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你对将乐的本土文化有哪些了解

你对将乐的本土文化有哪些了解

发布时间:2023-01-08 19:53:55

Ⅰ 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将乐素有“文化之邑(yi)”的美称。东晋时干宝《搜神记》中《李寄斩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被誉为“闽儒鼻祖”、“程氏正宗”的着名理学家、北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号龟山)也诞生于此,“程门立雪”的典故代代相传。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堪称“将乐三绝
将乐擂茶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将乐擂茶源远流长,据考证,它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 擂茶用料讲究,制作独特。器具有:口径35厘米、内壁有辐射状纹理的陶制擂钵,一根70厘米长的茶树枝或白蛇藤作成的擂茶棍,捞滤碎渣的竹制笊篱等。擂茶的原料:以芝麻、茶叶、陈皮为主,并根据需要变换不同配料,如鱼腥草、川芎、藿香、凤尾草等。制作方法:将配制好的原料放进擂钵里,加些凉开水,两手握住擂茶棍,沿着钵壁有节奏地作惯性旋转,待钵内之物被擂成细浆,将滚烫的开水徐徐倒入搅泡,用笊篱滤去渣滓,反复研磨二、三次,一钵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极佳的保健饮品。
将乐南词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我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唱词曲调为八韵,每韵由7字组成,一曲8名。腔调变化以八韵为中心展开。乐器使用扬琴、琵琶、三弦、苏笛、京胡、二胡、板胡、云霄、笙、镜锣、铜鼓、渔鼓等。南词唱腔种类繁多,声腔齐全。除基本唱腔正板、紧板、北调正板、数板外,还有众多辅助唱腔,如弦索、昆腔、北叠、外调。完整的基本中还有曲头、曲尾及串子调等。 南词演唱时,曲会讲究,一般古厅堂或庙宇正厅,挂桌帘、摆香案,掌鼓板者坐上正中,主唱者依次分坐两边,各执乐器,接生、旦、净、末、丑行当扮唱。每场戏必先唱《天官赐福》曲目,后唱其他曲目,如《断桥相会》《合钵妆妖》《昭君和番》《芦林相会》《苏文表借衣》等。 1964年冬,传唱了近百年的将乐清唱南词终于以一种崭新的表演方式被搬上舞台,由刘怀忠编词作曲的将乐南词说唱《赵书记治水》开了南词表演形式之先河。在福建五届农村文艺汇演中取得佳绩,被选送参加1965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出。此后,一批如《五婆骂鸡》《哑背疯》《小鱼儿》等南词剧目陆续创作问世,一批南词艺人如陈维绪、徐素娥、王朝仁等逐步成长,成为今天南词演唱的传人。
接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来了,万物苏醒,大地充满了生机。春,在将乐人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城乡各地的接春风俗,寓意深刻,颇为有趣。 立春前夕,各家从菜地寻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带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后用大红纸做成长形条幅,写上“新春大发”、“春到财来”、“迎春接福”之类的吉利话,插到“春花”旁边。立春来临,把“春花”端出来,放到大门前或窗台上,同时摆上清茶、甜酒,点燃线香,待立春时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就叫“春花接春”。 “开大门”接春,指大年三十夜半子时,这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辰。人们把大门打开,在门两侧帖上“开门大吉,万事如意”之类的联子,燃放鞭炮,这叫“开大门接春”。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称之为“上元天官赐福日”。过去这一天,是正月最精彩、最热闹、最令人回味的佳节。元宵节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多姿多彩的“闹花灯”。