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锡林郭勒历史文化有什么新的理解

锡林郭勒历史文化有什么新的理解

发布时间:2023-01-20 09:31:50

‘壹’ 谁能提供一下锡林郭勒草原的自然人文景观的资料

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锡林郭勒盟位于祖国首都北京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 1098 公里;东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西接乌兰察布盟,南与河北省承德、张家口毗邻,总面积 20.3 万平方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盟辖 9 旗 2 市 1 县和 3 个自治区级绿色产业开发区,盟内有蒙、汉、回、达斡尔、鄂伦春等 24 个民族,总人口 92 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29.6%。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陆路口岸,其中二连浩特市为自治区计划单列地级市,属国务院批准的沿边开放城市,是我国连接蒙古国、俄罗斯和中亚、东欧各国的重要大陆桥。

锡林郭勒草原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形比较平坦开阔,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其地势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西北部地形平坦,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零星分布其间。东北部为乌珠穆沁盆地,河网密布,水源丰富。西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由一系列垄岗沙带组成,多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海拔在800 — 1200米之间,寒冷、多风、干旱,无霜期90 — 120天。年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为150 — 400毫米,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锡林郭勒盟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迅速,风多风大雨量少;夏季凉爽多雨,雨量变率较大;秋季天气凉爽,天气晴朗,风力不大,气候稳定;冬季漫长严寒,总降雪量一般在 10 — 20 毫米。锡林郭勒盟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河流大多数为内陆河,主要有乌拉盖河、巴拉根河、锡林郭勒河、高格斯太河;外流河有滦河水系。全盟有大小湖泊1363个,天镶地嵌在辽阔的草原上,总蓄水量35亿立方米,其中淡水湖672个,蓄水量20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4个:乌拉盖湖、查干淖尔、白音库伦诺尔湖、浩勒图音诺尔湖。

美丽辽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以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完整而着称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备,地上植物达1200多种。境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生物圈网络的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每当盛夏来临,风光迷人的乌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高贵的芍药花与美的山丹花争奇斗妍,片片白云在无尽的蓝天中飘游,牧人策马,牛羊游动,加上蒙古包缕缕的炊烟与缓缓行驶的勒勒车,定会使溶入大自然的游人顿感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繁花似锦的灰腾锡勒典型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锡林河九曲十八湾象是飘落在草原上的洁白哈达,足可使您留连忘返。当您步入这块神奇的土地,便可领略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历史上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由五个部落组成,由东向西为乌珠穆沁、浩济特、阿巴哈纳尔、阿巴嘎和苏尼特五大部落组成。 1958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察哈尔部落也融入到锡林郭勒草原上。其中察哈尔部落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黄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住帐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别里古台的后裔和臣民。他们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着草原游牧文化与风俗习惯,从服饰、饮食、民居到歌舞、婚嫁、礼仪、节庆等,在整个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如正蓝旗的奶食加工最为优秀,成为历代皇帝的贡品;正蓝旗的蒙古语被确定为现代蒙古语标准音,即蒙古语的普通语,仅从这一点也说明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在蒙古历史文化中的中心地位。这里有横贯草原中部的秦燕金古长城与世界着名的元上都遗址,还有典雅庄重的洪格尔岩画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马峰;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的贝子庙与祭祀圣地白音查干敖包把宗教与蒙古族文化溶为一体,世界闻名的“恐龙之乡”通古尔盆地唤起您涛声依旧。这里既有一望无际、空旷幽深的壮阔美,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态美;又有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人策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锡林郭勒盟拥有美丽的草原自然风光、古朴的蒙古族风情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众多的文物古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宜人的避暑气候,旅游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盟委、行署高度重视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定为三大特色产业之一来抓。依托这些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锡盟先后培育开发了骑马、乘驼、射箭、坐勒勒车、牧羊,祭敖包、蒙古族歌舞、服饰表演、体验牧户生产生活等旅游项目,推出了“环锡林浩特天然草原游”、“锡林郭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草原生态游”、“乌珠穆沁草原游牧部落特色游”、“阿尔山圣泉康复保健游”、“草原牧羊游”、“锡林郭勒草原民俗风情游”、“草原婚礼游”、“沙源治理游”、“元上都遗址探密游”、“恐龙墓地游”、“中蒙边境游”、“草原那达慕”、“祭敖包”、“森林、沙漠、雪地探险游”,自行车拉力赛、摩托车、汽车越野赛、狩猎、滑冰、滑雪等等特种专项旅游。旅游活动项目独具特色、丰富多彩。

锡林郭勒盟有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机构和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接待环境日益改善。全盟各地区都设有旅游管理机构,有 6 家旅行社( 3 家国际旅行社、 3 家国内旅行社);草原旅游景点 40 余处,其中 AA 级以上景点 5 处;人文历史景观有贝子庙、元上都遗址、山西会馆、汇宗寺、恐龙博物馆等,其中元上都遗址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全盟现有宾馆饭店 40 多家,其中星级饭店 10 家。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称号的锡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盟草原旅游的主要集散地,拥有宾馆 20 多家 2000 多张床位。您若有幸到此一游,优美的环境、碧绿的草原与整座城市融为一体,正所谓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全羊宴”、“手把肉”、“蒙古烤肉”、“涮羊肉”等风味餐,体现了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再听上悠扬的马头琴,非激起您不醉不罢休豪情,其情融融,其乐淘淘。

