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人的一生要接触哪些文化

人的一生要接触哪些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19 17:50:28

‘壹’ 生活中有哪些传统文化需要被传承

在我们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我们成长路上必备的,我们就应该去传承发扬他。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有哪些传统文化需要被传承

一、儒家思想文化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多年来,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学说的主流学派,在中华大地上大放异彩,独领风骚。74位诺贝尔得奖者及工作者一致呼吁,人类若想在下一个世纪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和发展,必须学习2500多年前的孔子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讲求“和”、讲求“天人合一”,讲求“中庸”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有益的借鉴。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厚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向全世界推荐。

二、中华武术

中华武术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讲求礼、苦、超越。礼:练武的人首先得知礼,为了制止打人,而不是为了打人。苦:要求练武之人要有吃苦耐劳精神,不仅要练武吃苦,而且要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超越:练武之人不应该是一介武夫,要有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人类自身的肢体认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极具价值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华武术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

三、瓷器

英语中瓷器叫China,也是中国的意思。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瓷器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也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瓷器的发明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了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更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技艺的高超,也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瓷"作为展现中国文化的代表推向世界当之无愧。

四、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出来的。十大古曲、各种传统乐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有着庞大的体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中国许多古曲,不仅旋律优美,曲子背后还有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例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我们把民族音乐推向世界,重点推荐的民族音乐所独具的中华文化魅力和民族精神内涵。

五、茶道精神

君山银针、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树叶"以其色、香、味俱全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外国人的心。除了舌尖的诱惑,饮茶所浓缩的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中国茶道集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

一两好茶、一壶沸水、一套古韵犹存又契合茶叶特性的茶具,一个洒落阳光的午后,煮一壶好茶,看茶叶在沸水间上下翻腾,最后静静沉落,凝练成最适宜的颜色,清香溢满心间。就像是看人生起伏,繁华过后见真淳。掬一杯好茶,满足味蕾,更体会中国人的智慧。如此之魅力,如此之精神,怎能不向全世界展示?

六、饮食

智慧的中国人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以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风味鲜明,有"舌头菜"之誉;烹调灵活变通;进食畅神怡情、寓教于食……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总而言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值得向全世界推荐。

七、昆曲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代表作"之名确实当之无愧。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昆曲音乐属于曲牌体,运用曲牌多达两千多种,行腔优美,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昆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谐和,载歌载舞。当我们听到和看到昆曲的时候,一方面是欣赏昆曲的表演本身,另一方面则可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一)区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

优:民本思想,商周时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荀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精神境界,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有“位卑不肯忘忧国”、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劣: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官僚贵族欺压人民、“君子忧道不忧贫”、抑制百姓通过商业或其它途径谋求更多的物质利益。压制个性,压制自由思想,阻碍发展等

(二)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独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崇高天伦。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仁者爱人”高尚道德。马援马革裹尸,霍去病“匈奴未破,何以家为”,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功业抱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天人共鸣等都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的极其珍贵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但也不能一味否决,而在于能否取其精华。

(三)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主要是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一些高尚品质。但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

这些年来,有些人看到周易、论语、禅宗等思想成果的价值,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极尽溢美之词,那便走上了歧路了。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并非要复兴儒家文化,而是要建立科学、民主、崇高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

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学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贰’ 文化塑造人生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丰富精神世界
第一,文化是人创造的,没有人就没有文化,但文化也影响着人的成长,文化可以塑造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日记》等优秀文学作品影响、鼓舞了几代人的成长。
第二,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现在流行的青少年潜能训练,对磨炼青少年的意志、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改革开放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现在,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增强精神力量
第一,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2004年8月,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2枚金牌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这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祖国的热情和斗志。
第二,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例如,《义勇军进行曲》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激励着全国人民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奋斗。

‘叁’ 人的文化生活包括哪些方面

阅读、写作、文娱、体育及其他艺术方面。

2015年至2017年,舞台艺术创作共推出原创首演剧目4499部;2012年至2018年,图书出版从41.4万种增至51.9万种,期刊出版总品种数由9867种增长到10139种;2018年电影产量超过1000部,票房达609亿元。