这天,人们都要吃元宵(土话叫“汤圆”),皮用糯米粉制成,馅或甜或咸,以祈合家团圆。将乐城关人还做春卷、竽包等风味小吃,将元宵节称之为“寿年”。过去城关和万安的元宵活动从正月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千灯争艳。龙灯、花灯、走马灯、龙凤呈祥灯、鸳鸯戏水灯、麒麟送子灯、松鹤延年灯、吉祥如意灯、百鸟朝凤灯、牡丹富贵灯……公龙灯就派生出烛龙、板凳龙、香龙等等,灯火辉煌、千姿百态。元宵节不仅有观不完的花灯,还有热闹欢腾的舞龙灯、河蚌舞、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游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每到元宵节,文联、文化等部门都要组织民间元宵节活动,或舞龙灯、或举办花灯展,或是放焰火,元宵活动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端午节
将乐人很重视端午节。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节前就备足糯米和箬竹叶裹棕子。亲戚朋友间互相馈赠,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粽子有甜粽、咸粽之分,有碱粽、白粽之别,品种繁多,有乌豆粽、花生粽、肉粽、豆沙粽等等,五花八门。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悬挂菖莆、艾叶、葛藤以驱邪。据说门上挂艾叶、菖莆之俗源于中原大地。有的门口还贴上“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莆似箭斩千邪”的对联。午后还用葛藤、艾叶、菖莆煎水,供老少沐浴。城关人还有叫小孩吃驱蛔虫药的风俗,一岁吃一粒,十岁以上吃十粒。端午节期间,乡下村民上山挖草药晒干备用。传说这天所备草药,疗效极佳。 端午节最隆重的习俗要数龙舟比赛。过去县城渡头、水门、东门,都有自己的龙舟。乡下有南口、黄潭、高唐等地各自的龙舟。过去全县有9条龙舟,每年四月下旬,人们早早就把龙舟抬出来,补漏、上油彩,修葺一新,连龙须都要细细地梳过几遍。为了初五进城看划龙舟及走亲访友送粽子,农村特意提前到初四过节,故民间有谚语曰:“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城里不知苦,过节过初五”。一到初五,金溪河两岸人山人海,南门渡头开阔的河面上,金龙、黄龙、白龙、青龙……一字儿摆开6条异彩纷呈的龙舟,每条龙舟上坐着24个光着膀子、握着橹桨的壮小伙子;船中配一面大鼓,由一位久经沙场的彪悍鼓师握鼓锤以待;船尾还有一经验丰富稳重的老师傅掌舵。时辰一到,就听得一声炮响,一条条龙舟立时如离弦的箭、出膛的弹,劈波斩浪向前飞驰。那“咚咚”作响、催人奋进的鼓点,那声震如雷加油鼓劲的呐喊……那铿锵有力、奋勇拼搏的号子;那百桨齐划、你追我赶的场面,让人激动,催人奋进。
板凳龙
将乐县安仁乡的泽坊村每年正月十七有游板凳龙的习俗。原先不叫“板凳龙”,而称“桥灯”,游的是蛇而不是龙。那时的泽坊人以户为单位,各家自备一块二米长十公分宽的杉木板作为烛桥架,状如长条板凳面。每条烛桥上安2至3个斗,斗为木框,白纸糊面,斗内插蜡烛。木板两端各挖一个小圆洞,可用木棍穿洞连接。数百条烛桥连接起来在田埂上行走就像长蛇一样游动,甚为壮观。 旧时的泽坊每年正月十六就开始热闹了。头一天,家家户户就把烛桥抬出来洗净,买来白纸将8个斗面糊得平平展展的;晒干后,在斗面写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平安等吉利词语。有的人家为了好看,还画上美丽的花边。到傍晚天才有点暗,各家就派出男的青壮年扛着烛桥到桥头集中,由负责连烛桥的人把蜡烛分给大家。天完全暗时,烛桥接好,各人把蜡烛点亮,扛上肩,随后是长龙似的烛桥,从村头出发,浩浩荡荡沿着全村一路游动翻腾绕一圈,家家户户的老人早已设好案桌、摆好供品、备好香烛等候在家门前,烛桥一到,立刻点起香烛,放鞭炮迎接。烛桥将全村转完以后,便抬进一块平整好的大丘的干田里。大家把烛桥放在地上稍事休息后,便重又精神抖擞地将烛桥扛起,在花灯指挥下从外向内排成金灯盘龙阵;一会儿从里向外,形成蛟龙出海阵,一会儿从外到内形成巨龙腾飞式,起舞花样甚多。精彩的表演、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周边村庄的万千百姓,大田边上人山人海,喝彩的、助威的、笑的、乐的,形成一幅热烈火爆、别具一格的农村节日风情画。 田里的表演结束后,烛桥还要舞到庙前,把烛桥头扛进庙内菩萨前,烧香点烛,虔诚地点三次头,然后把两块半圆竹往上一抛,掉在地上后如果一正一反,就说明蛇可以斩了,只见领头人手一挥,所有的人连忙把拴烛桥的木棍一抽,扛了各自的烛桥就往家里跑,据说谁先跑到家,谁就最先把福气先带到家,这一年的运气就最好。因此,人人争先恐后,拼命奔跑。立时千灯、万灯,天雨散花般四散开来。此情此景,让人万千感慨、耐人寻味。 为图吉利,改革开放后人们改称“桥灯”为“板凳龙”,还为桥灯安了惟妙惟肖的龙头龙尾。安仁的板凳龙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安仁每年元宵节文艺踩街必不可少的节目,远近闻名。
