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汇总孝文化问题

如何汇总孝文化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30 22:01:37

Ⅰ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孝道包括哪些内容

1、养亲与敬亲
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

2、顺亲与谏亲
敬亲,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顺就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

但如果认为,只要是长辈的,无论在一切情况下都是对的,并且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显然是片面的。那么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应怎么办呢?儒家伦理给出了答案,即子女要委婉谏诤。孔子主张“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即委婉劝谏。

3、丧亲与祭亲
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

4、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百善孝为先。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1)如何汇总孝文化问题扩展阅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

Ⅱ 谈谈你对孝文化的理解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是善的。

被生育的人一定要对生育自己的人有所亏欠,并且一定要顺从、孝顺、赡养生育自己的人,这是汉文化价值观的公理性基础,也就是说不用论证也没必要论证的道德根基。这个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
《论语·学而》。即一个人如果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

由于中国古代国家的结构,君父同伦,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正所谓:“孝者,所以事君也”。小孝是敬、顺父母,父母给你建立一种生活方式你若不听从即为不孝;大孝则是忠于主子,对于主子个人意志制定的方针政策及政治体制你若有所叛逆即为“不忠”,对统治者的“不忠”是灭门大罪,株连九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都是不孝,更何况你自己人头落地,且父母兄弟妻儿子女都要共赴黄泉,此最大不孝也,所以说“孝”的范围比忠大,不仅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对君父的忠,可见“忠”、“孝”是统一并不矛盾的,为君父利益服务是其共同点。古代的“孝”就是这样完成了从人伦感情出发达到其钳制人民思想和行为的政治目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从保持自己身体完整开始到当官光宗耀祖结束。

Ⅲ 孝的传统文化及现实意义

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传统孝文化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亲情。这种亲情植根于血缘关系,生长于父母与子女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尤其是子女“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婴幼儿时期。同时,在子女的整个青少年阶段,父母都为子女尽心尽力,体现了无私的爱。父母与子女的爱是自然生发的,是无条件的道德情感。子女为父母尽孝,是在成长懂事之后才成为理性自觉的。孝作为一种亲情,蕴含着父母养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和子女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关系既不是契约关系,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而是亲情的自然产物,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在我国传统社会,孝在一些时期与“父为子纲”紧密相连,因而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等级制和威权色彩,使孝的亲情色彩受到严重削弱。这是不可取的。在当代社会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摒弃“父为子纲”等不合时宜的内容,而着眼于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肉亲情。

促进个体关怀他人和社会。在传统孝文化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之爱,有助于培育子女对父母等亲人的爱,进而外推到对其他社会成员以至民族和祖国的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谁相信一个连“亲亲”的德行或情感都没有的人会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呢?因此,传统孝文化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强调人们以“亲亲”和尽孝为起点,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胸怀和情怀。现代社会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社会中那种邻里守望相助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和弘扬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就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家人、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尽责尽力。

助推家庭养老。在传统社会,养老问题基本上是在家庭内部解决的,其中孝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谚语中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体现了这个特征。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愈益突出。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接近5亿,人口老龄化将由目前的14%左右逐年提高到本世纪中叶的35%左右。如何养老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化方式解决,敬老院、托老所等社会机构承担了部分养老职能。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机构养老并非多数老年人的首选。同时,我国机构养老发展时间不长,软硬件设施尚不完善,与社会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因而家庭养老的功能仍然不可替代。促进家庭养老,弘扬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孝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Ⅳ 中国的孝文化都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孝文化还具备信仰意义。人要有信仰,信仰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支撑,人的生存和追求,都需要有一种超越于个人生活之上的力量和目标来作为精神的寄托,否则,人在现实当中就会感到迷茫和无望,就会失去生存的要求,而且无法解脱。而传统的家族社会关系就是通过“孝”联结起来的一代代人的“生命共同体”,承担了缓解人的生死忧患和抒发生存迷茫的作用。因此,在中国,道以孝为道德之基,儒以孝为百行之本,佛以孝为至道之宗。

传统文化要求人做到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为只有爱父母的人,才能进一步去爱别人的父母,进而把这种爱扩展到对待身边的一切人上,最终达到一种超越了血缘关系的更广意义上的博爱。