我国文化产品供给质量和数量大幅提升。雒树刚在做报告时表示,我国已成为世界图书出版、电视剧制播、电影银幕数第一大国,电影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此外,我国文化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供给能力迅速提升。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文化企业共309.28万户,占全部企业数量的8.9%,文化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迈进,服务民生的作用凸显,文化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

(3)人的一生要接触哪些文化扩展阅读

我国群众文化生活面对的问题

1、高质量文化供给不足。文化产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低端供给过剩与中高端供给不足并存,文化产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抑制了文化消费。

2、产业发展不平衡。与美国、韩国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影响存在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西部省(区、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文化企业实力偏弱。我国文化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绝大多数是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小”和“散”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观。文化企业大多是轻资产企业,普遍面临盈利模式不稳定、生命周期短、可持续发展难度大等突出问题。

‘肆’ 谈谈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并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感想

1、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2、学习的重要。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

3、努力践行。

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

运用实际生活

做到知行合一,将传统文化精神运用到工作学习上。

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伍’ 人需要懂的基本知识和文化有哪些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包罗万象、内容非常丰富。
概括地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懂的就是行为规范知识。
1,要懂得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
2,要懂得什么行为是文明的,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鄙视的和厌弃的。
3,要懂得什么场合需要什么样的和适合什么样的行为。
4,要懂得与人交往时什么样的行为最会赢得好感和受人尊重。
总之,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

‘陆’ 请问文化包含有哪些内容

文化概论

第一章 文化是什么?

