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环境文化是以什么为核心

环境文化是以什么为核心

发布时间:2023-01-25 21:53:23

⑴ 环境文化的环境文化

“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社会实践行为过程中,主观意识的状况和水平之群体性的反映样态。环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由“环境认知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物态文化”和“民俗环境文化”构成,四种文化交融互摄、循环扩展,形成一个动态的复合体。
(一)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溯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词源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词尚无统一的定义。在近代,给文化一词下明确定义的,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于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他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着《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
用结构功能的观点来研究文化是英国人类学的一个传统。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他强调,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例如,父与子、买者与卖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有在他们交往时才能显示出一定的文化。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从行为规范和模式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它人群之行为模式相区别,且显示出清楚的不连续性”。英国人类学家R.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组织要素》一书中指出,如果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然后他们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义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接受。 上述各种文化定义,互有长短,反映了近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文化认识的历史过程。
文化的要素 主要包括: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没有精神文化,人类便无法与动物相区别。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于人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产品的种类、用途和式样,无不反映着创造者的价值观念。
②语言和符号。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即表意性,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二者都起着沟通的作用。语言和符号还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③规范体系。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规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规范是人类为了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规范体系具有外显性,了解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往往是先从认识规范开始的。
④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确定,要有组织保障。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一个社会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行。家庭、工厂、公司、学校、教会、政府、军队等都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社会组织包括目标、规章、一定数量的成员和相应物质设备在内,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紧密相联,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⑤物质产品。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饰、建筑物、水坝、公园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
文化的一般特征 主要有: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具体文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如有石头,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树,才有饮茶文化;有客厅和闲暇时间、才会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结构上互相连结,共同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然而特定的文化有时也成为社会变迁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阻力。
“文化”一词从古代到近代呈现出其内涵与外延被不断拓展、演化的特点。自西汉“文化”蕴含的“以文教化”起,其含义随时间和地域的变迁而不断得以丰富。关于文化的认知,我们可以分析和借鉴中外近现代学者的精辟的论述。梁启超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各种业果而言”[1],从中可以看出文化作为共业(而非一人之业)是类存在创业的结果,即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此处“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各种业果”并不是说文化由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方面构成,而是说文化由人类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两方面活动而产生、涉及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两个领域;蔡元培指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 [2],这表明文化代表了人全面发展和完善的状态和程度。这种状况只有通过主观意识指导下的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知,文化直接反映了人的主观意识状况和水平,实质则反映了人的完善状况和发展程度;梁漱溟在谈论文化时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3],“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4]。他点明了文化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文化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样态;近代学者黄文山认为:文化的内容是“由人类过去的遗业所构成的,所谓遗业者,在性质上是累积的,而累积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现象” [5]。这揭示了文化具有积累传承性的特点,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教授强调,“文化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6],“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7] ,他除了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反映样态外,还点明文化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特定人类群体的意识状况和行为模式。钱穆在《中国文化精神》一书中说:“文化即是长时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 [8],也点明了文化的群体性的特征。 (二)文化定义的新界说及内容阐释
从几位学者对文化的解读中可以窥感其中文化含义的现代韵味。借鉴与整合前人对文化的解读和目前文化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化的本质性含义: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社会实践行为过程中主观意识的状况和水平之群体性的反映样态。对于上述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第一,文化是主体人的文化,即是主体人主观意识状况和水平的反映。第二,文化是主体人行为的文化,即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行为紧密相关的主观意识的反映(包括直接反映和间接反映)。第三,文化是主体人行为过程中的文化,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处于主体人行为过程当中,具有横向的同化和类化的互渗性、纵向时间上继前启后的传承性的特点。第四,文化是主体人行为过程中的群体意识集合的文化。能反映人类主观意识的样态未必一定就是文化,人类的主观意识蕴含了文化,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群体的意识集合才称之为“文化”。
因为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所以对文化构成的研究也应该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考察。文化是人类主观意识的状况与水平的反映状态,以此角度出发可将文化的外延划分为“认知文化”、“规范文化”、“物态文化”:(1)所谓“认知文化”是特定人类共同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对于认知对象“是什么”、“可能是什么”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样态。它可能是主观意识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样态(如表现为各门科学知识),也可能是超现实虚幻的、虚假的反映样态(如表现为宗教、占卜术、风水术、神话传说、文学艺术等);可以是经过理论化加工、系统化整理的(如理论学说、意识形态等),也可以是在特定群体中自发约定俗成(如大众心理、风俗习惯等)。(2)所谓“规范文化”是特定人类共同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主观制定的约束、调节自身行为的意识反映样态,它以“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形式约束和教化特定的群体成员。规范文化存在于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中以及礼节禁忌中。种种规范文化是特定群体主观意识状况和水平的反映,是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调节各种关系、避免矛盾冲突而专门制定或约定俗成的。(3)所谓“物态文化”是特定人类共同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主观意识状况和水平的非人格化、器物的直观表现样态。物态文化存在于特定群体的生活工具和生产工具、生活物态环境和生产物态环境当中(如家居建筑、古迹名胜、字画古玩等)。物态文化产品是特定群体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实体表现形式中,蕴含了文化并可以被直观感知的客观表现物。认知文化、规范文化和物态文化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深入程度,而且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状况及实践能力水平的反映。
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本身处于一种循环之中。在实践中考察某个群体的文化构成却很难说清诸多认知文化、规范文化、物态文化的产生孰先孰后。一旦循环的三要素具备、循环回路构成,三种文化便进入一个交融互摄、紧密相连、不断循环、扩展交织的动态过程。(如下图所示)。