锡林郭勒交通通信便捷,旅游购物市场活跃。目前锡盟以盟、旗所在地为中心,以国、省公路为主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通往各景点的路也基本上实现了黑色路面。锡林浩特铁路已与集通铁路线接轨正式通车,每日往返呼和浩特的旅游列车朝发夕至。锡林浩特飞机场能够起降波音 737 客机,可直飞北京、大连和呼和浩特,旅游旺季每日都有航班。 207 国道张家口至锡林浩特段加宽改造与京张高速公路的竣工,大大缩短了京津冀及以南地区的游客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旅程的时间,从北京出发陆路方面 4 个小时左右可进入锡林郭勒草原, 7 个小时左右可到达锡林浩特市,北京至锡林浩特航班仅用 40 分钟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盟内通信便捷畅通,并已建成盟、旗(县)、苏木(乡)、嘎查(村)四级农村牧区信息服务网络,其中 60%的苏木(乡)政府已接通互联网。电力供应充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旅游购物市场十分活跃,全盟利用当地产的肉类、乳品、骨、角、毛、玛瑙、植物及金、银金属等开发设计生产出各类风味食品、工艺品、纪念品 400 多种,可满足不同地域游客旅游购物需求。

锡林郭勒大草原之所以深受世人瞩目,就在于它是一个天然的绿色宝库,拥有无以伦比的草原旅游生态资源。“十五”期间,锡林郭勒盟将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草原特色旅游业,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加大对草原旅游业的投入。在此基础上,锡盟今后要以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为基础,以开发国际旅游为重点,突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独特自然景观和浓郁的蒙古族风情,建设符合国际旅游标准的草原旅游景区(点)和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服务设施,力争在 2010 年以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成为我国北方新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草原旅游地区。

锡林郭勒草原有最蓝的天,最白的云,最清的风,最绿的草,有最独特的风情……

‘贰’ 锡林郭勒大草原,为什么与众不同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是距京津唐地区最近的草原牧区。锡林郭勒盟以其辽阔的草原,富集的资源和独特的风光驰名中外.在这片20.3万平方公里的绿色国土上,有中国唯一被纳入国际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护区有中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拥有一碧万顷的天然牧场和内蒙古自治区四分之一的牛羊。这里还是一座名符其实的绿色宝库,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难以取代的草原旅游胜地。

如果我们能够置身于足够的高度向下俯视

位于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版图

像一个狭长的走廊贯穿四季

在它的腹腔深处回荡着历史的焕变

人文的烙印和日月的轮回

风从草原来

这里曾经哺育了金戈铁马

明月天涯的草原民族

这里曾经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跃马扬鞭征服世界的始发地

这里曾经缔造了九十九年

世界心脏的丰功伟绩

一段辉煌的历史

最终演化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图腾

锡林郭勒一座神圣的精神殿堂,仍然保持了它亘古不变的天籁之像和原生态之美。

这里素来以拥有完整的草原类型而着称于世。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遍布四方享誉世界。

锡林郭勒由乌珠穆沁、苏尼特、察哈尔、阿巴嘎四大部落组成。这里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标准蒙古语的摇篮。

