书时,书已散乱不堪,只得28篇。伏生用这28篇的不全《尚书》,讲学于齐鲁之间。由于这些篇章是用当时的隶书写成的,故称为今文《尚书》。这部书被汉朝政府列于学官,据多数学者的考证,认为它是真的。

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范围,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并从孔宅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用蝌蚪文字(汉以前的大篆或籀文)写成的竹简,为古文《尚书》。当时的学者孔安国(孔子的后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书》互相校读了一遍,多出了16篇。这部古文《尚书》一直没有被汉朝所重视,也没有列于学官,又没有人传授。到王莽时才把这部古文《尚书》列于学官。到东汉时,才逐渐盛行,当时的大学者马融、郑玄等人并为它作注释,于是才盛行于世。但它与今文《尚书》相比较,还是不如今文《尚书》被人重视。

东晋元帝(司马睿)时,豫章内史梅赜曾经向朝廷献上25篇的古文《尚书》(它与汉代的古文《尚书》也不同),还有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东晋政府把它列于学官,影响较大,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到唐朝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经正义,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和陆德明写《经典释文》时,都是根据梅迹所献的这个本子。于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标准本,以后又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

到了南宋初年,朱熹等学者开始怀疑梅赜这部书,认为从文字看,不像周秦时的文词。到明清时,有更多的学者继续指责梅迹这部书。明梅鷟作《尚书考异》,清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清惠栋作《古文尚书考》,都认为梅赜的《尚书》为伪书。这一来,梅赜的古文《尚书》其真伪,便成定论。

由于汉朝时从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书》早已散失,东晋梅迹的古文《尚书》虽被认为是伪书,但它们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们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即今文《尚书》与梅氏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共58篇,即《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二篇。

《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权位继承情况。《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

《尚书》是难读的。司马迁写《史记》时,采用了《尚书》的材料,或录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运用了“以训诂代经文”的原则,把《尚书》的原文翻译了一遍,使先秦的古书,变成为汉代通行的语言文字。例如《尚书?尧典》中有“钦若昊天”的话,《史记?五帝本纪》便写为“敬顺昊天”。又如《尧典》中的“瞽子”,《五帝本纪》中改作“盲者”。所以我们可以把《尚书》和《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对照来读。

历代研究、注释《尚书》的着作很多,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本的《尚书正义》,由于它是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合编,其中真伪参半,我们必须予以分辨。即使是伪造的那一部分,也是出于魏晋人之手,对于研究《尚书》来说,也是有参考价值的。清代学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是比较好的注本,它吸收了清代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

近人曾运干的《尚书正读》和牟庭的《同文尚书》等,也可供我们参考。

《四库提要·尚书正义》

旧本题“汉孔安国传”,其书至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奏于朝。唐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为之疏,永徽四年长孙无忌等又加刊定。孔《传》之依托,自朱子以来递有论辩。至国朝阎若璩作《尚书古文疏证》,其事愈明。其灼然可据者:梅鷟《尚书考异》攻其注《禹贡》“瀍水出河南北山”一条、“积石山在金城西南羌中”一条,地名皆在安国后。朱彝尊《经义考》攻其注《书序》“东海驹骊、扶馀馯貊之属”一条,谓驹骊王朱蒙至汉元帝建昭二年始建国,安国武帝时人,亦不及见。若璩则攻其注《泰誓》“虽有周亲,不如仁人”与所注《论语》相反。又安国《传》有《汤誓》,而注《论语》“予小子履”一节乃以为《墨子》所引《汤誓》之文(案安国《论语》注今佚,此条乃何晏《集解》所引)。皆证佐分明,更无疑义。至若璩谓定从孔《传》,以孔颖达之故,则不尽然。考《汉书?艺文志叙》,《古文尚书》但称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立于学官,不云作《传》。而《经典释文叙录》乃称《艺文志》云安国献《尚书传》,遭巫蛊事,未立于学官,始增入一“传”字,以证实其事。又称今以孔氏为正,则定从孔《传》者乃陆德明,非自颖达。惟德明于《舜典》下注云:“孔氏《传》亡《舜典》一篇,时以王肃《注》颇类孔氏,故取王《注》从‘慎徽五典’以下为《舜典》,以续孔《传》。”又云:“‘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十二字,是姚方兴所上,孔氏《传》本无。阮孝绪《七录》亦云,方兴本或此下更有‘睿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异,聊出之,于王《注》无施也。”则开皇中虽增入此文,尚未增入孔《传》中,故德明云尔。今本二十八字当为颖达增入耳。梅赜之时,去古未远,其《传》实据王肃之《注》而附益以旧训,故《释文》称王肃亦注今文,所解大与古文相类,或肃私见孔《传》而秘之乎?此虽以末为本,未免倒置,亦足见其根据古义,非尽无稽矣。颖达之《疏》,晁公武《读书志》谓因梁费�《疏》广之。然颖达原《序》称为《正义》者蔡大宝、巢猗、费甝、顾彪、刘焯、刘炫六家,而以刘焯、刘炫最为详雅。其书实因二刘,非因费氏。公武或以《经典释文》所列义疏仅�一家,故云然欤?《朱子语录》谓“《五经》疏《周礼》最好,《诗》、《礼记》次之,《易》、《书》为下”,其言良允。然名物训故究赖之以有考,亦何可轻也!

