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以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何和谐交融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何和谐交融发展?
打开历史尘封的画卷,回眸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会挖掘出许多价值珍贵的文化宝藏。
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体现着民族特征与精神。
它们虽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但却历久弥新,在今天的当代社会却仍然熠熠生辉,焕发出活力,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程,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如,“烦恼”“差别”“平等”“世界”等。
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
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当古典遇上现代
02
千年的文化积淀,给东方文学宝库留下了汗牛充栋般的巨着,为当代社会带来了创作灵感,让思想在浩瀚的书海中无限徜徉。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经典名着《红楼梦》被多次拍成电视剧,导演无一不是借助这一着作,来仔细雕琢人物的内心活动,服饰细节等来进行创作艺术。
不仅如此,平时阅读文化经典,看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或“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认识到作者对整个生命世界的深入思考,也会将我们的思绪引向永恒话题的遐思。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悄然无息地渗透着我们的生活,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当古典遇上现代
03
古代的王朝,历代历朝都有建造宫殿庙宇的传统。
传承至今,我们还能看到所遗留下来的城池古迹。
再历史名城北京,西安,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的皇家建筑,宫殿园林等。每逢节假日可供游人参观游览。
建筑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特点,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园林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苑、囿中的台榭。
魏晋以后,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因此建筑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
同时自然环境有了建筑的装点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所以中国园林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同自然景观融洽和谐。
一些园林建筑精致小巧,造园手法独特,陶冶人的情性,如此多的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
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建筑的内部构造,外部材质,细节装饰等等,这些都为当今社会建筑园林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所借鉴,发挥着意义重大的参考借鉴作用。
❷ 迄今为止,中国共有几次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
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狄人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山国,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第二次是二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随着鲜卑、羯、羌等外族入侵,中原文化被动地融合外来文化。第三次是隋唐时期,隋唐开放大度,主动吸纳外来文化,创造了强大的唐文化。第四次是元朝,伴随着蒙古人的征服,中国文化被动地融合蒙古文化。第五次是清取代明,这一次应该算是汉文化吞噬了满族文化,不能算是融合。
❸ 中国和外国在文化交流融合上应该怎么做
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
文化交流包括人员的往来,物产的移植,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播。
交流的途径多种多样,如政府使节、留学学生、宗教、商业与商人、手工工匠等,甚至战争与俘虏,也曾为文化交流提供渠道。
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已经开始了文化交流的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交流日益加深,最终成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一部分。
在现代,这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越加突出,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也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外双方相互受益。
❹ 如何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更好的融合
冯骥才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时间:2017年03月07日 14:38:13
今日14:30,全国政协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二层多功能厅,召开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刘长乐、冯骥才、苏士澍、成龙、海霞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文化报:请问冯骥才,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冯骥才:你这个问题我也感兴趣,因为青少年是我们未来的生活主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修养特别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因为我们现在的汉语,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不过因为在现代社会里,社会节奏太快,我们通过手机、通过网络接受的多元文化太多、信息量太大,又是一个高科技时代,好像我们跟传统文化有一点远。所以,怎么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年轻人,我个人的想法就是循循善诱。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不只是知识,文化是让我们享受的,特别是好的传统文化。有的传统文化修养,让精神是幸福的。所以怎么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喜欢、幸福。我也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www.cssce.com<---,他们学习、获得一些知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
还有一些典籍文化里的经典和精髓,比如清明节马上到了,不只是书本告诉他们清明节的传统知识,可以带孩子们去走进传统,现在有的地方带着孩子扫墓,或者对英烈祭奠,这个很好。但是也可以春游,踏青。传统的踏青就是现在的春游,踏一踏春天的草地,告诉他们古人插柳的知识。插柳植树就是绿化,有过这样一次体验,你开始不必讲太多的知识,他会记住这一次活动,他会跟自然亲近,他会闻到春天的空气,他会知道我们古人多么讲究和自然的亲和。这样他就有了一个记忆,慢慢大了,一方面有知识,一方面有情结,人的心灵进入了传统,传统也进入了他的心灵。所以,我认为,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我希望我们的教育要注意体验。
还有一个就是不断创新的方式。大家也注意到,这两年央视几个节目,比如《乡愁》《诗词大会》《朗读者》都很好。我们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大家的热爱,在热爱过程中一定会提高他们的修养。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修养不是一天来的,和赚钱不一样,一笔买卖找到机会可能赚到不少,一天让一个人有气质、有修养很难。我们一定要踏下心来,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一定要做实,一定要想各种办法。
