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历史文化六尺巷名片怎么写

历史文化六尺巷名片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3-01-21 16:29:22

Ⅰ 六尺巷历史文化名片怎么制作

这个的根据实际的布局

Ⅱ 六尺巷的故事简介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2)历史文化六尺巷名片怎么写扩展阅读:

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张英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

“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六尺巷文化意蕴生发的根源,虽然局限在张英与吴家的个人道德层面上,但它凸显的是官方怎么对民众的态度,和利益之争的立场,以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是一个时代处理官民关系的范本。

Ⅲ 六尺巷的来历和故事是什么

六尺巷的来历和故事是: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六尺巷的建筑布局:

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张英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

Ⅳ 三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文化遗址名片怎么做

先准备许多小卡片,然后把很多关于长城的故事、历史和俗语认真地记录在上面。
第一步,我们准备一张灰色卡纸,剪成名片大小的尺寸。
在名片的左侧,画上历史文化古迹长城。
第三步,在名片的右侧,画上一个方框。
第四步,我们把刚刚画好的方框内部,填充成白色。
第五步,在边框内部写上姓名,职业,电话,微信号,邮箱。
第六步,最后,在边框右下角,可以加入一些点缀的小元素,让卡片更加美观。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就制作好了。

Ⅳ 短游安徽文化名片古城之一:桐城

桐城是安徽省辖县级市,古称“桐国”,别称“文都”,着名的“桐城派”源起地,已纳入合肥都市圈南门户城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前沿阵地。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开展,桐城正进入全面建设和整修中。

桐城文化根基深厚,举国闻名。是日游桐城城区,感受颇深。天气虽然炎热,但到桐城后即下车,前去参观北大街、六尺巷、古城墙、文庙等古迹和桐城文化博物馆。北大街全长1100米,古城主干路之一,拥有众多古迹原址,如古县衙、左忠毅公祠、商务印书馆等;六尺巷左右分别为张宰相府和吴府;文庙拥有桐城派文物等。可能是处于建设中、或希望在疫情游人少期间抓紧修缮,所到之处除六尺巷(开放景点)、东作门、文庙等可以参观,其他均处于维修中,颇为失望。后驾车去两个网上有名的自然景点披雪瀑和嬉子湖,也因洪灾没有开放。其中因导航到达地后没有发现景点,披雪瀑去了两次才找到。

桐城近期获得诸多荣誉和称号,2020年1月,入选2019年国家园林城市。2019年7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2019年12月入选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第45位、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正值建设高峰,城中穿行,发现诸多新建和扩建的道路还没有交通红绿灯。

令人欣慰的是,参观到仰慕已久的桐城中学。桐城中学位于北大街西侧,由着名国学大师吴汝纶先生于1902年创办,1958年首批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99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示范高中。秉“勉成国器”校训,可谓人才辈出:朱光潜、孙德和、慈云桂、范光陵、陆大道、杨善林、程和平、方复全、吴曼青、彭寿(院士)和房秩五、方东美、章伯钧、何其巩、黄镇、段路明、马茂元、疏松桂、方正知、舒芜(着名校友)等均出自桐城中学。

步入校内,已无外界喧嚣,似浸书墨之中;园中校训、古树、钟塔、古碑,呈现百年校园之文化氛围,彰显人才辈出之教育传承。

此次游桐城,虽有遗憾,也有收获。在感受桐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也为基于桐城文化传承中的古迹保护和修缮感到担忧。建议在建设这样着名的文化县区过程中,能切实突出原有的文化根基优势,有条理的安排进度,让文化桐城再放异彩。

Ⅵ 六尺巷的名片怎么做

六尺巷的名片的做法如下:
1、六尺巷是晋城司徒小镇的名片和文化符号,以六尺巷为背景,附上一首诗即可。
2、另一面再写上两家寸步不让到主动让出三尺,另一家觉得礼不能输,你让三尺我也让三尺。于是于是就有了着名的六尺巷。

Ⅶ 六尺巷的故事简介

六尺巷传说是安徽桐城的地方民间传说故事。
这是一则发生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姓相邻。
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
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现今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
虽然这里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但不收门票。从“六尺巷”过往的游人和行人络绎不绝,小巷深处仍然显现出少有的繁华。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
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Ⅷ 历史上有名的六尺巷,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说到着名的“六尺巷”,估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旅游景点。它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这是一个着名的地方。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来这里旅游。你知道为什么这个“六尺巷”这么火吗?你知道柳池巷的故事吗?据相关记载,柳池巷只有100米长,2米宽。建于清朝康熙时期。从这个尺度来看,无疑是一条普通的古道。今天我们来说说为什么柳池巷的故事引起了全国的关注。我去过安徽桐城的柳池巷。我一定知道,胡同的南边是清朝名臣张颖的府邸,而胡同的北边是吴家的府邸。之所以有六尺巷,是北方吴家建筑造成的。张颖和他的后代曾经住在这条小巷的南边。当时的张不仅是文华堂的大学生,也是一名官员,还是康熙皇帝身边的一名武装大臣。




Ⅸ 畅游六尺巷 铭记“让墙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三尺为一米,六尺巷即为两米宽的巷子,但六尺巷却不仅仅是两米宽的巷子。

      据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巷子不长,仅百米,宽两米。青砖黛瓦卵石路,墙外两旁植香樟,笔直而幽邃,有种史书般的厚重。伫立巷中,一幅画卷在眼前流淌。康熙年间,南墙边是张家,北墙边为吴家,两家为宅基地争论着,互让着……而今,张家吴家已不在,唯见小巷树森森。

      "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六尺巷文化意蕴生发的根源,虽然局限在张英与吴家的个人道德层面上,但它凸显的是官方怎么对民众的态度,和利益之争的立场,以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是一个时代处理官民关系的范本。

      “不与民争利”可能是一个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共识,民间更是流传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俗语,六尺巷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谦让的美德,更是因为张英身为大学士的“让墙诗”而赋予了官民关系,也是新时代干群关系的特殊内涵。

      干群关系不是水火不融而是水乳交融。广大党员干部就应该像大学士张英一样,面对家人与群众的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劝诫家人退一步,而不是利用职权步步紧逼,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干出样子,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要有让三尺何妨的豪迈心态。六尺巷能流芳至今,不仅得益于大学士张英的大度忍让,也得益于邻居吴氏的感义退让,六尺巷正是在这样官退民让的美德传承中流传至今。

Ⅹ 历史上着名的六尺巷,背后隐藏着什么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清廉为官,礼让邻里”。故事发生在清朝的康熙年间,涉事人员就是当时文华殿大学士和礼部尚书张英居住在桐城的家人和他们的邻居吴家,涉事原因就是宅基问题。张家在扩充地基的时候将围墙往外扩充了三尺,他们认为这块地是他们的,而那边的吴家认为是张家占了他们的地,对于这个事情,两家互不相让,于是直接去了县衙对峙,并叫县官替他们分辨。

后来的人们还在六尺巷前面树立了一个牌坊,上书“礼让”二字,就是为了提醒在这里居住的人,要时时刻刻注意礼让谦虚,维持自己与邻家的和睦关系。但除了礼让,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清廉,张英并不愿意以权势压人就说明了这一点,据说清廉和礼让已经成了张家数代人的家训了,而“清廉为官,礼让邻里”不仅是社区邻里之间的文化要求,更成为了桐城的重要精神面貌。

阅读全文

与历史文化六尺巷名片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