这里是白垩纪世纪恐龙的繁衍生息地

这里是游牧文化之源

这里是

蒙古长调之乡

这里是

民族服饰之都

这里是中国马都之乡

这里是蒙古博克圣地摔跤健将摇篮

这里拥有最传统的蒙古族夏季那达慕

这里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季那达慕

冰雪游、牧羊游、探险游、科考游、自驾游,会让你体会一个完全不同的心灵之约。

在草原儿女的心灵深处

这里是蔚蓝的故乡

这里是成长的摇篮

这里更是一方欧亚大陆仅存的绿色净土

‘叁’ 锡林郭勒盟的历史沿革

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出现了游猎和养畜的氏族部落。春秋战国时期,锡林郭勒盟系澹褴和东胡所居。
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居内蒙古高原。秦时期,南部属上谷郡北境,西南部为渔阳郡北境。
西汉时期,匈奴单于庭直辖,东部为乌桓部辖地,南部属于幽洲。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为鲜卑部辖区。
三国时期,隶属于北朝(魏)拓跋鲜卑部辖区;南部、西部由鲜卑、柔然二部所居;东部由乌洛候、契丹二部所居。
晋朝时期,先后由代国、魏国和晋朝燕州所辖。隋朝时期,北部、东部由东突厥占居,西部、南部属隋朝奚部安乐郡、涿郡北境。
唐朝时期,南部为河北道北境,北部为关内道北境,北部为关内道突厥单于都护府辖地。
辽代时,锡林郭勒盟为契丹上京临潢府辖区。
1115年女真部建立大金国,东部属临潢府路庆州所辖,设置大盐烁(额吉淖尔盐池)群牧司,北部由广吉剌部所居,南部属宣德州辖地,中部正蓝旗一带由西北路招讨司所辖,设置桓州(正蓝旗侍郎城遗址),西部为汪古部所辖。元朝初,为扎剌儿部兀鲁郡王营幕地。
十三世纪中叶,在锡林郭勒草原正蓝旗境内建起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为元朝的夏季陪都,是元朝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南部地区分别由中书行省兴和路宝昌州、上都路桓州和应昌府所辖。北部分别为上都省院官署、岭北行省和宁路及济南王部的封地。
明朝永乐年间,将上都改称开平前屯卫,应昌、桓州变成驿站,南部为京师顺天府北境,设置开平卫。北部被蒙古各部占居。
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立国,占领察哈尔部地区。
1675年(清朝康熙14年)把察哈尔部原辖区划分为蓝、白、黄、红各分正镶二旗,称蒙古八旗。其中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均在本盟南部地区。并在宝昌一带增设了太仆寺左右翼牧群、明安牧群、以及商都牧群,隶属清朝直隶口北三厅。
1761年,始设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八旗、四牧群和锡林郭勒五部十旗诸王。清祟德、顺治、康熙年间,对锡林郭勒河一带的苏尼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浩济特、乌珠穆沁等五部先后分别设置左、右翼两个旗,共10旗,均设扎萨克,会盟于锡林河北岸的“楚古拉干敖包”山上,命名为锡林郭勒盟。锡林郭勒,蒙语,意为丘陵地带河。清嘉庆年间迁盟址于贝子庙。 1912年将厅改设为县。
1914年设置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域。
1928年将锡盟南部划归察哈尔省。
1934年设察哈尔盟。
1936年德穆楚克栋鲁普成立“蒙古军政府”,辖察哈尔盟和锡林郭勒盟。
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1939年成立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45年成立内蒙古自治联合会,解散伪“蒙疆政府”。
1946年废除了封建王公制度,成立察哈尔盟人民政府和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
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察盟辖5旗。1950年将多伦、宝昌、化德3县划归察盟。1956年撤销明太联合旗合并于正蓝旗,将正镶白联合旗更名为正镶白旗,合并宝昌县和太仆寺左旗,更名为太仆寺旗,商都镶黄联合旗更名为商都镶黄旗,后划归化德县,又划出定名为镶黄旗。
1949年将锡盟原来的10旗编为5旗,即东部联合旗、中部联合旗、西部联合旗、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1952年撤销中部联合旗,1956年改编为5旗。
1958年,锡察盟合并,撤消察哈尔盟,改称锡林郭勒盟,辖9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商都镶黄旗、太仆寺旗),两县(多伦县、化德县)。
1963年设立阿巴哈纳尔旗。
1966年设立二连浩特市。
1969年将锡盟所辖的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化德县划归乌兰察布盟。1980年将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划归锡盟。
1983年撤销阿巴哈纳尔旗改设锡林浩特市。

‘肆’ 内蒙古锡林郭勒是不是老城市

内蒙古锡林郭勒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此跃马扬鞭,创建了丰功伟绩,忽必烈大汗在此登基,奠定了元朝的百年基业;康熙大帝在此与蒙古诸王公贵族会盟,巩固了祖国的北疆,马可·波罗沉醉于此,在其游记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址,形成了特有的人文旅游景观。世代生息在这片草原上的蒙古族在宗教、艺术、体育、饮食、节庆、婚俗祭祀等方面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民族风俗,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神秘的“祭敖包”与草原“那达慕”,古老的蒙古包与独特的游牧生活,清香奶茶与鲜美的手扒肉,悠扬的马头琴乐与欢快的民族歌舞,华丽的民族服饰与古朴的民俗风情,无一不体现着蒙古民族深厚的马背文化。

‘伍’ 大家对我们锡林郭勒苏尼特草原有什么印象都喜欢看哪一方面呢

锡林郭勒大草原,留下了我的太多青春记忆。那是在1998年,我第一次从呼和浩特坐火车去二连浩特。那时候去二连浩特的火车还不是我们单纯的绿皮火车。看过美国西部片的朋友们,应该还记得影片里的那种火车。火车车箱的门是一直都开着的,座位是那种木质的直板座位。车厢里面空空荡荡,坐着几个牧民。他们的脸像刀削石刻一般,集满皱纹的脸上面无表情。草原上中途的火车站,看起来只有几平米这么大,孤零零地耸立在草原上。火车似停非停的靠在站上,看着那几个上下车的蒙古人风寒冷漠的身影,忽然我的心中升起莫名的恐惧。

到了二连浩特以后,在漆黑一片中,被三轮车拉到了宾馆。那时候的二连浩特好简单,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可以买一些俄罗斯和蒙古的产品。街上随处可见蒙古国的车,上面都是西里尔文,和我们内蒙的回鹘文不一样。有了那次经历以后,我再也没有坐过火车去草原。后来去二连浩特、锡林浩特全部是开车去的。开车是先上大青山(阴山山脉)经武川,四子王旗到达苏尼特右旗。那时候的苏尼特右旗一直到二连浩特全部是一马平川绿油油的草原。1999年以后,连续干旱了好几年,草原被沙化了。从苏尼特右旗到锡林浩特情况要稍好一些。在路上,我看到了一生中最大的马群。呼和浩特到锡林浩特大概600km的路程,我平均时速160公里,而马群以三几匹马,成松散队列状态和我逆向行驶。虽然我稍微放低的车速,但还是跑了大约十分钟,才和这对马群拜拜。

锡林郭勒最好的草原,那便是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旗的羔羊肉自古便进贡皇宫,那羔羊肉入口便像雪糕一样就化开了,而且唇齿留香。虽然在内蒙各地喝过奶茶,但第一次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西乌旗的奶茶。那时候还没有酒驾这一说,我们一行四个人喝的都差不多啦,第一次赶夜路去东乌旗。走的是草原路(草原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路,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顺着电线杆子走),老何明显喝多了。非常执拗的让我们按照他的路线行进,巴特尔劝了很多次,也没有劝住,最后我们在草原上迷了路。追了大半夜的兔子(草原上的兔子只要见了灯光,就会在你的车头前面呈s状奔跑,所以特别好打。那时候家家几乎都有半自动步枪,一晚上大概能打五六十只)。一百七八十公里的路,到第二天早上才到。而且还把我桑塔纳2000的油底壳漏了。到了东乌旗,你才能真正的体会什么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吹过以后,当你看到牛羊的背影,许多人会大叫一声)。东乌旗的牛肉也是自古进贡的。而且一大早他们叫我一起去喝硬早点,也就是切一些血肠、牛羊肉喝酒。吃血肠牛羊肉我还可以,一大早就喝酒,哎呀!东乌旗有一处绝佳的 旅游 景点。那草原绿油油的的一望无际,当风从身上吹过的时候,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在修行了。因为,从里到外浑身散发的那种舒适,当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去形容它。

