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怎样的物质生活也是怎样的精神面貌
“美好生活”从抽象意义来讲,是人的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协调发展的一种不断进步的生活态势,包括丰裕的物质生活、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的心安生活、人格得到尊重的平等生活、美德受到敬重的道德生活、个性得到完善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简而言之,物质、权利、人格、道德、发展是其核心要素。
物质丰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类所进行的生产劳动、发明创造、提高生产效率、增长社会财富等,无不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以便使人们渐进地从“物”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成为不为单纯果腹而“活着”的生命有机体。事实上,只有人们从“物”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衣食住行无忧,才能过上“美好生活”。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基于民生的保障与改善,既开展“精准扶贫”的脱贫攻坚战、实施各种惠民举措以提高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又在把脉我国经济发展滞碍因素基础上,清除体制机制阻碍,解决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增长动力以及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共享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护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权利”是法律赋予社会成员实现其正当利益的一种力量。只有人们的权利在法律保护下实现了“应得”之利,真正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精神,社会成员具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才能减少社会转型期因利益矛盾叠加而引发的各种负面情绪。为此,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着力点,不单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优化经济结构,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决稳定经济秩序与提高经济增长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更是如何更好地使人民享有的宪法及法律保护的“权利”得到有效落实的问题。
人格得到尊重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交往中,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人人都有做人的尊严,不容他人、社会组织的轻视,尤其是在权利义务、机会、法律、教育、劳动等方面,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禁止权力、资本、财富等对人格尊严的裹挟,以维护人格的独立性与不可侵犯性。所以,新时代我国建设“美好生活”,要着力阻隔市场经济社会权力与资本对人格平等的干扰。我国推行“依法治国”,实施“良法善治”,不仅要对公权力进行规制与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避免公权力对公民权的侵害,也要对资本进行必要的规制与约束,把资本置于法治框架中,避免资本霸权与资本泛化。唯有遏制“权力”与“资本”的扩张,人民的“人格平等”的实现才能有所保障。
美德受到敬重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特征。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性需要,它不仅包括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与舒适、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充实,而且包括人性向善的道德自律所展现的人性光辉。道德对人的感性欲望与自利倾向的内在节制与价值追求使人有别于动物。道德与人的同一性表明,道德是人性完善的需要。促发社会成员人性向善,使社会成员的品行闪耀着人性的美与善,既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更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缺乏良善道德的社会,往往是被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严重浸染,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等丑恶行径泛滥成灾。其结果,一方面,社会利益矛盾被激化,社会秩序被破坏与瓦解,无形中增加了社会维序成本,导致社会存在与发展受到威胁与挑战;另一方面,扰乱人心,人们之间因缺乏信任而没有安全感,因惶惶不可终日而产生心理焦虑,因美德受到排挤而冲击人性信念。毋庸置疑,只有人们尊道守德、社会崇道敬德,仁义正行盛行,社会有序和谐,人们才能感受到道德正气的力量,从而具有更多的正义获得感和满足感。
个性得到完善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最终目标。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解放人、发展人。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的解放史。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克服社会分工所产生的职业固化以及劳动目的的单纯工具化倾向。有鉴于此,新时代基于个性完善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要求社会成员的劳动,不是单纯出于生存所迫的谋生手段,而是基于个人合理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即出于个人潜能的发挥,使劳动成为人们自由自主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在活动范围上,不受生存压迫的限制,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才智拓展到更多的社会活动领域,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详解之,人的个性得到完善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在法律与道德框架下,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个人的才智得到充分展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2. 什么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根据“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文化要素”的说法,凡是人类创造的用于满足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物质需求的都为物质文化。生活上物质需求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而生产需求包括“生产资料和产品以及技术”等。总之,那些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以及为创造物质财富提供的由人为创造的物质条件都是物质文化。根据“甚至错误地认为,精神文化是指抽象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内容。实际上精神文化不一定没有物质形态,街头雕塑就是一例”的说法,不管有没有物质形态,只要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都是精神文化。也就是说文化的判断依据是人类创造这种文化的目的和该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往往是不可分割且可以因功能发改变而相互转化。衣服是物质文化,但如果说衣服的款式、饰物等应该为精神文化。演员表演的戏服、法官宣判时的着装、T台上模特儿身上的时装、博士服等尽管也是衣服类,但由于其功能已经不是满足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求,而是为表达某种思想而创造的,应该视为精神文化。长城和故宫作为建筑是物质文化,因为人们创造这类建筑是为了防卫和居住的物质需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文化原有的功能已经没有了或不能发挥出来,但已被人们当作了中华民族的像征,成为精神文化了。化所具有的功能来决定,并不由其具不具备物质形态来决定。
3. 为什么说科技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
这个说法是很正确的一个说法,也可以科技在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大家会很容易理解的。
1.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生活中每个人都用手机,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手机是个贵重物品,而且几千元的价钱也觉得很贵,平时不舍得用,希望多用些年。而现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一年就出新品,人们对2-3年换一款功能更多,更全面的手机习以为长。
2.工厂的全自动化代替机械人工。