万安牛会
过去农业机械化程度差,农民耕田种地全靠牛,因而有“牛是农家宝,生产少不了”。千百年来,耕牛任劳任怨,辛勤耕田,成为农人最好的帮手,人们敬重耕牛、爱护耕牛,把耕牛当作命根子对待,特意把每年的四月初八定为牛的生日,这一天,农民要为耕牛做寿,为耕牛放假一天,大清早就为“牛寿星”准备美餐,表达对耕牛常年为人代力的由衷敬意,不但为耕牛过节,民间还有举办耕牛交易会的习俗,每年农历八月期间,各地相继举办耕牛会,促进了养牛业的兴旺和发展。 将乐万安牛会是从庙会发展起来的。旧时,将乐万安规定农历八月初七、初八为男人敬神日,初九为女人敬神日,每年要举办八月庙会,开展迎神活动。村民纷纷赴会,开始带些土特产前去交流,后又进行以小牛作抵押的耕牛贸易。有的人认为耕牛经神庙菩萨过目,能避瘟消灾,生长健壮,连不准备交易的耕牛也牵来参会,周边的建宁、泰宁、顺昌、明溪以至江西、浙江的客商云集这里,交易耕牛数以百计。解放后不再迎神,但牛会和物资交流会却保留了下来并日益繁荣。 牛会中最热闹红火的还是翠竹扶疏、绿柳垂阴的万安河畔,成千上万头水牛、黄牛、大牛、小牛济济一堂,或悠闲地吃着青草、或自在地打着喷嚏、或温顺地摇着尾巴,任凭主人和客人兴高采烈地夸奖或评判,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一幅活生生的美丽而壮观的千牛图。每头入会的牛经检疫后都打上了白色的印记。至傍晚,牛主人各自把牛牵回,散居在周围。 第二天清晨,又成群结队地赶来。牛会,不仅促进了耕牛交易,也使牛主人有了广交朋友、切磋交流的机会,还提供了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欢声笑语连续不断把牛会推向高潮,盛况空前。 万安牛会从迎神庙会转化发展为健康的物质交流会和耕牛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到今天促进边界贸易和耕牛发展,并杜绝了迷信活动,展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求富向上的良好愿望。
舞龙与舞狮
节日往往是人们团聚和喜庆的日子,为了表达这种心情,节日的游艺民俗特别丰富多彩。而游艺民俗中,舞龙灯是最热闹的。 龙是中国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都称为“龙的传人”。龙灯由头、身、尾组成,另有一个龙珠。龙头、龙尾用竹篾扎成龙头、龙尾形状,一节一节的龙身也用竹篾编成笼形,蒙上棉布绘上龙身色彩,里面可点燃红烛,下面用木棍支撑,供舞者执拿挥动,通常用九至十一节衔接成一条龙。舞龙时舞龙人身穿彩色衣、裤、头扎毛巾。引龙人手拿彩色龙珠逗引长龙俯仰翻转,在集市热闹的十字路口挥舞,舞龙的动作有跑、跳、滚、翻、缠等,舞龙人不论执掌哪个部位的都要做到首尾相顾,紧密配合,灵活机动,协调统一。舞龙时,往往青龙、黄龙几条龙一起上,如巨龙翻江倒海,气势非凡。 最有声势的是“舞龙灯”。“起灯”时,领头人带着大伙到大坪上,面向东海方向敬上一对大红烛,敬三柱香后口中念着祈祷之词绕场一周,然后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开始。走在最前面的是龙珠。紧接着是龙头,龙头高约1.6米,长约1.2米左右,接着是九节十八米长的龙身,最后是龙尾。有时是一颗龙珠在逗着它们,有时是“二龙戏珠”,还有“群龙抢珠”等等表演程式。起龙时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人群欢呼声中,一些新婚女子和未育妇人争着去拔“龙须”,据说拔到了便可生龙子龙孙,可以早生贵子,这也就是“舞龙丁”的由来。 舞狮也是一种游艺,数白莲镇舞狮最有名。每年元宵时节,白莲人便裸着上身、打着赤脚、脚挂铜铃,以舞狮颂扬祖先功德。一舞就是十八盘(即十八般武艺套路),舞者大汗淋漓。口哨不断,助兴者声声呐喊,气氛浓烈异常。助兴的村民伴着唢呐、锣鼓的乐声载歌载舞。狮有青狮、黄狮两种。舞狮队一行约10人,其中1人舞狮头,1人舞狮尾,动作有洗面、搔痒、打滚、蹂球等。舞青狮者必须当众表演拳术或刀、枪、棍术,如两青狮相遇则须较量武艺,分出高低;舞黄狮者则纯为游玩不比武

