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30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1-1耿村民间故事石家庄藁城市
21-2河间歌诗沧州河间市
31-3孟姜女故事传说秦皇岛山海关区
41-4邯郸成语典故文化邯郸市
51-5牛郎织女传说邢台内丘县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62-1武强木版年画衡水武强县
72-2衡水内画衡水市
82-3蔚县剪纸张家口蔚县
92-4丰宁满族剪纸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
102-5曲阳石雕保定曲阳县
112-6内丘神码邢台内丘县
122-7玉田泥塑唐山玉田县
132-8辛集农民画石家庄辛集市
142-9无极剪纸石家庄无极县
152-10白沟泥塑保定高碑店市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63-1冀中笙管乐保定涞水县
(高洛音乐会)
173-2霸州笙管乐廊坊霸州市
(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张庄音乐会)
183-3河北鼓吹乐(永年)邯郸永年县
193-4河北鼓吹乐(抚宁)秦皇岛抚宁县
203-5固安笙管乐廊坊固安县
(屈家营音乐会、小冯村音乐会)
213-6承德清音会承德市
223-7广宗太平道乐邢台广宗县
233-8常山战鼓石家庄正定县
243-9藁城战鼓石家庄藁城市
253-10子位吹歌保定定州市
263-11安次区笙管乐廊坊安次区
(军卢村音乐会、南响口梵呗音乐会、后屯音乐会)
273-12雄县古乐保定雄县
283-13竹林寺寺庙音乐张家口阳原县
293-14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沧州任丘市
303-15涉县寺庙音乐邯郸涉县
313-16里东庄音乐老会廊坊文安县
323-17任丘大鼓沧州任丘市
333-18河间大鼓沧州河间市
343-19磁县迓鼓邯郸磁县
353-20唐山花吹唐山唐海县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364-1昌黎地秧歌秦皇岛昌黎县
374-2井陉拉花石家庄井陉县
384-3徐水狮舞保定徐水县
394-4沧州落子沧州南皮县
404-5易县摆字龙灯保定易县
414-6隆尧招子鼓邢台隆尧县
424-7抬花杠石家庄栾城县
434-8篓子灯唐山丰南区
444-9青龙猴打棒秦皇岛青龙满族
454-10葛渔城重阁会廊坊安次区
464-11晋州官伞石家庄晋州市
474-12赞皇铁龙灯石家庄赞皇县
484-13黄骅麒麟舞沧州黄骅市
494-14丰宁蝴蝶舞承德丰宁满族
504-15曲周龙灯邯郸曲周县
514-16抚宁太平鼓秦皇岛抚宁县
524-17二贵摔跤承德隆化县
534-18东储双龙会廊坊安次区
544-19沧县狮舞沧州沧县
554-20撵花邯郸临漳县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565-1河北梆子河北省文化厅
575-2评剧唐山滦南县
585-3唐山皮影戏唐山市
595-4石家庄丝弦石家庄市
605-5哈哈腔(清苑)保定市
615-6哈哈腔(青县)沧州青县
625-7武安平调落子邯郸武安市
635-8定州秧歌戏保定定州市
645-9冀南皮影戏邯郸市
655-10武安傩戏邯郸武安市
665-11隆尧秧歌戏邢台隆尧县
675-12二人台张家口康保县
685-13保定老调保定市
695-14威县乱弹邢台威县
705-15邯郸东填池赛戏邯郸市
715-16四股弦邢台巨鹿县
725-17蔚县秧歌张家口蔚县
735-18软秧歌张家口怀安县
745-19官庄诗赋弦廊坊固安县
755-20横岐调保定涿州市
765-21永年西调邯郸永年县
775-22磁县怀调邯郸磁县
785-23贤寓调保定定兴县
795-24肃宁武术戏沧州肃宁县
805-25河间皮影戏沧州河间市
815-26口梆子张家口市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826-1木板大鼓沧州沧县
836-2乐亭大鼓唐山乐亭县
846-3西河大鼓沧州河间市
856-4京东大鼓廊坊市
866-5戳古董张家口张北县
876-6黄骅渔鼓沧州黄骅市
886-7盐山竹板书沧州盐山县
896-8涿州十不闲保定涿州市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907-1吴桥杂技沧州吴桥县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918-1磁州窑烧制技艺邯郸峰峰矿区
928-2魏县土纺土织技艺邯郸魏县
938-3邢窑烧制技艺邢台市
948-4定瓷传统烧制技艺保定曲阳县
958-5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保定高阳县
968-6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
978-7秸秆扎刻技艺廊坊永清县
988-8衡水法帖拓印技艺衡水桃城区
998-9泊头传统铸造技艺沧州泊头市
1008-10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邯郸大名县
1018-11易县绞胎陶瓷制作技艺保定易县
1028-12沙河豆面印花技艺邢台沙河市
1038-13高桥尚家笙制作技艺廊坊霸州市
1048-14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衡水故城县
1058-15易水砚制作技艺保定易县
1068-16蔚县古民居建筑技艺张家口蔚县
1078-17馆陶黑陶制作技艺邯郸馆陶县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089-1安国药市保定市
1099-2直隶官府菜系烹饪技艺保定市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1010-1盐山千童信子节沧州盐山县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1111-1女娲祭典邯郸涉县
11211-2三祖文化张家口涿鹿县
11311-3赵县范庄龙牌会石家庄赵县
11411-4内丘扁鹊祭祀邢台内丘县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1512-1沙河藤牌阵邢台沙河市
11612-2邢台梅花拳邢台平乡县、广宗县
11712-3杨氏太极拳邯郸永年县
11812-4沧州武术沧州市
11912-5深州形意拳衡水深州市
12012-6涞水踢球保定涞水县
12112-7泊头六合拳沧州泊头市
12212-8武氏太极拳邯郸永年县
12312-9文安八卦掌廊坊文安县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2413-1青县盘古文化沧州青县
12513-2胜芳花灯及元宵灯会廊坊霸州市
12613-3蔚县拜灯山张家口蔚县
12713-4滏阳河灯邯郸邯山区
(马头镇、张庄桥村)
12813-5苇子灯阵邯郸峰峰矿区
12913-6彩布拧台邯郸邯山区
13013-7黄粱梦文化邯郸市
②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 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 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 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 苏柯尔克孜
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
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
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
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
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
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34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36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39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40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45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49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
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 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
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 县、乐都县
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山花儿)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5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59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
自治县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61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64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65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68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70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71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