时下"文化"这个词很流行。但说起它来,许多人的理解是很窄很浅的。比如一谈到文化,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音像市场、书店书摊、游艺室、歌舞厅,就是读读报刊、看看电影电视、演演文艺节目,搞搞书画之类。或者把它到处滥用,弄出一些类似"灯文化"?quot;鬼文化"、"厕所文化"之类的名堂来。当人们这样看待文化时,心里也许对"文化是什么"有一些感觉,但是要认真地考究一下,却又常常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清楚,说不完全。
这种朦胧的感觉,说明对文化的理解需要上升一个层次,提高到哲学上来把握。只有在哲学上,才能给这样复杂而普遍的问题提供一套比较概括的说法。当然,哲学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依照马克思的哲学,尝试着给文化一个说法。
一、文化即"人化"
文化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说来很复杂。据说仅有据可查的定义,统计出来就超过了160多种,可见其复杂程度。但许多复杂的问题,其秘密往往隐藏在简单的、基本的事实中,"文化"的秘密也是这样。在我们看来,文化问题实际就是"人"的问题。文化的本质应该从"人之成为人"的事实中去寻找。
国际上使用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等意思,就是说,它最初是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栽培,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发育的培养,后来就进一步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
国外最先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后来美国学者克鲁柯亨和凯利进一步指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尽管说法有许多种,但是看得出来其中有些基本的、共同的东西。
从哲学上说,文化即"人化",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的"人化"即"化人"。
所谓"文化即人化"的意思是:文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就是文化。换句话说,文化是人的这样一种存在方式、存在状态: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价值成果,并通过实现这些价值来更新和发展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从文化与"非文化"或"无文化"的区别谈起。
首先,"文化"是指与"自在的、混沌的、蒙昧的自然状态"相反、相对的"人的状态"、"社会的状态"。与"文化"相对立的词,主要是"自然"、"天然"、"本能"、"野蛮"等。 "文化"与"自然"相对而言,就是说,它不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而是人改变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自然面貌造成的。自然界原本就存在,如果没有人和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下去,那就无所谓"文化"。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没有自觉意识的支配。没有人,天地自行运转、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荣枯,一切是纯然的自然。它们没有意志,没有目的,没有情感,没有灵明之性,没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自然界的东西,即使在人看来非常合乎规律、非常和谐和壮美,但也只是给人以那样的体验,并非是它们有意取悦于人。许多物种适应环境的本能巧妙得令人叫绝,似乎有某种绝顶聪明的智慧在支配,但那是自然本身相互调适、相互选择的结果。我们不能说它们有严格意义上的目的和自觉意识。
人的出现,中断了自然界的纯自然性,使自然界分化出不同于天然世界的人为世界。文化是就人超越纯自然状态而言,就是指人非天然、非自在、非本能地(而是人工地、自觉自由地)生存、发展、演化这样一种情形。文化是就人与纯粹的自然状态相对,而使自然状态"人化"的特殊状态。
撇开纯生理现象不说(文化当然不是指纯生理问题),人是唯一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是唯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这种唯有人才有的独特个性,乃是文化的。人以自己的自觉自由意识,以自己的灵明之性,以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从混沌的自然状态中独立出来,从浑浑噩噩的蒙昧状态中醒来,开始了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人既按照自然的规律性,又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审美理想进行设计、劳动、创造,使自然合乎目的地改变。于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于纯自然的、按照人的尺度改变了的东西。人开发江河,改良物种,探索宇宙,纯自然的东西好像一下子苏醒了,有了目的、意义等属人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种植、保护甚至欣赏的树林是文化的;天然的石头是自然的,人打造、磨制和(为了欣赏而)移动过的石头是文化的;野生动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没有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高山是自然的,发现其审美价值的风景是文化的;人不能解释的宇宙之谜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释(其真实性如何,另当别论)是文化的,如此等等。
