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追寻文化之根

如何追寻文化之根

发布时间:2023-01-08 10:55:08

① 如何把传统文化的"根"留住

莫让传统文化遗失近年来,传统节日“申遗”备受关注,可见传统节日亟须在继承中丰富发展。如何传承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节日,留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并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值得深思。刚刚过去的清明节,让人们再一次体味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近年来,经常有人倡议将我国传统节日捆绑申遗,对此,笔者举双手赞成。问题是,申报各种“文化遗产”,难道只是为了多得些现实的好处,甚至多得些经济的实惠?君不见,那些地方性的申遗,不少地方不惜弄虚作假,甚至不顾颜面,居然连西门庆故里也拿出来当宝贝说事……这不就让文化遗产的申报完全变味了吗?就像最近一直有人批评的,有些申遗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而有些申遗成功后却又不知道保护文化遗产。这里,笔者还想特别提出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今天保护的各个级别文化遗产的名目确实已经不少,但是,我们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继承,是不是有些只继了“遗产”,却恰恰“遗弃”了“文化”了呢?就拿清明节来说,我们享受着这个法定节日的放松、休闲、开心、随性,当然也有机会祭奠故人以寄托怀念之情。然而,“清明”真正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清明”的来历又究竟是怎么回事?究竟有多少人认真地想过呢?又究竟还有多少人在“清明”这样的日子里,能够想起那个渴望国家“清明”,甚至以生命呼唤“勤政清明”的介子推呢?然而,十分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把“清明节”当成了一个“假日”,或者顶多也只知道这是一个扫墓祭奠的节日。而如上所言,“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是这样被淡忘了,或者是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那么,别的传统节日又是怎么样呢?其实,也有很多是在商业化以及技术化的包围下渐渐变味的。就拿春节这个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来说,原本不仅是合家团圆日,而且也是亲朋好友,甚至邻里同乡之间相互拜年祝福、交流情感的节日。但是,到了今天,这些拱手相揖、笑脸相对的温暖场景,全都被短信、邮件等取代了。尤其是,人们手里有钱了,不管鞭炮有多贵,也都千方百计尽量把鞭炮造得更大更响。从除夕一直到元宵节,人们的心思几乎都用在了折腾那些烟花爆竹上面了。巨大的噪音和烟尘以及鞭炮碎屑铺天盖地,那污染的程度让我们的祖先看了一定会目瞪口呆!我们的国民,尤其是我们的文化主管部门,能不能想一想,我们的传统节日既然是文化遗产,那么,应该怎么把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得更有文化?

② “寻根文学”的文化选择

新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潮是回到人本主义。“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改革文学”都是围绕政治轴心进行的。“寻根文 学”的出现使文学从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转向对深层的文化心 理结构的发现,是“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一个重要标志.

寻根作家们对于“寻根”的主张和缘由的阐释大体相似:中国 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 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韩少功提出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 深,叶则难茂。”郑万隆认为,“我们的根就是东方,东方有东 方的文化”,他宣布,要“不断开凿自己脚下的‘文化岩层’”.

阿城则肯定地说,“文化制约着人类”,要使我们的文学能与世 界“对话”,“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应该是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积淀深厚,因 袭沉重。“寻根”文学在执着追寻这一传统文化时,由于作家 不同的独特感受和各自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审美理想,使他们在 “寻根”过程中表现出对“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如 何全面把握民族传统文化,即文学应该寻什么样的根,寻根作 家们在理论文本中陷入了分歧,这种分歧又以对传统文化制裁 把握的游移和偏执为前提的。他们对文学之“根”认识的差异 性反映在具体创作实践中,便呈现出了相当复杂的多样性.

一、积极入世的儒家文化

作为“文化”寻根,尽管大多数寻根作家更多关注的是边 缘的、异端的和非规范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但他们仍不能避免 对传统文化中心的儒家文化的承传。传统儒家文化是一种积 极进取的文化,它的思想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充满着浓厚 的现实功利性。儒家的观念强调的是“人定胜天”的主观努 力,强调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周易·干卦·象言》说“天行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寻根作家笔下的诸多人物显然继承了 传统文化中积健为雄的精神,同时又追求着天地情怀,把自强 不息的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容大度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对待 天地自然的态度上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人在现实生活中 应当积极有为,顺应天的“生生之德”,担当起人的使命.

