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作文
在我国传统节日里,我“遥望”古代诗句而感慨。传统文化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已转化成了一串串饮食文化的符码,为我品尝中华“小吃”划定了时间表,我津津有味的咀嚼着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察觉得到它的存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我知道吃汤圆的时候又到了。“汤圆呢?今天可是元宵节啊!”餐桌上的面包既让我惊讶又让我纳闷。汤圆汤圆,就是一大家子人要团团圆圆的意思。传统文化在不同的节日里,用不同的东西告诉我们。它没有消失,就像大家春节一家要团聚在一起,吃着年饭。不同的人用它们不同的眼光看待它,它的重要性也随之改变。传统文化不仅是流动时间的凝固剂,更是民族个性的烙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个性情感,仿佛群体无意识般地充实着传统文化。内敛含蓄,善良仁义,乐观信赖,天人合一……这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一路走来,不同时代的人们赋予了它不同的形式,有的至今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已湮没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而现在的我们,尽管奋力追溯着一切传统文化的习俗,争相效仿,但同时并存的,却是日渐冷漠的人情,有的人可以为了工作利益而挤压出更多的时间,却从不为自己的亲友,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心灵留一点空间。渐渐地,他们看
② 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作文250字
(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三个方面(1)中国的文字艺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即独特性)
(2)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文化各有特色又互相交融。(即地域性)
(3)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即民族性)
(二)(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除了它的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外,还得益于中化文化我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以,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当中。
shaorunjia2001真心为您解答~~
~亲,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如果我做错了欢迎大家指出我的错误,毕竟我不是万能的】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好评和采纳后重新另外起一题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祝共同进步!
③ 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以什么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更重要
作者:吴国武
八九十年代:碰撞与融合
80年代:“全盘西化”抑或“中体西用”是当时最重要的两种主张和做法。
改革开放伊始,社会各界都开始重新寻找中国文化的崛起之路。从官方层面来看,建国以来的大批判大体改弦易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综合创新论”有相当的影响力。但从思想界的总体情况来看,“全盘西化”抑或“中体西用”是当时最重要的两种主张和做法。李泽厚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后记中说:“一种意见要求彻底打碎传统,全盘输入西方文化以改造民族;另一种希望在打碎中有所保存和继承。”
学界多认为,这种情况类似于“五四”时期。其实不然,因为那时的传统文化很有影响,西方文化如潮袭来。而此时的中国,传统早已肢解隐去,西方对我们来说也是陌生的。当时,“全盘西化”论者引介了西方的思想理论和生活方式,使全社会耳目一新。然而,这种拿来主义往往将西方视为现代化的惟一模式,在对待传统文化上采取了与“文革”中破“四旧”相似的路数。“中体西用”论者在小心翼翼地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从封建帽子中剥离出来的同时,有意识地开始了学术研究,一些隐退的传统习俗也在恢复之中。可惜的是,他们对现代化的思考还不够深入。至于“综合创新”论者,大体延续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主流话语,只是比以前态度较为平和、做法较为务实。
有人将80年代的思想文化界分为三个阵营,一个是《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一个是《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会,一个是“中国文化书院”。其中,后者被当作“中体西用”论的代表。实际并非如此,虽然这个1984年成立的书院由梁漱溟、冯友兰等先生牵头,但是当时讲传统文化既不封闭也不偏执,而是心胸宽广、视野开阔。以这个书院的宗旨来说,他们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继承和阐扬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对海外文化的介绍、研究以及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水平,并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据乐黛云先生的回忆,这个书院授课还涉及像比较文学在内的许多现代学科。
90年代:知识界对于学术思想介入社会的方式和手段有了新的认识,80年代的激情必然会有转变。但这并不是学术、思想之分离,而是多元化、深层次思考的结果。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一些新的具体问题与“全盘西化”、“中体西用”、“综合创新”等主张之间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迫使社会各界重新思考并加以回应。于是,很多人开始对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学理化趋势明显。对于这个变化,李泽厚先生以“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来解释,但是这种概括并不准确。就传统文化研究而言,考据、义理都很盛,大规模的古籍整理、文化遗存发掘保护渐次展开,思想史的研究不断深入,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逐步引入。当然,知识界对于学术思想介入社会的方式和手段有了新的认识,80年代的激情必然会有转变。但这并不是学术、思想之分离,而是多元化、深层次思考的结果。对于李先生的议论,社会各界都有回应,但大多未能跳出学术、思想二分的暗示。比如,王元化先生提出“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之说。其实,这些都是对90年代、对学术思想本身的误解。
90年代初,“全盘西化”论者和热衷于政治的人大体沉寂,学术史研究、国学研究得到提倡,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事。有人举出四个有影响的刊物,《读书》、《学人》和《国学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杂志。前二者,比较从广泛意义上总结我们传统,后二者则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上,同时也有一些丛书问世。虽然大家也有争议,但大多是比较理性地就事论事,没有明显的一边倒倾向,只有所谓“自由主义”、“新左派”例外。由于致力于具体问题的讨论,“全盘西化”、“中体西用”、“综合创新”等几种意见的正面冲突不是太多。许多人正是在学科壁垒、范式差异中重建各种意见的基础,回应生活习俗、社会文化的变化。