音乐)
76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77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78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79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82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83 Ⅱ—52 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84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87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88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89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
(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
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91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
丰县
92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93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94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95 Ⅱ—64 文水𨱃子 山西省文水县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98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99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100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
(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 地区、麦盖提县
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5 Ⅲ—2 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 陕西省绥德县
歌、抚顺地秧歌) 辽宁省抚顺市
106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107 Ⅲ—4 龙舞 重庆市
(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 四川省泸县
坛彩龙)
108 Ⅲ—5 狮舞 河北省徐水县
(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 山西省襄汾县
狮子、广东醒狮) 浙江省临海市
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109 Ⅲ—6 花鼓灯 安徽省蚌端口市、凤台县、颍上县
(蚌端口花鼓灯、凤台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
110 Ⅲ—7 傩舞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
舞)
111 Ⅲ—8 英歌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普宁英歌、潮阳英歌)
112 Ⅲ—9 高跷 山西省稷山县
(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跷、苦水高高跷) 甘肃省永登县
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
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
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
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119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20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1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22 Ⅲ—19 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
(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四川省巴塘县
123 Ⅲ—20 锅庄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 西藏自治区
树卓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124 Ⅲ—21 热巴舞 西藏自治区
(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125 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126 Ⅲ—23 苗族芦笙舞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
(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
山珠)
127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象帽舞、乞粒舞) 辽宁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
(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129 Ⅲ—26 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131 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
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
138 Ⅲ—35 僳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139 Ⅲ—36 彝族葫芦笙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40 Ⅲ—37 彝族烟盒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41 Ⅲ—38 基诺大鼓舞 云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区
143 Ⅲ—40 土族于菟 青海省同仁县
144 Ⅲ—41 塔吉克斯坦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
塔吉克斯坦自治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5 Ⅳ—1 昆曲 中国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46 Ⅳ—2 梨园戏 福建省泉州市
147 Ⅳ—3 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市
148 Ⅳ—4 潮剧 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
149 Ⅳ—5 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
150 Ⅳ—6 青阳腔 安徽省青阳县
江西省湖口县
151 Ⅳ—7 高腔 浙江省衢州市、松阳县
(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岳西高 安徽省岳西县
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常德
市
152 Ⅳ—8 新昌调腔 浙江省新昌县
153 Ⅳ—9 宁海平调 浙江省宁海县
154 Ⅳ—10 永安大腔戏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戏 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
156 Ⅳ—12 川剧 四川省
重庆市
157 Ⅳ—13 湘剧 湖南省衡阳市
158 Ⅳ—14 广昌孟戏 江西省广昌县
159 Ⅳ—15 正字戏 广东省陆丰市
160 Ⅳ—16 秦腔 陕西省
161 Ⅳ—17 汉调桄桄 陕西省汉中市
162 Ⅳ—18 晋剧 山西省
163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
164 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5 Ⅳ—21 上党梆子 山西省晋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剧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内乡县
169 Ⅳ—25 怀梆 河南省沁阳市
170 Ⅳ—26 大平调 河南省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71 Ⅳ—27 越调 河南省周口市
172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北京市