《老井》中的老井村人世世代代在自古水贵如油的旱山上 苦苦挣扎,矢志不移,他们对打井的执着,隐忍以及所受的苦 难、牺牲,让我们明显感到一股沸腾的不屈血液在奔涌,他们 祖祖辈辈寻找水源的毅力,不仅体现了老井人的韧性,更是体 现了老井人对人生的积极。支撑老井人世代赓续不断的正是 传统儒家文化中刚健不息的韧性以及追求天人相洽的执着 《树王》中,尽管作者着力赞扬的是肖疙瘩对大自然的护卫,但 同时也通过李立驳斥肖疙瘩说,人开出了田,“养活自己”,人 炼出了铁,“造成工具,改造自然”,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主导 地位和在宇宙自然中的主体地位;《远村》以酣畅淋漓的笔势 借助太行山区里狼狐多,石头多的穷山沟,极力渲染了杨万 牛、叶叶的苦难的感情故事,深刻表现了杨万牛、叶叶、杨番成 等人在苦难中对生活的执着与坚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 追求;《古船》在相当篇幅上呈现了赵、隋、李三大家族之间无 尽的角逐、复仇以及血腥甚至洼狸镇的血留成河,但隋抱朴对 生活与生命之理的追寻,却无不显示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恬淡超脱的道家文化

作为非规范文化的老庄文化,一直有着比儒家更深远广阔 的活动力,在民间渊远流长。它博大的精神自由,它顺其自然 无为自得的人生要求最真切地契合了大山野林间贫苦人民的生存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道的精神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生命意 识,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子民。道学精神的突出特征是追求精神 自由,老子提出“虚静”的观念,“虚静”蕴涵着心灵保持凝聚含 藏的状态。老子恳切地呼吁人们重视自己内在生命的积蓄.

张炜的《古船》里,主人公手拿着两本书,一本《共产党宣 言》,一本屈原的《天问》。在治国兴邦的政治伦理背后,人类 总是不自由主地释怀被遮蔽的自我,以强劲的自由之心呼唤 着对生命对宇宙的沉思默想。孔捷生的《大莽林》、邓刚的《迷 人的海》等小说,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张扬了传统道家文 化中顺应自然、任其自然、自然无为的天人观。阿城的作品无 论是《棋王》,还是《树王》都透露着天人合一、知足常乐的道家 意蕴。王一生、肖疙瘩、树桩李二和“我”以及爱写字的老李等 都应和了老子的呼声,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面,无不表现得淡 泊无为,旷达超脱。王一生对“棋”的态度,其实正是他对人生 的态度。他以棋来排遣人生痛苦,追求心灵的清净和精神的 自由。这样就达到了对喧嚣尘世的超越、对人生苦闷的超越, 体现着老庄“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中国象棋的楚河汉 界里凝结着中国道家文化的精神,让王一生在纷乱狂躁的年 代里去寻求老庄的风范,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向往.

三、民间地域文化

大多数作家在寻根时,把目光聚焦在民间,在那些不规范 的“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性爱方 式等”文化层次上,以不规范来突破规范,从而进入民族繁 衍、生生不息的巨大精神内力的真实。李杭育认为,“我们民 族文化之精华,更多地保留在中原规范之外。……规范之外 的,才是我们需要的‘根’,因为它们分布在广阔的大地,深植 于民间的沃土。”寻根作家们试图立足于土生土养的家园,从 中挖掘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古老而深邃的文化积淀,从而实 现寻根与现实和世界的对话.

贾平凹长期浸润于秦汉古老文化之中,深深地体会到它的 厚重、朴实、浑放的风格,他将其视为一种对自我和社会都有意 义的民族精神。他叙写商州的历史、地理、民俗,展示了犹如“桃 花源”般的恬静清幽的田园风光,以及与这块土地紧紧相连的 强悍淳朴的男性,善良而柔美的女子;韩少功的小说,渲染了炫 丽、奇谲的湘西风情,他的代表作《爸爸爸》以寓言和象征等艺 术手段,重新复活了楚文化中光怪陆离、神秘瑰丽的神话系统; 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挖掘了吴越文化中生命的强力和自由自 在的精神,探索着人生价值意义的支点;乌热尔图写下了东北 密林中鄂温克人的野性魅力;郑万隆在黑龙江大山折皱里,关 注着猎人和淘金者怎样在“创造物质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此 外,山东半岛上的张炜、矫健,云南的阿城,山西的郑义等也都 在各自的领地孜孜不倦地开垦着脚下厚积的“文化岩层”.