"文化"一词与"天然"或"自然"相对,意味着它是人超越纯自然状态、改变纯自然状态的活动及其成果,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及其成果,是人工的、技艺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克服自己的本能,依据理想和价值、创造理想和价值的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为扬弃天然的陌生、异己和黑暗感而对自然进行解释、"包装"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满足于天然的规定和限定,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突破天然限制的活动及其成果,总之是人自觉地生存、发展这样一种情形,是使"自然世界"成为"人的世界"的特殊存在状态。这就是"人化"。"人化"向人而化",即人按照自己的标准、目的、理想和需要改变自然的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印迹,从而更适合于人。
人将自然"人化"的表现,包括观念和实际两大方面:
(1)在观念上,也就是在思想和精神活动中,人把整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万物,都变成了自己的对象——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这是第一层,也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彻底的"人化"方式。
"对象"这个词本身,就有是谁的"行为目标"的意思。在哲学上把成为对象的东西叫做"客体",就是指它是主体(行为者)的对象。"对象"和"客体"都只能相对于主体而言。人类把世界变成对象,就是确定了自己的主体地位?quot;人类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去观察、描述、思考、想象和塑造世界。这样所得到的,必定就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即人类眼睛中的世界。
人类原本来自大自然。但是人类之为人类的一大特征,就是他能够从大自然中独立出来,自立于天地之间,并把自己同其他一切自然物加以区分,甚至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一切。于是,地球上天空、陆地和海洋的自然存在物,就有了"资源"和非资源的区分,有了"好天气和坏天气"、"优越环境和恶劣环境"、"肥沃土地和贫瘠土地"的区分,大自然中自在生存的动物,也有了"益虫和害虫"之类的区分……等等。自然界原本固有的、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一样存在的东西,经人用自己的眼光这么一"看",就成了与人有关的、能够或者不能够为人所用的东西;甚至自然界原本没有、或者无所谓有无的东西,比如想象、联想、神话、虚构、推理、预测、方案中的许多东西,经人用自己的眼光这么一看、用脑子这么一想,就能够在认识中和观念中联系起来、创造出来。比如自然界本来没有语言文字,没有思想,更没有宗教、科学、哲学和艺术,但是在人生活和思想中,这一切都出现了,并且它们都从一定的方面反映着这个世界。
这种"人化"通常表现为人创造的一套符号系统、话语系统、解释系统。用这套系统人可以首先从认识上、观念上,在头脑中整合纯自然的、混沌的世界。
总之,人一旦把什么东西当作了对象,也就是把它纳入了自己的范围,用自己的眼光加以反映、描述、判断和选择。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几乎没有例外。因此,"人类眼中的世界",就总是一个观念上被"人化"了的世界。
这种"人类自我中心"的态度,暂不论其是非曲直如何,得失利弊如何,首先要肯定一点:它是一个事实,是人类迄今为止生存发展所特有的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就无法说明人类是怎样生存和发展起来的。
(2)在实际上,即人类通过实践同世界打交道的现实过程和结果,也是:人类不断地把上述观念上?quot;人化"变成行动,从而不仅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自然,甚至还创造出了原本没有的"人工自然"。比如,自然给人提供的只是原始的森林、湖泊、草地和山洞,并没有衣服、粮食、生产工具,也没有房屋、道路和城市。人是在论据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为自己创造出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按自身的需要、理想等价值目标改变自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物化出成果,包括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这套成果作为客观的东西,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
人的实践归根结蒂就是自觉地改变自然,使自然适合于人。因此实践愈是发达,人类的文明越是发展,这?quot;人造的世界"就越是广泛和普遍,人类就愈是远离自然状态而进入人工环境。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都会感觉到:现在,要想让自己的双脚踏上一块天然的土地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我们的脚下即使不是柏油、水泥和大理石等人工的地面,也是久已被翻耕、整理、修饰过的土地。如今,我们人类越来越生活在一个"自我对象化"——把自己的创造物当作对象——的世界里:我们不是生活在自然的空气中,而是生活在空调下;我们很少饮用自然的水,而是代之以各种饮料。我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越来越远离自然,不是面对面地实际的交往,而是越来越依赖广告、传媒,越来越依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email),我们越来越依赖汽车、电力和其他人工制品……总之,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的母土,生存在越来越人工化的世界中。