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上海市
173 Ⅳ—29 徽剧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174 Ⅳ—30 汉剧 湖北省武汉市
175 Ⅳ—31 汉调二簧 陕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宁梅林戏 福建省泰宁县
177 Ⅳ—33 闽西汉剧 福建省龙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戏 湖南省岳阳市
179 Ⅳ—35 荆河戏 湖南省澧县
180 Ⅳ—36 粤剧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
181 Ⅳ—37 桂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182 Ⅳ—38 宜黄戏 江西省宜黄县
183 Ⅳ—39 乱弹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县
184 Ⅳ—40 石家庄丝弦 河北省石家庄市
185 Ⅳ—41 雁北耍孩儿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灵丘罗罗腔 山西省灵丘县
187 Ⅳ—43 柳子戏 山东省
188 Ⅳ—44 大弦戏 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189 Ⅳ—45 闽剧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寿宁北路戏 福建省寿宁县
191 Ⅳ—47 西秦戏 广东省海丰县
192 Ⅳ—48 高甲戏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93 Ⅳ—49 碗碗腔 山西省孝义市
(孝义碗碗腔)
194 Ⅳ—50 四平调 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195 Ⅳ—51 评剧 天津市宝坻区
河北省滦南县
辽宁省沈阳市
196 Ⅳ—52 武安平调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越剧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沪剧 上海市
199 Ⅳ—55 苏剧 江苏省苏州市
200 Ⅳ—56 扬剧 江苏省扬州市
201 Ⅳ—57 庐剧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2 Ⅳ—58 楚剧 湖北省
203 Ⅳ—59 荆州花鼓戏 湖北省潜江市
204 Ⅳ—60 黄梅戏 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205 Ⅳ—61 商洛花鼓 陕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戏 安徽省宿州市、蚌端口市
207 Ⅳ—63 柳琴戏 山东省枣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戏 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
209 Ⅳ—65 采茶戏 江西省赣州市
(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210 Ⅳ—66 五音戏 山东省淄博市
211 Ⅳ—67 茂腔 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
212 Ⅳ—68 曲剧 河南省
213 Ⅳ—69 曲子戏 甘肃省敦煌市、华亭县
(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214 Ⅳ—70 秧歌戏 河北省隆尧县、定州市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朔州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县
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215 Ⅳ—71 道情戏 山西省右玉县、临县
(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太康道 河南省太康县
情戏、蓝关戏、陇剧) 山东省莱州市
甘肃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县、青县
217 Ⅳ—73 二人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218 Ⅳ—74 白字戏 广东省海丰县
219 Ⅳ—75 花朝戏 广东省紫金县
220 Ⅳ—76 彩调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1 Ⅳ—77 灯戏 重庆市梁平县
(梁山灯戏、川北灯戏) 四川省南充市
222 Ⅳ—78 花灯戏 贵州省思南县
(思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云南省玉溪市
223 Ⅳ—79 一勾勾 山东省临邑县
224 Ⅳ—80 藏戏 西藏自治区
(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
西宾顿、黄南藏戏)
225 Ⅳ—81 山南门巴戏 西藏自治区
226 Ⅳ—82 壮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7 Ⅳ—83 侗戏 贵州省黎平县
228 Ⅳ—84 布依戏 贵州省册亨县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县
230 Ⅳ—86 傣剧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231
③ 河北有哪些遗传至今的传统文化
河北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蔚县剪纸,一个是衡水内画。
1、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是河北省传统工艺之一,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明代,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蔚县剪纸分为花鸟鱼虫,戏曲人物和戏曲脸谱三大类。在色彩、造型和图案上都有自己独有的风格。这项艺术流传至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些名人的作品得到珍藏,但这项艺术同样面临创新度低,手艺人少的问题。国家对此做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开办展会。
2、衡水内画
衡水内画作为河北省传统民间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衡水内画引入了国画的一些技法,如擦、染、点、勾、撕等。衡水内画工艺精美,寓意深长,构图巧妙,色彩浓郁,被人们所喜爱。如图是精妙的鼻烟壶,被后世称赞,闻名世界。
④ 河北民间艺术有哪些
衡水内画 衡水市
蔚县剪纸 张家口蔚县
丰宁满族剪纸 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
曲阳石雕 保定曲阳县
内丘神码 邢台内丘县
玉田泥塑 唐山玉田县
辛集农民画 石家庄辛集市
无极剪纸 石家庄无极县
白沟泥塑 保定高碑店市
冀中笙管 乐保定涞水县
(高洛音乐会)
霸州笙管乐 廊坊霸州市
(高桥音乐会、
胜芳音乐会、
张庄音乐会)
河北鼓吹乐(永年)邯郸永年县
河北鼓吹乐(抚宁)秦皇岛抚宁县
固安笙管乐 廊坊固安县
(屈家营音乐会、
小冯村音乐会)
承德清音会 承德市
广宗太平道乐 邢台广宗县
常山战鼓 石家庄正定县
藁城战鼓 石家庄藁城市
子位吹歌 保定定州市
安次区笙管乐 廊坊安次区
(军卢村音乐会、
南响口梵呗音乐会、
后屯音乐会)
雄县古乐 保定雄县
竹林寺寺庙音乐 张家口阳原县
涉县寺庙音乐 邯郸涉县
里东庄音乐老会 廊坊文安县
任丘大鼓 沧州任丘市
河间大鼓 沧州河间市
磁县迓鼓 邯郸磁县
唐山花吹 唐山唐海县
昌黎地秧歌 秦皇岛昌黎县
37 4-2 井陉拉花 石家庄井陉县
38 4-3 徐水狮舞 保定徐水县
39 4-4 沧州落子 沧州南皮县
40 4-5 易县摆字龙灯 保定易县
41 4-6 隆尧招子鼓 邢台隆尧县
42 4-7 抬花杠 石家庄栾城县
43 4-8 篓子灯 唐山丰南区
44 4-9 青龙猴打棒 秦皇岛青龙满族
45 4-10 葛渔城重阁会 廊坊安次区
46 4-11 晋州官伞 石家庄晋州市
47 4-12 赞皇铁龙灯 石家庄赞皇县
48 4-13 黄骅麒麟舞 沧州黄骅市
49 4-14 丰宁蝴蝶舞 承德丰宁满族
50 4-15 曲周龙灯 邯郸曲周县
51 4-16 抚宁太平鼓 秦皇岛抚宁县
52 4-17 二贵摔跤 承德隆化县
53 4-18 东储双龙会 廊坊安次区
54 4-19 沧县狮舞 沧州沧县
55 4-20 撵花 邯郸临漳县
五、戏曲 (2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6 5-1 河北梆子 河北省文化厅
57 5-2 评剧 唐山滦南县
58 5-3 唐山皮影戏 唐山市
59 5-4 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市
60 5-5 哈哈腔(清苑) 保定市
61 5-6 哈哈腔(青县) 沧州青县
62 5-7 武安平调落子 邯郸武安市
63 5-8 定州秧歌戏 保定定州市
64 5-9 冀南皮影戏 邯郸市
65 5-10 武安傩戏 邯郸武安市
66 5-11 隆尧秧歌戏 邢台隆尧县
67 5-12 二人台 张家口康保县
68 5-13 保定老调 保定市
69 5-14 威县乱弹 邢台威县
70 5-15 邯郸东填池赛戏 邯郸市
71 5-16 四股弦 邢台巨鹿县
72 5-17 蔚县秧歌 张家口蔚县
73 5-18 软秧歌 张家口怀安县
74 5-19 官庄诗赋弦 廊坊固安县
75 5-20 横岐调 保定涿州市
76 5-21 永年西调 邯郸永年县
77 5-22 磁县怀调 邯郸磁县
78 5-23 贤寓调 保定定兴县
79 5-24 肃宁武术戏 沧州肃宁县
80 5-25 河间皮影戏 沧州河间市
81 5-26 口梆子 张家口市
