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余杭的地域文化是什么

余杭的地域文化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31 07:56:54

A. 余杭和杭州古时是一个地方吗三国时期杭州叫余杭吗

是的,杭州在秦统一之前叫余杭。秦朝时改叫“钱塘”,一直到三国时期都叫做“钱塘”。

杭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据在杭州西北侧的良渚和老和山出土的文物考证,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已有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活。原始人在这段时间所创造的文化,史家称为“良渚文化”。承续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渊源,经过千百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今天的杭州。

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宁杭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 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截至2015年,杭州下辖9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0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901.8万人 ,城镇化率75.3%。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

(1)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

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

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

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长庆二年(822),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B. “良渚文化”的发源地,又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我国的哪个城市

杭州市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
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
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
+++++++良渚文化中物质文化十分发达,以鼎、豆、盘、双鼻壶、带流壶、带流杯、尊、簋为典型器,用于祭礼的玉器更为发达,墓葬规格、聚落布局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差别。良渚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东到上海,南至钱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为界,北达宁镇地区边缘的长江以南,围绕太湖大致呈三角状,其影响达浙东、浙西南、皖南、华南、山东、苏北等地。
1934年发现浙江吴兴1936年发掘了具有代表性的良渚遗址。良渚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当时被认为与山东的黑陶相类似,因此,也称作龙山文化。1939年,有人把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三区,并指出杭州湾区的文化相与山东、河南的有显着区别。1957年,有人认为浙江的黑陶干后容易褪色,没有标准的蛋壳黑陶,在陶器、石器的形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于1959年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现经发掘的重点遗址,还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和张浦赵陵山、武进寺墩,浙江嘉兴雀幕桥、杭州水田畈,上海市上海县马桥、青浦区福泉山、浙江余杭莫角山等。良渚文化以早期的赵陵山和张陵山,中期的瑶山和反山,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为典型。

C.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浙江余杭良渚镇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年代约距今5200~4000年。
良渚文化时期社会生产全面高涨。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分布于余杭境内的“良渚遗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石制工具主要有三角形犁状器、斜柄钺形器、双翼耘田器、长方形或半月形石刀、石镰等,器类显着增加,有些器形较大。在多处出土了粳稻和籼稻的实物遗存,还在浙江湖州钱山漾等地发现有花生、蚕豆、甜瓜子、小泡瓜子、红蓼、菱角、葫芦、酸枣核、毛桃核等植物籽实,其中有的可能已属人工栽培。竹编、木作手工业发达,竹木器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方面,钱山漾一地即出土整、残竹编器物200多件和不少木器。在历史悠久的麻纺手工业之外,又开辟了丝织手工业新领域,钱山漾出土的绢片、丝带和丝线,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最重要的丝织品实物,经鉴定原料都是家蚕丝。琢玉工艺在当时各原始文化中处于领先地位。大至重6500克的玉琮、直径20多厘米的玉璧,小至玉管、玉珠和玉质镶嵌附件,琢制都很精良。玉器种类在20种以上,采用了多种雕琢技法,主题图像是具有神灵崇拜含义的神人兽面复合像(“神徽”)。有的大墓出土成组成套玉器,玉质玉色相近,可能是利用同一批玉料专项加工的。当时治玉业已成为专门性的手工业部门。制陶工艺也很进步,流行黑色陶器,刻划有纤细禽鸟纹、蟠螭纹的鼎壶及漆绘陶器,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尖端产品。还发现有数例陶文。
聚落在形态和规模上形成等级。良渚镇遗址群在24平方千米范围内有遗址三四十处,包括人工堆筑的大型基址、居民点和显贵专用墓地等,具有地区中心聚落的性质。吴江龙南遗址可作为普通聚落的代表:一条古河道由东向西流经村落,两岸有半地穴式房址,北岸筑有一段护堤。在钱山漾出土了木桩、长木、竹席、苇席和大幅树皮等盖房材料,有的遗迹可能是适合于南方地区居住的高架干栏式建筑。良渚文化遗址虽然临近水域,但在多处见有土井,有的还用大块弧形木板围成井圈,构筑讲究。
在浙江余杭墓地、瑶山遗址和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发现显贵专用墓地,是在人工堆筑的土墩或废置的低山祭坛上营建的。一般墓坑较大,有棺椁葬具,随葬有数十至上百件玉器,如玉琮、玉璧、玉钺等。有的大墓中还出现了殉人。一般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中期以后可能已处于中国古文明的始创时期。

