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
《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开题报告
《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
一、 研究背景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现在的幼儿生活在电子时代~活动在室内居多~从小和动漫、卡通、电脑为伴~玩的多半是电子、绒布玩具~电脑游戏~而且可以经常吃到包括肯德基在内的洋快餐~也可以天天穿新衣~在当今物质条件优越的孩子们身上已很少看到带有民间色彩的东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家乡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基础。”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家乡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符合新《纲要》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新理念。
近年来~资源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民俗文化资源在建设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的资源县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坚持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经营之路~积极打造富有内涵的旅游文化。为了挖掘民俗文化~提升文化内涵。政府专门建立了相关的组织~制定了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政策意见和方案~在民族文化艺术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落实对资源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995年,资源县把五排三乡七月半山歌节和大端口头,县城,放河灯祭祖的习俗进行了嫁接、整合后形成了七月半河灯歌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民间参与”的节庆运作模式~资源县围绕“灯”、“歌”两大主题~完成了一年又一年的精彩演绎。几年来~资源县走出了一条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在保持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准确定位~将民俗节日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让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百姓在参与中传承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时代发展的节拍。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民族文化和爱国爱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家乡民俗文化引入中小学生、幼儿的生活与学习视野~促进民俗文化生命力不断衍生~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融入新时代、新生活、新生命、找到新位置~求得新发展。因此~依托资源县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耳闻目睹中亲
1/10页
身了解家乡优秀的地域文化~丰富了教育活动的内容~为幼儿提供尊重、亲近、体验本土文化的机会~从而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而且使民间传统的、优秀的、适宜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材料得以传承到下一代,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活动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内涵发展~真正构建富有人文精神的幼儿园园本文化特色。因此~本课题研究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引领促进作用。
?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幼儿在家乡这个天然的生活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使教学成为孩子的乐园~使教学充满创造的活力~使师生成为创造的主人。“教学做合一”:民俗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不片面强调幼儿对机械性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兴趣选择教学内容~把目标、内容编织成主题网络~然后再组织幼儿在厚实的民俗文化情境中去主动探索、积极求知、自主建构、自由创造。
?“六大解放”教育理念。
人与环境的互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民俗文化特色课程开发注重解放幼儿的手、脚、眼睛、鼻子、嘴巴、空间……让幼儿接触、感知、观察~注重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认知~激发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始于1993年实行的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它改变了全国大一统的课程格局~增加了地方课程~突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了国家统一管理课程的制度~逐步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南师大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早期儿童文化化的优秀文本。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其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开发地方课程~充分利用尚未被开发的地方教育资源~为当地教育服务~对于孩子来说~地方文化是他们身边的、熟悉的~更易于幼儿知识的获得。
3.《纲要》指导思想。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作为保教主要目标之一。《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4.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2/10页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应是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民俗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以突出幼儿在主题活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让幼儿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活跃幼儿身心~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及创新意识~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家乡民俗文化在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尚显缺失~在学前教育领域如何彰显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更属新的课题领域。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随即在全国各地幼儿园掀起了围绕《纲要》精神探求多元课程模式的热浪~之前的幼儿园课程几乎以“国家课程”为主~“大部分的教育内容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脱节”~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是少量渗透在幼儿园“整合主题教育”课程之中~内容也仅仅极少数涉及到节日文化知识的传承与了解。近年来~不少省、市幼儿园在园舍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园本文化的内涵建设作为幼儿园长远发展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一些专家的指导下~类似的研究课题也出了一些成果。中央教科所王化敏关于《<新纲要>与农村的高质量幼儿教育》是较早而且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提出要依托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使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教育资源观和价值观。另一些研究大多以幼儿园实践操作中主题活动的开发与设计为主~理论层面深入不多。2009年~广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在南宁召开~会议主题着力围绕“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各与会幼儿园结合本园实践对“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幼儿园课程”作了会议交流。从目前来看~有关家乡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尚是新的课题~在中小学课程研究中~除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方面的探讨外~整合师资培训、社会支持系统等的研究项目也十分鲜见~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对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民俗文化”和“幼儿园课程”。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它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然而~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教材为主~教师们实施教材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掉幼儿生活中蕴含的民俗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从而缺失了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机会。
3/10页
幼儿园课程是指:基于幼儿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的各种教育内容、方式和经验的总和。包括幼儿园所实施的各领域的课程和各种活动。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生活性。而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活动和幼儿生活的世界结合起来~是幼儿园课程实施和优化的关键。
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是指:充分利用家乡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俗文化主题教育内容来完善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等~有效促进课程的实施~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也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家乡民俗文化资源~发挥民俗文化资源活化课程的功能~使幼儿园课程实施成为面向幼儿发展和生活的真实的教育过程。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操作要点
?研究的内容
?家乡民俗风情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民间游戏资源的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家乡风光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名优特产资源的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收集本县民俗文化相关资料~了解其现状~并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筛选出适合于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把民俗风情、民间游戏、家乡风光、名优特产等有机的融入到课程之中,贯穿幼儿的一日活动~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丰富教师的特色课程资源。
?操作要点
1.开发和生成家乡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
在幼儿家乡民俗文化教育主题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真实施预先设定的教学计划~同时也应注重主题的开发与生成~鼓励师幼在互动中超越预定的要求~弹性灵活地执行计划。并根据幼儿的经验、兴趣与思考~和孩子们共同寻找新的主题资源。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幼儿家乡民俗文化教育
家乡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娱乐性~它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因此~我们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把一些民间的工艺等作了适当的改编~投放到区域~并带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
4/10页
?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共育合体
家庭资源是幼儿家乡民俗文化主题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为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课题研究开始~我们就将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我园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向家长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计划、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发放“家乡民俗文化教育问卷调查表”~了解家长的想法~听取家长的好建议~力求与家长达成共识。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中活生生的人和事都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我们还将充分抓住社区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社区合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同时~邀请社区民间艺术团体来幼儿园传经、献艺~如民间歌舞表演、剪纸表演~教幼儿学做面泥等等~大大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2.运用生动有趣的家乡民俗文化主题教育的教学方法。
?情绪感染
在家乡民俗文化教育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引起兴趣~激活情感。如教师对作品表示出喜爱之情~或在描述、讲解过程在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溢于言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起幼儿的情感投入~推动审美感知和想象等活动的开展。
?多通道感受、理解
教师在家乡民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触摸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多通道参与~反复品味~启发联想~促进理解。如在民间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听、看、做、想、说等~以更好的帮助幼儿认识、把握作品所表现的意蕴。
?多形式尝试表现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如通过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及区角活动、编构活动等途径~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绘画、语言、动作等形式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表现出来~并对幼儿的创造性表现给予支持与表扬~以不断提高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创设丰富多彩的家乡民俗文化教学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把民间文化渗透于环境布置中~创设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环境~使之呈现出浓郁的民间文化教育氛围~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为幼儿提供感受民间文化和表现民间文化的机会与条件。”
5/10页
长文档看不完?收藏高清版到APP阅读 >
轻触加载下一页
相关文档
备孕、孕期、产后女性知识,父母..