虽然"越来越远离自然"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因为事情还有另一面,即:这种"远离"也意味着更深地进入和依赖于自然。譬如对电力的依赖,实际上也就是对发电材料如煤、水力、石油、太阳能、核能等天然资源的依赖),不是唯一的趋势,但它毕竟是一个基本的、越来越强有力的事实。在这个事实面前,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觉察到了问题,产生了不小的疑问和顾虑:这样越来越远离自然究竟好不好?不论答案如何,有一点同样是必须承认的,这就是:不论人类对自然越来越"远离"还是越来越"依赖",都意味着要以人的尺度来改变自然,就像无论是破坏环境还是保护环境,都意味着要通过行动,使自然更适合于人、有利于人一样。
无论在观念中还是实际上将自然"人化",都意味着人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赋予自然以属人的品质,把自己的要求、理想、意向通过创造成为现实,这就是"文化"、"人化"或"客体的主体化"。更进一步说,"人化"意味着在人的作用和干预下,世界有了某种意义,有了一套价值坐标。"人化"的过程凝聚了人的需要、目的等价值内容。人要从中实现和体验真、善、美、利益和幸福、和谐和自由、崇高和神圣等价值。这是人改变自然的动机和动力。因此从内容方面看来,我们有理由把"价值"看作是"人化"的精神实质,是文化的核心。
人类因为追求、创造和享有一定的价值系统显示出文化,文化因为有价值渗透于其中而具有了人的特色和面目。
二、人的"向文而化"
"文化"既指自然的"人"化,也指人的人化即"文"化。人在使外部自然界"人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自然界"人化",即脱离兽性、原始蒙昧等状态,从而"更加成为人","越来越象人"。这可以称作人的"向文而化",简称"化人"。
由于人不同于动物及其它自然物,是非自然地、非本能地生存的。这就引出一系列问题:人和人的创造物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人如何以及应该如何生存?人的生活应该体现一种什么精神?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何在?人的发展趋势指向何处?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文化的核心问题。
"文化"与兽性、动物性、本能状态等相对。它是人否定自身的原始本能、扬弃自身最粗俗物欲的活动方式和成果。就自然界的存在物来说,人离动物最近,人身上深深地保留着动物的痕迹。从纯生理角度说,人也是动物,所以人与动物最容易混淆。孟子说:"人去禽兽者几稀但人也最不愿把自己混同于动物。要侮辱一个人,最严厉的恐怕就是骂他"畜牲",甚或"禽兽不如"。"文化"一词恰恰就是从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角度说人,恰恰就是说人的非动物性、非兽性。换句话,文化恰恰是从动物性出发而超越了动物性的表现。如果没有文化,人和动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说人"有幕?quot;,就是指通过教育、修养和锻炼等,把人身上本属于动物的、纯生理的本性加以改造,使这些本性符合了社会的文明标准、人的标准,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一件事物、一种行为,若称得上是文化的,它必须有�谌顺�阶约旱亩�镄浴⑹扌裕�囟ㄓ懈叱鲇诙�镄缘某煞郑�谷说玫缴��⒏呱衅鹄础@�缛死嗟男孕形�ü����园�榈姆绞绞迪帧H绻�恢稚�睢⒁恢中形�皇腔狡鹑说脑�急灸堋⒙�闳说亩�锸叫枰���寺�阕畲炙椎奈镉�饷挥斜鸬募壑担�敲凑庵稚�詈托形�兔挥形幕��蛘呤欠次幕�摹?br> "文化"和"文明"一道,与人类早期的野蛮状态相对而言,指人从混沌蒙昧、原始野的不开化、不自由状态发展起来,走向开化、文明、自觉和自由。人离开混沌的、动物式的状态,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亦猿亦人的遥远古代,我们说人类始祖的生活还不是真正的文化。例如我们只说"蓝田人"、"元谋人",而不说"蓝田文化"、"元谋文化"。只有当人们开始有目的地改造世界,并且确有智慧有能力,去系统地创造人的生存状态时,我们才说它是文化。例如"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
"化人"首先是人的物质生理状态得到改造,开始走向"文化"。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生民之初,我们的远古祖先相去动物并不遥远。我们设想那元谋人、爪哇人、尼安德特人,赤身裸体,茹毛饮血、风餐露宿的情形,无疑会觉得他们实在不"文化"。但是,一旦人开始了实践活动,一旦人的生存方式不同于动物,有了哪怕是最低等的自觉,那么,人的活动及其成果反过来会改造人。比如当人用火取暖、烤肉、防御猛兽的时候,火和用火的方式就会改变人:熟食改变人的饮食结构进而改变人的生理机能,用火使人懂得自然可以利用,火的威力使人浮想联翩,这就促进了人的思维的发展,推进了大脑的发育。但是人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改变自己,把自己从动物状态中提升出来,使自己成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物的类--人。
人的充分社会化,是人"向文而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的本质固然是人化,对于人自己来说,是更加成为"人",显示人的本质和潜力,享有人的地位等等。但由此就会引出一个大问题:那么说到底"人"又是什么呢?世界上关于人的本质有各种说法,其中马克思的观点是最科学、最强有力、也最着名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页)就是说,看人是什么,不能只从每个人的身上单个地去看,一是不能停留在个体,只看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什么共同的、不变的东西,因为那样看到的多半是一些生理的、动物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并不能真正说明人的现实。二是不能停留在表层,只看人们的动机、思想和言论,因为那样看到的只是"第二性"的表现,还不是人的"第一性"的存在。马克思指出要看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是在于人的社会存在,即人的社会性。现实的人是什么样、为什么那样,都只有在他的全部社会关系中才能深刻地、真实地加以理解和把握。