旅游 点里牛羊肉是用大的行军锅煮的,而我们吃牛羊肉的盘子,就像行军锅那么大(后来想了想那个大概就它的锅盖)。朋友们,你们可以想象吗?那么大的一个盘子,牛羊肉垒的像小山一样,我们四五个人居然吃的底儿朝天。从东乌旗往呼和浩特走,因为沿途有事要办,大概走了三天。但是当我看到远处的蒙古包,又好像闻到了牛羊肉的香味儿(这就是所谓的绕梁三日吧,我想只有吃过东乌旗牛羊肉的人才能真正的体会)。

当然,锡林郭勒美好的回忆太多太多了。比如说像九曲湾、334处等等。总之,草原上的蒙古包,蒙古包里的美酒奶茶。早已深深印我的骨髓、伴我一生...

美丽富饶的苏尼特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大草原西部,是闻名遐迩的纯天然牧场,以其“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千古绝唱闻名于世,这里不仅水草丰美、景色宜人,而且更是苏尼特羊的故乡。

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牧草作物的生长,广袤的牧场和独特的饲料资源为苏尼特羊独特品质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多年的 历史 ,苏尼特羊肉被誉为“肉中之人参”具有“鲜嫩多汁,无膻味,肉层厚实紧凑,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适于制作涮羊肉,在东北,苏尼特羊肉火锅非常有名,也是北京“东来顺”涮羊肉馆专用羊肉。

非常感谢悟空邀请!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锡林郭勒大草原给我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因为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锡林郭勒盟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为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的一个盟,是驰名中外的天然草牧场,有着“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称谓。锡林郭勒盟总面积 20.3 万平方公里,草原面积占97.3%。下设的旗县市周边基本都是草原,统称为锡林郭勒草原。

要说锡林郭勒大草原给我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是多方面的。既有夏末秋初季节天空湛蓝如洗、绿野一望无垠、牛羊草中游动的诗一样画卷,这也是大多外地游客感触最深的场景;也有许多南方人很少看到的场景,冬季里把人冻得瑟瑟发抖,草原变成了雪的世界、冰的海洋;还有春季里狂风大作、沙尘弥漫,分不清昼夜,仿佛要把人刮走一般。

这里您问我的是第一印象,那还当属蒙古族牧民淳朴好客、胸怀坦荡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放情怀。因为它是不分季节的。

淳朴好客,是蒙古族牧民代代传承的风俗。可能是牧民天生质朴的性格;也可能是牧民祖祖辈辈生活生长在草原深处,地广人稀,接触外面的世界少,对外来人没有戒备的缘故吧。

如果您在草原上迷失方向、车辆故障等求助于牧户时,他们都会先给您熬制奶茶,端出奶食、炒米、果条等,为您充饥解渴,然后留您住宿,为您提供、修理工具、交通工具等所需的帮助。这些都是无偿的,牧民不会主动向您要任何费用。

当牧民得知您要他家做客时,他们不论与您认识与否,也不论您来自哪里,都要走出家门,去您来的路边迎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接您一程,还有的骑着摩托、开着越野车奔驰而来。

牧民会把您热情地迎进家门,摆上一桌丰盛的蒙餐盛情地款待您。桌上当然少不了手扒肉、血肠、烤羊排、烤羊腿这些最具蒙古族特色和代表性的肉食。手扒肉因一手抓肉,一手拿刀,用刀片肉而得名。它是将羊宰杀后,整羊卸成大块,放入盛有清水的锅中,水煮沸后飘出浮沫,放入葱、姜和盐,煮大约40分钟,肉中不再有血即可盛出,再蘸上蒜蓉辣酱或韭菜花酱食用,肉香味美,鲜嫩异常。血肠是在新鲜的羊血中加入葱末、面粉、盐调成血浆,灌入清洗干净的羊肠中,煮熟即可。除了肉食,还有奶食,如奶豆腐、奶皮子、酸奶酪、黄油等。奶食泡入奶茶中,再配上炒米、果条,美味让您赞不绝口,而且营养丰富。