良渚文化出土的文物以“玉、石、陶、文”为主——
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石: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陶:良渚文化以黑陶着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附:
良渚文化出土的石器示例图片:
http://www.gotravel.com.cn/fram/fenjing/sight/zj/hz/lzwh/a1.files/s1.gif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示例图片:
http://www.gotravel.com.cn/fram/fenjing/sight/zj/hz/lzwh/a1.files/y1.gif
良渚文化出土的陶器示例图片:
http://www.gotravel.com.cn/fram/fenjing/sight/zj/hz/lzwh/a1.files/t1.gif

D.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多少年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距今5300-4300年。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4)余杭的地域文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1、文物遗存

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器型包括玉琮、玉钺、玉璧、三叉形器、冠状饰、锥形器、玉璜、半圆形饰、柱形器、玉镯、玉织具、玉纺轮等,以及圆雕的鸟、龟、鱼、蝉等动物形玉器。

2、良渚文化的分布

主要在太湖流域,浙北、苏南、上海等地,而余杭瓶窑、良渚一带的遗址群是特别高级的片区,算得上是首都级别的,遗址分布也特别密集,至今已经发现了135个遗址点。

E. 余杭地名的由来

现在余杭是杭州的一个区
秦置余杭县。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余姚如余暨、余杭之比,皆越之方言……其义无得而详。”又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引《吴兴记》云:“秦始皇三十七年,将上会稽,涂出此地,因立为县,舍舟航于此,仍以为名。”
进睦 西汉末王莽时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初复旧名。
乔司 原名汤镇,在余杭县东部,旧属仁和县,旧有仁和盐场。明永乐十一年(1413),镇为海潮所陷而消失。清初复迁设盐课司于此,渐成聚落,遂以“乔迁盐课司”之义而名乔司。
可能以前有一段时间是等同的,后面余杭应该是从属于杭州的吧。

F. 唐朝的余杭是今天的哪个地方

和今天的余杭是一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叫这个名字。
余杭,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南宋时期,余杭作为京畿之地,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G. 余杭是属于杭州什么地方,

余杭区地处杭州市区西、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余杭区总面积1228.41平方千米 ,辖6个镇、14个街道,截止201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8.46万人。

2001年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7)余杭的地域文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遗址”,就是能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2018年1月,它被我国有关部门推荐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保护好良渚遗址这一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当地组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文物保护不再只是文物部门单打独斗。

余杭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从新城区土地出让毛收入中拿出10%,反哺良渚遗址保护,多年来累计投入数十亿元。当地政府每年还安排近1000万元资金,以奖代补鼓励各村社开展遗址保护。

放眼遗址区外,发展提速升级。当地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升级、腾笼换鸟,培育文创、旅游等“零污染产业”。走进良渚梦栖小镇,良渚玉琮元素和现代工业风格和谐共处。

H. 余杭有什么别名这些名称有什么历史渊源

余杭,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在一定历史时期专门指代杭州,隋唐时期成为钱塘的一个县,现在是杭州的一个区。

余杭名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凌操、凌统父子。
五代十国吴越国君主钱镠。
宋代政治家、科学家沈括。
南宋数学家杨辉。
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炳麟(号太炎)。

I. 余杭是属于杭州什么地方,

余杭是杭州市辖区,位于杭州市区西北方位,地理坐标为北纬30°09′~30°34′、东经119°40′~120°23′。

余杭区是长三角的中心地,是良渚文化的发源地,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家、花果之乡、文化之乡”的称号。余杭区总面积1228.41平方千米,辖6个镇、14个街道。

余杭这个名字,在春秋时期的各种史书中都有记载。那时先后归属于越、武、越,战国中期时归属于楚。

余杭属于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春秋季节短,冬夏时间长,四季变化分明,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降雨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6.2℃,年平均雨量1150mm~1550mm。

(9)余杭的地域文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余杭风景名胜

1、良渚文化遗址

良渚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居住的地方,发现于1936年,位于余杭区良渚镇。

出土的石器多是经过打磨精制而成,如斧、锛、镰、矛等。

出土的陶器中,黑皮陶器是用泥质灰胎打磨而成,具有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的特点,表面用雕刻、竹子和细绳图案装饰,也有彩绘图案。

发现的玉器多出土于墓葬中,有璧、琮、璜等。

2、径山

径山位于杭州城西北50公里处。径山在佛教界享有盛名。创建于唐代的"径山寺",寺内僧众1700余人,禅房360间。它与杭州的灵隐寺、净慈寺,宁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并称为"禅院五山"。

3、安乐塔

安乐塔位于余杭区余杭镇东南部的宝塔山山顶,是砖木混合结构,六面七层,高约35米。最初是在吴越时期建成的,明代时重新建造了宝塔,也就是现在所看到的安乐塔。1985年翻修。

阅读全文

与余杭的地域文化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