Ⅵ 《观典籍》里的中国有感什么

《典籍里的中国》的读后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想法谈一谈,例如: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

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Ⅶ 尚书的影响

《尚书》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皇室文献,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法,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的,应该分别看待。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②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新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文告;史官纪录,意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这种古代的档案,想来很多,留下来的却很少。汉代传有《书序》,来历不详,也许是周、秦间人所作。有人说,孔子删《书》为百篇,每篇有序,说明作意。这却缺乏可信的证据。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倒是真的。那时代的《书》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无从知道。“书”原是纪录的意思③;大约那所谓“书”只是指当时留存着的一些古代的档案而言;那些档案恐怕还是一件件的,并未结集成书。成书也许是在汉人手里。那时候这些档案留存着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汉人便将它们编辑起来,改称《尚书》。“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④。“书”上加一“尚”字,无疑的是表示尊信的意味。至于《书》称为“经”,始于《荀子》⑤;只是到汉代才普遍罢了。
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秦始皇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并禁止民间私藏一切书。到汉惠帝时,才开了书禁;文帝接着更鼓励人民献书。书才渐渐见得着了。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⑥。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查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着这一些,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时他已九十多岁,不能远行到京师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从他学。伏生私人的教授,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书》流传开来。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文”写的,还是用秦篆写的,不得而知;他的学生却只用当时的隶书钞录流布。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今尚书》或《今文尚书》。汉武帝提倡儒学,立五经博士;宣帝时每经又都分家数立官,共立了十四博士,每一博士各有弟子若干人。每家有所谓“师法”或“家法”,从学者必须严守。这时候经学已成利禄的途径,治经学的自然就多起来了。《尚书》也立下欧阳(和伯)、大小夏侯(夏侯胜、夏侯建)三博士,都是伏生一派分出来的。当时去伏生已久,传经的儒者为使人尊信的缘故,竟有硬说《尚书》完整无缺的。他们说,二十九篇是取法天象的,一座北斗星加上二十八宿,不正是二十九吗⑦!这二十九篇,东汉经学大师马融、郑玄都给作过注;可是那些注如今亡失殆尽了。
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去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这些经传都是用“古文”写的;所谓“古文”,其实只是晚周民间别体字。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子的后人孔安国。安国加以整理,发见其中的《书》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这称为《古文尚书》。武帝时,安国将这部书献上去。因为语言和字体的两重困难,一时竟无人能通读那些“逸书”,所以便一直压在皇家图书馆里。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先后领校皇家藏书。刘向开始用《古文尚书》校勘今文本子,校出今文脱简及异文各若干。哀帝时,刘歆想将《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及《古文尚书》立博士;这些都是所谓“古文”经典。当时的五经博士不以为然,刘歆写了长信和他们争辩⑧。这便是后来所谓的今古之争。
今古文字之争是西汉经学一大史迹。所争的虽然只在几种经书,他们却以为关系孔子之道即古代圣帝明王之道甚大。“道”其实也是幌子,骨子里所争的还在禄位与声势;当时今古文派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不过两派的学风确也有不同处。大致今文派继承先秦诸子的风气,“思以其道易天下”⑨,所以主张通经致用。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古文派不重哲学而重历史,他们要负起保存和传布文献的责任;所留心的是在章句、训诂、典礼、名物之间。他们各得了孔子的一端,各有偏畸的地方。到了东汉,书籍流传渐多,民间私学日盛。私学压倒了官学,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学者也以兼通为贵,不再专主一家。但是这时候“古文”经典中《逸礼》即《礼》古经已经亡佚,《尚书》之学,也不昌盛。
