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当前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
当前中国人好像已经没有信仰了。
近百年来,由于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了打破一切所谓的精神绌缚,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国人把自己祖先千百来一直供奉的“天地君亲师”道德信仰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标准推翻了。
实质上,这种信仰和道德理念早已深入民族骨髓中,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口头上并不承认,并坚决予以否定。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首先在世界上提出和确立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思想,并成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它传承的是一种感恩情怀,宣扬的是人心向善。由于其思想的先进、伟大,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封建统治者和宗族势力为了加强统治,对它又进行了篡改和歪曲(譬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使它成为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在传承中我们应该要予以区分、辩证地看待,要吸取其精髓、剔除封建社会增添的糟粕部分。
⑵ 当代社会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人的信仰就是自己,生活信仰就是如此。中国的文明能够生生不息传承5000年,绝大多部分就是因为人民选择相信自己的力量。社会太复杂,或者说环境不好,人们选择推翻他去改造社会,环境不好选择去改造环境,所以我们能流传5000年或者中断。
⑶ 当代中国人信仰什么
当代中国人信仰金钱,所以人没了感情,老人摔倒不敢扶。
中国文化已被西方文化代替了。
⑷ 中国信仰什么
信仰: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世界价值观或者心灵上有缺失,那就会去寻找、去填补。完善自己世界价值观或者心灵的完美,这个用来完善自我的“事物”就是信仰。
中国人从不缺乏信仰,只是因为中国地域广阔;信仰也就各地不相同而已。
但是相对统一的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
还有远古的祭祀天地,近古的图腾崇拜,封建社会的 宗族 的祭祀,中国道教神仙系统等等。
中国本土的信仰式微,主要是因为教义和传教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不能说中国没有自己的信仰,在现在的广大农村,宗族的祭祀,道教神仙体系依然是信仰的主流。
⑸ 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信仰包含政治信仰、民族信仰、文化信仰、宗教信仰等几个方面 。
1、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类各组织团体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持守的信仰,是其对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的坚信。政治信仰虽也面向未来,却有其明确的此岸性、属世性,是其生存处境中的社会理想追求,即以政治手段来改善或革新其所在社会。血缘、语言,甚至宗教信仰都被置于次要地位,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才具有最为重要的位置。
2、民族信仰
民族信仰是相关民族之魂,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有密切关联,民族精神因其继承性、延续性和永恒性而成为了信仰,对其民族精神的持守就是其民族信仰的表现,信仰本民族的精神即意味着守护其精神家园、传承其民族文明。
3、文化信仰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精、气、神,是各民族及各社群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言的文化并非泛指的文化,而有着相应民族、相关国度文化的特质性。文化的这种民族、国家特色导致其提供的精神家园也各不相同。相关人群在其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也使之有着相应的文化信仰。
4、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层面,给人类提出了“成圣”、“敬神”的要求和追求。”此后在儒、佛、道三教的历史中,宗教信仰得以集中和凸显。“敬天”、“法祖”、“仁爱”、“礼治”、“德政”等乃宗教、伦理、律法的有机共构,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各个方面。
(5)当代中国信仰什么文化扩展阅读:
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的引申和发展,在现今文辞用语中已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各民族的代称,而是一个与中国的国家、民族、地域、历史紧密相连的整体的代称。
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概念,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
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辞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和发展,具有广泛的涵盖意义。同时,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也是广义上的中国的一个代称。
中华民族因此并不是单纯的民族、种族、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而是政治词汇。可能因历史、政治及国族立场不同,中华民族在族群内涵及地理范围上或有差异。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华夏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就像是泰山、长城一般壮丽的雄峙于世界的东方。
⑹ 你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主流是什么
信仰属精神情感方面,历代以来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只是微调而已,是不可能撼动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尽管这些年来出现的信任危机,毒食品等道德下滑,不但不是社会主流,反而针对中国社会年轻人思想偏差,起了拨乱反正的效果,是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社会的信仰主流仍然是以传统的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庸”,所谓中庸就是不彻底,中国社会在任何方面从未彻底过,所以也就无所谓在信仰主流的改变,不彻底在中国佛教中表现出淋漓尽致,实用主义的态度影响了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在宗教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很多外国人了解了中国的宗教后,都有一大堆的困惑。比如,中国的普通人对于宗教的庸俗态度(拜观音是为了求子;拜财神是为了发财,不象其它佛教国度人那样,是为了赎罪或是为了内心的解脱);他着眼于现实,对人类为什么而活着,鬼神上帝的有无,都没有任何兴趣。这里是指大多数普通人的信仰实况。是相对与西藏和其它东南亚佛教国度,普遍性而言。
当然不包括少数彻底的佛教信念,以及皈依弟子,他们仍处于佛教核心地位。
⑺ 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什么
主流文化(又称官方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直到清末,历代帝王都是崇尚儒学。在西方,中世纪以来一直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国家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无疑是主流文化。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太大,马克思主义文化才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由于具有历史性民众认同,经常凭借认同优势,采取固守阵地手法,思想观念僵化、内容虚化、表现形式居高临下,传播手段粗暴单一,发展方式上呈现出权利化、内卷化的自残走势。面对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大有阵地丧失之感。大众文化强大的、快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正是在广大消费者感到热闹、好看、刺激、过瘾的文化享受过程中实现了。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是没有意识形态性的,而它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功能却担负着凝聚人心、感召民众和传承文明的重载。我们不能因为其传播与主流文化相左的思想观念而阻断其传播通道,更不能因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遏制其发展,主流文化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
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由三部分组成:
1、党的十八大的三个倡导,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是“改革开放,诚信友善、品牌创新、公正和谐”。
3、当代中国的公民信仰:“为天地立雄心,为民生立使命,为发展求创新,为世界促和平”。
三个倡导、中国的文化形象与中国的公民信仰就是我们当代文化建设发展的旗帜与方向,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流文化。公民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细胞,公民的素质代表着社会的素质,公民树立崇高理想与信仰,为当代社会公民个人主流文化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生态文明、自由民主、公正廉明、富民和谐的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