❺ 文化融合的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同时,也是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时期 。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继续推进改革,孝文帝首先确定迁都洛阳。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是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装。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两幅图片,让学生对比指出鲜卑族服装款式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使学生从鲜卑族服装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装”改革措施有力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和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改汉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着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汉代“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而认识“政治联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种重要策略。
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曾经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中国在清朝初期就开始衰退。然而,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却是每个中国儿女的最高愿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汇让中国重新走向希望,也让国人看到了希望。在融合与交汇的过程中,各种先进的技术、科技、文化都得到了融合与交汇,一些先进的东西得到了很好的引进并在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从而让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全面、更快速、更完善的发展。这些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让我们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是个快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❻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如何更好交融
文明必然趋同。文化必然存异。这是马未都说的,既然能发展出不同的文化那么就必然不可能一致。这好比宗教,饮食习惯等。可能会有互相的借鉴但永远不可能统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交融。除非是某一天统一了,才有可能产生民族大融合。参照我国的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最后都能民族大融合。
❼ 如何让东西方文化融合
如何让中西方文化融合。自从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就象两条原先互不相交的河流,现在相交汇流了。时至今日,运用先进通讯技术,信息传播极快,地球上的各种文化真正进入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相作用的时代。举个例子来说,如今圣诞节已由原来传统的宗教节日发展成一个充满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聚会。在西方,人们这天更多地选择和家人在一起。国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更多地把过圣诞作为一种时尚,他们更愿意和朋友到酒吧、歌厅和商场去狂欢,他们的这种推力正把圣诞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洋节中国化。更多热衷过圣诞的人恐怕是一种从众心理,他们更愿意把圣诞当作一个休息放松、聚会的机会。国务院批准出台的节假日放假方案中已将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使人们在对圣诞、情人节等洋节的喜欢和追捧中也不数典忘祖,不淡漠中华文明哺育的传统节日。其实喜欢洋节,并不代表我国人们崇洋媚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出国、留洋已不再神秘,近年来,不少美国、澳大利亚人都兴致勃勃地过起春节,这充分说明在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中,中华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正在互相影响和改变着。
虽然中西文化逐渐相交、融合,但是两种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因为在我看来,融合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各自实现本土化的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或者说,如果一定要说这是一种合流的话,这也是一种泾渭分明的合流。交会是一个事实,而融合则只是一种可能。文化总是具体的、个别的,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历史形态,没有普遍、抽象的文化存在。各民族的文化并不都是出于一源,也不能以某一种文化(例如西方文化)作为衡量其它文化的普遍标准。首先,随着东方经济,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和印度的迅速崛起,东西方在经济上的差异已逐步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政治上的两大体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也都在不断异化,相互借鉴,去他之所长以补己之所短,争取建立更完善的体制。其实,随着经济政治的不断跨国化,文化层面已经不自觉的做出了反映并一定程度的发生了融合。一种单一的文化无论如何潜力总是有限的,只有不断的借鉴,吸收,创新,才有发展的前途。况且这种交融已经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历史潮流。中国作为东方世界有几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大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需要世界文化来创新,同样世界文化也更需要中国文化来丰富。基于中西文化的交融决非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霸权,奴役,而是平等互利的,因此确实是必要的。
无论如何,文化,这种人类所创造出的永恒瑰宝,有着其隽永的魅力与强大的力量。世界上美好的文化,文明,远不止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自然文化两种,他们有的将顽强的继承了下去,有的已然沉默的消失,他们都如同其自然诞生的过程一般,本就没有任何界限,暂时的冲突,只是为了更长久的存在,只是为了更加的丰富与完美。而站在城内的我们,不要总是向往城外的美好,无论内外,守住已有的,关键在于用自己的双眼展望真美的,那么我们文化的发展,正如千百年来,正如所有事物那浩浩荡荡的前进一般,是自然的,是自有其结局的。
文化的沟通交流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而达到交融境界的。交流当然应该允许争鸣,但争鸣必须是以尊重、宽容为前提,以借鉴、扬弃为手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回归到交融的本原。
❽ 中国文化应该怎样和当今世界交融
无论是什么文化,能得到更广泛的的认可,就会有好的交融。我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交融到世界各地。
但我们也在发现问题:
首先是:“不打扰别人”,是人权平等的表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具有的较高素质。大家都努力去做到不打扰别人,底层方面民众会减少泼皮无赖、流氓碰瓷等衍生不良现象的出现,高层方面管理者会减少滥用职权。
不打扰别人,甚至比中国式过马路更基础,中国式过马路的本质问题就是打扰了别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打扰别人的严重性,否则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更像是治标不治本。
还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句话对吗?这是道德被捆绑,难道帮助人就要回报,还必须加倍回报?
