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试论中西政治思想的差异
一、中西政治思想形成的基础不同.
政治文化形成的最主要基础是自然与社会基础.
首先自然地理环境对中西政治文化有影响.我国的汉文化发源于西北和中原地带,自然环境适宜于农业,我国又是地处西北多山,北部为大沙漠,东南面临大海,影响了对外交流,这就决定了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而西方国家的文化大多发源于海洋附近,人们面对大海,以海为生,较早从事海上贸易,因此在文化形态上比较开放.
其次是中西方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是以自给自足为经济特征的.而西方较早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是不同于中国臣民文化的公民文化.
再次是中西方的社会政治生活结构.社会政治生活是一个民族政治文化的直接基础.在我国古代以小农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在政治上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血缘关系长期影响着我国社会,长期保留了专制思想和家族观念,人们对君权的认同,清官思想的保留,家长作风的存在,都是其表现.而在西方君主立宪制或三权分立的国家中,人们敢于冲破封建的束缚,呼唤理性和人的自由.
Ⅱ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
1.在思维方式方面上,西方人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几乎大部分人都会辩论;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
2.在价值取向方面上,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
3.在伦理道德方面上,西方人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中国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4.在行为规范方面上,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
中西方文化的感性与理性趋向差异很有趣。
西方文化发展的感性趋向,造就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外在领域—娱乐业和竞赛也的不断发达;西方文化发展的理性趋向,推动了现代文化的内在领域—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中国文化中的感性和理性两极都不像西方那样发达,缺少感性冲动和理性追索,因而会造成传统的体育与科学发育不良。缺少感性冲动的文化,就很难有文化理性的突破与发展。
在感性生命方面,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知足常乐、能忍自安、不为人先、不耻人后的观念。
在理性生命方面,中国文化有一种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精神。这种只注重过去的实践经验而忽视未来的发展变化的思维传统,有助于防止我们的民族陷入各种精神误区,但却同时限制了我们知识想象的自由空间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
(2)中西政治文化怎么样扩展阅读:
中国文化下的民主与人权:
一、中国不是没有民主,而是,它的“立体民主”与西方不一样。何况,在朝廷之内,有诸如祖制与御史对皇权的实际约束,以及皇帝通常必须有臣子之奏折方有机会批示以表达皇室“谕旨”之传统惯例,这等于是现代政治学中的一种横面之分权与牵制。
而这种种形式上的差异,正好是由于文化与历史背景不同所致。而其民主实质与精神,不应因形式有异而否定它的存在。
二、同样,中国不是不注重人权,而是将人权概括于民族权之中。在这点上与西方人权相比,我们不妨将民族权称之为“宏观的人权”。这个与西方的差异,也是出于文化与历史差异所致。这不但是意义上的差异,而且是在形式上的表现不同。
三、西方人将他们微观的人权以及横面的民主政治定为“普世价值”,至少在中国的民族权(即宏观的人权)以及“立体民主”的对照下,他们的普世性出了严重问题。
我们必须对他们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的来踪去路严加审视,以鉴别它们是否可以移植到另一文化而具有同样的意义以及同样的表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