现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的大发展使全自动化变的普遍而常见,它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代替了工作,使人们以前用人手工的工作完全被机器取代,大大提高了效率,人们的思想变的更超前了。
4. 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生活是怎样的
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是指社会生活的两大领域。
社会精神生活包括的范围主要有:
1、精神生产。这是社会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精神生产(见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产生个人的以及各种社会群体的心理和意识,产生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和哲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2、精神生产成果的传播、意识的传播。这是人与人社会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精神产物的传播包括同时代人们之间的精神交往和后代对前代精神成果的继承。
3、精神享受。人的精神享受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对人们精神需求的某种满足。精神享受与精神生产和传播活动相联结,是这些运动的预期目的和直接结果之一。精神的生产、思想的传播和精神的享受相互联系,构成一定社会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社会物质生活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基础,社会精神生活受社会物质生活的制约。社会有什么样的物质生活,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受社会物质生活制约的社会精神生活是一个历史地发展着的过程。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精神生活的不同,要用该时期的物质生活来解释。
(4)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都怎么样扩展阅读:
社会生活的这两个方面在许多情况下呈现互相融合和互相渗透,如饮食、衣着服饰、建筑等都属于以人类为代表的一些动物的物质生活领域,又包含精神生活的内容。作为社会生活基本单位的家庭生活,则体现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
物质的和精神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错综复杂的结合,构成了社会生活这一有机整体。广义的社会生活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
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体、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活动,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广泛领域。
5.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意义
生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二就是精神生活。因此就有了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说法,这两种是人生活的两个方面,都很重要。两者中有区别,但又有联系,相辅相成。物质生活是基础,是条件,精神生活是目的,是结果。物质生活是为了能够生存,精神生活是为了生存的意义。物质生活是生理需求,使身体舒服,精神生活是心理需求,使心情愉悦。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保障,没有物质生活这个条件,精神生活就失去基础,就不可能实现。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没有精神生活这个结果,物质生活就失去深刻的意义。在物质生活基础上产生的精神生活,可以反过来促进物质生活的发展。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如果两者失去平衡,就会出现有物质没精神或有精神没物质。前者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如有的人为了物质享受,不择手段采用假、骗、拐、欺、贪、诈等来获取钱财;后者不利于物质文明建设,如有的人因无物质条件的支撑而无法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理想只能变为空想。没有精神生活的生活,枯燥无味,人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物质生活来谈精神生活,就是无米谈油盐。物质享受加精神享受,两者齐头并进,均衡发展,这才是最完美的人生享受!以上部分来源与网络,部分来自自己感悟,特此说明。
6. 什么是精神文化生活
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精神文化的优越性在于一是具人类文化基因的继承性,还有在实践当中可以不断丰富完善的待完成性。这也是人类文化精神不断推进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由于文化精神是物质文明的观念意识体现,在不同的领域,其具体文化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和含义。
精神文化是人的精神食粮,孕育人的精神家园,决定人的精神状态、精神生活、精神本质,人的本质属性体现;精神文化又是社会旗帜、“社会水泥”、社会规范,具有价值导向、精神源泉、民族凝聚的功能属性;精神文化还具有赋予民族国家国魂、集体单位群魂、个体思想灵魂的社会属性。
7. 科学是如何改变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对物质生活的改变,使得人类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生活品质得到不断提升。例如,电的发明,推进了机械的出现,极大减轻了人类劳作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例子:
NFC支付虚拟成银行卡、一卡通等的应用。 NFC虚拟成银行卡的应用,称为开环应用。理想状态下是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可以作为一张银行卡在超市、商场的POS 机上进行刷手机消费,但目前在国内还无法完全实现。
近距通讯
和传统的近距通讯相比,近场通讯(NFC)就有天然的安全性,以及连接建立的快速性,具体对比如下表:硬件实现具备,软件实现不具备,使用IRFM 时除外通信模式主动-主动/被动主动-主动主动-主动成本低中低。
一种近场耦合天线,由于13.56Mhz波长很长,且读写距离很短,合适的耦合方式是磁场耦合,线圈是合适的耦合方式。业界在手机中通常采用磁性薄膜(如TDK等公司生产)贴合FPC方式来做天线。一种新技术是磁性薄膜与FPC合一,也即磁性FPC。
8. 我国古代是如何看待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
中华民族重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
1、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
2、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3、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
4、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固然为人所必需,但如果只沉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则无异于禽兽。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追求。
基于对精神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节欲,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时刻对私欲、贪欲保持警惕。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
9. 身边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哪些
观看电视、电影、阅读书报、听戏唱戏、欣赏音乐、参观博物馆、举办文化节、举办文艺演出等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当今时代,文化创造活力是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准,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更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
精神生活是指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实践过程,是创造德与才(知识文化)的过程。精神生活简单说就是和物质生活相对的。物质生活就是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其他的就是精神生活了。就像计算机中的硬件和软件一个道理。精神生活就是软件,引用下:所谓精神生活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的活动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理想的选择、道德品质的修养以及兴趣、信念、社交、爱情和对知识的追求与文化娱乐享受等。
10. 最近5年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什么变化
最近五年,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那么相对物质的条件嗯都能满足,比如吃的穿的,都要比以前好。那么精神上面嗯有钱了经常出去旅旅游,开车出去兜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