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非物质文化遗产喷火是怎么搞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喷火是怎么搞的

发布时间:2023-02-01 10:39:34

A. 川剧现在是不是只剩变脸和喷火在传承了

一提起川剧,很多人都会马上的在自己的脑海当中蹦出变脸和喷火,这两种形式,但大家也都非常的疑惑,穿去现在是不是只有变脸和喷火在传承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只是现在有很多的人,他们比较喜欢变脸和喷火,大部分的年轻人,他们都不愿意去了解戏曲文化,所以说能够有一些被年轻人喜欢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三、总结。

其实,这些戏剧文化是属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大家应该要去进行了解,也应该要传承下去。这些戏剧文化都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习之后,也是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川剧也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戏剧,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B.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它相当于傣族的新年,在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会持续三至七天。关于这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于是七个姑娘趁机将恶神的一撮头发剪下,做了一张弓赛宰,然后她们将弓弦放在恶神的脖子上一划,恶神的头便落了地。哪知那头颅一落地就四面喷火,而且不管怎么扑救,火都不灭,火势反而越来越大。七个姑娘怕给天上和人间带来灾难,就将头颅抱了起来。说也奇怪,头颅一接触到她们的身体,那火就熄灭了,而且渐渐冒烟消失,于是七个姑娘就轮流抱住头颅。为了去掉身上的污物,换下头颅的人就被其他六个姐妹泼水。直到七七四十九天,那头颅终于消失了,她们又互相泼水庆祝。从此以后,傣族人民为了纪念七个姑娘大义灭亲的行为,就都在每年的四月份举办泼水节了。而这个节日也渐渐成为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C. 四川变脸起源于什么时候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文化。

中国戏曲的情绪化妆。变脸最先用于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中就有“变化青脸”的记载。当时的变脸是演员进入后台改扮 。 后世则演变为当场变脸,成为一项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剧种都有[2],以川剧最为着名。变脸有大变脸、小变脸之分。

大变脸系全脸都变,有3变、5变乃至9变 ;小变脸则为局部变脸 。 变脸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脸。前两种属涂面化妆,主要用于剧中人物惊恐、绝望、愤怒等情绪的突然变化。2005年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3)非物质文化遗产喷火是怎么搞的扩展阅读

在表演过程中以双喜临门,三星高照,仙鹤展翅,金龙翻身,俏佳人,左右开弓,童子拜佛,仙猿偷桃,叼扇脸,喷火脸,脸中脸等,为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脸谱色彩鲜明,神态逼真,幽默诙谐,趣味横生。

身法飘炅优美,动作新颖传神,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快慢有序,将川剧艺术特有的手,眼,身,法,精,气,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D. “客家文脉”匠心传非遗 火龙舞盛世

文/危健峰 丘锐妮 赖嘉华 郑 坤 陈泱仪

在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每逢元宵佳节,人们都要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在“金龙”上安爆竹、插香火,配以锣鼓,燃放舞动“金龙”,俗称“烧龙”,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始于清朝干隆六年(1741年),埔寨世代沿袭相传的民间祭祀礼仪和驱邪祈福的习俗。

龙腾飞舞闹佳节

龙作为一种古老的图腾,在客家人的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不仅在客家传统建筑中经常出现龙的身影,祠堂里祖先神主牌下方供奉的也叫“五方龙神”。在喜庆日子里,客家人会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埔寨火龙”就是其中一种极具观赏性的客家舞龙。

“埔寨火龙”表演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进行,特别之处在于龙头、龙身至龙尾都会巧妙地系上不同的烟花爆竹,包含“烧禹门”“烧烟架”“烧火龙”三大项目。同时有火缆队、喜炮队、龙灯队和鼓乐队共100多人配合表演。

“烧禹门”也叫“鲤鱼跳龙门”,“禹门”高六米,设正门和两个小门,宽有十余米,形似牌坊门。门联常用“龙腾凤舞歌盛世 鱼跃人欢乐升平”。“禹门”各处安装着各式烟花,“烧禹门”时还有“水族群鱼”配合表演。这个项目取材于大禹治水的 历史 故事,“禹门”之下成群的鲤、虾,在鳌鱼的带领下遨游、戏水、跳跃,好一番太平景象。