Ⅱ 将乐擂茶文化怎么样

“月光光,月嬷嬷,下来吸擂茶……”朴实的《擂茶谣》伴着节奏时而急时而缓的开擂声音,微眯双眼的主人紧握擂茶棍的手悠然旋转。稍顷,一丝淡淡的清香飘荡在擂钵上空,擂愈久香愈浓。一声“吸(喝)茶喽”,让人怦然心动。在主人热情的吆喝声中,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有说有笑地唠着家常,走进擂茶飘香的院落。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西北部,处于福州和南昌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擂茶和西山纸、龙池砚被誉为将乐“三绝”。眼下,将乐文化部门正着手为当地独特的擂茶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通又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当地人不管是娶妻生子,还是升学参军、婚丧喜庆都要请喝擂茶。这一习俗的起源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相传有位叫马援的大将军带兵途经武陵(现湖南一带)时,士兵们突染瘟疫,幸好有当地农户及时提供祖上相传的除瘟良方:取清明茶、生姜、生米各十石,磨成粉末后以开水冲服。士兵们茶到病除,擂茶的神秘功效也由此流传开来。据考证,将乐擂茶是在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
下料、开擂、冲泡、过滤、成茶……将乐擂茶用料颇为讲究,制作独特。其器具有竹制笊篱和内壁布满沟纹的陶制擂钵,以及70余厘米长的上等茶树枝做成的擂茶棍等。擂茶的原料以芝麻、茶叶、陈皮为主,并根据需要变换不同配料,如鸡爪草、鱼腥草、藿香、川芎、凤尾草等。制作时,先将配制好的原料放进擂钵里,加少许山泉水,两手握住擂茶棍,沿着钵壁有节奏地作惯性旋转,待钵内的原料被擂成细浆后,将滚烫的开水徐徐倒入,再用笊篱滤渣,反复研磨二到三次,一钵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上几口,顿感油腻尽退;炎炎酷暑喝擂茶,更是神清气爽。据验证,常喝擂茶还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利尿、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等功效。
不久前,一个到将乐参观的外国学生团队应邀到好客的农家喝擂茶。起初,他们看到冒着热气、乳白色的擂茶,都不敢喝,因为那天天气太热了,都想喝冷饮,谁还喝热茶?在主人一再“吸呀吸呀”声中,礼貌的学子们开始品茶。不喝不知道,一喝都来劲了,个个树起拇指直“OK”。10多人连喝3 杯擂茶,忙煞了主人。老阿婆说,不喝擂茶,枉到将乐啊。
更多关于将乐擂茶文化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35f60161573149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Ⅲ 将乐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将乐的风俗习惯有:擂茶、龙池砚、西山纸堪称“将乐三绝”,均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擂茶广场“擂钵铜雕”和玉华洞导游图“玉华洞志”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1、将乐擂茶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据考证,将乐擂茶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保健饮品。

