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化资本的作用机理
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企业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因果关系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时刻刻与环境相联系并相互影响。企业从环境中吸收能量、资源和信息,通过有目的地分配和调整,再输出环境,形成环境与企业的组织系统。因此。研究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还要从系统论的角度考虑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影响。
首先,企业内部的文化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内核,企业内部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三个层次的文化要素,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企业文化力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企业的文化资本。而这三个层次的文化因素中,深层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其次,在现代企业理论看来,企业行为是所有企业成员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的结果,企业被认为是一种“关系契约” 的网络,企业利益为“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s)按照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共同分享。企业经营理念的“最大化利益原则” 要考虑经济效益(利润最大化)、社会效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效益(人与环境的和谐)的统一。或者说,企业的发展受到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模式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传统的社会结构之中。
再者,“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深入人心,它包含环境与发展和谐共生的内涵,由此我们提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Ecological Ethics)。企业生态伦理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环境问题,它以价值理念的形式来影响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这一作用机理可用下图1来进行描述: 在企业三个层次的文化中,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和维系着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构成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制度文化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制度(enterprise system)在一个国家的微观经济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主体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者说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过渡,可以说是文化的过渡,观念的过渡。要造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必须与传统的自然经济、计划观念彻底决裂,必须对建立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理念进行坚决地改造,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公司制度文化。制度是形,文化是神,形神兼备是企业长寿的保障。具体来说,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子系统、一个层面,它是指在企业运行中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为所有f或大多数)成员接受或共同享的制度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或者说,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规则层面和秩序系统。它包括制度信念、制度伦理和制度价值观等。其中,企业制度文化的核心是制度伦理。就企业制度文化的层次而言,可分为根本制度文化、具体制度文化和规章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在企业文化中,企业制度文化是人与物、人与制度的结合点,既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成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构成,即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正是由于制度文化的这种中介的固定、传递功能,它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和维系着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构成的整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制度文化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发挥着决定,陛的作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企业的创新动力来源于企业家群体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的核心, 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属于高层次的企业文化范畴。企业家精神涵盖了企业家能力, 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家精神是比企业家能力更加稀缺的资源,对企业发展作用也更大。企业家精神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被激发出来,其中制度安排是最重要的原因。
企业家及其创新行为在经济组织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主要在于他们对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行为具有决定 陛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直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存能力大大增强,体现在企业内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带来的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对外部竞争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的提高。