这就是当今社会要讨论的问题,当帮助别人成为责任,是文明程度的提升。
我授之他人恩惠,无求回报,是自己愿意,应该做的。如果倡导回报,甚至追求回报,不是施恩,那是投资。始终是狭隘的自身利益经营,严重的会演变成利益集团的利益交换。
相似的情景:“喂不熟的狗!”。显然是权利者、资源掌控者的话。你需要奴隶,你要求有可奴役的人,问题是怎样做狗?这就出现了“恩重如山”,那就是还不完的恩情,当狗偿还?
社会需要进步,要求高回报的东西,有时就是赤裸裸掠夺。当帮助别人是无偿的,也不要给接受帮助的人带来压力才爱心,才是社会的进步。
总之,我国急待提高民族素质,有了好的应用型文化,国家的发展阻力也就会降低。
❾ 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文化的融合
是多民族文化融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个少数民族合计1亿多人。就人口说,少数民族不到全国人口的10%。在500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分分合合,有斗争,有融合。
一、中国各民族交流、融合的概况
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民族融合的大浪潮。这些融合使许多一度活跃于历史舞台的民族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例如汉代的匈奴,三国的乌桓、南北朝的鲜卑、隋唐的吐谷浑、辽宋的契丹和党项等等。还有些民族虽然现在还存在,但除了血统的差异外,在文化上已不再具有什么民族特点,例如满族、土家族、壮族等等。当满族最初入关,定鼎中原之时,强烈的民族界限观念,曾因留发易服这样的文化习俗差异而发生大规模流血屠杀,但经过300年之后,汉满在文化上已再难找到什么差异。
任何一个国家,总是希望各民族放下根基性的民族感情联系,而团结在国家群体的公民联系之中,但事实上,政治群体的感情很难取代民族感情。俄国与东欧共产世界解体后的局势变化,即为最好的见证。经过半个世纪以上强调无产阶级感情,但是在共产政权解体后,这儿又回到以民族为单位的政治对立之中。
二、民族感情的源来
究竟什么是“民族”?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民族战争与族群冲突在今日世界各角落时时都在进行之中,也时时造成大量的人群伤亡、家庭离散。
对各民族溯源的追究不是区分民族的根本,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倘若各民族间不能找到文化的共同点,不能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那么民族的界限就很难打破。经济、文化的互动才是消除民族隔膜的根本方法。只有在理念和精神文化的趋同,才能使得人们的心理素质走向一致,民族的认同感才能产生。这种文化上的融合的极至到最后就是民族融合,其实中国一些国学大师并不是汉族人,他们往往比汉族人还汉族。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或群体以不同的社会群体成员身份,参与社会资源的竞争与分配,但在遭受挫折后,许多人则经常回到“族群”中寻求慰藉。这是因为,在每个人的人性深处,埋藏着我们对最原始人群感情(同胞手足之情)的信赖与渴求。现实的资源竞争与分配体系,及人们追求个人或群体利益之动机,仍是产生民族认同的根本原因。无论如何,由商周时期华夏边缘的形成,至秦汉间华夏边缘的扩张,及至于历史上非华夏人群成为华夏或华夏成为非华夏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见到人群间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及其变迁,是华夏边缘形成、扩大与变迁的主要背景。
三、中国出现中华民族提法的原因
20世纪初民国肇造之时,在全球性国族主义概念风行下,已无模糊的边疆。在一个“边疆”争夺的时代,过去模糊的“边疆”,在资源争夺中逐渐被各个民族与国家之边界所取代。在20世纪上半叶,许多法国、英国调查者纷纷中国西南边疆,日本调查者也走入满、蒙,并宣称日本大和民族与这些北亚游牧人群有密切的民族文化关联。面对着西方与日本学者在中国周边地区“学术调查研究”中所隐藏的政治与资源野心,当日本人提出“满、蒙在中国历史上非支那领土”之论时,傅斯年等历史学者乃急促写成并出版《东北史纲》一书,辩证“满洲”乃中国之“东北”,自古以来一直为中国的一部分。
近代国族主义概念下,以及在近代殖民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及其边缘之资源利益的刺激下,合传统华夏与其边缘人群为一族的国族蓝图逐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形成。因华夏边缘人群一直被华夏认为与自身有长久的血统、文化与历史关联,因此他们都被划入中国而包容于一新的“中华民族”之中。从此,许多华夏边缘人群由“四裔蛮夷”成为中国境内“少数民族”,与今为“汉族”的华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以建立共享资源的新国族,来解决华夏边缘形成以来整体地区经济失衡而导致的冲突、暴力与纷扰。
在此时代背景下,接受“国族主义”与相关“民族”概念洗礼的晚清民初中国知识分子,忧心西方列强势力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扩张,极力呼吁民族团结及唤醒国魂。在此国族蓝图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描述了中国的历史观。“中华民族”这个称谓就历史性的出现了。
四、中国现在的民族政策概况
本着以“统一”国内所有民族为一体为目的而造出一个“中华民族”这样没有血缘文化基础的概念,如果缺乏足够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这个词将逐渐成为空洞化,虚无化的政治词汇和口号。在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斗中,单一民族国家被证明更能适应全面竞争需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为了避免“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口号,在向单一民族国家的方向发展奋斗中,应该如何走呢?