四、对文化痼疾的批判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寻根文学在美学意蕴、人格塑造等方面 也都体现了传统文明的精华,然而,实际上,许多寻根作家在寻 根的过程中,更多的只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因素,作品中对 传统民族文化长久积淀下的沉重的负面因素的暴露与批判以及 对“理想”的溃败与失落的书写却成为了寻根文学的真正主流.

这部分作品侧重于审视、批判民族文化中的痼疾和劣根 性,对那种长期形成的愚昧、封闭、保守的恶习进行揭露。如 《远村》中万牛的不争不怒,逆来顺受;《老井》中孙万水对巧 英、旺泉爱情的暴力遏止,亮公子的鄙俗和落后野蛮等等,无不浸透着民族深重的苦难和 不可救药的痴妄;再比如韩少功笔下的《爸爸爸》、《女女女》、 《归去来》等作品更是只看到了民族文化的缺漏.

《爸爸爸》中的“鸡头寨”,蛮荒、混沌与愚昧,几乎保留了 原始野蛮时代的一切。这里的人们迷信禁忌,祖先崇拜,没有 人性观念,打冤家,大迁移。丙崽是一个体形和智力永远保持 童稚状态,兽性远远多于人性的退化返祖的形象,是民族传统 文化一切劣“根”的结合体,并且他还有超强的生命力,“服毒 而不死”。丙崽其实是一个象征,象征民族性格的封闭保守、 盲目因袭传统,自我生存的不自觉。他的超强生命力则象征 了要清除传统中的劣“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王安忆的 《小鲍庄》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也进行了审视。小鲍庄人自 古坚奉“仁义”传统,他们纯朴善良,尊长爱幼,能够相互帮助, 舍己救人,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但也因为“仁义”,他们的 思想、精神被禁锢,人性受到压抑。文化子和小翠的纯真爱情 不敢公开;二婶和拾来的结合遭到人们的白眼和反对。日常 生活中,小鲍庄人都是谨小慎微,清心寡欲,压抑个性,以至于 在“仁义”的作用下,整个小鲍庄成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超 级稳定体,处于其中的小鲍庄人,几乎没有办法撼动它。作品 一方面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因素,又否定了这一因素中 的负面影响,这正是王安忆在民间、地域文化中发掘出的传统 文化之“根”的痼疾.

虽然这些寻根作家是续接起了“五四”文化批判的传统, 揭出了“病苦”,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但至于如何“疗救”, 他们却依然是一片茫然,他们并不能也无力解答历史文化遗 留给他们的问题.

五、结语

寻根作家们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使得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态和价值取向,从客观上丰富 和充实了中国当代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 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其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寻根 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 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

他们在对民间的亲近中仍保持着极强的主体精神,也就造成了 他们对文化之根的追寻中有着较多的幻想,因而很难说是已经 达到了对民间的真正认同。今天看来,“寻根”是一次失败的寻 找,失败的原因及其进一步加深的后果是相同的,那就是民族 传统文化在文学中的失落。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长期失落导 致的文学贫血状况,激发了寻根者们在特定时期内探求文学之 根的意愿与兴趣,而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寻根者们对自身所 要寻找的目标并无透彻的了解与认知,认识的模糊直接导致了 寻找的偏向。除了知识系统的隔阂,显然,经过“五四”新文化 洗礼的知识分子很难重新回到传统文化的思想范畴。把“寻 根”文学思潮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个特定时段中看,它的 出现是必然的,失败(寻找目标的失落)亦是必然的.

③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走进生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不息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各种风险、经受各种考验的制胜法宝。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倡导。自强不息表现为自尊自信的品德,不卑不亢,有着独立的人格;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表现为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等等。几千年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了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高等学校的审美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青年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审美精神。

④ 古代文化要如何继承与发展

古代文化不可逐渐消失于现代化进程中。那么古代文化要如何继承与发展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代文化要如何继承与发展

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重要性。于是极力保护和弘扬它们。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是许多人的回答是 ,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 ,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在精神文化方面,古代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对内的交流与对外交往提供了一种理念,一种解决矛盾的途径。