专题
doc《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研究报告
热度:
doc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热度:
doc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doc
热度:
doc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热度:
doc幼儿园户外体育自选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热度:
doc论文 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
热度:
pdf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
热度:
doc《幼儿园小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热度:
pdf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
热度:
pdf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热度:
pdf儿童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机制研究——以宁波市北仑区J幼儿园为例
热度:
pdf【精品论文】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可编辑文本格式)
热度:
2. 如何在幼教中渗透乡土文化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应从地方入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的社会资源,促进幼儿园的特色发展。我园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自然融入“技艺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民居文化”“名人文化”,以游戏为主要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幼儿去关注、体验、感受乡土文化资源,开阔眼界,丰富经验,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使幼儿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培养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挖掘乡土特色丰富课程内容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有丰富的地方资源和本土文化,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研究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永春漆篮是福建省汉族传统竹漆工艺品,原材料是竹子,将竹子或切片或切成细条,片可做柄,细条用来编织篮子,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活动中我们让孩子通过看、摸、剥、编感知竹子、篮子的外形特征,教师还展示各种工艺品,帮助孩子观察、认识其内部特征,如:扁篮、格篮、盛篮,还有盒、盘、竹竿、竹篮、竹匾、竹筷等。还可以介绍关于竹和笋的资料、图片等,供大家观赏丰富经验。同时,将教学融入自然社会大课堂,带幼儿去看竹林、挖竹笋、拍资料,制作笋食品、利用竹子制作各类区域活动材料等。同时,我们还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探索自然,体验发现的乐趣。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使我们的教学富有生机。在“美丽的家乡”主题活动中,我们邀请编织艺人到幼儿园,现场进行编织演示,教授幼儿进行简单的编织制作。通过编织艺人的现场展示教学,将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了整合提炼,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
在主题活动“家乡特色小吃”开展期间,我们组织孩子学习制作各种本地的小吃。如包春卷,先让老师展示春卷的制作流程。春卷是用白面粉加少许水和盐拌揉捏,放在平底锅中摊烙成圆形皮子,然后将制好的馅心(肉末、豆沙、菜、白糖等)摊放在皮子上,将两头折起,卷成长卷。孩子们看到后既新奇,又兴奋。之后让孩子们进行了“包春卷”的尝试,让孩子们品尝,让幼儿感受到了家乡的饮食文化,同时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挖掘乡土特色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和愿望,那么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都会化为灰烬。”如何激发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呢?我们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除了必须考虑到其安全性、实用性,还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例如,我园充分利用永春县岵山古民居村落的资源,将本土化的区域活动进行深入的挖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小院》主题区域。将富有农家特色的洗衣苑、小沙池、农家厨房、客厅、卧室等融入幼儿自理能力、手工、益智、建构等区域材料,使幼儿沐浴本土文化的同时,在宽松、自由的活动区中,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自主愉快地发展。此外,还以永春佛手茶的传说为主要内容,创作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佛手茶说》。让幼儿通过课件的阅读和观赏,了解永春佛手茶的由来及制茶工序,在了解的基础上,融入表演游戏,让幼儿运用闽南语进行表演,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绘本的魅力。
三、注重课程内容的积累和创新
在民俗课程中,我们注重资料的积累,将每个主题活动预设、目标、环境创设一一记录,作为一手资料进行积累,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借鉴和使用。因此,我们特别支持、鼓励教师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在原有的课程资源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拓展教育渠道,使乡土教育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教育形式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乡土文化的浸润需要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亲身体会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教育囿于课堂,而应拓展教育渠道,比如:以亲子活动的形式,请家长带孩子参观永春纸织画,了解纸织画的制作工艺,并了解纸织画的艺术价值。活动中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激发了孩子活跃的思维,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除了把课堂搬到校外,走进社区,我们还把艺人请进幼儿园,让他们走进课堂,教孩子们织画、编篮子、唱闽南歌……看着一群群围在老爷爷身边编篮子,唱闽南歌的小家伙笑得那么开心,教师心中多了份畅快与惬意。我们深知,只有拓展教育渠道,使孩子们获得感性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才能使乡土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以传承。
因此,让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使幼儿关心社会,了解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在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从中体验到一种被社会接纳、重视的感受,形成对家乡的美好情感。
3. 如何让乡土材料在幼儿园得以彰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农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上述理论,我们认识到,要充分利用想吐材料,首先要创设丰富的环境,其次要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就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初步谈谈我的观点。 现代化幼儿教育首先是在现代化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较高的教育质量和效益观应为现代化幼儿教育的题中之意,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是必然的,但须明确,高价、高消耗未必带来高质量,这里有一个教育资源的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的问题。现代化幼儿教育还意味着教育的多元化、多样化,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应当得到充分体现,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幼儿园课程应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科学地来组织和选择教材,引导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实际的、活生生的知识。 乡土游戏是人们生活中自创的一种游戏形式,它汇聚了祖祖辈辈劳动人民的智慧,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自身素材蕴涵着丰富而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具有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乡土游戏有着很强的地方性和趣味性,许多游戏中所配的儿歌使用当地方言,它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不仅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而且易学、易会、易传,玩具材料简便,百玩不厌,是我们农村孩子的良好伙伴。