“烧烟架”也称“烧火树”。“烟架”高达十余米,有十一架不同层次的烟花景观,能自下而上有序地燃放表演。顷刻间,小龙落地生、花篮成双对、落地生银花、大船丰收归、鲤鱼带子游、喜联呈吉祥、花篮串串艳、万箭穿云霄、珠灯成双对、圆盘开好花、花好月又圆等奇景不断出现。

重头戏是“烧火龙”,分为“出龙”“烧龙”和“回龙”三个步骤。“金龙”一般由60多位赤膊壮汉手擎出洞,在“金龙”不停上下舞动的同时,火也会跟着引线蔓延,逐节点燃龙身上的烟花,“金龙”瞬间变为银花飞溅、火花四射的“火龙”。舞龙人在七彩光焰中娴熟地“驭龙”,火龙仿佛活了过来,在火海中翻腾飞舞,做出张嘴、吐珠、躬身、摇尾、喷火等动作,气势磅礴,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周边的群众不仅不会躲避四溅的火星,还要争先上前沾沾“龙气”,礼炮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匠心不变传技艺

丰顺县埔寨镇被誉为“中国火龙之乡”,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与“广东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张自进与很多埔寨人一样,自小就目睹祖辈们制作火龙,但他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忙制作火龙,并展现出了惊人的天分,还常琢磨:“怎样的龙头更神气、怎样画龙鳞更顺畅……我经常会想这些问题。”原来制作火龙看似千篇一律,实际上由于工序繁杂且没有图纸,每个人做出来的火龙都不一样。“要想把龙做好,就要专心,做一下又想其他的事情,就做不好。”张自进爱钻研又耐得住性子,制作出来的火龙总是活灵活现。2008年,张自进接过“传递棒”,成为了第三代火龙传承人。

2018年,张自进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让“埔寨火龙”走出去,他经常带上自己制作的火龙去潮汕地区、珠三角、福建等地巡演,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项民间艺术。

【文脉链接】

传统与现代融合

大型火龙实景演艺展魅力

“从民俗里穿街过巷,火龙的盛大,带着祥云、虹霓、雷电。鼓乐声中,簇拥的人们看见它昂首阔步,看不见的龙尾搅动乡村的欢乐。”如丰顺诗人陈其旭的诗歌所言,每年元宵节埔寨的火龙表演都热闹非凡,吸引周边数万名群众前去观赏,却仍有不少看不到盛况的观众扼腕叹息,与此同时非遗文化也面临“推广”困境。

茶山上演绎火龙盛景

为了进一步活化利用好这一国家级非遗,在梅州市和丰顺县相关部门的协助下,丰顺乡贤罗斌结合埔寨火龙的特点,打造以大型火龙实景演艺为主题的大宝山 旅游 度假区。

大宝山景区距离丰顺县城约6.8公里,实际上是一座种植丰顺高山绿茶的茶山。开发为景区后,保留茶山的同时,在山谷造有人工湖,周边安排有座椅,并以山景为背景,加入了现代灯光、音响、激光、水幕等元素,形成实景演出剧场。

“梅州地区不缺山水美景,尤其是在素有梅州‘南大门’之称的丰顺县,所以景区在成立之初就打算打造成既能游览山水风光,还能欣赏民俗表演的地方。”大宝山 旅游 度假区相关负责人黄渊介绍,经过挑选,他们景区的民俗表演题材最终选定为“埔寨火龙”,创作了《千年火龙》实景剧,还邀请国家级非遗丰顺埔寨火龙制作技艺传承人张自进及其团队加入其中。

据了解,《千年火龙》实景剧以大宝山生态茶园广阔而多层次的自然山水为舞台,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场“光”与“火”的盛宴。实景剧以“埔寨火龙”及其民间传说为文化内核,采用水幕全息投影、威亚系统、裸眼6D等最新技术,将真人表演与视频特效进行整体策划创意及对位编排,形成“虚实结合”的舞台表现效果,生动展现了丰顺的火龙文化、客潮文化。