人之为人的标志,是人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是一个"类的存在物"。人在共同的劳动和交往中,产生共同的语言、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心理习惯,人把社会价值内化,使自己被周围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所"化",成为该社会的一部分。孤零零的个体,没有深刻联系的个体(假如有这回事的话)只能像火花一样,一闪即灭,没有他人社会的存在,他的火花不可能保存,不会成为文化。人只有以群体的方式、社会的方式结合,互换劳动、思想、语言和能力,才成为现实的人,即确实存在着、有其表现和作用的人。而在群体、在社会中,每个人的智慧、力量、劳动经验等等都无须从头开始,而是直接从他人、社会的既有成就上开始;每个人的劳动和活动成果都不会随自己的死亡而彻底消失,而是溶进了社会的整体中。这样,人的经验、智慧、思想、劳动成果等等,就只能采取社会性的方式保存和发展。这恰恰是文化形成和凝聚的过程。文化的最大特征,也正在于它的这种社会历史性。
显然,人的"向文而化"意味着人充分的社会化,意味着个人通过介入社会、生存于社会,通过教化、教育,获得社会认可的社会角色、知识系统、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等等,发展起自己的文化性格和价值系统,从而被"化"为现实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如果离开社会,人就不可能被"文化",就像"狼孩"一样。
人的充分社会化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看:
从社会的角度说,人的本质的形成,意味着人们之间形成一套复杂的社会关系。只有建立社会关系、进行社会交往,才有人的和发展,也才能创造文化。文化之为文化,就体现为人的社会系统--经济关系、家庭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既是客观条件决定的,又是各个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具体创造,它体现着人们对"人",对"文",对人的存在和基本价值的理解,是人的现实和理想的结晶,是人木咛宕嬖诜绞剑�蚨�褪俏幕�H魏紊缁峁叵刀忌�敢欢ǖ娜宋木�瘛I缁岬娜税匆欢ǚ绞浇岷掀鹄矗�飧鼋岷戏绞奖旧砭吞逑秩嗣嵌哉嫔泼馈⒗�胍濉⑷ㄓ胧频燃壑档睦斫夂妥非蟆R蛭��巍⒎�伞⒙桌淼赖碌壬缁峤岷戏绞骄褪俏幕�模簧缁嶙苡幸欢ǖ囊馐缎翁��馐缎翁�旧砭褪俏幕�模�绱说鹊取U焦�逼谒枷爰臆髯釉缇涂吹搅苏庖坏悖��运�担�ㄈ耍?quot;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 人力不如牛,跑不如马,但人能驯服牛马为人效力,是什么缘故?就是因为人能结群,能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道理,彼此分工协作地生活。
从个人的角度说,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显现的。个人溶入社会,成为关系中的一个要素,被他周围复杂的社会关系交织着,他的人格、地位、身份、职业等等,完全服从这些关系所组成的整体网络。中国传统文化对人进行"伦理教化",使"化外之民"成为"化内之民",就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意识形态去训练特殊的人格。人有了这种关系,被溶进关系网络中,于是他有了身份、角色、位格、隶属关系,也就是被社会化、被文化了。反过来说,要确定一个人的品质是什么,就的从他所处的经济关系、政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等等中考察他的地位、身份、人格和社会角色。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标志着人成了社会的存在物,文化与社会化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人是如何通过社会化而被"文化"的呢?一般的情况是:
人一出生,就处在一个实现确定好了的社会关系网中,是这个关系中的一份子,他(她)的人格、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等事先就确定下来了。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作为外部的文化世界,规范和约束着人们,就象一个预制的模子,把人置于其中,按照它来塑造自己的文化性格。我们是在社会交往中获得自己的文化性格和价值认同的,我们是在与周围的人、与家庭成员、与亲属、与社区的交往中,是通过被纳入社会关系体系而获得人之为人的性格的。
在一生中,人通过生活、"游戏"而继续被社会所"文化"。人生活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方式中,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穿衣吃饭、生产劳动、走亲串友、参加或观看各种仪式(例如婚丧嫁娶仪式)、欣赏文艺作品、接受传播媒介、过节日,等等,都是在学习运用社会化的文化。我们处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是处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天然课堂中,这种教育和接受方式,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使用文化规则、文化仪式和文化话语。人生的各种社会活动,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把它们比“游戏"。依据"游戏规则"使用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个人溶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
人通过有目的的系统教育而被社会所"文化"。现代人一身要接受系统的和有目的的教育训练: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更有的要接受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和各种职业培训、终身教育。我们通过学校、老师、书本、课堂、实验室、图书馆等等途径和手段,得到知识、价值观念、方法、技艺等等的训练,接受社会取得的既有的成果,这就是在接受文化,被社会文化所"化"。 正因为如此,人们把读书识字、学习知识叫做"有文化"。
