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警惕文化的低俗化议论文
“毕某事件”看上去只是因为饭局上不慎?其实,这不是根本原因,最主要的是中国影视文化出现了低俗之风。更是影视和文化界一部分人太任性的表现。近年来,社会进入了低俗和庸俗文化泛滥时期,出现了世风低下、道德失范、信仰迷失问题。且形成了社会管理为舆论导向服务,而不是舆论为社会管理服务的怪异和怪离现象,这与文化宣传教育偏离正常轨道有着重大关系。
人所共知,多年来,在影视文化、教育界和媒体系统,尤其是在一些大学、主持人行业、演说界和网络舆论领域,毕某式的人物不在少数。他们在培训班讲堂、演出舞台、媒体等平台和场合,为博得人们的视听效果,往往利用在西方所见所闻的感官知识,或名人在特定场合的言行,或残疾人等特别群体的弱点,或扩大实事,或无中生有,在一些餐桌、麻将桌旁,或公众场合大力宣扬西方文化,调侃、讥讽和挖苦民族文化等等,以此来迎合和满足那些或酒足饭饱或权力玩耍满足之后无所事事的人们的另类欲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最容易干扰和蒙蔽人们的视线。比如:大肆宣传中国人横穿马路、乱弃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以此来蔑视民族文明,倡导西方文明。然而西方人在中国所作所为都视为正常化和宽容化,很少有指责,岂不知也有不少西方人在中国横穿马路和随地洒尿。中国文化宣扬的主流偏轨,网络宣传监督力度太小,失控范围太广,黄赌毒屡禁不止、低劣文化泛滥成灾,人们打开电脑和手机网络,时刻见闻的都是负能量的文化。中国文化的负面张扬太多,西方的负面太少。因此,西方的一些低劣文化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中会占去一定的位置,严重的讲它是精神毒品,正在侵蚀和影响着中国青少年成长,和立场观念淡薄群体的意识。
另,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影视动画片中就有猫和老鼠的动作情节,那可是人们首次看到老鼠比猫高明和厉害,一句话,老鼠开始不怕猫了,这些颠倒自然生态伦理规律现象成为宣传教育儿童的主题内容,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那时多数大人们的意识都停留在好玩的兴趣上,没有注意到潜在的意识危机。其实,从此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就开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因为,人类是充满好奇心的动物,常常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总是对新的和不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具有占有欲和模仿欲,尤其是外来文化中的一些黄色和灰色文化更是饥饿难耐。所以,一旦西方东西进来,就毫无条件接受和容留。与此同时,也就决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文化,尤其是适应中国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民族文化,包括孔孟文化,一时间会在一些人们的眼中变得一钱不值,甚至成了批判对象。然而,历史证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天地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范得有主有次,井井有条,在稳定和和谐中国社会中起到过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去认真地选择性、继承和发扬的,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毕式的文化是低俗的文化代表,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而派生和裂变的庸俗文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否定。否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为西方文化开辟演变渠道!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只能批判性地学习和借鉴,不能全盘拿来,更不能继承!崇洋媚外和否定传统文化,其实就是实质性上的倒退!
近年来,为什么很多国人都追逐西方模式呢?原因是中国文化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让西方文化钻了空子。所以,大多中国青年人都毫无顾忌地过西方节日,比如:不管是不是基督教徒就过圣诞节等。过度的崇尚西方生活方式,如:结婚庆典完全西化,红色的传统婚庆,成了西方的白色天地等等,丢失本民族的本质特点。进而出现价值观念的转向,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不分好坏,处理任何事情都用金钱来平衡等等。
实事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一旦被某种邪恶意识所主导并形成习惯,其作用是无限的、不好逆转的和可怕的,它能超越物质影响的无数倍,它能冲破周围的一切干扰,让一个人无条件地和无限制地去浮想联翩,让意念达到痴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走火入魔。它能驱使人们为倡导某些思想和执行某些行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各种邪教均属此类。
当前,低俗文化充斥着中国文化市场,西方文化侵蚀着中华的民族文化,文化领域的言论太自由化,影视文化界、媒体行业黄灰色边沿的宣传内容泛滥成灾,负面影响过大。尤其是在媒体文化方面,出现了舆论绑架社会管理的畸形现象,舆论监督职能无限扩放,大大超越了法律的职能,宣传失真了,教育失范了,社会的动态管理误入了歧途,舆论不再是为管理服务而是管理跟着舆论乱窜!