东汉初,杜林曾在西州(今新疆境)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非常宝爱,流离兵乱中,老是随身带着。他是怕“《古文尚书》学”会绝传,所以这般珍惜。当时经师贾逵、马融、郑玄都给那一卷《古文尚书》作注,从此《古文尚书》才显于世⑩。原来“《古文尚书》学”直到贾逵才直正开始;从前是没有什么师说的。而杜林所得只一卷,决不如孔壁所出的多。学者竟爱重到那般地步。大约孔安国献的那部《古文尚书》,一直埋没在皇家图书馆里,民间也始终没有盛行,经过西汉末年的兵乱,便无声无息的亡佚了罢。杜林的那一卷,虽经诸大师作注,却也没传到后世;这许又是三国兵乱的缘故。《古文尚书》的运气真够坏的,不但没有能够露头角,还一而再地遭到了些冒名顶替的事儿。这在西汉就有。汉成帝时,因孔安国所献的《古文尚书》无人通晓,下诏征求能够通晓的人。东莱有个张霸,不知孔壁的书还在,便根据《书序》,将伏生二十九篇分为数十,作为中段,又采《左氏传》及《书序》所说,补作首尾,共成《古文尚书百二篇》。每篇都很简短,文意又浅陋。他将这伪书献上去。成帝教用皇家图书馆藏着的孔壁《尚书》对看,结果完全不是。成帝便将张霸投入狱中,却还存着他的书,并且听它流传世间。后来张霸的再传弟子樊并谋反,朝廷才将那书毁废;这第一部伪《古文尚书》就从此失传了。
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王肃,是个博学而有野心的人。他伪作了《孔子家语》、《孔丛子》⑾,又伪作了一部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他是个聪明人,伪造这部《古文尚书》孔传,是很费了一番心思的。他采辑群籍中所引“逸书”,以及历代嘉言,改头换面,巧为联缀,成功了这部书。他是参照汉儒的成法,先将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增多二十五篇,共五十八篇⑿,以合于东汉儒者如桓谭、班固所记的《古文尚书》篇数。所增各篇,用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的格言。这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专崇儒学以来的正统思想,所谓大经、大法,足以取信于人。只看宋以来儒者所口诵心维的“十六字心传”⒀,正是他伪作的《大禹谟》里,便见出这部伪书影响之大。其实《尚书》里的主要思想,该是“鬼治主义”,像《盘庚》等篇所表现的。“原来西周以前,君主即教主,可以唯所欲为,不受什么政治道德的约束。逢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帝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这叫做“鬼治主义”。“西周以后,因疆域的开拓,交通的便利,财富的增加,文化大为开方。自孔子以至荀卿、韩非,他们的政治学说都是建筑在人性上面。尤其是儒家,把人性扩张得极大。他们觉得良好的政治只在诚信的感应;只要君主的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用不着威力和鬼神的压迫。”这叫作“德治主义”⒁。看古代的档案,包含着“鬼治主义”思想的,自然比包含着“德治主义”思想的可信得多。但是王肃的时代早已是“德治主义”的时代;他的伪书所以专从这里下手。他果然成功了。只是词旨坦明,毫无诘屈聱牙之处,却不免露出了马脚。
晋武帝时候,孔安国的《古文尚书》曾立过博士⒂;这《古文尚书》大概就是王肃伪造的。王肃是武帝的外祖父,当时即使有怀疑的人,也不敢说话。可是后来经过怀帝永嘉之乱,这部伪书也散失了,知道的人很少。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发现了它,便拿来献给朝廷。这时候伪《古文尚书》孔传便和马、郑注的《尚书》并行起来。大约北方的学者还是信马、郑的多,南方的学者却是信伪孔的多。等到隋统一了天下,南学压倒北学,马、郑《尚书》,习者渐少。唐太宗时,因章句繁杂,诏令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高宗永徽四年(西元653年),颁行天下,考试必用此本。《正义》居了标准的官书,经学从此大统一。那《尚书正义》用的便是伪《古文尚书》孔传。伪孔定于一尊,马、郑便没人理睬了;日子一久,自然就残缺了,宋以来差不多就算亡了。伪《古文尚书》孔传如此这般冒名顶替了一千年,直到清初的时候。
这一千年中间,却也有怀疑伪《古文尚书》孔传的人。南宋的吴棫首先发难。他有《书裨传》十三卷⒃,可惜不传了。朱子因孔安国的“古文”字句皆完整,又平顺易读,也觉得可疑⒄。但是他们似乎都还没有去找出确切的证据。至少朱子还不免疑信参半;他还采取伪《大禹谟》里“人心”、“道心”的话解释四书,建立道统呢。元代的吴澄才断然的将伏生今文从伪古文分出;他的《尚书纂言》只注解今文,将伪古文除外。明代梅鷟着《尚书考异》,更力排伪孔,并找出了相当的证据。但是严密钩稽决疑定谳的人,还得等待清代的学者。这里该提出三个可尊敬的名字。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着《尚书古文疏证》,第二是惠栋,着《古文尚书考》;两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着《尚书馀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找出来。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这以后等着动手的,便是搜辑汉人的伏生《尚书》说和马、郑注。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不过所能作到的,也只是抱残守缺的工作罢了。伏生《尚书》从千年迷雾中重露出真面目,清代诸大师的功绩是不朽的。但二十九篇固是真本,其中也还应该分别看待。照近人的意见,《周书》大都是当时史官所记,只有一、二篇像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商书》究竟是当时史官所记,还是周史官追记,尚在然疑之间。《虞、夏书》大约是战国末年人托古之作,只《甘誓》那一篇许是后代史官追记的。如此看来,《今文尚书》里便也有了真伪之分了。
文中注释
①“雅言”:标准的言语。见《论语·述而》。
②《说文》言部:“谟,议谋也”。
③《说文》书部:“书,着也。”按:汉朝时出现“汉字”一词。秦及秦以前,相当于“汉字”的词是“书”、“书契”。“尚书”的“书”,指“文字”、“文字记录”。
④《论衡·正说篇》。
⑤《劝学篇》。
⑥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伏生名胜,《伏氏碑》云。”
⑦《论衡·正说篇》。
⑧《汉书》本传。
⑨语见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
⑩《后汉书·杨伦传》。
⑾《家语》托名孔安国,《孔丛子》托名孔鲋。
⑿桓谭《新论》作五十八,《汉书·艺文志》自注作五十七。
⒀见真德秀《大学衍义》。所谓十六字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伪《大禹谟》里,是舜对禹的话。
⒁以上引顾颉刚《盘庚中篇今译》(《古史辩》第二册)。
⒂《晋书·荀崧传》。
⒃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四。
⒄见《朱子语类》七十八。
(朱自清《经典常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Ⅷ 《尚书》为什么被奉为古代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