具体地讲,企业家的创新功能影响企业发展的途径有:
第一,创新活动使企业能够领先一步。不论是成本、技术或是组织体系方面的领先使企业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 其后的竞争对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追赶;
第二, 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知识、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软性生产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从集权到分权、从U型到H型到M型组织结构。都是企业创新的结果,实现了对资源的更有效的整合;
第三, 创新使得企业的适应能力提高。创新并不仅仅是企业根本的、全面的革新,企业的适应性调整也是一种创新。调整后的企业能更适应竞争环境的要求, 有了一个更高的发展起点。为企业的后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四,创新造成产品的差异化,创造出出奇制胜的机会。创新使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众不同,这种差异化优势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正如德鲁克所说,“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创造一种新的市场。” 学者们还预言,大量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物质保证。而企业家精神的复苏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精神准备和支持,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复苏将在下个世纪创造更多的新企业,促进经济的持续繁荣。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的集合。芮明杰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够不断创新并使之成功的内在特质。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能力的支撑。创新文化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及创新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创新的物质文化环境等内容。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如图2所示。 近来的研究表明,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与它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相关联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度的信任感是稀缺的经济资源,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影响着企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一般地说, 可以将企业的人际资本划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人际资本两个部分。企业的内部人际资本指的是企业内部存在的、有利于推动企业成员信任与合作、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网络。具体包括存在于员工之间的、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管理者之间的和各部门之间的人际资本。企业的外部人际资本指的是企业外部存在的、有助于企业摄取各种稀缺资源的人际关系网络。它包括企业的纵向联系(企业与上级领导机关、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下属企业、部门间的联系)和横向联系(企业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之间的联系)。
从内部来看, 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企业效率的真正来源是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而企业成员间具有良好、密切、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则必然有利于增强组织整体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或“队的忠诚”,从而普遍地提高组织成员在合作中的积极,陛。企业成员之间的忠诚信任关系提高了企业内部人员间相互熟悉和相互信任的程度,也即积累了人际资本,从而降低了后续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同时,简化了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降低了制度执行成本。保持企业员工的稳定,减少人事上的纠纷。这种约束力量还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性, 克服“搭便车” 成为,解决委托代理成本,降低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从外部来看,存在的各种良好的人际资本同样也可以节约市场交易中的成本。广泛的企业外部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发挥信息收集和传递功能。为企业获取机会利益(它是指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经济主体利用相对信息优势所提供的机会而获得的经济净收益)提供有利条件,克服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所带来的机会利益损失。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人际关系往往能够提供一种信任机制。使经济交易融入一些情感因素,为“关系网” 内成员间的合作、获取更大的机会利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外部人际关系资本有利于企业摄取参与竞争所需的各种稀缺资源和争取更多的经营项目,如某个业主只需要掌握单一生产环节的加工技术,并通过人际关系网络的支持,不必需要太多的资金就可以设厂创业。这就大大加速了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熟人之间的交易也因相互之间的信任、长期合作而节省讨价还价、契约制订和执行费用。企业外部的人际资本对于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总之、企业人际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约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我们用图3来说明这一作用过程: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 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就是获得最大化利润,衡量企业发展的标准是经济效益。