在上述不断"化人"的过程中,人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理结构--大脑、四肢、整个躯体,而且按照一定的方式、形式和价值准则,把自己的本能需求(吃、喝、性等)加以"包装"和"改装";人创造出惟有人才有的精神世界:智慧、思想、情感、意志;人创造出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人的一切行为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实施方案;人懂得试错法,懂得检讨自己的行为;人有自己的人格结构,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人有各种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准则--道德、宗教、科学、审美等等。这些使人之为人的东西,有一个主导的进步取向,就是表现为人的需要、能力、生活境界的不断升华,表现为人向理想的迈进。
人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必然要思考自己怎样才发展得更好、更充分,对"人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追求。当人们意识到"如此如此才是人的样子",就意味着人有了一套标准,一种理想和一套办法,去做"更好"、更文明、更健全高尚的人。人通过自我教化、修养和锻炼,按人的标准做人,人也按照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赋予自己以崭新的、自然状态所没有的品质,这也是"文化"的本义。文化是一个描述人的本质不断丰富、人的内涵不断深化、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的动态范畴。
三、双向生成的人生之旅
人和世界的"文化",包括自然的"向人而化"与人自己向文而化",都要由人来实现,总起来就是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这意味着:文化是"人化"与"化人"相统一的一体化进程。
说到这里,人们常想到一个有趣的"难题":先有人还是先有文化?或者:是"人化"在先,还是"化人"在先?文化是如何开始的?这很像那个众所周知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许多人把这类悖论当成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反映出人的思维方式的一定的局限。但是如果跳出抽象概念的圈子,而从历史和实践上寻找出路,其实所有悖论都是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历史的和实践的思想方法。
就“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来说,之所以绕不出恶性循环的圈子,问题往往出在概念的抽象化和凝固化上面:因为你说的"鸡",只是指现在看到的这种由蛋孵化出来的鸡;而你说的"蛋",也只是指现在由鸡所生的这种蛋;既然已经如此,那么要问二者之间孰先孰后,当然就无法回答了。然而只要再思考一个实际上的现象,就可发现毛病在哪里:这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只是存在于人的脑子里,只是一个语言和逻辑上的困难,并不是历史和现实中真正存在的困难。因为事实上它并没有导致鸡和蛋的出现有什么困难。那么这个问题在历史和现实中是怎样解决的呢?这些固然可以请专家来做权威的具体解释。但我们要从思想方法上有所提高,就要想到一个普遍的道理:原来,我们现在所说"鸡"和"蛋",并不是从来如此、一成不变的。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它们是由别样的形态、别样的关系演化而来,形成了现在这种状态和关系的。也就是说,事情可能是:最初非卵生、不下蛋的某种禽类,最后变成了现在的卵生鸡种。
说到文化与人、人化与化人的关系,道理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历史地发生的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之间在双向互动、交替上升中实现着。"人化"和"化人"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生成、双向展开的辩证运动,它们实际上是同时的,是一回事。只是在我们的想象和叙述中,要做到把它们当"一回事""同时说出来"很困难,所以才不得不分开来说"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意识到这一点,在我们的文化思考中很重要。因为下面也还有时要这么说。
人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界和自身,使自然和人自己走向"人化"的过程,是以人在自然界的产生开始的,而人的产生,则又以造就或形成了人所特有的生存发展形态——文化为标志。
"劳动创造了人"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科学结论。而劳动创造人的含义,显然不能理解为先有一个东西叫"劳动",是他象上帝一样创造了人。而是说,有一种自然界的高级动物——类人猿(还不是人),是他在某种情况下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存活动方式,通过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式(最初还不是劳动)以适应环境,包括同时用这种新的活动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劳动)去改变环境,以使之适合于自己(这时也就逐渐使自己变成了人)。经过一个实际上非常漫长的演化过程,一部分类人猿变成了一种以劳动为自己生存活动方式的新型物种——人。
如果说,进化中的类人猿是人的最初形态,那么劳动就是人类文化的最初表现形态,并且后来它也是人类文化最本质、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形态。"从类人猿到人"与"从最初的劳动到发展起来的劳动"之间,就是人与文化之间?quot;人化"和"化人"之间关系的最好证明。这一双向生成、双向展开的辩证运动,就是如此开始、如此发生的。
"如何开始"的问题弄明白了,以后的情况就比较容易想象了。实际上,"人化"和"化人"之间始终是同

阅读全文

与人的一生要接触哪些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41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