《尚书》,又称《书经》、《书》,我国 最古老的一部史书,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 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 料。后被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哲学经^ 典,成为历代帝王教科书,还是贵族子弟文 和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关于此书 ! 的作者及成书时间目前无定论,相传是孔 S 子由编订的,目的是将此书作为教授弟子 的教材,但今人对此说法颇有争议。


所谓的古文《尚书》是西汉景帝时的鲁恭王毁坏孔子旧宅时,无意间在墙壁中 发现的。这部《尚书》是用“古文”写成 的。今、古文《尚书》在篇数、字数、经 学解释等方面有所不同。

Ⅸ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这部着作有着怎样的意义

《尚书》,字面意思是“远古之书”或“高贵的书”,原称《书经》,也能单称之为《书》。它是国内最历史悠久的一部史籍,在其中储存了多个殷周时期的历史时间文档和初始原材料。《尚书》是第一部用文本记述的中国上古史。古代人“尚”与“上”通用性,“书”原先便是史。上古时候,史为懂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因为这一部书所记述的是远古的史事,因此叫做《尚书》。它在其中含有的文体活动十分复杂,里边有正儿八百的历史数据,也是有王、重臣、知名人士的人物传记、采访和发言稿,乃至也有当然课程中的毕业论文和专业书籍,总而言之是一切有价值的古时候材料的集部。

今存于《十三经注疏》的《古文尚书》有58篇,在其中的33篇与汉朝传本文本大多同样(仅有极少数章节的合分、命名不一样),此外25篇是晋代人的伪作。草窗孙星衍作《尚书今古文注疏》,普遍吸取先人考订成效,革除25篇伪作,将书目再次厘定为29卷,大多修复了汉朝《尚书》传本。

Ⅹ 撒贝宁与秦朝博士共读《尚书》,为何这本书值得人反复品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于现在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教育是为自己以后良好的发展做准备,而然有些人认为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以前的中国,对于《尚书》这本书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但是这里面可以看到以前人们的思想倾向。所以说这是一本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以前中国的一本书。

《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撒贝宁于秦朝博士共读《尚书》,为什么他们不一起读别的书,就选择《尚书》呢?就是因为《尚书》是我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而且本书结构是比较完整的,有一定的层次。在这本书当中我们就是可以看见它有自己的文字特色还是比较适合品读的。

上面不仅仅是讲述了古代的一些事情,在这里面更重要的是里面反映的思想,所以说这本书是值得人反复品读的。

阅读全文

与尚书为什么能成为文化元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4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6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