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对传统的经济增长观提出了挑战。现代经济理论则认为,企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自然环境的诸种力量的平衡。不考虑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经济增长和自由贸易是不会持久的;企业生产从滥用资源和排放废物中得到好处而把坏处转嫁给社会是不公平的。在企业经营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 企业经营理念的“利润最大化” 应转变为“利益最大化”, 即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从生态伦理出发,企业发展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企业经营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时时刻刻与环境相联系并相互影响。企业从环境中吸收能量、资源和信息,通过有目的的分配和调整,再输出环境, 形成环境与企业的组织系统。恩格斯说过。劳动不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向劳动提供材料,而劳动则把材料变成财富。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因此,正确处理好企业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和谐的生态伦理。是促进社会和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即在不损害社会利益、后代利益、生命和自然界利益的前提下,谋取企业利润。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企业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能持续地取得物质和精神成果。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全球性的资源危机与生态破坏等严峻的环境问题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做到物质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协调发展。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既重视让会经济发展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时代”。人们渴望消费安全卫生的产品,享受舒适温馨的服务,拥有清洁宽敞的工作环境,对随意排放废弃物、乱砍乱伐森林资源等各种破坏生态伦理的企业经营行为予以抵制和谴责,并到一定程度时采取法律的制裁措施。建立和谐的生态伦理还可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过去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促使企业由粗放型经营转变为集约型经营,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关系中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永保企业的活力,维系企业的竞争力。
维基网络,自由的网络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文化资本(le capital culturel)是一种已被广为接受的社会学概念,由皮耶·布迪厄首先提出。布迪厄和让–克洛德·帕斯隆于《文化再制与社会再制》一书中首次使用到了此一名词。在本书中,他试图去说明法国在1960年代间教育支出的不同。之后经过了再次地阐述和发展之后,文化资本在《资本的形式(The Forms of Capital)》中被指为另一个形式的资本,并在《国家贵族(The State Nobility)》中被指为较高等的教育。对于布迪厄来说,资本在一个交易系统中扮演着一种社会关系,而且这一词并延伸至指所有不论是物质性的或是象征性的商品,那些商品是稀有的且在特定的社会组成之下是值得去追寻的。而文化资本即是指包含了可以赋予权力和地位的累积文化知识的一种社会关系。[1] 目录 [隐藏] 1和其他类型的资本之间的关系2文化资本的类型3和布迪厄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4参考文献5另见6相关阅读
㈡ 如何掌握权力
这个你首先得弄清楚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什么。我试图从“资本”的角度给出一种答案:权力的产生和多少取决于你所掌握资本的性质和数量,所谓资本,马克思的定义是“可以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这样几种: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经济资本向权力的转化是最常见的,“卖官鬻爵”就是典型;文化资本包括两方面,一是你的文化素养和能力,二是其制度化的表现形式——学历和学位;社会资本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就是你所掌握的社会关系网,在中国的人情社会中,这一点尤其重要;符号资本是最为隐匿的,其在传媒、广告等之中大量存在,于无形中取得一种实际的操纵权力。四种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当然转化的具体形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任一方面的积累都有利于权力的实现。当然,资本只是一个基础,要实现其向权力的实际转化还是需要一些策略的。
㈢ 试述文化资本、教育与象征权力的关系
整个资本和教育之间象征着权利的关系,是权力之间的交替,以及权力之间的金钱的流动
㈣ 文化资本:当文化成为一种资本时,如何影响着我们!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很多的文章中看到一个词语“文化资本”,文化和资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他们在教育这个场域中又有着怎样的生产途径。
来谈及文化资本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历史追溯。文化在最初并不是作为一种资本而存在,从着名社会学家孔德把资本的概念引入进文化之中,才使文化成为一种资本的概念,他提到:“资本来源于劳动,来源于人类能生产出超出其消费所需的产品的能力,来源于这些剩余产品中一部分的耐久性,这些耐久性使得它们可以世代相传和不断积累,而这就是人类学所谓的“文化”, 这种“积累”的存在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一种文化上的资本,这就是文化资本概念的最初开端。关于资本的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解释和分析,但文化资本处于一种社会学的环境视角中,在这个方面,真正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着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也是由于他,文化资本在学界成为了一种用语,在教育领域也引起了长久的争论与研究。