六、曲艺 (8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2 6-1 木板大鼓 沧州沧县
83 6-2 乐亭大鼓 唐山乐亭县
84 6-3 西河大鼓 沧州河间市
85 6-4 京东大鼓 廊坊市
86 6-5 戳古董 张家口张北县
87 6-6 黄骅渔鼓 沧州黄骅市
88 6-7 盐山竹板书 沧州盐山县
89 6-8 涿州十不闲 保定涿州市
七、民间杂技 (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0 7-1 吴桥杂技 沧州吴桥县
八、民间手工技艺 (1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1 8-1 磁州窑烧制技艺 邯郸峰峰矿区
92 8-2 魏县土纺土织技艺 邯郸魏县
93 8-3 邢窑烧制技艺 邢台市
94 8-4 定瓷传统烧制技艺 保定曲阳县
95 8-5 高阳民间染织技艺 保定高阳县
96 8-6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
97 8-7 秸秆扎刻技艺 廊坊永清县
98 8-8 衡水法帖拓印技艺 衡水桃城区
99 8-9 泊头传统铸造技艺 沧州泊头市
100 8-10 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 邯郸大名县
101 8-11 易县绞胎陶瓷制作技艺 保定易县
102 8-12 沙河豆面印花技艺 邢台沙河市
103 8-13 高桥尚家笙制作技艺 廊坊霸州市
104 8-14 龙凤贡面手工制作技艺 衡水故城县
105 8-15 易水砚制作技艺 保定易县
106 8-16 蔚县古民居建筑技艺 张家口蔚县
107 8-17 馆陶黑陶制作技艺 邯郸馆陶县
挨个贴过来太麻烦了,看我早先的答案吧,
⑤ 河北传统文化有哪些
1、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河北梆子的音乐唱腔,高亢激越,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大慢板善于表现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正调二六板如行云流水,从容舒展。而反调二六板则哀怨缠绵、凄楚悱恻。
河北梆子的演员中有一批全国知名的杰出的人士,如田际云、魏连升、侯俊山、何景山,赵佩云(筱香水)、王莹仙(金刚钻)都以唱腔高亢优美、变化多端而为广大观众所热爱。
这批演员是河北梆子舞台上的明珠,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也使观众更加喜爱河北梆子这个剧种。
2、曲阳石雕
曲阳盛产质地优良的各色大理石,早在汉代,曲阳一带的石雕艺人就用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石果、碑文、龙凤、雄狮、观音、佛像等各种工艺品。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兴建大都(北京),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曲阳石雕艺人杨琼因雕技精湛,被任命为总管。
据记载,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就是由杨琼设计监造的。清代,曲阳石雕曾在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展出,荣获世界石雕艺术第二名。
3、竹板书
竹板书产生于河北省中部平原。起源年代比较久远。据老艺人马兰月、王来恩(艺名“舍命王”)等谈,一百多年前,他们的师爷就是唱竹板书的。七、八十年前,南皮县老艺人张福堂等初去山东,后来又有尹福盛、王来恩等到相继而去,竹板书从此流入山东。
清末明初,又有潘福恒、王福义、余来荣等到在京津辽沈等地演唱,狄来珍去山西太原等地演唱,竹板书的活动区域逐年扩大。王来恩还到西安、扬州、香港等地演出过。
4、评书
流行在河北省的评书,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话”艺术演化而来的。一般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演出时坐在案前,以一块醒木为道具。表演中,既有娓娓的叙述,也有琅琅的朗诵。传统书目大都是长篇,内容以历史故事和武侠故事为主。
5、皮影人
是皮影戏的人物造型。流行于唐山、乐亭一带。以驴皮刻染,吸收了当地民间剪纸的特点,更以雕镂精细、造型夸张、富有装饰性见称。清代已在京津、东北一带流传。老艺人王玉宏刀法犀利多变,并对古法进行了改革。邯郸有牛皮影人,线条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
⑥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国发〔2006〕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国务院
二○○六年五月二十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18项)
一、民间文学 (共计3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2 Ⅰ—2 布洛陀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4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思茅市
5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江苏省镇江市
浙江省杭州市
7 Ⅰ—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8 Ⅰ—8 孟姜女传说 山东省淄博市
9 Ⅰ—9 董永传说 山西省万荣县
江苏省东台市
河南省武陟县
湖北省孝感市
10 Ⅰ—10 西施传说 浙江省诸暨市
11 Ⅰ—11 济公传说 浙江省天台县
12 Ⅰ—12 满族说部 吉林省
13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
14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15 Ⅰ—15 伍家沟民间故事 湖北省丹江口市
16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17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18 Ⅰ—18 古渔雁民间故事 辽宁省大洼县
19 Ⅰ—19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20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21 Ⅰ—21 河间歌诗 河北省河间市
22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23 Ⅰ—23 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
24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25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6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27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甘肃省
四川省
云南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斯)尔》办公室
28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29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0 Ⅰ—30 畲族小说歌 福建省霞浦县
31 Ⅰ—31 青林寺谜语 湖北省宜都市
二、民间音乐(共计7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2 Ⅱ—1 左权开花调 山西省左权县
33 Ⅱ—2 河曲民歌 山西省河曲县
34 Ⅱ—3 蒙古族长调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
35 Ⅱ—4 蒙古族呼麦 内蒙古自治区
36 Ⅱ—5 当涂民歌 安徽省马鞍山市
37 Ⅱ—6 巢湖民歌 安徽省巢湖市
38 Ⅱ—7 畲族民歌 福建省宁德市
39 Ⅱ—8 兴国山歌 江西省兴国县
40 Ⅱ—9 兴山民歌 湖北省兴山县
41 Ⅱ—10 桑植民歌 湖南省桑植县
42 Ⅱ—11 梅州客家山歌 广东省梅州市
43 Ⅱ—12 中山咸水歌 广东省中山市
44 Ⅱ—13 崖州民歌 海南省三亚市
45 Ⅱ—14 儋州调声 海南省儋州市
46 Ⅱ—15 石柱土家啰儿调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47 Ⅱ—16 巴山背二歌 四川省巴中市
48 Ⅱ—17 僳僳族民歌 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
49 Ⅱ—18 紫阳民歌 陕西省紫阳县
50 Ⅱ—19 裕固族民歌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51 Ⅱ—20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 甘肃省康乐县、和政县、岷县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
宁夏回族自治区
52 Ⅱ—21 藏族拉伊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53 Ⅱ—22 聊斋俚曲 山东省淄博市
54 Ⅱ—23 靖州苗族歌鼟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55 Ⅱ—24 川江号子 重庆市
四川省
56 Ⅱ—25 南溪号子 重庆市黔江区
57 Ⅱ—26 木洞山歌 重庆市巴南区
58 Ⅱ—27 川北薅草锣鼓 四川省青川县
59 Ⅱ—28 侗族大歌 贵州省黎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60 Ⅱ—29 侗族琵琶歌 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