教师把这些从幼儿园外引进的乡土儿童游戏,通过各种形式将它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孩子们在这真实有趣的大自然中玩得随意、方便、有趣,真正体现了孩子们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体现了乡土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乡土材料,让这些乡土材料能在我们幼儿园活动中得以彰显呢? 一、要寻找挖掘乡土材料,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最喜欢的玩具材料是激发幼儿积极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幼儿对玩具材料感兴趣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快乐中学习。乡土材料,没有经过任何复杂的物理化学处理,向幼儿展示的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美。让幼儿回归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他们的玩具,带给孩子们的是熟悉、新鲜和有趣。废旧的竹器、树木、贝壳、高粱杆是最具特色的;溪边的小石头,秋风中的落叶、树枝、田埂上的野花、稻草是最朴实的;稻穗、狗尾巴草是最常见的。面对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材料,幼儿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制作的欲望得到激发。并且在收集的同时,幼儿不仅熟悉、了解了这些材料的基本特征,而且学会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为自己制作玩具作好了前期的准备。 二、在幼儿园合理运用乡土材料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资源。创设适宜幼儿活动的环境,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在学习和游戏中获得发展。我们幼儿园时属于乡镇幼儿园,与农村有着紧密的联系,周围蕴涵着大自然丰富的资源,其魅力吸引着每一双好奇的眼睛。根据周围的大自然和本园自身的条件,我园对充分利用周围资源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特别是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让幼儿的好奇心得以满足。 三、我们应该积极利用乡土资源,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1.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活动区则为幼儿搭建了表现自我的平台。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教师们要有计划地创设不同的活动区域,并与孩子们共同搜集大量的地方材料,如高粱杆、稻草、树皮、豆类、沙子、石头、粘土等,满足幼儿制作和创造的需要。孩子们面对这些熟悉的材料,捏出一个个形象的动物,拼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讲出一个个动听的故事……这时,自信与快乐围绕着每个孩子,他们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2.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 常言道:心灵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的发展,头脑会变得更加聪明。我园各班开设巧手制作、小小建筑师等区域,给了幼儿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而乡土材料的充分利用,使幼儿的 活动更富有地方特色。老师在材料投放上,更加注重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如在认知区,展示大小不同的种子,给蔬菜和水果分类;在美工区,用树皮粘贴,用高粱制作玩具等。教师还注意引导幼儿与他人合作来完成作品,成功为孩子带来无尽的喜悦。 3.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丰富的乡土区域活动蕴藏着许多智慧和活力。在美术区,孩子们会变戏法似的运用树皮、棉花、高粱杆等粘帖出优美的图案;在益智区,孩子们认真地探索着水果等分、种子集合的奥秘;科学区内,孩子们更是潜心钻研,制作蛋壳尝试“沉与浮“,或是摆弄着天平……幼儿的创造灵感在活动中油然而生,他们似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创造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四、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创造区域活动特色 众所周知,幼儿每天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周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他们可利用的资源。随着四季更换,经常有不同的、新鲜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如春天的野花、野草、各种树叶;夏天的水果、蔬菜、沙石;秋天的种子、果实、昆虫等等,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区活动的兴趣。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还能让幼儿园的工作独具特色,可谓一举多得。收集、整理并合理运用乡土材料,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浴能的空间。教师们甚至发动亲朋好友为班级收集材料,积极指导孩子们利用乡土材料制作玩具、开展活动,并在实践中积极思考,不断摸索、总结。 在收集乡土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实现了家、园和社区三方积极互动,形成了良好的大教育合力。教师们将利用乡土资源的想法、具体需求等告诉家长们,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有的家长还能积极的准备材料,每逢春秋时节,我们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去大自然远足踏青,让他们亲手去采集,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丰富的乡土材料能为我们幼儿园带来了特色,带来了活力,带来了新的希望。 乡镇幼儿园立足农村、面向大自然,充分、合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了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培养了健康活泼、勇敢自信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使我园的活动区活动更具时效性,也更具地方特色。 幼儿园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生于乡土的五谷杂粮,野花野果、飞鸟虫鱼是孩子们天然的玩具,是幼儿学习和游戏最有利的教育资源。大自然会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尽情的玩乐嬉戏中,孩子们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既能凸显本土的地域特色,又可以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的性情,给予儿童有灵性的生活,引领儿童智慧的成长,同时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价值。 五、利用乡土材料在幼儿教育、游戏中的应用,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突出地域性、材料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收集起来比较容易。 2.要反映季节性,根据季节变化选择材料。 3.要发挥教玩具一物多用的功能。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将成为促进时代发展的新文化。幼儿乡土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它的材料是土的,但教育是灵活的;材料是旧的,教育是新的;材料是粗的,教育是细的;材料是廉的,驾驭价值是高的。在乡土游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它对幼儿的社
4. 如何开展乡土特色的幼儿园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根据周边环境,发挥农村地域优势,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进农村幼教课程改革、优化幼教质量、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因此我们根据区域活动的新理念、结合本园的环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真正体现出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教育思想。
一、区域活动中乡土材料的收集
在开展的区域活动中我们非常注重乡土材料的收集,我们的材料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收集的。
途径一:通过幼儿收集。
幼儿收集的区域活动材料主要是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收集的,在幼儿收集的材料中主要是自然材料。如:我们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带幼儿上竹山采集山上竹壳、竹叶。夏天带幼儿到小溪捡石头。秋天时在散步、认识秋天、秋游中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野稻草带回来进行活动。同时引导幼儿收集果实、种子等还有稻穗、麦秸、玉米皮、各类豆子、花生壳、瓜子壳、开心果壳、芦苇等丰富活动区的材料。
途径二:通过家长收集。
通过家长收集的区域活动材料主要是在活动区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或提供的。如“好玩的稻草玩具”区域的开展中我们发动家长制作稻草玩具,家长通过自己的制作,制作了许多稻草玩具有草垫、草绳、草榔头等。我们还发动家长收集了布条、竹制品、毛线、劳动工具等等一系列材料。