作为当代着名的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研究教育问题、文化消费问题和社会阶层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资本理论,在文化资本的发展历史中,布迪厄的研究使得文化资本这个概念得到了学界极大的重视。布迪厄第一次提出文化资本理论是在一九八六年的《资本的形式》一文中,文化资本这个理论范畴的提出是对传统资本概念的一种突破,是对资本的概念进行抽象化而得出的。从本质方面来看,文化资本是属于具体化的文化资源,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产生了具体化的文化资源,现存的世界是通过人的劳动积累而成的。布迪厄透彻的认识到了这些情况,认为劳动的积累形成的现实的文化世界。积累是社会的存在原因,才能够把资本的概念到引入文化积累,布迪厄在《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一文中给“资本”下的定义是:“资本是积累的(以物化的形式或‘具体化’的、‘肉身化’的形式)劳动,当这种劳动在私人性即排他性的基础上被行动者或行动者小团体占有时,这种劳动就使得他们能够以具体化的或活劳动的形式占有社会资源”。通过从马克思的异化学说那里得到启发,布尔迪厄也认为,资本能够通过一些特定的条件异化成一种统治力量,迫使人们遵从资本的规则,“资本是处于客体或主体的结构中的力量,它也是一种强调社会世界的内在规律的原则”。布迪厄认为资本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互之间能够转化,并且把三种资本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状态称之为符号资本。
那么,文化资本有何存在形式,布尔迪厄认为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具体化的形式,“即采取了我们称之为文化、教育、修养的形式,它预先假定了一种具化、实体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因为包含了劳动力的变化和同化,所以极费时间,因此它们的获得必须由投资者来亲力亲为,衡量文化资本最为精确的途径,就是获取收益所需的时间的长度作为其衡量标准”;二是客观化的形式,客观化形式的文化资本一大特征就是能够具有传承性,“在物质和信息中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如文学、绘画、纪念碑、器械等,在物质性方而是可以传承的”,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最常见的就是文化产品。三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最明显的就是教育文凭,在布迪厄的《国家精英》就分析了这种学生通过进入名牌大学和培养群体精神获得的学术资格,他认为学术资格“是官方认可的、合法化的能力,它和简单的文化资本之间确立了一种根本的差别,那种简单的文化资本则需要不断去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在此情况下,可以清楚地看到体制性权力、自我表达的权力和捍卫信仰的权力的魔力,一言以蔽之,看到强迫他人接受‘社会公认性’的权力”( 布尔迪厄着,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在这三种具体的形式中,再将其纳入到教育的领域中进行探讨,得出了结论是让人震惊的。拥有更多资源的学生能够在家庭和社会中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比如较为良好的经济基础能够提供较多的文化产品。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文化和修养。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这部分人能够就读精英大学的比例更大。换布尔迪厄的话说,就是不同阶层的家庭在文化资本的影响下,实现了教育系统中文化的再生产,不同群体的学生再生产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保持着父辈阶层的原貌,这是一种隐藏在教育系统中的不公平。也是由于如此,布尔迪厄也就成为了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站在批判的角度来看待当前的教育。虽然,这个理论提出后受到诸多的批评,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理论,这个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理论,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用来观察教育的视角,很多人也因此借助这个理论在学术上收获颇丰。回到理论的提出者布尔迪尔来说,是很让敬佩的,作为一个从家庭出身并不良好的学生,一步一步进入到法国的巴黎高师就读,在其着作《国家精英》这本书中就是这种高师的经历和观察让他更加的了解那个社会,他的这种人生经历使他一直与法国的学术界顶端和上层社会保持一种警惕,对社会保持一种批评。但很巧妙的是他最后也成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站在了学术界的链条顶端。他个人的这种批判视角落在了教育的不公平、社会的不公平,比如着作《文化再生产》《实践理性》,当然还有一本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风格之间的不同而导致的人群的区分的《区分》着作。
透过其文化资本理论,能够解释诸多的教育问题。比如经济条件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所有的人都想就读最好的大学?文凭真的重要吗?个人的风格和思维与未来的所处的阶层究竟有多大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思考。拿文凭来说,这是属于布尔迪厄所说的制度性质的文化资本,依靠的这个文凭说明了这个人有能力获得这个文凭,是一种证明方式;在学校中,认识了诸多同样具有这样文凭的人,这是一种资源优势;能够就读这类学校,家庭付出或者条件大多数不会太差,这是一种家庭优势。多方面来看,这种文化资本就构成了一种竞争力。我之前看过一本关于大学生入学情况变化的书籍,以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为例,分析了近三十年新生入学数据的变化。从总的来看,他们的这项研究是比较尴尬的,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和经历得出了结论并不是很让人感兴趣。他们也分析了学生的家庭来源的变化,也就是之后,才会经常说清华北大的农村学生比例在下降,然后才会有什么农村地区专项计划,这也算是一种贡献。
其实,从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来看,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这种理论,而是一种批判的方法,看待教育问题要有批判的观点。特别是作为教育研究者来说,只有站在批判的视角才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种批评并不是诋毁也不是谩骂,而是一种对问题的发现和思考。很多人不喜欢听到批判这个词语,一方面这个词语很有文革遗风,仿佛像是动不动就批判谁;另一方面谁都不愿意听到自己被批判,教育管理者不希望自己的措施被批判,教育研究者不希望自己的理论被批判,甚至学生也不想听到有人说自己的错误。所以,只能够是形成批判的思维,换一个让人舒服的词语去提出问题,这也体现了学术界风气的狐狸气质与圆滑。虚实之间,究竟有没有批评的话语需要自己去领悟。
㈤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方式有哪些
按照布迪厄的观点,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文化资本就是文化资源积累的结果,这种积累的劳动能给行动者带来潜在的收益。身体化文化资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生活工作经验获取;客观化文化资本是通过市场交换获取;体制化文化资本是国家政策取向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