以倡言“国学”为例。1992年,张岱年先生在《国学丛书序》中说:“国学是本国学术之意,这是我们所用的名词,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学术,就不能称之为国学了。西方称研究中国的学问为Sinology,一般译为汉学,现在亦译为中国学。在某些西方人的心目中,所谓Sinology不过是对于中国历史陈迹的研究,把中国学术看作历史博物馆中的陈列品。事实上,中国学术源远流长,其中一部分固然已经过时了,但是仍有一部分具有充沛的生命力。中国学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具有历久常新的精湛内容。”此言明确将国学与汉学区分开来,成为后来知识界分化的潜在因素。同样是1992年,袁行霈先生在“《国学研究》第二卷出版座谈会”上又标明“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的立场。很显然,这里的国学不排斥汉学,有一定的兼容性。
值得注意的是,季羡林先生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反复表达西方文明衰落、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兴盛之意,包括他在《东方》杂志中所强调的“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这种主张在世纪之交掀起了大波澜,新一轮的“传统文化热”如日中天,“文化输出”论也紧随其后。
传统文化热有进一步升温之势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有进一步升温之势,原先的传统文化倡导者、批评者也已分化。在官方层面,有人将其与弘扬民族精神、强调中国特色联系在一起,甚至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特色、意识形态特点。各级政府支持的中华民族先祖祭祀活动,有关政府组织发起的优秀道德文化重建,教育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声,等等。同时,在政府政策的引导鼓舞、经济条件的大大改善、社会生活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民间也掀起新一波的“传统文化热”。
与过去不同,这一波热潮中有媒体的参与、商业的介入,人文精神与社会行为兼具,正好体现其复杂性。当然也有反对者,或以五四新文化为基准,或以全球化为指标,阐述自己的见解,甚至试图力挽狂澜。
“传统热”:拓展传统文化的外延,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汉族的和少数民族的文化纳入进来,使传统文化的内涵更为精深,是值得称道的。然而,这样做不免忽视了对文化核心价值的挖掘和创造性转换。
如果说,过去立足点在中西文化差异上看待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那么如今的社会各界力求在融入全球化与保持民族性的平衡中寻找传统文化的新位置,普通大众也感受到了重塑民族形象的要求。
2004年,一些学者发表所谓《甲申文化宣言》,将传统文化扩展,以中华文化的名义出现,主张文明的多样性,也强调传统文化的益处。他们提出:“华夏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至今仍是全体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情感纽带和身份认同。”对于文化的推广也有明确的表述,即:“捍卫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异质文明;保护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实现公平的多种文化形态的表达与传播;推行公民教育,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文化、道德教育,以及激励国家、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当然,此宣言一出,有反对也有赞同。一些赞同者试图将其拉回到建设主流文化中来,反对者则视其为维护政权的文化策略。
平心而论,拓展传统文化的外延,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汉族的和少数民族的文化纳入进来,使传统文化的内涵更为精深,是值得称道的。然而,不免忽视了对文化核心价值的挖掘和创造性转换。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避开了中西文化的对立,提炼出传统文化中有普世价值的东西,也是值得称道的。然而,这种传播和交流难以具体化,或者在具体化中会遇到许多绕不开的问题。
“国学热”:本身没什么不对,关键是社会各界人士应该有不同的角色。学者应该提供更多的材料,提出更多有价值的观点,而不是唯“国学”独尊。媒体、大众以及社会团体似乎也有调整的空间。
从90年代起,“国学热”便一直延续。我们知道,要解决一国的问题,“因地制宜”是关键。传统文化要转型,也必须充分研究、挖掘和利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国学热”也就成了势之必然。
然而,新世纪的“国学热”跟过去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国学的传播逐渐走向体制内。有些大学在过去国学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推进“国学”成为学科、成为学位;也有些大学创办应用型的国学培训班,将民间兴趣纳入到高等学校社会教育的一部分。甚至,一些中小学也开始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国学教育。第二,国学的传播逐渐走向媒体化。在图书出版的基础上,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大规模地介入到国学研究和推广上。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如央视《百家讲坛》非常火热,可与流行文化相媲美,中国古代史、古代典籍一时间成为时尚,也造就了所谓明星。第三,学术界内部对国学的认识也有分化。以往的国学热,实际只是传统热的升华。如今的国学热有更多的本位立场,很多学者极力鼓吹这种立场,也有部分学者则稍显超脱,并渐渐从“国学”疏离出来。
有人将国学视为“国将不国之学”,此种总结虽然对当前“国学热”有警示作用,但其依据还是有点似是而非。从近代史来讲,“国学”的提法本身确是对西方的回应,然而学术回应毕竟不能等同于政治。同时也要历史地看待这种回应,因为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符号,不必拘泥于文字。其实,“国学热”本身没什么不对,关键是社会各界人士应该有不同的角色。学者应该提供更多的材料,提出更多有价值的观点,而不是唯“国学”独尊。媒体、大众以及社会团体似乎也有调整的空间。
“儒学热”:有人有意无意地将“国学”窄化为“儒学”,标举“儒学”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然而,各家理解的“儒学”又不尽相同,于是出现了各占山头、自立门派的情况。
讨论传统文化,必然要涉及儒学。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有人有意无意地将“国学”窄化为“儒学”,标举“儒学”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然而,各家理解的“儒学”又不尽相同,于是出现了各站山头、自立门派的情况。一些机构像国际儒学联合会、孔子基金会渐次成立,与儒学有关的刊物、丛书也纷纷出版,于是乎儒学也热了起来。本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倡导编《儒藏》,像北大、人大、川大等高校各有自己的《儒藏》编纂,试图树立儒家在儒释道三家中的主导地位。这些都是所谓儒学复兴之中的表现。
由于各家理解的差异,“儒学热”中又有好几个群体。最先是宋明理学式儒学,很多学者参与其中。这一群体从80年代渐起,90年代成为当时儒学热的主流。他们自许继承现代新儒家,用西方哲学和比较文化来接续所谓“道统”。然后是综合型儒学,即所谓广义的儒家。李泽厚先生曾对“儒学”有一个宽泛的定义,如此一来所有儒学的同情者均可纳入其中。但是这个群体比较松散,实际上并不成派系。较晚出现的是政治型儒学,多是一些热衷政治的人。这一群体,是随着儒教之争而来的,2005年就开过一个“儒教学术研讨会”。他们试图建立自己的政治理论,有人强调要重建儒教,也有人提出儒家社会主义。这一群体与“尊孔读经热”的兴起息息相关。
“尊孔读经热”:“尊孔读经”本来就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中必定会反复出现的情况。其本意可能是追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但其结果只会带来狭隘和排他性,蒙昧主义的盛行反而不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伴随“儒学热”而来的,便是尊孔、读经。如果说“儒学热”的学理色彩较浓的话,尊孔热则有信仰的指向,至于读经问题则较复杂。
“尊孔读经热”的内在因素是,很多人以回到原典为起点,归于孔子素王上。此外,90年代一些大学成立孔子研究院,近几年政府又以“孔子”之名建立了不少孔子学院。在部分学者和社会人士过度推崇儒学、儒教下,有人把中国文化的复兴等同于尊孔读经。