途径三:通过教师收集。
通过教师收集区域活动材料主要是通过教师自身及教师潜在的引导作用实现的。如教师利用空余时间采集、制作活动区材料。如在“果宝宝”区角中教师收集了松果等一些野果,在编织区中采集棕榈叶等编织材料。同时也通过教师作用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与活动区相适应的材料。
途径四:通过社会收集。
通过社会收集民间故事、民谣等素材,把广泛流传于本地的传说故事、民谣、民间游戏等运用到活动区当中,同时我们利用民间手工艺师傅的工艺水平让幼儿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
二、区域活动中乡土材料的利用
(一)植物资源的利用
我们在幼儿园里专门开辟了种植区,种一些简单易长的蔬菜与农作物,让幼儿了解蔬菜、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其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教师还组织幼儿采、摘、挖,并且带领幼儿烧菜、品菜,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收获,更能知道怎样珍惜劳动的成果。我们还把采来的劳动成果陈列在自然角,让幼儿观察、比较、识别、分类,并对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种子、野果、树叶、竹子、稻草、松果等进行了巧妙的利用:美工区给种子贴上“五官”制成种子娃娃,或进行种子、果核、果壳贴画;进行蔬菜瓜果创意制作,塑造一些活泼可爱的娃娃、小动物、小玩具等;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帽、鸟窝等;表演区利用叶子、野草、野花编成头饰、服装;操作区让幼儿学大人用竹篾编竹篮、席子等竹编工艺品;体育区利用竹制玩具开展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如跳竹竿、跳草绳、竹棒接力等。
(二)动物资源的利用
对幼儿来讲自然界中“神秘”的小动物特别具有探究性。春天我们把小蝌蚪带进了自然角,教师与幼儿探索了蝌蚪生长变化过程。孩子们一来幼儿园便去自然角看小蝌蚪,他们会在每天的观察中发现小蝌蚪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再蜕去尾巴。对每个发现,孩子都会奔走相告,并在自然角的记录纸上记下这一变化。还让幼儿对知了、蚯蚓、蛐蛐、蜗牛、蚂蚁,以及家禽、家畜等进行探索,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并产生好奇、提出问题,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探索结果和与同伴分享。
(三)自然物质的利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突破了以往的观赏价值,教师们更多的是将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农村最缺不了的是沙土石木。于是我们把泥巴搬进了“玩泥区”,让幼儿用泥巴捏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水果。在“操作区”放置不同大小的木块和竹片、竹筒,让幼儿用这些材料搭桥、搭桌子、构建房子等,很好地促进孩子进行多种探索活动。我们还将本地的民俗风情带入区域活动中,发动家长一起收集人们以前用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陈列在区域中,创设“勤劳农家”认知区,让幼儿了解农具的名称、作用以及农家生活,还让他们了解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学习了民间的歌谣和游戏,让孩子们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懂得了协商谦让,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了互助、合作和分享。
三、区域活动中乡土材料的投放
(一)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在材料之中,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点。也就是说,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投放的材料应有目的性。比如在中班的美工区我们投放了许多乡土特色的材料如:种子、石头、竹块、球拍开展了种子粘贴、石头画、竹印画、装饰球拍等活动。通过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使用体现本土材料带给自己的乐趣并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二)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我们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中注重了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如小班开展的“操作区”喂小动物活动时,教师准备的材料是经过精心考虑并细化分解的。在幼儿操作初期,教师提供的是小动物纸盒,幼儿通过自己的手将各种果子喂给小动物吃。接着提供小勺,让幼儿通过小勺盛给小动物吃。最后提供筷子,让幼儿尝试用筷子夹物。这样的材料投放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具有可发展性,可以帮助幼儿通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
(三)材料投放的丰富性
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可以体现在两方面: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可选择的材料具有多样性和材料数量要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如大班开展的“趣味编织角”中我们就提供了多种的编织材料有棕榈叶、稻草、竹壳、彩带、皱纸、毛线、纸板等,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意愿添加和满足,体现了活动区活动自主性特征。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在以后的活动开展中我们将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利用本地、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5.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农村资源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源泉。”作为农村幼儿园,我们最优越的环境就是大自然;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引导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便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一、在大自然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农村的孩子如今虽生在农村,但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农忙时下田干活从不把自己的小孩子带到田里,生怕小孩晒黑,或者怕他们玩泥巴。因此,他们连田里生长的稻子、麦子、油菜都分不清。 针对这种现象,我每学期组织幼儿郊游两次,带幼儿观察田间的农作物。每次当幼儿来到田边看到田间的水稻、棉花,他们都想去摸摸、看看,自由探索着,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着神奇,在我们农村,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树木、庄稼、沙石等,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良好的教育资源。我们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自然情景中学习”,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想象、探索活动的空间。春天,草色青青,野花飘香,一片生机盎然,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放风筝、植树、采野花、挖野菜、捉蝴蝶、饲养小蝌蚪;到竹林中写生;参观蔬菜大棚。秋天,田野一片金黄,带孩子们到农田里拾稻穗,拾落叶,挖山芋。孩子们在与各种自然物亲近过程中,自主活动,自发探究。在动手动脑中,他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同时又能让孩子们对大自然保持着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总之,农村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些资源都是孩子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素材,随着四季的交替,自然界会无私的向孩子们奉献特有的礼物,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堂教学。 二、利用活物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 美术活动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特别是美工活动很受幼儿的喜爱。因为它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可是老师有时却要为美工活动的开展准备很多操作材料,费时又费力。但在我们农村幼儿园只要你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就会发现许多取之不尽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树叶、稻麦草、种子等。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收集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拼贴,就能创造出一幅一幅美丽的美工作品来。如:在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春天,把幼儿带到幼儿园周边的田野中、马路旁,采摘野花野草,回来经过擦洗、压平、修剪、拼贴后一幅一幅的“花草名信片”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让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菜子、豆类、瓜果的种子,巧妙的运用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少的不同,粘贴到在卡纸上画出的各种物体的轮廓上,这样一幅一幅的种子贴画就做出来了。