61 Ⅱ—30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2 Ⅱ—31 彝族海菜腔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3 Ⅱ—32 那坡壮族民歌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
64 Ⅱ—33 澧水船工号子 湖南省澧县
65 Ⅱ—34 古琴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66 Ⅱ—35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
67 Ⅱ—36 蒙古族四胡音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68 Ⅱ—37 唢呐艺术 河南省沁阳市
甘肃省庆阳市
69 Ⅱ—38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 四川省茂县
70 Ⅱ—39 辽宁鼓乐 辽宁省、辽阳市
71 Ⅱ—40 江南丝竹 江苏省太仓市
上海市
72 Ⅱ—41 海州五大宫调 江苏省连云港市
73 Ⅱ—42 嵊州吹打 浙江省嵊州市
74 Ⅱ—43 舟山锣鼓 浙江省舟山市
75 Ⅱ—44 十番音乐 福建省龙岩市、福州市(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
76 Ⅱ—45 鲁西南鼓吹乐 山东省嘉祥县
77 Ⅱ—46 板头曲 河南省南阳市
78 Ⅱ—47 宜昌丝竹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79 Ⅱ—48 枝江民间吹打乐 湖北省枝江市
80 Ⅱ—49 广东音乐 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
81 Ⅱ—50 潮州音乐 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82 Ⅱ—51 广东汉乐 广东省大埔县
83 Ⅱ—52 吹打(接龙吹打、金桥吹打) 重庆市巴南区、万盛区
84 Ⅱ—53 梁平癞子锣鼓 重庆市梁平县
85 Ⅱ—54 土家族打溜子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86 Ⅱ—55 河北鼓吹乐 河北省永年县、抚宁县
87 Ⅱ—56 晋南威风锣鼓 山西省临汾市
88 Ⅱ—57 绛州鼓乐 山西省新绛县
89 Ⅱ—58 上党八音会 山西省晋城市
90 Ⅱ—59 冀中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涞水县、霸州市(屈家营音乐会、高洛音乐会、高桥音乐会、胜芳音乐会)
91 Ⅱ—60 铜鼓十二调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
92 Ⅱ—61 西安鼓乐 陕西省
93 Ⅱ—62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陕西省蓝田县
94 Ⅱ—63 回族民间器乐 宁夏回族自治区
95 Ⅱ—64 文水𨱃子 山西省文水县
96 Ⅱ—65 智化寺京音乐 北京市
97 Ⅱ—66 五台山佛乐 山西省五台县
98 Ⅱ—67 千山寺庙音乐 辽宁省鞍山市
99 Ⅱ—68 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江苏省苏州市
100 Ⅱ—69 武当山宫观道乐 湖北省十堰市
101 Ⅱ—70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哈密地区、麦盖提县
102 Ⅱ—71 南音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03 Ⅱ—72 泉州北管 福建省泉州市
三、民间舞蹈(共计4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04 Ⅲ—1 京西太平鼓 北京市门头沟区
105 Ⅲ—2 秧歌(昌黎地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陕北秧歌、抚顺地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
山东省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
陕西省绥德县
辽宁省抚顺市
106 Ⅲ—3 井陉拉花 河北省井陉县
107 Ⅲ—4 龙舞(铜梁龙舞、湛江人龙舞、汕尾滚地金龙、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奉化布龙、泸州雨坛彩龙) 重庆市
广东省湛江市、汕尾市
浙江省浦江县、长兴县、奉化市
四川省泸县
108 Ⅲ—5 狮舞(徐水舞狮、天塔狮舞、黄沙狮子、广东醒狮) 河北省徐水县
山西省襄汾县
浙江省临海市
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109 Ⅲ—6 花鼓灯(蚌端口花鼓灯、凤台花鼓灯、颍上花鼓灯) 安徽省蚌端口市、凤台县、颍上县
110 Ⅲ—7 傩舞(南丰跳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 江西省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111 Ⅲ—8 英歌(普宁英歌、潮阳英歌)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112 Ⅲ—9 高跷(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跷、苦水高高跷) 山西省稷山县
辽宁省海城市、锦州市
甘肃省永登县
113 Ⅲ—10 永新盾牌舞 江西省永新县
114 Ⅲ—11 翼城花鼓 山西省翼城县
115 Ⅲ—12 泉州拍胸舞 福建省泉州市
116 Ⅲ—13 安塞腰鼓 陕西省安塞县
117 Ⅲ—14 洛川蹩鼓 陕西省洛川县
118 Ⅲ—15 兰州太平鼓 甘肃省兰州市
119 Ⅲ—16 余杭滚灯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20 Ⅲ—17 土家族摆手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1 Ⅲ—18 土家族撒叶儿嗬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122 Ⅲ—19 弦子舞(芒康弦子舞、巴塘弦子舞)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巴塘县
123 Ⅲ—20 锅庄舞(迪庆锅庄舞、昌都锅庄舞、玉树卓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124 Ⅲ—21 热巴舞(丁青热巴、那曲比如丁嘎热巴) 西藏自治区
125 Ⅲ—22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西藏自治区
126 Ⅲ—23 苗族芦笙舞(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山珠) 贵州省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
127 Ⅲ—24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乞粒舞)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辽宁省本溪市
128 Ⅲ—25 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 贵州省台江县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
129 Ⅲ—26 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30 Ⅲ—27 傣族孔雀舞 云南省瑞丽市
131 Ⅲ—28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32 Ⅲ—29 蒙古族安代舞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
133 Ⅲ—30 湘西苗族鼓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4 Ⅲ—31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35 Ⅲ—32 黎族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
136 Ⅲ—33 卡斯达温舞 四川省黑水县
137 Ⅲ—34 ?舞 四川省九寨沟县
138 Ⅲ—35 僳僳族阿尺木刮 云南省维西僳僳族自治县
139 Ⅲ—36 彝族葫芦笙舞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140 Ⅲ—37 彝族烟盒舞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141 Ⅲ—38 基诺大鼓舞 云南省景洪市
142 Ⅲ—39 山南昌果卓舞 西藏自治区
143 Ⅲ—40 土族于菟 青海省同仁县
144 Ⅲ—41 塔吉克斯坦族鹰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斯坦自治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9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5 Ⅳ—1 昆曲 中国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46 Ⅳ—2 梨园戏 福建省泉州市
147 Ⅳ—3 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市
148 Ⅳ—4 潮剧 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
149 Ⅳ—5 弋阳腔 江西省弋阳县
150 Ⅳ—6 青阳腔 安徽省青阳县
江西省湖口县
151 Ⅳ—7 高腔(西安高腔、松阳高腔、岳西高腔、辰河高腔、常德高腔) 浙江省衢州市、松阳县
安徽省岳西县
湖南省辰溪县、泸溪县、常德市