2、将乐南词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

3、玉华洞

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将乐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每场戏必先唱《天官赐福》曲目,后唱其他曲目,如《断桥相会》《合钵妆妖》《昭君和番》《芦林相会》《苏文表借衣》等。

4、接春

立春前夕,将乐县人民从菜地寻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带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后用大红纸做成长形条幅,写上“新春大发”、“春到财来”、“迎春接福”之类的吉利话,插到“春花”旁边。立春来临,把“春花”端出来,放到大门前或窗台上,同时摆上清茶、甜酒,点燃线香,待立春时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就叫“春花接春”。

Ⅳ 将乐县的文化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据考证,将乐擂茶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入的。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保健饮品。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将乐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每场戏必先唱《天官赐福》曲目,后唱其他曲目,如《断桥相会》《合钵妆妖》《昭君和番》《芦林相会》《苏文表借衣》等。
1964年冬,传唱了近百年的将乐清唱南词终于以一种崭新的表演方式被搬上舞台,由刘怀忠编词作曲的将乐南词说唱《赵书记治水》开了南词表演形式之先河。在福建五届农村文艺汇演中取得佳绩,被选送参加1965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出。此后,一批如《五婆骂鸡》《哑背疯》《小鱼儿》等南词剧目陆续创作问世,一批南词艺人如陈维绪、徐素娥、王朝仁等逐步成长,成为今天南词演唱的传人。 立春前夕,将乐县人民从菜地寻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带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后用大红纸做成长形条幅,写上“新春大发”、“春到财来”、“迎春接福”之类的吉利话,插到“春花”旁边。立春来临,把“春花”端出来,放到大门前或窗台上,同时摆上清茶、甜酒,点燃线香,待立春时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就叫“春花接春”。
“开大门”接春,指大年三十夜半子时,这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辰。人们把大门打开,在门两侧帖上“开门大吉,万事如意”之类的联子,燃放鞭炮,这叫“开大门接春”。 在游艺民俗中,舞龙灯是最热闹的。“起灯”时,领头人带着大伙到大坪上,面向东海方向敬上一对大红烛,敬三柱香后口中念着祈祷之词绕场一周,然后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开始。走在最前面的是龙珠。紧接着是龙头,龙头高约1.6米,长约1.2米左右,接着是九节十八米长的龙身,最后是龙尾。有时是一颗龙珠在逗着它们,有时是“二龙戏珠”,还有“群龙抢珠”等等表演程式。起龙时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人群欢呼声中,一些新婚女子和未育妇人争着去拔“龙须”,据说拔到了便可生龙子龙孙,可以早生贵子,这也就是“舞龙丁”的由来。
舞狮也是一种游艺,数白莲镇舞狮最有名。每年元宵时节,白莲人便裸着上身、打着赤脚、脚挂铜铃,以舞狮颂扬祖先功德。一舞就是十八盘(即十八般武艺套路),舞者大汗淋漓。助兴的村民伴着唢呐、锣鼓的乐声载歌载舞。狮有青狮、黄狮两种。舞狮队一行约10人,其中1人舞狮头,1人舞狮尾,动作有洗面、搔痒、打滚、蹂球等。舞青狮者必须当众表演拳术或刀、枪、棍术,如两青狮相遇则须较量武艺,分出高低;舞黄狮者则纯为游玩不比武。