用稻草编草绳、蛇,扎小人、动物等。看着这些运用农村常见的自然材料创造出来的作品,你会情不自禁的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而感到惊叹! 三、在田地间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将幼儿带到田间进行语言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记得有一次,我园一名教师开语言教研活动,《春天的朋友》,她把幼儿带到了田间去。当时我们觉得这样做可能效果不一定很好,幼儿难组织,也许会出乱。结果在这次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浓,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春天的朋友》这首较长的诗歌,而且都能进行简单的创编。如有的幼儿看到蝴蝶、池塘中的小蝌蚪,他们这样仿编:“花蝴蝶飞来了,和小蝌蚪握握手,它对小蝌蚪说,咱俩是朋友。”这样幼儿看到田间的许多昆虫(蚂蚁、瓢虫、青虫),他们都能仿编到诗歌里去,幼儿很容易就学会了创编诗歌。通过这次活动,我园教师都深知:组织教学,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入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 四、利用现有物品对幼儿进行体育游戏 农村的田野坑坑洼洼,小沟、土坡、石头、竹子不计其数,幼儿郊游时总爱摸摸、玩玩,发现它们的特性。教师直接利用这种自然物开展多种游戏活动,增强他们的体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利用田间的优势,当看到土坡时,我让幼儿手、脚屈膝爬上去,练习幼儿爬的动作;看到石头,练习幼儿的投掷动作,提醒幼儿游戏时注意安全;看到竹子,让幼儿练习跑的动作,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已掌握了体育游戏的动作技能,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利用种植园培养幼儿劳动能力 农村幼儿园有一个优势就是空地比较多,我们就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地,让孩子们走进属于自己的小菜地去学习播种、浇水、锄草、采摘等劳动技能。 在播种季节带领幼儿在种植园地里开展了“种瓜点豆”的活动,种下了黄豆、刀豆、玉米、花生等各种种子;栽下了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丝瓜等各种秧苗。在这个劳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掌握了使用铲子技能,知道点豆子时要先挖一个坑,然后要在每个坑里撒下三至五粒种子,栽秧苗时要及时的浇水等一些种植方法。 种子播下后,带领孩子们时常来照料它们,在照料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区分杂草与玉米;学会了如何浇水;知道了要及时的为蔬菜锄草、浇水;浇水时要适量。 在收获的季节里,带领孩子们来到种植园地,让孩子们亲手把自己种出来的蚕豆、西红柿采摘回来,亲手剥开豆荚,取出豆粒,请厨房奶奶做可口的菜肴,品尝劳动成果,享受劳动的快乐。在收获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采摘豆荚,如何剥蚕豆等劳动技能,知道了生熟西红柿的区别。 六、利用周边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水污染、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在幼儿时期就帮他们树立环境意识,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到水、空气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在夏收的季节里农田里到处都在燃烧麦草给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对于这件发生在幼儿身边的环境事件,我及时的抓住时机组织幼儿讨论麦草燃烧后给环境造成了什么破坏?给身体造成哪些伤害?麦草该不该燃烧?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麦草?通过集体讨论幼儿明白了燃烧麦草会给空气造成污染,让人们得呼吸道疾病,农民不应该在田里燃烧麦草等一些道理,纷纷表示要回家劝阻爷爷奶奶不在田里燃烧麦草 。 七、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我们的自然角生机盎然,花盆里种着各种蔬菜花草,瓶瓶罐罐里养着各种小动物。这些动植物都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农村几乎每家都有一个小菜园,门前屋后都有小河。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挖来各种蔬菜的小苗,捉来小鱼小虾把它们带到自然角来。孩子们都喜欢动植物,自由活动时他们会三五成群的围在那里观察着议论着。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观察到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乌龟怎样进食,小鱼怎样游泳,田螺怎样伸出触角。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观察到种子怎样发芽、开花、结果,知道谁是土壤的好朋友,知道了不同种子长出来的植物各不相同,知道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必要条件。 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树立起乡土观、整合观,大胆的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这个迷人的世界去扩大视野,去自由的感受,就一定能够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利用较小的教育投资让幼儿获得较大的发展,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6. 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活化幼儿园的课程
一、发现乡土资源的美,积累班级课程资源
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决定以乡土资源为切入点,开发并活化我们自己的班级课程,使我园的课程更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因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内,为了使班级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课程的延伸,我们试图与幼儿共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带有本土文化气息的班级环境,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注重环境教育中的乡土气息
我们将班级环境创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带有乡土气息的特色环境中,我们把布条、麻绳等缠到水管上,从不同角度营造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让幼儿在环境中真正欣赏到美、体验到美。布置班级主题墙和家园栏时,我们变废为宝,利用聪明才智,将一些带有乡土气息的材料用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呈现出特有的乡土风味。
2.推广乡土器材的广泛使用
很多乡土器材都能成为很好的班级课程资源。趣味积竹是幼儿非常喜爱的建构材料,他们经常搭建出不同的造型;乡土音乐器具在音乐活动中使用广泛,其实在区域活动中也能成为幼儿的好伙伴;在家长的协助下,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来的作品也能成为环境装饰的重要部分;此外,很多生活中的材料还能成为很好的锻炼器材,比如短绳、长绳和绳圈等。
二、将乡土资源与班级课程有机融合,并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园活动可以划分为语言、科学、健康、社会与艺术五大领域,各领域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围绕同一内容,探索一些利用乡土资源活化活动设计的策略,并为主题活动的生成奠定基础。比如,围绕“葡萄”这一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设计小班的瓶盖印画《葡萄》、中班的添画《葡萄》、大班的意愿画《葡萄丰收啦》。
三、班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班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幼儿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并形成了善于观察、乐于提问、主动探究的好习惯,同时提供了更多让孩子与生活、社会、自然接触的机会和环境,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各种五金小工具、螺丝、螺帽、滑板车、保温杯等,这方面资源是我们特有的,于是老师们充分利用家长送来的各种操作材料与工具,开展各种探索活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活动更丰富,并长期深入下去。在《装配滑板车》的活动中,孩子们想把车架和踏板固定好,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这时,只听得幼儿甲说:“要先把踏板和车架上的螺丝孔对齐,否则螺丝就转不进去了。”接着,他就认真摆弄车架和踏板,直到每个螺丝孔对齐,幼儿乙拿起一个螺丝插在踏板与车架的螺丝孔上,“不行,这个螺丝太细了,要粗一点的。”于是,孩子们便在工具盒里找螺丝钉,幼儿乙说:“我们先用细一点的螺丝钉插进去拧紧,看看行不行。”几个孩子同意了,幼儿乙就插上一个螺丝钉,拧紧,结果发现车架与踏板不能坚实地固定在一起。孩子们就说:“这样不安全吧?会不会摔跟头啊?”于是,孩子就又开始寻找合适的螺丝钉……