打造研学营地传承非遗

如何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激发对非遗的兴趣、感受非遗魅力,传承和发展非遗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20年10月,大宝山景区向相关部门申请设立了梅州市大宝山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营地自行开发《龙的传人》《探寻非遗火龙》等10多门研学教育课程,通过课程教育,让学生们对非遗火龙产生好奇,并产生研学兴趣。”黄渊介绍,截至目前,营地已接待来自梅州、揭阳、汕头、潮州等学校约6万余人次的学生参加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学生们通过了解“埔寨火龙”的起源、 历史 ,丰富自身人文情怀;通过团队手绘给“火龙”的龙身上色,感受着国家级非遗文化的魅力。

【文脉观察】

火龙民俗寄寓美好生活向往

文/周云水(博士,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埔寨火龙历经270多年,属于当地世代沿袭相传的民间祭祀礼仪和驱邪祈福的习俗。民间传说丰顺县埔寨镇村民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风公主,每逢元宵佳节,便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安上爆竹,插上香火,进行燃放舞动,俗称“烧龙”,意在祈金龙年年降临人间,人间年年风调雨顺。

每逢新岁元宵到来,埔寨人民男女老幼,都渴望能看到火龙表演,为人们带来吉祥。擎“火龙”的村民光着肩膀,任由火花洒在他们的身上。火花溅到皮肤上起疱,寓意着钱财和好运。参观的人们也不太害怕被爆竹所伤,原来如果给龙身火花烫伤出了水泡,这个“泡”字,发音和钞票的“票”字差不多,那你来年一定会发大财。特别是擎龙头的就更了不起,人们都争着出钱,出钱最多的才能擎龙头,擎了龙头,在新的一年,一定会行好运,人们叫“大发龙运”(发大财)。

“埔寨火龙”多次应邀到各地表演,如1987年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1989年梅州市首届客家联谊会、1990年福建省“国际水仙花节”、2005年广东“国际 旅游 文化节”、2009年梅州市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式、2010年第八届世界丰顺同乡联谊会、2011年在台湾举行的2011客庄十二节庆“苗栗火龙”交流演出活动等大型活动,“埔寨火龙”的精彩表演荣获了“客家瑰宝”“技术超群”“前程似锦”“共创辉煌”等奖旗、奖牌100多面,赢得了观众的惊叹和赞扬,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国内外几十家媒体均做过专题报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2月13日至22日,应台湾苗栗县乡土文化交流协会邀请,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交流团”一行29人赴台参加苗栗县2011客庄十二节庆“苗栗火龙”交流演出活动,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两地客家文化交流,提升两地客家民俗节庆技艺表演水平”,增强全球客家族群的 情感 联系。

元宵之夜准时上演的埔寨烧火龙民俗活动,不仅展示了民众生活水准日益提升的一面,而且已经成为丰顺 旅游 乃至梅州对外交往的重要渠道,凝聚着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埔寨火龙,展示着客家族群生活日益富足的愉悦和幸福!

在乡村振兴产业政策指引下,丰顺县汤坑镇大宝山生态 旅游 养生 度假区将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了展演。《千年火龙》融合粤东丰顺的火龙文化、客潮文化、农耕文化和梅州现代典型文化元素、民俗事物及生活细节,结合光、电、影勾画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千年客潮原生态生活图。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引导、民企主导、文化植入的多方合作模式,丰顺县 探索 出了民俗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文脉一周】

日前,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名单揭晓,共10人入选。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榜上有名,其创作作品先后获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山歌剧《等郎妹》获第八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和优秀编剧奖、第三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近日,2021年度“广东少儿阅读之星”“最美少儿阅读推广馆员”评选活动圆满结束。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余梓洋读者被评为2021年度“广东少儿阅读之星(幼儿组)”,梅州市梅江区图书馆吴佩玲、梅州市梅县区图书馆程艳梅被评为2021年度“最美少儿阅读推广馆员”。