孟子说:“唯顺于父母可以解忧。”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先哲提倡的孝道曾经被扬弃过,如今又重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使之融入当今社会的德育范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于如何弘扬立足当代、着眼未来的孝文化,则是放在当代中华儿女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Ⅳ 怎样汇总一个“孝文化”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1 您认为孝的涵义是什么? a。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即可 b。满足父母精神需要即可 c。都得满足才算孝2 您觉得孝有无盲目之分? a。没有 b。有 c。其它(请具体写)3 您会通过哪些方式尽孝? a。与父母同住、时刻关怀 b。每月、节假日汇款、打电话 c。(楼主可以在此多加选项)4 您认为现代的孝与传统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5 您是否有子女? 您觉得子女够孝吗? 为什么?6 您觉得现在提倡的孝在整个社会算是已完成落实吗? 您和身边的人的实际行为达到孝的要求了吗?7 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推广孝文化、与时俱进地传承中华的这项优良传统? (以上的问题不一定要填空,也可加入选项的)

Ⅵ 孝道活动总结

孝道活动总结

篇一:孝道活动总结

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识,也以没时间、没精力等各种借口,不能把“孝”付诸于行动,人们思想中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适时开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孝德”教育中心灵得以净化、启迪,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长孝亲、感恩父母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让“爱与责任”的体现升华至爱自己的岗位、感恩父母、感恩领导、感恩老师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为了改善儿女的生存环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劳伴着我们茁壮成长的是父母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堆垒爬满脸颊儿女成人后相继踏出家门,成家立业。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然而,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记,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而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说,“日三省其身”,我们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勉励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陋室铭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然房子简陋,但是因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简陋。个人品德是一个人的内在的涵养,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贵贱贫穷,漂亮和丑陋而划分,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出它耀眼的光辉。

通过学习,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过失及时的得以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我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把爱与善的种子撒遍人间。让我们大家一起重塑道德灵魂,使人性的光芒永远熠熠生辉!

篇二:孝文化进校园活动

儒家道:百善孝为先;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曰:“孝,德之本也”。我们历代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家道、家教、家风、家业,养亲、事亲、尊亲、悦亲等为主要内容的孝道传统,集中展现了仁爱、责任、礼敬、勤劳、奉献等等核心的伦理规范与道德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孝文化已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淡化,80后尤其是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安闲舒适的环境中,在家受到老人和父母的“宠爱”,在学校受到教师们百般呵护,在社会受到国家和政府的保护。他们很少受挫折,不懂得感恩,自私自利,道德严重缺失。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孝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当今社会正面对各种不讲亲情、不讲道德,只讲金钱与竞争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强未成年人“孝德”乃至中华美德教育,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成为国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工程。

学校是青少年德育的主阵地,如何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举行了一系列开展孝文化进校园活动。

1、大力宣传发动,营造孝文化氛围

为打造孝文化阵地,应大力宣传发动。学校在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孝敬图画的同时,要求各班办一期以孝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制作一期关于孝文化的手抄报。学校全面宣传孝知识,充分营造孝氛围,提高孝意识,一方面培养学生们的文明礼仪行为意识,另一方面激发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思想,在校园里全面掀起了学习实践孝善的热潮。

2、修建孝文化校园,构建靓丽风景线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突出孝文化。利用学校的墙壁、黑板、等地方和场所,展示古今名人的典故、格言、学生的感言等,使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都能受到孝文化的熏陶。学校要求广大师生观看后,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并进行评比展览。

3、举行“双十佳”演讲赛,增强孝善意识

为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孝善意识,学校可适时举办了“孝善演讲赛”。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谈出对“孝”的初步认识,并把孝贯彻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中,以孝心对待父母,以善心与同学相处;真正把孝文化落到实处。并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以提高教育效果。利用各种节日广泛开展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教师节、八月节、感恩节等,开展主题班会、歌咏、朗读、演讲、讲故事、绘画、致xx一封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等活动(一些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教育效果会更好)。

4、开展孝敬大行动,提高共同参与

学校开展孝敬大行动,倡议广大师生行动起来,人人做一件孝敬的事。学生在校孝敬师长,为老师献上一束花、送上一句祝福;在家孝敬父母,为父母洗一次脚、吻一次脸颊。各班召开“算算经济帐,感谢父母恩”主题班会;开展“帮父母做一件事、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少花一元钱”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深深地感染着每一名学生,震撼着师生们的心灵,使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孝”文 化的理论和内涵,同时深刻领会到今天开展工作感恩教育,重塑孝道理念对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5、收集整理身边孝故事

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常抓不懈(尤其是政治、语文等学科)。另外,大力开发“孝德”校本课程,可利用学生收集古今中外的关于孝德方面的人物和故事,这种收集的过程也是大家受教育的过程。

6、家校结合、共同打造“孝”园文化

开展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家长座谈会、讲座、亲子共读等活动,提高家长的素养。在孝文化建设中,发挥家长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很重要。如果家长不能言传身带,就会大大弱化学校的.教育,就会起到5+2等于零的作用。

7、评“孝”星活动

在学生中,评出“孝”星,以激励其崇尚孝文化、孝敬父母的光荣之举。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只有你有了基本的道德修养后,才开始“学文”。试想:一个学生,如果懂得如何孝敬父母、懂得如何尊敬师长,这样的学生,怎么会不优秀呢?还有什么不能教化呢?