2.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班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学习的需要选择活动主题,并始终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幼儿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亲历探索的过程,久而久之让幼儿学会了不少探索的方法,促进了探究能力的发展。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请孩子们每人做一个风车。风车做好后,我让孩子拿着各自制作的风车在大厅玩。这时我发现那些做了能转动的风车的孩子玩得特别高兴,而手中风车不转的孩子也在认真仔细分析风车不会转动的原因。学生甲说:“我的风车因为钉子压得太紧了,风吹不动,所以不会转。”学生乙说:“我的风车叶片压扁了,不起风,所以也不会转。”拿着会转动的风车的孩子还玩出了新花样,学生丙说:“我的风车会转,我还能让它转得更快些。”于是学生丙便拿着风车在大厅里来回跑。学生丁说:“我带着风车从滑梯上很快地滑下来,那风车也一定会转得很快的。”就这样,孩子在探索中尝试和发现,幼儿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各种潜能得到发挥。
总之,开发乡土教育,挖掘乡土材料,能让大家认识到过去被视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涵着丰富而浓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有利于为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 幼儿园农耕劳动怎样与五育融合
方法如下:
为了让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培养学生“五育”并举发展,学校全体师生在“农耕文化合作进步,幼儿园开辟农耕教育小菜园,农场是劳动教育的最佳场所。
8. 如何让当地学生接受乡土文化教育
乡土教育是对本乡本土的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身边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乡土之爱是自我与家庭、亲友、邻里之爱的延伸,也是社会、国家、世界和人类之爱的基础。从人生起点开始进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融入乡土之爱,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识,它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意义。
一、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
1、人口大流动造成了乡土文化的失传 当代中国的人口特色是独子化、少子化、大流动迁徙。中西部青壮年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城市务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进城。教育公平化制度大力推行,学前教育不受户籍制度限制,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据2010年人口普查,在浙江省温州市912万人常住人口中,来自市外的流入人口284万人,其中省外流入272万人,以江西、贵州、安徽、湖北、四川为多。省外户籍的学前儿童占全市学前儿童的四分之一。全市少数民族种类51个、人数30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19万人,土家族、苗族取代畲族、回族,成为全市两大少数民族。
2、崇洋媚外思潮冲击着本土文化 全球化和开放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国际文化的学习交流正在加速前进。一方面是人们感叹小孩子都不会说方言了,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如火如荼,以国际品牌加盟的英语早教班每小时收费150-300元,洋节、洋快餐遍地开花,与孩子们频频亲密接触,这些导致了部分家长不知不觉地将乡土文化丢弃了。
3、农业及农耕文明的衰落 传统乡土文化基于对土地的热爱,人们讴歌着“大地是哺育人类成长的母亲”。而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种地不挣钱,种地脏、累、穷,社会缺乏对农民这个传统职业的尊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仅是儿童的问题,很多家长、教师也是如此。生态恶化趋势加剧,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现代城市生活快节奏、高压力,家长忙于工作、事业,栖息大自然的诗意浪漫的文化生活氛围不浓,城市一些居住小区缺乏地域环境特色,缺乏社区群体生活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凝聚力。
二、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学家都提倡乡土教育。乡土教育最初源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费希特对民族主义教育的觉醒与倡导。早期乡土教育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儿童生活的直观对象——家乡故土为空间认识出发点,引导儿童了解生存的周边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20世纪以来,随着乡土意义的深化与扩展,乡土教育延为民族整体性文化教育。美国教育家村威认为,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上的兴趣,必须消除他们的实际生活与课程之间的脱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写道,人类在出生后,有人类特有的“精神胚胎”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生养自己的土地非常喜爱,不管那里的生活有多么艰难,他们也会感觉到从其他地方无法找到快乐。”“心理的这种吸引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促成了一个人的成长,并且让他适应了当地社会秩序、气候等条件。”“今天,我们必须把儿童看作联系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明水平的纽带。婴儿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为如果我们想引入新的思想,改善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在自然特征中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就必须以儿童作为工具,成年人则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真的想广泛传播文明的火炬,就必须借助儿童来完成这一使命。”
新文化运动以来,陈独秀、费孝通、徐特立等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乡土教育和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都是乡土教育思想的光辉展现。潘光旦先生看来,造成国人自我迷失的精神危机,其根源在于“根”的教育缺失。爱国之道,始于一乡;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天下。正视幼儿园乡土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辨析乡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继往开来、传承发扬前辈教育学家的理论思想,积极探索实践“土得掉渣”的新课程。
三、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
乡土教育从娃娃抓起,必须是一种包含自然性、趣味性、知识性、情感性、实用性的教育模式,除了培养乡土意识之外,生活教育、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以下整理几点笔者在幼儿园一线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有序组织系统化的乡土教育 幼儿园可以按照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的时序,结合地方传统美食、节日活动,构建有韵律节奏的乡土文化教育。温州童谣《十二月令》(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素材。春季开园时,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元宵花灯,装饰教学楼。清明节时,让孩子们捣绵菜,动手做
清明饼。端午节,学唱《龙舟竞渡》的歌曲,学习敲鼓打锣等民间乐器,用五色线编织彩蛋袋子、粽子状的香囊。除了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还可以教一些应时的古代诗词或者方言童谣、民歌,如乐清民歌《对鸟》、温州童谣《叮叮当》。
9. 幼儿园参观农耕文化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参观农耕文化活动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切实加强元旦期间幼儿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2.向幼儿进行防冻、防烫、防交通事故、食品安全、预防传染病等安全防范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元旦假期安全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介绍元旦知识。
(二)防冻疮。
1.冻疮最常张在哪?常发生在身体末端,暴漏部位。
2.冻疮防护。
(1)室内保暖:尽量保持室内温度不低子10℃;
(2)外出保暖:外出时带好手套、帽子,穿棉鞋棉袜;
(3)裸露皮肤擦护肤品;
(4)合理饮食:适当多食用年羊肉等防寒保暖的食物;
(5)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皮服对寒冷的适应力。
(三)交通安全。
1.步行安全:
(1)行人须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
(2)行走时必须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3)行人不准在车道上追逐,或车辆临近时猛拐横穿。
(4)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或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
(6)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年人带领。
2.乘坐公共汽车安全知识:
(1)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四)迷路了怎么办?