“读经”与否,本来是民国时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最近一段时期又浮出水面。有学者和团体发起“古代经典诵读工程”,然而读哪些经典便成了争议强的问题。一些学者主要偏重儒家的“四书五经”,与民国所谓“读经”很相似。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扩大“读经”的范围,有主张包括古诗文经典,有主张涵盖重要的子书,甚至主张涉及释道之书。当然,也有不少人强烈反对各种类型的“读经”活动。
应该说,“尊孔读经”本来就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中必定会反复出现的情况。其本意可能是追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但其结果只会带来狭隘和排他性,蒙昧主义的盛行反而不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这四次“热”自有其原因:一是中国特色建设之需要。政府欲加强中国特色,必定求助于传统文化,有关其研究、推广、普及便得到支持。二是经济发展必然要求重塑民族形象。既然要民族形象,当然离不开传统文化,无论政府、学界、机构、个人都有此要求。三是个人生活的多样化亦需要信仰、精神的支撑。而这种历史序列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认为,与追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关。研究传统,必然会有所总结甚至面向社会、未来。在热潮前面,我们需要立多于破的意见,这样才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有更大的助益。
传统文化的未来与现代社会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这比开掘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本身还重要。特别是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之种种情况,我们应该回归到理解,回归到同情,回归到多样化,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如此,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沟痕才能不断弥合,源于自身的创新始能出现。
明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有必要总结在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关系方面的历史经验。应当结束启蒙与救国、激进与保守、国粹与西化的二元对立思维,在重新梳理近百年历史的基础上看待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比开掘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本身还重要。特别是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之种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回归到理解,回归到同情,回归到多样化,保持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如此,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沟痕才能不断弥合,源于自身的创新始能出现。
首先,对于传统文化既要有足够的理解,也要有适当的同情。我们的传统文化有连续性,许多东西仍在现实生活中若隐若现,并没有完全消失。“理解传统”是为了立足现在、继续前行。“同情传统”是为了发现传统的现代价值,没有同情便不会有人文情怀,便不会有责任感。
其次,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两面性也要有充分的认识。最近有人试图在古今、中外之争中提出所谓“新文化”的传统,我认为这种传统就是古今中外交融的结果,并不具备独立性。细细查检,其渊源仍在传统和西方文化。现代社会中有西方式和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中国家庭伦理既有传统性也有现代性。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对立,传统中的无形有形东西或多或少地存在于现代化中的现代生活中。
最后,对于西方文化要有准确的了解,也要有开放的立场。了解各民族的东西,有助于我们审视自己的传统与社会。西方有其核心价值,也有其次生价值,我们要有开放的立场,既不惟其马首是瞻,也不谈虎色变,以斥西方文化为能事,就是用左手打右手。
此外,关于“复古”和“保守”二词,也不可责名不责实。我认为,以复古为创新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求合法性。复古有很多种,以创新、发展现代社会为目的的复古,未必不是一种尝试。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弘扬,这种弘扬不是狂热的吹捧,也不是超冷静的贬抑。从拿来主义立场来说,传统文化亦是选择拿来的对象之一;从保守主义的立场来说,客观评价并适度弘扬我们的传统更能获取理解和同情。
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代社会,现代的平台注定我们要有平衡的态度。协调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传统文化,更需要弘扬传统文化的好态度、好做法。
作者介绍:吴国武,北京大学中文系。
---------------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
说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我既不是什么资深学者,也更不是什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专家,我仅就作为一名求学者的浅薄认识来谈谈我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我希望在我论述完之后大家能清楚的明白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以及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中国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能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实践性和辩证性、过程性和渐进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统一性和差异性、规范性和操作性、道德中心化倾向和封闭保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具体特点上则表现为:生命强盛不衰;追求稳定实际;重视整体协同;重于道轻于器;追求和谐,崇尚和美;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精华,它们包括对生生不息的渴望,对生存乐趣的演绎,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亲和,对友谊的追求,对亲情的眷恋,对道义的持守,对民族的融合,对心灵的升华,对未知世界的求解,对信息文化手段的运用,对智慧和知识的尊重等等。也存在着许多糟粕或不合时宜的成分,比较突出的糟粕,可以说是奴性文化,它表现为在上级面前,下级往往没有了尊严;在老师面前,学生往往没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父母面前,子女往往没有了发言权。正因为如此,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是双重的,既具积极效应,也有消极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要从这一特点出发。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全面准确地理解和理性地看待,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譬如忠孝,荣辱、礼义廉耻以及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小康社会,实事求是等,这些思想观念经过现代的创新性转化,已经成为我们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思想资源。