有客来必热情款待,款待必开怀畅饮是蒙古族牧民的习俗。在您品味 美食 的同时,牧民会手捧哈达,托着银碗,低头弯腰,双手举过头顶,把美酒献给您。您接过银碗,要以右手无名指沾酒,先敬天、再敬地,最后敬祖宗。施礼结束后,如果您一饮而尽,牧民会兴高采烈,认为您对他们非常友好,没有二心,把您当成真正的朋友。牧民待客时还经常唱敬酒歌为您敬酒,唱一首歌您要喝一杯酒。您不喝或喝不净,牧民就一直唱,直到您干杯为止。可想而知,这个宴席,您一定是不醉不归。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旅游 深度开发,蒙古族牧民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牧民不再游牧,基本定居在砖木结构的固定房舍,便于轮牧走场的蒙古包变成了 旅游 景点的一道景观。一些牧民也开起来 旅游 景点,在招待客人的蒙餐宴席上,蒙古族服装更漂亮了,蒙餐的花色品种更多了,歌声在乐器的伴奏下更动听了,仪式在程序上也更复杂了,但唯独不变的还是蒙古族牧民淳朴好客、胸怀坦荡和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放情怀。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暑期 旅游 ,草原是首选,而真正的草原在内蒙古 ,内蒙最好的草原在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还未曾大规模开发,保留了更原生态的草原资源。这里汇集了典型性草原、沙地疏林草原、森林草原、草甸草原等所有草原的形态,所以说美自天然,美到极致,是真正的景美人少还花钱少的好去处。锡林郭勒草原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锡林郭勒盟境内,草原面积17.96万平方公里。优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丰美的牧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是我国的“四大草原之一,来到这里,你会爱上这里的 美食 ,让你流连忘返,这里的烤全羊,这是蒙餐宴席中一道最讲究的名菜,色、香、味、形俱佳,有浓烈的民族风味和地方风味,是蒙古民族中的餐中之尊。当然还有涮羊肉,锡林郭勒草原盛产优质羊肉,其中以苏尼特、乌珠穆沁羊肉为最佳,因此以其为主料的名菜涮羊肉闻名遐迩。烤全羊、手扒肉、血肠、羊背子、涮羊肉、炒米、鲜奶、白油、黄油、奶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阿尔查、阿如勒)、奶渣(楚拉)、黄油渣(楚其给)、奶茶、酸奶 、马奶酒等等,这些民族特色浓郁的 美食 绝对能俘获吃货们的胃口

今年8月,我们全家来了一次草原行,原准备从沈阳到科尔沁草原,但后来网络一查,除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外,排名第二的草原是锡林浩特草原,之后直接去了锡林浩特,但去了之后略感失望,特别是网上那张经典的弯弯曲曲的河流竟然几乎干涸,而且所经过的草原也并不是想象中的水草丰美,牛羊遍地。

锡林郭勒草原在蒙古语里意为“辽阔草原上的河流”,这就已经让人心驰神往了。

这里是我国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温带草原。不仅草原风光壮美,远山近水相互辉映,百花斗艳,牛羊遍野。

去希日塔草原 旅游 度假村享受蒙古盛宴,到平顶山看看日出日落,或者参观最为完整的草原都城:元上都遗址等。

其实内蒙的辽阔是最让人映像深刻的,那种一望无际,杳无人烟的感觉相当壮美,带着原始的情调。

咱们从位置,饮食,住宿,景色,游玩,当地人性格特点,感受这几个方面去体验一下“锡林郭勒苏尼特草原”。

请大家坐稳扶好,系上安全带,跟随我的时间列车前往美丽的大草原。

闭上你的眼睛,你被送到了广阔的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神马”?你去过草原就知道“天圆地方”的推测怎么总结出来的了。

1.位置:欢迎您来到锡林郭勒。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驻地锡林浩特市。这里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是距京津唐地区最近的草原牧区。 北与蒙古国接壤,南邻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

苏尼特草原为古代少数民族游牧地,元朝开始施行行省制度,始建行政区划,启用蒙古地名,为皇室直属部。

锡林郭勒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各族人民劳动、生活、繁衍的地方。苏尼特右旗、镶黄旗和东乌珠穆沁旗境内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的遗址;在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境内都发现了原始文化遗迹。



2.饮食:食品主要有三类,即肉食、奶食、粮食。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吃奶食、肉食、炒米,晚上吃手扒肉、面条、饺子等。想起来当年第一次去那边,当地人请我们吃早餐,早晨起来吃奶品,油条我能接受,早晨起来就吃肉,这对于天津人来讲真是不太适应。

奶食分食品和饮料两大类,奶食有黄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酸奶酪等。其中黄油、白油、奶皮子是奶食中的佳品,味道纯香,营养丰富。以正蓝旗的奶食品制作精细,颇有名声,正蓝旗曾是清皇室制作奶食的地方。

饮料主要有三种:奶茶、酸马奶和奶酒。奶茶是主要饮料,一日三餐都有。那边奶茶味道很醇正,很浓,有甜的咸的两种,我个人喜欢喝咸的,因为本身奶茶就腻,再加糖我就收不了了。奶酒含酒精度不高,醇香可口。酸马奶解热止渴,营养丰富,是招待贵客的上等饮料。肉食主要是吃牛、羊肉,也吃骆驼肉、马肉、黄羊肉、野兔肉、旱獭肉。吃法有几十种,其中享有盛名的有手扒肉、羊背子、全羊等。手扒肉香嫩可口,是牧区最常见的一种吃法。羊背子和全羊为上等食品,作法和吃法都比较讲究。记得那年有个游客吃烤全羊,跟我说这一点都不正宗,在我们那一直全羊要插10把刀子,一人一把,老板从那切切私语~~(省略了)。我去过内蒙啊,人家吃肉太专业了。我连忙解释啊。

驼、熊掌、鹿尾、飞龙是蒙古民族的珍品,只有在盛大宴会上才能食用。过去蒙古族牧民受喇嘛教的影响,不吃鱼,现在这种习俗已经逐渐改变。



3.住宿:除了跟咱们这边一样的宾馆,特色就是蒙古包,条件差点的进屋就是床,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洗澡间,最关键的是你晚上出去上厕所再回来很容易迷路,进错屋,上错床在所难免。部分山东游客还能适应,天津跟北京大部分游客,都没法住这种蒙古包。当然也不用担心,只要你不差钱,各种豪华蒙古包有的是。