Ⅳ 将乐金溪传说

银华和金华的故事

~客家将乐民间传说

前面为朋友们介绍了将乐客家文化遗产系列,领略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精彩纷呈,今天带领朋友们进入将乐民间文化的草堂,感受迎面吹拂而来的山风,享受一番将乐客家民间故事中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那优美动人的传说所带给你的美好回味和无尽的遐想。

话说玉华、金华和银华是三个古洞,玉华洞就像一位男子汉,这位老大哥一直以来都以其宽阔的胸膛接纳包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而金华洞和银华洞则是俩位含情脉脉的少女,一直以来都是那么的委婉、含羞、矜持"犹抱琵琶半遮面"……还因其分别住着"金华花仙"和"银华花仙"而出名,这"三华"的传说故事在我们客家镛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虽有不同的版本,但其美丽动人,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大体一致。

饮过金溪河水的人,都说金溪水甜;到过将乐的人,都知道有着这动人的传说。

沿着闽江逆流而上,在其支流金溪河畔,座落一座美丽的小城~古时的镛城。当时的水上运输非常发达(我所知道,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在我的印象中成批的竹、木都还在从走水路运往榕城~福州),镛城(将乐)和榕城(福州)之间就在这金溪河流这根白色的纽带之间紧紧缠绕,吃水路的船家把白莲、龙栖山的毛边纸、龙池青石砚台、笋干、寿星糖及竹制品、林木材等土特产品运往榕城出售,再运些绫罗绸缎等回镛城推销……

说是很久很久以前,这镛城外金溪河畔有个叫"观化楼"的地方,设立了多处小码头,码头上都泊满了船只,有一条船只上有位叫阿牛的小伙子,这阿牛因年幼丧失父母,经他叔托人介绍让阿牛十岁就在这船上做上了伙计,一干就是七、八个年头,现在这小伙子长的相貌堂堂,健壮如牛,因少言寡语,憨厚老实,干活勤快,而远近闻名……这船老大却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家伙……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这镛城十里有座玉华山,山里有"金华洞"和"银华洞"两个古洞,金华洞里住着"金华花仙女",银华洞里住着"银华花仙女"(另一说法是"狐精"),这姐姐金华能把地上的石头变成金子,小妹银华则能点物为银。

银华是一个出落得水灵灵的鲜嫩漂亮的姑娘,泼辣多情,夜晚常到金溪河畔去游玩,时常看到勤快、憨厚、老实而又无依无靠的阿牛,这花仙怜悯之心和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向往人间生活……两个年青人相会了……以后,每当子夜时分,船篷上方就飘来一朵白云,一阵花香过后,一位村姑进入后船舱与阿牛约会……一连几天花仙银华都如期而来,一日被船老大发现了船舱后的秘密后,直问心神恍惚的阿牛,阿牛经不住船老大的压力,只好一五一十地将"美丽的邂逅"和"知音相遇"告诉了他。

一天,船从榕城运货回镛城,在顺昌县的洋口镇歇脚时遇到一位道士,船老大把阿牛的"艳遇"向道士说了,道士心生一计,教其如何如何就可留住花仙成为阿牛的媳妇,成为船老大的帮手……船回到镛城码头,晚饭后,船老大把一大串古钱和七粒完整的大青米放在阿牛手里传授"机缘"……