⑵ 政治题:校园环境建设有什么意义

简单来说:有利于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复杂一点: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沃土,更是优化农村初中育人环境、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一、校园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由师生员工共同创建、信奉、遵循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所构成,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外文化和课堂文化为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用之一、引导价值取向、发挥同化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社区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取向的向导。它以师生员工与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谐一致为目标,产生对价值观念、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审美价值、人生价值、人际交往、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导向。校园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校园气氛、教师言行等都在无声无息的引导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力量。

校园文化物质形态方面,当学生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赏他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置身于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干净舒适的教室,美丽、幽静的花园、小径,庄严神圣的国旗、古朴典雅的书画、亭台,都会使人受潜在的约束,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苏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在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学校领导踏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风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品行、完善的人格和气质、端庄优雅的仪表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天天耳濡目染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起着道德教育功能。学校的优良的学习风气、健康的课外文体娱乐活动等也在引导学生培养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作用之二、情感激励和塑造人格

校园文化是激励学校师生员工追求卓越、努力创造、获取成就的一种重要机制。校园里出现的催人积极进取的书法、绘画作品、历史名人、名言警句等,这些本是无生命和情感的,但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都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学校师生员工中的优秀典范人物,其优秀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勤奋的求学精神、辉煌的奋斗业绩是学校树立的榜样、楷模和旗帜,并激励着全校师生员工学习、效仿。

校园文化能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形象,它把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形象塑造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心理、思维、语言行为之中,共同的校园文化、共同的价值体系使学生对外界的事物作出价值判断、价值体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求真、向善、唯美的抉择,使老师和学生的心灵和形象打上校园精神文化的烙印。

⑶ 什么是环境文化环境文化建设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方面能起到哪些作用

我们要在思想上、观念上、认识上加快转变,由以督企为主转向以督政为主,由总量控制转向环境质量管理,由自上而下转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环保工作的核心是以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要用最严格环保制度保障来改善环境质量。
首先,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入冬以来,京津冀、河南、山东雾霾来势较猛。根本原因是污染物排放量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天津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从原来47%的占比增加到现在的50%多。调整产业结构对天津环境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要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削减污染物存量。在燃煤方面,2013年至今减少了500万吨。全市对86万套农村民用炉具进行改造,投入15亿元。燃煤改造后,全市二氧化硫同比下降40%。同时,天津强化法律的威严和震慑力,市人大出台环保法规并且通过立法分清了地方和部门的责任。
第三,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环境治理。建立大气源解析,对重点一天一统计。通过科技手段,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率由原来的30%~40%,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⑷ 幼儿园环境文化遵守哪些原则 请举例说明