4.景色:大漂亮,能用图片解释的就别吵吵。


5.游玩:骑马,射箭,拔河,越野车,篝火晚会,滑沙,滑草,漂流(听当地老乡说,从那漂流能一直漂到天津,不用买火车票),各种拓展活动。我最喜欢的还是越野车。



6.当地人性格特点:热情豪爽。

苏尼特草原

苏尼特草原为古代少数民族游牧地,元朝开始施行行省制度,始建行政区划,启用蒙古地名,为皇室直属部。苏尼特境内还有长达110多公里的金界壕遗迹。从元代京城大都(今北京)、上都(今正蓝旗开平遗址)通往北方四大汗国的驿道在当时已初具规模。清代扩建为蒙古台站,称站赤,经苏尼特草原西部,通往外蒙古大库伦,民国时演化为张库大道或张库 汽车 路,称茶叶之路。呼麦、马头琴、民族歌舞,激情奔放!

哈达、敬酒、开羊仪式,想要您就来!

民俗风格演出,彰显淳朴民风,点燃民族文化!

新创独一份【肚包肉➕ 海鲜】鲜香可口。草原印象等您

新品【黄金面包烤羊腿】,倍好吃快来

个人观点,有着悠久传统 历史 的锡林郭勒盟,这里既有一望无际、空旷幽深的壮阔美,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态美;又有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人策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繁花似锦的辉腾锡勒典型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足可使您流连忘返。

很荣幸能作答这个问题,我是 旅游 领域的创作者。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锡林郭勒盟境内,草原面积17.96万平方公里。优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丰美的牧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是我国的“四大草原之一”。 这是第一方面

有着悠久传统 历史 的锡林郭勒盟,这里既有一望无际、空旷幽深的壮阔美,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态美;又有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人策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繁花似锦的辉腾锡勒典型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锡林河九曲十八湾象是飘落在草原上的洁白哈达,足可使您流连忘返。 这是第二方面

来到这里,你会爱上这里的 美食 ,让你流连忘返,这里的烤全羊,这是蒙餐宴席中一道最讲究的名菜,色、香、味、形俱佳,有浓烈的民族风味和地方风味,是蒙古民族中的餐中之尊。当然还有涮羊肉,锡林郭勒草原盛产优质羊肉,其中以苏尼特、乌珠穆沁羊肉为最佳,因此以其为主料的名菜涮羊肉闻名遐迩。 这是第三方面

锡林郭勒草原,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 这是第四方面

锡林郭勒草原拥有美丽的草原自然风光、古朴的蒙古族风情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众多的文物古迹、悠久的 历史 文化和宜人的避暑气候。 这是第五方面

综上所述,这么多方面,这些足够让你对这个美丽的地方来一次,锡林郭勒草原,那是你心中的所念,驾车而来,这一幕幕夜景与清晨的景色,都让你不会遗憾。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锡林郭勒大草原!

‘陆’ 内蒙古那么大,从呼和浩特到锡林郭勒有什么样的风俗差异

呼和浩特,旧时称归绥,位于内蒙古,是首府和政治、文化等的中心,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北方沿边地区的中心城市。锡林浩特市在内蒙古的中部,也在我国首都的正北方向上,锡林郭勒盟盟府也坐落在这里。这里大多是以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的边疆民族地区。

锡林郭勒草原中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为建设精神家园和文明提供了的支撑。古人类遗址还有许多的石器和岩画,都是告诉我们,锡林郭勒草原走过了人类的古文明时代。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人类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美丽草原上的文化土壤,既为草原生,也为锡林郭勒生,更会带来无穷尽的美好。阿巴嘎旗的大量岩画就是古人类文化遗存的重要物品,这些全部都是锡林郭勒古文明的见证。

‘柒’ 草原文化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作用

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创造的草原文化,以其久远的历史、独特的内涵、广泛的影响力,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表明,草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相辉映、汇聚融合,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

在北方草原上发现的人类早期文化,同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现的人类早期文化一样,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位于呼和浩特东郊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70万年。在鄂尔多斯市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属于距今约5万年之前的晚期智人阶段。在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发现的人类化石属于旧石器晚期时代,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一样都是形成中的蒙古人种。这些说明,北方草原地区确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在北方草原上更为丰富。对这些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这里的早期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走在中华文明进程的前列。在距今约8000年的赤峰市兴隆洼聚落遗址中,发现有大型石锄、陶罐以及成排的房屋遗址,它说明兴隆洼先民们已经开始栽培农作物,这比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开始栽培农作物早了近千年。这里出土的我国最古老的石雕人像被考古界称作“中华老祖母”。在赤峰市发现的距今5000年的石围墙聚落和距今4800年的老虎山,石城址聚落群,与郑州西山夯筑土城址为同一时代的遗址,都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城址。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门槛的重要一步。在距今5000—4000年前,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已经在创制人类最早的文字。赤峰市小河沿文化的先民就已经把原始的象形文字刻画在陶罐上。经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初出土于翁牛特旗石棚山一件大口深腹陶罐上所刻象形文字的释读,认为这是对远古时代一次流星或陨石雨的纪录。可见,这里的原始文字较之与它同期或稍晚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中的原始文字符号更加进步。考古工作者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的祭坛、女神庙、大型方台、金字塔式巨型建筑、特点鲜明的积石冢群以及成组的玉质礼器,则反映了早期人类祖先崇拜、等级社会的状况。它表明早在5000年前,红山文化就已率先由氏族社会跨入“古国”阶段,早期城邦制国家诞生了。而在1000年后,中原地区才相继跨入“古国”阶段。着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红山文化同中原以及中国其他区域相比,在文明起源史上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