像往常一样子夜光景,待银华走进船舱,船老大就偷偷地把船篙上银华的花衣取走存起……这船舱里心里忐忑不安的阿牛将那七粒嚼碎的青米喷到银华脸上,银华大惊失色,转身就走,可是船篙上那还有她脱下的"花衣"?没了"花衣"她就变成了一般的凡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凡夫俗子……也罢,一个有情,一个有义,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二天清晨,邻船上的人们看到银华,这消息马上传开了,一时船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船老大原本就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今日见得银华虽是粗布裙衫,仍掩饰不住她的天然风韵,如此花容月貌,花若天仙……使他不怀好意,顿生邪念,自从见到银华后,船老大有事没事总往后舱钻,有时阿牛不在还动手动脚,银华是个机灵和聪慧的姑娘,船老大沾不到一点便宜,就开始心怀鬼胎又生一计……

话说这银华和这个老实勤快的船夫阿牛结成了夫妻后,船上的生活虽然清苦,俩口子却过着恩恩爱爱,情深似海的生活,别看银华像个大家闺秀,粗活、细活样样能做,待人接物通情达理,热情好客,邻居之间互帮互助,邻近船上的大嫂小媳妇儿都一个劲地夸奖她……日子到了深秋,银华随船来到榕城,一泊码头,船老大就留下一句:"过两天后起船回镛城"就上岸去了……阿牛一连忙了几天,第三天傍晚终于把货装好后,阿牛就抽身帮助银华早点做晚饭,吃完晚饭带银华进榕城商店逛逛顺便帮助妻银华买块绸缎做件新衣衫。此时,船老大回来了,满脸堆笑对阿牛说:"这些天你忙上忙下够辛苦了,货也备齐了,咱哥儿俩今晚好好喝几蛊,乐和乐和"不由分说拉着阿牛的手就往岸上馆子里去……酒过三巡,见阿牛已有七分醉意便单刀直入地说:阿牛啦,听我说你那银华原是花妖(狐狸精),人家都不敢和我们一起行船了,你把她修了我帮你再另娶媳妇吧……

阿牛一听,犹如当头一棒,酒意全消,把酒桌一掀,就往河畔货船停舶方向直奔而去,果然不出所料,只见船后舱家什散落满地,人去楼空,不见了银华,现场有过强烈反抗争扎后留下的痕迹。

原来,这狼心的船老大,私下买通了几个彪形大汉,把银华活生生地抢走,以三百两银子的身价卖给了一家富商做小妾(另一种说法被卖到妓院).

银华在榕城虽然衣食无忧,却是度日如年,整日以泪洗面,她日夜思念着她心爱的阿牛哥和金华姐姐,心想,只有远在闽西北的玉华山的金华姐姐才能救她于苦海……就这样,银华熬过了三年,富商也放松了对她的监视,这年的重阳节,银华去集市买菜,接触到一个姓施的船工,了解得知是镛城人,他一向行船在外,为人诚实可靠,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银华把自己的不幸遭遇一五一十地诉说给船工,这船工很同情她的不幸,同意为她通风报信。

受银华之托,他回到镛城后,出南门,往玉华,照银华讲的方位寻找,果真见到在古腾缠绕、泉水清流的的石壁傍有个写着"金华古洞"的洞穴,但石门紧闭,船家按照银华传授的口诀,朝千年古树拜了又拜,叫了三声"金华花开",声音落处,石门大开,从里面走出一位金花美少女,她笑盈盈的问船工你来找我有何贵干啊?听说是银华妹妹托此人捎信而来,在松明火把的照耀下,赶紧引领船工进入洞厅,洞内云蒸霞蔚,眩巧争奇,曲径通幽,犹如进入地下宫殿景观美不胜收,船家离家数月惦记家中父老和妻子,不宜留恋和欣赏这洞穴里的美景,谢绝金华留下用餐的热情,便告辞回家,金华一看船工执意要走,也就不再挽留,为了感谢帮助她妺妹银华脱离苦海的好心船工,送了他一包鼓鼓囊囊的布衣口袋,并再三嘱咐千万不要半路打开,到家后再看,船工点头,告别出来走到"观化楼"渡口处乘船过河,坐在船上,双手紧紧抱着那布袋,同船的乘客和船梢工好奇问道这是什么宝贝呀,抱的那么紧,这船工也是个忠厚老实人,把这"榕城救女"的经过告诉了大家,大家都觉得好奇,叫他打开包袱看看,这轻飘飘的一袋东西究竟是什么好东西,这船工耳根又软,经不起大家的劝说,只好打开包裹一看,只见是一片片发亮的瓜子壳儿,在大家的哄笑声中船把那一袋瓜子壳往河心里倒,"哗啦啦……"奇怪出现了那些瓜子壳一触到水就成了黄金灿灿的金瓜子沉入河底……船工望河兴叹,着实后悔没听金华姑娘的话,只好作罢,回家去了……