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对外树立一种形象。全球化的滚滚浪潮,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古代文化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宿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唯一标志。灿烂悠久的古代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古代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古代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民族性的消亡,只有那些既能够适应全球化,又能够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才能够存在和继续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就越是需要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化。

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一个民族古代文化的独立性,确认古代文化的民族身份就显得日益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脉,才能泽惠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举个例子说近几年的孔子学府就是弘扬中国古代文化的表现,避免某些国家窃取他人文化,但这不能盲目,我觉得孔子学府的成立带有着一种性质,所以现在关于这方面的消息就很少了。古代文化对化解人类面临的矛盾冲突及人生面临的种种困惑能够提供有益有价值的帮助在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五大冲突,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由这五大冲突,造成了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以及价值的五大危机。五大冲突和五大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我们的社会,困扰者我们每一个人。

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和危机,我们很难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到答案,而中国古代文化恰恰可以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古代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心灵世界的和谐关系,和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最高境界。可以说,古代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际和谐之学、是身心平衡之学;中国古代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问题、个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因此,它是生命存在之学、是道德践履之学、是理想人格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是人生智慧之学。如关于对待物质利益的态度,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认为富与贵,都是人们所希望得到的,但是,对待物质利益,不可放纵欲念,没有节制,而要做到“欲而不贪”,要掌握中和适度的原则,不能把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

古代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大思想大智慧,它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生死、富贵并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道德学问的提升、人生境界的升华才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古代哲学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不朽”的三件大事,把“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作为人生值得忧虑的大事。主张道德自律、修身养性、慎独,它要在纷繁多变的世界中寻找一处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要在功名利禄、醉生梦死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孔颜乐处”。在古代文化看来,只有寻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本,才能实现平治天下的宏伟目标,因此,我们说,古代文化不在于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开阔人的视野,都有极大的帮助。

中国古代文化的当代价值,最主要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价值。中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古代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在历史上,我们有过汉唐盛世,但也有近百年的屈辱史。这不能归罪于中国的文化,而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造成的。现在的中国情况与历史上的中国迥然不同。从来没有一个历史时代如此有条件认同并发扬改造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是个复合体,不是儒家一家。讲哲学当推道家,讲逻辑当推墨家,讲战争当推兵家,讲种田当推农家,讲法治当推法家,当然,讲伦理道德首推儒家。在党的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把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并提出弘扬祖国古代文化精华的问题。

文化一词是什么意思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谓文,就是指一切现象或形相。天文就是指自然现象,也就是由阴阳、刚柔、正负、雌雄等两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错综复杂、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

所谓人文,就是指自然现象经过人的认识、点化、改造、重组的活动就称为人文活动。

人文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认识的层次,第二个是运用的层次。

对一切已存在的自然现象加以观察、认识、了解,使之凝定为确定的知识,便是初级的人文活动,也就是前引易经文中的"文明以止"的意思(使天文被照明而且贞定为知识)。这一级的人文活动,其目的与意义是为进级的人文活动作基础作准备。

进级的人文活动便是运用由初级人文活动中所凝定的种种知识来为人生服务。这种服务也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单纯为增加生活的方便而作的,如先民耕田以食、织布以衣、架木以居、斵轮以行,以至 当今所有的工业产品,都是人利用知识而将自然物的存在结构加以改造、重组而运用出来的。这可以说是一种以实用为重点的服务。

至于在实用之上的另一层服务,我们可以称为以彰显意义为重的服务。那就是利用这些自然物或人为加工物为代表与象征,以呈现出一套套人所独具的生活方式。这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就是所谓礼仪,包括种种法规制度、风俗习惯。

例如饮食,除了果腹的实用目的之外,我们还可以同时借以表显精神上的意义。如当与人共食时,藉让食、劝食等以联谊互敬;当一人独食时,藉洁其粢盛、谨其举措来对越在天;或者,藉种种自定义的戒规以自律(如佛徒之茹素),藉特殊食物以怀古(如端午节粽子)。乃至单纯地藉食物精美制作,进食的优美仪态以表显人文的丰盛。凡此都足以显示人的生活,实能超越一已的封限而具有无限扩展延申的意义。这种能指向无限的特质便是人文活动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称为进级的人文活动。 这种能赋予一切自然物或人为加工物以意义的活动是一种有有创造性的活动(此有异于上帝的创造而别称为道德创造)。这种形态的创造便称为"点化"。他一方面点化了人的生命,使人即于衣食住行的自然活动中,扩展拓深而顿时具有丰富充实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也点化了一切被人所用的物,使它在自然效用之余,同时也因参与了人的创造活动而成为亦具无限意义的礼物。于是人的自然行为化为礼行,自然秩序化为道德秩序。此世界不但因人初级的的人文活动(认知)而自黑暗进至彰明;且因人进级的人文活动(点化)而自无心进至有情,当进至有情,但是不但因人我因遂其相通而合一,人物亦因同于此浑融的情意中而合一。人不但能敬人爱人,也能敬物爱物,人物都不在我之外,此即王阳明所谓"心外无物",亦即孔子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世界到此合一无外的境界才是一个圆成的世界,而此圆成则是有待于人文活动的点化而后成功的。因此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约称之为"人文化成",或更约称之为"文化"。