追寻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足迹不难发现,中华民族许多文化传承的源头也都可以追溯到这里。在赤峰市查海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块摆塑龙眶今已有8000年,而在河南濮阳及湖北黄龙考古遗址中发现的摆塑龙距今6000多年。1971年,在距今6000—5000年的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雕刻精美的玉龙,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雕刻的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20世纪80年代后,红山文化遗址中又有玉龙陆续出土。这说明北方草原是龙的故乡,是龙崇拜观念的发祥地。伴随着玉龙出土的成批玉器,更引起学者们对红山文化的重新审视,认为红山文化的“玉文化”和晚于它的长江流域良渚文化的“玉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早期玉文化。翁牛特旗赵宝沟文化遗址距今约6800年。2004年,在这里发现了一件凤鸟造型的红陶杯,有学者将其称为“中华第一凤”。从这里似也可以看到中华凤文化的滥觞。小河沿原始文字的解读,还“找到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原始记录”。因为红山文化的先民中有玄鸟族,他们与后来的商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商族的起源神话可以通过小河沿文字的记载得以冰释。

在中原地区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前,北方草原并不晚于中原地区开始使用青铜器。在赤峰市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发现的青铜器,属于青铜器时代早期,是北方草原早期文明的又一个标志。在鄂尔多斯市以及邻近地区发现的大口二期、朱开沟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有以动物纹样为主体图案的饰牌、游牧生产生活用具、铜短剑、铜戈、铜镞等,显示出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在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除了发掘出为数众多、工艺精致、造型美观的青铜器外,还发现有古代铜矿炼炉遗址。北方草原青铜器文化特色浓郁,是商周至战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重要文化财富。

综上所述,北方草原是中华大地上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域之一,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之一。北方草原的早期文化既扩展了中华文化起源的地域,又把中华文明的开端推向了更为久远的历史,无疑是中华文化最早的源头之一。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而且还以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内容、不间断的历史发展,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既在许多方面与中原文化有相同相似的成分,又始终保有独特、迥然的文化内涵和风格。新石器时代,黄河文化以粟作农业为经济基础,长江文化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两者都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而草原文化多以农业兼渔猎业为特色。进入青铜器时代后,草原文化逐渐转向以游牧业为经济基础。由此,在古代中国,形成了三大类型的经济文化区,即北方草原游牧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北的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南的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三大经济文化区的形成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同时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果。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高峰期的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今天已经演变成为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已经融入中华文化的大体系之中,使中华文化成为一个包容工业、农耕、游牧、渔猎等生产方式在内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

受自然环境、气候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古代历史上北方草原先后兴起的民族基本上都以游牧经济为主业。在游牧经济中,草原生态环境、牲畜、人和游牧文化组成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共同体。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不同在于,游牧经济的基本生产资料是牲畜,牲畜只有经常在草原上移动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因此游牧民族强调有规律地游迁。而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土地需要兴修水利和精耕细作,因此农业民族强调安土重迁。在我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的农业与北方草原的游牧业长期接触共存,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又相互依存和补充。正是在这两种经济类型的相互作用中,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了不可割断的经济联系以及在文化方面的相互交融,在个别情况下这种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甚至采取政治、战争的手段得以延续。就是在这种交流联系的过程中,历史上北方诸多民族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作用不断凸显出来,并且在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当中,碰撞出、创造出中华文化发展的新的因素。

在中原地区进入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以后,在中原地区建立统一农业区政权的同时,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也相继建立了统一游牧区的政权。自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匈奴族在北方草原崛起,建立了统一北方草原的强大政权。西晋以后,居于大漠之北的草原民族向中原内地迁移并建立政权,我国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东晋时期,鲜卑族逐渐壮大,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权。五代之际,契丹族统一北方,建立了辽政权。此后女真入在北方崛起,推翻了辽、北宋政权,建立了金朝。在元、清两朝,蒙古族、满族不仅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而且建立了包括大江南北、长城风外的疆域空前广阔的统一政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这些北方民族政权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或雄踞于北方,或入主中原,特别是当中原封建王朝腐朽没落的时候,北方民族取而代之,重振中华文化,重新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增添新的活力,得以延续和发展,充分显示了草原文化的进取开拓、奋发有为的风貌。

游牧经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物质、精神、制度层面上文化,是草原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内容。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北方草原各民族创造了豪放壮美、雄浑飘逸、丰富多姿、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化。如遍布北方的以狩猎、游牧为内容的岩画,展示着早期草原民族的历史风貌。以蒙古族的《江格尔》为代表的众多英雄史诗和历史文学巨着《蒙古秘史》等历史文献,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清代雍和宫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格调汇聚了满、蒙、藏、汉等民族的文化因素,融多民族艺术为一体的雍和宫“三绝”,更是驰名中外。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割圆密率捷法》及呼和浩特市五塔寺蒙古文石刻天文图是草原文化在数学、天文学方面取得新进展的重要标志。满族文学大师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着,流传至今,蜚声中外。蒙古族着名文学家尹湛纳希创作的《一层楼》等多部长篇小说,推动了草原文学的发展。游牧民族创造的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的游牧经济文化,蕴含了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进步理念。还有以“长生天”为核心的哲学观念,纵横驰骋的军事战略和艺术,星罗棋布的佛教召寺、佛塔和石窟,记录表现不同民族语言的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西夏、蒙古等十几种文字,蕴涵着豪放气势、委婉情怀的音乐歌舞艺术等等,都无可置疑地说明北方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文化丰富、博大内涵的创造与贡献,也是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元的特质所在。