152 Ⅳ—8 新昌调腔 浙江省新昌县
153 Ⅳ—9 宁海平调 浙江省宁海县
154 Ⅳ—10 永安大腔戏 福建省永安市
155 Ⅳ—11 四平戏 福建省屏南县、政和县
156 Ⅳ—12 川剧 四川省
重庆市
157 Ⅳ—13 湘剧 湖南省衡阳市
158 Ⅳ—14 广昌孟戏 江西省广昌县
159 Ⅳ—15 正字戏 广东省陆丰市
160 Ⅳ—16 秦腔 陕西省
161 Ⅳ—17 汉调桄桄 陕西省汉中市
162 Ⅳ—18 晋剧 山西省
163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
164 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忻州市
165 Ⅳ—21 上党梆子 山西省晋城市
166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167 Ⅳ—23 豫剧 河南省
168 Ⅳ—24 宛梆 河南省内乡县
169 Ⅳ—25 怀梆 河南省沁阳市
170 Ⅳ—26 大平调 河南省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71 Ⅳ—27 越调 河南省周口市
172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北京市
天津市
辽宁省
山东省
上海市
173 Ⅳ—29 徽剧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174 Ⅳ—30 汉剧 湖北省武汉市
175 Ⅳ—31 汉调二簧 陕西省安康市
176 Ⅳ—32 泰宁梅林戏 福建省泰宁县
177 Ⅳ—33 闽西汉剧 福建省龙岩市
178 Ⅳ—34 巴陵戏 湖南省岳阳市
179 Ⅳ—35 荆河戏 湖南省澧县
180 Ⅳ—36 粤剧 广东省文化厅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
181 Ⅳ—37 桂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182 Ⅳ—38 宜黄戏 江西省宜黄县
183 Ⅳ—39 乱弹 浙江省台州市、浦江县
184 Ⅳ—40 石家庄丝弦 河北省石家庄市
185 Ⅳ—41 雁北耍孩儿 山西省大同市
186 Ⅳ—42 灵丘罗罗腔 山西省灵丘县
187 Ⅳ—43 柳子戏 山东省
188 Ⅳ—44 大弦戏 河南省滑县、濮阳县
189 Ⅳ—45 闽剧 福建省福州市
190 Ⅳ—46 寿宁北路戏 福建省寿宁县
191 Ⅳ—47 西秦戏 广东省海丰县
192 Ⅳ—48 高甲戏 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
193 Ⅳ—49 碗碗腔(孝义碗碗腔) 山西省孝义市
194 Ⅳ—50 四平调 河南省商丘市、濮阳市
195 Ⅳ—51 评剧 天津市宝坻区
河北省滦南县
辽宁省沈阳市
196 Ⅳ—52 武安平调落子 河北省武安市
197 Ⅳ—53 越剧 浙江省
上海市
198 Ⅳ—54 沪剧 上海市
199 Ⅳ—55 苏剧 江苏省苏州市
200 Ⅳ—56 扬剧 江苏省扬州市
201 Ⅳ—57 庐剧 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
202 Ⅳ—58 楚剧 湖北省
203 Ⅳ—59 荆州花鼓戏 湖北省潜江市
204 Ⅳ—60 黄梅戏 安徽省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
205 Ⅳ—61 商洛花鼓 陕西省商洛市
206 Ⅳ—62 泗州戏 安徽省宿州市、蚌端口市
207 Ⅳ—63 柳琴戏 山东省枣庄市
208 Ⅳ—64 歌仔戏 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
209 Ⅳ—65 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桂南采茶戏) 江西省赣州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
210 Ⅳ—66 五音戏 山东省淄博市
211 Ⅳ—67 茂腔 山东省高密市、胶州市
212 Ⅳ—68 曲剧 河南省
213 Ⅳ—69 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甘肃省敦煌市、华亭县
214 Ⅳ—70 秧歌戏(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 河北省隆尧县、定州市
山西省朔州市、繁峙县
215 Ⅳ—71 道情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太康道情戏、蓝关戏、陇剧) 山西省右玉县、临县
河南省太康县
山东省莱州市
甘肃省
216 Ⅳ—72 哈哈腔 河北省清苑县、青县
217 Ⅳ—73 二人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山西省河曲县
河北省康保县
218 Ⅳ—74 白字戏 广东省海丰县
219 Ⅳ—75 花朝戏 广东省紫金县
220 Ⅳ—76 彩调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1 Ⅳ—77 灯戏(梁山灯戏、川北灯戏) 重庆市梁平县
四川省南充市
222 Ⅳ—78 花灯戏(思南花灯戏、玉溪花灯戏) 贵州省思南县
云南省玉溪市
223 Ⅳ—79 一勾勾 山东省临邑县
224 Ⅳ—80 藏戏(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日喀则南木林湘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山南雅隆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黄南藏戏)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225 Ⅳ—81 山南门巴戏 西藏自治区
226 Ⅳ—82 壮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227 Ⅳ—83 侗戏 贵州省黎平县
228 Ⅳ—84 布依戏 贵州省册亨县
229 Ⅳ—85 彝族撮泰吉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230 Ⅳ—86 傣剧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231 Ⅳ—87 目连戏(徽州目连戏、辰河目连戏、南乐目连戏) 安徽省祁门县
湖南省溆浦县
河南省南乐县
232 Ⅳ—88 锣鼓杂戏 山西省临猗县
233 Ⅳ—89 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 河北省武安市
安徽省池州市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沅陵县
贵州省德江县
234 Ⅳ—90 安顺地戏 贵州省安顺市
235 Ⅳ—91 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河北省唐山市、邯郸市
山西省孝义市
辽宁省瓦房店市
浙江省海宁市
湖北省潜江市
广东省汕尾市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富平县、乾县
甘肃省环县
辽宁省凌源市
236 Ⅳ—92 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漳州市
辽宁省锦州市
湖南省邵阳县
广东省高州市、潮州市
海南省临高县
四川省
贵州省石阡县
陕西省
浙江省泰顺县
五、曲艺(共计46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7 Ⅴ—1 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 江苏省苏州市
238 Ⅴ—2 扬州评话 江苏省扬州市
239 Ⅴ—3 福州评话 福建省福州市
240 Ⅴ—4 山东大鼓 山东省
241 Ⅴ—5 西河大鼓 河北省河间市
242 Ⅴ—6 东北大鼓 辽宁省沈阳市
黑龙江省
243 Ⅴ—7 木板大鼓 河北省沧县
244 Ⅴ—8 乐亭大鼓 河北省乐亭县
245 Ⅴ—9 潞安大鼓 山西省长治市
246 Ⅴ—10 京东大鼓 天津市宝坻区
247 Ⅴ—11 胶东大鼓 山东省烟台市
248 Ⅴ—12 河洛大鼓 河南省洛阳市
249 Ⅴ—13 温州鼓词 浙江省瑞安市
250 Ⅴ—14 陕北说书 陕西省延安市
251 Ⅴ—15 福州伬艺 福建省福州市
252 Ⅴ—16 南平南词 福建省南平市
253 Ⅴ—17 绍兴平湖调 浙江省绍兴市
254 Ⅴ—18 兰溪摊簧 浙江省兰溪市
255 Ⅴ—19 贤孝(凉州贤孝、河州贤孝) 甘肃省武威市、临夏市
256 Ⅴ—20 河南坠子 河南省
257 Ⅴ—21 山东琴书 山东省
258 Ⅴ—22 锣鼓书 上海市南汇区
259 Ⅴ—23 绍兴莲花落 浙江省绍兴县
260 Ⅴ—24 兰州鼓子 甘肃省兰州市
261 Ⅴ—25 扬州清曲 江苏省扬州市
262 Ⅴ—26 锦歌 福建省漳州市
263 Ⅴ—27 常德丝弦 湖南省常德市
264 Ⅴ—28 榆林小曲 陕西省榆林市
265 Ⅴ—29 天津时调 天津市
266 Ⅴ—30 新疆曲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267 Ⅴ—31 龙舟说唱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268 Ⅴ—32 鼓盆歌 湖北省荆州市
269 Ⅴ—33 汉川善书 湖北省汉川市
270 Ⅴ—34 歌册(东山歌册) 福建省东山县
271 Ⅴ—35 东北二人转 辽宁省黑山县、铁岭市
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伦市
272 Ⅴ—36 凤阳花鼓 安徽省凤阳县
273 Ⅴ—37 答嘴鼓 福建省厦门市
274 Ⅴ—38 小热昏 浙江省杭州市
275 Ⅴ—39 山东快书 山东省
276 Ⅴ—40 乌力格尔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277 Ⅴ—41 达斡尔族乌钦 黑龙江省
278 Ⅴ—42 赫哲族伊玛堪 黑龙江省
279 Ⅴ—43 鄂伦春族摩苏昆 黑龙江省
280 Ⅴ—44 傣族章哈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281 Ⅴ—45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282 Ⅴ—46 布依族八音坐唱 贵州省兴义市