幼儿园环境文化遵守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 1.物质文化建设以幼儿为本,充满童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幼儿园环境是育人的“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还要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充分开发园本资源,建设现代化的幼儿园文化氛围。 生活区、活动区的设计相对独立,体现幼儿园特色,如主题走廊,内容经常调换,开展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幼儿园的隐性教育功能。活动室环境生动活泼,各班自己设计,体现各自的风格与追求,体现不同的集体和个人对幼儿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形成各班独特的人文氛围,使每一个区区角都成为幼儿学习、探究、实践的课题和园地,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 培植“软”环境,最为重要的是在各种活动中确立具有明确文化内涵的指导思想,通过幼儿园有组织的活动把“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来,使幼儿园画每一个人都能够亲历、参与和分享这种文化的教育功能。 充满童趣的幼儿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激发幼儿的灵感、启迪幼儿的智慧、提高的幼儿素质。 2.制度文化建设以教师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是对行为的一种约束,一种规范,同时也是职责的表现形式。在制订规章制度时,各种条文要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又要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铸造出刚柔相济、软硬相容的“合金”式的规章制度。使之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师幼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建立规范、有章、有序、有效的管理机制,是维系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有助于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使幼儿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解除了“人情”负担,消解了内耗,不讲个别的人情,就是对全国最大的“人际情感”,用制度建立既严格又温情的管理氛围,同时不断严密制度,防止失误的出现。 只有从制度上做到无懈可击,管理才能更有效。 3.精神文化建设以幼儿园为本,体现园本特色。 精神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作为园长在建设园所文化时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注重领导班子的建设 一个团结协作,、锐利进取,作风正派,严以律己,甘愿奉献的领导班子的形成,是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保证。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抵御社会不良文化的腐蚀和影响,以德治国,以理服人,是幼儿园管理的基本宗旨,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班子首先做到;要求教师不能做的,领导班子首先不能做。这样才能赢得工作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园风。 (2)必须注重教师群体精神 幼儿园基本是由女性组成的特殊群体,园长必须重视了解每位教师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引导每位教师要有容人之短的雅量,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经常提醒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说自己应该做的,做自己所说的,查自己所做的,记自己做过的,改自己不足的。彼此间相互理解,长相处,不相疑,使育人环境祥和安宁,形成凝聚力,向心力,活力和创造力。 (3)必须走“科研兴园”之路 加强教科研工作,是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指导性工作,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生源,已成为幼儿园全体教师的共识。幼儿园要以教科研为突破口,让教师在具体的科研研究情境中提高追求事业的精神和能力,使之自觉研究教学行为规范等,从而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机会,增强机遇,让其才能得以发展,促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己的层面上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创划造幼儿园教育教学文化的新亮点。 (4)必须注重幼儿园周边的文化资源 利用幼儿园周边丰富的,可开发的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家长口碑为幼儿园传播新的幼教观念;在地方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之中提高幼儿活动,学习,教育质量等等。有利于幼儿知识的积累,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保持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使幼儿的创造思路得以发展。 (5)注重机遇引进外来文化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第一母语的同时,可以让幼儿触摸一下外来文化。利用“圣诞节”,“万圣节”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外来文化的氛围;聘请外教让幼儿感受外来文化的夸张及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生活。活动中学会日常的英语会话和简单的单词,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小学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创办一流的幼儿园,必须建设一流的教职工队伍,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文化层次,提高教职工的整体文化素质。幼儿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开放、综合的系统,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兼收,园内资源与园外资源并蓄,要让周边的人们也参与进来。

阅读全文

与环境文化是以什么为核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9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