小朋友们要记住,平时应当准确地记住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手机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迷路了也可以向路上的行人问路,还可以找警察叔叔,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家。如果迷了路,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五)预防烫伤发生烫伤对小儿来说是十分痛苦的,因此,玩火、火柴以及煤气灶具的危险性,教育小儿不要在厨房打闹。家中的开水壶不要放在地面,暖瓶不要放在桌旁床边,以免小儿碰倒造成烫伤。对于严重的各种烫伤,特别是头面、颈部,因随时会引起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头、面、颈部的轻度烫伤,经过清洁创面涂药后,不必包扎,以使创面裸露,与空气接触,可使创面保持干燥,并能加快创面复原。
(六)食品安全小朋友们要记住,路边的小食品颜色艳丽,包装精美,口感好,价格便宜,又有小玩具在里面。这些漂亮美观的小食品很有诱惑力和吸引力,但那些小食品都是一些不正规的厂家生产的,卫生条件差,不干净,而且里面还添加了化工原料,对身体有害。自觉拒食垃圾食品,让父母帮助选择营养丰富、绿色健康食品。大家相互监督,远离垃圾食品,爱护自己的身体。
(七)预防传染病流感流行的时候要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保证健康饮食及充足的睡眠,勤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若出现高烧、结膜潮红、咳嗽、流脓涕等症状,在家中,要及时告诉家人,前往正规医院看病。在学校,要及时告诉老师,老师会通知你的家长,带你去看病。治疗期间,不能去学校。要等病完全好了,才能去学校。
(八)不玩电。小朋友们要记住,我们千万不能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四、安全总结,祝小朋友们元旦快乐。
教学反思: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每一名幼儿的安全,牵系着每一位家长的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过新年了,我又长一岁了,应当争取更大的进步。
2.鼓励幼儿与伙伴们分享食物的快乐,增进友谊;充分感受节日的快乐。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让家长积极参加,为孩子们做榜样。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6.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对象:
小班全体幼儿
活动时间:
xx--年12月31日上午
活动准备:
1.布置园内班内环境,使整个幼儿园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2.每名幼儿准备一句祝福的话。
3.幼儿准备好自己喜欢吃的食物(3~4样)
4.磁带、录音机及幼儿的礼物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参观已布置好的园内环境,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的幼儿园为什么特别的美?”
幼儿:“快过年了!”
教师:“你们都看到了,快过年幼儿园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打算?”
幼儿自由回答。(点评:开放性问题提出,引发幼儿大胆想象,相互交流)
二、文娱活动开始请来全班幼儿演节目。
1.请全班幼儿唱《新年好》歌曲唱两段。
2.请幼儿自愿上台表演,内容不项,如所学的歌曲或儿歌等。
3.幼儿对自己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
4.各班孩子分享食物。
教学反思:
元旦即将到来,小班幼儿将迎来在园的第一次“迎新年,庆元旦”的活动。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更为了让孩子们一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元旦,小班段特举行:“庆元旦迎新年”的“食物分享”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将教育教学和分享活动融在一起,使幼儿认识到我长大一岁,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本领,感受元旦节日的气氛,共同分享欢乐和喜悦。
活动目标:
1.感受新年带来的喜悦,知道自己长大了,愿意表现自己这一年的收获,让家长同伴为自己喝彩。
2.通过亲子迎新年活动增进家园联系,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增进彼此的感情。
3.参与节日游戏。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环境创设:
1.幼儿剪纸展示
2.灯笼鞭炮制作
3.悬挂气球、张贴窗花
4.纸筒制作的烟花装饰舞台
活动口号:
新年新气象,展现新风貌。我的表现好,我的表现棒,我的表现!
祝福语口号:
鼠年到到到,祝你好好好,
祝爷爷奶奶福星照照照,烦恼少少少,
祝爸爸妈妈身体棒棒棒,腰包鼓鼓鼓,祝小朋友们喜讯报报报,前程妙妙妙,
祝大家圆梦早早早,全家笑笑笑!
活动流程:
一、我有小巧手
晨间活动:
(1)幼儿折纸(手机、帽子)手工制作(橡皮泥、粘贴)根据班级特色进行区域活动。
(2)教师讲解幼儿园及班级活动及照片PPT展示。
二、我是小明星
幼儿儿歌、歌曲、舞蹈展示
1)开场舞——红绸舞
2)儿歌展示
选择朗朗上口的儿歌,以幼儿个人、小组、男女分组、整体的形式进行展示
《好心情加油站》《五星红旗我爱你》《我们的祖国真大》《唐僧司马咚哩个咚》《树真好》
3)歌曲展示
《我爱你》《国旗国旗红红的哩》《同唱一首歌》《戏说脸谱》《龟兔赛跑》《秋天多么美》
《苹果丰收》《捏面人》《猪八戒吃西瓜》《猴哥》《雪花飞》
4)舞蹈展示
《挤奶舞》《哈达献给解放军》《金孔雀轻轻跳》
三、我有大智慧
趣味问答:
1)冬天到了,怎样能让自己变暖和?
2)请你背诵一首古诗,随机解释名词。
3)你知道种子是用什么方式传播的?(莲子、苍耳、蒲公英、豌豆)
4)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风景名胜吗?