又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时代的新思想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又如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不合时宜的成分,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可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带着分析的眼光对传统文化加以鉴别,在此基础上进行扬弃,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有些人一直认为我们中国人太狭隘,总是死盯着自己的文化不放,没有真正的民主,他认为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我坚决不同意他的观点,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决不能因为要与世界文化交流而丢弃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文化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立于世界之林,只有具有民族特色的才是真正属于世界的,只与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才可能产生思想的火花。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被别国别族的文化所浸染和渗透,甚至是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它又拿什么站立于世界?也因为各个民族文化不一样,这个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因此,当我们在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文化交流时切不可忘记祖宗的文化。再一次申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必须保护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科学地批判和接受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经典继承和发扬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一个人,都不可缺乏信念,不可缺乏精神支柱。尤其是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真善美似乎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也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今天,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真
的是越来越重要了。一切走极端的态度都无法全面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过冷过热都不行,我们必须静下心来思考寻找一条真正适合我们传统文化前进的路。这条路仅靠几个人在那里呼吁和呐喊是无济于事的,必须有一大批人来思考和探索。
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在这个人被物质和金钱异化的时代里,在这个价值观被淡化的时代里,社会风气和道德时好时坏,重寻传统文化的经典,重建一个时代和国人的精神支柱越来越紧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打破以往的一切观点重建,还是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关键是到底哪一条更适合我们。
④ 如何对待中外文化差异英语作文
我们如何去看待,中外 文化 差异所带来的 英语学习 的思维转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怎样对待中外文化差异 英语 作文 ,供大家参阅!
如何对待中外文化差异英语作文篇1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As we know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e of the East and West that I can not list all of their different aspects.I will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 custom and teaching system.For your better understanding ,I will set examples of China and America.
It is no doubt that it is a tradition to use chopsticks for Chinese.But people in America prefer to forks and knives.This different result is based on different food they are like .Americans choose to eat beefsteak,bread,and salad,while Chinese people choose noodles ,pancakes and rice.What is more,the custom of drinking tea in China and drinking coffee in America are stand out particularly.However,there is a trend that the food in both countries has been mixture.For example,the coffee and bread have introced to China.The famous KFC is very popular at children.
The gap of teaching system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s big.Chinese students always complain about their homework.Too much homework has limited the time to exercise and relax.They have to recite many things as to get a high mark.Homework comes the first to them.
In my opinion,the study in America is more interesting .Teachers pay attentions to training students skills in thinking in realastic life not to emphasis on the importances of memories.In a addition,the rate of going to school ,the salary of teaching ,and the job of gruates are quite different,too.I should say that Chima government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its teaching syetem.I am also expect to be one day ,the West give more cheers to our country.
如何对待中外文化差异英语作文篇2
Today,lots of people are affected by western culture especially the new generation who born after 1990s.In my opinion,some of western culture is good but some of them are not suited.Learning western culture can let us know about what is the western custom and what differnet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because of comparison we can learn the positive sides such as more confident,independent.On the other side,the negative sides we should not learn.for example,some high school student even younger fall in love with others.They spend much time to do it and forget what more important things they really need to do in that moment.Indeed,every coins have two sides.how to do deal with it,I think let time make the answer.