总之,自从我校开展“孝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学生明白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爱老如爱子,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爱护明天的自己。同时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了人与人的真情,感受到校园活动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篇三:孝道活动总结范文

一 报告题目:孝先敬父母。

二 实践原因:人的一生中,想要感恩,孝敬的人不计其数,如曾经帮助过你的陌生人;关心我们的爷爷奶奶,充实我们内心世界的导师,一直在身边支持你的朋友等。但最值得我感激的还是生我养我的父母,是他们把我带到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让我体会到了世界的酸甜苦辣。

父母的关心,爱护和付出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我们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因此,作为一个人,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孝敬父母。而有句古语说:“百善孝为先”也证实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百善孝为先”的意思是: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也就是说如果人类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所以孝敬父母是我们实行孝的第一步,是我们为人子女必须该做的事,它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 实践时间: 整个假期,从2月1日到2月28日。

四 实践内容:

1调查并整理父母的生平事略,并据此写出父母的完整履历。通过了解父母的历史,促进对父母的了解, 懂得父母持家的不易,从而增加对父母的感激之心。

2真情回放,感悟亲情:回想父母曾经为自己做过的最感动的一件事;想一想自己与父母间发生的矛盾或最不愉快的一件事情并与父母谈心,交流思想感情,向父母述说自己的感激之情,感谢其在自己成长道路中所做的一切。

3开展家庭孝心活动:为父母洗脚,捶背,揉肩

4为父母做事,在家庭生活中主动分担洗衣、叠被、扫地、做饭等家务活,让父母多些休息的时间。

5关心父母的健康:关注父母的饮食及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若父母正在生病,则照顾其康复。

6尊敬父母,对父母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听父母的话,不惹父母生气,不顶撞父母,做到接人待物有礼貌。

7学会倾听父母,不对父母的唠叨感到厌烦,并在生活的点滴中关心父母。

8我们已经长大,要会为父母长辈分忧解难。

9父母存在一些坏习惯,利用假期,督促父母,帮助父母改正一个坏习惯。

10 给父母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关心,让父母在子女的关爱中度过愉快的每一天。

11做好自己的事,尽量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12勤俭节约,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

13做“孝心行动卡”,里面记载我为父母所作的“点滴孝心”,然后每天夜晚由父母对当天的孝心行动进行评分。然后每周开个家庭会议,对自己一周的孝心活动做总结,做到保持优点,改正缺点。

14 现在上大学了,很少回家,自然与父母缺乏沟通。因此,要多与父母交流,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状况。如果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告知父母,让父母提供好的建议。

15支持父母做的正确的决定,对父母反对做的事情,要经常换位思考,知道父母这样做的用意。

五 实践总结:。

因为有了父母,才使我们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健康的成长父母的付出比山高,比海深。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孝敬父母,做一个有道德的大学生。而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是什么难事,是要我们平时用心生活,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就能做到孝敬父母了。 此次关于“孝先敬父母”的实践活动,,让我更加的了解了父母,也懂得了很多为人子女该为父母做的事。通过我的孝心活动,促进了我与父母间的沟通,增进了父母与我的感情。通过孝敬父母,还增强了我的感恩之心,为我进入社会,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了道德基础。

六 结束语:

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中,把父母放心中,时刻为父母尽孝道,做一个有感情的人吧。

;

Ⅶ 关于孝文化的内容

1、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

2、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3、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中庸》)。

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7)如何汇总孝文化问题扩展阅读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

《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Ⅷ 如何传承中国孝文化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我认为在实施这一伟大目标的进程中,孝文化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文化,是构建中华社会人伦和谐的产物。
我们应把弘扬孝文化上升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思想上重视孝文化,在生活中践行孝文化,在工作上推进孝文化,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合力推进孝文化建设。要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要整合力量,推广经验;要制定规划,常抓不懈;要表彰先进,重在激励;要关注老龄、关怀老人。

阅读全文

与如何汇总孝文化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9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