5)请你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6)小动物的过冬方式有哪些?
7)请你演示几个交警常用手势并说出代表意思。
8)新的一年,小朋友又长大了一岁,你又增加了哪些本领呢?
9)小朋友,马上就是xxxx年了,xxxx年是什么年?你是属什么的?能介绍一下家人属相(与家长互动)
四、我是小健将
幼儿游戏——自理能力夹豆子
亲子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幼儿、家长PK——蜈蚣竞走抢椅子
五、颁发奖状和礼品
活动目标:
1、围绕“迎新年”这一话题,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
2、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3、通过参加节日《迎新年》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活动室里布置过新年的情境,如挂灯笼、彩带、自制鞭炮、拉花等。自制的新年倒计时、愿望树、每人准备一个礼物。卡纸裁剪成贺卡形状、皱纸、废旧图书里的图片、录音机等。
2、知识经验准备:丰富有关过新年的知识经验,如:让幼儿观察家里为过新年而忙碌的大人;介绍灯会、联欢活动、放焰火等活动。
3、事先取得家长的配合,在教学活动后的日子里给自己的孩子送礼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迎新年的愉快情绪。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
师:发现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自由描述班级的变化。(漂亮、新颖、舒服、热闹、喜庆、高兴等)
师:是为了迎接什么节日的到来?
2、新年倒计时。
师:离“新年”还有几天?
小结: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庆祝新年的到来。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师:太阳公公出来了,它笑眯眯地迎接新年。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是用什么方式迎接新年的?
(2)师:小动物是怎样迎接新年的?
(二)出示新年老人的礼物,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1、师:昨天,新年老人给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礼物了。
一起看新年老人的礼物:一张贺卡和一棵新年愿望树。
师念贺卡上新年老人“写“的话:”小朋友们,过了新年,你们就又长大一岁了,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2、师:过了新年,还有谁也长大了一岁?
启发幼儿说出周围的人,亲戚、邻居、伙伴、各种动物也都长大一岁了。
3、师幼一起围坐在“愿望树”旁,表达自己的愿望。
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这是一棵神奇的“愿望树”,只要对着“愿望树”说出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愿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想实现的愿望。请配班教师帮忙记录下来,挂在“愿望树”上。
4、播放“新年老人”的录音,萌发对新年的期盼。
新年老人:孩子们,你们的愿望我都听见了。新年快要到了,你们要怎样欢迎我呢?(引出下一环节)
(三)引导幼儿装扮“愿望树”,用多种方式迎接新年。
1、师:新年快要到了,我们要怎样迎接“新年老人”的到来呢?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操作。
第一组:制作贺卡
材料:卡纸裁剪成各种贺卡形状、彩笔、帖帖纸、废旧图书等。
第二组:制作彩链、拧花、剪窗花,继续丰富活动室里的`布置。
材料:各色皱纸、手工纸、剪刀等。
第三组:装扮“新年愿望树”。
在“愿望树”上挂上一些小礼物和装饰用的彩链、彩灯等。
2、老师和幼儿手拉手围着“愿望树”,高兴地唱、跳,交换新年礼物,再次感受浓浓的新年氛围。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活动后的日子里帮自己的孩子实现许下的愿望。
教研组评析
(一)选材
丰富多彩的新年蕴含了许多节日特定的认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礼物、新年人们的年龄变化等等,是幼儿学习的教材,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谈话及时捕捉教育契机,从选材来看,所选内容很恰当,很合时机,是幼儿喜闻乐见并感兴趣的。
(二)从组织实施来看
1、让环境说话。陈鹤琴先生在教育的原则中指出:“注意环境、利用环境。”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环境创设,让活动室充满了欢乐喜庆热闹的气氛。
2、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能激发情绪的情境:首先,把“新年”拟人化——“新年老人”,并巧妙地利用礼物“愿望树”,启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接着,用多种方式迎接新年老人,如装扮“愿望树”,然后,围坐在“愿望树”旁一起唱歌、交换礼物。在这个情境中,孩子们的情绪随着情节亦步亦趋,能大胆地表达,很自然地诱导幼儿自觉地进入情境,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从师幼关系看
小班幼儿是言语习惯养成的时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语言习惯就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此活动,孩子们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互动的,使幼儿想说、敢说,接着,带着兴趣转入操作活动,从孩子的活动表现可以看出幼儿的活动热情非常高。整个活动流程使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氛围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快乐,获得了发展。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语言环境。
活动方案:
一、装饰教室,让孩子感受新年来临的浓厚气氛。
二、让孩子看节日图片,在感知节日的同时,也了解我国的传统习俗,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三、制作贺卡,小朋友之间互相赠送增进友谊。
四、幼儿表演节目,形式以讲故事、唱歌、跳舞等。
五、幼儿玩击鼓传球的游戏,球停在谁的手里,谁表演节目。
六、老师赠新年祝福,祝福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活动总结:
12月30日上午,我们幼儿园中一班举行了庆元旦迎新年联欢活动。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难忘的节日,让孩子们看到自己进步和成长,我们结合各个领域的活动,排练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和游戏活动,有歌曲,歌表演,游戏,舞蹈等。
元旦来临,老师组织孩子们用皱纹纸制作拉花来装饰教室,并动手剪窗花贴在了玻璃上,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
上午8:30分,庆祝活动在歌声《新年好》中拉开了序幕,我们中班的全体小朋友、老师欢聚一堂,用歌声、笑声、掌声送走硕果累累旧的一年,迎接生气勃勃的新年。孩子们在歌声中充分展现自我,秀出精彩。孩子们那天真的笑容和甜甜的话语,使我们感受到了新年的快乐与孩子们成长的喜悦!
在击鼓传球的游戏活动,展示了孩子们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运动能力。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敢于竞争。孩子们还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进行互相赠送。通过此活动加深了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孩子们精彩的展示,让他们充分体验、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
在活动中我们遵循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孩子得到锻炼,尽情表现,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同样得到老师重视、喜欢。整个活动充满生机,充满激情。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短暂,但老师对孩子们的祝福却源远流长,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陪伴和爱的呵护下会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