总之,从构成草原文化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来看,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性作用

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这种作用是持久的、广泛的,也是深远的·

草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年代。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胡服骑射,主动接受草原文化,引起广泛影响。西汉前期,由于奉行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匈奴之间通过“关市”贸易开展物资和人员的交流,出现了“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的到来,各民族文化和风气上的互学互染,形成了“长江以北尽是夷狄”的气象。唐代更是“胡风劲吹”,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达官贵人、普通百姓趋之若骛,呈现出“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
“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的盛况。唐代以后,契丹、女真先后入主中原。金朝统治区域较之辽朝南移,表现出北方民族对中原内地文化的影响渐次高涨。在金代,金主完颜亮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即肇始于此。

蒙元时期,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推动下,草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蒙古汗国的建立,从整体上开通了我国与欧亚各国间的联系,北方民族、中原内地同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加快了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汇聚互融进程。

在满族建立的清朝时期,草原文化在多领域得到长足发展。满族的许多文化被内地各民族所接受,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具有新鲜活力。鸦片战争以后,北方草原各民族与全国人民一道,奋起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为保卫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和文化传统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在继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奋斗,建设着空前繁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历史谱写着新的篇章。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作用不仅是持久的,也是广泛的。在衣食住行领域,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不仅改变了中原居民沿袭已久的着装习惯,也改变了商朝以来驾车作战的军事传统。对此后中原民族的服饰演变、军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服饰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秦汉之后的古代中原服饰,基本上都可以视为北方民族服装的变体。北朝时期鲜卑等北方民族组织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为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的开凿,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艺术瑰宝。北魏末期,
“六镇起义”引起六镇边地的鲜卑人及鲜卑化的汉人进入中原地区,致使鲜卑语言、风俗在东魏、北齐成为时尚。北方汉语受到鲜卑语影响,时人称北方方音“北杂夷虏”。传入中原的乐器主要有箜篌、琵琶、筚篥、横笛、胡角,而一首《敕勒歌》,传唱千余年,流传至今。北方草原民族素以军事称强,其军事文化在制度层面上对中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开此例的就是鲜卑等民族的军镇制和府兵制。北方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礼俗、饮食、音乐、舞蹈、体育、绘画、艺术及宗教等各个方面,古代汉文典籍中诸如胡瓜、胡麻、胡桃、胡荽、胡蒜以及胡茄、胡琴等词汇,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对中原文化持久、广泛的作用过程中,草原文化不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一路走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上北方草原民族总有一种向南发展的倾向。辽以前,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对中原的频频渗透,逐步进入;从辽开始,这种倾向则主要表现为发动征服战争,入主中原。产生这种倾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北方草原民族对于物质文化交流的需求和被中原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所吸引。除上述原因之外,宋代以来,中原朝廷到末期广泛弥漫的腐败萎靡之风所导致的朝廷积弱、不堪一击,也促使草原民族戎装南下。历史清楚地表明,辽、金、元、清入主中原,都曾起到过摧枯拉朽、横扫萎靡之风的作用。正是北方草原民族屡屡入主中原,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一次次注入新鲜血液。诚如陈寅恪所说,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胡人文化“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局”。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武力征服而来的,是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融合,也是草原文化同中原内地文化的汇聚。这种大规模的融合和汇聚每进行一次,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就得到一次加强,它所产生的向心力、疑聚力也就进一步增强;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大规模融合、汇聚,加速推动着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日益壮大,中华文化长盛不衰,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此。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捌’ 为什么锡林郭勒草原是世界第一大草原

历史上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由五个部落组成,由东向西为乌珠穆沁、浩济特、阿巴哈纳尔、阿巴嘎和苏尼特五大部落组成。1958 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察哈尔部落也融入到锡林郭勒草原上。其中察哈尔部落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黄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住帐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别里古台的后裔和臣民。他们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着草原游牧文化与风俗习惯,从服饰、饮食、民居到歌舞、婚嫁、礼仪、节庆等,在整个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如正蓝旗的奶食加工最为优秀,成为历代皇帝的贡品;正蓝旗的蒙古语被确定为现代蒙古语标准音,即蒙古语的普通语,仅从这一点也说明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在蒙古历史文化中的中心地位。这里有横贯草原中部的秦燕金古长城与世界着名的元上都遗址,还有典雅庄重的洪格尔岩画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马峰;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的贝子庙与祭祀圣地白音查干敖包把宗教与蒙古族文化溶为一体,世界闻名的恐龙之乡通古尔盆地唤起您涛声依旧。这里既有一望无际、空旷幽深的壮阔美,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态美;又有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人策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锡林郭勒大草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以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完整而着称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备,地上植物达 1200 多种。境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生物圈网络的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每当盛夏来临,风光迷人的乌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高贵的芍药花与美的山丹花争奇斗妍,片片白云在无尽的蓝天中飘游,牧人策马,牛羊游动,加上蒙古包缕缕的炊烟与缓缓行驶的勒勒车,定会使溶入大自然的游人顿感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繁花似锦的灰腾锡勒典型草原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锡林河九曲十八湾象是飘落在草原上的洁白哈达,足可使您留连忘返。

阅读全文

与锡林郭勒历史文化有什么新的理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41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