近日,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迎检验收工作部署会议在梅城召开。会议要求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全力做好实验区迎检验收工作,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强化检查督导,吃透标准,加大整改力度,狠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日前,梅州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开展了梅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评选工作,最后评定蔡蒙吉故居等22家单位为梅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仓海诗廊榜上有名。(丘锐妮)

主办单位 / 广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 羊城晚报社

总策划 / 李斌 杜传贵 林海利

编委会主任 / 曾颖如 孙爱群 孙璇 胡泉

本期统筹 / 马汉青 姚志德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光宇

E. 文化生活知识我省是怎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的

“我们搞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最怕听到的两个词就是打造和开发……”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班开班式上的一句坦言。如乌先生所述,博大精深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来源于不当开发的巨大威胁。这样的忧虑不仅来源于乌丙安先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老师和着名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先生也都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了十分相似的担忧。田青老师在其《传统与现代化》主题学术讲座中谈到:“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对传统的极度憎恶中开始的,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在对传统严酷破坏的基础上开始的。”苏东海先生更是在城市文化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城市的高速建设将会导致文化遗产的快速消失”。面对诸位先生前辈的担忧和感叹,作为一名文化遗产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十分谨慎的重新审视各种形式的“打造”、“开发”与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也不禁要问一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真的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一、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的具有知识性、技艺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项。比如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节日、传统仪式和生产生活知识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漫长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面对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
站在遗产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妥善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客观认识历史、开展文化创新、保护文化多样性、重建社会秩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物(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才显得更加的急需和紧迫。
站在旅游和经济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留给今人和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当鼓励各方对非物质遗产的活用,从民俗表演到旅游开发,从工艺品销售到文化创意发展,多手段全方位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为开发人文旅游景观、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开发破坏和保护桎梏
前文的两种观点看似有较大的分歧,但细细想来却各有其合理之处。笔者认为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保护遗产与开发遗产同样都可以对遗产传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基于不同的认识往往会引发不同的行动,对遗产、对社会、对国家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论是遗产工作者还是经济工作者,面对祖先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我们心态正常、方法得当,不论是保护行动还是开发行动都会是对遗产有利的活动,但如果不能端正心态或使用不正常的方法则往往会给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有些甚至是不可消除的。
1、开发破坏损害遗产
开发活用非物质遗产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最近我们却总能听到因为开发活用不当给遗产造成不良影响的例子。从民乐改良增加交响乐指挥,到邦子演员穿上歌剧演出服,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开发者热情过高,又不了解遗产的文化内涵,在开发的过程中盲目的追大求全,导致经过“开发”的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应有的韵味。民间小戏像京剧大戏,民族音乐像西方交响乐。本来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的向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趋同,而文化趋同的过程往往正是文化遗产消失的过程。从云南石林的天天“三月三”,到民俗村里的随意“拉郎配”,我们又发现一些开发者只看到了遗产之中的经济价值,对于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价值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开发过后的文化遗产形式与内涵分离,文化遗产中蕴藏的风俗、信仰反而在文化遗产保护大潮中快速消失,如此一来经济开发也就成了经济糟蹋。
2、过度保护桎梏社会
经济开发可能给遗产造成开发性的破坏,这一点也许不难理解。但是仅仅按照遗产保护的工作规范对遗产进行保护就完全利于遗产发展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尽然。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遗产,它需要由传承人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承人所生活的社会也不断发展,遗产也会发生变化。如果遗产工作者仅是教条、机械的对遗产进行保护,不注意随着社会发展改变保护手段,并且总是希望遗产处于一个历史的时间点,与遗产有关的一切都一承不变,那么这种保护就成为了一种过渡的保护。过渡的保护是不现实的,比如我们不能为了保护一个民族地区的民族习俗就让当地的女孩子不去上学,比如我们不能为了保护船工号子就让河流上的航运交通停止使用机械动力而恢复拉纤。像这样的过渡保护往往会桎梏经济甚至是社会的发展,并且也往往不会被社会所接受。