如何对待中外文化差异英语作文篇3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given by Hofstede, is the collective mental programming of the people in an environment, conditioned by the same ecation and life experience. Therefore,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ous nations or regions, because people are affected by ecation, society and work experience. Tak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as the example, China is a country that enres high power distance while America enres lower power distance. Therefore, status symbol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ese and a superior having the privilege is a matter of course. But people in America think that they are all equal. Besides, the westerns are indivialistic while the easterners are more collectivistic. In indivialistic societies, people focus on their own values and needs, relying on indivial efforts to serve their interests. In the collectivistic nations, people combine themselves into one or several communities, finding their own place in the group and they mentally rely on the community, so harmony seems important in those nations. There are thre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namely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masculine versus femininity and long vs. short term orientation.
根据霍夫斯泰德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是由相同的 教育 背景和生活经历所决定的。因此,各个不同的民族或地域之前会存在文化差异,因为其中的人会受到教育、社会和工作 经验 的影响。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为例,中国是一个崇尚大权力距离的国家,而美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因此,地位象征对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认为上级所拥有的特权是理所当然的;而美国人则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此外,西方人相对比较个人主义而东方人则更看重集体主义。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们重视自身的价值和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在集体主义国家,人们把自己融入到一个或几个集体中,在这些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人们在精神上依赖于集体,因此,和谐在这些国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东西方文化中,还存在以下三个主要的文化差异,即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度与女性度以及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论中外文化交流差异及应对办法
一:中西文化差异缘起
东西方国家由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跨文化的交流。而随着全球化的加强,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 出国 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所以跨文化交流这门课真的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在听很多国际学院的特邀嘉宾讲解我们的文化差异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的不同点真是无处不在,尤其是通过Mr. Niall Murchadeha的讲解,我发现造成这种文化差异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而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 总结 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3、因为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比如,在中国,龙是我们的图腾,是我们的吉祥物。但在西方神话 传说 中,龙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 故事 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此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所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
4、因为对色彩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东西方国家之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对色彩在表达的含义上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比如:蓝色(blue)在西方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但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反而人们喜欢使用蓝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再比如,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喜欢过年贴红喜字。生意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股票升值用“飘红”。但在西方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很大的,当我们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结合点。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尽可能缩小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上的误解,使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对等交流、彼此认同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对于中西文化,在具体事例上我们不免会发现许多差异之处。比如,别人赞扬时,我们常常会谦逊地摇摇头,而西方人则是坦然接受;在餐桌上时,我们会非常热情地招呼别人多吃,甚至给客人夹菜,而西方人则是每人一份,不督促不强求等,同样,见面打招呼的形式在中西方也是迥然不同的。