六、杂技与竞技(共计1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3 Ⅵ—1 吴桥杂技 河北省吴桥县
284 Ⅵ—2 聊城杂技 山东省聊城市
285 Ⅵ—3 天桥中幡 北京市
286 Ⅵ—4 抖空竹 北京市宣武区
287 Ⅵ—5 维吾尔族达瓦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88 Ⅵ—6 宁德霍童线狮 福建省宁德市
289 Ⅵ—7 少林功夫 河南省登封市
290 Ⅵ—8 武当武术 湖北省十堰市
291 Ⅵ—9 回族重刀武术 天津市
292 Ⅵ—10 沧州武术 河北省沧州市
293 Ⅵ—11 太极拳(杨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 河北省永年县
河南省焦作市
294 Ⅵ—12 邢台梅花拳 河北省邢台市
295 Ⅵ—13 沙河藤牌阵 河北省沙河市
296 Ⅵ—14 朝鲜族跳板、秋千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97 Ⅵ—15 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 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298 Ⅵ—16 蒙古族搏克 内蒙古自治区
299 Ⅵ—17 蹴鞠 山东省淄博市
七、民间美术(共计5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0 Ⅶ—1 杨柳青木版年画 天津市
301 Ⅶ—2 武强木版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
302 Ⅶ—3 桃花坞木版年画 江苏省苏州市
303 Ⅶ—4 漳州木版年画 福建省漳州市
304 Ⅶ—5 杨家端口木版年画 山东省潍坊市
305 Ⅶ—6 高密扑灰年画 山东省高密市
306 Ⅶ—7 朱仙镇木版年画 河南省开封市
307
Ⅶ—8 滩头木版年画 湖南省隆回县
308 Ⅶ—9 佛山木版年画 广东省佛山市
309 Ⅶ—10 梁平木版年画 重庆市梁平县
310 Ⅶ—11 绵竹木版年画 四川省德阳市
311 Ⅶ—12 凤翔木版年画 陕西省凤翔县
312 Ⅶ—13 纳西族东巴画 云南省丽江市
313 Ⅶ—14 藏族唐卡(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画派)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314 Ⅶ—15 衡水内画 河北省衡水市
315 Ⅶ—16 剪纸(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 河北省蔚县、丰宁满族自治县
山西省中阳县
辽宁省锦州市
江苏省扬州市
浙江省乐清市
广东省佛山市、汕头市、潮州市
云南省潞西市
陕西省安塞县
316 Ⅶ—17 顾绣 上海市松江区
317 Ⅶ—18 苏绣 江苏省苏州市
318 Ⅶ—19 湘绣 湖南省长沙市
319 Ⅶ—20 粤绣(广绣、潮绣) 广东省广州市、潮州市
320 Ⅶ—21 蜀绣 四川省成都市
321 Ⅶ—22 苗绣(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 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
322 Ⅶ—23 水族马尾绣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323 Ⅶ—24 土族盘绣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324 Ⅶ—25 挑花(黄梅挑花、花瑶挑花) 湖北省黄梅县
湖南省隆回县
325 Ⅶ—26 庆阳香包绣制 甘肃省庆阳市
326 Ⅶ—27 象牙雕刻 北京市崇文区
广东省广州市
327 Ⅶ—28 扬州玉雕 江苏省扬州市
328 Ⅶ—29 岫岩玉雕 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
329 Ⅶ—30 阜新玛瑙雕 辽宁省阜新市
330 Ⅶ—31 夜光杯雕 甘肃省酒泉市
331 Ⅶ—32 金石篆刻(西泠印社) 浙江省杭州市西泠印社
332 Ⅶ—33 青田石雕 浙江省青田县
333 Ⅶ—34 曲阳石雕 河北省曲阳县
334 Ⅶ—35 寿山石雕 福建省福州市
335 Ⅶ—36 惠安石雕 福建省惠安县
336 Ⅶ—37 徽州三雕(婺源三雕) 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省婺源县
337 Ⅶ—38 临夏砖雕 甘肃省临夏县
338 Ⅶ—39 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 四川省色达县
339 Ⅶ—40 潮州木雕 广东省潮州市
340 Ⅶ—41 宁波朱金漆木雕 浙江省宁波市
341 Ⅶ—42 乐清黄杨木雕 浙江省乐清市
342 Ⅶ—43 东阳木雕 浙江省东阳市
343 Ⅶ—44 漳州木偶头雕刻 福建省漳州市
344 Ⅶ—45 萍乡湘东傩面具 江西省萍乡市
345 Ⅶ—46 竹刻(嘉定竹刻、宝庆竹刻) 上海市嘉定区
湖南省邵阳市
346 Ⅶ—47 泥塑(天津泥人张、惠山泥人、凤翔泥塑、浚县泥咕咕) 天津市
江苏省无锡市
陕西省凤翔县
河南省浚县
347 Ⅶ—48 塔尔寺酥油花 青海省湟中县
348 Ⅶ—49 热贡艺术 青海省同仁县
349 Ⅶ—50 灯彩(仙居花灯、硖石灯彩、泉州花灯、东莞千角灯、湟源排灯) 浙江省仙居县、海宁市
福建省泉州市
广东省东莞市
青海省湟源县
350 Ⅶ—51 嵊州竹编 浙江省嵊州市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89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51 Ⅷ—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江苏省宜兴市
352 Ⅷ—2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安徽省界首市
353 Ⅷ—3 石湾陶塑技艺 广东省佛山市
354 Ⅷ—4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355 Ⅷ—5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356 Ⅷ—6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喀什市、吐鲁番地区
357 Ⅷ—7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江西省景德镇市
358 Ⅷ—8 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陕西省铜川市
359 Ⅷ—9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浙江省龙泉市
360 Ⅷ—10 磁州窑烧制技艺 河北省峰峰矿区
361 Ⅷ—11 德化瓷烧制技艺 福建省德化县
362 Ⅷ—12 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 陕西省澄城县
363 Ⅷ—13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江苏省南京市
364 Ⅷ—14 宋锦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65 Ⅷ—15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江苏省苏州市
366 Ⅷ—16 蜀锦织造技艺 四川省成都市
367 Ⅷ—17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上海市徐汇区
368 Ⅷ—18 土家族织锦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369 Ⅷ—19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海南省五指山市、白沙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市
370 Ⅷ—20 壮族织锦技艺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
371 Ⅷ—21 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
372 Ⅷ—22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青海省湟中县
373 Ⅷ—23 维吾尔族花毡、印花布织染技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374 Ⅷ—24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江苏省南通市
375 Ⅷ—25 苗族蜡染技艺 贵州省丹寨县
376 Ⅷ—26 白族扎染技艺
⑦ 河北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河北省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蔚县剪纸、衡水内画、大名草编、 中国画、书法、永清秸秆扎刻、武强木版年画、辛集面塑、安新芦苇画等优秀传统文化,具体介绍:
一、河北民间工艺品种和表演工艺师简介
1、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又称窗花,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蔚县剪纸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阳结合,用多色点染彩绘。其主要工艺工序为设计底样、撒粉子、熏样、订活儿、闷活儿、刻制、点染上色、揭活儿等。剪纸题材以戏曲人物、花卉、脸谱为主。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工艺奇特,色彩浓艳对比强烈,装饰性强,民间民俗风味浓郁,且富有节律韵味,在民间剪纸领域独树一帜。
2、衡水内画
衡水内画以玻璃、水晶、琥珀等为壶坯,把国画的皴、擦、染、点、勾、撕等技法引入内画,在瓶内反手绘出细致入微的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