三、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事项,它也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论是开发还是保护,只要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总会变得不切合实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同时明确指出:“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紧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和滥用。”“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个基本方针,在这个大方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也似乎并非不可调和。适度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会相辅相成的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但在适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要点值得注意:
1、 不能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
要走出保护与开发“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怪圈,保护可以是为了开发而保护,开发也可以是为了保护而开发。不能盲目的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单纯为了保护而禁止开发或为了开发而拒绝保护。开发者要有效利用保护者的工作成果,依照文化传统进行传承性的开发,而保护者则应当针对开发者的工作给出有效建议,以便开发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2、 可以利用遗产开发当代文化产品但要与遗产加以区分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并非为表演和旅游而设计,在需要进行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时就难免会对遗产的部分内容进行变更,比如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在民间戏剧中加入声光电元素,为了增强音响效果在民间音乐中加入新式乐器的伴奏,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在民间手工艺制作过程中加入现代工艺等等,经过这样的变更原本非为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需要的文化遗产,就成为了一种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带有遗产元素,适合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的当代文化创意产品。为了经济开发需要而利用传统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创意产品是应当给予支持的,因为它一方面带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遗产的社会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当代文化创意产品应当在推广时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区分,让当代创意产品的受众对于其改动内容有明确的认识,防止对于遗产的误解。
3、 要允许遗产的自然发展但不能人为干预其发展
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遗产,需要由传承人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传承人所生活的社会不断发展,遗产也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比如在部分传统的苗族村落,火把节中的火把早已被工业文明的手电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来生产力落后民族地区,随着先进生产工具,人们已经在一些传统手工艺使用原来没有的电动工具。这些都是遗产的自然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对此遗产工作者要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不能过度的干预。但是文化遗产的自然发展也要尊重自然归律,不能人为的“拔苗助长”加速其变化,防止“邦子演员穿上歌剧演出服”的闹剧重演,防止对于遗产的歪曲。
4、 通过科学记录的方式保护遗产的现状并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产力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和农村,当今在这些地方正发生着快速的社会变革。在社会变革中人们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而是如何摆脱落后文化的束缚。当他们有朝一日过上他们盼望的“幸福生活”时,他们会发现他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消逝,一些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亡。面对这种情况遗产工作者不可能人为的阻碍社会变革,让遗产的传承人选择他们不愿接受的生活。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的通过多媒体的科学记录方式保护对于遗产记忆,通过收集与遗产有关的作品、工具保护遗产的现状,并通过改善传承人生活状态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尽可能真实的保持文化遗产的原貌,让后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遗产的全貌,防止以后可能发生的对于遗产的滥用。
看到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领域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辩驳,使我不禁想起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一面是具有悠久历史又现实岌岌可危的文物建筑,另一面是生活在近乎是危房的文物建筑中渴望改变生活又经济拮据的居民,面对这一对矛盾,因为我们的一些城市管理者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文物建筑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一些曾经的文化名城正在变成与西方大都市面貌相仿的“水泥森林”。面对这一切,我想说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也不能走文物保护、旧城保护的老路,要从开始就做好规划。特别是我们这些遗产工作者更是不能愧对这份历史的重托。
1949年解放军解放北平之前,曾向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求教,让他在北京城地图中划出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人民解放军会对把这些建筑视为雷池禁区一样绝不加以破坏,在战争中对这些建筑的所在区域宁可增强伤亡,也要用步枪、用手榴弹去打,决不使用炮击。58年后的今天,这个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而我们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正是要拿出58年前梁思成先生的气度为我们国家文化建设标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雷池禁区。而我们的领导干部也应当拿出58年前人民解放军的风骨,宁可花费更大的成本,也绝不破坏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愧对历史,愧对祖先。
作者:北京皇城艺术馆 李晨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继承和保护为主,发展创新、活用为次。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珍惜非物质文化遗产,汲取流行元素,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面向世界,博彩众长。吸收借鉴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巧妙实现了中西合璧。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④立足社会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

F. 变脸技术揭秘

变脸技术揭秘

变脸技术揭秘,相信大家会变脸都不陌生,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以下分享变脸技术揭秘是怎样的呢?