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当局宣布民族问题“已经解决”,“苏联人民”成为新的共同体名称,苏联“已经成为全世界真正民族平等与合作的榜样和典范”。但实际上,苏联对民族矛盾的镇压加深了民族关系危机,造成双方互相指责,甚至《俄罗斯文学报》等报刊发出了要求俄罗斯与其他共和国分家的呼声。失误的民族政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关键因素。
法国在1789年大革命之前,科西嘉人、布列塔尼人和巴黎人是决不会互认为是属于同一民族的,前两者甚至不讲法语。但在大革命中,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被其它最高原则所覆盖:“人民”、“爱国”、“平等”等等。全国实施整齐划一的教育、不再按语言和风俗划分为不同集团,在这种举国团结一致的激情中,一个 “法兰西民族”无中生有地变成了事实。同样,融合了各色人等的美国,也靠“自由、民主”,把各社会阶层组织在一个“美利坚民族”之下。要将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锻造成一个民族,就需要“平等、自由”等超民族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不可能再通过暴力的方法来进行民族融合,只有通过这些超民族的价值观,才能为各民族的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础,促进民族融合。
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为了改善民族关系,消除民族分离倾向,在经济、医疗、教育,甚至在法律上都给予少数民族优惠,人们为了追求较好的社会存在,使得原先曾往“汉化”方向摆荡的少数民族,如今许多人都乐于承认或争取得到少数民族身份。
中央1984年第5号文件提出的:“对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捕少杀’,在处理上一般要从宽”。这是我国的民族刑事政策,即大家常说的“两少一宽”政策。
这项政策,第一从制度上为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获得优惠提供了法律依据。按照“两少一宽”政策的基本精神,从宽包括司法上的从宽和立法上的从宽。包括刑事诉讼程序上从宽,定罪上从宽,量刑上从宽和刑罚执行上从宽。对于"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来说,这无疑是优惠,甚至成了免死金牌。第二从执行上为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应当“少捕少杀”、“在处理上一般要从宽”。按照“两少一宽”政策的基本精神,对于少数民族中犯罪分子的处理,同罪行和认罪态度最相类似的汉族中犯罪分子的处理相比较,一般要适当从宽,并要坚持少捕少杀。
“两少一宽”刑事政策出台及适用20年,对汉族来说毋庸置疑是不公平的,为了顾全大局,可以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上对少数民族给予照顾、支持是应该的。但是在刑法上也分三六九等,这种“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是否违反法律最核心的公平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精神又如何解释?汉族作为一个主体民族,不能和其它民族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对我们梦想的“中华民族”是无益的,同样律法的宽大也不利于少数民族移风易俗。
五、构造新民族
历史从来就没有标准的教科书,民族问题长期令人争论,主要是因为影响我们思考此问题的潜在“偏见”,不但存在于所有的“资料”之中,也常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即使是研究“民族”的学者也难以避免。为了各民族能平等相处,共享我国的资源分配,有一个双赢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国家最好的利益之所在。但是凡事也不能强求,如果无视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强求一个新的“中华民族”反而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但愿我国能早日处理好历史背后的资源情境、社会认同与个人情感,促进民族的和谐发展,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与争论。希望各民族能得到平等的地位,期待“中华民族”的真正出现!
❿ 中国古代民族文化如何融合
互相通婚,民族间的融合主要是北方各蛮狄少数名族融合入汉族,包括征服,通婚,文化覆盖等手段,具体可参见陈序经着《匈奴史稿》一书,对这方面包括民族融合有较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