衡水内画作品的特点是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可谓“方寸之间,别有天地”,有“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之说,深为人们所喜爱。
3、安新芦苇画
安新芦苇画是白洋淀特色旅游工艺品之一,白洋淀所产芦苇质地优良,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之美誉。
安新芦苇画以白洋淀芦苇的叶、杆、花穗等为原料,经艺人剪、烫、帖、润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创作而成,由于采用了特殊处理工艺,故可长期保存,是纯天然、纯绿色、纯手工制品。
白洋淀芦苇画画面本色天然,古朴典雅,花草鱼虫、人物建筑、山水风景尽可展现,构图简洁,栩栩如生,乡土气息浓郁,深受人们喜爱,主要作品有《钟馗》、《水乡》、《古莲花池》、《五福临门》等。
4、大名草编
“张庄刘村大道边,男女老少编花篮”,这是在邓丽君的祖籍河北邯郸大名县流传的一首民谣。用麦莛、高粱莛、玉米皮、柳荆条、马莲草、芦苇等编织的各种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曾在大名县随处可见。
大名草编是大名县卫河以东地区的传统家庭手工艺,妇孺皆能,多以麦秆制作草帽、提篮等物品。在此基础上,经过民间艺人的研究,又增加了提袋、茶垫、坐垫、地席、门帘、果盒、纸篓、拖鞋以及用麦草制作的贴画、贴盒等。
现代草编麦草贴画借鉴油画、工笔画等绘画艺术的技法,多表现花鸟虫鱼、虎啸深山、鹿鸣
5、辛集面塑
面塑是我国北方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它的形式起源于民间,宋代《梦梁录》中曾记载有面塑用途广泛。民间面塑是亿万劳动群众寄托情感的民间艺术。
面塑创作题材广泛,表现内容多以人物、动物、昆虫、瓜疏为主,其中田园系列作品,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6、武强木版年画
衡水市武强县是着名的民间木版年画之乡。武强木版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它画采用梨木或杜木刻版,以阳刻为主,兼施阴刻。线条粗放,以黑、红、绿、黄、紫、粉等几套色版水印,特点是色彩对比鲜明,造型简练概括,构图饱满,结构严谨,主题突出,装饰性强。
在题材方面,既有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也有当代现实生活及时事新闻,其中对传统美德的宣扬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品种有门画、中堂、对联、灶画、搏戏图、年历等。
题材分类主要有神仙佛像、吉祥吉庆、农事耕作、节日习俗、历史典故等几十种形式,充分表达了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堪称农耕社会的缩影、民俗生活的大观园。
7、永清秸秆扎刻
永清秸杆扎刻,是采用上乘的高粱秸秆作原料,以卡尺、剪子、锥子、刀子、竹签和油灯为工具,靠手工攒装、扎刻成各类工艺品的河北民间工艺品种。作品从传统的蝈蝈笼、秸秆花灯,到各类仿古建筑模型,做工精细,艺术观赏价值高。
秸秆扎刻技术具有仿古建筑的结构特征、平衡稳定的物理性特征、榫、槽、角度的几何特征以及古建筑的观赏性等特征 。
代表性作品有《庆州白塔》、《滕王阁》、《西安钟楼》、《河南佑国寺》等,作品《天安门》以国礼赠予日本长野县收藏,《佛香阁》和《故宫角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⑧ 河北省有什么传统文化
河北省传统文化包括: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等等。
1、民间文学:耿村民间故事(石家庄藁城市)、河间歌诗(沧州河间市)、孟姜女故事传说(秦皇岛山海关区)、邯郸成语典故文化(邯郸市)共5项;
2、民间美术:强木版年画(衡水武强县)、衡水内画(衡水市)、蔚县剪纸(张家口蔚县)、丰宁满族剪纸(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等等共10项;
3、民间音乐:冀中笙管(乐保定涞水县)、霸州笙管乐(廊坊霸州市)、河北鼓吹乐(邯郸永年县)、河北鼓吹乐(秦皇岛抚宁县)、固安笙管乐(廊坊固安县)等等20项;
4、民间舞蹈:黎地秧歌(秦皇岛昌黎县)、井陉拉花(石家庄井陉县)、徐水狮舞(保定徐水县)、沧州落子(沧州南皮县)等共20项;
5、 戏曲:河北梆子(河北省文化厅)、评剧(唐山滦南县)、唐山皮影戏(唐山市)、石家庄丝弦(石家庄市)等共26项。
⑨ 河北省有什么传统文化
1、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书”,地方色彩浓厚,是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地区最流行的曲种。其产生年代尚无实据可查,据知近百年来就有了驰名艺人赵老万(艺名“大老鸹”)。这种曲艺形式是吸收了冀中民歌及当地做买卖“吆喝”等曲调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
2、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在河北省南部一带颇为流行,是中国曲坛上一枝别具风采的鲜花。
3、竹板书
竹板书又名毛竹板书、竹板快书,俗称“大落子”、“京口落子”。是河北省流行较广的曲种之一。竹板书形式简单,表现力丰富,有头板、大按板、二按板、苦相思、流星赶月、垛子板、花板、快板等到众多板头和俏腔,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灵活运用。
4、保定老调
保定老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声腔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老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
5、泥玩具
泥玩具盛产于新城县白沟河、玉田县代家屯等地。它是半塑半画、以画为主的小型泥彩塑。造型单纯,以品色敷彩、装饰和绘画结合的技艺而与众不同。邢台、河间等地也广为流传。
⑩ 邢台传统饮食文化的介绍
邢台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在1956年5月对曹演庄殷商遗址发掘中,共出土完整器物3999件,其中多为陶鬲,陶盆、罐、骨刀、盘、碗、钵、尊、豆等烹饪器具,说明邢地早在3000多年前,先民的烹饪技术就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邢台曾是我国最大的皮货交易集散地,皮革生意的繁荣带来了西北回族地区的饮食习俗,到解放前,邢台光真楼、复馨昌等清真饭店都是邢台规模较大的饭店之一。明朝初年“燕王扫北”后,由山西洪洞迁来的移民,带来了嗜醋的饮食习惯,对造成邢台“咸鲜微酸”的饮食特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战国时,神医扁鹊受封于邢台蓬山,他不仅首创了中华医学“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治方法,还用中药配方制成了四季扁鹊饼。据记载其春饼能驱瘟防病,夏饼去酷暑,秋饼暖肠胃,冬饼驱寒冷,堪称我国药膳的始祖。1958年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邢台剧场演出,就餐时品尝邢台名菜“海参蝴蝶汤”,蝴蝶栩栩如生浮于汤面,汤味醇厚,色香俱佳,得到了梅兰芳先生的高度赞扬,此事在邢台传为一段佳话。1974年邢台地区商业局组织了两期邢台地区烹饪技术学习班,并由党俊田、张立辉、常学三等人编辑出版了《烹饪讲义》一书,此书系统整理了邢台菜品的烹饪方法,提升了邢台饮食文化品位。邢台既有太行山区的山珍野味,又有众多河流泉区的鱼虾水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富饶的物产为邢台饮食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烹饪原料。由于历代厨师的精心研制和不断创新,形成了邢菜的“选料广泛、注重营养、酱香醇厚、咸鲜微酸、精于制汤”的烹饪特点。邢菜如“内邱挂汁肉”、田园香肘、天桥酱肉、铁锅群鱼、酒香红焖鸭、椰茸蛋黄卷等深得广大食客的喜爱成为冀菜流派中的独特一支。邢台历史上农耕业发展较快,为酿造业提供了原料保证,北宋年间邢州所产“金波酒”、“沙醅酒”就已成为当时的两大名酒,出土的文物“金波酒”保存完好,如今“金波酒”工艺已经成功复制出来,近代邢台所产“水仙花”邢台大曲,“古顺”系列白酒,浓香纯正,口感柔和,余味爽净,深受消费者喜爱;“泥坑”、“隆泉”白酒,清澈透明,窖香浓郁、入口绵甜、醇香柔和、回味悠长。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枣花佳”牌酸枣汁,具有独特的风味及开脾健胃、安神降血脂增加免疫功能,被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称号,这些产品都极大的丰富了邢台饮食文化的内涵。本地特色小吃也是邢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邢台锅贴为河北省10种地方名吃之一。1934年冯玉祥的厨师南宫人张汉英随军路过邢台,在邢台南关市场院开设了“六合居”饭庄,独家经营锅贴,因其“外焦里嫩”、“香而不腻”享誉牛城,1956年公私合营并入邢台饭庄,1991年被评为全省“优质风味产品”。“义兴张”道口鸡为河南滑县张炳所创,1938年张炳七世孙张长荣带其徒弟卢玉俊辗转来到邢台制作道口鸡。,因此鸡味香肉烂,形美色佳,在1959年荣获河北省食品一等奖。1980年被评为河北省肉食类名牌产品。黑家饺子创始于1943年为我省清真名吃,1992年被河北省烹饪协会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1994年获得“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称号。另外:威县火烧、南宫熏肠、临西饼卷肉、隆尧魏庄熏鸡、平乡酥鱼、广宗薄饼、清河菜豆腐、邢台梁清泉的崩盖烧饼、邢台石头饼,都是邢台久负盛名的地方名吃,也是邢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