于此,我们乃可约述"文化"一辞的主要涵义,即:它是特指一种进级的人文活动其目的在点化人的生活中及一切生活中所涉及的外物,以使之具有无限的道德意义。

以上是"文化"一辞最核心的涵义引自君友会王爱君文集。若放宽一些,则一切人文活动,包括初级进级,都可称为文化。若在由此延申,更可不克指这种人文活动本身,而直以一切人文活动的结果,即种种自然现象经人认识、改造、重组后的状态,所谓人文者,称为文化。此时所谓文化,即不再具有活动的创造义,而只具有静态的客观存在义。 [3]

按:文化一辞,近世以来亦用以翻译英文之Culture,二者内涵亦略可相通。Culture源于拉丁文Colere,原意乃指人之能力的培养及训练,使之超乎单纯的自然状态之上。至十七、八世纪,此一概念之内涵已有相当的扩展,而重再指称一切经人为力量加诸自然物之上的成果。即:文化是指一切文化产品之总和。此相当于前文所述之最后一层引申义。总言之,西方观念中之文化较偏于指人文之静态的客观存在,而较不重于指活动的创造义,由缺乏中国传统中最为郑重的道德化、精神提撕一重意涵。

⑤ 追寻文化之根,二十节气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

    我校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把节气文化与语文课堂结合起来,将学生带进久远的岁月,感受节气的真实,朱雪玲老师在语文课堂中,渗入节气文化的知识,领着学生在春分时节放风筝,既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使学生了解到春天节气的习俗特点。

    名师工作室成员在负责人张雪莲校长的带领下,把节气课程渗入语文课堂,对语文课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雪莲校长在一年级的启蒙教学中,融入节气课程,融会贯通,很多节气活动,适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王静妤和段秀红老师把二十四节气运用于课堂中,在第四单元观察与发现主题中,穿插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让学生应用于实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因为有前期节气知识的铺垫,所以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

⑥ 中国文化的根是什么

中国文化之根是〈易经〉,其它都不能称之为中国文化的根。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所有经典,无不是从《易经》发展而来的,比如〈道德经〉,〈论语〉〈诗经〉等等,老子,孔子,孟子,等等大思想家的 所有着作来源无不是从〈易经〉发展而来。中国的汉字发展,诗的韵味,中国的绘画,古代建筑,我们现在用的阴历,没有一样能跟〈易经〉脱开关系,特别是我们今天还在用的中医,更是不能脱离开〈易经〉。西方文化的根源是〈圣经〉,从〈圣经〉中发展出的各种经典数不胜数,其影响力不用多说,我们完全生活在西式文化当中。世界上所有大宗教的来源都是从犹太教发展而来的,包括看似并无关联的佛教。(如有不信的人,可以去看看世界宗教发展史)只有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血统,而道教的发展来源就是〈易经〉。所以说〈易经〉才是中国文化之根,是真正的独特的文化之根。
有必要的说一下,有太多人今天不愿意学习《易经》,更是把〈易经〉当成迷信看,当成是算卦的东西,以至于有好多大文豪在提中国文化时,根本不提〈易经〉。这是可悲的。这是不对的。我看过很多的着名的文学家,在解释〈道德经〉时,根本不用〈易经〉,以至于说得自已都似懂非懂的,更不用说下面的学生了。可以这样毫不夸张的说,孔孟时期的所有经典,如果脱离开〈易经〉,那只能是在片面的解释,无论他有多么高深的名誉地位。

⑦ 文化寻根意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阅读全文

与如何追寻文化之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1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2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