再说这金华姑娘接到消息后,立刻进入镛城寻找到那黑心船老大家,略施小技弄到收回银华的花衣腾云驾雾直奔榕城,救出妹妹银华……姐妹重逢,悲喜交集,有道是"流不完的伤心泪,诉不完的离别情"……姐妹俩赶回镛城打听阿牛的下落,却是杳无音讯……

在一个月满星稀的夜晚,金华银华姐妹俩来到船老大家探听阿牛失踪情况,只听得船老大从四合院厢房间里传出的对话:"老婆,今天能在城里安安稳稳过上大鱼大肉的生活,多亏了我上次的榕城之行,那阿牛死脑筋,那晚把他往河里一推,就让他喂鱼去了……把银华卖了个好价钱,哈哈哈,加上那船货和"花妖"的"处理"收入少说赚了五六百两银子……","你这死鬼真缺德……"一阵狂笑……

姐妹俩一听,怒火中烧,你要的不就是金子和银子吗?你却做出如此缺德和伤天害理的事!给你金子和银子为你陪葬去吧!瞬间,无数的金银从天而降,仿佛那满天星斗都落到了镛城城南,金银越下越多,那船老大的整个身子全都埋在了金银山下……

次日清晨,镛城的百姓发现,在城南有一口深不可测的大池塘,代替了船老大家的庭院,同时,在距"观化楼"下游一里多的河中央,慢慢露出了一大片砂石滩,上面净是黄橙橙的砂子和溜圆圆的卵石,据说这就是那位救银华姑娘的船工从金华那里带回的"瓜子金"变成的,至今人们还称它们为"金沙洲",从此以后,金溪河里就有了沙金,这金沙洲还真是名不虚传,金溪,金溪,河里有金。如今,每逢枯水季节,常有人到金溪河淘金哦。

金华银华回到了玉华山,过隐居修行的生活去了。姐妹俩性格不同,金化仍不喜露面,与世无争,所以人们至还找不到金华洞的确切洞口;银华的家门始终敝开着,任人游赏。忠诚老实人进了银华洞会受到银华姑娘的热情款待,她会亲口向你叙述这个美丽动人而又悲伤的故事,若是心怀叵测,不怀好意的人进洞,那就别再想出来了。这银华洞(将乐客家方言"银华"与"人华"同音)相传"十个进九个出","九个进八个出",总有一个出不来,没有出来那个一定是不怀好意、心怀叵测的小人。

这就是金华和玉华的传说故事。

《金华和银华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水上运输业的盛况。当朋友们赏析完我所描绘和叙述的这些客家民俗风情,是否也和我一样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现实生活的场景:由带箬叶棚子的乌篷船、一节连一节的长木排、金溪的漪涟、落日的余晖等组成的图画;你的耳边是否仿佛听到"乃唉乃唉"的桨声、余音绕袅的号子声、一咏三叹的南词声和旋律优美的擂茶声……这些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都渗和着将乐客家独特的风俗民情,使之交织成一幅幅彩色的古镛风俗画,这无疑为美丽富饶的将乐又添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注释:容家传统文化介绍己告一段落,浪费了朋友们的宝贵时间,特此注释,表示感谢朋友们的垂青关爱,祝福大家快乐生活,美好幸福! )

阅读全文

与你对将乐的本土文化有哪些了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1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2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