变脸技术揭秘1

变脸的原理是将化妆油彩涂抹在脸的某一部位上,等到需要时表演者只需用手在脸上一抹,即可完成变脸。变脸的基本手法有三种分别是:抹脸、吹脸以及扯脸。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变脸的原理是将化妆油彩涂抹在脸的某一部位上,等到需要时表演者只需用手在脸上一抹,即可完成变脸。变脸是为了塑造艺术中人物形象的一种特殊技能,它是用来揭示剧中人物内心及思想感情变化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变脸的基本手法有三种分别是:抹脸、吹脸以及扯脸。

1、抹脸:将化妆用的油彩涂抹在脸上,达到变脸的目的。

2、吹脸:对着装有粉末的小盒吹气,让里面的粉末沾染到脸上,达到变脸的目的。

3、扯脸:需要提前绘制脸谱,并用丝线穿上隐藏在衣服里,利用特殊的技巧完成变脸。

扯脸是这三种方法中最复杂的,表演者要将所有脸谱画在绸子上并剪好,在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再将脸谱贴在脸上把丝线系在腰带上,然后随着舞蹈动作的节奏,一张张将脸谱取下,从而完成变脸。

变脸技术揭秘2

川剧变脸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和感情变化的一种技巧,把抽象的情绪刻画在脸谱上,以此表达。看着川剧演员像变魔法一样快速的变换这每一张脸,人们不禁惊叹这是怎么做到呢?

(1)是由一种薄模制成,上面根据化学反应图画的各种脸谱,表演时将化学药粉撒在薄模上,依次变换。

(2)川剧表演都戴帽子,肯定与帽子有关。

手法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

变脸扯下来放哪了

变脸扯下来放哪了?这是变脸手法中扯脸时的`关键,通常在表演变脸时使用的都是特殊制作的服装和道具,被扯下来的脸谱会藏在不被人注意的腰带上,同时再配合一些舞蹈动作,就巧妙的避开了人们的注意力。

变脸最多可以变多少张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数据,在2008年时樊磊创下川剧变脸62张的纪录,至今没有被超越。还有中国“变脸王”王道正曾创造了20秒钟变完15张脸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变脸技术揭秘3

川剧变脸的三种手法

川剧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 “抹脸”、“吹脸”、“扯”。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1、抹脸

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

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放裴》中的裴禹,《飞云剑》中的陈仑老鬼等都采用“抹脸”的手法。这下该知道了川剧变脸是怎么变的了吧!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

2、吹脸

来自:

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必须注意的是:吹时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人物的变脸,采用的便是“吹脸”的方式。

3、扯脸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

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 “扯脸”有一定的难度。

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

4、运气变脸

还有一种方式是“运气变脸”。 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变脸技术揭秘4

四川变脸起源于什么时候?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文化。

中国戏曲的情绪化妆。变脸最先用于神怪角色,明代已有。明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中就有“变化青脸”的记载。当时的变脸是演员进入后台改扮 。 后世则演变为当场变脸,成为一项表演特技,不少地方剧种都有 [2] ,以川剧最为着名。变脸有大变脸、小变脸之分。

大变脸系全脸都变,有3变、5变乃至9变 ;小变脸则为局部变脸 。 变脸的主要手法有三:抹暴眼、吹粉、扯脸。前两种属涂面化妆,主要用于剧中人物惊恐、绝望、愤怒等情绪的突然变化。2005年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表演过程中以双喜临门,三星高照,仙鹤展翅,金龙翻身,俏佳人,左右开弓,童子拜佛,仙猿偷桃,叼扇脸,喷火脸,脸中脸等,为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脸谱色彩鲜明,神态逼真,幽默诙谐,趣味横生。

身法飘炅优美,动作新颖传神,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动静相宜,快慢有序,将川剧艺术特有的手,眼,身,法,精,气,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G. 佤族喷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没找到佤族喷火,但是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一个佤族清戏

阅读全文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喷火是怎么搞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7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7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5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1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9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7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5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6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0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5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6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6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4