在 思维方式 上,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 逻辑思维 或者 理性思维 ;中国人属于 抽象思维 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记得在Mr. Niall Murchadeha的课上,他曾经给大家看过一系列的图片,找出四张图片中适合被分在一组的两张图通过这个简单的测试发现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倾向于按事物之间的关系分类,比如会理所当然地把猴子和香蕉分到一起,而据Niall先生讲,在爱尔兰甚至是所有西方人都会倾向于把猴子和兔子这种同一属性的东西分在一起,这并没有孰对孰错却很明显的显示了我们思维上的差异。
另一方面,中西方的道德观也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而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而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就像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人之初性本善”一样。
在建筑文化上,中国传统建筑讲究整体、群体,讲究中轴对称。如故宫、阿房宫等,体现出一种大气、气势磅礴之势,这也体现了在建筑理念上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所具有的敦实、平缓、温和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态度,故称为“人本主义建筑”;而西方古典建筑则多注重个体,空间上讲究突兀高耸,如典型的科隆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筑,风格具有突兀、冷硬等特征,体现的是宗教神灵的出世精神,所以也被称为“神本主义建筑”。
三:积极应对文化差异
在第九讲课上,潘建伟教授为同学们做了一次“中国旅居者在美国的跨文化适应及其挑战”的主题讲座。虽然年复一年的我国 留学 生日益增多,但却有很多人因为难以适应国外的环境导致身心和学业都备受摧残,但是面对着中西方文化的偌大差异,我们要想更适应这个社会就必须学会挑战这些差异,找到自己文化的结合点,积极应对,不要成为它的奴隶而要成为生活的主人。
跨文化适应是指为了适应某种新文化而积极改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包括改变某人的信仰和态度、知识以及技能。其中外在的文化的特征包括服饰、语言、饮食习惯等,而内在的文化特征包括信仰、态度、价值观等。成功的文化适应包括在坚持原有的价值观、习俗、信仰的同时,积极尊重新文化,公正无偏的看待两种文化。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中西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而面对这些不同点,我们首先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西方,要积极融入到另一种文化中,公正的看待两种文化,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了解别人的想法,其他文化的内涵,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毕竟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只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熟悉异国生活之后,我们应该大胆交流,在和当地人沟通时不能只是单词记忆,要尽量学习当地的语言表达方式。另外应该学会调节心态,积极调整生活学习的方式,这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职业也会有相当大的帮助。总之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利用自己掌握的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来有效的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四:总结
文化差异在不同国家都是客观存在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是随着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我们应该学会在坚持本国 传统文化 的同时积极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具备一个国际化的视角,了解,欣赏,容忍,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去粗取精,是自己的思维拥有深度和广度,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好的与外国友人合作,避免不必要的纷争,适应今天全球化的这个社会舞台。
⑤ 如何对待文化作文题目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演变为我们积攒下了许多珍贵底蕴。许多的传统文化,节日,民间艺术都是我们历史的文化,然而陷入的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概念越发的薄弱,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带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但是,这种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艰难的过程中前进。有前进,有障碍,有时甚至还会倒退。于是鸦片战争结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旧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中,可谓绝无仅有,也使许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复杂,也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这使后人感到困惑:想说爱你,又不容易。因为分明有着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许多至可宝贵的东西。
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如此困难,有政治环境恶劣的原因。中国的政治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其思想文化观点相对保守,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一旦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进、突破,总会有一些从特权政治获得甜头的政治家,从幕后跳出来,用政治权力加以打击。近代不是有一些军阀,在国内大肆鼓吹尊孔吗?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对思想文化横加干预,是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重要原因。
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复杂的这个特点,令后人感到十分尴尬。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一个原因。
⑥ 面对文化冲击700字的作文
我们失去了什么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洋”成了“好”的代名词。似乎洋东西总是先进的。于是,“王老五”变成了“迈克尔·王”,“明珠花园”变成了“东方曼哈顿”;咖啡代替了香茗,可乐汉堡代替了豆浆油条。甚至连孔子,也要被唤作“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在那个民族自强的年代,崇洋媚外一度被视为耻辱。可为什么,在祖国日渐繁荣的今天,这却成了一种时尚?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前不久鸡飞狗跳的圣诞节终于告一段落。众商家赚了个盆盈钵满,气氛甚至压过了元旦与中秋。这让我非常不满和不解,难道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宗教比亲人的团聚还重要?有些人连耶稣是个人还是种吃的都没搞清楚,圣什么诞?
更加悲哀的是端午节,居然被韩国人抢先申报了民族文化遗产。正当我们纷纷抗议的时候,一个韩国民众的一句话让国人无言以对:“你说端午节是你们的,可你们在端午节那天做了些什么?”是啊,我们在愤怒和不满之余,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自己?