时间和实事是最无情面的东西,它最能揭露阴谋和淘汰优劣。俗话说,上帝让谁灭亡,就让谁疯狂。任性就是疯狂的表现,低俗文化就是任性的文化,应当警惕和取缔!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应当认真继承和大力弘扬!
总之,毕某和赵某式的文化,应当退出中国的主流文化舞台,选择正能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中国文化舞台上唱好主旋律,从娃娃教育做起,完善传统宣传和外来文化监督制约机制,确保中国影视等舆论和宣传文化沿着正常轨道健康发展。
② 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怎么样
其实凭良心说,这种类型的论文集出书出来,我一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认真去读的。大多也都是放在图书馆或者资料室当作库存然后很少有人翻动的吧。不过既然是论文集,又是一部关于中国影视话题的,新出的论文集,那么,至少也是有这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研究和观点,那么,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样的书还是有意义的。 于是,这就是我把它从上图的新书推荐架上抱回来的初衷。的确是本着诚心诚意想要学点东西的态度来的。想来毕竟是学院派的年度论坛文集,那应该是有很多真知灼见可以参考借鉴的吧。 只是书才读了1/5,第一部分看完之后,开始小胸闷。觉着有点话不得不说一下。这里实在不是故意要找茬,只是对于这样一个宏大的问题上,大家都关心,自然就言之切了一点。 在第一部分的9篇论文里面,有把论文当散文来写的,云里雾里的讨论了一番不着边际的韵味问题,而在看完全文时都不知道到底想要说的是啥的;还有连篇累牍前大半列举美国影视的贸易强势地位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后半部分突然把重点转到全球化环境里欧洲电影也很有资本和空间,而结论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说全球格局进入新阶段这样似乎人人都说的出来的话来草草收尾的。当然如此逻辑上还说的通,那也就算了。只是前面论述部分引用的数据基本都是从上世纪5-60年代到90年代的,2000年以后的数据少到几乎无足轻重。我又仔细看了下书的出版日期。年会是06年底开的,书是07年底出版的,或许是08年上架的。那么,即使按照论文是06年完成的来腿酸,引用的数据好歹也要延续到05年吧!不然,又何足以说明影视这个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格局变化呢? 除此以外,文集里还看得到颇为文化不在精神丧失的痛心疾首和振臂疾呼。初衷我认可,我也接受,只是无论如何,影视这个大体还算是娱乐的产业,总要先能收回成本才谈得上发展吧?毕竟按照思想精神这种上层建筑,是建立在温饱生计之上的吧。况且市场机制商业导向又不是洪水猛兽,何必用一刀切的方式吧作品分为有或没有文化/精神/思想价值,而把后者视为垃圾一棍子打死呢? 还有篇文章,措辞和论述关于女性形象。个人认为此文作者是带着强烈的主管意愿去理解其文中提到的电影作品的,并且似乎是略带刻意的提炼有利于其论述的例证,致使全文的观点实在偏向极端片面并且有失偏颇。而后半部分基本是拿论文当影评来写了……实在是看着脑袋上冒汗呐。 当然,第一部分里面,也有些文章写的相当不错并且很有见解。只是整体看下来,总有这样一个疑问:收录的这些,真的是如书皮封面上写的是“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吗?至少对于我个人理解,高层的论文,更应该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客观全面的调查了解而论述出来的观点或总结;至少不会是把论文当散文或者影评来写;至少可以尽量保持全局的视野,而不要过多的流露个人主观的偏好吧?至少也多与时俱进一点,引用的数据尽可能更新吧?如果大家都是真的关心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那么至少能诚心一点,谦逊一点,踏实一点,环保一点(说话简洁点,节约点笔墨纸张);至少也让每篇论文(再至少,是让每篇登出来的论文)有点实际的作用和意义吧?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研究,至少,能让整个过程严谨一点,并且论证的时候逻辑通顺一点吧? ……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在书看了前1/5的情况下的想法。而鉴于只看了那么点点就评分也有失偏颇。所以先折衷的打个三星。之后的文章还会慢慢看下去。希望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值得去看的东西吧。 ~~~~~看完之后重新打分的分界线~~~~~ 如果有篇署名为某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文章, 提到后主《虞美人》里那句着名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居然白纸黑字的说这句话是李商隐写的, 还被所谓的“高层论坛论文集”收了, 还出版了,刊登了,进图书馆资料室了, 你说我该打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