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个节日,还有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骄傲。更有甚者——
前阵子上海有个吃饱了撑的教授做了个研究,说“龙”这个东西,在英文里是“充满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之意,做我们有着君子风度的中华民族图腾不太合适,要改。改成什么呢?按照这位先生的观点,改成温顺的哈巴狗再合适不过了。那好,从今天开始,他可以把自己称作狗的传人,看看会不会让外国人觉得舒服一些。
这就是当今一些文化人的骨气。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当年那个傲视群雄的民族哪去了?那个霸气十足的国家哪去了?为了外国人的眼光就要改变自己民族的符号,我们的自尊心哪去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如今即将褪色,我们的自信心哪去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竟然被推到了融化的边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哪去了?这真的是有着一身铮铮铁骨的中国人吗?
想想曾经的辉煌与耻辱,想想今天的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⑦ 作文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
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首先就要了解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内涵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从历史上延续下来得民族文化。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的时代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所谓外来文化,是指从其他民族传入,或本民族从其他民族引进的文化。
有人认为: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受的别族文化,即外来文化。那看看我们现在的地产流行文化:欧陆文化、欧美文化、地中海文化、夏威夷文化。就象看到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人们的家里又有了厨房文化、厕所文化、阳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一方面,我们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固步自封,辩证的分析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实现对外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⑧ 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题的800字作文
最好的回答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起点是生,终点是死。人生中路过很多的人很多的事很多的风景,我们会看到青山绿水,也会走到穷山恶水;会有笑看花开花飘如雪的快意,也会有哭殓花谢花落如雨的悲伤;逃不掉岁月的磨蚀,拭不了心灵的皱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怀着一份感动在心,在斑驳的年岁中前行,我们既然不能左右旅途中的风景,就以感动作看风景的心情,那样我们总能看出生活的别致来,感动是对生活最好的回答。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难免要对生命的难题解答。我们总会在上帝抛下的问题上痛苦徘徊:何为最好的回答?行到水穷处,问山重水复路何在?心底无私的博大感动是最好的回答。我们彷徨于荆棘满路的日子,只因我们的心还没有足够大——我们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我们没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我们做不到“是非成败转头空”的超脱,因此,我们会栖栖惶惶,不知所以。我们需要一份积极的心态,一缕阳光的信念,一颗平和的内心,这才能使我们心底无私,宠辱不惊。我们理应有俯瞰天下的,“举觞白眼问青天,皎如玉村临风前”的自信,“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博大感动,方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情深意浓时,问何为琴瑟交和的默契?心有灵犀的感动是最好的回答。仍记得有那么一则诗话,一商人外出经营,因思念发妻欲修书托鸿雁相寄,但因事耽搁了。于是便抽一白纸塞于笺内。接书的妻子启开信封,对着一张白纸却泪眼婆娑,便急急修回一书。商人接书一看,白纸已添上一诗:碧纱窗下启君封,尺纸从头彻尾空。想是郎君怀别恨,相思尽在不言中。我每忆及至此,都会满怀感动。是的,这是一个聪明的妻子和一个聪明的丈夫用默契——用心有灵犀谱就的最好的回答。那是对爱情最好的回答——心有灵犀的感动。人生走完日,问何为人生最好的回答?我们知道这趟旅行里,结果都是通往死亡,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路上看到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而只要我们用心去留意生活,用感动去体味人生,我们就可以看花花开听雨雨落。把最美丽的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最美丽的闲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都给你,这是生命对怀揣感动的你的最好的回答。最好的回答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林林总总的询问,我们周旋着,总想着给出最好的回答。但最好的回答是什么?对敌意的最好的回答是善意的微笑,对威逼利诱的最好的回答是坚毅的目光,对苦难的最好的回答是不屈的抗争……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最好的回答”,但是无一例外的,“最好的回答”都是源自内心的声音。东坡对失意最好的回答不是源自于内心的豁达超脱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身陷“乌台诗案”,被一贬再贬,越贬越偏远。“仁途失意”这一狂徒在向他疯狂叫嚣,但是他却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侣鱼是而友鸟兽,举鲍尊与朋友相属。他无视“失意”的叫嚣,可游山玩水以求其思之深,皆因他内心旷世豁达啊。若非如此,经历坎坷仕途,他莫不是要“举杯消愁”了?若非如此,他对失意所有的回答都显得非真实而矫揉造作了!可是,我心中的东坡乃一真性情的人,我相信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他对生活的最好的回答,它源自他的内心。有人说,生命是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多数人都把自己交给了俗世,让世间的框架羁绊了自己的脚步。东坡也是把自己交给了尘世的人,但是世间只留住了他的形体,羁绊不了他超脱的内心。他是一代风流人物。但是总有些人,在俗世中来回,世间人不能锁住他们的内心,亦绊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于是我们看到放弃了高薪工作漂洋过海而来的张平宜。面对他人脸上的疑惑和口中的询问,她只是微笑着。是的,当几乎所有人都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奔走,明争暗斗以求一栖之地时,她却放下了优裕的物质生活,走向了中国母亲的一穷乡野僻“受苦“!这如何能让人不惑!于是他们询问,探寻答案,但是那颗炽热的心早已替她回答。是的,“爱”便是她最好的回答。这个回答来源于她见到那些麻风孱弱的孩子们内心的一种强烈的震撼与悲伤,源自于她内心对他们的爱!不管东坡抑或张平宜,或者千千万万的智者,他们面对人生的询问都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因为这回答源于他们的内心,源自于对人生的超脱认知,对世界的爱。而作为将成为世界主力军,祖国未来希望的我们,面对人生的种种询问,也应该从自己的内心中寻找最好的回答。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而美好。于是在回望昨天时,我知道挥手是最好的回答,我们在展望未来时,自信和拼搏是最好的回答。这便是源自我内心的回答,最好的回答。最好的回答茅屋外,凿方池浸月,引活水养鱼。小窗下,焚清香读书,设净几鼓琴。“俗世纷繁复杂,何以应对?”那就以一种诗意盎然的姿势去面对吧!这,才是最好的回答。诗意地面对生活,不愠不火,不急不躁,不栖栖惶惶,不营营汲汲,这才是对如何生活最笃定的绝妙回答。兴起时,可赏潇湘月、洞庭雨,澎蠡烟和广陵涛;兴尽时,可阅杜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和左军贴。或在失意时低吟“一蓑烟雨任平生”,或在得意时高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因为诗意,纵不腰缠万贯仍知足常乐,纵无锦衣玉食仍笑口常开。生活绝非势利小人,以诗意的姿态去对待它便是最好的回答。如今有多少人忘却了这个回答,却答以“势利地生活,仇恨地生活,忙碌地生活”?当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当歌舞升平平低了意志,当阿谀奉迎迎合了庸人,诗意地生活这个最好的回答仿佛早已被人弃掷逦迤,忘得九霄云外了。所以,有的人马不停蹄,疲于奔命;有的人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有的人孤注一掷,鱼死网破,在庸庸碌碌中虚度了光阴,在噩噩混混中蹉跎了岁月,在懵懵懂懂中了却余生。此等毫无诗意可言的人生,谈何意义?那为何不重拾这一最好的回答,在诗意的生活中,与仁人志士高谈阔论,接受一番心灵的洗涤?柳宗元被贬,从邵州到永州,又到柳州,那是何等郁郁不得志。他却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限诗意作出了最好的回答。纵官场沉没,生活窘迫又如何,我柳宗元那么的孤高自赏,傲骨公侯!读诗至此,你还会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疲于奔命气息奄奄吗?诗意地生活,让我明白了即使身陷囹圄,也要像王冕一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干坤”,即使再遇挫折也要像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如何生活?诗意地生活。感谢那一份诗意,让我在穿梭于“三点一线“的高强度学习中不至于崩溃发狂。感谢那一份诗意,让我在与XYZ搏斗拼命时仍能静静地等一晚润润的梅子黄时雨。这难道不是对生活,乃至对生命最好的回答吗?诗意地生活,这是我作出的回答。在淡淡的诗意中,我坚信“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最好的回答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我避让着站在过道的一旁。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啪”一声,一团饭菜就毫无预兆地打在了我衬衣的下摆,然后掉在了地上,肩膀同时被撞了一下。我惊愕地低下头,正茫然地看着在衬衣上扩大的油污,耳边便炸开了:“你走路不带眼睛吗?就这样撞上来——”什么?”我迎上对方愤怒的眼神,脸红耳赤地分辩,“我就站在这儿,是你……”“怎么有这样的人,碰倒了别人的饭菜还有理!”我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应对。委屈如我,最后终于苍白地嗫嚅一句:“不是这样的……”“算了,今天真倒霉。”对方恶狠狠地“吐”出这句话,骂骂咧咧地走开了。就这样狼狈地站着,我的心情比衣服的颜色还要糟。我知道我的话对自己的恶劣影响,远比给对方的要恶劣得多。这种事情,发生的还少吗?被堂而皇之地诬赖,被曲解,被刁难……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似乎只能咬咬牙站在那儿供人奚落,不知反抗,不会反唇相讥。终于委屈地想要自我辩护,倒要先把自己气哭。有时路遇一些有剧烈争执的人,看到被指责的一方据理力争,不由得心生羡慕:这也需一种勇气啊。为什么我就不能做到这样呢?为什么我就不能与对方以同样的底气平等地驳斥呢?难道我就一定要接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吗?我耿耿于怀的念头直到那一天才释然。某日翻开一本杂志。有那么一篇文章,说一位朴素的教授被势利的摊贩几次言语讥讽,但教授仍谦逊回答。他对不解的儿子说:“势利低俗是摊贩的水准,谦逊有礼是我的做人水准,我不能因为他而降低自己的水准。”如醍醐灌顶般,我想通了。这无疑是对做人的最好的回答。一直以来受“以牙还牙”的模式控制,似乎自己受的待遇要同样还给别人,才是应该。但,真的是这样吗?以蛮横还以蛮横吗?以卑鄙还击卑鄙吗?果真如此,我做人的水准呢?岂不是变成像对方一样不耻之人吗?我问心:如何对待卑鄙于你之人?心答:坦荡待之。理在你方,你自有不动声色之底气。
⑨ 正确对待文化作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崇尚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无不记载了各时期的历史文化。
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这个国家人民素质的高低。
中国新文学发展迄今近百年,作家们要想在传统上有所突破很难。更无情的现实是,由于休闲娱乐方式的繁多,人与传统小说、诗歌的关系极为疏离,文学直面着孤独、寂寞及至生存的困境。
先锋诗人乌青以极度白话像自言自语又像唠唠家常似的口吻撰写的诗歌被称为“废话诗”,很多着名诗人都受重创,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啊!难道有了现代的娱乐,就不要传统文学了吗?
我国着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一生都在为写散文而努力,他的散文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及反问。他的散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看,余秋雨先生对自己的散文要求如此之高,他始终融合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我们又怎能钟情于现代娱乐,而淡忘了我国的传统文学呢。
现实远未如我们所愿,随着历史的进程,世事的变迁,我们的母语也面临着被冷落的趋势。
2012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的人认为现在人们的汉语应用水平下降。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人认为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人们钟情于网络游戏,或网上娱乐节目,导致了汉字书写能力下降;也有人不重视汉语,存在“外语热,国语冷”的现象;还有人表示网络语言活跃,致使汉语出现碎片化与不规范化。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出现断裂,汉语表达日益粗鄙化。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融合了几千年文明的果实,却因娱乐、休闲方式的普及而面临尴尬。语法习惯荒疏,提笔就忘字的现象比比皆是。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的灵魂家园。我们应该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迎接挑战,这样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继续流传,才能将我们的语言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当然,在狂热的歌唱选秀之后,我们得到了些许欣慰——一些电视台逆势推出一些文化类节目,这使我们的母语得以重温。如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从一种单纯简朴的方式吸引观众。节目里激烈的听写大会叩击着每个人的心弦,吸引着无数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我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领略汉字之美,既收获了知识,也享受到了乐趣。
由此,我想发出真诚的呼吁:请不要单一地追求娱乐,在追求娱乐的过程中,不忘对文化的温习。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把娱乐与文化相结合起来,探索娱乐中的文化,体味文化中的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